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了片方组织的观影和导演见面会。
说实话这个主题还没啥问题,但是比较内容比较扯蛋,看完尴尬癌都要犯了。
反正这片应该没几个人去看,我就尽管剧透了。
女主是个正义的八卦记者,看破娱乐圈规则,到处死皮赖脸的跑八卦新闻,最后升华主题说娱乐新闻也要正义。
片子里强行加入爱情元素、为母亲报仇、职场霸凌。
女主看着智商捉急,有些片段我都怀疑是不是我的脑子出现了问题,还好全场大笑让我意识到是导演有问题。
听导演说自己在新闻行业干过好多年,片子是亲身经历改编,人物都有原型,说像女主一样死皮赖脸追八卦的娱记真的存在,总之是各种解释片子里的剧情都是合情合理的。
各种解释听得我都快要觉得这是一部神作了,但我还是选择相信我的智商。
我感觉这部片子和豆瓣评分2.2的屎诗级烂片《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有的一拼,属于导演自嗨型。
导演还说这片的配乐挺牛逼是花大钱做的,这个我承认确实不错,但是有些地方让我感觉配乐不是为影片量身打造而是罐头音乐凑出来的…导演还透露说三部曲,后面的剧情更劲爆,第二部已经做完了十月就上,我就纳闷了,这片子我昨天晚上看了一眼票房,是7025元(你没看错单位是元),今天就变成4.0万元了,显然是免费观影贡献了不少,这个片方自己给自己刷票房的片子居然还能拍续作,再看看这导演豆瓣就没有过4分的片子(这片好像是第一个),资方是脑子被门挤了吗…
娱乐圈的大瓜每每在微博上暴雷的时候,都像是一场全网的狂欢,不管事件主角发生多不可思议的遭遇或惹出多大的麻烦,这些行为都变成看客们的冷眼、同情、奚落或惋惜,事件最终的真相如何都不再重要,公众的情绪成了主导事件严重与否的标尺。
但往往不可思议的是,这些「瓜」总是以罗生门的形式出现,反转又反转,让人搞不清谁真谁假。
因此啊,真是很难不感叹:真相不按照预想出牌似乎才能叫真相。
有这样的想法也缘起看到了这部电影《独家头条》,故事讲述因一起剧组爆炸事件,以电视台为首,全民追踪真相的事件。
「剧组爆炸」、「电视台幕后」总能让人联想到社会发生的真实事件,而其中的「真相」也是挖不尽的,都化成那句「生活本不过如此」。
生活里,求实似乎不一定是好事,这是我看完《独家头条》的第一个感受。
希腊神话里,宙斯要求潘朵拉不可以开送给她的盒子,但是潘朵拉不敌好奇心的诱惑,还是偷偷的把盒子打开了,许多不幸的事物:疾病、祸害散落人间。
《独家头条》里的女主有点潘多拉的意思,作为一个被降职的女记者,她必须弄个大头条才可能重新获得上级的信任,略带鲁莽的她不顾上级的施压,搞偷拍、闯酒店,为了真相不顾一切的去调查。
她也是观众的视角,我们都会一直好奇接下来会有什么发生,即便结局里我们看到了真相(故事里的疑点水落石出),但还是被最后的一个反转蒙蔽了,而女主自然是不知道这一切的,她的真相,只是在特定时间内事情发展的阶段,这样得出的真相反而刺激对立面的进一步激进。
故事彩蛋里所暗示的下一部,正是因为事情所谓的真相被曝光了,牵扯进来的人和利益滚雪球式的增多,麻烦也越来越大。
欲望是填不满的黑洞。
女主为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不断搞事情;黄龄饰演的爆破师,看到拍戏时女明星和男友接吻,情急之下按下爆破按钮,导致片场爆炸事故;黄觉饰演的制片人,为平衡各方利益,不得不制造一个又一个谎言;就连只露几脸的电视台女高管,都想着「节目组被金主投资,不方便披露人家的糗事」。
这样的连环套也是这个电影颇值得玩味之处,每个人物都有欲望,牵扯到了利益,每个桥段背后都有一些「不可明说」,于是就成了故事。
利益与情欲一直充盈着整部电影,算是这个故事的暗线。
投射到生活里,我们也是在欲望的节制与放纵间游走,没有非黑即白的事情,也没有这样的人。
谈到演员,值得赞的还是黄觉,他似乎总被评价为「神秘力量」(跟这个故事想破解的谜团一样):演技平平却资源不断。
黄觉非科班出身,演技也不是程式化明显的那种演员,自然地流露算是他最大的特点,也可能是让人觉得他「演技平平」的地方,我是觉得,让人感知不到他在「演」反倒是一种优势吧。
片中他演一个制片人,有点冷,时而还会暴躁,面对钱、性命、尊严这样搅在一起的事件,要做到绝对的平衡不太可能,必然要有牺牲,很难界定这个人物的好坏与否,正如这个故事里难判断出绝对的好与坏。
电影还多诸多提升的地方,有一些评价里说过的就不赘述了。
我看到一些细节处理的还有待提升,比如女记者在酒店采访完导演之后,导演一人留在房间里很懊恼,此时桌面上的固体胶掉到了地毯上,发出清脆的“蹦”的一声,塑料掉在地毯上声音还是应该有些闷的,这一下因为给的镜头时长很足,是容易让人出戏的地方。
当然这估计和制作预算和时间有关,这部电影三四年前就开机了(那时候还叫《头条女王》),估计为了上映被删减也很多,像音效的制作大概率就是赶工完成的了。
还诸如故事题材聚焦的重点,如今社交网络更像是新闻诞生与发酵的核心地,传播量级似乎也占有明显优势,这样看来以电视台为创作环境的故事蓝本就显得略微陈旧,如果故事能切入的更另辟蹊径,没准还能引发人们对电视台幕后的重新思考,积极意义也许更大。
救命,这么烂的片子到底是怎么拍出来的😅,故事线烂得一塌糊涂,结尾也没交代清楚女主的心病是怎么回事,最后和周到的吻戏也是莫名其妙,韩总和周到为什么分开也没交代,女主同事捡到了女主丢的纸条也没后续😅最后的真相也是女主像一个私生饭一样逼问出来的,还强行升华主题,怎么好意思写的悬疑片啊😅整部剧看完就是一个感受:就这?
《独家头条-初露锋芒》主观评分:3分剧情概述讲述了一个任性胆大的记者女主,为了追求娱乐圈新闻真相,做各种不合适的事情,突破层层障碍,最后了解到新闻的真相的故事。
评价感受说实话没有啥兴趣去了解娱乐圈的背后隐情,无非都是一些蝇营狗苟,本来以为会挖出啥惊天大案一大堆人被判刑犯罪,最后我实在是太高估导演的视野和心胸了,最后的结局竟然就是现场有一对小情侣,大家都想保护这对小情侣不被曝光才这么守口如瓶。
这尼玛。
故事围绕着一个明星剧组爆炸案,新媒体人从初衷的挖真相,挖爆料点,等到真正了解了各个工作者的艰辛以及人性的善良后,决定遵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一味继续的卖热点。
期待下一部,因为女主的母亲的故事线还是值得期待的。
当然还有那个最后一封邮件,已经发给了所有的媒体人,明天会有什么新故事呢?
很意外的看到了黄龄的演出,也还不错
小时候的事给人留下的阴影是无法改变的,女主任杏虽然是表演出身的,但是她对直播的追求并非因为换岗而有所改变,虽然女主一开始被很多人质疑,但最终她成功了。
电影故事情节丰富,袁东制片人比杨导更气势上压人,因为女主的不断努力,从木兰、女演员丁恬、袁东口中知道了事故正真的原因和为啥隐瞒真相的原因。
原来男演员和丁兰是恋人,因为杨导的现场要求加吻戏,为事故发生埋下了伏笔。
为了让以独攻毒剧组活下去,女主决定不说出事实,自己承担后果,即使失去当娱乐头条主播的机会。
“我们都生活在沟渠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这句话本是王尔德的名言,形容那些在庸碌生活中懂得思辨的人。
现在却被吃瓜群众发散为“关注那些与我们无关的明星八卦”。
2011年大瓜一个接一个,热爱吃瓜的群众自诩瓜田里快乐的小猹。
用尽996以外的时间全部抱着手机刷论坛。
从只言片语中抽丝剥茧,脑补出一大串与自己毫不相干,却跌宕起伏的故事。
《独家头条:初露锋芒》这部电影,以娱乐新闻业为背景,用职场+悬疑的模式打开。
这是一个市面上较为少见的题材。
它离我们的生活很近,也很远。
故事开始于一场“爆炸事故”。
众所周知,事故,绯闻,黑幕,作为最容易上头条的爆点,对大众有着天然的吸引力。
为了满足吃瓜群众的好奇心,更为了挽救山河日下的收视率。
电视节目“娱乐头条”的记者对整件事开始了追逐与深挖。
老实说,在初看此片时。
我产生了这样的疑惑。
查出事故的真相,这不是公安部门的职责吗?
有必要借助新闻以及吃瓜群众的力量吗?
但转念一想,近几年的几个所谓的“大瓜”似乎还真是从爆炸新闻衍生而来,在网友的一路追逐下,真相才渐渐浮出水面。
例如已经正式拘捕的某加拿大男星就是这个情况。
实际情况就是,较为重大的事故,总难逃过大众关注的目光。
在电影中,你可以看到对娱乐新闻行业业态的真实描绘。
即将没落的电视娱乐新闻记者,面目模糊的新时代狗仔,以及电视台体制竞争机制下的种种。
甚至还有直播以及审查流程。
其实,选择电视娱乐新闻作为切入点本来就很妙,因为它正在逐渐地被淘汰。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下,网络媒体迅速的取代传统媒体。
即使是我自己其实也很久没有在电视上看过娱乐新闻了。
但传统媒体的好处在于有审查,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严谨”和“客观”。
但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它也慢,慢的让急于吃瓜的群众丧失兴趣。
而在网络媒体,自媒体发达的当下。
其实每个人都是狗仔,都可以制造新闻,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些不必要的发散与脑补也就无法避免。
很多时候,八卦就像是“传话游戏”传着传着话头就变了,丧失了本来的初衷。
电影的结局,是一个有点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的翻转。
(在这里就不剧透了)但这个结局也为整个故事做了一个小小的升华。
它提出了这一个问题,如果真相会引发不良的后果,造成不必要的伤害,那么“真相”对于我们而言还是不是那么的重要?
在这里,说一个暴露年龄的话题。
我上小学的时候,课本上有这样一片课文。
妈妈问:“是月亮离我们近,还是日本离我们近?
”小朋友答:“日本,因为我看得见月亮却看不到日本。
”生活在现代社会,我们可能永远搞不清一墙之隔的邻居家,有几口人,养几只猫,是否健康。
却能对千里之外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八卦如数家珍。
钢筋水泥的都市,隔出了一个又一个的“信息营房”。
到底什么才是真相,我们有有没有必要知道所谓的“真相”呢?
娱乐新闻就像是月亮。
它足够耀眼,又如此遥远,我们看到的只是它折射出太阳的光,又未被地球阴影和云层遮盖的地方。
它不是“它”本身,只是各个层面的光影。
但月亮就在那儿“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
就如同我们用肉眼看到的月亮永远不会是它本来的样子一样。
在我们手触摸不到的地方,真相也一样经过光影的修饰,扑朔迷离。
你所知的“真相”只是“你所知”,它多少带有加工的成分,他人的编撰,亦或是自己的脑补。
在全民吃瓜的时代,我们又将如何看待每日翻新无数条的“真相”呢。
在这里我只能无奈的吟出《赤壁赋》的后半句“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
明白导演最初的初中是拍摄十几集的电视剧,后来因为题材等种种原因换了轨道,变成了可能的电影系列三部曲,初露锋芒是独家头条的第一部。
但是整体看下来,只想说,如果已经决定拍电影,电视剧的很多手法就并不适用了,导演在电影里安插了多条线索,反反复复一直在铺陈,但是却并不是第一部就会讲到的情节,以至于看到结尾我都会想,从头到位出现的女主的母亲的事情到底因为什么,女主的坚持到底因为什么,到了结尾都不清不楚,以至于会忽略掉第一部主要讲的头条事件。
还有一个神秘的男人,鬼使神差的在暗中出现,到结尾给了一个特写,包括说到最后女主的同事开始要挖女主的背景,还有一直以短信形式出现的女主的爸爸出现在一个医院,所有的事情都发生在最后几分钟,最后来一句头条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如果说,你这是一部电视剧,我想说,你成功的做了下集预告,但是这是一部电影,应该着重拍的难道不是第一部它主要想讲的这个头条故事,而不是一直在为接下来的电影做铺垫。
再说回这个剧情,整个过程应该是女主执着的挖掘新闻的真相,给我的感觉就是跟着女主做了一圈的采访,看不到角色们的心里活动。
就仿佛一个说自己是摇滚歌手的人参加一个商业演出,全程无感情,只是为了演出没有灵魂的在唱歌。
整个头条事件的结局也是闪了我一个大腰,挖掘了这么长时间,以为是会看到黑暗的真相,结果是朝着真善美的方向发展,属实让我摸不透头脑了。
最后只能说,拍电视台,拍狗仔,拍人性这个题材很好,故事仍需打磨。
加油!
2021年我的第25部影院影片。
关于本片,我想说,影视行业和电视台的题材蛮新颖,但是故事真的需要好好打磨,观影感觉就像是网剧的其中一集,而不是一部电影。
有时候光看片名真的是会被误导的,好片被耽误,不好的片被引流。
蛮好观影之前看看简介的,然后再看看导演的大名啊,抑或再瞧瞧几个平台的评分之类……作为一个新手娱乐新闻记者,女主居然可以非常轻松地找到她想找的人,毫无阻拦地闯入导演的酒店房间、进入女演员的房车、男演员的病房,拦制作人的车,还让这几位重要人物对她掏心掏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就差把一个大大的光晕套在她头上了!
不知道现实生活中资深娱记看了是啥滋味!
主角光环当然没问题,只是你能不能设置一些路卡、经过重重艰险再达成目的,不然真的很容易让职场新人太憧憬美好的未来而忽略了对困难的准备啊。
本来呢,以为片子会好好挖一挖“行业内幕”,谁知这只是个噱头,到头来都是为最后的主题升华服务的。
记者啊、媒体啊不能只局限于挖娱乐、挖黑料,从业者的良心、影视行业的温度、职场的酸甜苦辣都是要好好联动一下的啦。
嗯,片尾抛了个新闻悬疑,再想想女主妈妈这条线、女主的背景、新闻中心那帮人埋的坑,看样子也是想要做成系列电影了,不过我想我是不会去贡献续集的票房了。
PS:意外地,看到了电视台某知名主持人的出镜,且在回忆段落不断重复闪回,电影的篇幅是有多不够?
因为这是一部由一位对影视制作有着童年情怀,影片中所涉领域有着亲身经历的从业者制作的诚心之作,所以说它饱含真情实感;因为这是一部历时五年,经历波折,把本该以电视剧呈现的巨作精简成电影小集,所以说它是智慧之作;因为这是一部与市场各种大剧相较耗资不大,阵容并非毫华,然而人人都准备好了勇于面对最终的褒贬,倾心而作的新涉题材;你可能会有些不爽落,因为以上的理由,你也可能会由衷喜爱,因为以上的理由。
片中女主和组内各人都带着各自的理想,去探知真相,青涩的女主,幽默的伟哥,稳健的几位大家主都让整个片子变得有骨有肉。
十分喜欢。
看完记得,虽然我们都不可能做到与网与争,那就努力谨慎吃瓜吧!
等候10月第二部✔
神tm稳定发挥
女主这演技真的看着恶心
空有野心
讽刺意味很浓,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人们需要的是用脑思考而且最重要的是要有独立的思维!
剧情紧凑,生动形象的演绎出探索真相的那种欲望
我感觉看了一部低质量网大,裂开了。
黄觉呀,你接这部电影,是因为什么?是因为被绑架了吗???这部电影,是不是专为女一号投的?关键是,她的演技,是个啥?
片头看到电影频道巨大的台标出现就有不祥的预感了…九块九票价都请酌情观看🆘🆘女主的人设本来就很离谱,演员的表演更是已经无法用灾难形容,肢体动作和表情僵硬无比,台词更是生硬,整体呈现出的人物和片子里试图呈现的“行业内幕”背道而驰。只批评女主是因为差的实在突出,整部片子下来除了黄觉刘台向主任的演技格格不入之外其他所有人都差的离谱。 回忆段落素材的反复使用就差把故弄玄虚水时长写在字幕上了,即使为第二部铺垫也不能这样操作。影视圈和新闻圈联动的题材选的很好,但是这部片子表现出什么呢?娱乐性表达性演员表演通通差劲。远离所有套拍电影,会变得不幸。某位老师怎么夸得出口的啊??是真的给的太多了吗??还是你也想给这个片子一个温馨的结局??
支持导演正能量电影,以很小成本的代价以独特的前任工作者的角度把故事呈现给我们,这部电影仅仅是想表现出不同于商业片的剧情把一个职业中人性的刻画写的淋漓尽致!
神奇的剧情,竟然还能拍第二部
给几个算是我认得的主角例如黄觉的分,还有几个颜值不错的演员吧 能看下去,却有点失望最终的结局。
还行
我看这个真的得算工伤
竟然还有第二部?
好无聊的剧,设定挺好的但是拍得像刑侦局一样,女主又尬,好难看。
迷之节奏,演技捉急,三次想睡过去
六公主拍的电视剧
还是需要背后有人才能好办事,如果一般人连着口误三次早就被辞退了。不过最后女主任杏也用实力证明了自己可以干好。
这是在暗示某些国产电影请一些外国团队,最后制作成了不伦不类的电影嘛?哈哈哈
看起来很有故事的人物,克制营造的氛围,一时间不知道自己在看网大还是在参与剧本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