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一次写这么长的影评😳😳😳喜欢短评里有人的一句话:张家辉全身都是戏。
细细想来剧情有些硬伤都被我选择性忽略了就是因为张家辉的角色演得入木三分。
相较而言,古天乐对少爷这个角色明显不够用心,隧道里和Q sir第一次见面的那场戏,卧底的辛酸和冒充卧底成功的侥幸都不到位,(话说开篇好久我还一直以为他是哪个大佬的儿子😂😂😂)影评区有很多原剧党(请自行脑补黑人尼克扬的表情,原来看过电视剧的观影者,我不知道是不是该叫原著党?
)说很多角色咋了咋了,剧情巴拉巴拉的,我是没有看过电视剧没有资格参与讨论,这是个IP电影,人物肯定要照顾到,所以有些时候纯粹观影感觉莫名其妙,可能只是照顾某些粉丝,这些问题我从《盗墓笔记》里已经感受太深。
关于结尾为什么这么虐,几个主角死的死伤的伤,可能有编剧刻意地安排因素在,但是也有两个主角都是头脑型的人物设定:1.少爷是个电脑天才,阿蓝也是个军师型的人物;2.两人在深圳被刺和澳门被刺,也看出二人不是能打的(在深圳杀手只剩下一个完好的人,女保镖还让阿蓝快跑🌝🌝🌝);3.阿蓝回忆以前少爷就过他的命,两人都很狼狈也强行算一个😌。
所以最后董先生歇斯底里地让自己的打手头子去1V2的时候,二人不幸一死一伤也勉强可以解释。
最后说我非常非常喜欢的地方,算是一个小细节:巴西体育馆内,两个BJ对峙,张家辉开枪打出摩斯密码提示警方自己的身份,但是注意第一枪是在少爷耳边打出的,少爷进入了耳鸣状态,这样后面的几枪才不会让也懂得摩斯密码的少爷听出来。
电影中专门有这一段的回放镜头,就这一点,这个电影再加一颗星。
佘诗曼和许绍雄的角色蛮突兀的,尤其许绍雄,莫名其妙出现,又莫名其妙消失,又莫名其妙再出现……阿佘也是,让这个角色中途下线,可能都比后期复活要好一点吧……前中期的两条叙事线太游离了,仿佛不是一部作品……吴镇宇的角色有些工具人,所以也没有什么发挥的空间,挺遗憾的……但是阿辉和古仔这条线拍得好,情节非常紧凑又反转不断,两人的演技也强,每次切换到这边就让人沉浸到剧情里去了。
庆生戏、大楼内的戏、巴西的一大段戏,包括最后的对峙戏和共同对敌的戏,几场重要的戏都拍得很精彩,尤其导演的光影用得好漂亮,有几处明暗相间的镜头打在演员脸上,配合演员的眼神和表情,很好地营造出了那种步步紧逼的氛围;有几处画面又特意选择了那种区别于白或黑色的油油的橘黄色调,营造出一种与现实的剥离感,让观众会更集中于去体会角色的感情。
整个观影体验还是比较愉快的,虽然故事不完美,但优点也有很多,总体7.5分吧。
故事脱胎于tvb颇受欢迎的剧集《使徒行者》,然而除了钉姐和欢喜哥,其他的人物都是新经营足浴店的钉姐还是那么浮夸,却依然透着爽朗可爱,吴镇宇和她的一唱一和默契十足,结局处也颇让人唏嘘感慨。
巴西的外景航拍感觉还算是不错,颇有异域的旖旎风情,临交易前的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营造得亦是不错。
这些算是电影里本人较为喜欢的出彩之处。
然而除了以上几点,其他看起来就实在索然无味,充满着老式tvb港剧的匠气,避重就轻,刻意而行。
古天乐和张家辉的基情满满,贯穿全剧,反转似乎是全剧最大的梗,却显得突兀而生硬。
也许有人说张家辉演得不错,沉着的挑衅的愤怒的压抑的,该有的分寸似乎都有,然而终究没能让自己真正进入角色的情境。
还是情节本身带给人物的说服力不够吧。
很难让人去细细梳理两人的友情和嫉妒之间的来龙去脉,很难想象为何有人会为了上位处于嫉妒而自己扮演卧底——聪明到足以黑入警察内部系统的电脑高手,明明有一百种更加高明的办法让自己脱颖而出。
所以只能说这一切都无法深究。
包括欢喜哥为何能突然出现hold住全场处理好钉姐,为何安全屋会突然被攻破而张家辉也遭到重火力强攻,而这时警察却终于部署掌握到隐藏至深的董先生的重要证据,情节只能说语焉不详,让人大概看个热闹,只能说该轮到主角陷入危境的时候就要极力渲染枪战,而该事情有个了结的时候,便骤然得以解决。
最后是华晨宇的片尾曲,倒是又甚为好听。
here we are, here we are, here we are.轻吟浅唱,布满忧伤。
为一部略有点潦草的电影又再渲染开一种淡淡的忧伤情绪。
看到前面点赞十分多的评论但全是说使徒行者不好的影评,所以决定说说自己的想法。
我想说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体系,有不同的想法很正常,所以不要太过偏激。
毕竟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也许是我看的警匪片比较少,所以并不觉得套路满满。
有很多人说全是套路,都是什么卧底,枪战,兄弟情。
我想说不然呢?
不然你要人家怎么拍?
如同人人心中有,却个个笔下无。
都是相同的题材,却更容易显示水平。
串起这部电影是辨别忠奸以及浓浓的兄弟情。
我说几个让我感动的细节。
第一是Q sir 中枪的时候,他说是时候分手了,可以钉切一直说不分手,突然华晨宇的歌想起来,空灵的歌声,让人不禁流下眼泪。
第二是古天乐和张家辉最后对抗杀手的时候,张家辉最后和杀手同归于尽一起葬身车底,古天乐握住张家辉的手,深深地磕了几个头,此时音乐又响起来,也许是我特别感性,爱哭,我哭得一塌糊涂,脑海中回响起了他们对彼此说的话“做兄弟,在心中”。
还有一个感动的小点在,张家辉和古天乐讨论为什么要做卧底的时候,张家辉饰演蓝博文说了一句话,“我只想做博仔。
”我感受到了无可奈何的悲凉。
我喜欢这部电影,也许它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但我认为我们不能拿它和电视剧比,电影只有短短的一个多小时,而电视剧却有很多集。
这和电影的插曲截取的部分也很让人感动。
我喜欢它!!!
关于插曲音乐响起的镜头有俩个,一个是Q sir 和钉的离别,Q Sir 逝世,留下钉,音乐响起,开始只是纯音乐,慢慢循序渐进 渲染悲伤 一种溢出屏幕的离别的忧伤。
第二个是蓝博文即张家辉牺牲,古天乐在一旁跪拜,一种悲壮之美。
因为这首歌在电影中的插曲并不是和全部镜头相符合,而是单单和这俩个镜头相匹配。
整首歌就和电影匹配了,尤其是MV就是电影的剪辑,“我越无所适从,越会事与愿违 ”一种浓浓的无奈感,中间的Rap又像是对现实的不屈服。
就算到了现在,我还能记起当时听到歌热泪盈眶的样子。
休假结束这两天看了《微微一笑很倾城》,《危城》和《使徒行者》3部电影,先说一下《使徒行者》吧,其实一开始一点也不好看好这部TVB的电视剧改编电影的,感觉又是一部利用热门IP的骗钱之作,但是看过之后惊喜非常多,首先电影的节奏把握得很好,悬念及动作戏的安排恰到好处,环环相扣的悬念又有了小时候看TVB警匪电视剧的感觉,第二,在这个绿幕横行的特效时代,剧组还到巴西实地取景也体现了剧组的诚意,第三,电影的动作戏很不错,占了电影的一半,让人全程无尿点,巴西的那段枪战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第四,就是吴镇宇及张家辉两位影帝的加盟更是锦上添花,尤其是张家辉,一举一动都是戏,前半段演出一个智商高达140的犯罪分子,刻画一个冷静又残忍的角色,多疑又运筹帷幄,后半段,则是把一个卧底所应该表露的强烈的内心活动全部收敛,隐忍而无情,把一个悲情的人物刻画的入木三分。
人无完人,电影也一样,电影的缺点也非常明显,首先就是剧情设置bug太多,好多地方都经不起推敲,让人无法信服,第二,人设太过脸谱化,完全是靠演技撑起的角色,大boss倒得太快,也不符合角色设定,最后留下悬念会更好,第三,就是女主角的存在感太低,感觉不是为了和电视剧有所联系,完全就是可有可无的角色。
个人的主观评分:演技9,剧情5,悬念7,人设5,动作戏8,总评7。
推荐观看!
因为是先看了《危城》才看的《使徒行者》,所以一看见古仔笑就好出戏啊,昨天的变态太令人印象深刻了,不过张家辉和古天乐的兄弟(基)情,更让人印象深刻[微笑]
本片改编自TVB同名电视剧的警匪动作影片,整体上延续了电视剧版的卧底题材与元素,时刻都给观众们极其强烈的紧张刺激之感。
片中几乎所有的战斗大场面都极其震撼与壮观,动作戏份设计得相当出彩,枪战与追车场面也能带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本片在警匪动作的基础上,还融入了兄弟情谊,并且深入探究了人性的挣扎。
兄弟二人分别由实力派演员古天乐和张家辉饰演,他们之间的对手戏可谓是精彩绝伦又堪称经典,令观众无不惊叹于两人卓越精湛的演技以及文伟鸿导演巧妙高超的情节设计与拍摄手法。
然而,相较于蓝爵与少爷的兄弟情谊,其他角色的塑造就略显单薄了,尤其是佘诗曼饰演的丁小姐,可发挥的表现空间极其有限。
此外,全片整体情节特别地紧凑,不仅在兄弟间情感的处理方面缺乏一定铺垫,结尾处处理得也是极为仓促,让观众们猝不及防。
这部电影塑造了很多形象,每一个都有打动我或者让我想说点什么的地方。
首先呢,我想说小英,就是那个帅气的在蓝博文身边的黑长直。
小英是蓝博文的贴身女秘书+女保镖,但是看得出来蓝博文对小英除了工作上的交流之外更有对她的疼爱,比如在接到紧急会议之前还和邵志朗吃饭,是他率先给小英夹菜,另外在像隧道的地方她和那些追杀他们的人打架的时候她受伤之后,他捡起她掉落的武器发泄似的暴力地回报那些歹徒。
可能我们觉得说,本来就是一个自己的左右手,怎么可能冷眼旁观她的伤而真的逃掉呢。
但是如果是董先生和伍佰呢,你觉得董先生会因为伍佰而出手相助吗?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如果只是靠金钱,那么该是多么脆弱,也许唯有感情作为连结,才能感同身受不离不弃吧。
在地下停车场的时候,她先有警觉,并不是说她比蓝博文更厉害,而是蓝博文之前和邵志朗闹崩了,心情低落没有心去观察到周围状况,他走错停车的方向可以说明他当时的状态。
这个时候她必须反应敏捷快速,事实上她也确实如此。
当你身边有这样一个人可以去依赖的时候,你可能会变得脆弱。
蓝博文当时只是躲子弹而已,像个受惊吓的孩子,霸气荡然无存。
而小英受伤,依然握紧手枪,害怕和疼痛让她不禁抖动嘴唇,可是她的眼神还是很犀利。
她是为了保护她身后的男人而存在吗,她的生命就不比他的生命重要吗,可是她就是心甘情愿去保护他,看似没有选择没有退路的战斗,如果她放弃那他们都得死,所以她必须fire,至少赢得时间赢得他的安全离开。
第二个人,我想说邵志朗,那个无情柔情很纠结的男人。
他背着公司救出文文,因为他觉得大人做事小孩子是无辜的,还找人照顾她,为了她不碰江湖事,甚而因为文文的安危而选择自杀,明明是没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啊。
也许总有一个人,让你失去理智都要去保护。
当时蓝博文将枪给他,让他选择,蓝博文难道不怕邵志朗把子弹射向自己吗,蓝博文那么谨慎怎么可能这么容易把自己的性命拱手让人,所以子弹不是真的的概率性太大了。
而且蓝博文按下了十秒倒计时之后把遥控器丢掉了,为什么不去捡然后按暂停,而是对蓝博文说你说话算数就开枪自杀了。
他不是不爱自己的性命吧,只是当你在乎的人也身处危险的时候,别人威胁你的时候,你的理智分析能力可能即时下线了,你愿意相信条件方,然后服从条件以卑微的姿态乞求,甚至以命换命。
其实他一开始就暴露了自己卧底的身份,他接到蓝博文离开现场的时候被Q Sir看到,其实这是个很巧合的事情,但是他因此还准备了一辆大卡车来隐藏自己。
你不知道警察会来怎么会安排得那么井井有条呢?
但是他为什么想当卧底呢?
他自己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蓝博文在巴西一个运动场用枪指着他的时候他就说了,我可以从警方那里得到消息,我们可以黑白通吃。
当有人威胁到你的利益的时候,人会选择和对方共享利益,虽然减少了收益但是也减少了根本伤害。
所以他说的这番话应该是他自己本来的打算,蓝博文更透彻一点,他说你想两边都帮你上位。
其实邵志朗很贪,郭铭给蓝博文打电话里说的话其实很贴切邵志朗,你要钱可以给你加工资分红,但是你贪的是权。
邵志朗自己也说,他不想被拦在会议室门外,就因为他没有权,也不能参与到巴西的大交易中,这让他很恼火。
和蓝博文比他其实更弱,他在澳门的时候缺乏警惕性,没有注意摄像头,暴露了行径和行动。
主要是他不够稳,他急于联系急于得到认可。
情至深,条件反射的养成。
当有人向你举枪,第一反应不是躲,而是转身保护身后的人,当那颗子弹穿过他的身体再弹到蓝博文的西装上时,我想起有一次我和我的闺蜜在操场上聊天,一颗足球踢过来了,我刚好背对着完全看不到球来了,但是身边的人看到了提醒我们说球来了,我还没反应过来我闺蜜就把我给抱住了,用她的手护住了我的头,而她自己则没有任何保护。
还好球没打到我们两个人,我在惊魂未定之时对她的行为感到十分的感动。
第三人,不得不说的蓝博文,精彩的卧底。
失去接头人还可以按兵不动继续深入毒枭,没有迷失在权与利。
我想他不慌着找组织是因为过多的联系一定会暴露,你联系了组织组织会要求你的有所作为,那毒枭未必不会察觉,虽未暴露但一定会引起怀疑。
所以之前他一直不作为,刚好邵志朗又帮他联系了组织,他就继续不作为,只是到了邵志朗帮不到的地方才自己上场,比如在巴西他的通话纽扣。
他的命其实和邵志朗早就紧密联系了,他救过他,他也救过他。
一个人抓紧桌布,一个人敲碎酒瓶。
在专业的杀手面前,他们不免显得捉襟见肘,但是他们都不会丢下另一个人。
我们两个人当中至少得有一个人活下去,选择权其实是在我们自己手上的,所以我当然要让你活下去了。
兄弟如手足,坏掉的奥特曼的手臂我已经用胶水粘好了。
HERE WE ARE.最精彩的还是他被警察问讯的时候,这是一个绝密的地方,问讯的内容都可能不被毒枭知道,这绝对是个表明自己身份的绝佳机会。
他知道有人在耳机里给询问警官下命令,他为什么从问问题的间隙里能察觉到呢,因为他熟悉,他自己就是其中一员。
Q Sir带着有色眼镜看他,因为他不尊重地一边吃东西一边讲,但是他说的一句话也有道理,兜弯子说明他心里有鬼。
那蓝博文为什么要兜弯子,因为他不可能说自己干了什么,他的身份已经不能恢复警方不会相信他,警方找他审讯就是怀疑他,他不能往里面跳。
但他也不能说多了谎,谎说多了是圆不回来的,所以他聪明的转移注意力。
他要求和Q Sir对话大概是为了探实Q Sir是不是值得信任,是不是毒枭安排在警察内部的人。
不得不说他是谨慎和聪明的。
只是个人观点,主要的是在剧透,时间晚了思考得不深,还望谅解。
我很努力地写一篇影评是因为看过的都太烂使徒行者就是和电视剧没半毛钱关系我也不想整理我的思绪了对于特别好看的电影我的思绪都是飘忽的已经准备再去看第三遍那些觉得不好看的人我才不在乎你们怎么看不好看就别看咯家辉哥留给我在你看之前请先接受这个预定说实话看的时候我并没有想这个问题因为在之前选定张家辉和古天乐一起演的时候,就已经忽略掉了这个问题林峰和张家辉古天乐没有可比性的张家辉是个自带痞气、蔫坏的男人,内在力量又常常爆棚,虽然南方小男人的小身板,爱穿白色西装扮白马王子,仍挡不住很man的一面。
怎么界定一个人man呢,剧中的大反派给了我们很好的对比,李光洁就是一个长相算是粗犷,但是即使是留胡子也没办法让他变得爷们的一个演员。
戏虽极力向港产演员靠拢,无奈这种黑社会的理解力是要靠风吹雨打的一部部的戏堆积的,紧靠画形贴皮还是差了很多。
还可以对比下曾经在黑社会电影里出现的大陆演员陈道明、胡军,全都一概地水土不服。
喜欢穿白色西装带草帽的张家辉带着一种喜剧的无奈。
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好多次他在电影中颁奖礼上穿的都是白色西装,脸上总是写着无奈。
即便是演变态,你也能猜到他有苦衷,即便是使徒行者这么弯弯绕的剧情,你也不用想就知道他肯定是正面角色。
一个男人的担当不是写在脸上,也不写在身板上,多数时间是积淀在眼神中,还辅助一些肢体动作。
比如抽烟,比如一个带着鱼尾纹和褶子的微小,比如一个向上抛遥控器的动作,在这部戏里,张家辉一个人撑起了所有,有人说古天乐的演技真是里见高下。
但说实在,他角色的定位到了这里其实也就只能到这里了,毕竟,只是个配角,比较负责的是兄弟情的部分。
而且谁能说最后兄弟并肩作战的一场戏不好看呢?
在这部戏里,是达到了化学反应和一加一大于二的。
这个故事最扯的部分反而是佘诗曼的戏,硬要和电视剧扯上关系,非常多余。
吴镇宇这几年开始不演变态了,可能是觉得没突破。
还是对他的变态比较怀念。
但如果让他演李光洁的角色,可能确实有些意料之中,不够惊喜吧。
反观,这一次铁三角没有聚齐。
没有刘青云的古天乐和张家辉,似乎缺了点什么。
就像一个桌子缺了一条腿,变得稍微有些单薄。
很想看到谢天华和张家辉演一部电影。
这两个不说话,往那一坐就自带港片feel的男人,风格丝毫没有被大陆电影影响。
是仍旧纯粹的港影人。
就像奥运会一样,他们年纪都不小了,应该珍惜他们保存完好的风骨,而不是让大陆电影制作、导演掺和,事实证明,真正的影迷还是希望看最纯粹的港片,听最纯粹的粤语原音。
看这部电影骂娘的观众我不怪你们,国语配音确实听起来很智障,严重影响了演员的演技。
他们从心理上没有理解港片的感觉,如此地矫揉造作让人肉麻。
我想张家辉应该演一回真正的坏人干脆利落那种在戏里把好人虐待得一塌糊涂他在魔警里戏份不多是有点坏吧但还是让人出戏可能这只能是个妄想了我倒是期待他演一回真的坏人那才是最大的反转还有就是从杜琪峰开始一堆人一起作死好人没好报这种剧情设定最终一定要肝脑涂地实在有点对不起公义虽然悲剧才有力量对于演员来说去翻翻张家辉好好演戏以来所有的电影有哪一次不是不得好死可惜电脑不带感不然真的想手动剪辑一部片叫做张家辉的10种死法配上一段惨烈的音乐就华晨宇的片尾曲吧也算是对辉哥电影人生的祭奠
原本,《无间道》系列让香港警匪片重现曙光,而近年来《窃听风云》、《扫毒》、《寒战》等一系列较高水平的电影纷至沓来,让观众甚至开始相信香港电影即将上演王者归来。
而这部《使徒行者》不慌不忙的告诉大家,帅哥+悬疑+警匪=好电影 之模式绝不是一成不变。
当我在监制里看到王晶这个几乎是烂片代言人的名字的时候,心里已隐觉不妙。
电影开片,更是被年华不再的佘诗曼一系列电视剧级别的特技表演雷的冷汗直流,再听吴镇宇讲过冷笑话,omg,不会是《澳门风云》的续集吧?
因为看过电视剧版的《使徒行者》,所以对影片还是有些期待,更何况三大男神同台飚戏,养养眼也是聊胜于无。
不过,当天乐熊抱家辉为其挡子弹的一瞬间,我知道可能是自己过于幼稚了,当天乐跟家辉错过了N次KO对方的机会,非要跟释行宇同归于尽的时候,邵氏的LOGO在我的脑海中愈加高大起来,需仰视才见!
本片的核心其实就是张家辉的一句话:“见过有人装警察,没想到还有人扮卧底。
”不错,通篇反复铺垫,跌宕起伏,就为了告诉你:没想到吧,还有人装卧底的!
被愚弄了,真的是被愚弄了。
与《七宗罪》或者《记忆碎片》之类,在结尾感觉被高智商的导演和编剧愚弄正相反,你将被导演的低智商彻底愚弄。
正当你感觉一个惊天的阴谋正在浮出水面,自己知道的恐怕只是所有事的冰山一角的时候,导演用字幕告诉你——完了!
就这样了?
就这样了!
NMB!
纵观影片,拿的出手的坏人一共就三个:没错,就三个。
一个古惑仔出身的幕后黑手董事长带着一个智商乘以情商等于零的总裁,加上一个从头到尾没有一句台词的职业杀手,对了,还有个D罩杯的杀手李成敏,只不过我觉得她真实的身份应该是个小姐。
反观正义方,牢牢占据了领衔主演的全部名单:高智商的王牌卧底张家辉,高情商的电脑高手古天乐,智多星警届大佬吴镇宇,老清新卧底一枝花佘诗曼,千年卧底老妖许绍雄,美貌与武功并重的张慧雯....阵容之强大,逼格之威猛,简直可以称谓“省港复联”。
在实力悬殊到如同虐狗的情况下,三个男神挂其二,而且死的莫名其妙,看得我一脸懵逼。
想来想去,导演真实的用意,只能是四个字。
没有续集!
至于其拙劣的手法,例如扔娃娃的蒙太奇,例如枪声掩盖的密码,例如连环套的反间计等等,其可推理性几乎为零,水平介于“猜不到很难”与“跟想的一样”之间。
一部手法拙劣的警匪儿童片。
总之,也许您觉得《使徒行者》还ok啦,sorry,见仁见智了,连《澳门风云》都有几个亿的票房,只能说,您不挑口!
使徒行者,电视剧明显要出续集,电影貌似也要出续集,电影也算是电视剧的平行续集,当然和林峰无关,电视剧第二部也未必有林峰。
并且,电影和电视剧最后都有未解决的疑问。
张家辉死前可能想让古天乐彻底充当BJ这个角色,警局高层应该还有黑警,比如谁告诉董先生丁的藏身之处的?
我觉得使徒行者电影版的最大突破是……2D,良心的2D电影……想想都醉了,现在的电影院为了圈钱,连爱情片都尼玛3D……3D你妹啊!!!
现在的电影院3D电影,至少一半是伪3D,效果奇差,有些甚至就是字幕3D……在我看来,不是真正的大制作科幻片,没那效果就不要3D了……所以,现在2D电影才是良心电影,带两幅眼镜不舒服,而且那些3D眼镜奇脏无比……
为了张家辉!!
看两遍都看不下去,放弃了
1大银幕上看佘诗曼真是别扭,生态不同了,她不适合。2张家辉吴镇宇非常牛,老而有味,演这些驾轻就熟。3剧情有时候比较断裂,成了一个一个的片段,转折较生硬。4张和古的关系虽然有些互动,有些复杂,但总感觉浮于表面,缺乏深入和细致的表现。这本来应该是最好看的一个部分吧。5卧底的设计太理想划。
文从字顺,有飞车有枪战但少打斗。制作精良。演员大好,尤其吴镇宇。片头邵氏SB的Logo真是令人感慨,老对手都没了,你靠TVB的掩体撑到今日。看完和朋友聊,他问,港片复兴?我说,邵氏复兴,如果一年有十部这样的港片,说明大环境好了
古天乐、张家辉、吴镇宇,三个男人一台戏。究竟哪个更帅呢?讲真,我选的是吴镇宇哎。和梁家辉一样,眼角眉梢都是戏。佘诗曼也不错,独挑搞笑大梁。短发的她,活泼灵动卖萌耍赖全无包袱,喜欢!2016年8月12日@美罗城
电影版《使徒行者》并没有直接将剧集的故事在大银幕上延伸和复述 而是把握住了剧集的核心设置 那就是卧底与反卧底之间的惊险博弈 重新构建了一个故事 保留了剧集中的诸多特有的设定和矛盾 以及剧版的开放式结局 在电影这种载体内将其淋漓尽致的发挥和演绎 除了各种激烈火拼形式和元素 兄弟情义同样感人
难看
1主角团 最后几乎被团灭?有点强行悲剧了。2人物其实还行 不过人多了 我们希望一些人能发挥的好一些 可是他们 表现平平了。3故事 怎么牛逼的主角团折腾最后 女主内伤 邵志朗算是活着 覃欢喜被抓,,,。
喜欢结尾和张家辉。
“钉姐”这个角色,在前作里就已经很立体,续作里其实没什么突破,但就是喜欢就是喜欢就是喜欢,与死而复生的“欢喜哥”重逢一幕很动人。惊喜的是一帮老男神们,张家辉吴镇宇古天乐每个都帅到爆!!!
看到片头邵氏厂牌就已经感动了!每次镜头特写张家辉吴镇宇,我就在想自己小时候就看这些香港演员的戏,如今得见他们依旧活跃在荧幕里,想当年的愣头青也炼成了影帝,如此一帮港产演技派和走心的导演们撑着香港电影工业,只是眼角皱纹凭添许多,便又被还能一直看到他们如此用心的演技感动了一把!
算是合格的港片,但没有同名的tvb电视剧好看。
勉强三星,前半段松散过度后半段渐入佳境也是最失控的段落,电视剧导演的通病,头重脚轻的厉害,再说说电影的主题架构,悬疑布局真的很老套,配角属于可有可无型,猜测卧底身份依然TVB,各大主角相继便当也是突兀的一头雾水,摒除一系列的毛病后,张家辉的角色真不错,演技在线,便当领的华丽又煽情
有型无神,厌烦的老梗,希望以后的香港电影多点真诚少点套路吧……
我天这是怎样一个层出不穷的傻逼片啊。。。
多重身份取舍
打斗场面还行,缺点就是怎么死光光了
就像做卧底,编剧越复杂越容易露馅……
十个鹿晗也比不上一个张家辉
吳鎮宇 卧底 張家輝 掃毒的續集, 只是劉青雲換了他的伴郎鎮宇哥來, 為啥保鏢不穿避彈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