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大学哲学课教员的高等游民一枚,厚脸皮蹭小朋友的漫画书,各种百无聊赖瘫在家里混吃等死,会抢喵姆的小鱼干下饭,在哥嫂家蹭吃蹭喝还好意思伸手要零花钱…就是这样的叔叔却是个温暖善良的男人。
对生活的态度就是「Es ist gut」,我可以是废柴,但我不能丢了傲娇和善良呐!
漫画式的笑点满载。
又是超成熟小孩+不靠谱大人的组合。
松田龙平的核心气质是一种无人能及的冷淡,他看起来超凡绝俗,对人类的一切纷扰绝无兴趣。
锩川实花拍过一系列男星的写真,其中龙平的主题叫做“隐士之男”,那组照片采用了极为鲜艳华丽的衣饰和大朵大朵的花卉背景,然而一切似锦繁花只起到了一个作用:就是衬托得龙平更加冷淡了。
松田龙平的萌是一种冷淡的艺术。
基本上他的萌有两种,一种是艳若桃李,冷若冰霜,比如《御法度》和《蓝色青春》。
他那时候尖锐的个人气质已经盖过了所有演技和情节,极为白皙的皮肤,脆弱的高鼻梁,冷淡的眼睛,娇媚却缺乏欢愉表情的嘴,完全是一件耐人寻味的艺术品。
长相和气质是很微妙的东西,龙平的弟弟翔太和他长相类似,可是翔太看起来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帅气的人,龙平却没什么人气,像一种近似妖的存在。
在《御法度》里他兴风作浪堪称祸水,然而他冷淡到令我觉得他并非对人类怀有什么恶意,他只是一种非人的神秘存在,抱有某种玄妙不可解的目的,或者根本没有任何目的。
然而,令我完全没想到的是,龙平并未在高冷的路上一路走到黑,后来的龙平开发出了另一种别出心裁的萌:丧、废、颓、垮、呆,加上冷若冰霜,代表作品如《真幌站前》系列里的行天和《咱叔》里面的这个二逼叔叔。
这种萌表现为猫一样在垃圾食品和漫画中赖着不动,表现为一头乱毛、瘦胳膊瘦腿、破拖鞋老短裤、烂到全是洞的棉袜,表现为眼神呆滞动作松垮,表现为冷笑话般的言谈,表现为面对世间一切安之若素、最多流露一抹迷之微笑。
总之这种萌是一种高级艺术,非龙平不能,咱们葛优叔固然也很有范,但绝对无法呈现这种令人心痒的废萌之感。
我觉得龙平最适合的路线就是以上两种了,他演踏踏实实的小人物总不太贴切,因为他完全缺乏烟火气,《咱叔》虽然也是个小人物,但人家是哲学家!
说实话《咱叔》这个片子真的挺一般的,个别点算有趣,但拍得不够好显得拖沓无聊。
我觉得本片唯一的看点就是龙平的萌了。
至于真木阳子,我忍她忍得好辛苦,她和龙平实在没有一毛钱cp感,我每一秒钟都希望瑛太能从哪里冒出来,说声阳子小姐再见,然后自然地把龙平领走。
当然cp感的缺失也不能全怪阳子小姐,龙平历来和任何女星都没有cp感,和小妹妹型的宫崎葵之类勉强算没有违和感,然而基本上看起来就是一对兄妹。
我认为他bg戏的巅峰是《再见金钱,前往贫困村》里扑倒二阶堂富美使劲扒美少女内裤那段,人民表演艺术家松田龙平靠猥琐强行攻下了自己毫无天分的bg戏部分,令我不得不为他挑战自我的勇气鼓掌。
松田龙平!
松田龙平!
松田龙平!
喊三遍,哈哈挺喜欢他的。
超级面瘫男(是不是说性冷淡风比较好),叔叔这个角色超级适合他,他演Nana里的莲时一开始觉得他丑爆了,现在看其实还好了,有几人能长得和漫画一样,尤其我的莲,莲的角色好像也是面瘫风,据说他还演过芥川龙之介,真是一个神奇的男人。
这个片基本就是靠他撑起来的吧,小正太和妹妹也演的很好,一开始还真的演的很有意思,到了夏威夷之后还以为叔叔会爆发,结果,真的是个废柴面瘫叔叔,这剧情让人意外啊,有一段看睡着了,整体还可以吧,怀疑这是个儿童片吧,对了,里面老师是我我喜欢的户田惠梨香,演的最好的应该是那只白猫。
7分。
第一次了解山下敦弘导演是在《山田孝之的戛纳电影节》,虽然知道那是一个伪纪录片,但是山下导演作为全剧“最佳女主”呆萌之余透着可爱。
作品总是能传达导演的精神,有意无意。
《山田孝之》里可爱的“女主”,塑造出了一个鲜活可爱让人讨厌又不太讨厌的男人。
一种山下敦弘式的男人。
我的叔叔里废柴叔叔是一个有文化的米虫,侄子侄女对他没大没小,嫂子和哥哥都怼他,衰到会和喵姆(家里的猫)去抢一块鱼干,活的比家里的猫还要多余。
可在家庭食物链底端的他偏偏那么怡然自得。
自称为哲学家,骗侄子买漫画书,要求侄女尊重他是长辈,出门需要钱,就骗嫂子说侄子想出去。
借着以上的小事件的拼凑,废柴的嘴炮帝形象也算是屹立不倒了。
虽然废柴,但是他又是一个有尊严的,自知的废柴。
嫂子给他安排相亲,他知道自己挫逼的情况,不会有漂亮姑娘喜欢,但是自己也不愿将就,所以就一副毒舌直男的样子把每个女的都diss了一遍。
这时,他就是一个懂世界但不愿面对世界的人。
看似铜墙铁壁,百毒不侵的他,害怕小姨,因为小姨碾压了他对待生活的唯一优势“嘴炮”,强势的小姨不给他说话的机会,直接通知他去相亲,虽然男主嘴上不停抱怨唠叨,但是,内心却因为渴望着对方是一个美女而荡漾。
见女孩前,他会给女孩带见面礼。
糕点店前,他很想试吃,但是却又保持着成人的尊严,等着老板请他试吃,可惜事与愿违。
终于,见到了漂亮的相亲对象,就像所有俗套电影里的猥琐男一样,他被女主深深吸引,而女主也被他的嘴炮给逗乐,当然也有小侄子的神助攻。
这是电影的前半部分,完整的塑造了一个在电影里逗比,但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很遭人嫌的废柴。
为见相亲对象,他对生活做出了第一步退让,出门收可乐瓶,靠运气赢得去夏威夷的机会。
就连他侄子都知道只要出门赚钱,分分钟就能有钱去夏威夷,但是他还是选择逃避生活,还告诉侄子,自己运气超好,一定会中奖。
比起努力,他更愿相信捷径。
可惜最后生活给了他一个大巴掌。
当然电影始终是电影,夏威夷还是要去的,相亲对象还是要见的。
换了环境,到了夏威夷,虽然他努力的完成了一件事情,但是废柴属性始终不变。
夏威夷的第一天,他依旧是个loser,上个厕所都会被抓,同时在新环境中还失去了嘴炮优势。
确实像大家所说,夏威夷的故事,不如上半部分有趣,生动,但是这也是一个不能免俗的成长过程。
出于对女主的爱,在夏威夷,他主动去和一个男人去斗争,他要做女主的家人,主动要求去咖啡园干活,虽然依旧是废柴体质,但是,他知道了如何去踏出去,第一次感受了阳光和大地。
最后,他也会为女主考虑,主动成全女主和前男友,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的自私,只为自己。
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是一个完整的人,可爱的人,虽然浑身透着毛病,一片邋遢,但是总有那么一两个有点偶尔闪闪发光。
想来,这也是为什么小侄子会对他不离不弃的原因。
《山田孝之的戛纳电影节》里的山田孝之,为了得奖和努力去拍一部迎合戛纳的电影,这里的叔叔为了去夏威夷,比起脚踏实地的赚钱,他更愿相信抽奖。
这并不可耻,也不丢人,世界上的多数人其实都有着这样的渴望,渴望一步登天,不过是现实过于残酷,总回以你无情的巴掌,让你成长。
叔叔最后通过爱情,成长了,山田孝之最后也放下了戛纳,选择享受过程。
于我们而言,人生也是这样。
分两部分讲:上半部分刻画人物很成功,情节安排很流畅,细节描述很生活化但不缺乐趣。
不管是主角叔叔和侄子,还是侄女和嫂子大哥,都很有个性。
侄子和侄女的‘现实’和叔叔的‘废柴 理想’ 有着很强的对比。
第二部分讲述叔叔的情感问题,虽然最后能明白编剧导演是想体现叔叔的单纯善良这一部分,使叔叔的性格更加多元化。
但说真的,情节太拖沓,也缺少前半部分的那种笑梗,看上去很流水账。
唯一的看点也可能就是夏威夷吧。。。
(日本人的夏威夷情节啊)不管怎么说,龙平真的很适合这种木楞的角色,从编舟记,四重奏再到这部我的叔叔,愣得可爱。
不过还是希望龙平能多接点别的类型的戏啊,感觉快模式化了orz 最喜欢叔叔在片子里一本正经的瞎扯淡了,感觉说的好有道理居然无法反驳!
特别还是大学讲师(虽然只是助理加兼职。。
哈哈哈)一说出去能唬倒一片人。。
叔叔还有个可爱的口头禅WOOOOW,全篇可能出现了七次+,但每次都觉得可爱不觉得烦人!!
大概就是这样吧,如果后半段编剧能再用心点,五星完全可能!
虽然影片整体是很平铺直叙的、就连这个所谓的“爆点”,也是并不怎么震撼人心的,但是,我们依然能从中窥得一点畅快淋漓的人性光辉—— 没有人是可以被简单定义的,哪怕是这样一个平常平凡平庸又鸡贼俗不可耐的男人,只要打开一个缺口,人性中美好的东西就会潺潺流出。
永远不要给任何人设定单一的形象窠臼,或许影片想要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个道理。
每个人,都有其熠熠生辉的时刻。
小正太的名字叫雪男,他有双小鹿般的眼睛,睫毛弯弯,十分可爱,让我忍不住想抱抱他的班主任老师。
△啊 老婆别生气 我开玩笑的啦这天老师要求同学们以身边的大人为主题写篇作文,她将选取优秀的作品送去参加比赛,获得名次会有丰厚的奖励。
同学们都跃跃欲试,雪男却面露愁容,毕竟他即将升五年级,爸爸背我看病,妈妈给我送伞的桥段,已经不再适合了,可柴米油盐的琐碎日常,似乎又没啥值得大书特书。
他正一筹莫展,门外忽然冒出一个脑袋,来者正是雪男的叔叔。
△话说龙平你这个造型 怎么那么像陆展博叔叔是一名哲学家,他在桌上排出几枚硬币,哄骗雪男一起凑钱买漫画,并美其名曰,漫画是流行文化的核心,当代哲学家必须看它们。
因为此时雪男还小,并不知道真正的哲学家都忙着摔跤,于是信了叔叔的邪。
但他也意外有了灵感,顿时文思泉涌,刷刷刷在纸上写下“”我的叔叔“” 几个大字。
叔叔是个妙人,他在大学兼职教哲学,写的一手好板书 算得上高级知识分子,虽然形象稍微不拘一格了些,但胜在胆大心细。
具体表现为敢从虎口夺食并大获全胜,以及能在一堆烟蒂中找出剩下的半截,继续吞云吐雾,他寄居在哥哥,平日的大部分时光都躺在床上看漫画,白吃白住,也不做家务。
只是脸皮这般厚的他,被侄儿侄女嘲笑时也有些挂不住,于是他严肃的告诉两个小家伙,他小时候对自己的叔叔是特别尊敬。
小侄女反驳道,可是你叔叔会给你带礼物呀,如果你也给我们礼物,每天叫一百句叔叔好我都愿意。
第二天妹妹发现桌子上趴着一只蜈蚣,她急忙躲到哥哥身后,雪男小心翼翼凑近,才发现原来是塑胶玩具。
因为小孩子不可以说脏话,所以面对这有惊无喜,兄妹俩表示无话可说,而问讯赶来的妈妈被玩具蜈蚣吓到,发出一声凄绝的惨叫。
妈妈觉得不能任由小叔子这么混下去了,需要给他一些压力,于是决定给他介绍个媳妇,叔叔翻阅着花名册,摇了摇头。
虽然有些不情不愿,但叔叔还是同意相亲对象见面,有时候缘分就是这么妙不可言,仅仅是擦身而过的一瞬间,叔叔就想好了二人的孩子去那儿上学。
△神似马冬梅女孩名叫艾丽,是一名摄影师,因为外婆去世,决定放弃事业回夏威夷继承咖啡庄园。
叔叔对艾丽一见钟情,为了能再见到女神,他决定通过自己的奋斗去夏威夷,当然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叔叔采取的方式是回收易拉罐,然后撕下上边的贴纸,集齐十张寄给商家,就有机会获得夏威夷旅行的大奖。
他不辞辛苦的在街头巷尾捡拾罐头,发动他的学生帮忙甚至把积蓄通通用来买饮料,然后感觉自己欧气满满的叔叔,就成非酋了,但是雪男的作文被老师看中,送去参赛并获了奖,奖品是在监护人陪同下的夏威夷之旅。
艾丽非常热情的接待了叔侄俩,虽然叔叔在夏威夷的第一天就出了幺蛾子,买烟时因为语言不通买错毒品体验了把夏威夷的警局风情,但是艾丽没有介怀,她觉得叔叔是个很有趣的人。
叔侄俩偶遇了之前有过一面之缘的糕点店老板青木,非常巧的是青木和叔叔一样也是为了追女孩来到了夏威夷,更巧的是二人追求的女孩都是同一个。
青木是艾丽的前未婚夫,二人因为是继承庄园还是糕点店产生分歧导致分手。
为了让青木死心,艾丽当着青木的面亲吻了雪男的叔叔,并说他们俩马上就要结婚了。
幸得女神青睐的叔叔决定留在夏威夷帮艾丽经营庄园,他教育雪男,好好亲身感受大地的恩惠,然后四体不勤的他很快瘫倒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
咖啡庄园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艾丽没能找到新的合作商,这时叔叔发现青木竟然追到了农场,为了捍卫爱情,他忽然有了力量,对青木进行围追堵截,叫嚣着是男人就正面刚。
叔叔告诉青木,艾丽已经称他为家人,他们一起在农场工作,共享痛苦和喜悦,你又做了什么事呢?
青木叹了口气,他把糕点店的继承权让给了弟弟,作为条件,弟弟会与艾丽签订采购咖啡的合同。
叔叔扭过头,趁她有困难的时候趁虚而入,真聪明。
这夜,看着醉醺醺的叔叔,雪男说他在艾丽的房间里看到了青木的照片,叔叔眨了眨眼睛,没有说话。
第二天,青木如约而至,他对艾丽深情告白,可这样的承诺听过太多,艾丽已经对他绝望了,青木辩解什么,黯然离去,看着艾丽失落的背,叔叔忽然开口:这个男人真笨啊,如果他说出自己放弃了继承权,换取让公司购买这里的咖啡豆,还是有机会与我一战的。
他为这个农场放弃了一切,还被甩了,真是个笨蛋。
叔叔说完这些转身想对艾丽表白,女孩却从他身向青木跑去,看着二人紧紧相拥,叔叔深深吸了一口气,再次说出了他的座右铭:
故事的最后,班主任老师找到雪男,说有机会,能不能把叔叔介绍给她,雪男惊讶,他可是个懒虫啊,老师歪着头,可是听起来,很可爱啊。
这一幕,让作为宅男的我不禁老泪纵横,看吧,虽然 既懒还馋又宅偶尔还有些丧,但是纯良本分,人畜无害 还挺热心肠,连户田惠梨香这样的女神都觉得很喜欢呢。
呐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宝藏阿宅,请一定要珍惜爱护TA呀!
好了,这部电影就聊到这儿吧,这里是说日语的喵星人,咱们下次再聊 bye
一直觉得这是一个千古谜题,为什么大家都爱写叔叔呢?
《我的叔叔于勒》《叔叔鲁滨逊》《长脚叔叔》《汤姆叔叔的小屋》,打游戏有“马里奥叔叔”,非主流周边还有《我的叔叔毛姆》《我的叔叔史塔克》《我的叔叔武松》等。
这年头怎么喜欢观察大叔的人这么多?
为什么没人写“我的阿姨”流传千古呢?
山下导演的这部《我的叔叔》改编自同名儿童文学作品。
主人公“我”雪男,虽然是一介小学生,但情商之高至少能打败全国98%的同龄人。
为了交作业,他决定以他的奇葩叔叔为研究对象写观察日记,电影从“我”的视角旁白开始。
叔叔没有固定工作,蜜汁自我感觉良好。
在大学作为临时讲师,教了几次哲学课后就自称哲学家;小虚荣又不求上进,好吃懒做万年宅,特长是钻在被窝里读漫画;明明是个大人,不但伸手向嫂子骗零花钱,靠优惠券吃饭,有时还要侄子替他付漫画书费;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文弱书生,又偏爱咬文嚼字强词夺理。
槽点之多,不胜枚举。
如果现实生活中真有这么一个叔叔住在同一屋檐下,倒很可能会像电影里的嫂子一样抓狂,除非,他长了如松田龙平的一张脸。
松田从《真幌站》《泡吧侦探》《编舟记》到《莫西干》,一路绷着冷幽默的扑克脸,扮演了这位在哥嫂家蹭吃蹭住的全方位废柴叔叔。
但作为雪男同学却坦然接受了这样一位亲戚。
偶尔恰到好处地吐槽,偶尔出手提点,对于叔叔的谎言要帮衬着,在叔叔心灰意冷时及时给予安慰,让人有点怀疑这叔侄二人是不是互换了灵魂。
据说作者以自己为原型创造了这个小朋友形象,剧中哥嫂“春山家”的生活桥段则是以作者父亲斋藤茂吉一家为模型创作的。
想象了一下作者的童年时代,一定也有种柯南的跳脱感。
有一天,叔叔遇到了才貌双全的美籍日裔摄影师真木阳子,瞬间坠入爱河。
可惜天公不作美,阳子要回夏威夷接管祖母留下的咖啡庄园。
于是叔叔做了一个让我彻底震惊的决定,追着女神去夏威夷。
天哪!
这还是那个一天窝在小人书堆里的废柴吗?
这货怎能如此有执行力!
仔细想了想,终于从叔叔身上领悟出一个道理!
生活碎片化才是执行力最大的阻碍。
你想,叔叔每天只做特定的几件事,他不刷手机,不上班,没有需要应酬的人,除了追女神这个目标之外他完全不做无效社交。
反观我们,坐下看会儿书就忍不住刷刷朋友圈,要团购要淘宝,每天生活看似忙碌又丰富多彩,但睡前闭眼一想好像又什么都没干。
每天想着早点睡,躺上床说我就看一小会儿微博,但每次都要困到不行才关手机,第二天又萎靡不振地去上班。
禁不住想,像叔叔这样有大量的时间躺在家里空想的人才是人生赢家啊!
执行力的另一个阻碍是我们过于平庸的常识带来的无法取舍。
喜欢就去抢啊,不去抢一次你怎么知道努力也没用?
叔叔在去夏威夷这件事上虽然凭借奇怪的脑回路选择了最艰难的一种方式,喝饮料中奖。
身为一个伪哲学家,他肯定没有计算过概率问题,也没考虑过是不是需要有备用方案。
对于自己选择的方法充满了常人无法理解的自信,但也正是一开始对去夏威夷之路的明确取舍,使他非常高效地在短时间内集满了贴纸,如果我是饮料厂方工作人员一定会被感动到的。
虽然结局不尽如人意,但从方法论上来说,快速取舍,全力试错,比起犹犹豫豫,踌躇不前来得更有效吧。
暂且不要去看夏威夷之行的尴尬结果,毕竟这些应该都是掐指一算就意料之中的事。
重要的是,每个废柴身上都有闪光点,叔叔的执行力值得我们学习。
电影里还有只露了一个小脸的户田和宫九。
另外,虽然我也很爱阳子姐姐,但不得不说看她演的美国人讲英语让我又看出了尴尬症。
2016年年尾日本电影周有惊无险地看了几部电影。
一部是大友启史的《秘密》,导演虽然亲自出差来站台,但内容有些遗憾万分。
接下来两部山下敦弘的作品,其中之一的《跨越栅栏》剧本改编自日本知名作家佐藤泰志的小说,小说还获得过芥川奖提名,但如果不是女主歇斯底里的吼声,我很可能就在电影院里一直睡下去了。
在要么困死要么尴尬死的两天后,《我的叔叔》的出现,仿佛就像是吃了三天水土不服的异域料理后来了碗真正浓稠适宜,米香四溢的白粥,简直甘之如饴。
最近刚巧还看了深夜档的《山田孝之的戛纳电影节》,继上一季的《山田孝之的东京都北区赤羽》后,山田孝之又和山下敦宏合作,一搭一唱堪称绝配,神经兮兮地拍着伪•纪录片。
这次山下导演也作为主演出镜,作为尴尬届的高手,他在第2集的大学公开课上问出:“我的电影在戛纳是怎么被评价的呢,有没有成为话题?
或坦率点说,我不能去戛纳电影节的原因是什么呢?
”这种直球问题,搞得人家急忙尴尬圆场,看的时候笑得我把大腿都拍红了。
虽说伪纪录片就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但总觉得这幕很可能是导演本色出演。
不完整不全面地总结一下山下导演的风格:一是现代青春题材居多,描绘生活日常,主角通常不会有什么特殊体质,都属“屌丝”。
比如把《不求上进的玉子》里的玉子换成男生,过个几十年估计就长成“我的叔叔”这样了吧。
善于给我们看某种无奈的现实,主人公常常有一种共同特质,好像心里想做些什么又不知道该从何努力。
导演的电影舞台背景几乎没有大都市,全都在乡下小镇。
关于这一点,他在一次采访中解释道:“如果拍摄地在东京的话,每天必须回家住吧?
我不要,我想和剧组一起合宿。
”二是独特的留白。
作品人物关系比较简单,单场景内多为一对一的互动。
于是演员对白里常有“无言以对”的状况发生,产生出一种保持微妙距离感的对话。
当然也有人批评他说留白太长不知所谓。
导演自称已成习惯,而且还能用来抖包袱。
结果这种独特的留白确实使得他的电影有种特别的节奏和冷幽默。
据说导演自己创作的脚本里,留白会用“……”来标出,他还号称要挑战“不让人厌烦的留白极限是多久”,叫人扶额。
三是特写少,分镜少,长镜头多。
对此山下导演的解释是“人类很滑稽,如果能退一步观察,看出来的世界更好玩。
不用特写,更能表现人类的呆傻”。
同时他希望通过长镜头使演员的演技看上去更自然,这点和巴赞倡导的叙事真实性有些接近。
虽然在景深方面,山下导演倒没什么特别执着的倾向,长镜头也以橫摇横移为主,但至少在尽量不对空间进行分割这一点上,和巴赞是非常一致的。
我很喜欢《山田孝之的戛纳电影节》里每次都不一样的开场片头的长镜头。
有人把山下敦弘叫作日本的贾木许,确实有相似之处,电影叙事都很松散,剧本风格也简洁寡淡。
贾木许强调只有故事不断做减法才能让观众注意到空间的存在和人物之间微妙的情绪变化。
两人的剪辑风格也比较像,多固定机位,一场一镜,很少有多机位剪辑,让人猜想是否因为金费不足?
想起某段山下敦弘对自己电影的评论:“反正这就是个普通的故事,也不需要用什么特殊手段。
” 四是脱力感或者尴尬感。
之所以说尴尬,是因为导演力求在脱力的同时,也不让电影的气氛完全沉入谷底,偶尔通过一些活动插曲让故事重新浮起一点,处在一个不上不下的境地。
比如2005年的《琳达!
琳达!
琳达!
》,讲的是一个四人少女乐队参加学校的文化祭,虽然表演成功了,但乐队也没因此爆红,这些年轻人一起度过了开心的瞬间,好像知道了些什么,又好像没有。
结局四人人生重叠的部分也就是这个文化祭现场,都没有特写分镜,永远是同框的长镜头。
一般讲乐队的故事,主题都会要收获些什么吧。
比如通过集体活动一起成长了,最后获得了文化祭的什么奖,再不济,至少最后表达一下音乐技能获得了提升等等。
导演还真就什么都没有,就这样普通地结束了。
他说:“他们和我的电影一样并没有成长。
而且人这一生到底有没有成长过也没人知道?
人生的一个一个节点,你问问自己懂了么?
主人公可能有时会有些醒悟,但在醒悟后,他一定会再次醒悟当时其实完全没醒悟。
如果只在第一次醒悟时就结束,这种电影内容我不是很喜欢,简简单单地感悟人生,有这种事情吗?
”比如《琳达!
琳达!
琳达!
》的结局,一般常用的拍法,可能会以四个女孩子勾肩搭背的照片来完结,但山下对这种拍法嗤之以鼻,因为这会使观众产生如同童话故事般的错觉,好像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一样,这四人肯定一直都是开开心心的朋友。
山下说:“实际考虑一下的话,这四个人一定会分开,各自走上自己的道路。
乐队里还有个韩国人,韩国人肯定要回韩国。
”有些人读出山下电影的间离效果,我觉得一点也不间离,简直太TM真实了。
其实谁不是生活在尴尬里呢。
有人歌颂勤奋,必有人歌颂不求上进,不管你是追求名利还是懒惰度日,都不免遭遇尴尬。
叔叔遇到尴尬怎么办?
他会沉默一阵后说:“WOW!
”你看一切都化解了不是?
失业近四个月的冬天早晨,吃着蒸热了的清明果子,在资源里寻找能下饭的电影。
电影开篇便出现我们熟悉的toda,节奏明快轻松,给孩子们布置了回家的作业。
回到家,丧丧的叔叔就出现了,本人原先希望在叔叔身上能找到一点共鸣和前进的动力吧。
故事情节...几乎没有情节,就是一些日常,但着实充满童趣、幽默。
叔叔的爱情故事有点拖沓了。
一个人吃完了早餐拍手大笑!
叔叔爱吹牛皮,嘴馋又爱面子,也喜欢美人啊,一本正经品评人的长相,总能在该沉默的时候打开话匣子,做事懒懒散散,有一套抠门艺术,散发出无用男的气息。
感觉现实世界都是好青年呢,虽说不太了解人类,但是总也有一部分这样的大人吧。
认认真真地做着傻事,自得其乐。
莫名其妙就是很喜欢这样的电影或者电视剧,比如《濑户内海》《不求上进的玉子》《小小零食铺》做着零碎事情的电影画面,相声般美妙的语言艺术。
睁开双眼正视自己,就算惨不忍睹,还是好好接受眼前的自己。
雪男就是被叔叔坑的小男孩,对于拥有这样的叔叔,雪男倒是很照顾他呢。
好几天没写观后感了。
原因是一向对战争片有兴趣,看到网上有《敦刻尔克行动》,马上拿来看,看完之后大失所望,准备定性为“史上最烂的影片”。
经朋友提醒才知道,这个是一个山寨版,正经的还没公演呢。
不禁对诺兰的工作效率很质疑。
并郁闷了两天。
情绪恢复之后,找了个日本电影《我的叔叔》看。
山下敦弘导演。
曾经看过他导演的电视片《深夜食堂》。
《我的叔叔》从一个孩子雪男的视角看生活,很独特。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老师布置作业写作文,要求是写自己熟悉的人,父母、亲人都可以。
老师说:“也可以写老师,但是要说好话哟。
”学生们异口同声的说:“那可太难了!
”雪男想了半天,终于想起了自己的叔叔。
雪男的叔叔寄居在哥嫂家里,职业是教师。
每周在大学教一节哲学课。
收入当然很微薄,而且百无聊赖。
不擅言辞,不谙人情世故,不思进取,每日沉浸在哲学思辨的世界中。
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来自夏威夷的艾丽小姐,为了他的追求之旅,雪男的叔叔甚至妄图靠捡可乐罐凑齐夏威夷的旅费。
后来,知道艾丽还有一个追求者青木。
了解了他们的内情之后,叔叔选择了退出,并极力撮合促成了他们。
很简单的故事。
都是些凡人小事。
吃饭,逛街,看书,谈情。
平淡无奇。
其实想一想,我们生活的大部分时光不都是这样度过的吗?
确实,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有过做一番惊天动地震撼古今的大事业的梦。
然而事实上伟人就那么几个,载入史册的大事业更没多少。
看看眼前,即使职场的升职也是百里挑一,九十九个还是大多数。
人们在努力拼搏向上的同时,满足平淡也是一种好选择。
世界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人,各种性情,各种风格,各种行为。
正因为此,这个世界才显得五彩缤纷和谐有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只要他没有影响到别人,这些优点和缺点就让它存在下去,有什么不好呢?
有些人看不惯别人的行为,其实他看不惯的只是和自己的不同。
殊不知,别人也同样看不惯你的这些不同。
要是人们都有一颗宽容的心,互相理解和包容,这个世界就更美好了。
山下敦弘导演一部电影总是很认真。
大事和细节都是这样,从细微处见精神。
影片中的人物对待生活也是很认真的。
只要认真去生活,即使没有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生活仍然会妙趣横生充满阳光的。
雪男的叔叔身上的缺点是在太多了。
但是他有一颗善良的心。
对于陷入三角恋的人们来说,最后终有一人退出,这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而对于叔叔来说,却是完成了人生的一个壮举。
他在心里引用康德的话对自己说:“此已足矣。
”
#BJIFF#勉强三星给努力卖萌的龙平与强行傻白甜的阳子,然而还是小朋友的表演更加抢眼。整体还是像个讲给小孩子的故事,充斥了不少冷笑话,而到了夏威夷之后剧情推进慢&莫名得可怕。(讲真,最后赚到了Toda,这波不亏!)
最喜欢的导演和最喜欢的演员,终于看到了,非常有趣生动,好期待松田龙平和户田惠梨香后续的故事啊!能不能拍个日剧什么的,不过瘾啊!比小田切的《滚烫的爱》好看多了啊,山下敦弘什么时候把熊猫,小田切和松田龙平再加浅野忠信,瑛太放一起拍个搞笑电影啊?
如果在酒吧遇到松田龙平,我愿意点杯酒躲在角落看他一整夜。
孩子像大人,大人像孩子。
太无聊get不到萌点,摊手
侄子可爱
其实应该改名叫 雪男一神拖四狗
亏我没看就敢给朋友推荐。。。
夏威夷那条线拍的太差劲了,大西利空才是真男主。叔叔肯定永远都没有想到自己会有颜值和演技都被侄子碾压的一天。
前面真的好好笑⋯突然覺得松田龍平好有型⋯
2017/4/11(二)17:10 mld cinema,票價竟然漲到220元!1.小孩像大人,長得很帥;叔叔像小孩2.日本人的英語真的是......
剧情一到夏威夷就急转直下。
山下敦弘这片真的没把控好,前面一些小细节还可以,到了后面故事走向居然变成了情敌复合之类的东西,剧情走入死角,电影结束,没劲~
Es ist gut ; )
标准的岛国风味日式清新轻喜剧,平缓但不失趣味,可以当做松田龙平版《菊次郎的夏天》。美中不足的是后30分钟剧情稍显乏味,好在整体还算圆润,结尾的彩蛋令人捧腹。
我最喜欢看龙平演可爱的废柴了,有一种松弛的喜感,在任何场景下都能让人毫无包袱地笑出来。小男孩也意外的可爱!好想去夏威夷啊……
小主演灵气十足。但剧情高开低走,日本篇和夏威夷篇简直是两部作品~不知怎的从喜剧变成苦情戏
音乐像电影一样可爱,电影像龙平一样可爱。以女主出现分成两段,前段可爱,后段无聊。
好喜欢松田龙平丧丧的样子啊
废柴叔叔的轻松小喜剧,侄子巨萌。前半非常有趣,夏威夷段疲软。片尾导演还是给了废柴一个爱情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