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里,除了辛苦活着之外,母子三人应该最想亲口问一下父亲,这13年究竟你去哪了?
当初为何要一走了之?
一直带着这个问题看完整部剧,但到结尾也没有答案。
母子三人都没有机会亲口问这个问题,父亲也没有机会说一句“抱歉”。
是遗憾,背后是13年的怨恨。
恨的是为什么抛弃三人,留下母亲独自辛苦拉扯大2个孩子。
哥哥用工作忘记父亲,弟弟用棒球回忆父亲。
母亲白天送报纸,晚上陪酒,扮演父亲角色陪小儿子打棒球。
母子真的能做到原谅吗?
这不堪的童年经历和十三年怨恨,在一场葬礼上得到了解脱。
与其说,这13年父亲靠做好事救赎自己。
不如说是让家人释怀。
在自己人生最后一刻都抱着疑惑和怨恨的母子三人,在心灵上得到解脱,毕竟恨一个人13年,也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
父亲是个好人,但不是个好父亲。
做任何事情也偿还不了孩子缺失的童年轨迹和父爱。
原谅不原谅,根本不重要了。
镜头最后,不会抽烟的母亲拿着父亲13年前留下的半包烟,坐在阳台抽了起来。
那一刻,母亲是真的放下了吧。
猪猪字幕组刚出。
导演:8斋藤工:《サクライロ》,《我的世界只有一半》,《Embellir》。
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当导演了,以前都是短片。
这次也只有71分钟,而题目出现在第37分钟。
编剧:8西条光敏:《下北泽die hard(下北泽之人生最糟的一天)》第一话 ,《○○人的末路》,《ゆらり》剧作家为主,电视剧脚本只写了3部,后两部没能找到资源。
原著 桥本广司,节目作家为主,这次是根据亲身经历写的故事。
演员阵容:9
高桥一生:《四重奏》《民王》《民众之敌》《公主小屋》,目前正在上的《我们由奇迹构成》主演。
童星出道,所以去翻老日剧时,时不时会看见他。
松岡茉優:《问题餐厅》里初见,现在已经不止是熟脸,有拿得出手的角色了。
初主演的电影《最终幻想女孩》个人觉得还不错,要是能主演是枝裕和 的电影,那就真成了(其实剧本是最关键的)。
大陆外号谐星,早安死忠饭。
都参演过热门剧或者热门电影,都算熟脸了。
摄影/视觉效果/服装:8
骑车时的镜头抖动。
过去场景的不同调色。
音乐/歌曲:100音乐是 金子ノブアキ (金子统昭),是RIZE乐队成员之一,团中担任鼓手。
作为演员也参加过很多日剧和电影。
弟弟kenken是日本玩贝斯最溜的人之一。
主题曲是 笹川美和 的《家族の风景》。
总分:43/50这是仅仅本人的打分。
影片开始切入镜头时的bgm,带有“不和谐”的节奏音,用蝉来意象人。
当父亲离开后的这段bgm再次开始,伴随着母亲的艰苦工作。
母亲车祸时此bgm停止,然后她病了。
当孩子们开始送报的时候,这bgm又重头开始。
末盘二儿子开始发言时此bgm再现,并去除了“不和谐”的节奏音。
最后母亲坐在窗边唱的是:“優(やさ)しいすぎたのあなた 过于温柔的你呀子供(こども)見(み)たいなあなた 犹如孩童的你呀“前面所提父亲喜欢邓丽君《つぐない》里的歌词。
然后母亲点燃了13年前父亲留下的香烟,bgm无缝衔接上了主题曲《家族の风景》。
“不和谐”的节奏音大概是不安的心情,bgm是去忘记一个人,还是怀念一个人?
令我困惑的地方是前后两部分厚实感差得有些多,外人描述的“父亲”没有实感。
或许这就是哥哥角色感受到的吧,那是一个陌生人。
不过来道别的都是真挚的人。
结尾松岡茉優摸着自己的肚子,高桥一生看来她两次,他已经算半个父亲了。
要是以后他能依着她的步幅就好了。
这么一想,有点甜。
1.感谢所有字幕组。
2.文中仅个人观点。
3.请点赞,请评论,请转发,请关注,请收藏。
不太懂电影,只谈感受。
整部电影围绕的就是标题所讲的“空白的十三年”嘛!
导演也自觉的把影片一分为二;我很喜欢前半部分,氛围营造的很好,后一半也不错,灾难的是结尾,一一说。
开头起范很是唬住了我,还以为是一部严肃的讨论死亡之类的电影,正襟危坐没多久,第一段回忆插叙出现,交代给我们一个信息——“赌鬼父亲在儿子小时候对他漠不关心,儿子心有隔阂”,也解答了前面情节的一个疑问——“葬礼为何无人凭吊?”,很合理,之后没有废话,紧接着引出第二段回忆——“理所当然的,赌鬼一般都欠了一屁股债,不堪催债出逃了,留下俩儿寡母,步履维艰,日耕夜作,苦不堪言”,这里基本上就给“父亲”这个角色给定性了,就是普遍意义上的人渣赌鬼——这个设定很俗套,看你怎么讲吧!
人物介绍完了,接着就是事件起因了,倒叙回葬礼前几个月,又是一个硬设定——癌症,到这差不多就可以给这片子定性了——“烂俗的家庭剧”,结尾必然以一家和解大圆满来告终,那好吧,这么个渣男就看你怎么和解吧!
起初得知消息,一家人意见统一:“看都不愿看你一眼”,最后还是小儿子不忍,独自去医院看望,发现十三年来没变,还是一副丧家之犬的模样,于是一走了之,之后因女友劝解,俩人又去了一次,这次镜头没给“父亲”,而是通过台词交代——死期将至。
至此黑屏白字虽观影欲望已去一半,好歹没有不耐烦,带着看看的心态,继续看你有什么反转。
接着便是后半部分的“洗白”,这里为什么要打上引号呢?
因为我觉得这段靠嘴炮说出来的洗白难以令人信服,还似乎有点高级黑的感觉——用诙谐的方式展现了一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特别是那要拔牙的哥们,吼的那首歌,感觉就是“死了你也不能安息,该还的还是要还”。
从风格上居然联想到了“肿瘤君”最后的那个葬礼,不知道导演是刻意的,还是像“灾难艺术家”一样,拍砸了,却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然而这一段讽刺幽默的目的居然是洗白,还用另外一个葬礼的“代哭”来反衬,与开头互文? 简直强行到不顾逻辑的地步!
从普世价值观来讲,一个人为了躲避债务(这债务还不是因家庭开销所致)抛妻弃子,独自逃离,把债务丢给妻儿承担。
这就是人渣呀,社会败类吗,还有什么可洗白的,别说你是为了救济狐朋狗友,你就是为了拯救世界,妻儿要不要原谅你都有待商榷。
最后听完嘴炮,大儿子无语凝噎,小儿子感慨万千,妻儿也穿上丧服,看着那封无力的忏悔信,独自抽烟,貌似理解了“丈夫”的种种难处,“父亲”还是爱我的等等之类。
这简直了,如果写这剧的人认为“父亲”这个角色是可以被原谅的,但理由就是影片里呈现的这些,那就是作者价值观有问题!
整体看下来,观感不错的就是反转之前所营造的氛围:一个落魄男人的葬礼上,无人凭吊;仅有的几人,还都是猴子请来的逗逼!
很喜欢日本电影对死亡这个话题的坦然和重视,追思会上各种社会人对这个不成职的父亲居然是各种另类的褒奖,让儿子们意外又有点惭愧...没有谁的一生是可以被总结的,即使是这么一个抛家弃子十三年的浪子,尽管通篇气氛很丧,台词寥寥数语,却在传达一种大爱、小人物的真情对他人错误的谅解也是对自己的放过
许多人欣赏结尾母亲抽烟的镜头,我却独独忘不了在医院天台上,父子二人相隔几米站立而谈的那一幕。
烈日阳光里,两人之间是13年前练习抛接球时相处的位置,却也恰恰凸显出了13年的时间跨度与距离,父子之间的情义幻化成13年的思念,在阳光的反衬下,更显得空旷空荡空白。
我极爱这个镜头,有种欲言又止且难以言喻的留白,像极了人与人之间深沉而隐忍的情感。
13年前的出走,13年后的再见,日光和流年就在两人身影之间被阳光赤裸裸地暴晒出来,亲情与血肉,近而不得,远而不及,兀自悠悠荡荡
我们怎么去了解一个人自己的眼睛+别人的眼睛开始大公子的一句话:“人的价值,从葬礼就能看出来”人死了,在那一刻,一生等待人们来评价雅人大叔的葬礼零星的几个人,不多但都是真情实感来致谢的,大叔就好比人间的阳光,在他们生命的寒冬期温暖了他们。
为这个没来得及给孩子表演魔术的大叔感动,为这个没和孩子玩够棒球的大叔感动,为这个一边帮助别人一边向家人“赎罪”的大叔感动,(我想他是一边幻想着家人能够理解他的作为一边进行帮助别人,要不他最后为什么谢谢家人给了他自由呢)谢谢这个把爱无私奉献给身边的人的大叔,抛向人间的爱终究汇成了一条长河流回来,载他去天堂。
依然是日本生活片的特色——娓娓道来,波澜不惊!
影片描写一位因赌而欠巨债,然后撇下孤儿寡母离家出走。
在其葬礼的过程中,家人和朋友分别展示了其不同的人生。
家人觉得这位父亲不负责任,重压之下选择逃避!
而朋友们觉得其是个有担当的男人,两肋插刀的优秀男人。
其实回过头来想想自己,何尝不是这样!
经常对外和风细雨,而对自己的家人愿意用最刻薄的语言,最恶劣的态度。
同床的爱人,同室的家人,身在近旁,心而彼岸。
如果是我的葬礼,那些人会出席?
他们又会有什么感言?
真希望我能够做对内对外皆面善心和,在各方面都面面俱到!
开始也不理解为什么爸爸会走,看下来应该是为了不影响妻儿后面的生活,追债的人不再上门,只是太过懦弱,也许当下没有其他选择,却错过了孩子们的13年也许中途有过悔恨有过想回家,不存在原谅与否,可能原谅不了,伤害了家人是真,孩子爱着爸爸也是真,这种片子是永远听不到当事人的对话的,为什么要走,妻子有多少话想说……第一次哭是两个孩子送报纸那,接替妈妈,一下长大,妈妈的温柔与爱,后面是爸爸写给妻子的信吗?
多想知道他会对妻子孩子自白什么
为了主题去看的,音乐配的真好。
旁边断断续续可以听见抽泣声 但我全程只是感受自己钝生生的气愤。
原谅没办法靠了解完成,而要靠时间。
什么叫好人?
对家人不负责任是最大的坏事。
“谢谢你们,让我活得任性”,遗书里的话一定是真心的,但听到这里我也是真心想骂一句,狗屁。
有时候会憎恨亲情的不讲道理。
即使我爱你,我也并没忘记我恨你。
电影里不会有救赎,我也没得到想要的答案。
对外人有求必应,对家人如此对待,这不正是对应当今社会吗?
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讲的是非血缘家族的相处,斋藤工的这部电影正好是有血缘家庭发生的奇特故事,虽然影片是小概率事件,但确实存在,让人想起中国当年的丛飞。
影片短小,但简洁流畅,电影技巧纯熟,处处留白引发联想!
从电影学的角度上说该片可以说是教科书级的影片,叙事、构思、摄影、剪辑、音乐、人设、剧设都非常独特,堪称经典!
拿这么好的卡司拍这么一部讲述一个毫无亮点的人物的个人化电影,70分钟嫌长
隔壁真的拍了太多这种帮废材垃圾洗白的片子,一个不负责的父亲,不找工作整天吓混,打麻将,玩弹珠,老婆拼死拼活工作养家,借了钱还不出就跑路,最后硬凑些料证明这人不坏,拜托,这世上做恶的人毕竟不多,那些事但凡是个普通人都会如此,不负责的废物就是废物,没什么好洗的。
为了帮助他人你就可以缺席自己人生中最重要之人的人生了?拜托,别找借口嘛。
前半段固定机位大量中景日常感和快节奏剪辑令人惊喜,中间开始来回穿插回忆片段一脸懵逼,后半段的漫才现场败光了前半段的好感。压榨家人钱收买路人缘的“好人”逻辑也是狗屁不通。反复出现的香烟其实并没发挥太大作用,内容空,细节少,也就是个30分钟命题作文式鸡汤短片的体量。
像朋友一样亲近,也像陌生人一般遥远,之间却一直保持着爱的距离。曾经凝视的,也已经告别。是如此温柔而哀伤的,家族的风景。
没屁硬挤的拍了一个日本版父亲的葬礼
当葬礼成了在世之人的面子,那要用什么去评判一个人一生的价值呢?他一定不是好父亲好丈夫,但他算一个好人,死去寥寥几人出席的葬礼都在真情实意地为他的人性缅怀,而不是因为身份地位。但开头说火葬破题破错了吧……
时间很短的一部电影,父子之间的隔阂也随着一场葬礼上遗体告别仪式而慢慢化解。一个很有想法的年轻导演,一个老戏骨,再加高桥一生这样迷人款的小哥哥和松冈茉优这样的尤物。人物刻画还是很到位,母亲最后的哭泣镜头真让人心碎
别把我矫情死
结尾一幕真是惊艳
意外地符合个人喜好。一星加给今晚谦和温柔心怀中日友好的工桑。(话说作为处女作这卡司是不是有点厉害…)
2.5。
打卡 夕张国际电影节主体部分中规中矩 后半的葬礼像是混搭 而且是不太成功的混搭 神野三铃最后的抽烟镜头 像是成濑和多兰的完美结合体 全篇最满意这个镜头 非常惊艳 导演本人似乎太过执着于下町文化了 以及制作班底如果更专业点会不会好一点
勉强三星,不能理解一个对家庭缺乏责任感却对其他朋友无尽的善意。那不如一生都这么播撒善意何必要有家庭。
毫无疑问是个不合格的父亲,但对于即将为人父的儿子来说,选择认识父亲的另一面,接纳他的存在依然是有必要的
只看了半集,不知道结尾,只是这样的人生接受无能,无法理解!
2019-03-26 / 注:三星半
摄影挺好的,但故事拍得更像一个短片,作为电影来说,太浅薄了。
难得的幽默感
对于导演来说算是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