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底的贺岁片都不怎样,“黄金甲”的成色太刺眼(潜台词:黄色,暴露);“伤城”延续这些年港片的特色,连绵不绝的暴力;“三峡好人”只有去体验生活才能更好体会其中的含义,可是城市离农村是那么遥远,档期可惜了;“大电影”集中今年的热门字眼“恶搞”。
老百姓,特别生活在城市的老百姓,需要的是中庸的电影。
(农村的百姓看电影的机会毕竟不多,这里没有对他们有歧视的眼光)。
不论如何,这里特别想谈谈“大电影”。
原来听说还是挺搞笑,想着去看看。
但看了前面部分,很失望,觉得无聊,提前退场。
比之周星驰的搞笑片,他的更是下三烂的。
看似融汇不少大片的经典镜头,可是从构思来看导演的思路是混乱的。
片子说是为了反应老百姓身边关注的事情,可是拍成这样,我真怀疑有些人是“心术不正”。
如果真要恶搞,就别拿老百姓说蒜。
看过些片花,“大电影”的制作成本不是太高,几个另类精英组成的草台班子,三个“好汉”一个帮。
想创造一个“靠低质量赢得票房”的神话,就算实现,也是过眼烟云,毕竟不是主流。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吧,今天感觉到电影不是光用来看的,有的是被人嘲笑,被人骂的。
反正我觉得它只是来取悦于那些真正有“所谓幽默感”的观众。
电影不一定什么要素都兼备了,但是至少要有正气,就算那么一点点。
但愿明年以后都不要有这样的电影了,鄙视。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无须认同。
顺便说一句,郭芙蓉在里面的形象太失败了。
看到豆瓣上批判这部片子的人不少,其实何必苛求那么多,知足吧,新年好不容易一部真正的喜剧片。
因为这部电影的存在,我强烈地意识到,这年头明明白白地承认纯粹娱乐的片子太少了,大张旗鼓地以纯粹娱乐为卖点的宣传太少了。
我不觉得这是电影的退化,或品味的降低,倒认为这样的坦诚难能可贵。
俗话说得好,是驴子是马,牵出来遛遛就知道了,打着艺术的旗号大肆揽钱不够,还大言不惭地冲击各大电影节,丢人丢到家的事还不够多吗?
喜剧片不意味着低俗,反倒满眼的黄金、馒头更让人不啻,可惜某些大导演愣是坚决不做“纾尊降贵”的事,落得个满城尽带恶搞风的下场。
说到底,该是什么就是什么,别真把自己当一回事。
不得不承认,看的片子还不够多,有些没看出来恶搞了哪部,印象中最好的是《雏菊》和结尾的《十面埋伏》,虽然后者与剧情严重脱节。
其他与电影无关的很多细节倒是更具玩味,模仿后舌男孩、模仿刘翔跨栏、效仿黄健翔解说、、关于温州炒房团的谣言潘志强的那段碧水云居rap(强烈赞一下黑棒)、老豆在小弄堂被追时的背景歌曲《赤裸裸》、潘志强的手机铃声(“上班苦啊,上班累啊,不如参加黑社会”)。。。
等等,有些夸张搞笑,有些则黑色幽默。
前面说了,大电影的纯粹正在于坦诚,而在这坦诚背后,固然情节硬伤多多,喜剧元素不足,但就心理和性价的落差来说,我还是会不遗余力地给出一个字:值。
所以,还是宽容点吧!
不必像对大制作一样给予太高的期望值,更不必与《疯狂的石头》作比较。
既然充其量一部国产《惊声尖笑》而已,就当作恶搞短篇集锦好了。
笑笑还不好么?
宁财神看来只会编不大复杂的戏,都说很好看很搞笑,看完之后感觉纯粹为了搞笑而搞笑。
就像当年的一石二鸟,看了预告片以为是一部很喜剧的片子,实际看起来完全不是一回事,整部片子充满了低级的滑稽,生硬而牵强,不像疯狂的石头散发的黑色幽默。
好几次都是在影院里勉强的嘿嘿几声,已显出我是在看一部喜剧片,而不是小学生的话剧。
这种感觉当年看一石二鸟、鬼子来了都有,中国这么多的人才,难道就只有这样的喜剧吗?
不明白!
不过最后十面埋伏那一段到还是比较搞笑,郭芙蓉把那永远也杀不死的章子怡学的是惟妙惟肖,在遭受了《黄金甲》折磨之后,也终于能在新年之夜轻轻松松的大笑一把。
这哥哥没拍过什么好电影.三部恐怖电影《古惊怪谈》、《闪灵凶猛》和《凶宅幽灵》,没一部不把人笑死的.无怪乎这部声称笑死人的恶搞片,把人给困死.至今我回想起来也无法记起任何,哪怕是3秒钟可笑的镜头或情节.<<花样年华>>\<<十面埋伏>>\韩剧那什么......被无情的毫无半星可笑地生安在了剧情中.我最喜欢的黄渤在片里也被无情地变成了傻BOY.阿甘真TM太可恨了,糟蹋投资人的钱,浪费观众的钱,最后还要消耗掉无数人的唾沫星.拍电影拍成这样,应该理智转行去做场记.PS:突然想起,黄渤那段R&B,还能看,播音系的小伙儿实在多才多艺,嘿嘿.
不知道到底是我要求太高期望太高还是片子真的太难看反正我是看了一半就忍不住power off的不知所云的标准无厘头唯一的乐趣在于揣测到底是恶搞哪部片子我看出来的仅有《阿甘正传》《无间道》《雏菊》《功夫》《头文字D》《碟中碟3》之后我也没有看下去我也再没有兴趣看下去也许是搞笑的 也许是恶搞的 也许不搞不精彩但是此片 搞得确实不怎么精彩差 极差
恶搞的风气盛行,从《一个馒头的血案》开始。
现在又是这部热门的贺岁喜剧电影《大电影之数百亿》,据说1000万投资恶搞了20部经典电影。
零点时分,看到炎黄互动居然更新了这部电影,于是和老公慕名而看,总体来说还是挺有意思的,主演有曾志伟、姚晨和黄渤。
其中被恶搞的影片很多,《无间道》、《花样年华》、《雏菊》、《功夫》、《英雄》、《阿甘正传》、《碟中谍》》、《断背山》、《无极》等多部知名的影片都被导演阿甘拿来进行了一通“戏说”。
虽然《大电影》是以宣称恶搞多部国内外经典电影作为卖点吸引观众的眼球。
但当我看完电影后却发现,对电影的恶搞并不是该片最出彩的地方,影片真正的卖点在于对现实生活的隐喻。
这部电影主要就是围绕‘房奴’和‘炒房’以及奸诈的房地产开发商展开的,整个故事充满了当下生活的信息,反应了当前的社会焦点,按揭,房奴,银行贷款,按揭忧郁症,这些当下流行的词语在电影里被刻画得鲜明无比。
我认为,这才是本片最大的看点。
这部电影里有寓意很深的幽默台词,以下摘录一些台词,与大家共分享。
一、曾志伟(恶搞《无间道》):三年前,我从香港来到上海,壮志雄心,以为在上海可以开一家最正点的烧鸽店,真没想到,给我碰上了禽流感,平均每天被扫荡一千三百次;佛祖保佑,我终于挺过去了,我这条命叫做一将功成万骨枯。
行有行规,我们出来混的,生死应该由自己来做决定。
吃到玉米的,马上送厨房,吃到菜皮的,你们走运了,绑个红绳子,下顿再送厨房,开火…… 二、姚晨(恶搞《无极》):俗话说,有套房子好安家,房子里有每个人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一套好房子,可以让你得到天底下最好看的女人,可以让你每天都睡个踏实觉,可以让你看起来更像一个成功者。
唯一的代价就是多付点money而已,你愿意吗?
三、黄渤(模仿某房地产商x志强的语录):得病,光荣啊!
您要扛不住了您就吃药,要实在不行,您就上吊,我坚持一个观点是这样的,就是不能让所有的老百姓都买的起房。
四、黄、曾拳击(恶搞黄建翔解说):哎,打架了,打架了,打架了!
房地产商动粗了,不再给房奴们任何的机会,伟大的销售人员,他们继承了无奸不商的光荣传统,实力雄厚的开发商和炒房团、内定的物业公司、收了红包的经济学家和媒体的枪手,在这一刻灵魂附体,潘志强一个人他代表了黑心房地产商的光荣传统,在这个时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
安德森,安德森面对这套烂到家的房子,面对全世界所有房奴的目光和期待,你怎么可能获胜!
无论时局如何变化,房价是涨是跌,最后的胜利永远属于那些缺了大德的地产商,属于不作为的物业公司,属于良心喂了拉布拉多的经济学家,属于所有躺在家里,闭着眼睛就想挣大钱的兄弟姐妹!
五、 姚、黄落魄打电话问农药使用方法: 黄:喂,您好。
我从你们这买了农药,我想咨询一点事…… 姚:我在您这买了农药,我想问问这东西要是喝下去以后对胃黏膜会不会有损伤啊 黄:除了死亡以外还有什么别的毒副作用没有啊 姚:你连有什么副作用都不知道你是怎么卖药的啊 黄:你怎么这么说话呀,什么叫有病啊 姚:谁有病啊,你才有病哪 黄:我喝不喝关你什么事啊 …… 黄:我刚被老板炒了,然后还有四套房子,每套房子都要按揭,然后还有车子,手机,手表 全都在按揭,我愿意喝你管得着么……我愿意……我愿意……就愿意,就愿意……呸,呸…… 姚:我打算开煤气自杀,我想问问您那有没有自杀险啊…… 黄:有啊,那太好了,我想问一下咱们这自杀险得交多少保险金啊 姚:这么贵啊?
那您能不能分期付款,对,我先付个首期,那剩下的就下辈子再交 黄:为什么不行啊?
分期付款不是挺正常的吗?
现在房子汽车包括手表手机,不都可以分期付款了吗?
姚:怎么不行啊?
我拜托你们,有点人道主义精神行不行啊?
黄:我不是想要你那点钱,我要那点赔偿金有什么意思啊,我都死了,我主要是想给我老爸,留点养老金是不是,他那么大岁数了……我这都不行,我说得这么煽情还不行?
你还有没有点人道主义精神了?
六、模仿 F1(《头文字》?) 安德森:喂?
小玲,老爸。
在我的抽柜里有我的存折,密码是“要发要发要发要发要发死”(18181818184),恩 潘志强:哎大哥,你什么血型啊?
安德森:B型,怎么样!
潘志强:喂,华山医院啊。
麻烦您给准备点石膏还有止血带。
然后还有2000ccB型血!
七、监视器镜头前罗茜声情并茂的独白 Moxi,Moxi。
大家好,我叫罗茜。
不好意思啊,第一次面对镜头有些紧张。
今天我要告诉大家一个血淋淋的事实。
碧水云居真的不是你们想像的那么实惠。
明明打的是环保牌,可真实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马路对面马上就要建一个垃圾分理处。
听说下个月还要再建一个环保肥料厂。
什么是环保肥料厂,你们知道吗?
就是露天粪池啦,呵呵你这个薯片不够脆了啦听说啊,还要再建一个打靶场。
24小时营业,哇!
每天枪炮齐鸣。
你想想看到时候你们就会像战场上一样身临其境哟河对岸还要再建一个娱乐一条街,全是发廊和练歌房。
不过这些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马上要建一个超大的高压电站哎,稍等啊,薯片还你啦开发商都说没有问题,可怎么可能没有影响呢?
高压电是会产生强磁场。
住久了以后人脑子里会得脑瘤的。
最恐怖的是这个地方曾经是个乱葬岗。
醒醒吧!
住这样的房子你们每天过的都是盂兰节!
这日子怎么过呀!
八、潘志强:小姐我请问一下,你的脸皮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罗茜:钛合金呀!
防水防晒防火防弹 九、罗茜:潘总潘总。
我刚当上房奴,按揭50年每个月还3000。
我偏巧我最近有丢了工作。
等段时间银行把我房子一收。
我还倒欠人家好几十万呢我上有老下有小,爸妈等着我养老,男朋友等着我拿学费。
孩子还等着奶粉钱,狗等着配种是猫等着节育,你这不是逼着我往火坑里跳吗 十、 A:跑什么跑啊,前面出什么事了?
是不是打起来了?
曾:打你个头啊。
温州人来了!
C:温州人怎么了?
A:温州人打架,把头都打爆了。
C:打爆了 D:爆头了?
温州人发飙一枪爆头了!
E:一枪爆头了?
温州人打CS小手枪单挑MP5了!
F:MP4温州人五折倾销MP4!
跳楼吐血大甩卖了!
G:温州人炒房失败了!
跳楼自杀满地是血,脑浆流了一地啊!
H:温州鞋给烧了!
……
电视台主持人说这句台词时,忍不住笑了起来
银行贷款给地产商,地产商拿钱买地盖楼,屁民按揭贷款,这一套大家都已经习惯性默认了,懒得说
关于剧情:电影明显主题模糊,安排女儿角色是为了凸显家的主题,借女儿之口点明只要父女在的地方就是家,多么烂俗,可能这也是导演后面剧情丢开女儿的原因吧
电影主线:被破楼套牢的曾志伟是如何自救的?
竟然靠虚无缥缈的泉水,虽然之前铺垫了一下,却还是抹不消生硬感。
几个主角也丝毫没有成长,观众完全代入不了主角。
至于搞笑元素,癫狂而非搞笑,导演把每部经典的元素拼成了一个畸形
里面讽刺了任志强还有潘石逸太多了吧黄渤那个角色“潘志强”业余开发商专业演员就是潘石逸“业余演员专业开发商”的反串嘛
之前知道这电影是宁财神写的剧本,所以就去看了。
买票以后才发现,导演是阿甘。
我以为要拍真的戏仿电影,例如《惊声尖笑》那样的,是一件很难的事,需要成熟的电影工业才能办到。
而我非常确信阿甘是没有这样的能力。
但其实这电影并不能算是一部真正的戏仿电影。
电影除了最开始有些比较密集的戏仿,后来的戏仿只是零星的点缀而已。
这电影只是在讲一个自己的故事而已。
宁财神的剧本其实还算不错。
他找到了一个现实意义很重的矛盾,用各方冲突来构造难题。
而其中的一些对白也写得不错。
但是这电影非常难看。
节奏混乱,粗制滥造,就没有几个段落是讲清楚了的。
如果是因为要引入笑料而导致情节中断也就算了,偏偏是情节混乱中断了笑料。
傻得没底了。
风格上有很多地方明显地想跟风《疯狂的石头》,但是水准上差了若干档次。
反正是强烈推荐不看得电影,我也不举例了。
简单地说,这是《无极》以来,我看的最烂的一部电影。
不知道IMDB上得分多少,我打1分。
(不想区分她和无极哪个更烂一些,虽然烂的方式并不一样。
)http://likeyesterday.spaces.live.com
以乳鸽店立身的安德森(曾志伟 饰)赴上海创业,却迷上炒房,将妻子气死也未思悔改,这天安德森在影院偶然听到代言新楼盘“碧水云居”的过气演员潘志强(黄渤 饰)放出的“内部消息”,遂再次筹款预抢购新房。
与此同时,新婚的昔日售楼小姐罗茜(姚晨 饰)为碧水云居付出五万订金后,惊系该楼盘周边林立各污染源。
潘志强担任楼盘主持嘉宾并为售楼公司鞍前马后,只希望对方能为自己的新片注资,不料却被要求退还订金的罗茜纠缠,潘志强心生一计,令罗茜将房转卖安德森,事成后自食其言拒退订金,罗茜无奈只得曝光楼盘内幕,结果引发连串反应,使潘志强与安德森发现自己陷入了开发商之局,于是各人苦思脱身之法…感觉两大喜剧影帝的镜头每次都好尴尬 的样子,台词也很欠抽,只是冲着两个名气来看,剧情真正是不咋地
好好笑好好笑
姚晨挺好的
太喜欢姚晨,黄渤了
烂片
有点乱…
很搞笑
各种搞.........
大杂烩啊= =
。。。
恶搞方面做的很到位,但电影所反映的主要矛盾根本没有解决!
三颗星全部给结尾~~ 亮眼 笑死。 哈哈~~ 我爱小宋佳~^^
妈的,为啥这么多人给3
之前炒得有点儿过了。
哈哈哈哈
这一把比什么狗屁十全什么的,有诚意多了
2007.1.22
大杂烩。
呵呵.这里有恶搞
喜欢大姚
大姚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