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外音说,一个总被欺负的主角小碰友,在夜晚坐上了一列开向银河的列车……同行的还有许多观众看不到的游客……主角小碰友一直纠缠着另一个小碰友要做好碰友……突然那个被缠的小碰友就不见了!
画外音告诉观众,那个不见的小碰友为了救人挂了……最后,主角小碰友发现自己在山岗上醒来……全程都不见一个人,这不是鬼片是神马??!!!
(可能是因为刚看完3D IMAX的哈勃望远镜,激动之下又去买了球幕影院的票看了这个,对比之下才会感觉那么挫…………)
难过会想哭,疼痛会想哭,快乐会,感动也会。
可是为什么我在看这部近乎没有情节的动画的时候,也有哭的冲动?
想起,中学时语文老师说,她在坐了2天车,到了无边的草原的时候,突然间感动得要哭。
是大自然的震惊。
是星空的震惊。
我没有足够的幸运,能够观看球屏。
得知北京天文馆播放这电影的时候,是情人节将近。
只是推荐了给一对多年的情侣,在他们即将飞往北京的前夕。
呵,也好也好。
与我亲身去了一样。
我在无人的夜,关了灯,自己一个看这个片子。
实话说,除了那列车,我甚至记不起来任何的情节。
但却在星夜展开的时候,就开始有莫名的感动。
真的很美。
这种美,无法形容,这种感受,也无法交流。
你没有办法告诉别人,自己为了那一花一木,一星一月,感受到来自大自然的触动有多么巨大。
你只有笑着说:那很好看,快也去看。
记起在阿尔泰的半山腰上,方圆只有一个吉尔斯斯坦小包,跟舅舅从那里吃肉喝酒完出来已是夜半。
刹那之间,抬头看见那个星空——是从来都没有见过的璀璨。
星是那样的大,那样的低,那样的多。
我看见银河。
茫然肆意的洒在偌大的黑幕上。
那个时候突然忘掉了所有的天文知识,致使过了许久,才想起数那北斗星,它对面的王后座,在对着有个十字……致使车已发动了,我仍是迟迟不愿意走。
穿着军大衣,呆呆地在寒冷的夏夜,凝视那星空。
要知道,这是个总是生活在城市的孩子。
她曾经在十岁前梦想着做一个天文学家,翻阅所有能及的科普书。
她曾经因为在广州的城郊首次看见初冬闪亮的猎户座而跳起来。
她曾经因为在他人的宿舍楼内看见彩虹而震动不已。
她曾经很多晚看见了令人动容的星月,暗自感动。
还有不久前的那个笑脸,从图书馆出来,看见这个天空都在笑的激动。
而这种感动,是人人都会有的吧。
是人人习惯性的收着的吧。
不太表现出来,因为人已经长大。
不太与人交流,因为常常难以表达。
kagaya,也是这样子的孩子吧。
他的感动,他的震惊,他不知道如何用言语表达。
于是他画出来。
多少年前,在vision看见kagaya的访问,就在那铅版的cg图前震撼了。
是那样的美,和星夜一样。
剩下的,其实都不用说了。
这部片子,你大概不会看到情节,但是你却从一开始就感动了。
因为大自然,总擅于通过它的浩瀚,赋予人这种渺小的震撼。
你也许会想那样茫茫的宇宙里面,是不是还有很多个地球,是不是某些个遥远的角落一样有着这样精彩的世界,是不是还有另一个宇宙,比我们这个宇宙更加的巨大……也许不会。
或者你什么都不想,什么都想不到,仅仅剩无限奢叹。
确实不能算是一部电影,因为是根据童话改编的,感觉更像是一部画集。
正如KAGAYA的星座美图的大名,我想大部分也是源于这部作品吧看完之后没有特别的感想,但是对于火车和星星的兴趣增加了一点,下次去佘山,一定要去去佘山天文馆。
KAGAYA的画风没的话说,但是情节相对薄弱,我一开始甚至以为是人与自然的节目。
想起看这部主要还是因为我最爱的新海诚要出新作品了。
看完预告片之后,我就对硬盘内的优质动画进行了扫荡。
看完之后,我也有了一丝担心。
新海诚似乎被人们称为“小宫崎骏”,被普遍认为是宫崎骏的接班人。
其实对宫崎骏大师来说,他后期的作品,已经不是我很喜欢的类型了。
相比龙猫,天空之城来说,千与千寻虽然画技提升了好几个层次,但是论及本质的故事,个人觉得还是大有退步的。
新海诚也是一样,我很喜欢他的画风,术业有专攻,他的故事总是为了画面服务的。
真担心这次他的作品会顾此失彼,得不偿失。
不管了,明年5月才上映呢,到时候再说吧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北京天文馆看的穹幕电影,也是我第一次看穹幕电影,电影是根据宫泽贤治的童话改编的,宫泽贤治的画在电脑刚普及的时候十分流行,被好多人用来当做电脑桌面,现在我的电脑里还有那时候下的这位大师的图。
图本身就非常美,加上穹幕电影的震撼效果,当一片黑暗中,头顶的星空图突然变成了真的星星时,当如同一盏小灯的龙胆花就在你身边飘过时,当你跟着这辆咣当当的小火车一起向前,看着银河两岸的风景徐徐后退时,那种震撼非我的语言可以表达,只能像个土老帽一样跟人说,贼美!
老美老美啦!
我说不出来你自己去看吧!
由于看的电影有删节,今天在电脑上重新看了一遍,只能说,电脑上的效果不如穹幕电影的百分之一。
电影的原声音乐也很好听,那种在静夜里的,吟唱一般的调子。
是我同学推荐看的,她是学美术的,一直很喜欢kagaya,的确kagaya的画是很漂亮的,让人对天空充满幻觉,可能是没看过书,内容我是看不明白啦,但我对电影里的画面可是和喜欢,飞翔的天鹅,红色的蝎子,闪闪的三角标,美丽的银河,星星,还有那些紫色的花,美极了~
知道《银河铁道之夜》这部小说,是在《半月升起的天空》这部动画中。
后来去学校的图书馆,终于找到了书。
以夜空为底的封面,和kagaya的插图,宫泽贤治的小说。
拗口的主人公名字,乔班尼。
无论是夜空中的十字架,或是燃烧着的天蝎,飞翔的天鹅,我悄悄地坐在乔班尼的对面,看他哭与笑,静静不作声。
书中kagaya的插图曾经在他的官网上看到过,下载来做了手机壁纸,从北十字星开始去往南十字星的旅途,在kagaya的鬼斧神工中,又重生了。
这部kagaya花费3年的CG电影,将尚未被我遗忘的童话重新勾勒,那些在我的脑海中想象出的宏大场景被重新描绘,比想象更加美好。
明明知道答案就在嘴边,却答不出来;明明知道是最好的朋友,却不由自主的嘲笑他,钟表店中的星座图,星星节的樱花。
躺在山坡上,闭上眼睛,我的前方是天鹅站。
闪烁着的气象轮轴这时变成了组成星座的路标,秋天的紫色龙胆花在路边摇曳,矗立着的北十字却使人有着莫名的哀伤。
在天鹅站,我下了车。
没有人的车站,只有暗紫的灯光摇晃,我们来到水晶河滩边,比氢气还要透明的银河水微微荡漾,抚过手背,有些凉。
新生代海岸边挖掘工事的大学士,原来只是为了寻找几百万年前的证明。
天蝎座的火光,不知烧了多少世纪,却依然明亮。
“为了大家的幸福,就请使用我的身体吧。
”阴暗的蝎子,竟用火光照耀了所有。
路过半人马村,那里是欢乐的半人马星座节。
而最后一站,南十字星站,也要到了。
“一起加油吧”,“不管到哪里,我们都要一起前进”,“柯贝内鲁拉,我们一起走吧”。
而我却悄悄下了车,听到乔班尼痛苦的嘶喊。
对不起,乔班尼,我看到了我的幸福。
Kagaya的弟弟,加贺谷玲的音乐,与哥哥的CG完美的融合着,桑岛法子的解说,MIGA与井上裕子的歌声,陌生而熟悉。
在其中,主人公是每一个观众。
南半球的天空中银河铁道的梦想,在北半球因为一曲交响诗般的《银河铁道之夜》而闪耀。
北京天文馆似乎在7月引进并且播放了球幕电影,如果有重播的话,定要去看,如果有的话……图文帖地址:http://www.zmpig.com/read.php?tid-4592011.html
第一次遇到《银河铁道之夜》,是在百度上搜KAGAYA的图片时看到的CG作品,当时觉得还不错——然后没了。
第二次遇到《银河铁道之夜》,是在看动画《文学少女》的时侯。
通过《文学少女》,我才知道这原来是一本书,而且对其有了一点兴趣。
第三次遇到《银河铁道之夜》,也就是这次,我看到的是一部动画CG纪录片,勉强算是接触到这部作品了。
花了一个小时看完,不过用了一个晚上去回忆。
老实说,这部片子的3DCG还不是很成熟,导致这一份唯美有了瑕疵。
但真正让我在意的是这一份想象,还有说不出的一些更深的东西——所以,在我脑内补完的景色,无疑只存在于天堂。
如果你习惯了喧嚣,可以看一看这部片子来“治愈”一下心灵。
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只有一列火车、一路美景,以及淡淡的忧伤。
我从字里行间里嗅到一丝忧伤、一种孤独,以及,一缕牺牲的壮烈。
没有看过原著的我对于其中的一些暗喻不甚明了——无妨,至少我已记住了这一路的美景。
期待与《银河铁道之夜》的第四次相遇。
染められた心は见えない星の辉き(被感染的心灵是看不见的繁星光辉)——JUST FOR《银河铁道の夜》就这样注视着列车窗外不断变换推移的澄明幻景,或许胜过于仰望如今污浊的天空,心中充满着莫名的悲伤,竟有一种想要随着列车冲出轨道,永远漂浮在天际云端的冲动。
可影片播放了一遍又一遍,列车始终循环往复地依着轨道行进在云外的星界,穿行在两个十字星座之间,远处的三角标依旧雾蒙蒙火辣辣地旋转着闪着光。
而我还是踩在这厚实的土地上,过着平淡得夹不进情感的生活。
探してる月夜の记忆 香る花は打ち寄せる波のほとり残された风をまとい so I can see the sky(寻找月夜的记忆飘香的花儿盛开在波浪边乘着残存的风这样我就能看到天空)列车鸣着汽笛隆隆向前,划破墨蓝色的夜幕。
深秋的龙胆花开了,如月长石雕刻那般,一簇簇顽皮地摇荡在河岸边,紫瓣黄蕊,杯子似的,泛着磷光。
铁轨的旁边就是一条宽广的大河,充盈着乳白色的河水与星星的碎屑,用手触起来却比氢气还要清透,缓慢地流泻、延展,至那望不见的远方。
一群雪白的仙鹭鸣叫着飞来,又飞走了,带来混着苹果香气的风。
它们像化成一团发光的绒絮一样飘落在河中的汀州上,又在那落地的瞬间凝回成一只只仙鹭。
远方的原野上俯卧着一只天蝎,尾部一直伸进河水里,身躯却在燃烧着亘古不灭的通红火焰。
银河,美得如此这般,竟使我险些落下泪来。
叫んでる海ぬらす雨 饰られた梦はいつしか砂の中色づいた瞬间をまとい so I can see the sky(呼唤着沾湿大海的雨被装点的梦不知不觉中流落在沙中包裹渲染的瞬间 这样我就能看到天空)或许会有许多人在看到这部作品的名字之时会认为它是一部简单的科幻小说,但事实上除了那一列穿行的列车之外,小说与所谓的现代科学沾不上一点边儿,我更愿意将其称为一部隐藏着深邃秘密的童话,弥散着信仰与宿命的哀伤。
它包裹上了一层银河旅行的外衣,看起来幼稚得像是给小孩子介绍星座知识的启蒙书,但个中滋味,又有几人能解呢?
我想,再没有人比加贺谷穰更能读懂作者的心境了,所以他才能够在这部小说的作者——宫泽贤治大师诞辰110周年(2006年)之际献出一部如此优秀的电影作品。
朋友问我这是否是一部温暖的作品,而我的回答是它是凄凉的。
宫泽大师曾说过:“我的这些故事,都是从森林、原野、铁道线路,从彩虹、月亮那里得来的。
”他的童话和小说,常以天上的星座故事为基调,总是透着月夜清透的凉意。
尤其是这部成名作——《银河铁道之夜》,更是在夜空外蕴藉着另外的一种凄凉。
KAGAYA(加贺谷穰)也是和他一样的喜爱仰望星空的人,他的CG漫画作品,唯美、细腻,布满繁星,诉说着各种各样的星座与天神的传说。
这次,KAGAYA通过制作这部《银河铁道之夜》电影,不仅将宫泽大师在小说中想要表达的主题进行了更明确的诠释,同时也掺进了自己对银河、宇宙及人生的理解。
我已分不清原著和电影,究竟哪个更加吸引我了。
不过先看原著还是正确的选择。
第一遍看原著时,我可以无边无际、不受束缚地想象着书中描绘的景色与人物,同时也对这个故事的内核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合上书再来看KAGAYA的电影,则会有一种既熟悉又惊艳的感觉。
他让我真正看见了那个理想中的天国,沁着宝石蓝色。
电影设置得别致而又深意,全片并没有出现一个人物形象,只是可以听到主人公在对话,我想这是最出彩的地方,但也有一些没有看过原著的人觉得云里雾里。
我在看原著的时候,就希望能够有人把这个让人看不透的故事用哀伤的日文读给我听,所以KAGAYA的电影也算是实现了我的一个小小的愿望——桑岛法子姐姐的声音温柔,舒缓,将故事娓娓道来,很好听。
不过可惜的是,KAGAYA的电影美则美矣,但故事性不强,省略了原著中很多重要的情节,可能是为照顾画面的缘故吧。
所以若是想深入地了解这个故事,最好还是先读读宫泽贤治大师的原著吧。
Melody奏でる刹那を届けたいだけ 小さな手を包み込むように(只想传达旋律奏响的瞬间 好像把小小的手紧紧包住)我被这部小说困扰了整整一个星期,因为我一直尝试着想用一个中国人的视角来揣测日本人的宇宙观,结果发现二者的实质都是不可抑止的悲伤。
中国人不比日本人的严谨科学,却多了心思的繁复与思索,即万事皆存于我心。
中国人较为主观,对于天象,我们划分了三宫二十八宿,其用意到底还是用来卜算人世间的阴阳损益,一切听命于天,实际上还是听命于受命于天的人君。
而日本人则是借鉴了西方的星相学说,利用科学的仪器和公式来测算和划归星区,尽管掺进个人丰富的想象,但总体上还是循规蹈矩的。
中国人总是充满着傲然与豪气的,对于我们来说,星空外面有个人类社会的映像,那就是仙界,人死则化成仙,所以传世的浑天图其视角竟是由天外俯视人间;日本人倒是谦恭而谨慎,对天空充满敬畏,对于他们,星空外是无垠的宇宙,宇宙外是难测的未知,因此他们总是在不停地仰望,不停地探索:因为在俯视,所以能够透过飘渺的星空看到人世间的沧海桑田、变化无常,因而深切地体会到了无穷时间的空阔渺远与自身生命的短促。
于是,爱说什么银汉迢迢,浩然沧溟,星辰万古,参商永离,古月照今人,星移几度秋。
因为在仰视,所以能够飞身天外,将自己置身于宏大的宇宙背景之中,因而深刻地感受到了无限空间的博大幽玄与自身生命的渺小。
于是,会吟几句一瞬间让生命凝冻,于无时之空间,感铭花韵,忘怀生死,获得自由。
但无论是这短促感或是那渺小感,都统一于一种人类送给自己的悲哀,不单单属于中国人或日本人,而是全人类与生俱来的。
无论你在哪,无论你是谁,当你望见月星时,你就会体验到,这种近似甚至胜似于悲哀的感觉。
忽然想起了一句歌词:なぜこの世に 生まれたのか わからず 泣きたい夜も 瞳をねえ 閉じるなんて まだ少し 早いよね(为何出生在这个世界上 真的不明白就连想哭之夜 也紧闭双眼 还早吧) 由此便可知,每一种文化在实质上都是相通的,而这辆银河列车,难道不恰似中国传说中的浮槎么?
あなたさえいれば风は吹くの?
いつかstand alone...时に迷った夜(只要有你在风就会继续吹拂不知何时孤单一人在迷失了时间的夜里)如果置身于辽阔的宇宙,哪怕同行有数人也还是会感到孤独吧。
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着不同内涵的喜怒哀乐。
当我们害怕时,我们或许会发抖;当我们生气时,我们或许会叫喊;当我们伤心时,我们或许会哭泣。
但无论是发抖、叫喊还是哭泣,都是表现给别人的。
只有当我们看到天空,想到宇宙时,我们会缄默不语,肃然直立,因为我们知道,这条路上没有别人,只有我们自己。
这种极度茫然的害怕,或许就叫做孤独。
在注视银河的时候我们会害怕,但我们害怕的似乎并不是有哪天小行星的撞击致使地球毁灭,而是害怕宇宙恒存,而我们自己却在其中迷失了应当坚持的方向。
在前进的路上茫然四顾,却失落地发现这一路并不会有人与我们同路。
我们虽然迷茫,但依然要靠自己来做出真正的抉择——生存,还是毁灭?
那些孤悬在宇宙中的一颗颗星球,其实也已经寂寥得冒着寒气或是憋闷得充满火气了。
于是人们实在看不下去了,才将这些相互远隔几万、几十万光年的星球连缀成星座,赋予他们美丽的传说,聊以慰藉自己。
但那巨大的孤独感仍像无底的黑洞一样无法逃避,吸走一切光线,让我们喘不上气。
究竟要怎样才能找到一个同路者?
竭力挣脱泥潭的结果只会是越陷越深。
おどけてる水面の光 染められた心は见えない星の辉き止められた过去をまとい so I can see the sky(水面闪耀着奇幻的光 被感染的心灵是看不见的繁星光辉回望着被终止的过去 这样我就能看到天空)前面的两个段落或许有些偏离了这个故事本身,让我们继续回到银河轨道上来。
我习惯于对人介绍说,这是一部探讨信仰与宿命的故事。
来看看这几个原文中的片段吧,看看你会想到什么。
“如果一个人真正做了好事,他就应该感到至高无上的幸福吧?
”“为了达到至高无上的理想境界,就要饱尝各种苦涩,这是上帝的旨意。
”“多么恬静舒适的时刻!
我为什么不能更快活些呢?
为什么这么一人孤单悲伤呢?
”“窗外,人们恭恭敬敬排着整齐的队伍,跪在十字架前的天河岸边。
两人看见一个身穿漂亮白衣的人越过无形的天河之水,正庄严肃穆地伸出双手,向这边走来。
”“你所见过的所有的人都和你一样,曾经尝过富有光泽的苹果,坐过这列火车。
所以,就像你刚才想的那样,要为了寻找所有人的最终的幸福,和大家一起尽快到达那理想之乡。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信奉的上帝才是真正的上帝,那么,对那些和自己信仰不同的人们的感人故事,不是也会为之落泪吗?
如果那样,我们又要对我们的心地好坏加以议论,是不是?
”这样看来,宗教的意味已经很明显的显现出来了。
天空中有两座十字架,一座是位于银河北端天鹅星座中的北十字星座,另一座是位于银河南端半人马座中光线较暗的南十字星座,而这条银河铁道,穿梭于两座十字架之间,又将承载着怎样的思绪?
列车上的人们,有需要被救赎的猎鸟者,有不幸遭遇沉船卷入漩涡的姐弟俩,有绝对虔诚的修女,也有为不同信仰而争论不休的青年人,还有为了救同学而落水身亡的少年。
他们在地球上的生命结束了,搭乘上这列银河列车,过渡到另一个安详永恒的理想世界。
他们虽然信仰不同,但都对生命流露出发自内心的怜悯与敬畏。
他们都曾经尝过那富有光泽的苹果,都曾经为天蝎火光的故事感动并震撼,他们在经历从一种生命状态向另一种生命状态转变的过程中,全都下定了为追求人类永恒的幸福而不惧生死的决心。
我一向歆慕于那些有信仰的人,无论他们归属于哪个宗教,哪个教派,他们的心境都会是平和而安详的。
他们把心寄托于天外那种超脱于人力的神秘力量上,将每天的生存与收获视作恩赐而真挚叩谢,为自己与周围人的幸福而虔诚祷告,努力地施予需要帮助的人,即使是遭受了痛苦与打击也能够做到镇定自若,坦然面对。
因为内心有了依靠,所以脸上总能挂着微笑。
而星空对于他们,是理想中的天国与最终的心灵归宿。
爱星空,就要像信奉宗教那般的。
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像我这样游荡在宗教边缘的人。
而人类最终的幸福到底是什么?
我想应该并不是努力探索未知世界这么简单吧。
在心里放上一颗星,心情便如同那寂寥而美丽的宇宙,散发着玄幻的光彩。
这真的是部让人难以一次就耐心看完的“伪电影”。
我当然没有机会看到球幕,只能在每天中午吃外卖时,对着电脑一段接一段的看。
这些时日以来,纠结的工作与思绪让人窒息,我总想起在丽江大研古镇里那些逆游而上的鱼。
我一直不明白它们为什么要如此执着的溯溪而生,就像它们也一定不明白人类为什么要如此执着于生计与名利。
《銀河鉄道の夜》没有严谨的情节,却有着柔软得难以置信的天真。
对那些曾在年少夜行的火车上巴望窗外的小男孩(如今都是老男人了吧)而言,或多或少都会有所触动。
汽笛声,窗外神秘的灯火,莫名的辽阔感,微凉的记忆。
这都是我曾深爱过的感觉。
只是《銀河鉄道の夜》,比我们的记忆,美得太多。
我每每会惊讶于日本人的细腻情感,和他们愚蠢的军国形象这样的不般配。
是在怎样的一种简单干净的心情里,作者才会想起在夏天的银河里乘一列火车夜游?
庄严的南北十字,辉煌的天蝎,遍地银色花朵,流淌着的由晶莹颗粒融汇成的河水,诸如此类。
你能时刻意识到这些都是偏执的幻想,却偏偏不得不为那些眩目画面和单纯情怀而吸引。
他们说对了,一切本来就可以极美。
而我们,活在这片极美的星空下,如此幸运,却又如此忙碌着去错过。
我的这些故事,都是从森林、原野、铁道线路,从彩虹、月亮那里得来的。
——宫泽贤治“银河车站……银河车站……”随着这召唤般的声音,我的意识渐渐模糊了。
等我再次醒来时,却发现自己坐在了一辆小火车上。
我好奇的将脑袋探出去,河对岸的芒草在随风轻轻的摇曳着,此起彼伏好似波浪。
牛奶般纯洁的月色静静的浮在河面上,河水中布满了钻石般的星辰。
这不是普通的河流,而是银河!
原野上散落着高矮不一的三角标,青色、橙色的荧光笼罩在它们的周围,渲染出了一幅静谧的画面。
旁边的女孩儿告诉我说,那些三角标的顶点就是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星星啊,它们几颗几颗在一起组成的就是星座。
我恍然大悟般的点了点头。
火车还在继续行进着,伴随而来的沁人的清香在空气中若隐若现,接着映入眼帘的是一丛一丛的野花。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花,晶莹的花粉照亮了紫色的花瓣,从外面看来更像是盛满了仙露琼浆的优雅的玻璃杯。
“是龙胆花!
”车厢中有人喊了一声,我这才知道她的名字。
突然,火车里变得异常明亮。
在这光亮的尽头,是一座宛如冰雕般光洁神圣的十字架。
车厢里顿时鸦雀无声,人们都在默默地注视着它。
时间长了,似乎每个人的眼睛里都闪耀着光辉。
我看了一眼地图,不错,那就是北十字星座。
列车拐了个弯,渐渐驶离了北十字星座。
一路上,看到了“青色眼睛的小狗”,听到了“猎人高声的歌唱”……其中天蝎座的传说,是让我最为感动的。
它不惜燃烧自己的身体,让其他生物了解到什么是幸福。
而且这天蝎之火现在也仍在燃烧着,火光映红了半个天空。
咣当咣当,火车还在向南驶去,终于到达了终点站——南十字星座。
被各色荧光点缀着的十字架,向四周折射出七彩之光,异常缤纷璀璨。
我在胸前划着十字,然后双手合十,独自静静的回味着一路上的故事。
——旅程《银河铁道之夜》这部CG动画改编自宫泽贤治先生的同名著作,由加贺谷穰先生花费3年时间倾力制作。
不论是画面品质还是配乐渲染都无可挑剔,编织出了童话般的意境。
观看这部影片后,神秘的三角标、幽静的野花、纯洁的飞鸟、神圣的北十字星座在我的脑海中串联成一幅幅精美的画面,怎样都无法忘却。
于是就把自己想象成火车上的乘客复述出了这一段奇幻之旅,也算是对星空、对宇宙的一种向往吧。
有机会一定要拜读一下原著,领悟生与死的真谛,感受什么是幸福。
——后记
球幕版美到窒息,不枉我多年执着。
宫泽的铁道银河
现在觉得画面生硬粗糙
看完哈勃望远镜再来看这个,我们整个人都脑残了……
整体画面表现限于技术因素可以理解,星图和路过十字架时白光穿透车厢折射出七彩模样时的画面很好看。乔班纳和他的柯性朋友的故事是既没有表现人物也没有讲出名堂。在画面上移除人物、增加整体沉浸感的尝试是新颖的。女声配音讲到拟声词时“咕叽咕叽”“梭罗梭罗”的声音好可爱。
……
完全与宫泽贤治脱钩的科普动画!
鲜明了画面 寡淡了剧情
原来这要看球幕版本的啊。。。失策。。。
只能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了…我真的是硬着头皮看完的(对不起对不起)
画面好美
挺絮絮叨叨的,与其说是动画更不如说是有声小说与CG场景的结合。镜头如果换成乔班尼的第一人称视角可能会好些
靠 下错版本了,不就是有声书吗干嘛搞这么高评分!!!
细节处的贴图还是能看出不足,比同时期的游戏应该是更精细,但想想那时候已经有《指环王》了,便觉得又差了些什么。叙事有点怪,感觉没有好好下工夫。片尾曲好美。
美则美矣,故事无聊。
故事和音乐都很美,但动画……大概要在天文馆看才有美感吧……
不能再多了,剧情是一碗现在都喝腻的鸡汤,画面放到现在就是差劲,人物不生动,差劲
嘿没想到是日本拍的澳门球幕不怎么地啊都丧失信心了我这个根本就不该用球幕画面扩大之后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太無聊了,很難看
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