骑士

The Rider,再生骑士(港),重生骑士(台)

主演:布雷迪·詹德罗,蒂姆·詹德罗,莉莉·詹德罗,卡特·克利福德,特丽·道恩·鲍里尔,莱恩·斯科特,坦纳·朗道,詹姆斯·卡尔霍恩,德里克·贾尼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骑士》剧照

骑士 剧照 NO.1骑士 剧照 NO.2骑士 剧照 NO.3骑士 剧照 NO.4骑士 剧照 NO.5骑士 剧照 NO.6骑士 剧照 NO.13骑士 剧照 NO.14骑士 剧照 NO.15骑士 剧照 NO.16骑士 剧照 NO.17骑士 剧照 NO.18骑士 剧照 NO.19骑士 剧照 NO.20

《骑士》剧情介绍

骑士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布拉迪(布雷迪·詹德罗 Brady Jandreau 饰)是一名牛仔,同时也是一位富有天赋的驯马师,在牛仔竞技界前途无量。然而,在一次比赛中,布拉迪不幸受伤,撞到了颅骨,医生告诉他,他将再也无法继续他的竞技生涯了。 直到此时,布拉迪才意识到,撇开了比赛,他的人生空无一物,牛仔竞技是他精神的支柱,如果不能再度跨坐于马背之上,那么他的人生将变得毫无意义。霎时间,布拉迪的精神濒临了崩溃的边缘,更糟糕的是,他肩上还负担着赡养亲人的沉重负担。天无绝人之路,个性坚韧的布拉迪很快就重新振作的起来,试图为自己的人生寻找新的方向。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生者为王死党们尘中之物白牙玩转全家福欲网突击爱情全保小确幸地图鲨海困斗黑子的篮球誓盟虎色虎香致命托儿所大唐狄公案之狐影迷案冒险王谍战马德拉斯我的杀意恋爱了古曼绝对不要模仿金蚕丝雨彗星来的那一夜象牙山车神我在春天等你侦探者也追忆篇极北以北与君初相识·恰似故人归丧尸公园公园与游憩第三季近在咫尺的爱恋德令哈之夜

《骑士》长篇影评

 1 ) 请继续在草地上漫步着吃草吧

影片中的众多角色都是素人出镜,细心的朋友都会发现,演员名单中各角色的名字,几乎就是演员自己的名字。

据说导演有一天在逛牧场,遇见了布雷德,就向他搭讪,问他:“这马背上的东西是什么?

”当时布雷德回答:“这是上帝放在马背上可以让他扶住马鞍的东西。

”我当时看了这句话,便在心里对自己说,天,他离上帝好近。

布雷德的确是一个天之骄子,他和我们不一样,没有上过学,所有知识都是父母教的,还有就是从小在马的背上自己学习来的。

是上帝教会的他怎么做人,所以他的眼睛像湖水般宁静清澈。

他在驯马界很出名,老资历的农场主看见他的驯马术都要经不住赞叹,觉得那简直是奇迹。

为什么残酷的事情会发生在这样美好、单纯的一个人身上?

我突然醒悟,只有在我们自己的世界里,才会觉得有些事是应该发生,而有些事是不应该发生的。

我们在写小说时总喜欢让主角有俊美的外型,有浪漫的爱情,有衣食无忧的财富,有名动天下的事业。

聪明高贵的人总是会获得成功,愚笨下贱的人则会灾事连连。

但是在上帝主宰的真实世界中,没有什么是不应该发生的。

布雷德觉得痛苦,他的痛苦源于自己信仰的崩塌。

他曾认为,每个生命活着,都有上帝指派给他们的使命,而他的使命,就是骑马。

他的前辈大哥曾代他说出过这个迷惑:“除了骑牛(马)我不知道还能做什么”如今不能再参加牛仔比赛了,他不知道自己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

他曾无数次拿出他的左轮手枪。

在牛仔的世界中,一匹马一旦不能奔跑了,就会被人用枪打死。

布雷德可能是在希望有人能够出现,也这样一枪打死他。

但是人能打死马,是因为人是马的主宰,而人的主宰,只有上帝。

上帝没有处决布雷德,他比人类要仁慈太多。

人认为马儿不能再奔跑和嬉戏了,很可怜,活着也是浪费资源,不如去死吧。

上帝却说,不用去死,不能奔跑也没关系,请继续在这草原上漫步着吃草吧。

马不想死,却不得不死。

上帝给人活,人却还在那里自寻烦恼。

布雷德的脑袋被植入金属板后,右手就会间歇性痉挛。

它会死死地握在一起,不能松开。

不能放手,有时候是很危险的。

他在驯养那匹灰色母马时,就差点因为没有及时松开缰绳而遭到马的攻击。

现在,在这个久别重逢的牛仔赛场上,他的手又紧紧握在了缰绳上,他的旁边是喧闹嘈杂的鬼门关,而他手里握着的,是他的使命他的天职他所有的骄傲。

最后,布雷德选择了放开、放手、放下。

他对他的好朋友说:“再见”,挥别了这个花花绿绿的牛仔世界。

他获得了重生。

 2 ) 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

I just don't go and say pray to god, that he Takes in all the strength from all his friends across the nation. North south, east, west, cause we all know he's got friends all over this country. Pulls through.Hope he gets to ride again. Feel the wind. hit his back. Watch it flow through the grass. We are him and he is us. We're all one in this together.

 3 ) 华人,女导演,就拍不出血性的骑士之死吗?

当骑士从马背上坠落,又该何去何从。

[骑士]从第一帧开始就迷人。

黑暗只泄露一匹马的侧影,鬃毛扬起风,马蹄踏起尘土。

有某种野性,被狭窄的特写禁锢了。

但这只言片语,好像还是冲出了画框。

激荡出影片的雄性荷尔蒙马尤如此,人何以堪。

男主角,那个骑士——布雷迪——一出场,就举起刀子,撬出嵌在自己伤口上的订书钉。

滴着自己的血,不哼一声看客都已经倒抽好几口凉气。

头顶已经渗出汗珠,半拉“莫西干头”却意外有种被凌虐的美感

一系列充满痛感的动作,只是为了用保鲜膜包起头上伤口,冲个澡这种细腻的粗糙,贯穿于全片。

[骑士]在2017年的戛纳电影节上,拿下了国际电影艺术联合会奖。

赵婷作为一名华人女导演,选择了西部牛仔的题材。

两者看起来似乎距离遥远。

但细腻的粗糙,近乎“侠”。

能称作侠的,固然豪迈,为了道义理想可以豁出命去,但其情感却汹涌澎湃,于无声处也可听见惊雷。

从这个角度说,[骑士]很侠士。

粗糙于形象气质,大漠孤烟,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一个西部牛仔,天然地要与马的野性搏斗,他沉默,但倔强,生来要驯化自然,又与自然的不驯服,惺惺相惜。

细腻于表达,运镜如诗。

正手一个特写,马眼或人眼里沾染着易碎和不甘的颜色。

反手一个远景,草原或黄沙,暮色或月光,命运看似温润却不容置喙的力量,融于景色中。

一个天生骑士落马的挣扎,在镜头的一草一木里。

①来自南达科塔州的糙影片的粗糙凌冽之气,来自于写实。

[骑士]里的每个人,都是自己演另一个版本的自己。

除了老爹,其他角色连名字都用的是本名赵婷细腻地还原了现实中,南达科塔州人们的气质。

赵婷14岁离开北京,去伦敦、去纽约,读电影专业不过三十多年的人生,被故乡和异乡瓜分得七七八八。

何处都是客。

这种飘零燕的日子,让她在毕业后,把电影的背景地,放在同样缺乏归属感的美国印第安地区。

在那里找到布雷迪·詹德罗时,赵婷并不知道自己要拍什么。

她只是看到他,就意识到这个人值得拍。

直到一年半后,布雷迪驯马时受了伤。

受伤处和电影中的一致(假伤疤就做在旧伤口上,刚长出来的头发也剃了,布雷迪没有二话徒手撬钉子的事儿,也是布雷迪受伤时真干过的。

)这次受伤,打乱了赵婷的原计划。

但仅仅受伤六周后,布雷迪又开始驯马了。

这人疯了吗???

这是赵婷的第一反应。

但对于布雷迪来说,再跨上马背,是自然而然的:不驯马,我们一家老小吃什么啊?

如今女儿也一岁多了,奶爸的担子更重了这是一种“活着”的状态。

它朴素而粗糙,只是日子推着人向前滚动,但它也宏大,每一秒都有失足坠落的危险,每一秒都是一个人的史诗,都是与命运的搏斗。

而受伤,将这种状态戏剧化了。

赵婷知道自己要什么了。

在影片中,布雷迪的伤,导致癫痫,时不时手指僵直。

这意味着,他不能再驯马。

刚见到布雷迪的时候,赵婷摸着马脖子附近,问他,这是马的哪块骨头。

布雷迪答:“那是上帝用来放马鞍的地方。

”那么,马背,一定是上帝用来放骑士的地方。

如果骑士不能再驯马,那何处能安放他?

②来自镜头的细感情的汹涌细腻,藏在镜头和布雷迪不多的台词中。

每一个远景镜头都惊心动魄,尤其是篝火唱歌的这一幕。

辽阔草原上,半轮明月下,篝火堆旁三五唱歌的牛仔人与景融为一体:这片飞沙走石的原野,必须有这帮牛仔,而这几个人,也只能策马扬鞭于明月之下。

仿佛不可能有别的命运。

然而偏偏是有了。

此时,一群人讨论受重伤的莱恩,心有戚戚表示要做一辈子牛仔,而布雷迪,也说着自己只是在恢复阶段,还要回去。

可说到最后,只剩沉默从头到尾,布雷迪台词不多,但差不多有三分之一,是在告诉人们,只是暂时休养,伤好了就去驯马。

哪里是告诉别人,只是在逃避那个可怕的念头,无法做牛仔的念头。

我一定会回来的*1

我一定会回来的*2

我一定会回来的*3

我一定会回来的*4癫痫让他随时可能松了缰绳,而他的头部,再也经不起第二次重创。

可他和马的羁绊,又不能斩断。

在现实中,布雷迪连拍戏时,都每天准时去驯马,赵婷也只能避开这名骑士的主业时间,见缝插针地拍摄。

没被人碰过的马,警惕性非常高。

但影片中布雷迪像哄孩子一样,亲亲抱抱摸摸转圈圈,马儿就乖了在镜头前,他与马两次告别时的心碎,见证了这种羁绊。

第一次,他的老马,格斯,被老爹卖了。

那天晚上,紫蓝色的天空下,山坡下站着一匹马镜头跟着布雷迪的步子,左摇右晃走过去。

而布雷迪走近了,第一个动作是伸出手

月光下一人一马相视告别

马的特写,是不舍的眼

人的特写,是眷恋的手

刚日出,人马最后的奔跑,诗意而感伤最令人触动的,是镜头下的马,太有灵性。

布雷迪把格斯送上车,它意识到了,这就是最后一面。

恍然回头

可又扭过去,眨眨眼像在掩饰情绪,又像是看开,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天空也有灵性。

格斯走后,又是一个动人的远景镜头。

天空,不再有月牙,也不再有日出。

只有乌云密布

而空地上,空余马鞍这段的镜头语言,实在是出神入化。

我要说的第三个远景镜头,在影片后段。

布雷迪再买来的一匹野马,还是太野了,逃了出去,弄伤了自己,布雷迪只能送它上路,终结它的痛苦。

一滩血

一条腿决定了命运。

但布雷迪没有下得去手,老爹代劳了。

镜头也不忍看了,远远的,给了两人一马,一个剪影背影和倒地的马,在紫蓝天空下,更加苍凉。

马儿终究是要卸了马鞍的吧。

骑士终究要丢盔弃甲,再世为人的吧。

当骑士从马背上坠落,又该何去何从。

当梦想终结,宿命不再是宿命,什么羁绊都要切断,茫然四顾,怎么再找到命定之路。

这是[骑士]用画面谱的一支悲壮的诗。

-文:姜不停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电影解毒

 4 ) 趙婷的創作過程與《The Rider》的十架意義

《The Rider》趙婷第一部長片《Songs My Brothers Taught Me》,已經展現了其對生態的敏銳觸感和情感的精確捕捉。

鏡頭常呈現人在荒涼山谷中、在無際草原裡騎馬,還原印第安人在自己土地的生存狀態,可這種捕捉並不限於此,還延伸至其生存環境的改變和挑戰,『原住民』在現代社會中遇到的各種麻煩,例如紋身師陷於毒品、監獄、貧窮、被迫離開土地等等。

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呈現『原住民』的生存狀態,早期的趙婷就表現了這種『捕捉』的天賦,可《songs》還帶著某種實驗性質,兄妹間視角轉換缺乏規律,敘述焦點不集中,導致故事陷於未講完的感覺。

而置於相同主題的《The Rider》就繼上文的背景再述說西部土地上的故事,弱化了妹妹視角和話語權,只是主角的一個影響因子,形成名為『家庭』的『桎梏』。

整部電影其實可以簡化成妹妹和朋友兩個極端中,妹妹(極度美好)和殘廢的朋友(極度悲慘)在電影中處於一種隱形的極與極的狀態。

『極』也是一種『負擔』。

如果有細心留意,作者以『十架』作為一種符號貫穿了整部電影,從為紀念朋友而開始紋,十架的幾次出場都是處於未完成的狀態,直到電影的最後,殘廢的萊恩告訴他不要放棄理想,主角才露出背上完成的十架,在基督教傳統上十架是一種『擔』,象徵犧牲、復活等等性質,電影以此象徵主角擔起家庭和紀念朋友的責任。

所以最後主角緩緩脫下襯衫,露出十架就讓我想起教堂的聖餐儀式:牧師舉起酒杯說:這是基督的寶血,讓我們懷著感恩的心飲下,為的是紀念袮。

哥林多後書5:17:『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你也可以說主角因這種承擔而重生,這是一部講述『救贖』與『重生』的電影。

而趙婷強就強在其能『捕捉』到牛仔的真實狀態,以類似直接電影的形式呈現。

而令人最新奇的是馴馬、和與馬相處過程,人物是真實的,導演的捕捉天賦確實令人驚嘆。

有了第一部的深化和實驗,《The Rider》已經是一部高度完成的電影。

 5 ) 受伤的骑士,就像受伤等死的马!

《骑士》。

7分。

赵婷编剧、导演,布雷迪·詹德罗主演作品。

几乎是纪录片式的本色出演片中角色本身,这一点确实值得称赞!

倒不是因为赵婷是华裔导演就称赞她,事实上这个片子并没有打动我。

这一类关于一个成年男性的二次成长的片子很多,从中年男人到老年男人都有,从刘德华的《阿虎》到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哭泣的男人》都是。

内心救赎与二次自我认识是一样的,都是成长的一部分。

布雷迪天生就是一个骑士,那是他的信仰,就像珠穆朗玛峰之于登山者一样神圣。

所以当他的兄弟即便在医院做康复训练时依然保持对骑士的忠诚时,当他心爱的马阿波罗受伤等待死亡时,受伤的他再次从内心被唤醒了,他的生命属于骑士。

是个不错的片子,但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6 ) 她是宋丹丹的继女,参展戛纳、提名新人奖,作品很深情!

文章属于红颜秀影原创,禁止抄袭 原文:她是宋丹丹的继女,参展戛纳、提名新人奖,作品很深情!

去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参展电影的质量可谓平平无奇,而今年的戛纳电影节的竞争可以说是非常激烈,光是前去参展的中国、日本、韩国三国的导演和其作品就非常惊艳。

执导过《密阳》的导演李沧东早已是戛纳电影节的“老选手”了,作家出身、关注于边缘人物的生存状态以及韩国乃至整个东亚国家地区古老传统的生活方式、祖辈相传的价值观念遭到了破坏,功利主义盛行的社会,身处于这个熔炉中的渺小个体,无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的牵连,坚守初心、拯救人民或许是电影中英雄该做的事,而在李沧东的电影中主角们只能在残酷的生活现实中摸爬滚打,毕竟活着已经不容易,又何德何能追求一些英雄主义的东西。

今年李沧东送去戛纳的《燃烧》,在第一轮评委大赏上就收获了集体的高分好评,女主角凭此片中细腻深入的演技,赢得了张曼玉之后的第二个亚洲影后。

而前去参展的日本导演是枝裕和也非常厉害,曾执导过的《无人知晓》就助当时年仅14岁的柳乐优弥获得了戛纳影帝的殊荣,擅长家庭题材、偏爱孩子这一懵懂无知却又敏感好奇的人物作为主角。

这一次他的《小偷家族》在温和阳光的光影和温暖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下,一步步推进、发展,到最层层抽丝、剥茧,为我们展现的是枝裕和对现实对社会环境对家庭关系的深刻思考,此次,曾五提戛纳金棕榈的是枝裕和也终于如愿的拿下了大奖。

这次参展的中国导演则是中国大陆最重要的文艺片导演贾樟柯,贾导的作品也曾多次入围戛纳和威尼斯电影节,这次,贾樟柯的《江湖儿女》致敬了自己过往的作品,完成了自己电影宇宙的塑造,也预示着贾导向电影大师的进一步跨越;并且将“江湖”二字普及给了国外媒体,只可惜这次贾导的竞争对手都开了大招,虽无缘金棕榈大奖,但是作为观众的我们却饱了眼福。

这次的中日韩几位大师共同角逐戛纳的盛况注定会被载入戛纳的历史,今年戛纳电影节几位大师描述本国年轻人、底层家庭、小城江湖的作品,都表现出了他们对当下社会的观察与思考,红颜秀也在前几期为大家详细介绍了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李沧东的《燃烧》,九月也会和大家继续分享贾导的《江湖儿女》。

而今天,红颜秀要为大家介绍的是一位中国导演执导的关于美国西部的作品:《骑士》导演成长于北京,她的继母是中国著名演员宋丹丹,她在英美两国求学,在纽约酒吧里打工,听了无数“纽约客”的故事之后,开始执导以美国乡村为环境背景的电影。

她就是赵婷!

这部小成本电影不仅入围了戛纳导演双周,并且最终摘下了导演双周最大奖项艺术电影奖,作为一个来自中国的异乡人,赵婷的作品却在细致描摹美国印第安自治区普通人生活和情感状态。

这是一部很有噱头的电影,一个有着华人身份的女导演拍摄的关于美国的西部世界!

首先,提到“西部世界”我们会想到什么?

是《荒野大镖客》里那种粗粝陈旧的黄沙漫天、穿着皮鞋、带着牛仔帽、喝着啤酒的牛仔们,意气风发、自由不羁?

还是《大地惊雷》里外表暴躁粗心其实信守承诺、内心无比温柔的硬汉牛仔和倔强少女?

亦或是《西部世界》里,在未来西部世界只是人们营造出的优雅朦胧的表象,内里是人类的欲望和希望,以及人和机器人的斗争。

而《骑士》讲述的故事却不同,没有我们以往观影经验中的西部世界的意气风发、江湖上的腥风血雨,《骑士》反而有些源远流长,在平静的外表下暗流涌动。

《骑士》讲述的是一个来自美国偏远西部的年轻人平凡的故事,年轻的牛仔布拉迪是一个非常有天赋的驯马者,也是牛仔竞技界冉冉升起的新星,再一次竞技比赛中,布拉迪被马儿撞到颅骨,身受重伤,医生宣布,他已经无法继续他的竞技生涯,布拉迪难以接受这一切,不仅因为牛仔竞技和驯马一直是他生活的全部,还因为他身边的家人都靠他为生。

回到家后,他发现,如果不能继续做让他觉得生命有意义的马术运动,他完全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活,布拉迪尝试重新夺取对生活的主动权,他寻求一个新的身份认同,以及作为一个男人的含义。

《骑士》的故事其实相当简单,一个有天赋,也小有成就,并且未来可期的牛仔,却因为一次忽然的意外事件,被迫面临放弃自己的梦想和赖以生存的职业,但这也不简单,这其中也有一个年轻男子、一位骑士在思想和行为上的挣扎、徘徊。

布拉迪曾有个兄弟因为意外摔断了颈椎,成为了植物人在医院里度日如年,偶尔和布拉迪一起看着ipad里曾经意气风发的自己露出微笑;布拉迪的妹妹已经十多岁了,却一直坚持不穿bra,因为她觉得只要一开始穿bra,她就不再是那个可爱纯真的13岁少女;布拉迪被马儿摔到了地面,有的兄弟建议他继续奔驰在马背;有的兄弟却说生命更重要,他不能再如此冒险;他的父亲默默地决定将马儿出售,因为家中早已入不敷出。

这是一个发生在偏远小镇非常普通的故事,充满力量、野性大气,内在却细腻绵长,充满东方思维的克制和“无言深思”。

这位牛仔的成长之路,以及内核上,是有些东方或者成熟男人式的内敛和深思的,没有《乌云背后的幸福线》、《复仇者联盟》里美国男人们的乐观幽默或者外露的情感;也并非《教父》中平日里沉稳淡定,积累多年的力量和能力在一瞬间爆发。

布拉迪的成长是在平日里普通的生活经历以及思考中一步步体现的,细腻生动也颇具力量,比如,他对妹妹说“你就像你的哥哥一样是个固执的家伙对吗?

”这其实也是在考虑他是应该坚持自己的梦想,还是放弃;在超市里的那场戏看似不动声色,其实情感上积攒到了极致,他遇见了自己的小粉丝,小粉丝问他“布拉迪你还会继续骑马吗?

”他嘴上倔强又坚定的说“当然了!

”其实神情里透露着不确定和不甘。

瘫痪的兄弟握着他的手比划着说“不要放弃你的梦想”;而父亲对他说“布拉迪,有时候梦想不是一定要实现。

这都是平常生活中的零零碎碎,但却组成了我们在内的所有平常人的生活,它们看似波澜不惊,却在我们的内心泛起层层涟漪,布拉迪本人的思想情感极少的主动展现,而是不停地在与外人的互动中投射出来,电影中不同的人把自己不同的生活态度、对梦想与现实的追求灌输、影响给布拉迪,但最终的选择权,仍然在自己手上。

对于骑士来说,颅骨重伤和不能重握缰绳奔驰在草原上,哪个更痛?

对于野马,大腿撕裂和无法驰骋草原,哪个更疼?

布拉迪在梦想和现实生活中不停地挣扎,终于在临上场前想明白了对自己而言牛仔精神的意义:不要放弃你的梦想,也并不意味着永远都要在马背上奔腾!

梦想存在的意义不一定是实现,而是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精神中感染着我们、支撑我们活下去。

生命的快乐满足不了生活,大腿撕裂的马儿只能死去,而颅骨受伤的骑士仍要活下去。

牛仔要照顾智障的妹妹、癫痫的兄弟、年迈的父亲、刷超市条形码;作为牛仔,他的职责是驰骋在草原;作为男人,他还需要支撑起一个家庭。

《骑士》全篇在说牛仔精神、骑士的生活;却一反常态,想必豪迈激情与励志搏斗,《骑士》却专注于失败的骑士如何找回自我,在平凡到生茧的日子中找寻到生存的意义。

落入低谷重头再来的逆袭不算难,也许放弃选择更难,有些野马就该属于广袤的草原,对于它们来说要么自由的奔驰,那么放弃撕裂的大腿接受死亡,而布拉迪却选择铭记理想,然后带着勇气继续活下去。

通篇在讲述牛仔的精神,其实也是我们的故事,你看上去觉得“丧”,一个牛仔什么都没做错,却因为一次意外被迫放弃自己的梦想、事业和未来,可仔细一想却是无比的勇气和美丽,有追求梦想而不得的遗憾,有家人的理解和扶持,有朋友的支持和不逼迫,但让它变得更特别的是愈合、是接受,是“放弃”。

头皮上一道真实的伤口,一个年轻的骑士,在身体遭受重创之后找回了自己;一落千丈,落入谷底,再重新扳回一局的故事,固然热血豪迈意气风发,而生命中多得是无法选择的不甘心和被迫放弃,而我们也可以将无法实现的梦想藏在心中,因为它们是支持我们活下去的力量,在每个细微处感染着我们,骑士在身体遭受重创之后也重新找回了自己,将骑士精神文在背上、留在心中;面对挑战勇往直前是勇气,面对现实生活的苦痛和挫折,欣然接受也是莫大的勇气。

苍茫大地、落日夕阳,骑士与骏马,黄昏下牛仔帽投射在草地上弧形的阴影、骑士脸上满足自由的微笑。

那份心余力拙、这份永不言弃,人在现实面前多渺小;心中的力量就有多庞大!

- END -往期文章回顾比“复仇者联盟”还话痨的“蚁人2”,彩蛋才是重点!

恐怖、怪诞、邪恶,这部夏季“诡异悬疑日剧”别错过!

高颜值、低智商,一群“二货”少年的鲁莽犯罪故事!

蹦个养生迪?

“不低俗的rapper”≠“中国新说唱”!

又丧,又污,又搞怪,《银魂》完结,认识这群混蛋真好!

 7 ) PURPOSE OF LIFE

Beautiful Landscape Shots!(Can't help printscreening)

The scenes which move me most ::>_<::

I feel family background really has a big impact on one's life. Brady's father was a cowboy, now he is.

I believe we can have more choices for our future if we receive higher education. Sometimes our horizons are not opened up and we don't know what we really like but I believe we will find it someday. Education is a way to help us figure that out and provide more possibilities for our future. I really believe so. I actually don't think Brady is determined to be a cowboy. I don't think he has many choices there.Brady's talking to his sister Lil about shooting the horse and life purpose makes me think.

"Apollo got hurt and we had to put him down. It's not fair to the horse. He can't run and play and do what he wants to do. You know, I got hurt like Apollo did. But I'm a person,so I got to live. If any animal around here got hurt like I did, they'd have to be put down. I believe God gives each of us a purpose. To the Horse, it's to Run across the prairie.For a Cowboy, it's to Ride."Why do men not need to die if they can't do the things he's really passionate about? What's the meaning of life if you can't pursue your dream and live truly to your heart? I know it's complicated. Like the cowboy, sometimes we can't choose because of the physical disease or something. If so, maybe moving on is the best way out. It is hard but life must go on. But if there are no such uncontrollabe things like Brady's seizure, why do we have to stop pursuing our dreams?

 8 ) 在现实与梦想之间挣扎,我们都有相似的困境

前段时间,赵婷因为《无依之地》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后,很多人开始翻出她2017年拍摄的电影《骑士》,我也如此,而且还顺便看了她的第一部长篇电影《哥哥教我唱的歌》。

两个片子有很多共性,从背景上来看,都是表现美国印第安人的生活,赵婷对这个族群的关注,和整体故事的质朴语言,让我想到的是贾樟柯电影里的山西。

虽然这种比喻不太恰当,但大家应该可以体会到我想表达的那层意思。

两部电影看过之后,有一种姐妹篇的感觉,其中相似的表达也有很多,把两者一起谈论,会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在暂时还看不到《无依之地》这部影片时,我倒是很好奇赵婷未来要拍摄的好莱坞大片《永恒族》将是怎样的感觉。

毕竟,从她最初的两部长篇电影和《无依之地》的预告片来说,可以看出某种延续下去的相同气质。

而《永恒族》这样的漫威电影和她之前三部长篇作品的调性是完全不同的。

那就进入今天的主题,让我们来看看这两部电影的相似之处。

01 印第安人之所以说想到贾樟柯,就像《哥哥教我唱的歌》故事的发生地“青松岭印第安保留地”一样,它和山西某个无人知晓的小村镇一样,很少会有人关注它。

这样的边缘和弱势群体的符号,自然也是贾樟柯早期电影的某种标志。

我们通常印象里的印第安人都充满了神秘色彩,比如《燃情岁月》里,一个美国家族中的印第安长老,带有野性和神性的光环,代表某种深层的精神依靠。

而在赵婷的电影里,处在新时代的印第安人,却是非常现实的存在,他们的生活状态窘迫,真的是有种“无依之地”的感觉。

所以影片中的男孩想要离开这里,去洛杉矶这样的大城市寻找愿景的生活。

但他还是留了下来,只有这片土地才是他最熟悉的,去洛杉矶,也许就像《海上钢琴师》里的1900去面对他无法掌控的陆地生活一般。

而《骑士》里的男主角,除了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还有他信奉的某种理想,骑马奔驰对现代生活来说,是无比奢侈的。

在都市人眼里,那是一种消遣,而对一个花样赛马的“骑士”来说,则是终身的职业,甚至是生命的全部。

02 以牛马为伴骑马本身就是《骑士》的主题,《哥哥教我唱的歌》里,最开始的镜头里,也是主角哥哥在骑马。

同一个导演,相似的人物属性和故事背景,的确有成为姐妹篇的天然理由。

在这个特殊的族群里,马和牛往往不仅是生活伴侣,也是职业伴侣。

在第一部电影里一带而过的内容,在第二部长篇故事里,则是主要元素。

被马踩伤头部的“骑士”意识到生活中的一个现实困境,他还敢不敢像以前那样骑马?

除了自己受伤的因素外,面前还有一个住在医院里的“英雄“等着他。

一个类似《沉默的真相》里明洋那样的角色。

那位因骑牛比赛而摔成伤残的好朋友、好兄弟,是他学习的榜样。

而另一方面,那也是潜藏的一种警示与提醒:想要继续这种职业比赛,就会有致伤致残的危险。

可在骑士背后的纹身图案,正是这位骑牛者的形象,可见这种精神的力量对一个驰骋者是多么重要。

但驾驭生活比驾驭牛马更难。

《哥哥教我唱的歌》里的男孩虽然也会骑马,但那好像是一种血液里天生的技能,他不以为然,他对车更感兴趣,因为有机会带着女友去洛杉矶生活。

而那辆车被人当面烧毁,则有一种宿命感,同时充满了矛盾。

这个地方越是有人看不惯自己,就越不能远走他乡。

那燃烧的火光意象,让人想起李沧东的电影《燃烧》。

03 兄妹从第一部的片名里,就知道这种兄妹的感情是影片的一条主线,刚失去父亲的女孩,是不希望哥哥也马上离开自己的。

母亲不希望走自己母亲的老路,说是要保护好女儿,但这和男性的情感,比如父亲及兄弟是不同的,后者更有依赖感,有无法替代的雄性力量。

在废墟中流泪的妹妹,寻找往日岁月的痕迹,见不到父亲的尸体,就只能寻找和父亲相关的物件,睹物思人。

《骑士》里的男主也有个妹妹,而这个家庭和上一部电影里相对的是,母亲的缺席。

哥哥对妹妹的关心和维护,可以从他们日常的对话里听出来,比如当父亲言语尖刻时,他就会站在妹妹一边。

同样的,当在酒吧里,那些喝酒的男孩对妹妹动手动脚,他也会出面制止。

虽然影片里没有交待,但是观众应该可以看出妹妹是有些智障问题的。

也许正是这个处境,同时也让他想起医院里伤残到不能说话的那位好兄弟。

04 捕食猎物与动物的相处,是一种天然的应对机制,《哥哥教我唱的歌》课堂上同学们和老师的手里都有把玩的动物,大到一条蛇,小到像蟑螂一样的昆虫。

当然,也意味着杀戮,影片中有一段剥掉鹿皮的场景,混杂着一点青春的冲动,别的姑娘主动示好,亲了男孩。

在两个人单独相处的环境下,女孩做出这个举动后还是产生了一点罪恶感,毕竟她知道男孩是有女朋友的。

《骑士》里,主角用手枪猎杀兔子,然后吃掉,这是一个野性和孤独相伴的场景。

我们后来会看到,那把枪也会用来杀掉没用的牲畜,比如受伤的马。

骑士无法面对射杀的场景,把枪交给了父亲。

他也因此想到自己,想到面对生命的不公平。

自己同样也受了伤,但不会被杀,但马受伤,治不好就要被枪杀。

可能那一刻,他脑中又闪现过那位伤残的兄弟。

05 歌唱与篝火适合这片土地的娱乐方式是围坐在篝火旁聊天唱歌。

《哥哥教我唱的歌》里的男孩和女友在打算离开家乡前,曾一起参加了盛大的篝火派对。

当然,他们并没有离开,否则就很难有机会重温眼前的一切。

同样是火焰,之前恶徒烧汽车是一种毁灭,这里的篝火却又带来某种希望。

结尾处,最终没有抛弃家乡亲友的男孩卸下了重担,在当地找到一份工作,欢快的歌曲和有民族特色的活动,正是家乡带给自己的最单纯的快乐。

《骑士》开头的一场戏,是几个好兄弟在篝火旁聊天,有人弹唱,但主题是悲伤的,因为他们聊到了“英雄”从牛背上坠落。

这种围火而坐,促膝长谈的机会很难得,交谈和歌声是非常及时的抚慰。

06 文身《哥哥教我唱的歌》里有一个浑身上下布满文身的年轻人,嗜酒,也喜欢唱歌,妹妹就跟着这帮人瞎混,一天去酒吧时,还被警察撞见。

文身对于女孩来说,在内心中,也许没有艺术的概念,但类似涂鸦的感觉,是她所喜欢的,她看着文身者自己在一个体恤上画画。

她不可能总游走在哥哥和女友的生活中,充当当电灯泡,她要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但她也就十一二岁,这个世界对她来说还是太复杂了。

警察载着她回家,在路上,他们聊起了女孩的父亲,一个全片里经被提及的不在场者。

而“骑士”的身上,刚才已经提到,有一个朋友帮他弄了文身,就是那个骑牛者的图案,虽然是外在的形象,但其精神直指内心。

而在骑牛者的背上,也有一句倔强的话,是对命运的挑衅,但透露着某种难言的悲壮:“说我不行,我偏行。

那些在现实与梦想之间挣扎的骑士们,还在不断挑战中前行。

点击以下链接,查看往期推荐影剧电影《刺杀尼克松》|英剧《问答》|电影剧集集合推荐|法国电影《阿尔德曼夫妇》|电影集中推荐|日本电影《大空港》|美国电影《莫娣》|美国电影《魅影缝匠》|美剧《大小谎言》第一季|中国电影《暴雪将至》|美国电影《三块广告牌》|中国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美国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中国电影《村戏》|日剧《贤者之爱》|日本电影《蒲公英》|BBC版《无人生还》|韩国电影《计划男》|台湾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美国电影《卡罗尔》|中国电影《山河故人》|华语电影《刺客聂隐娘》|英国电影《房客》|中国电影《双鱼陨石》|日本电影《儿童食堂》|英剧《伦敦黑帮》|美剧《上载新生》|中国电影《春潮》|美国电影《房间》|美剧《真相捕捉》|日本电影《默片解说员》|国产火爆网剧《隐秘的角落》|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日本电影《摇摆少女》|悬疑剧集《极地暗杀》|日本电影《雨停了》|法国电影《燃烧女子的肖像》|韩剧《恶之花》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的中国电影|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的日本电影|原著改编成的电影(4)|日本小说改编的电影(3)|关于日本艺术家的电影|日本小说改编成的电影(2)|日本小说改编成的电影(1)|15部悬疑电影推荐|关于日本艺术家的10部电影|关于何冰“后浪”事件|功夫片岁月|惊悚片推荐|战争电影不完全片单|电影导演和他们关于上海的电影|囚禁与捆绑|中国好故事,全球拍出来|一根筋的角色们|体育运动类电影盘点|影剧笔记|文学纪录片推荐

 9 ) 不对外人诉的怅惘

(文/杨时旸)《骑士》到底是哪里动人?

仔细想想,或许就是因为导演自觉地收敛,绝不铺张野心,但反而是这份聚焦、专心和安静的凝视塑造出了一种难得的阔达。

这个故事只呈现骑手小小的世界,这个偏僻、荒蛮,充斥着黄土、沙尘、风与汗的世界,也展现了一种动人的精神力量。

《骑士》是特别美国的、特别西部的,它所展现的丰沛细节,是典型的从内部拍摄内部的呈现方式,不浸入已久的人是难以如此自信、准确又信手拈来地把控,但它的导演是一位华人,宋丹丹的养女,在美国学习电影,这就更加耐人寻味,如果不了解背景,没有人会想到它的创作者不是从小生活在美国西部的,也没有人会想到它出自一位女导演之手,换句话说,导演剔除掉了所有外部标签,族裔身份的,性别身份的,而只把自己当做一位“导演”,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各种纯粹成就了这部作品。

年轻的牛仔布拉迪意外受伤,头部的重创已经开始引发癫痫,他被医生宣告此生或许会远离赛场,但他并不认可命运的宣判,坚持着一次又一次骑上马背,但最终只能换得一声叹息。

《骑士》没有大开大合、避免了一切戏剧性,没有起承转合,坚定的反高潮,像一首完全不想押韵的诗,点染着西部的苍茫光彩,写尽一个年轻骑手不对外人诉的怅惘。

更多的西部片,人们看到的是雄性的、向外的、充满攻击性的形象,但《骑士》中呈现得更多的却是他们的落寞、孤独和无助。

布拉迪在病痛挣扎中,经常去探望一位好友,他也一样曾是一位前途无量的骑士,在一次比赛中意外受伤,几近瘫痪,只能用手指比划出字母,进行简单交谈。

在病房里,两位年轻的骑手互相开开玩笑,看着以前的比赛、采访视频,那景象真令人唏嘘。

一次又一次地探望和交谈之后,在两个人面对面的时刻渐渐升腾起一种独特的意义——某种程度上,他们彼此互为镜像,或许可以把那个瘫痪在床的骑手看做是布拉迪的一种投射,甚至一种对未来的警示,从这个角度去看,布拉迪一次次重返那间病房探视,成为了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对方用几个还能动弹的手指比划出的单词,布拉迪都能识别,其实,他想说的,或许也是布拉迪想要说的,在那些时刻,他们二人是彼此交织、重叠的。

他们是两个人,但又是一种人,到底是哪一种呢?

或许是“失魂”的人。

《骑士》中一直呈现的就是一种寻找精神意义,寻找精神身份的拉锯,对于布拉迪而言,牛仔,是一种职业身份,靠此养家糊口,而更是一种精神支撑,那是与生俱来的,家庭和周遭文化熏陶出的身份和精神认同,他的病痛其实不只是肉身的,更多的是一种强行地对于自我精神认同的剥夺。

旁人觉得,他大可以从事一些其他的工作,就像他所尝试的,在养病的短暂期间去往当地的超市做收银员,而这种单纯的谋生,对他而言是一种精神意义上的死刑。

他是一个牛仔,沉默和坚韧是一种“品格”,所以,他无法对外人叙述自己内心的困顿。

这部电影的所有台词几乎都故意兜兜转转地回避掉了布拉迪内心最强烈的轰鸣,只在角色间的对话中保留那些对生活、工作的细碎的来言去语,以及某些插科打诨,所有这些看起来不重要的生活化的琐碎对话却更让那些避而不谈的内心轰鸣发出暴裂的声响。

《骑士》用一种异常安静的方式呈现了内心的炸裂。

这个故事在平缓的叙述中其实已经在一次又一次地递进情感,最终,布拉迪选择枪杀掉那匹受伤的马,当他在旷野上吹起口哨,向那匹野马告别,同时也是在向自己的身份与过去道别。

那个离开赛场的结尾意味着什么?

是放弃吗?

还是一种对于自己,对于家庭和未来的责任感的体现?

或许是一种真正意义的成熟?

又或许是这个古老职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必然凋落的隐喻?

《骑士》像截取一个小小的片段,展露一些隐秘的哀愁,一些不诉的衷肠,一些未竟的梦想,还有一些惆怅之后的疏朗。

 10 ) 受伤的马不得活,人却可以

中国导演赵婷自编自导的美国西部片,算是半纪录片吧,真人真事,演员都是本人出镜,看起来都很真实自然。

片子节奏很慢,讲了一个很厉害的训马师,在一次骑马比赛里(野马上窜下跳那种)落马后,头部受重伤,可能是颅骨碎了,放了块钢板,还想继续追梦骑马训马,最终放弃的故事。

他一直都想着骑马训马回赛场,连工作都是找的临时性的,逢人就说,恢复一阵就回去~但是他的右手、身体、医生时常会提醒他不可能回到原来的生活了~他的一个好哥们莱恩在骑牛比赛里受伤全身瘫痪,只能用左手比字母交流。

即便这,也不能阻挡莱的骑士梦,当他骑在假的马背上,开心得不得了。

片尾莱仍在鼓励他永远不要放弃……不知道他当时心情几何。

从来都不让人摸的野马,给他调教一会就让他骑起来,就是这么厉害,问他和谁学的,说都是和父母。

可见他父母在这方面也不是一般人物,母亲早逝,话里话外父亲也是因为什么放弃了这个梦想,整天为生计发愁。

看来向现实低头的不只是他一个。

他妹妹像是有些智障,需要他照顾,他既是哥哥又是父亲。

当他冒着生命危险去参加最后一场比赛的时候,正是场边父女二人的出现让他放弃了这个连命都可以不要的梦想。

西部旷野景色很美,在那种景色里奔腾,感受风在耳边吹拂,一定是很美的事。

大声唱起来——让我们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莫名其妙就想到这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西部梦吧。

《骑士》短评

三星半,决定不是单方面影响的结果:情如手足的斗牛士终其一生都在复健、母亲的固执和父亲放弃梦想让他近乎偏执、两次送别爱马好似提前告别他生活的世界。几条线平淡的交织在一起,当他玩弄那把手枪,我真的怕是另一个结局。在驯服后让马儿熟悉手枪的气味,是不是当骑上马的那刻就要时刻做好准备?

5分钟前
  • モノノ怪
  • 还行

一到抒情时刻就化身泰伦斯·马利克。融合了纪录片手法(有真人搬演自己),虽然牛仔这个选题不及上一步印第安小镇青年那么犀利但是难得地破了套路(比如没有女孩,没有性等等),差点以为最后要变成《摔跤手》但结尾确实转得漂亮。驯马段落很专业。但是还是有典型的学院风,比如破碎家庭……

9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在大部分,人与动物的励志电影中,多少总会呈现出双方的观照,犹如镜像表达一样,无论如何都是一种自我救赎的过程。PS:搭配《野马》服用,效果更佳!

10分钟前
  • 方枪枪
  • 还行

用骑士驯服生猛的动物,映照人在社会中的被驯服。末尾的挫败感与骑士反复解释暂时生计等伤好了就要回去,是一致的。

11分钟前
  • 刘浪
  • 较差

2019007 三星好片

13分钟前
  • 多不利登
  • 还行

更像是部纪录片

16分钟前
  • 热爱电影的人
  • 较差

导演手法还挺老到。

21分钟前
  • NortonHill
  • 还行

#好会吃 我可以不吃饭 精神必须要吃 —— 同质化

24分钟前
  • 🍄
  • 力荐

又是一部关于马的悲剧电影,哀叹着美国开国精神的病态。不能够驰骋的骑士,失去雄风的牛仔,沉湎与酒吧的老爹,永远不想长大的妹妹,一家人都病态了。或者说,整个美国病态了。

28分钟前
  • 天外飞青
  • 还行

其实片名不能叫“骑士”,只能叫“骑手”。导演对西方根源性的哲学缺乏理解,导致把灵魂骑士拍成了梦游骑手。如果说,她拍的是中国哲学的“回头”,那她也错把庄子的逍遥游理解为狭义的贵生主义了。其实不上马,也能有广袤无垠的灵魂和精神宇宙去遨游的。平民视角光有抒情没有力,就变成滥情歌了。

29分钟前
  • 欢喜陀
  • 较差

how to master the art of giving up.

30分钟前
  • 斯琴高丽的伤心
  • 还行

7,以小见大的故事,里面藏了很多东西。影像也用了不少心思,未来可期。

3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平庸,没什么可说的老一套。故事的沉浸感是真实演员和故事带来的,事实上对我也没什么共鸣。也就摄影还不错。

40分钟前
  • 汲哲
  • 还行

“我觉得我拍电影的时候是完全把他们还原成最普通的人来表现,而不是那种纸壳式的人物,所以我更想展现他们人性化的一面,他们在银幕上可以哭,可以笑,不要太脸谱化,作为一个男人他们也有软弱的时候,我是一个女导演,我想把更真实和贴近人性的东西完整地呈现给大家,不想再去展现一些已经老生常谈的事物。”

43分钟前
  • 淡定的企鹅菌
  • 较差

挺失望的,男主基本扑克脸,情绪表达太刻意

48分钟前
  • Zach
  • 较差

7.5

51分钟前
  • 名号已被移除
  • 较差

放弃也需要很大的勇气。情感细腻动人,就是太单调了。

54分钟前
  • RealityBites
  • 还行

自己演自己的质感可真好

56分钟前
  • 翠西 。o 0 O
  • 还行

赵婷真的很爱天空和草原,尤其是黄昏时刻。有了这些,骑士里满眼都是马力克的景观,她把骑士的这套东西换个故事又复制给了无依之地。

58分钟前
  • 故城
  • 还行

对英雄主义与传统体育片的反写,弧光构成乍看如宿命操控,实则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人意志导向,生命个体间的连接超越了“苦难”,逝去的爱也在两次“午夜梦回”中归来

59分钟前
  • 顗礼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