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年的新闻只有残留的依稀印象,只知道这些学生们全部生还,只知道是个奇迹。
但没想到是这样一个人类又一次超越极限,战胜不可能,以此来拯救生命的精彩故事。
看着电影中的地图,看着那些数字,潜水六小时,潜水十三小时……几乎不敢想象这是人为能够做到的事情。
即使早知少年们能够生还,可是当第一个洞穴潜水专家找到他们时,那种震撼和惊喜之情还是让人振奋不已。
孩子们天真地以为就此得救,可专家却悲观地觉得不如不告诉世人他们依然还活着的这个真相,以免大喜大悲之下更大的伤害。
几乎后半程,占据了电影大半篇幅,都在讲述找到少年之后的救援故事。
在我的记忆中,当时的报道大大赞扬了少年们的勇敢,如何学潜水,如何克服困难,如何跟着专家潜水游出获救。
看到麻醉剂那个方案时,还笃定地觉得,最后肯定不是这样,最后肯定是让少年们学习潜水了。
可随时剧情的慢慢推移,我犹豫了。
一个成年男子,一个专业的潜水队员都无法完成的路程,是这些孩子们仅凭意志和勇气就能完成的吗?
如若不是,那当年的新闻又是怎么回事?
直到最后才恍然大悟,原来也是怕舆论的声音才编织了这样一个谎言。
可知晓这一切后,更觉不易。
这不是几个人身上的担子,这是一群人的。
不禁后怕,如若解救不成功,如若即使有一人没有获救,那所有的罪责是否都要向他们袭来?
哪怕他们已然是英雄。
这样一个可怕又绝妙的点子,最终带来了生机。
可能焦心的家属们都不敢盼望着终有能重逢的那一天。
我在想,这样一个新闻,一个救援故事,为什么带来如此巨大的反响与震撼。
因为这绝不仅仅是救援二字。
正是因为面对着生命,大家才能如此义无反顾。
甘冒奇险与大不韪,只要天秤的另一端是生命,那就无需再多言。
这也是人类探索极限的一大步。
这里没有国籍,没有人种,只是一群人各司其职各尽其力,来挽救十几个年轻的鲜活生命。
拯救与超越,致敬。
我是没想到这个几年前的事件在有了获奖纪录片之后又被改编成了电影,可能当前环境大家真的很需要复习这种团结一心的感动吧。
感觉纪录片和这个改编的侧重不太一样,也相互有补充。
节奏上来说,这个改编甚至还没有纪录片来得惊心动魄。
Rick和John一开始的探洞过程远没有本片里展现的这么顺利,一开始水流急到根本不能从chamber 3再前进,他们都觉得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一度联系大使安排回去的飞机了。
后来他们到了一开始大家觉得孩子最有可能在的地方,但是还没找到他们,这个时候一个人的气已经到了安全余量以下了,但是他直觉觉得需要push the limit,于是接着往前探索了,才最终找到了小朋友们。
麻醉这个计划当然也没有影片中那么顺利地就被允许了,他们做了很多解释和排练当地政府才同意。
并且影片中governor说如果失败所有的责任都在他,纪录片里有提到,有人提醒Harris医生,如果有人去世他可能会被送去坐牢。
不过关于把孩子们运出来的时长,从纪录片里看大概是2.5-3小时,影片里一直说是5个多小时,不知道是不是我看错了还是本片故意夸大了。
另一方面,纪录片比较侧重的是这些洞潜救援者,本片有更多地展示其他方面的努力。
这场救援的关键当然是这几个洞潜大佬,但是确实必须是各方面努力才能达成的结果。
比如如果没有帮助改变水流的那拨人(以及当地农民的牺牲),洞里的流会急到根本前进不了。
Navy Seals和其他志愿者在chamber 3搭起了接应的base,不然孩子们还要再被拖800m才到出口,多一分麻醉时间就是多一分意外发生的可能。
甚至当地群众的求神拜佛我都觉得是有用的,起初我也像Rick一样觉得都什么时候了还搞这些,但是后来越来越觉得这整个救援能成功简直就像神迹。
影片里也多了一点被困者的视角,说真的一群小朋友能平静下来坚持这么十多天,真的很难想象他们经历了什么。
终于看到了来救援的人,看着一些小伙伴先被送走,不知道被剩下的小朋友心里会不会更煎熬……还有那个队长,他哽咽着问家长们为什么都没有责备自己,那个镜头我一下就鼻酸了。
他们全员坚持到被发现,这本来就是救援的重要一环。
关于这些diver的塑造也稍微有点不同,个人觉得Rick在纪录片里没有影片里显得这么高傲和不屑,但也有可能他确实有一些变化毕竟纪录片采访的是整个事件过后的他了。
改编的影片当然只负责讲救援的这个故事,纪录片里有更多当事人采访可以可以更多了解他们本人。
记录片里他们从人到装备感觉都没有本片里这么光鲜,几个cave diver也都说自己或多或少都有点古怪和不合群,洞潜让他们觉得安全和自由,这也算是部分解释了为什么有人会把洞潜当爱好。
说到爱好,我一直惊讶包括影片里的Seals和某些报道评论说他们是业余爱好者,额他们难道不才是洞潜的专家么,seals才是外行啊。
我还挺疑惑的在泰国这么个潜水业兴旺的国家,就没有当地的洞潜教练之类的么?
不说去救援,好赖给seals一些指导吧,别让他们背着一个气瓶就去送死啊,或者至少作为沟通的桥梁减少一些他们跟英国潜水员的纷争。
感觉救援过程不少时间都用在让领导官员认可他们和他们的计划上了,虽说拍板的人确实要承担更大的压力吧,但是看着时间一点点过去还是很让人揪心。
不过有一说一,最后领导能同意麻醉这个方案,确实很不容易,试想一下一但出事(而且出事也不是小概率事件), 要承受多大的舆论压力,Harris医生自己都说,自己感觉太糟糕了,感觉在给他们实行安乐死……总的来说,这个事件本身真的太绝了,就是即使我已经完全知道事情经过的情况下,再看到他们找到孩子和把第一个孩子成功送出来的时候,还是会忍不住落泪(我有可能太emotional了学不了洞潜了哈哈)。
所以本片算是无功无过的一个改编吧,没有太多添油加醋,也没有试图把故事讲得更引人入胜,算是朴素地还原了整个事件。
甲流在家,无聊中开始开始搜片,个人有个不太好的习惯,当自身心情很丧时就会想看灾难片,通过电影里人物的悲惨命运,痛苦环境,来映衬自己的幸福生活,以获得满足感,虽然有些卑劣,但对于我们这种生活在底层的小市民来说,还有别的让自己幸福的方法吗?
卑劣就卑劣吧···电影的开端和大多数灾难片一样,风和日丽的天气,幸福美满的家庭,人们脸上都洋溢着满满的幸福,一名足球教练带着他的十二名球员训练完后去一个名为“睡美人洞”的地方游玩,但是由于突发暴雨,将洞内淹没,教练和他的球员们全部被困,最后在政府的全力营救下获救,整部片子虽然快两个半小时,但是剧情紧凑,紧张,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灾难片,值得一提的是那个教练,作为这群孩子的主心骨,他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带领孩子们争取最大的获救时间,给他们加油打气,带他们冥想,调整心态,减少消耗,
睡美人山,得名于睡美人。
說是一位公主,愛上卑微的馬伕,私奔至此。
但馬伕被國王派來的13個人殺死,公主因此含恨自殺。
事發後,當地有人夢到:這13人足球隊的祖先,就是當年那13個殺手。
而其它地方則有人夢到:公主說要見一位緬甸的僧人,因為他就是300年前的馬伕,公主說只要見到僧人,就不會加害他人。
於是事發后第6天,僧人遠道而來在睡美人山做了法事。
而且,在多數人都認為孩子們因為惡劣天氣而凶多吉少的時候,他卻表示所有孩子過幾天都會平安回家。
至於教練,有說法說他是個居士,在洞穴中教授孩子們冥想,所以幫助孩子們度過了沒有食物、缺少氧氣、缺少光線、充滿恐懼的一長段時間。
供參考。
没错,姐妹又回来了,在我被网络炸骗颓废了整整一个月之后,今天想分享一下我最近还挺喜欢的这部片。
这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救援片让我没有觉得非常的无趣,反而让我了解了很多救援的要素。
与当年著名的《唐山大地震》相比,本片没有过多的人物情感渲染,反而更是注重在了救援这件本身的单纯的事情方面。
然后需要观众带入去看的就是本片取材真实事件。
首先事情的起因就不多赘述,一群足球队的孩子带着体育老师前往泰国著名景点“睡美人洞穴”探险,老师只想到了陪着孩子去,却没想到要提前看下天气预报。
有句话叫做泰国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
好好的洞穴因为大雨进了水,家长们也迟迟未等到应该回家的孩子,开始着急。
再次提醒,出门记得看天气预报到这里,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原来下雨天的洞穴这么可怕。
再加上第一批救援人员进去之后数小时带上而回,这件事已经不简单了。
第一批救援人员受伤只一个晚上,洞穴这里集结专门的潜水特种兵以及府长(相当于我国的省长),抽水队,国际救援队,还有志愿者等等救援组织。
最主要的就是迎来本片的男主们—退休消防员也是业余的洞穴救援人员。
Nick 和John到达专业的事情一定要交给专业的人做。
官方的海豹突击队已经算是非常专业的人了,但是,作为这种洞穴救援,他们缺乏在狭窄空间行动的经验。
所以Rick 和John的出现尤为重要。
他们的第一次尝试,虽说只是达到了目前海豹队所能达到的T型交叉口,但是最起码也是顺手救了在3号室打水的工人。
第一次尝试进入,被突如其来的水流逼退为了争分夺秒,更是在下雨的情况下请求第二次进入,虽然被提议最终还是被府长驳回。
后面我们也可以看到由于他们的努力,仅第二次进入,就找到了孩子们的地点。
顺利把救援绳路搭好。
单程就需要大概6个多0小时的潜水,我相信正常人的体力都已经吃不消。
后面关于实施援救,他们更是找来自己以前的搭档,更是让这种合作在自己熟悉的更加得心应手。
第二次进入顺利找到孩子我们后面也看到,有前往送物资的海豹突击队的队员在路程中的死亡,无疑,这件救援行动的难度之大。
海豹突击队队员意外死亡另外,还有一个人的工作非常重要,就是对山上的雨水进行引流。
作为水利工程师,首先在当地居民配合找到一些洞穴的进水点进行填堵,然后就是把山上的水导流至另一侧。
水利工程师带大家导流关于生死。
13个人被找到的时候,外面众人都是欢喜,10天来,13个人居然可以依然活着,没有人死亡,听到这样的消息,所有人都陷入了狂欢。
回报13个人生的消息但是在这个时候,对于nick来讲,他们却遇到了特别棘手的问题,从没想过13个人还活着。
Nick的一番话,才让众人真正明白营救的真是难度。
原来以为的生居然是显而易见的死亡,无非就是从死神手里抢人的感觉。
Nick指出真相后面他们用麻药实施救援的时候,麻药打下去,所有人都捏一把汗,孩子们随时都有可能死在运输途中。
特别是最后一个小孩,非常欣喜的吃下安眠药,笑着等待回去的时候,真是无奈。
救援开始同时,后面随着救出的人都活着,Nick他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来自群众的压力关于权力与责任。
府长,整个营救尤为有担当,特别是关于是否要打麻药的决定上?
他更是做好了背锅的准备 。
府长的决定其实,写到最后,没有太多的话语去夸赞这出电影,有人牺牲,有人差点牺牲,只能说,希望意外永远不要来。
生命在自家人心中都是至高无上的 为了生命的存活都会伸出援助之手 英雄就是这样英勇就义 舍己为人 最后救出十三条人命 凭借的是专业的知识 深刻的教训 和血淋淋的人民子弟兵的性命 记录只是一种形式 更重要的我们自己要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否符合当下的条件 总结经验教训 才能成长 因为前辈的牺牲 换来了我们的万世太平 居安思危还是要有的
睡美人洞救援行动洞窟救援行動语言下载PDF监视编辑睡美人洞救援行动,为2018年6月末到7月初在泰国北部清莱府靠近缅甸国界“睡美人洞(泰语:วนอุทยานถ้ำหลวง-ขุนน้ำนางนอน#ถ้ำหลวง)”(泰语:ถ้ำหลวง,英语:Tham Luang,或译“探銮”)的洞窟救援行动。
起因是该年6月23日,清莱府的少年足球队“野猪队”(Moo Pa)12名少年和教练,因睡美人洞遭暴雨灌入而受困洞内。
睡美人洞救援行动在洞穴入口的救援人员和设备日期2018年6月23日 – 2018年7月10日地点 泰国清莱府睡美人洞(英语:Tham Luang Nang Non)坐标20°22′21″N 99°51′03″E起因强烈季风造成的暴雨淹没山洞结果九日后12位少年和其助理教练被证实存活[1],12位少年及教练成功被营救[2]死亡1名潜水员[3][4]睡美人洞清莱曼谷睡美人洞的位置为寻找失踪的13人,在两个星期内,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名志愿者投入救援,其中不乏军警人员、潜水专家、医疗人员、工程公司、救难团队等,来到救援工作中协助或提供援助。
除了泰国政府倾力投入,同缅甸、寮国派出大量搜救人员前往救援,还有美国(含军方)、英国、澳洲、加拿大、欧盟诸国、俄罗斯、以色列、中国、日本、印度及东协诸国等,共二十多国的团队并肩合作,及非政府组织的公益团体,都有派人到现场协助救援。
全员在7月8-10日之间被全部救出。
但有一名38岁自愿参加行动的退伍士官长沙曼·库南(泰语:สมาน กุนัน)在7月5日深夜的运送物资进洞后回程时,因自身气瓶氧量不足而昏迷。
被同行者带上岸急救后,6日清晨2点宣告不治。
洞外周边2018年11月成为新的国家公园保护区和观光景点,但洞内在2019年2月19日起被封闭清理积存之救援工具与杂物等[5],至同年10月27日清理完成后试运行,至同年11月1日早上重新开放观光[6],开放时间为上午8时半至下午4时半,并限制分批入洞,每批入洞人数不超过30人,而每天入洞人数被限制不超过2000人[7]。
目录被困人员救援过程失踪阶段寻获失踪人员后续救援工作脱困后的健康状况救援方救援困难原因分析水位升高与潜水能见度降低洞穴地形复杂潜水脱困难度高钻洞脱困不可行相关人员究责泰教练陷入起诉疑云脱困后续发展流行文化参考资料相关外部链接被困人员编辑被困(失踪)人员共计13人,其中12名为泰国少年足球队“野猪队”队员,年龄在11岁至16岁之间,第13人是教练。
姓名年龄介绍1Chanin Vibulrungruang112Panumas Sangdee133Duganpet Promtep13足球队队长[8]4Somepong Jaiwong135Mongkol Booneiam(或Mongkol Boonpiam)13绰号马克(Mark),于第一波救援行动脱困,是首位获救人员。
[9]6Nattawut Takamrong14于第一波救援行动脱困[10]7Ekarat Wongsukchan148Adul Sam-on(或Ardoon Sam-aon)14受过良好的教育,会讲泰文、缅甸文、中文、英文。
他是本次受困人员中,唯一会讲英语的人。
当受困者在洞穴内里英籍救难人员发现时,只有他能用英语跟救难人员沟通。
[11]无国籍人士,在缅甸边境出生,从小被美赛恩典教会(Mae Sai Grace Church )养育,成绩优异(GPA达3.94分)[12],他在获救后取得公民身分。
[13]9Prajak Sutham15于第一波救援行动脱困[9]10Pipat Pho15于第一波救援行动脱困[10]11Pornchai Kamluang(或Ponchai Khamluang)16无国籍人士,获救后取得公民身分。
[13]12Peerapat Sompiangjai17此人是足球队进入洞穴探险的关键,原因是为了给他生日惊喜。
而足球队在洞内受困的9天,是靠著他的庆生蛋糕和零食补充热量。
[11]13Ekapol Chantawong(查塔汪)25足球队助理教练,2013年加入足球队,在那之前当过八年和尚。
在受困期间,他跟少年分享自己的食物,并带领少年静坐、冥想、采集洞内清水等求生技巧。
他于第三波救援行动脱困。
[11]无国籍人士,获救后取得公民身分。
[13]救援过程编辑失踪阶段编辑6月23日,12名足球队少年在泰缅边界的清莱省美塞(Mae Sai)的体育场练球。
结束后,少年为了给同伴庆生惊喜,计画到睡美人洞探险。
因为本次计画在洞里待比较久,他们吃完午餐后才出发,带著蛋糕和零食到睡美人洞探险。
未料当天却适逢泰国雨季,一行人因暴雨灌入洞内,逃到高处避难,并与前来寻找他们的教练一同困于洞中。
[14]当晚,有家长发现孩子未照预订时间返家,便向警方通报协寻。
之后,森林公园的巡逻人员在洞窟入口处,发现球队遗留的11辆单车和一辆机车及运动背包。
约当晚10点,家长向警方通报13人集体失踪。
[15][16]6月24日凌晨1点左右,暹罗和清莱医院的救援队展开搜救行动,并在洞内约四公里的距离发现12双凉鞋,研判全员可能因洞内水位上涨,困于洞穴深处。
当时泰国警方因欠缺潜水搜救装备,未能更深入洞穴探索,故泰国政府在24日晚间指派海军海豹部队支援,由军队接手救援。
[15]6月28日,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的美国空军特种部队抵达现场,成员包括第353特别行动组,第320特种战术中队及第31救援中队。
同时地面也增加搜救犬和志愿小组协助。
[15]6月29日,泰国总理帕拉育·詹欧查视察救援现场。
现场约840名士兵、90名特种部队成员、4架直升机、开挖机和救灾设备投入搜救行动。
[17]6月29日,有3名搜救人员受轻伤,研判系因供应照明和抽水机电力的电线漏电。
[18]寻获失踪人员编辑7月2日,受困第9天,英籍洞穴救援人员瑞克寻获少年足球队和教练,全员幸存。
[19][20]后续救援工作编辑运送受困人员的军用直升机。
7月5日,受困第13天。
泰国《民族报》报导,救援行动方案分三阶段[21]:第一阶段:海军潜水和搜救专家携带食物和救生包进入,陪伴受困师生,并对该地点进行结构调查。
第二阶段:医师和其他专家进入,提供医疗协助。
第三阶段:提供食物,给予少年潜水训练,并持续抽水以防洞穴水位上涨。
7月6日,受困第14天,前泰国海军精英海豹部队成员沙曼·库南殉职,他在布置潜水逃生路线时,因氧气不足溺毙洞内。
[22]此时的救援行动,因受困者欠缺潜水离开洞穴的体力,以填充洞内氧气(洞内氧气已跌至15%)和布置逃生路线为主。
[23]7月8日,受困第16天,第一波救援行动,耗时11小时,有四位少年脱困。
本次行动计有50名外国潜水员、40名泰国潜水员参与救援任务。
[24][25]泰国军方决定在8日发动救援的关键,系因依据天气预报,之后会有三四天的豪雨,洞穴恐因豪雨积水错失最佳时机,且当日洞穴水位有下降,部分路段较易于行走。
[26]至于在洞穴中需要潜水的路段,以一名救援潜水员携带一名孩子的方式进行。
救援潜水员让孩子戴上全罩式氧气面罩,并穿上带有浮力的背心,后背有可供潜水员拉住孩子背心的绳子,全程依照孩子的体重注射适量的镇定剂,让孩子保持睡著状态,并在五段水坑中间的气室进行补打。
气瓶背在孩子的胸口,并将孩子的双手固定于其大腿两侧,以避免中途清醒紧张,可能产生挥扯。
[27]7月9日,受困第17天,第二波救援行动,耗时9小时,有四位少年脱困。
[28][29]7月10日,受困第18天,第三波救援行动,仅耗时7小时,剩馀四位少年及教练平安脱困[30][27],为本次救援行动划下句点。
脱困后的健康状况编辑在7月8日至9日(受困第16-17天)脱困的八名少年,没有任何人发烧。
他们一出洞就立即戴上太阳眼镜保护眼睛,因为他们的眼睛无法承受外部光线的刺激。
部分少年出现低温的情形,甚至有一位少年送医时,心跳频率偏低。
泰国卫生部秘书指出,少年出洞后,就立即提供速食品和能量凝胶,之后也有给予易于消化的食物。
[31]少年离洞后就立即被送到医院隔离七天,因为他们长期待在洞里,洞中环境湿冷、昏暗、不通风,期间也没什么进食,因此必须观察他们是否有感染洞穴相关的疾病,例如是否有被寄生于蝙蝠排泄物的菌类感染,以及观察皮肤的擦伤和割伤的复原状况。
此外,有两名少年肺部疑似出现感染症状,院方已施打抗生素。
[31]在确保少年不会传染疾病前,他们只能隔著玻璃跟亲属会面,或亲属会面时须穿防护衣,且距离须隔两公尺。
[32]为了确保少年的心理健康,医生嘱咐家长,脱困后当月不应让少年再接受媒体采访,以免触发创伤经验。
[33]救援方编辑本次救援行动受到全世界的瞩目,亦展现出人溺己溺的救援无国界精神,除泰国本身倾力投入外,还有美国(含军方)及英国、澳洲、寮国、缅甸等20多国,及非政府组织的公益团体,也派人前往现场协助救援。
[34][20]本次救援任务动员人力超过上千人,其中有三人因救援行动扮演关键地位以及两人遇难,被媒体封为救援功臣:[35]英籍洞穴救援人员瑞克·史坦顿和沃兰登(John Volanthen),两人分别是56岁和47岁,隶属“南部与中部威尔斯洞穴搜救小队”。
他们联同第三名英方专家哈珀(Robert Harper),代表“英国洞穴救援协会”来到清莱投入救援任务。
他们在失踪人员受困第9天,找到当事人的受困位置,使救援行动获得突破性的跃进。
[36][37]澳洲麻醉科医生哈里斯(Richard Harris),53岁。
哈里斯因具有丰富的洞穴潜水经验(30年资历),他收到英国潜水组织的求助后,立即抛下假期,自愿投入救援行动,潜水进入洞穴为受困人员进行诊断,并为救援策略中给予医学建议,是受困人员得以全员获救的关键。
原本泰国政府认为应该让强壮的孩子先离开,但哈里斯入洞诊断少年的健康状况后,研判体况虚弱者的状况已不能再拖延,否则会丧命,他建议先让最虚弱的少年离开。
最后,官员采纳其意见,让最虚弱的少年脱困。
[35]而当少年脱困后,医生立即接获父亲病逝的噩耗。
[38]前泰国海军精英海豹部队成员沙曼·库南,38岁。
他是本次救援行动中第一位牺牲的救难人员。
萨玛恩的工作是将氧气瓶布置在13名师生可能出洞的路径上,但他在回到洞口的途中,因氧气不足,在距离洞口1.5公里处昏迷。
伙伴发现他在水中昏迷,曾试图为他的心脏加压急救,但未成功,萨玛恩最后不幸丧生。
[22]事后,泰王颁下谕令,追封军阶至少校,并颁授大十字骑士章(一等)白象勋章,表扬他舍己救人。
[39]参与救援的其中一名泰国海军精英海豹部队员、士官贝鲁特·帕克巴拉(泰语:เบรุต ปากบารา),因行动而血液受感染,一直接受治疗但情况恶化,2019年12月27日中午有家属于其facebook发布该位士官已过世与当天举行葬体的消息,泰国海军在当天晚上在其facebook专页上证实其死讯,但没有透露具体离世的日期。
[40][41]救援困难原因分析编辑水位升高与潜水能见度降低编辑救援行动利用水泵把洞穴里的水引出来并排放到附近的湖泊中,以便能够降低洞穴中的水位。
在受困期间,泰国正值雨季,连日暴雨使洞内水位节节升高,每小时能上升15公分,甚至洞穴有些地方深达五公尺的积水。
也因著豪雨不断灌入洞内,造成洞内泥水污浊,增加潜水员救援难度。
即使泰国政府调来大型泵浦和水管抽水,但水管常被泥巴、石头、树叶之类的杂物堵塞,且抽水速度也比不过降雨速度。
[42][18]邻近农夫也遭抽水活动影响,农田被作为供救难单位排放污水之用,导致上百位农夫的农田与作物泡汤,影响遍及2.2平方公里的稻田。
[43]洞穴地形复杂编辑睡美人洞穴全长10多公里,为泰国第四长的洞穴,全世界最难导航的洞穴之一,因拥有崎岖、狭窄的通道,至今仍无人能走完全程。
[43] 面对复杂的洞穴地形,英国潜水专家指出:“这个洞穴的构造不是太复杂,但是很长,通道大小不一,因为下雨而增加了救援难度。
”[18]潜水脱困难度高编辑虽然受困师生的受困地点距离洞穴入口仅4公里,但因下雨带来积水,并非每一段都能步行。
其中2.5公里需潜水或游泳。
然而,除泰国连日暴雨使水中能见度混浊外,加上地形崎岖,部分区域狭窄,连氧气瓶都无法携带。
或有些区域深达10多公尺。
当专业潜水员单趟都必须花上6小时(往返11-12小时),更何况不谙水性、才刚开始学习潜水的泰国师生。
再者,师生已在洞中受困数日,有体力不佳的状况,或心理承担力有限,都对长时间潜水来说是个挑战,因此打麻醉药。
若初学者在潜水过程中有一时惊慌或失误,恐酿成悲剧。
[44][45][46][47]钻洞脱困不可行编辑救援队曾尝试从洞穴上方挖洞,希望制造一条直通受困地点的逃生路线,不过此计划被评估不可行,因速度太慢,盖好新的路线需要时间,还得出动大型装备来打破石块。
且挖之前,必须先调查确认位置,方能正确钻洞。
更何况,在挖洞过程中,洞穴有崩塌风险。
[47][48][45]相关人员究责编辑泰教练陷入起诉疑云编辑自从“野猪足球队”受困的消息引起社会关注后,亦兴起一波相关人员究责的检讨声浪。
原因是足球队员都是未成年人,而教练查塔汪(Ekapol Chanthawong)作为成年人,居然带领未成年人进入山洞探险。
他作为队上唯一的成年人,在雨季冒然带领少年进入洞穴,显为轻率之举,甚至因此耗费庞大社会资源,惊动泰国社会。
不过对于这项传闻,泰国检警拒绝评论,仅表示会审视本案。
[49]对于教练将被起诉的疑云,另有泰国媒体与网友指出,当时是足球队员独自先入洞探险,但因他们失踪了,教练在家长的请托下入洞寻人,却一同受困。
因此教练对于少年受困并无责任,他反倒是帮助少年们得以活命的功臣。
但此说并未获得证实,实际上教练确实是带头进入洞穴者。
在受困期间,教练有安抚少年情绪,教导少年正确的求生知识(例如打坐躺卧减少能量消耗、禁饮脏水、采集洞内渗透清水),还将自己的食物分给学生,才让全员得以存活至救援大队的前来。
[50][51]脱困后续发展编辑2018年7月24日,在清莱美塞县的“巨蝎寺”(Wat Phra That Doi Wao),11名少年和教练举办公开剃度仪式。
因短期出家是泰国传统习俗,他们希望能在短期出家期间,为历劫归来之重生祈福,并报答救援的恩情,全员预计于8月4日出关。
惟有一少年因为信仰基督教,并非佛教,未一同出家。
[52]2018年8月8日,泰国教练查塔汪与足球队三名少年正式取得泰国公民身分。
三名少年分别是Mongkol Boonpiam(绰号马可、第一位获救少年)、Ardoon Sam-aon(唯一会讲英文者,被英国救难人员寻获时做为受困者代表与救难人员沟通)和Ponchai Khamluang。
[13]随著救援行动受到国际社会关注,教练与少年无国籍的问题亦浮上台面。
无国籍的原因是“野猪队”成员来自美塞县(Mae Sai),该县是泰国清莱府(Chiang Rai)的最北端,处于国境边缘与缅甸接壤,那里有许多逃离缅甸军政府的居民。
少年得到泰国公民身分后,获得离开清莱的迁徙自由、投票权、工作权、服公职权,以及自由买卖土地的权利。
[53][54]2019年6月24日,脱困后一年,搜救人员(Vernon)仍活在洞穴搜救的阴影中。
[55]流行文化编辑《奇迹救援(英语:The Cave (2019 Thai film))》(英语:The Cave):2019年泰国电影。
《闯进山洞的泰国少年》,香港儿童文学作家关丽珊著作。
《洞穴救援行动(英语:The Rescue (2021 film))》:2021年10月8日于国家地理频道首播的纪录片《十三条命》:2022年美国传记片。
《泰洞救援》:2022年Netflix剧集
9分。
3年前看过《勇往直前》,那个时候消防员的义无反顾,迎难而上给我很多感动、触动。
这部电影正好是在豆瓣上的第1400部电影,为这个数字而选择了这个电影感到很荣幸。
很无心的一次探险,却被困在洞穴十几天,面对复杂的地形,所有人都聚集在洞穴旁边,大家的想法就是如何救出这些孩子。
而对于凶险迎难而上的救生员们给了我对于人性中善念愿意相信的能量。
那个泰国海豹突击队员的遇难是剧情最大的波澜点,很具象的感受到环境的凶险,想起人性问题中著名的火车岔口问题。
对,我们要救这些孩子而前提不是枉顾自己的性命。
府长是个很有担当的人吧?
面对险恶的环境,慎重下水的命令是对所有救援人员的负责。
虽然面对心急如焚的家长们,只能慎重,因为他知道,所有在场的人都是会为了救那13个孩子拼命的人,而他们也是儿子啊!
焦灼的场面需要破局。
外国救援队的专业能力凸显出来,随着雨季来临,必须立刻展开救援。
救援的过程也设计的很好,原来之前探路用的绳索是他们生命的保证,最后一趟因为水流太急而被冲开,幸运的是还是到达中间的洞穴,而那名年轻的救援员再也无法走完剩下的路...有小波澜,最后结局是happying end。
看完心里暖暖的、湿湿的,当下社会很多都是唯利是图,我可以不好,但你更不能好...在这些名利中挣扎,觉得很没有意思,也失去了对善良的相信。
也许就像歌里唱的吧,还是要等到绚烂花开吧。
一部扣人心弦的灾难救援片,四星推荐。
影片基于真实事件改编,事件发生与2018年世界杯期间,球队为胜利而战的同时,十几条足球少年正在另一个地方为着生存而战,与大自然做着持久的抗争,没有人能想象他们是如何在山洞了坚持了那么多天,影片并没有具体的画面交代(一部缺憾),只是通过小球员的表述:“我们是个团队,我们互相帮助,教练教我们冥想。
”从影片来看,简单朴实还原事件,节奏紧凑顺畅,没有过度渲染,主要集中在表现人道主义救援队,犹如“亚瑟的圆桌骑士”一般来到泰国,组成特别行动小组,最后成功完成救援。
大灾大难之前,平凡百姓将希望寄托与信仰,神明,祭祀与祈祷,这是无奈无力之中,人们唯一能做的事,寄托以不至于精神崩塌。
站在前线的人们,勇气、人性的关怀,还有爱,让他们一次次去面对生与死的考验。
所以你开始会感慨着,生命的脆弱与顽强,人性的光辉这样的时刻让人重新燃起关于人的希望。
你还会感慨生命的无常,童话故事般的happy ending真的很少,尤其是你看到片尾大家庆祝救援胜利时,未见到父亲最后一面的救援队员落寞的低头,雨中确认到齐人员时,队长说的就差一个。
关于演员,特别救援小组的头的正是“人王阿拉贡”!。
另外一个重要队员则是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的男主,完全是不同的演绎,演技不错。
关于细节,被困的十几名小全员的球衣都是曼联队和英格兰队,不只是有意设置,还是真实如此。
救援队员用矿泉水瓶巩固双脚的细节反复被提及。
最后,我在想还是那句老话“尽人事,听天命”,信仰给与我们希望,努力抗争给予我们希望与力量,指引我们前进的路。
既要接受,又要不接受。
世界很大,大的每一个角落都发生着完全不同的悲欢离合,世界很小,小的世界各地的人集中在一起共同完成了救援。
【镜杯阁剧评】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决赛在即,美加英合拍、朗·霍华德 Ron Howard(《美丽心灵》、《对话尼克松》、《达芬奇密码》)执导的《Thirteen Lives》(中译名:十三条命)将我的记忆带回了四年前2018年世界杯的那个夏天。
2018年6月23日,天气很好,泰国一支名为“野猪”的少年足球队结束了一天的训练,为了给一名队员庆祝生日,12名少年球员在25岁的助理教练带领下来骑车到泰缅边境清迈府美赛县的知名景点坦銮洞穴游玩。
这个洞穴又叫睡美人洞,全长10.3公里,是泰国第四长洞穴。
突然,天降暴雨,洪水淹没了洞口,除了留在洞口的自行车表明他们的行踪,外接与他们失去了一切联系,13人生死未卜。
生死关头的18天,来自全球17个国家超过5000名志愿者拼死营救。
7月2日,遇险人员被困第10天,两名来自英国的洞潜救援人员理查德·斯坦顿Richard Stanton(维果·莫腾森 Viggo Mortensen饰,曾在《绿皮书》中饰演白人司机)、约翰·沃兰森John Volanthen(科林·法瑞尔 Colin Farrell饰)经过长时间的潜水探察,首先在距离洞口约4.7公里一处叫芭堤雅滩的洞穴附近发现了仍然活着的被困人员。
在这段时间里,少年们在教练的指导下,没有盲目行动或呐喊,而是通过冥想和祈祷,尽量减少消耗,靠着钟乳石滴下的水维持着生命。
生命的顽强令洞外的所有人感到振奋和鼓舞,然而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摆在救援人员面前——如何将他们安全地带出洞穴。
专家提出了三种方案:第一个方案是用潜水的方式将孩子们带出来,但这中间有约4公里的水路,一大半的路程需要潜水,有些地方狭窄逼仄,仅容一人通过,全程更是需要4到5个小时,可这些孩子,都不会游泳或潜水。
在孩子们体能极度虚弱的情形下,让他们短时间内掌握专业潜水技术,难上加难。
第二个方案,等雨季结束、隧道干后再救人,这至少要等4个月,时间太长、变数太大。
第三个方案,抛弃洞口另寻出路。
可持续多天的无人机探索,依然无果。
就连特斯拉CEO马斯克也支了两个招:创造水下尼龙管道、建造迷你潜水舱,虽然大佬的想法非常高科技,但还是因为洞穴的地形条件,很快被否决了。
此时已经进入当地雨季,连续的降雨使地下水位不断上升,7月中旬预计洞中将涨满水,氧气耗尽,食物告竭……救援行动刻不容缓,两名英国志愿者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迅速联系他们的伙伴,洞潜高手兼麻醉师哈里斯Richard Harris等3人前来增援。
经过研究和决策,7月8日,救援行动开始,志愿者给孩子们穿戴好潜水头套、救生衣,缚好氧气瓶,并向孩子们的大腿注射镇静剂,并将他们的手、脚捆绑起来(以防在水下由恐惧产生的过激行为影响救援)。
13个失去意识的人,就如同13根木头被送入水中,由潜水员拖着前行。
经过连续3天紧张的洞穴救援,7月10日,在世界杯半决赛打响前,最终13人全部获救,无一伤亡。
这个救援方法,首次被披露是2021年9月上映的纪录片《泰国洞穴救援》(入围第94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名单)。
在此之前,媒体是这样报道的:先对受困人员进行简单的潜水培训,待他们学会了最基本的水肺潜水技巧,再待专业医生确定可以进行潜水活动后,便由世界最顶尖的潜水专家将被困者逐步、逐段带出水面。
再由其他救援人员用绳索将其带出。
还是太个人英雄主义,看烦了
发生在中国,我都不敢想象我们抽水会多快,估计根本用不上潜水员,直接抽干解救
超出个人主义的奉献精神是总值得夸奖和宣扬的!
克制,救援行动里互相的牵制、算计、给自己留一些余地,在细节中充分体现。没太多配乐,朗·霍华德估计不想太靠外力制造情绪波动吧、
好看,但是过誉。对这场全球化乌托邦一般的救援,呈现方式实在有限;救援与舆论的关系,一味靠说而不是演;府长这条暧昧含糊的辅线,也有点刻板的恶毒想象在了。诚然有优秀的事件纪录片打底,但萧规换来的不一定是曹随。值得赞叹的则是科林和维果的表演,这类片子普遍不怎么捧演员,但两位真的演出了普通百姓的样子——有一定专长,但眼神中透露着真挚的平凡。
恰烂钱行为让人恶心,去年明明有纪录片,这发现流量密码又拍电影
Thai Navy SEALs are doubling their efforts to help the trapped boys.
或许你可以猜到最后的结局,但完全不妨碍你看得惊心动魄,热泪盈眶。
不煽情就很好
看完觉得泰国政府真不错,也放了足量的笔墨在泰方营救上,这是一场人类与自然的较量,最后人类赢了。然后有些人却只觉得是歌颂白人英雄主义至上,真是山猪吃不了细糠
所有人和国家,隆重的场面全部是为了突出美国人,也还不错
真实事件令人赞叹,而这部电影拍得很一般。
与金国威的纪录片《泰国洞穴救援》相差甚远。
202412
凑合
好惊险,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虽然已经知道了结局,但全程还是感觉自己快要窒息了。加之泰国那个关于睡美人洞的古老传说,为电影增加了一丝神奇的色彩。过程中感慨,是教练的冷静负责和孩子们的善良勇敢,还有牺牲庄稼的村民,山上补洞的志愿者,府长的最终决策,救援队的一遍遍演练、一次次冒着生命危险潜下去……才能创造这个奇迹。
有【泰国洞穴救援】在先,时间间隔还这么近,就显得这部片子有点鸡肋,朗·霍华德就是干了一个行活,没什么缺点,也没什么优点。可能是因为时长的缘故,剧情片比纪录片长出半小时,最后40分钟的营救戏份也并没有更出彩,反而还没有纪录片的节奏紧张刺激。看过纪录片的话,可以无视这部剧情片。没看过纪录片的话,应该会更喜欢这部剧情片。
所谓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一群小孩说去钻洞带点零食骑着自行车就去了,这么狭窄却连头盔都不戴,可见这洞穴在当地就是稀松平常,没有什么防范,绝想不到会弄出这么大动静。纪录片其实就很好了,电影的优点是多一点个人视角,最后颇有《魔戒》结尾的感觉,做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情然后安静地回到家乡。另一个优点是不煽,基本是直白地叙述(这要是大陆想象一下得煽乎成什么样,参见《中国机长》)。另外又一部没看出阿拉贡的电影
真实事件改编=糊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