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在这部剧里真的是一位男人味超足的角色,但是她在芭比的关系里,处理的让人厌恶,仿佛贝蒂在第8集中的愤怒、怀疑、验证,把全衣柜唐的衣服拿出来去找证据,看到了一个已婚妇女,付出的所有,而终将被付之一炬,其实很喜欢他们一对,颜值气质俱佳,错就错在贝蒂没有自己的工作,专心做家庭主妇,失去了自己的圈子,其实贝蒂真的很爱唐,不然她不会如此的失态,回想这么久,贝蒂一直是美若天仙的装扮,这一集好几次素颜、狼狈,让人心疼。
大冬天要把我双手放在键盘上敲字不是为了赶作业说明有点什么真的触动到我了。
比如最近在看的美剧《Mad men》。
六十年代的美国,大胸丰腰巨臀的女人穿着细跟皮质高跟鞋在办公室里晃荡,她们只能做秘书;用袖扣系细窄领带的男人拿着威士忌在商场上厮杀,他们只能做大男人;穿着蓬蓬裙头发弯曲的刚刚好的家庭主妇,她们只能在知道丈夫外遇后继续欺骗自己;烟酒不离手头发服帖的粘在头上的男人寻花问柳,他们却在电梯里为陌生的女士脱帽。
矛盾而压抑的时代,一切都似行云流水般缓慢的行进,所有的波澜不惊都深埋在那些烟酒构成的夜晚。
无论哪个时代,我们生活的实质似乎都是如此。
全部力量乃至自我欺骗去支持表面的强大,反讽不仅仅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注脚。
六十年代女性解放运动还未高涨,大多数女人的生活目标是找一个好男人然后嫁掉。
但恐怖的问题是,然后呢?
今天女性解放运动进行的如火如荼,李银河的名字不再摆在王小波后面,但所有的女人依然面对困境。
以前的女人是嫁到一个好男人,然后发现丈夫外遇的某个深夜自问,然后呢?
生活该往何处?
现在的女人是在未嫁之时,甚至未找到个男人之时,开始不停地追问,然后呢?
生活该往何处?
动人的情话要这样说,世事浮沉,终觅一人,将我“静静收藏,妥善安放,细心保存。
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
”可是,然后呢?
男一号DON成长背景离奇,经历坎坷,艳遇不断。
一边是拼尽全力的构筑和维护一个家,一边是近乎疯狂的伤害和摧毁一个家。
是同一个家。
或许缺乏保护和安全感的成长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拼命地寻找安全感,比如像所有人一样建造一个貌似坚不可摧的家,还有深层次的,我们已经习惯在动荡中谋求安稳,需要不断地摧毁来测试他人及自身以及我们之间的关系是否牢固。
所以,我们不停地追问,然后呢?
刚看到第二季,Mad men ,然后呢?
短评好多人骂Betty,有个高赞的还骂Betty是闷骚的slut。
好笑,到底是谁先出轨,谁出轨次数比较多啊?
而且讲道理,在分居之前,Betty最多也就是想想,从来没真踏出那一步吧?
Don可是每季至少两个了。
碰上这种事,要么离婚要么各玩各的,还指望女人忍气吞声继续当贤妻良母啊?
有个长评说Don出轨,最后一步是Don自己踏出的,前面99步都是Betty推他的。
好家伙,娱乐圈出轨男星们快来抄公关文案!
那年代风气就这样,我也不想在出轨这方面多骂Don。
单纯就长评作者所说的99步来看,Betty在娘家受宠这个是事实,但不懂眼色不至于吧,大大小小聚餐宴会都还是挺妥帖的。
说到几次因为孩子起的冲突,第二季最气的就是Don对孩子疏于管教,Betty基本上是丧偶式育儿了。
老公心情好的时候逗逗小孩,平时不管不问,做错事也不管。
熊儿子在爸爸眼皮底下烫伤了,换成我早骂死爸爸了。
Betty自己带儿子去医院没劳烦Don,只是让Don带女儿去公司,竟然被人说影响老公工作。
要不是对儿子疏于管教,这孩子能这么熊吗?
后来熊儿子餐桌上又闹事,Don把工作上的情绪带回家,当着孩子面发了通大脾气,平时不教育,现在发脾气,有资格吗?
后来Betty摊牌知道Don出轨之后,Don竟然理直气壮地不承认,那态度就像是Betty无理取闹无中生有一样。
但凡他直接承认了,我也敬他是条汉子,“男人的通病”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罢了。
这态度简直渣男中的孬种。
这剧不带入三观看的话,还是很精彩的,关于职场,关于60年代背景,关于广告业,以及职业女性的崛起。
颜值都很养眼,剧情也够狗血,每个角色都很饱满,几个女性角色都还挺有代表性的。
每个角色都有优点和缺点,人性值得探讨和反思。
但要因为男主颜值和个人魅力而骂男主老婆不守妇德或男主老婆造成男主出轨的话,您还是适合生活在三妻四妾的古代。
你们怎么看第二季的 吉米?
从刚开始的感觉他跟明星摆架子,夸海口,口无遮拦的印象差不多,可是今天看了第7集,怎么感觉他是那么一个明白人,虽然他说的一些话确实让 唐 特别不舒服~唐在这一季更加的肆无忌惮,对于妻子,稍微有一丁点儿的不忠诚,他就非常的严苛,但是他自己总是控制不住自己,对芭比的行为,感觉无法原谅。
其实看完第一季的时候,我有所怀疑,这部带着怀旧色彩的剧集虽然具可观性,但似乎并没有那么引人入胜,怎么就能拿最佳剧情片呢?
然而看罢第二季,我想有些进入状态了,在心态有点追的感觉,进度加快了。
剧集围绕六十年代的纽约广告业展开,制作可谓精良,每一季都契合了历史事件,第一季尼克松肯尼迪PK总统大选,第二季的古巴导弹危机。
时代的痕迹在人物、环境等各类细机上显露。
主人公DON的身上贴着孤独的标签,因为在他的身后隐藏着不为人道的秘密,即使如他的妻子都不曾了解,所以他害怕孤独却又不得不孤独,因为他与他人之间永远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DON的英俊属于那种硬汉型的,他天生对女人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正所谓命属桃花,无论老少通通主动投怀送抱,他基本不用去主动出击。
对于这样一个人物难以引起人的讨厌,因为他有着自己的底线,在很多时候他都流露出一份与当时资本主义冷酷不同的温情,他在面对公司开除老员工、摈弃小客户时那份无奈将他底线暴露出来。
与他一样存有一份底线的,是那个努力成为一名曼哈顿人的小女人peggy,虽然有野心但仍存感恩之心,她是个成长中的freshman典型。
片中另外很典型的人物就算是pete了,这个曼哈顿昔日望族的破落子弟的身上一样有野心,但他同peggy有所不同,背景的不同在心态上同样不同,前一位是得到即收获,而这一位是非得到不可,急功近利显露无遗。
这种心态影响之下,自私和不择手段就显得很正常了。
比如要挟DON,比如为了生意对老爹的死也置之度外,看起来有点象个小丑似的人物,却时常也有让人同情的时候。
那种职场的失落看上去很令人有切身体会。
而这三人的交集其实也非常有意思,如pete对DON虽然要挟过,虽然心理上有忿忿于不受其重视,但从心里来说他对DON还是相当佩服的,当遇到问题他还是会去找DON,透露消息给他或者请教于他。
而pete与peggy之间发生关系似乎有点让人诧异,但最终故事的发展让人似乎也能找到两个不同背景下的人的共通点,一样有野心却一样有缺失,某时两人的心会碰撞一下,但最终还是分属不同的族类。
另外在DON的妻子betty身上,你仿佛也能读到某种变化,从第一季到第二季,betty的地位也在发生着变化,仿佛预言着女权主义的上升。
剧集中的人物众多,每一个都刻画得相当丰满,每一个都可讲一段故事,但你并不会觉得纷乱而影响主线。
真的,看这样的剧集还确实需要耐心,等待着渐入佳境。
S2-12Duck: Good creative is important,but it can’t be running the show.There is no reason for us to be tied to creative’s fantasies of persuation.Don: Gentlemen, I sell products, not advertising. S3-01Don: Men want her, women want to be her.Peggy: Even if that’s true…Don: It is. I’m sorry if that makes you uncomfortable.Peggy: Well, you know if we were making a movie or a play, we’d be embarrassed to do this. It’s phony.Don: You’re not an artist, Peggy. You solve problems.Leave some tools in your toolbox.
Now I am quietly waiting for the catastrophe of my personality to seem beautiful again, and interesting and modern.I never expect him to be any other way than what he is.Get out of here and move forward. This never happened. It will shock you how much it never happened.You'll notice things are right where you left them.It means the only thing keeping you from being happy is the belief that you are alone.
一个月没看电影了,但有一搭没一搭地又看完了一季《Mad Man》,写这个剧比写电影压力大,因为它每一集的文学性都像一部电影。
喜欢季终集,每一次集终集都是时代、公司、个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就像S2E13的最后,古巴导弹危机的背景下,人心慌慌纷纷逃离曼哈顿,公司面临兼并,资本的注入也意味着与建立初衷相去甚远,占股12%合伙人的男主公开反对却被甩上“文人酸臭味”的大帽子,他拿着自己帽子起身,留下一句“如果这个世界还在的话,我们下周一再讨论吧”冲出会议室,秘书告知分居已久的妻子打电话来让他回家。
最后一幕听着广播,Betty在餐桌前告诉他怀孕的消息,两人的沉默中,收音机不断播报导弹的消息,60年代的“世界末日”当晚,两个分离很久的人,慢慢牵起了手。
作为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观众,我们无法完全想象出那种导弹直指着自己的恐惧。
但那一幕光源的运用,虽然仍旧与男主角任何一次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暖色灯光相同,但设计巧妙地稍微移动到侧后方,洒在两个人身上的,就只剩黑暗岁月里疏离淡漠的亲近,静待无法预估的明日。
《广告狂人》,它缓慢,深刻,广阔,复杂,隽永,人性交织,又点到即止;职场、家庭、爱情、历史、任何一个词语都不能概括它。
它像是拍给黄金时代的情书。
它大概是完成于21世纪的第一部狄更斯,可能是关于20世纪的最后一部陀思妥耶夫斯基。
1. 虽然Pete是个丑陋的小白脸,但不得不承认,他在剧里流露出的幼稚、自私、冷血,经常让我想起自己。
可能我就是现实版的Pete?
又或者Pete是剧里唯一接近普通人的那个角色?
2. Bobbie敏锐地发现Peggy在努力掩饰自己的性别特质,野心很强大,但恶劣的性别环境强迫她像男性一样要求自己。
Bobbie提醒她:“You are so young and beautiful.”但Peggy下意识地回复:“I'm not your competition.” Don教会了她更专业地面对工作,但因此她刻意掩盖住了自己的女性魅力。
Bobbie站在女性的角度给了她建议:“No one will tell you this, but you can't be a man. Don't even try. Be a woman.” 我猜测,这句建议会让Peggy在本季之后几集再一次进化。
3. 新入职的Jane靠低胸装和短裙拉到了第一波关注,婊子鉴定机Joan不留情面地拆穿了她的小伎俩。
事实证明Joan还是不够强硬,应该开掉这个bitch。
在被顶头上司批评后,Jane丝毫没有流露出惭愧,她的目标不是做一个秘书,她只想要男人的关注。
4. Freddie真是让我又想笑又替他感到悲哀,先是在广告拍摄片场打瞌睡,这集又当着Jane用裤子拉链拉莫扎特(听起来好像是欢乐颂...)。
像真实公司里40多岁还在基层职位的那些人,他丝毫不在意自己的声誉,失去野心(也可能从来没有过?
),以为可以安全地维持现状。
这种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
小时候看(也就是两年前啦)时,觉得卧c好牛x啊。
现在觉得,编剧真敢写,这绝x是小说体,现实生活不可能这样滴。
所以我是有了更高的觉悟和鉴别戏剧的能力了?
比如如此爱耍“小脾气”的Don想消失就消失,就这工作态度,还那么多花边要忙的男人,凭什么本事事业成功的呀。。。
再比如“加州奇遇记”,也梦幻得太不靠谱了吧。
还有peggy小姐怎么能忍和pete这样的男人天天打照面呢?
心也太宽了吧。
长大了才知道,以为人生如戏还是中二了,还是戏如人生吧。
平淡细节见真章。
看到第二季才发现Don太自私,他从来不为自己在外面有情妇而心有愧疚,反而自己的老婆稍微穿的性感一点就会遭到他的呵斥。那个年代女性都是男人的附属品,是不被尊重的,不管是老婆还是情妇都如玩物一般,只不过各司其职,老婆负责贤惠,情妇负责风骚,都不可越界。这片子总是意味深长,欲语还羞的。
第二季吸引我的只剩下看Peggy如何在男人的世界实现自己的野心了。两季看下来,这个剧没有很吸引我,感受不到这些主演们之间很深的联结。
礼崩乐坏
当S2看到一半,只有无表情无演技的January Jones成为我唯一看下去的动力时,谁知最后一集JFK上台后古巴导弹危机的氛围塑造一下子把我拉了回来,赞啊。
男主老婆真是太好看了,女主实在是一言难尽…
广告人的日常在继续着,看到ep4实在坚持不下去了。
时隔这么多年,经典的广告语还是让人有买买买的欲望。感觉广告行业还是有章可循的,至少对于有这方面sense的人而言是这样的。
Betty的挣扎和坚守刻画得很完美
玛丽莲·梦露去世、冷战、古巴导弹危机。比第一季好看。
几乎每集的片尾都结束得饶有意味啊,我还喜欢看诸如betty开枪打邻居鸽子和半夜归家啃鸡腿这样的情景……
难怪娇蛮的《电影手册》如此推崇以马修·韦纳为首的编剧团队在这部剧里所体现出的能力和技巧,大量细微的雪花缓缓散落,直到雪崩的一瞬方觉每朵雪花独有的重量。个人的困境与世界的危机紧密相依互为表里,优雅之下蕴含的不堪隐秘潜伏随时准备揭竿而起。
第二季也没什么起色,也就LA泳池摊还有点儿意思。弃了。
=3=DON你这个无耻混蛋
不理解为什么p总是想让d认可自己,另类的精神男同嘛不懂哎
2020.3.13至3.17看完。人本来就是个麻烦和矛盾。能把它指出来让你看,下的功夫不容易呀。
冷战了
剧情比第一季紧凑了,期待女性崛起
同样的高质量,还是那么闷
男人寻欢作乐似乎天经地义,讲述工作创意远少于各种关系交际,生意场即人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