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安狄

Miss Andy,安迪小姐

主演:李李仁,林心如,陈泽耀,涂恺哲,官有显,梁书造,翁原腾,林绿,何姿颖,苏凯漩,李浩菖,林静苗,陈斾江

类型:电影地区:马来西亚,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马来语年份:2020

《迷失安狄》剧照

迷失安狄 剧照 NO.1迷失安狄 剧照 NO.2迷失安狄 剧照 NO.3迷失安狄 剧照 NO.4迷失安狄 剧照 NO.5迷失安狄 剧照 NO.6迷失安狄 剧照 NO.13迷失安狄 剧照 NO.14迷失安狄 剧照 NO.15迷失安狄 剧照 NO.16迷失安狄 剧照 NO.17迷失安狄 剧照 NO.18迷失安狄 剧照 NO.19迷失安狄 剧照 NO.20

《迷失安狄》剧情介绍

迷失安狄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迷失安狄》以社会边缘人士为主角,故事围绕性别议题、非法移工等话题展开。这是林心如首次担任电影监制,李李仁则大胆挑战跨性别人士,剧照中可看到他造型多变,忧郁又妖娇的气质令人眼睛一亮。电影讲述跨越性别人是Andy与跨越国境讨生活的苏荷,在末路偶然相逢,在底层相濡以沫。突如其来的意外之财,揭露了周遭人性的不堪、丑恶与现实,却也映射出温煦暖心的城市之光。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我的吸血鬼男友之极夜物语宝莲灯·浮尘幻灭耶稣摇摆选举日炸弹惊慌魔幻都市第二季值得爱土耳其冰激凌钱的战争吉姆·杰弗里斯:不醉解千愁为了N精灵闺蜜光之战纪-ZUERST-隔壁惊魂泰国派绝代艳星宝莲的一生出国万圣节前夜2原来如此明朗少女成功记老婆大人II黑客悲情神秘魔法部小鬼警察:新兵将军在下绿色妈咪会读心人第四季小提琴家人龙传说之九龙壁柠檬和罂粟籽蛋糕

《迷失安狄》长篇影评

 1 ) 有些把变性人的题材浪费了

蛮惊喜安狄这种带有明显男性特征的变性人。

对这个群体不太了解,但想来真正像Lucy那种神态举止言谈都十分女性化的变性人只是一部分。

Lucy很早就对家人坦白内心,想必一直就有坚定做女人的决心。

她对于如何表现得“像女人”,如何完成从男人到女人的转变没有太多的心理包袱。

变性给他带来的更少是迷失,更多是真我的释放。

相比之下,安狄做社会期待的男性角色太久了。

更何况他是父亲,曾经是丈夫。

他成为了这些角色也说明安狄过去一直在掩藏自己的内心,没有Lucy的坚定,否则难以想象他会娶妻生子。

“男性”的角色迎合久了也变成自己的一部分了。

变性的代价就是自己过去几十年的生活坐标完全紊乱。

演久了的男性特征难以抛弃,女人的新身份仍让他感到不适应和不真实带来的眩晕,说是迷失一点也不为过。

但是可惜这点没有太拍出来。

想到这就会好奇安狄为什么要去变性。

电影没有拍安狄决定变性时的内心故事—为什么顶着迷失的代价、家庭的决裂和社会的偏见去变成女儿身?

看到安狄对小康的关怀、对阿德的向往才明白,这些时刻或许就是他想要追寻的—真正作为一个女人去关怀和爱。

他想像一个妈妈一样记录孩子的身高、温柔地给孩子唱生日歌,想像一个女人去看自己爱的男人洗澡时露出的肌肉线条。

丧偶后五十岁的他或许感到不甘了。

他渴望表里如一,将女人的内心真正地释放。

片子着重于外界对安狄的暴力。

这种暴力让苏荷、小康和阿德的温情显得美好。

除此之外,面对苏荷和阿德,安狄能够自然地流露出女性的情感。

少了面对别人的无所适从,好像把他从身份转换带来的迷失中拉了出来。

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把安狄当作一个女人。

阿德拒绝安狄的那一刻,安狄做到了自己成为女性想要做的,但却没有得到自己成为女性想要得到的。

中彩前,苏荷和阿德对于安狄有真实的惺惺相惜。

中彩后,边缘人抱团取暖的情感抵不上自己的私欲。

尤其是苏荷和阿德一起构建的对于未来生活的幻想,随着安狄的中彩有可能不再只是天方夜谭。

两人或许早就做好了偷彩票的决定。

但是在逃走的当晚,阿德亲了安狄的额头,温柔地抚摸安狄的肩膀。

苏荷在车里身子一摊,若有心事地望向窗外。

两人在车里相对无言,完全没有彩票到手后的兴奋和喜悦。

或许都是愧疚使然,安狄在他们心中仍然挥散不去。

人性本来就是复杂的,真假好坏交融,做出这种事大多都取决于一念之间。

看似给安狄带来温暖,帮助安狄逃脱身份迷失的人却给了安狄当头一棒。

安狄变性时的期待和向往被辜负,勇敢往前迈一步后等待自己的是一个接着一个的迷失。

可惜安狄变性后的身份迷失没有拍出来(除了开头车里那场戏),大部分时间只能感觉到安狄承受的外界敌意。

这导致变性人的困境好像都是源于外界的欺压,较少源于自己的内心。

然而被霸凌的角色绝不只可能是变性人,可以是各种身份的甲乙丙丁。

没有太多聚焦到变性人内心的困顿让变性人这一角色的意义被消解掉了。

影片的主题越来越偏向人性。

如果想突出人性的话没有必要用变性人的题材。

况且变性人题材也没有拍好,反倒有点将变性人当作噱头的意思…

 2 ) 《迷失安狄——失落的双性人》

《迷失安狄》——失落的双性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刷到这部电影,粗略地看了下与之相关的电影解说,其实当时并未勾起我的好奇心,最根本的原因其实是我懒,懒得去看这种“剧情平平”的电影,各色电影已经消疲了我的探索欲与感官欲求。

但是,就在昨天晚上,又一次偶然的机会,它又闯进了我的视线……反正都是消磨时间,何不观它一番,看看究竟是一部怎样的电影,使其在粉丝数仅有几百人的博主作品中,点赞数竟高达数万?

陈立谦执导、杜政哲担任编剧,林心如担任制片,由李李仁、林心如、陈泽耀和涂恺哲主演……说来可笑,不管是看书还是看剧,我很难去切实地了解书的作者系谁或者电影背后的导演或者演员因素,好听一点来说,就是我想不带入任何他者影响素去真实感知一部作品,这样就能够堂而皇之在此自我感动一番,难听一点地说,还是那句话,因为我“懒”。

电影情节简单而又老套,双性人这一被“社会边缘化”的群体被搬上荧幕也不是首例,但主角安狄那细腻到极致的演技、无奈到窒息的境遇以及“我们究竟要不要善良”的社会性问题,让一贯缺乏交流欲的我即便是睡眼朦胧之中,也将之分享了出去。

——被简笔化的剧情 前面说了,《迷失安狄》情节简单。

55岁的安狄,自妻子离世后便开始“放飞自我”,穿上女装、化上精致妆容、蓄起飘逸长发,服用能够抑制男性特征、激发女性特征的药物,真正成为了一个外显性的双性人。

然而不应当忘却的是,他有一对儿女,遭受外界歧视的同时,也备受家人排挤。

他唯一的朋友便是一个与他类似的双性人以及一个有听力障碍的少年阿德。

一次阴差阳错之下,他救下并收留了有着“非法移民”身份的苏荷及其儿子。

这样,一群边缘人便这样凑在一起,并凑活着过着平淡快乐的日子。

然而一切的快乐都伴随安狄买彩票“中大奖”这件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安狄一直有着买彩票的习惯,不管中不中,他都只买妻子和孩子的生日数)第一时间,安狄将这一夜暴富的快乐传达给了苏荷与阿德,酒过三巡,恍惚迷离之中,安狄深情对视着共酒的阿德,只说“我都可以帮你的,只要你需要,我什么都可以给你……”阿德并未表态。

安狄满眼柔情,探身过去准备献吻,阿德以亲吻额头婉拒了安狄,醉酒归家,二人并未擦出爱情火花,只是仍旧同床共枕。

“你在找彩票吗?

”深夜安狄醒来,睡眼迷离之中,阿德正在翻找安狄的钱包。

“没有,我只是在找药。

”阿德说到。

醉酒了的安狄一觉醒来,却已是人去楼空,苏荷与儿子的所有行李已经搬空,阿德不知所踪,安狄奔往苏荷工作的按摩店询问一番,老板的一句话终于让“喝醉”的安狄恍然: “你真的觉得这个女人的名字叫苏荷吗?

” 是啊,他这时才幡然醒悟,一起生活这么久,他似乎对这个名为“苏荷”的女人了解少之又少!

可是,他们明明一起快乐地生活了这么久。

安狄在苏荷的床底下,也终于发现了那个阿德心爱着的、丢失好久的打火机…… 一切都了然于心,活了大半辈子的、又有着女性柔腻、细心的安狄,又何尝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电影中,听力障碍的阿德开着车,车上坐着苏荷以及那个小男孩,他们是那么开心、那么自由,他们就像随车而过的清风,是那么的快乐、那么的洒脱,是啊,怎么可能不自由、不洒脱呢,毕竟,那是一张何等之大的彩票啊!

毕竟,那是一笔何等之大的财富啊!

——被伦理绞杀的亲情 热评大概分为两种: “你们都站在安狄的角度认为他是一个受害者,可是我不这样认为,他作为一个丈夫有考虑过妻子的感受吗?

作为一个父亲,有尽到一个为父者的感受吗?

他是实现了自己的自由,但却把这种伤痛留给最亲近的人。

” “可是,他自始至终都有在真切地爱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是那么的小心翼翼,难道他不应当去追求本性所需吗?

” “可是,为什么非要在女儿的大喜日子穿着女装去?

” “可是,他始终待在角落里小心翼翼啊!

” …… 是不是各有说辞,听起来也各有道理?

这不就是一部好电影该有的样子吗?

如果能够在人心深处引发一些矛盾与纠结,就已经是很多只求视觉强奸作品难以企及的高度了。

回归电影,在妻子尚在世时,安狄是否有过这种行为,先不说动机,肯定是有动机存在的,但很明显我们可以知道的是,妻子去世后安狄才将这种动机付诸实践,从他经常抱怀深悲的全家照可以看出来。

而在采访中主演安狄说到其实电影里面有一个情节,面对女儿的怒骂,安狄说“其实你妈妈不是被我气死的,她在过世时谢谢我陪伴了她那么久,我可以去做我自己了。

”这一细节可以看出,其实妻子已经对他的动机,或者说倾向了然于心,而且他也一直在照顾妻子的想法,所以一直压抑着自我。

而他得知女儿结婚的消息,都是偶然得知,面对儿子儿媳以及婚礼上女儿的大肆谩骂,他始终只是泪流满面、不发一言,是啊,只要能够偷偷去看一眼,已然幸事。

诚然,站在家庭伦理道德的制高点,他并非是一个传统道义上的好父亲,但是要知道的是这时候他们(儿子女儿)已经有了自我生存能力并且成家,从社会性责任制上而言,他已经完成这个责任。

而为何所有孩子都将矛头指向他,究竟他们想指责的是他行为的不负责?

还是指责他这种行为的廉耻感?

显而易见,是这种根植于思想深处的廉耻感、伦理感,让他们蒙羞,这种根深蒂固的伦理思想、性别认知使得他们将他边缘化。

他是一个父亲的前提是,他是一个人。

社会伦理道德教人如何成为一个人,家庭伦理道德教一个男人如何成为一个好父亲,但是却从来没有教一个人如何压制住混乱的性别认知,或者教会一个人如何正确对待跨性别者的真正需求。

于是,他们站在道统的高度对安狄展开不同视角的批评,于是,众说纷纭之中,安狄成为了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成为了一个不顾孩子颜面的“死变态”“死人妖”。

——被利益化的性爱 “但是,我要先收钱哦……”唯唯诺诺的安狄在车里低头说着。

“要钱是吧?

给你!

”对面西装革履的眼镜男愤怒着将一把把的钞票朝着安狄砸去,安狄无助地承受着这一切,正当他们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安狄突然犯难,抬起头来,男人更加愤怒,破口大骂道:“你是不是嫌弃我,你这个死人妖!

”接着对安狄进行殴打,安狄在一番的挣扎中,仓皇逃下车,只说了一句“钱,我不要了,我不要了!

” 男人气不过,拿着刀追了下来,正欲行凶时,一辆警车的灯光终止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警局里,面对警察的讯问,西装革履的、在某机构担任教师的男人说: “是这个死人妖故意勾引我的,还要抢劫我!

” 看向一身狼狈的变性人安狄,警察相信了男人的话。

其实从这一处的情节当中,俨然已经看出来,安狄这种跨性别者在混乱的两性关系中的尴尬处境。

首先如果对象是女性,那么他就会被定义为男性对女性所施加的性侵犯行为;如果对方是男性,那么他又会被定义为女性化了的男性对男性的欺骗性行为,而天性纯良的安狄,注定会成为畸形的混乱性爱中的牺牲品,准确地说是替罪羊。

而安狄真正爱着的,却是欺骗了他的最好的阿德。

在电影结尾之前,阿德一直是以“边缘人”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的,同样,也是以“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角色存在于安狄生活中,共处一室,看着洗澡的阿德强健有力的身体,同床共枕时侧躺看着那年轻的背影……这一切的一切,都在牵引着安狄的躁动的心,因为安狄爱上了这个有着听力障碍的年轻人。

安狄小心翼翼伸手想要触摸阿德,阿德立即滚到床下在地板上睡了一夜。

而这一情节已然说明阿德根本不喜欢安狄,甚至感到排斥。

而喝醉了酒的安狄想要对阿德示爱,阿德没有接受安狄的亲吻,而是亲了一下安狄的额头,就在“酒后乱性”的思想铺满观众的思想的时候,没想到剧情反转,阿德半夜起来搜安狄的钱包,而安狄发现了。

阿德利用安狄对他的情感,于是与苏荷一起设了这个迷情局。

问题是安狄是局中人,但是他很清醒,如果他真的是酩酊大醉,那么半夜他不会那么清楚阿德的行为,他一语中的,只是阿德没有承认,他也没有戳破,而是清醒地睡到第二天,剧里面安狄一觉醒来已是人去楼空,他越表现出惊慌与错乱,就越说明他越清楚地知道这一切,只是内心在作祟,准确的说他不愿意承认这一切——一边是喜欢的人的背叛,一边是被救者的背叛。

于是,再一次地,安狄成为了爱情的牺牲品。

被街边男人暴打也好,被车内男人冤枉也罢,真正的心痛在付出爱的时候才开始,阿德,这个他爱着的男人,却以他的爱为台阶,坐上了背叛的车里,而车里的女人、孩子,这象征着正统意义上的一家三口的画面,不正是对这种畸形爱情的嘲讽与背叛吗?

——被边缘化的边缘人 安狄不管在哪里受到委屈,从来都是低着头、流着泪的形象,身高178的他,穿着摩登的裙子、涂着厚厚的粉底和烈焰的红唇,一切都显得格格不入,但是当他站在那里默默哭泣的时候,我的心跟着也痛了,这分明就是一个沉默、隐忍、善良的女性形象。

安狄不管在哪里受了委屈都选择忍受,真的难以忍受的时候,他就会去找他的好朋友——一个同样浓妆艳抹的变性人,当胖乎乎的、腻乎乎的朋友将他拥入怀中的时候,他才能像一个孩子一样释放自己的情绪。

而仅仅就是这样的一个“相同的知心朋友”,却被杀于他手,结局悲凉,安狄又是一个人了。

对性别的包容度说明一个地域的思想阈值,这句话或许些许有片面化的嫌疑,但反之思想包容度的确能够更多元展示性别差异。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从来如此,便对么?

”的至理箴言,于此,我想我是赞同的。

对于性别的多元化,似乎大部分人更倾向于传统的二元制,在大多数人思维之中仍旧只存在男性与女性的二元性别观,但是性别只是一种符号,在这些符号之下却又更为隐晦的、复杂的衍生关系,我们不能说同性恋者或者泛性恋者是性别认知的畸形,或者说跨性别者是二元性别发生畸变的结果,只能说这是性别符号之下的另一种存在。

那么,为什么,这些人群现今仍旧为大众所唾骂?

为何仍旧为大众所排挤?

为什么,仍旧大部分人谈“同”色变,更别说类似安狄这种情况,以至于被人冠之以“变态”“人妖”的蔑称?

原因就在于,这些现象、这些人的存在侵略着、威胁着根植于他们思想深处的道统,久处黑暗,突如其来的光便觉刺眼;久处谧静,突如其来的声只觉聒噪。

而我身边都是正常人,我所接收的教育只能这样,为何现在又有那样?

于是他感到恐惧、感到不安、感到威胁,于是他产生厌恶、产生谩骂、产生暴力。

于是,诸如安狄以及安狄化的人群,便成为了边缘人。

如果不能够“融入正常”,那么就“融入不正常”!

但是真正的现实就是,被边缘化不可怕,在边缘化内被边缘,那才是真正的悲剧。

——被质疑化的善良 其实,跨性别者在世生存如何之艰难,我早已浅知一二。

但是,评论区有一个评论非常有意思—— “所以说,至善也是一种罪过。

” 安狄的结局无疑是悲惨的,但是他悲惨的结局究竟是他太过善良导致的?

还是他人促使的这场悲剧?

现今的社会我们已经不敢谈论善良,善良俨然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性符号,这种社会性符号更多与利益挂钩。

我们究竟应当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还是一个邪恶的人?

似乎走两种道路都会被诟病。

后者我们可以理解,因为道义和责任、理论与多数的实践告诉我们“邪恶最终败于正义”,那么前者呢?

因为缺失,或者说因为感知不足,所以我们排斥,因为我们真实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你不做一个有脾气的、硬气的人,那么你就会被人欺负”,正所谓“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所以,我们在看到一个软弱无能、四处碰壁,还被女二狂撕的女主时,会期盼她赶紧黑化。

所以,我们在看到一个强势、勇猛、敢于手撕女二的大女主的时候,我们倍感酣畅淋漓、大快人心。

因为,这些都是基于现实生活经验——太过善良,便会不得善终。

但是,由此衍生了一种畸形观念——他的悲剧都是因为他太过善良。

善良逐渐死去的今天,我们一方面接受正义战胜邪恶的教育洗礼,一边又在实践中发现太善良会备受欺压。

人变得孤立无援,站在了道德的十字路口,宛若一具具不安不息的活魂灵。

世界上还有无数对苏荷母子,但是否还有那样一个善良收留他们的安狄?

世界上还有无数个类似阿德那样的男人,但是否还有那样一个真情的安狄会为之动容?

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形形色色的人,但是否还会有那样一个纯真的安狄,会为他们停留?

这些,都随着电影的结束而边城一个个的谜团。

其实,答案就在你我心中。

其实,你我又都不知道答案究竟如何?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你我都是安狄。

不能说这是一部绝无仅有的好电影,但的确从更为深层的意义上给我们展现出了一个跨性别者的无比艰难而又真实的人生境遇。

现实就是,真实的生活远比荧幕中要复杂、真实的人生远非一部电影可以描摹。

安狄何去何从,我们不知。

我们只知,安狄的悲剧,不是他一人的悲剧,而是整个社会的悲剧、思想的悲剧……

《迷失安狄》

 3 ) 李李仁演得太好了

关于林心如和男二出逃,这就是现实啊,他们逃出去能得到一个世人能够接受的正常家庭,我并不认为这是背叛安狄,只是他们选择了99%的那种可能。

回到男主,能这么突破的演这个角色,本身就是一件无比困难的事了。

戏里的他温柔且坚定,完美的符合了这个角色的设定,关于说装扮的不是“十分”女人,我只能说这想法太过低级。

回到最后只想说一句,人有千般,每个人都是特别且应被认可的,当然善恶有报而已。

 4 ) 071821 过去就让它过去

珍惜生命和身边的每一件事,善待自己。

不被社会理解的跨性别的Evon,感情极为细腻、敏感。

Evon是孤独的、多余的、不被理解的存在。

感情的错付与莫名的怜悯注定了Evon在这几个人物关系中的收场。

旧物伴有情感的寄托,那面墙,画满了Evon身边人的成长轨迹,那些人却终究都是离他而去。

与当下相比,过去只是过去,就让它过去。

 5 ) 中心思想很模糊

题材其实蛮新鲜,让人很想看下去的,但是表达的很模糊,如果想表达人性很丑恶,那和他为了凑手术费这些毫无关系,如果想表达他为了做内心的自己有多执着有多不顾一切,和后面的几条线又毫无关系,人设也有点问题,既然内心是渴望做女人的还和人家生儿子生女儿,孙女都那么大了才想到做自己?

既然觉得自己是对的,还何苦可怜兮兮做的这么憋屈还要沉默应对质疑?

都有孙女的年纪,如果真的很爱家人,就不会选择让家人难受,把内心的自己隐藏起来才对,一边让家人难受排斥,一方面又说有多爱家人,很矛盾

 6 ) 题材生猛,内容空泛

尺度很大,题材生猛,但表达并不吸引人。

湾湾的影视作品,向来都喜欢拍一些大尺度讨论人性善与恶交界的话题;而这一次林心如将镜头探向了更边缘社会群体——跨性别者。

跨性别者遭到社会冷遇,遇到唯一心中的光时,却发现是一场骗局,最后只剩自己一个人。

整部电影,看下来除了压抑就是愤怒。

不是没有看过这类题材,只是导演太着急把自己要拍的内容展现出来,很多内容都浮于表面。

安狄的外表是女性,但我感受不到她做女人的快乐。

关于这类跨性别题材的电影,其实港台还是拍蛮多的;比如2018年的港片《翠丝》。

里面姜皓文饰演的翠丝,也是一个内心住着是女人的男人。

但由于家庭原因,他只能每天在成熟的男士西装下,感受做女人的快乐。

但相比之下,翠丝是尽可能在生活化地去表现,一个跨性别者是如何从压抑到放开的生活。

反观这部电影,虽然能感受到影片中跨性别者的强烈诉求,但很多丧元素都像是刻意而为之,为了惨而惨。

片名虽然为《迷失安狄》,影片也大部分都在围绕“变性人”打转,但却始终没有提到电影真正要传达的思想。

直到最后的转折,电影很多东西都没有讲明白便草草收尾了,比如电影主题到底是什么?

是为跨性别者平反,还是非法移工的艰难?

真心希望大佬们不要过度消费这个群体了,如果真的要站出来,请拿出诚意。

 7 ) “男”主演技一般,林心如带资进组,编剧一般

期待了很久的片儿,看完有点失望,以下几点1:男主李李仁演的很一般,而且太man,完全没有演出变性人的感觉,感觉很出戏,甚至有时候想笑,相反演男主闺蜜的lucy演的就非常好,非常生动,以至于我怀疑他生活中就是变性人。

2:虽然我很喜欢心如小姐姐,但觉得心如演的一般,作为出品人和监制,有种硬生生给自己插入了苏荷这个角色,对于这部电影苏荷这个角色完全是多余的。。

而且里面林心如柔顺的秀发,干净的衣服,干净的包包,细皮嫩肉的脸,完全没有非法劳工留宿街头的感觉,还有一些细节演的也不好,比如在给客人按摩的手势一看就不像做按摩的。

人设也不成立,苏荷在给客人按摩的时候,很明显的排斥被客人的性骚扰,以及 Andy 招待苏荷, 苏荷要把对她很重要的项链送给 Andy ,这些都说明 苏荷是一个有思想,有原则,独立的人,这样一个人为啥又莫名其妙跟阿德搞在一起,并且跟阿德一起把彩票偷走了?

如果林心如演出绿茶白莲花、心机婊的感觉,我还能接收。

3:阿德演技很好,但人设不成立,前面演的很实诚,以至于我认为阿德是真心把Andy当朋友的,后面莫名其妙的嫌弃Andy和投彩票的行为让人不解。

4:编剧功底很一般,我更想看到 Andy和 Lucy闺蜜的线,闺蜜那么点戏份就GG了,以及想看Andy和阿德的感情线,最后阿德欺骗Andy感情我更能接受,剧本没深度,甚至觉得无聊,有些情节也比较矫揉造作,比如雨中摔倒还有看家具的情节。

 8 ) 整个被抖音骗了

关于这部电影,有两个点被抖音给骗了。

一个是前两三年就在网传林心如说不想演妈妈的片段,当然现在还有无良营销号还在用这段来吸引流量。

另外一个就是电影解说没说清楚苏荷和阿德的故事。

我知道这部电影也是从抖音上知道的,无意间说到的电影解说。

大部分解说都说得还可以,主题立意故事线说得都很清楚,但唯一一点没让我太理解就是关于苏荷和阿德的关系。

看解说,理解成苏荷和阿德在之前就认识了,而苏荷去找安狄一开始就是有预谋,这点在整个解说有点逻辑不通。

为了认证这点,我打算完整来看下这部电影。

电影节奏,故事性,调性都很令人舒服。

立意主题也很深刻,不愧是我们看不到的电影。

回头看看爱奇艺电影栏目评分高的电影,基本一半以上都不知道是什么。

也来说说电影里面的故事。

故事想体现安狄悲惨的后半生,主要由于他在老婆离婚后追求自我,选择做一名女性。

电影是想表达社会对性少数群体的不包容。

安狄自从选择了做“真正的自己”后,遭受了家人,老板甚至朋友的嫌弃与背叛。

但其实让我思考的,安狄悲惨真正的原因是什么,是单纯因为性少数群体?

还是他本身不够“精明”?

关于性少数群体,其实在大陆,我发现虽然在慢慢开化,但仍然也形成两种对比。

一般来说,在文化教育程度高,经济发展好的地方性少数群体的包容性很大,甚至还要看腐剧,性少数群体也活得相当精彩,而相反,文化教育,经济发展有待提高的地方对性少数群体包容性很低。

那么安狄受到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也可以很明显看出来安狄生活的环境及其周遭人并没有那么好。

我知道这个是马来西亚,而且也让我想知道,这部电影拍的是什么年代的故事。

感觉应该还是有点年头,毕竟看安狄儿子经济条件还可以,但社会包容度还不够高。

阿德和苏荷并没有不包容跨性别者,但他们却背叛了安狄。

这并不是性少数群体的角色问题,而是安狄“过于善良”。

我不知道是不是不能说善良不好,但是至少得学会“精明”。

学会保护自己,学会自信,学会技能,这才是人们可以立足社会的资本。

 9 ) 所以我和你的美好生活必然不能并存对吗?

“所以我和你的美好生活必然不能并存对吗?

”,看到电影结尾时我脑海里就冒出这句话,Evon披头散发地看着眼前的一片狼藉,镜头闪过苏荷和阿德坐在明亮精致的客厅里的温馨画面,那是Evon的幻想,我想这句话应该在那一刻,在Evon的内心里也不断地在重复吧。

这是边缘人群的悲剧,当别人走投无路的时候,会有人百无禁忌,陪着你,说鼓励的话,而一旦有了更宽敞的出路时,还是会丢下沼泽之中的你,任由沦陷。

所以即使Evon说愿意帮阿德还债,愿意收留苏荷,二人仍然选择背叛。

在博弈论里有一个“囚徒困境”理论,是说两个囚徒在认罪和不认罪得到的不同惩罚中,两人都认罪即是纳什均衡。

因为,除了自己,谁都不可能真的可靠。

这就是人性。

谁又能保证,如果阿德和苏荷老实巴交等着Evon施舍,时间久了,Evon会不会变成下一个夏洛克?

眼看着自己心爱的男人爱着自己收留的女人,二人还靠着自己的金钱过上美好生活,任何人都难免产生报复心理。

原谅我比较悲观。

所以,阿德和苏荷选择了背叛,选择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再回到电影结尾,Evon看着一片狼藉的客厅,她眼里流露出的不是恨和愤怒,而是一丝释怀和向往。

那一刻,她是真的祝福他们二人的吧,她真的是个善良的人啊。

而这也是她最后被残忍地抛下的原因。

虽然我们应该歌颂善良,但是,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我并不主张极致纯粹的善良,善极则愚。

若有朝一日有潜龙出海之日,请先独善其身之后,再考虑兼济他人。

因为,别人的美好生活和你真的不能并存。

致那些生活在底层的边缘人群。

当然,我们依然还是要相信真善美,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真的友谊和爱情,相信人间正道是沧桑。

 10 ) 好迷

所以andy为什么在妻子去世后tran了?

女儿干嘛说妈妈是andy害死的?

两个孩子和爸爸怎么会变成这样的?

evon的朋友怎么死的????

理发店有啥用吗?

咋就突然起火了?

马来西亚电话卡没有实名制吗?

非法遗留不是结婚了吗?

户口没解决?

遇到警察就跑为啥不抓?

苏荷带着儿子去红灯区找工作?

我一肚子问号真不理解

《迷失安狄》短评

结尾也太急转直下了

7分钟前
  • 福禄恩特
  • 还行

Um…

9分钟前
  • ☺️Suki冰兒
  • 较差

当你看到后半段时,你就会知道第一场李李仁的出场戏的目的性但无用了,很糟糕,它暴露了导演的创作格局,涵盖社会问题的剧本总是这样,在开篇半小时里每个人的对白都是和主角所代表的族群,主角经历的社会问题息息相关的,不停的提示我的这个电影是在讲这个,非常失真,在社会影响层面也是一个坏榜样,所以我很不喜欢那些社会议题的国产剧,他们再次做得更过分,无法自然的展现有问题,要去编。电影中间一度抽风变成心灵鸡汤,难以下咽,到结局又神转折,抛主角于不顾,这在剧作上散乱不堪,利用了人物具备的动机刻意制造矛盾和问题。

11分钟前
  • Morning
  • 较差

主角过分温柔~实在太可怜、结局是个啥啊、他们三个人拿了彩票远走高飞?!简直靠啊~本来以为是一部四个人在一起互相温暖的电影、没想到……

15分钟前
  • 鬼舞辻無惨
  • 较差

片尾曲好听,为啥都那么悲伤

18分钟前
  • 丁丁
  • 推荐

没有刻意要消费跨性别性别,更多的是人性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作为一部带有命题性的电影,我觉得拍得相当好看,虽然有些不合理的地方,但瑕不掩瑜

20分钟前
  • 光子
  • 力荐

其实挺好的题材,但是感觉的有些东西错位了,跨性别者不该跟其他边缘人物放在一起,纬度差了一些,所以故事的合理性对比就差了点…不过还是不错的有戏剧性吧

21分钟前
  • 草木
  • 还行

李李仁真的很敢拍啊 不过他的男相还是比较重 特写镜头的时候会有些出戏 这结局我真的。。。不知道怎么说 付出真心 结果被骗。。。

22分钟前
  • Tacy妍
  • 推荐

选角不行,TS很像伪娘,举手投足也不够女性化

23分钟前
  • ·
  • 较差

这个世界上还有比人更坏的物种吗......

26分钟前
  • Eva
  • 推荐

太离谱了,总感觉这个人设好像崩了,哪里又说不出来。这个人设有自相矛盾的地方,让电视剧最根本的那个支柱崩塌!

28分钟前
  • 张仔仔
  • 较差

跨性别者是什么过错吗?反而很多多数群体的人们活得更像个罪过吧。

33分钟前
  • MINNA_SAMA
  • 推荐

跨性别的同性恋者喜欢上直男同事,同时收留被家暴女。最后同性恋者中彩票,直男同事和被家暴女卷款私奔。

35分钟前
  • Eddie
  • 很差

可以拍,可以呼吁社会对这个群体的正常化看待,但是别动不动就买彩票中奖了,这种剧情太糟糕,

40分钟前
  • 熊哥爱看电影
  • 较差

财不能露白 最后的反转摸不着头脑 就是引狼入室吧

41分钟前
  • 你看我打不打你
  • 较差

。。。狂虐安迪

43分钟前
  • Jarry
  • 还行

过于假了,且拙劣的模仿达拉斯买家俱乐部。

48分钟前
  • 沐沐藜
  • 较差

跨性别的存在,很难,很压抑

50分钟前
  • 还行

不太理解但是还不错

52分钟前
  • 杀了寂寞
  • 推荐

不要爱上直男靴靴

55分钟前
  • 凱酱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