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个故事先。
七十年代,香港功夫片红极一时,惯演配角的罗烈也跟着大红大紫,给自己开的价码是一天一万港币。
有小器的台湾制片人,想打着罗烈主演的旗号拍电影,又不舍得花钱,于是就给了他一万港币,邀他过来拍一天戏,而最后打出的招牌居然是“罗烈领衔主演”。
拍一天戏怎么当主角?
原来是这样的:罗烈全家被杀,他发誓报仇,说完往脸上戴了一个面罩,意思是大仇不报,无颜见人。
之后替身为他拍完全片。
罗烈一共在该片出场两次,两场戏都在同一天之内拍完,第二场戏是这样的:重重波折之后,罗烈终于大仇得报,杀死了全部敌人,他脱下面罩,此时导演不失时机地给了他一个面部特写镜头,罗烈面对镜头高呼“此生痛快也”。
电影完结。
《终结者2018》的导演McG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前三集的主演施瓦辛格已经贵为加州州长,再邀他主演,肯定没戏;可施瓦辛格若是一面也不露,等于断了“终结者”系列的香火,拍出来的终结者,还能叫终结者吗?
于是导演灵机一动,打起了上文中台湾制片商相同的主意——邀请施瓦辛格前来客串,为了不耽搁州长工作,所谓客串,几十秒钟,露一面而已。
如此,一来保全了“终结者”系列的血脉未断,二来还能用加州州长的名头赚点吆喝。
于是,我们在电影中看到了这样一幕:只听“胯岔”一声,施瓦辛格饰演的T-800全裸出镜!
还没看清模样呢,又听见“胯岔”一声,施瓦辛格被一枪烧掉了皮肤,变成了机器人。
前后不到30秒钟,客串结束。
好在这位聪明的McG导演还算靠谱,《终结者2018》即便没有了施瓦辛格,也一样好看的一塌糊涂。
在电影院一边看电影,我一边想起了《唐伯虎点秋香》里的一段台词:“实在是太~~~刺激了,我真忍不住要赞美他呀!
不行,我不能表露出来。
但是这种感觉真让人像腾云驾雾一样啊,他那番感人肺俯的自白,居然能够用俏皮轻快的数板来表达,再加上节奏强劲的敲击乐器来结尾,真是听得我高潮一波接一波呀!
”这时,坐在我身边的于洋忽然接口道:“是呀,他那种汹涌澎湃的撞击力,就好像雄鳟鱼体内的精子一样,成千上万,盈盈不绝啊!
”呃,基本上来说,就是这种感觉。
这是一部一定要去电影院看的电影,三五分钟的前戏之后,高潮立即开始,而且一波接一波,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虽然动作戏看起来像《黑客帝国》与《变形金刚》的结合体,虽然剧情有些前言不搭后语,可是,我靠,who cares?
你会在做爱的时候跟人讨论卡伦·霍尼为什么焦虑、戴尼提为什么劝你不焦虑吗?
又不是看《走进科学》,直升飞机为什么可以在核爆现场飞行却安然无恙,真的对你那么重要吗?
既然进影院之前已经知道这将是一场视听轰炸,那就甭废话,脱光了衣服等着爽吧!
杀猪网http://shazhude.net
尽管不是卡梅隆导的终结者系列之一,但我把Terminator:Salvation 定位于一部回归正统的终结者,说的拗口点就是终于终结者了……3代在我看来根本不算正统系列,它里面很多情节根本难以自圆其说。
比方说,2代里,最后一块芯片已经被毁灭了,照此逻辑推理,根本不该再有自主意识的天网出现,可是3代为了能让终结者系列的电影能继续拍下去赚钱,很牵强的又派了个T-X来刺杀约翰康纳同时在天网系统中注入病毒引发了天网自主意识的觉醒。
这么做的目的无非只有一个——能让这系列电影继续拍下去,不然按照二代的发展,审判日已经不会降临了!
可喜的是,在Terminator:Salvation 里,我们看到了1、2代的回归。
举个例子,片中,卡尔瑞斯也就是约翰康纳的老爸和马库斯对上的时候,小马哥教会了他一招将枪用绳子系在肩膀上以防被人把枪夺走。
我想,每一个看过1代的人应该还记得,回到过去的卡尔瑞斯在把从警车内偷来的枪锯断后,用一根绳子拴在肩膀上的镜头。
导演这么做的好处显而易见,每一个终结者系列的忠实fans看到这段后都会立刻对Terminator:Salvation 好感大增,并对其表示认同——是的,这就是我小时候看过的终结者。
而马库斯则延续了终结者系列中,人类阵营的机器角色的宿命——为约翰康纳而死。
整部片子最让我激动的时刻就是州长外形的T-800出现,一瞬间我对T2所有令人心醉的回忆都被激活了——在初中某个暑假的午夜,我带着租来的T2的录像带偷偷溜进妈妈单位里的办公室,在里面用公家的录像机(那个年代只有公家或者录像厅才买得起录像机)步进模式一格格的看T2(那时候我太喜欢这部电影了,以至于我真的是一格一格的播放这盘录像带,观看这部电影的每一帧画面,看完的时候天已经亮了)。
直到现在我都把T2列为本人看过的最酷最好的电影——没有之一!
对于每一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国内男孩来说《终结者》《变形金刚》《太空堡垒》《星球大战》可以说是影响他一生的科幻四重奏。
虽然我一天到晚揶揄北京,但是我还不得不说一句,北京的确是个很容易让我找到共鸣的城市。
清楚的记得,时隔十几年,星战首部曲在首都影院上映,我在里面遇到的场面。
当经典的画面(long long ago,there is a galaxy far far away)和声音出现,“全场”的观众与我一同起立,用经久不息的掌声迎接星战的归来。
没有人指挥,也没有人带头。
大家在一种集体的默契下这么做的。
这叫什么??
这就叫共鸣——坐在我身边的所有观众和我是同一类人,他们爱着和我一样爱的电影,他们用和我一样的方式表达心中对于星战回归的感动,他们是自己人。
那是我第一次深刻体会到群体力量的可爱、可敬和可怕。
可惜这样的场面在我离开北京后再也没遇到过了。
这次在长沙看T4,影院里寥寥数人,对影片中出现的一代的伏笔木然不觉,他们对州长外型的T-800的登场都毫无反应,而当时我都快感动的内牛满面了。
电影结束了的时候,坐在旁边的一个傻妞还嘟囔着:“这电影什么意思啊,就这么完了?
情节莫名其妙!
”他妈的,老子当时真的理解了小阮驾牛车狂奔和老范长叹“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觉。
嬲艹,脚都人的素质就是比首都人差,嗯哼?!
T4水准在T3之上,但仍然不如T2和T1,不过好歹是脱离了烂片的行列。
T4的结尾已经为续集打好伏笔了,也许得等卡梅隆自己回来拍T5了......话说这家话拍完泰坦尼克号之后就没见动静了。
变形金刚2看的有点小小的郁闷不过总体来讲还是不错因此给了三星然后看完T4,我突然觉得,我给人家三星那真的是糟蹋了人家这部好片子。。。。。。。
而且,看在Christian Bale的面子上外加Sam Worthington长的跟Ben Affleck这个大帅哥实在是很像,以及后面两个人躺在床上对望的场景让我这个腐女的血液又重新沸腾了起来,因此,还是像想给个三颗星。
但是给它三星的话我就觉得愧对了变形金刚2,问心有愧于心不忍。。。。。。。
因此左思右想最终下定决心还是给人家生一星来凑足T4这三星吧。。。。。。。。。
说实话,我是真的看T4看的很郁闷很郁闷。。。
首先这个Marcus打哪来的我就没搞清楚JOHN带的那一批人全部挂掉就他一人活下来之后,MARCUS就这么的闪现了?????
然后他溜达溜达就遇见KYLE了,身边还带着个小姑娘。
在屋顶上他们藏在掩体后面了,难道这个HUNTER就没有配备红外线热感应装置因此就着让他们这么的逃过一劫???
还有,很奇怪的就是,M同学难道从来都没有对自己这一身好技术(用枪,修收音机,修汽车)以及自己这特殊体质(走这么长时间的路可以不吃不喝)感到怀疑???
他真的完全意识不到自己身为“人类”跟其他人类的不同?
而且他能像石子一样在水面上进行“打水漂”活动,他就没有怀疑过自己为什么不会脑震荡或者挂掉?
另外关于天网(哇靠,一说到天网,第一个浮现在我脑海中的就是朝廷10台的那个法制节目。。。
),发现KYLE之后干嘛不直接把他抹杀掉,还要关起来等着J同学去救活的。。。
反正抓都抓到了,扔到集中营里面就可以直接干掉了,还非要等着J同学潜入了都快找着了才开始准备干掉他。。。
另外干嘛要干掉指挥部而不直接捣毁反抗军的总部???
直接干掉J同学的老巢不就完事了,指挥部又没有什么威胁,好不容易发个命令还没人听他的另外最后的心脏移植,哇塞,不用配型就可以直接移植来而且,反抗军那么多的人,只要J同学一句话,多少人上赶着给他送心脏,干嘛偏偏一定要用M同学的呢?
以身相许也没有这么个许法啊!!!!
话又说回来,J同学的命真的是很好很硬,简直犹如小强一般,第一次全军覆没就活他一个,然后直升机挂掉的时候他还能活着,后来在水里面一个人干掉那么多马上就要抵抗不住的时候又被M同学给救了,潜进天网的时候竟然很好命没被任何一个T给发现,后面跟州长大人干仗的时候都被摔来摔去打成那样了竟然还能动弹,最后为了救亲爱的M同学终于被干掉但是还能撑好一段时间,结果还是被M同学英勇献身捐出了心脏又有命继续活下去。。。
男主就是男主,绝对的不死之身啊!!!
反观M同学,最终还是把自己的小命献给了J同学话说回来,这要是写成耽美小说,那绝对就是一部惊心动魄的虐身又虐心的绝世佳作啊!!!!!
不管怎么说,我都是腐女,看着片子看出腐味也还是很正常的话说小受与小攻的初次见面就是小攻把小受吊起来审,而且这吊的还很有SM的味道。
后来倾心于小受的MM把小受放走却遭到了小攻的全力追杀。
小受虽然感激MM救命之恩但是对MM却并没有意思,全身心的放在帮助小攻救出他爹。
此时的小攻也感觉到小受并没有敌意而且能帮自己救出亲爹,虽然其他人都反对认为小受是敌人但他还是想相信小受,为此两人对峙之时故意放走了小受。
小受为了不辜负小攻对他的信任,毅然决然勇闯敌阵(其实应该算是返回基地吧),最终却发现这一切都是圈套。
为了不让亲爱的小攻挂掉,小受与整个组织反目成仇,帮助小攻干掉自己的组织。
在面对超强BOSS时,小受为了保护小攻被打死,小攻终于感受到了小受对自己的情意,为此拼命救活小受(又是打心脏,又是高压电击的就差人工呼吸了!
)当然小攻救活了小受自己却挂了,不过为了最后跟小受表白还是要努力的撑下去当然小受同学看到自己的心上人为了自己都快挂了自然小宇宙就爆发了干掉大BOSS带着小攻回到安全地带。
手术台上,医生宣布小攻活不了多长时间的时候,小受决定将自己的心脏捐献给小攻,让小攻带着他这颗跳动的心脏就完成他两的使命,让两人永远的合为一体……小攻看着小受那眼神落寞又心痛,但是自己肩上还扛着全人类的命运要是自己挂了那么全人类挂掉也只是时间的问题,权衡左右最终同意。
手术室里,两张并排的床,两人深深的对望,都希望永远永远的记住对方的脸。
手术过后,就是永别。
小攻会带着小受的心脏,领导着全人类去打赢这场战斗。
虽然他的心脏坚强又有力的跳动着但是他的心,却在那颗蓬勃的跳动有力的心脏放进他体内时,死了。
哇塞,多悲情多赚眼泪。
简直就是一部科幻动作爱情伦理社会片!
我都可以想到T5拍什么了,直接人鬼情未了就OK了。
嘛,不管怎样,我家BALE大神演的还是很不错,不过真的是印证了那句老话:“再好的演员都挡不住烂剧本。
”就这样吧毕竟人家特效拍的也还是很不错的而且这种奉献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
以上。
没有给我留下任何记忆的影片……权当是消遣来着……只觉得演那个马库斯的演员超像我喜欢的越狱男主角……hoho
第一,T3中蔓延美军网络的病毒可以假想为2032年之后,天网二度战败后再次派出终结者穿越回来搞的鬼致使美军无奈发狂启动天网。。。。
T3中更让人质疑的是T850阿诺曾说自己这种型号和形态的终结者在2032-7-4杀死了康纳,因为小时候的康纳因为多次得到其保护而对其有好感放松了警惕,使得刺杀成功。
问题是,如果2004年审判日那天的康纳已经知道了这茬事儿的话,那么到了2032他怎么能还犯傻到如此地步。
第二,T4中其对马库斯的警惕和怀疑可能也源于此,难倒正是马库斯对其的搭救和帮助让他忘了这个事情了吗。
在面对T800阿诺形态的时候,丫还知道跟其对打一点儿不犹豫,莫非上了岁数就痴呆了。
第三,马库斯的性能是初始的实验版本还是超高的型号这个问题必须说明白,这里两个假设,如果说丫是2004年前赛博汀或美军开发的第一代作战机械人,那么某些朋友的说法还算OK,但是这跟人类有没有洞悉天网未来会毁灭世界这无关,都知道这样了打死他们也不会启动(有朋友认为马库斯是被天网制作者改造后为了应对未来人机大战,从中作为斡旋者存在)。
所以说他可能是一直被放在了基地内,后来天网发现了他这个实验品,才想出了一个计划用其去引诱康纳他们上钩儿。
第二个假设是,他是未来超越TX型号的新终结者。
这就跟人类改造没啥关系了。
2032年之后的天网派出科技小组穿越来到2004-2018这个时间段用未来的技术改造了这个被遗弃实验品用于他们的阴谋,当然这中间你可以想出一系列的剧情等等,够拍外传了都。
第四,我怀疑下一集他们会说马库斯复活(随便嘛理由好了),凯尔意外战死。
但是时间线上的人没有发生改变。
所以马库斯又在2029年被派去1984保护莎拉并诞下康纳(丫应该还有生殖能力,跟法莱尔OOXX的戏被删减了)。
但马库斯始终没告诉莎拉真相,莎拉也并没发现。
T4中康纳反复聆听当年莎拉留下的遗言录音,力图发现“带心脏的机器人”无果,这可能是个伏笔。
MCG曾说:“如果《终结者:救世军》票房理想,他们会再拍两集,而为了续集考虑,他们在《终结者:救世军》里预埋下了一条暗线,这条暗线在《终结者:救世军》结束时没有完结,并会在《终结者5》中继续。
”另外关于外传中JOHN HENRY,JOHN CORNER穿越(难倒这孩子根本就是个存在于穿越时间轴间的虚幻人物),没有康纳的未来,或者是更多时间线,更多平行宇宙的问题,新三部曲要真这么按此基调拍下去还想自圆其说的话,还是多找JJ ABRAMS之类的穿越神人们来助阵吧还是希望下一部能早开拍,加强剧本建设。
虽然现在的票房和口碑很糟。。。。。
YY完毕=========================================================终结者4另有黑暗版结局导演McG透露,影片还拍摄了一个与公映版本不同的结局,康纳在战争中死去,该结局将会收录在将来发行的DVD碟中。
《信息时报》报道,McG说:”我们有一个黑暗版的结局。
约翰-康纳在此前的战斗中死去,天网造了一个康纳外型的终结者,代替了他的遗骸。
人们在整理康纳遗物的时候,死去的康纳忽然坐了起来,抓起一把枪,杀了所有人。
随后康纳眼睛闪出红光,影片结束。
” 尽管这样的结局出人意料,但制片方与导演表示这样可能会让“终结者迷”无法接受,同时他们也觉得康纳应该跟美剧《24》中的杰克-鲍尔一样有九条命,打成残疾老兵也要坚持战斗下去才对。
转自cqnews
听说健美运动员之所以拥有蛮牛般的大块头,多是因为打了类固醇,泛指人工合成的雄性激素,据说现任加州州长——施瓦辛格也不例外,在他用那两块大胸肌获得健美比赛冠军或者塞满10米高的荧幕的时候,他都在注射类固醇。
《终结者2》已经是18年前的电影了,可我现在依然清晰的记得州长大人骑着拉风的哈雷从天而降飞入臭水沟的场景,依然记得疯人院里的追逐和逃亡,依然记得炼钢厂里的火焰与钢水,我甚至清晰的记得影片的最后一幕:夜幕下的道路扑面而来,那熟悉的音乐响起,看似完满的结局中,绝望也扑面而来。
现在看来,《终结者2》让我记忆犹新的是那种激动人心的,充满新意的末日色彩和悲情的宿命主题,当时的我还不能这样组织语言,但我知道什么是好电影,我的身体通过肾上腺素告诉了我。
今天晚上我坐在电影院里,在极致震撼的数字娱乐效果中看着《终结者2018》,我发现自己在核爆、坠机、追车、枪战、打斗之后依然保持平静,这简直是不可原谅的平静,我无法激动,无法手心冒汗。
我的身体告诉我,这是一部平庸、混乱、可笑的电影。
一个观众爆满的顶级电影院,没能给我十几年前一个人坐在一部普通电视面前得到的满足感。
类固醇的副所用之一是使男性性功能衰退。
《终结者2018》就像是一个注射了类固醇的大块头,炫耀着身上的疙瘩肉,自以为谁也不知道他的“难言之隐”,殊不知台下的观众们也就是为了安慰安慰他而勉强拍几下巴掌而已。
一部电影真的是爆炸和特效就能支撑起来的吗?
施瓦辛格在前作中展示他古铜色肌肉的舞台,是一个让人惊叹的剧本,而《终结者2018》的剧本……如果不是克里斯丁贝尔全片都绷着脸,这几乎是一部喜剧:天网把核弹扔在自己已经暴露的基地里,却无视反抗军明目张胆的空军基地和营地;天网的摩托追杀者虽然不是为人类设计的,但却设有坐垫并且很容易就让克里斯丁贝尔骑上去的时候撅起性感的屁股;当马克斯莱特捐献出自己的心脏时,我们固然被感动得要死要活,可转念一想:T-800在工厂里击碎的那个心脏是谁的?
当反抗军乘直升飞机降落在天网基地又堂而皇之地飞走的时候,你又不禁要问:这不是天网的圈套吗?
那么,机枪在哪里?
本片充满了无法自圆其说的情节——除非《终结者5》中剧情峰回路转,男主角约翰康纳和天网有一腿,共建人机共处的和谐社会——我只能借用烂番茄网站上的一句评论:“intelligence-insulting mess”(侮辱智商的一团糟)。
没有一个好剧本,再多的炸药都是徒劳。
作为一个有《终结者》情节的人,我是怀着最大的善意走进电影院的。
影片开始,寇根博士出现的时候,我以为一个颇有个性的角色出现了,可惜了Helena Bonham Carter的出色表演(她在哈利波特中饰演莱斯特兰奇),这条线最终断掉了,没有任何故事发生。
当卡尔里斯出现的时候,我以为戏剧冲突总算到来了,约翰康纳从没见过自己的父亲,总有点戏演吧,再说拨弄拨弄“时间的连续性”这根科幻之弦也会有非常美妙的戏剧效果,但是:不!
他们之间仅有的几句台词中,连面部特写都甚少。
Anton Yelchin在《星际迷航》中扮演的那个俄罗斯小伙子台词比卡尔里斯这个角色少,也不重要的多,但优秀的剧本决定了他在《星际迷航》中给人的印象深刻的多。
好吧,那么就回到马克斯莱特这条线上来,编剧不就是想在这里找到点深刻的含义和人性的冲突吗?
可是看完电影的两个小时之后,坐在电脑前我想破了头都没想出这条线到底提供了什么人性的启示:你被判了死刑,死了一次,复活后发现自己被改成了机器人,被人类追杀不说还主动当卧底,卧底完了还要再死一次,好不容易活过来了,到头来还要把心脏捐出去,尤其是这个时候你那新交的人类女友还期期艾艾地看着你,说是不舍还不如说是“鼓励”,你欠他们几辈子的?
这是人性吗?
这是“救赎”吗?
这是自我牺牲吗?
这是犯二!
在这部特效为主角的电影中,克里斯丁贝尔只是一个布景,台词都没有几句,表情变都没变,这样的人类天网不灭绝他,我都想踹他的脸。
没有了施瓦辛格,就搞来了克里斯丁贝尔;没有了核弹乱飞,就搞来了飞机互K;没有了更新颖的终结者造型,咱就来些更大更快的铁家伙。
《终结者》系列的本质是什么?
在加州明媚的阳光中却感到阴冷,这是对未来的恐惧,是黑暗的宿命,是最终的结局:人类将会接受审判,并在火与血中重生。
而《终结者2018》是《终结者》系列第一部正面描写“审判日”之后世界故事的电影,它应该是关于战争而不再是追杀,它应该是群像而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单打独斗,它应该是关于人类的挣扎而不是关于机器的进步和恐怖,它与前作唯一的共同点,应该是充满了绝望而又充满了希望。
而以上的每一点,《终结者2018》都没有做到,本片的最高潮部分依然延续了一个终结者对两个人类的追杀模式,没有反抗军的群像和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当一个宏大的背景故事被二流的你一拳、我一脚的动作戏糟蹋掉的时候,当约翰康纳和马克斯莱特在工厂里和T-800单打独斗的时候,我绝望了,这个《终结者2》中的经典场景放在这里是如此可笑、幼稚、荒诞。
且不说这一剧情在逻辑上存在的大漏洞——导演,您真的认为这18年前的戏码还能打动现在观众吗?
火焰和铁水?
在一个应该是异常先进的机器帝国的总部里?
把反抗军的战斗拍成毛氏游击战都比这个好看,这不是战争,这不是审判日之后,这是一场闹剧。
作为《终结者》系列跨时代的大作,《终结者2018》成功地提前9年终结了这个系列——至少在我心中。
在那熟悉的音乐响起,影院灯光亮起的霎那,我无比的想念州长先生,不管那大块头有多少激素的成分在里面,他的《终结者》至少给我带来了回味不尽的激情和想象。
也给我打一针吧,州长先生,胆固醇就算了,肾上腺素大大地要!
让我至少也痛痛快快地心跳加速一把,为这40两银子,为这逝去的年少情结。
看这片哭了两次,一次是当Blair向Marcus开枪时他的眼里透着让人心疼的悲哀无奈,催人泪下。
第二次就是Marcus决定将自己的心脏换给John时,他死了第二次,但这第二次却是永远死亡。
很巧的是第一次死亡前他将遗体捐献给一个得了癌症的疯狂女人。
第二次是把心脏给了一个疯狂女人让他去对付能拯救世界的男人,第一次捐献时女科学家说会让他复活,然而Marcus蓝色眼睛里闪烁着怀疑和不确定,第二次捐献心脏时他眼里呈现的是平和,即使他知道这次捐献心脏后自己就不会再存在这个世上了。
当机器人在一个狭窄的过道上一步一步逼近John时和第二部里最后那幕何其相似,简直一模一样。
电影里的音乐也是把人的精神逼到了极致,那一下一下的低沉的重音让人时时刻时刻都觉得终结者就在我门外,太紧张了!
最后出现的阿诺的脸……额滴神呀!!!
谁把这大块头放出来了!
小时候看终结者的童年阴影历历在目!!!
(州长先生我还是挺喜欢你的,只是小时候看电影的阴影挥之不去)
终于看了李文刚强烈推荐的《终结者2018》,没有了阿诺,多了一个贝克汉姆和鲁尼。
也多了《黑客帝国》里的“哨兵”,还有《变形金刚》里的“摩托金刚”(也许更像《百变雄狮》里的萨尔魔),导演或许在指望,看《终结者2018》的人,都没有看过《黑客帝国》和《变形金刚》,不过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和不能指望喜欢看《水浒传》的人不喜欢看《三国演义》是一个道理。
整个片子毫无新意可言,反而觉得是《黑客帝国》和《变形金刚》的续集!
当鲁尼从飞船掉下来的时候,我的第一个反应竟然是——NEO会突然出现把他救起的。
至于那些逻辑漏洞百出的情节,完全经不起推敲,不过穿越题材的本来就是很容易犯这种错误的,除非穿越后不在与未来和从前发生任何联系。
更恶心的是,结尾分明已经消灭了天网,还要补充一下说是和天网的战争没有完,分明是为后面的续集铺路。
不过,作为一部消遣的商业片,还是不错的。
大把大把的炸弹,爆炸声、机械声,都会让观众觉得对得起刚花出去的人民币。
或许是因为自己最近太郁闷了吧,看的时候竟然觉得这是一部好片(当然,过后立刻觉得这是部百分之百的烂片),让我非常开心。
或许人在特别郁闷的时候总是渴望各式各样的刺激。
也许,刺激是一种治疗伤痛的好办法。
当然,刺激也要适度,看看火爆的科幻烂片是个好办法,至于酗酒,泥藕不会的。
泥藕曾经说过,自恋的人是不会做这些事的,自恋的人才会爱自己,绝对不会因为郁闷而伤害自己的。
尽管泥藕成熟了,低调了,但这种自恋一点没变。
《终结者2018》终于将镜头对准了“审判日”之后的末日景象,但是影片却没有显出应有的宏大,虽然剧情挺让人惊喜,可拨开这“创新”的外皮来看,依然是对前作一种近乎于“保守”的延续。
《终结者2018》给了MCG一个超越前作的机会,但是MCG依然没有做到让人咂舌的程度。
如果说《终结者3》在面对前作的时候更多是一种力不从心的“难以逾越”的话,那么在《终结者2018》里我看到的则是一种战战兢兢的“不敢逾越”。
詹姆斯·卡麦隆的余威犹在,而后面的几亿粉丝从开机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一个闪失都会让导演MCG被粉丝撕成碎片。
毕竟不是每个导演都有乌维·鲍尔的勇气的。
浅尝辄止的战争场面可以说,我们在最终版的预告片中所看到的人机对决几乎是《终结者2018》中战争场面的所有精华所在。
那个引发迈克尔·贝和MCG口水战的“收割机”机器人,留给其露脸的机会也不多,这个大型机器人的出现确实让《终结者》系列里的机器人等级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但是它的出现并没有让战争场面有一个量的突破。
若不是这个大家伙对剧情有一定的作用,那它几乎只是在某个特定时刻衬托了人类的渺小罢了,MCG估计没有足够的钱来折腾这块大金属,以至于观众难以看到它身上的任何细节,当从这点上来看,迈克尔·贝的《变形金刚》确实有向《终结者2018》叫嚣的资本。
可以说,如果希望在《终结者2018》中看到那种酣畅淋漓的人机战争,那无疑是失望的,影片中的所有战争加起来充其量只是一种小范围的冲突,而最后天网基地的爆炸更多也是主角个人英雄孤军奋战的结果,和反抗军没有太大的关系。
詹姆斯·卡麦隆在《终结者1》和《终结者2》中在小空地上塑造的末日战场给人带来的震撼甚至也超过了本片。
换句话说,除了影片开头那场短时间的轰轰烈烈的对决之外,影片便几乎没有反抗军和机器人正面战争的桥段。
面对巅峰的畏惧保守詹姆斯·卡麦隆的两部《终结者》,换句话说就是讲述主角的亡命逃亡之路,这几乎已经成了《终结者》的核心剧情,而在这场被机器人追赶的逃亡中,卡车又是一个让观众难以忘记的角色,在《终结者3》换了导演之后,这两个传统依然被忠实的延续了下来。
从好的方面来看,这是对巅峰的一种尊敬,然而换个角度看,这也是一种过分的保守。
当然对于导演来说,这种保守是一种最安全的做法。
如果说《终结者3》的故事因为是发生在审判日之前而不得已而“保守”的话,那么已经突破了“逃亡”这个框架的《终结者2018》则完全可以不再遵循这个传统,而将重点转移到人机对战上。
但是在这部讲述发生在“审判日”之后故事的《终结者》,依然没办法完全绕考“逃亡”和“追杀”这两个主题。
因此,我们在这部最新的《终结者》影片中依然看到了机器对人的追杀,机器摩托追杀大卡车的桥段几乎就是对“传统”的“忠实传承”,只是在面对对手仅仅是缺乏智商的摩托机器人之后,这场追逐戏虽然火爆,却少了《终结者1》和《终结者2》中那种近乎于绝望的感觉。
不过在本片中,这场逃亡戏倒是从影片的主线中剥离了出来,和核心剧情扣得不那么紧密,成了影片动作场面的一个调味剂,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本片在延续传统的同时还是做了一点突破,虽然这种突破并不见得人人都喜欢,但至少已经让《终结者2018》在向前作“致敬”的同时,有了一点新的气息。
纵然我们在这种尊敬中还是感觉到了一丝畏惧之意。
如果说在影片的前半部分,MCG尚且可以放开手脚大胆的创新的话,那么在天网中的戏则完全成了“致敬”的爆发地。
约翰·康纳和T-800之间的对决,依稀让人看到了《终结者1》最后一场戏的影子,而两个机器人之间的对决,以及四处飞溅的火花又有着《终结者2》的味道,而施瓦辛格的那张年轻的脸出现的时候,则更是赤裸裸的告诉粉丝这最后的高潮戏就是对前作放肆的致敬,然而影片最大的问题则也出现在这里。
这种人与机器的“肉搏戏”在《终结者》的前三部中都不是问题,因为那是发生在审判日之前的故事,那仍然是一个机器人占少数,人类占主流的社会。
但到了《终结者2018》里,“肉搏”的战场已经转移到了天网里,而天网里最不缺的就是机器人,在反抗军的首领以及其父亲被抓住后,天网居然不派遣大量的机器人将其围歼而任凭其肆无忌惮地在总部里和自己的机器人单挑——这便成了影片最大的硬伤。
导演MCG似乎过于专注于对詹姆斯·卡麦隆的致敬,以及过于追求其主角的个人英雄主义,而让影片的剧情不得不硬生生的扭转过来为角色服务,使得影片的剧情在前半部分比较优质的情况下变成了结尾处的庸俗。
MCG有机会突破的更多,但遗憾的是,畏惧和保守让这部影片并没有“优质”到底,如果说《终结者3》更多的是一种难以逾越的话,那么MCG所面对的则是自己“不敢逾越”的心结。
期待剧情新的突破值得肯定的是,《终结者2018》在剧情方面确实已经跳出了传统《终结者》的框架,而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里,对其“传统”的传承更多的是在场面上。
虽然影片的火爆程度没有达到我的预期,虽然影片中带着心脏的机器人一时还让我难以接受,但毕竟已经在影片中看到了一个新的系列诞生的倾向。
而《终结者2018》做得最为出色的一点就是不再将影片的主角定位于约翰·康纳身上,克里斯蒂安·贝尔虽然被称为影片的主角,但其实影片中最为关键的角色却是那个认为自己是人的机器人,这个角色继承了前两部中施瓦辛格的作用,实际上才是影片真正的主角。
这点设定使得约翰·康纳不会一开始就以一种救世主的姿态出现,虽然约翰·康纳在影片最后过了一把个人英雄主义的瘾,但在整部影片中却没有沦为一个传统的美国大英雄,这让这个角色也显得饱满许多,这也为后面两部续作角色的塑造开了个好头。
从目前的表现来看,这个新的《终结者》系列的续集也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了,MCG之前的履历一度让人不大放心,但他的表现还是超出了我的预期,至少表现得要比乔纳森·莫斯托(《终结者3》导演)表现的要好的多。
我不奢望新的《终结者》能超越詹姆斯·卡麦隆的作品,我希望这将会到来的新的三部曲会给人一种新的感觉,经典难以逾越,但若是如此而不敢逾越,那不如不拍。
有点失望,看预告片我还以为是机器人造出外部跟人一样的第二代,然后混入人类中,结果最后所有人都不知道自己是机器还是人,或者机器知道,只是装成是人,然后就热闹了,类似悬疑片结果这个简直就还是人跟机器火拼,一直拼到最后,场面还不错,可惜没什么剧情可言
不要要求太高嘛 这人,除了违反了点物理原理等等以及其他,看一看也没啥
简直就是毁系列来的 但是假州长好像!john真的毫无领袖气质要我我也不信预言啊明明小时候那么萌!跟没皮假州长?打的时候跟1好像!marcus如果之前一直靠芯片系统操作 那说明心脏是无法提供自由意志的啊 揪下芯片那一瞬间是靠什么提供的精神力? 青少年爹萌死了好想再看一遍1啊喜欢爹娘爱情故事❤
摩托车180°甩过去砸到飞船上的镜头好帅,煽情煽的太烂了
我覺得Sam Worthington...他紅了
因为自己的终结者情节,去电影院看的t4,总的来说比3强多了,虽然没有了阿诺,贝尔和沃辛顿比较好的延续了这个故事,希望很快能看到下一部终结者电影......
这个凯尔里斯长的跟之前的还挺像。。这片子到底什么时候算个头呢。。马上都到2018年了
这一代的终结者属实有点弱,没有了好的剧本终结者系列就变成了一部毫无看点的单调动作片,贝尔的加入也撑不起这个缺少了内核的故事,施瓦辛格象征性的客串了一下,展现了他每一部都必不可少的完美身材,看到这部也已经没报任何的期待了,就当做为了让这个系列圆满结束而看吧。
国语配音就是不美啊。Marcus是舍瓦+巴拉克。
貌似和游戏不一样,州长友情客串,moon还是蛮灵滴
贝尔为什么要接这部片捏,演技完全没的发挥~ 乱七八糟,导演想讲什么就拍什么。
十五个小时的长途航班,我也没把这部看完= =
我愛機器人不愛救世主。真理:人类的生死存亡总是取决于个别人肉搏的胜负结果
20090610 金逸有趣的是这回说i'll be back的是康纳本人。看来腐是世界通用的,连经典也沦为腐片了,最后那你把我的心拿走吧是为了讨好同人女而特设的戏码吗?有爱啊有爱
总觉得...完全跟不上节奏了
本来就没指望超越前人,本片就特效金属撞击场面而言,算是不过不失吧!
终于明白为什么詹姆斯卡梅隆只拍到第二部,故事到第二部就已经完美谢幕了!
if you can focus on what is lost,or you can fight for what is left。
设定一塌糊涂,两颗星给特效
第一,严重怀疑本片被广电总局阉割过,资料里写本片有130MIN,而我看到110MIN就没了,算上字幕估计115MIN,少了15MIN;第二,虽然本片没有施瓦辛格的加入,但是在片中惊现了山寨版的州长,而且是全裸入镜,但香肠不露;第三,本片的结尾就说了句:“人类和机器的战争还在继
完全从头到尾睡着了,看不懂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