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了第一集电视剧,被快闪看到未来惊人的设想折服了,然后去看了原著小说,再回来看电视剧。
比较一下二者。
小说的舞台主要在瑞士欧洲原子核研究组织。
两个主角,都是该机构的科学家。
一个在快闪中看到了自己婚姻的解体,另一个什么也没看到,却通过马赛克系统帮助下被人告知自己将被谋杀。
前者找到自己的心上人,在准备结婚,快闪让他抉择是否开始这段注定结束的婚姻。
后者则是耗费了所有精力克服自己被谋杀的宿命。
小说中提示快闪的未来只是一种可能,未来并不一定发生。
小说里快闪的原因,是因为两个主角的物理实验加上某个粒子穿越地球的巧合。
然后多年之后人们计算好制造了第二次快闪,主角一看到了地球之后无穷时间未来的走势,像2001太空漫游里面的那几分钟一样,为小说立意高远之处(小说获得了当年的星云奖)。
电视剧的快闪原因则被归根于某些人操纵的阴谋,美剧的老套路,立意上面就下了几层。
两个主角的求索也是一样,一个追求家庭完整,一个试图避免自己的谋杀。
提示快闪的未来也不一定是会发生的,同样有人有快闪的记忆却意外死了。
总之电视是从小说里面抽取了重要的快闪概念以及主角的斗争路线的。
关于快闪的原因都是编剧瞎编的某个阴谋。
觉得很可能编剧会编的忘记自己的伏笔,所以我个人觉得不用太认真,看他们怎么继续编下去就好。
根据小说,我猜主角一家庭和睦解散,主角二成功防止谋杀。
以下是超级无敌大剧透以及超级无敌个人主观评价:看完再造淑女后来看的。
整部剧对于Demetri来说就是: Am I going to die?
本以为活过了死期结果似乎还是没躲过将死的命运。
Benfold的个人英雄主义在中间集数达到了顶峰,再加上他一直不相信Olivia,导致角色好感度-1-1,后面几集形象往回捞了一下。
Janis才是大女主吧,超级碟中谍,励志,吾辈楷模。
Bryce憨憨的,但是挺可爱,而且他相信爱情,只是我不信,Nicole夹在中间里外不是人。
俩科学家里长得像英国特朗普的有点道德素养,另一个大眼睛可能为了塑造天才形象,有点怪。
科学家儿子是剧情一贯出现的神秘自闭症儿童,是当事情无法进展时的合理神秘外力。
Olivia很清醒,医生超级帅,喜欢,但是同时Olivia你糊涂啊,看到一半我都想说你跟英国特朗普在一起得了。
Dr. Frost你就这么死了?
Aeron找到女儿了结果又有新的烦恼,见不到一直想,见到了又烦,后来又救,亲子间无限循环主题吧。
长得像跟Benfold跟金凯瑞的adhd有时候还挺可爱的,但是大多数时间超烦。
金发女犯人好烦啊,纳粹老不死好烦啊,大boss Hellinger就这?
说话也挺烦的。
Zoey,我觉得Demetri没有那么爱你。
Keiko妈,别管了,你女儿多大了,谢谢良心发现。
Charlie我一直以为是个男孩子的名字,没事,你会找到你爸的。
再说回Demetri,你是不是喜欢Janis,但是她是gay啊!
顶着自己将不久死于非命的压力活了这么多集真不容易,知道你那天没死我超高兴,感觉人生都又充满了希望,开开心心写了日记,告诉自己人定胜天,告诉自己不用往后继续看了,这个就是Happy ending ,结果第二天无聊还是往后看了,发现你还是有可能躲不过去,我又,啊?
合着白高兴了呗?
不过我看着看着释然了,反正就算撑了几十年后人也还是固有一死。
不是你是为了留种吗?
FBI CIA老大还有中间出现的龙套John Smith警官也挺有意思的。
有时候想到《降临》《沙丘》《开端》时空恋旅人 开端 黑衣人喜欢看比赛的外星人。
面具、娃娃都好吓人,我可能就怕这些元素。
第一集挺吸引人的,中间重复太多了,导致我一直快进,悬念越大越容易让人期待后边的底是什么,当底没有那么精彩的话就会有落差,但是很多片子都这样,跟走近科学似的。
因为看到了b站上约翰赵的剪辑,于是抱着一种随便看看的心态打开这部剧,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断断续续地追完了,值得纪念。
首先第一集开篇设定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
某一个平静的上午十一点,全人类突然集体昏迷了2分17秒,并看到了六个月之后自己的未来,也就是flashforwards。
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两千万人丧命于车祸、飞机坠毁、意外溺亡等等。
主角团主要是一群FBI探员,希望能查明flashforward背后的真相——如何引起?
谁引起的?
目的是?
还会再发生吗?
时间?
来讲讲我对每一个角色的看法吧。
1.Mark Benford第一集一直在截图,因为真的太像渣康了!
酗酒,白衬衣,黑领带,救世主情结,到底是谁借鉴谁啊喂。
最开始觉得他是一个好丈夫,只是平衡不了家庭和工作。
后面就完全对这个角色喜欢不起来了。
虽然知道他作为FBI高层探员,有很多苦衷,但看到他一直挣扎在内疚和责任的漩涡里无法自拔,就有点麻木了。
他希望能够尽快查清flashforward的真相,拯救更多人的生命,所以即使他有一千个不愿意,也只能一步步靠近他自己的flashforward,which is definitely a nightmare——他又在酗酒了,而他妻子和另一个男人睡在一起。
最后他生死未卜,而妻子也确实爱上了另一个男人。
不得不说,挺惨的。
2.Demetri Noh就是为了约翰赵才来看这部剧的~感觉剧情前中期探员诺一直处在情绪崩溃的边缘,不过倒也正常,明确地知道自己的死期,看着它一步步靠近却毫无办法,任谁也维持不了冷静吧。
喜欢他和未婚妻的互动,很有爱。
但个人认为他对Janis是有一些情愫的,毕竟Janis虽然是les,但他是直男,可能做不到sex之后还当无事发生,况且Janis真的怀了他的孩子。
剧被砍了,也不知道后续剧情怎样。
应该还是会和未婚妻和好吧,毕竟她太爱他了。
3.Simon Campos前期一直觉得这个科学家非常的自私,完全不在乎几千万人的性命,只在乎自己是否安全,实验是否能顺利进行。
最后几集完全改观了,他为了能得知下一次blackout的时间,冒着生命危险反抗从小资助自己的神秘组织,并且焦急地阻止机器被外部操控。
4.LIoyd Simcoe&Olivia Benford很喜欢这一对,“我看见你们在一起了,你们注定是要在一起的。
我看到的每一个未来的画面,都是你们在一起。
”即使有些人可能会说,Olivia出轨了,但我不这么认为。
她为Mark放弃了去哈佛,还放弃了去更好的医院的机会,但他们最后还是渐行渐远了,这并不只是她一个人的错。
而这个时候,温柔又体贴的LIoyd出现了。
不知道为啥,LIoyd只是静静站着或是坐着,就有一种让人沉静下来的力量。
他聪明但不骄傲,沉稳而又有趣,有责任有担当,我想不出任何一个Olivia不爱上他的理由。
“宇宙是会修复这些微小错误的。
”那么就让他们重新在一起吧。
5.Nicole Kirby喜欢她的单纯。
flashword看到自己被人溺死,并且自己还感到罪有应得,于是觉得自己一定是在未来犯了什么错,而去慈善组织干活。
喜欢上Bryce之后,知道他心有所属,所以从来不说自己的想法,而是在他做化疗的时候默默陪在他身边。
后来,为自己的私心真诚地道歉,即使这让她失去了Bryce。
最后救她的小哥是suits里面的男主角耶~他们应该会幸福吧。
6.Bryce Varley&Keiko这一对真的是浪漫到极致了。
因为flashforward里的短短一面,Bryce放弃了自杀,选择好好生活,开始苦学日语,在本子上画她,到处打听她,为她从洛杉矶跑到东京,却根本没有碰面。
而Keiko也为了他鼓起勇气,辞掉了不喜欢的工作(即使家人觉得这是一份好工作),孤身一人来到了洛杉矶。
最后,他们见面了,实现了他们俩的flashforward,或许这就是“信”吧!
这部剧是09年的大制作,很可惜被砍掉了,开篇很惊艳,中期节奏出现了问题,最后几集状态又回来了。
听说abc发布砍剧的消息后,粉丝到abc台门口集体昏迷了2分17秒,好逗啊。
就这样吧!
以后有时间也许会重温。
剧情还过得去,演员演技就不行了!剧情方面虽然有接着迷失的传统,但是看看还是比较不错的!但演员的演技就不怎么样了特别是男主角,感觉比较做作.特别是在香港和那个饭店老板的对话中,为了让老板告诉他那个女人的信息,通过说狠话来吓唬老板,那个情节感觉很装B的,一点也看不出那种狠的气势来,而且主角在和他妻子有矛盾的时候,男主角的表现也是看不出那气氛来,感觉不出那种味道,
这个电视剧给我的感觉就是中学的时候做的几何证明题,已知结果,求解过程。
如果没有这次blackout,半年后发生的事情还是会和最后一样么(虽然最后还是有差)。。。
我很喜欢其中的一个东西就是,Lloyd说他相信平行宇宙(貌似是这个吧)的概念,就是当我们面临选择的时候,我们只能择其一,但是我们同时也很好奇其他的选项会给我们带来什么,然后Lloyd就说他相信我们没有选择的会发生在另外的平行宇宙。
我一直觉得一生很遗憾就是只能过一种人生,只会有一条路,但是这个概念让我莫名的觉得安慰。
好吧,我也不晓得我具体想表达什么。。。
一点点小想法
关于世界末日一说似乎从来没有断过,只是还未真的发生而已。
其实如果确定有世界末日那一天,也就没什么了,就等着死呗,话说回来,就算没有那一天,人也逃不过一死,时间问题而已。
世界末日这个概念之所以显得那么诱人,在于其不确定性,这个不确定性也许会让人兴奋,所以这类题材的影片总是有其卖点。
全球性的东西总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原因是会让你觉得you are not alone, connected with other human being. 原本陈旧枯燥的社会观念礼节制度在全球事件面前会失去它原有的魔力,这种全球性事件总能使人类忘记我们的不同,唤起我们的同类意识。
但这种意识也就会持续那么一小会,有点昙花一现的意思,实际上,所有的节日也就是这个意思,就像春晚,它的魅力不在于其节目,而在于知道全国人都和你一样在看它。
好事坏事都一样,世界末日话题的魅力在于想象着全世界的人和你有着一样的经历。
这点很有意思,每个人生活都不一样的时候,反而显得boring;都一样时,显得很有趣 。
可能这就是军训的回忆会很快乐,大学同宿舍的时光会很快乐。
也许应了那句话,人只有在忘记自己的时候最快乐,所谓忘我的境界。
在十月六日十点,全球人都陷入昏迷,并且看见了未来“No More Good Days”这就是故事的开头五天,十分速度的扫掉了未来闪影很好的剧看完之后很痛心为什么ABC会把他砍掉很希望会有第二季这是一部真正有内涵的剧当你看见了未来真真切切的看见了是应该就这样接受他呢?
还是想着如何去反抗,去改变?
最后的结局很神秘光看一遍绝对看不懂黑人小孩,秋千,胸透X光片,2015的新年,左轮手枪,长大的charlie,“they found him”直到最后的一分钟,一秒钟,Noh和 Benford一直在反抗着预定的未来的确Noh没有看见他预定的未来,是死了?
睡着了?
还是什么而在预定的未来中benford是在办公室了,研究马赛克拼图,并且,他喝酒了,他会死在那里,至死,他都没有找出下一次昏迷的时间他们选择了反抗Benford 在315救了Noh而在第二次昏迷发生前他们尽全力去阻止Noh拿掉戒指去接受他那“没有”的未来Benford 留在了FBI总部,最后,该是昏迷的时候了FBI总部爆炸了然后就是第二次爆炸时人们看到了闪影再有就是结束了没有交代大家的生死没有交代孩子的未来留给我的只是遐想和猜测或许是因为没有第二季的原因吧但是我有理由相信Mark 和Dem 还活着一切都很好因为。。
Alan最终在阿富汗找到了她的女儿,活着和闪影中的一样他将女儿的幸运物-军刀交给了她Janis的孩子最后没有流产和未来不同的是那是一个男孩Bryce和Keiko最终在闪影中的那个地点-寿司店相遇了Bryce为了Keiko只身去了东京而Keiko为了Bryce 只身去了LAKeiko 将信字纹在了手上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会相遇的原因吧信仰的力量,believe,嗯哼信仰的力量将这些人带出预定的未来来到了更好的未来Everything gonna be alright所以我有理由相信Mark 和 Dem并没有死去那个黑人小孩就是Dem和未婚妻的儿子他们也在诺曼底登陆日那天在夏威夷完成了婚礼那张X光片胸透就是Bryce癌症康复的体现Bryce和Keiko也走到一起2015 年的新年,拆礼物的孩子就是Janis的孩子吧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左轮手枪,是Alan决心和女儿一起参军的体现吧最后,长大的Charlie说的They found Him就是指他爹地,Mark Benford 并没有死吧信仰的力量,带着人们走出黑暗未来,永远是好的
憋着看到最后一集,唉,这坑都不填了吗?
编剧是放弃了吧。
编剧,我就说说我几点看法吧:1. 男主有必要这么惨吗?
为什么让他老婆爱上别人弃他而去?
为什么他老婆在知道男主会死的情况下还会那么坚定得爱上别人?
不能稍微给男主一些支持、理解、陪伴呢?
毕竟男主还没死呢..2. 男二的线也好狗血,未婚妻是真爱他,从头爱到尾,最后自私一回让男二刚下一切跟她去旅游,结果男二摊牌了:我为了实现女搭档怀孕的愿望我跟她滚了床单 因为我觉得自己会死、所以我成全了她。
我要是未婚妻我都要疯,我这么爱你、从第一集就在想办法拯救你,你看看隔壁男主老婆..最后1集了你跟我摊牌了你跟别人睡了还有了孩子..未婚妻的心碎得声音太响了。
还有男二跟未婚妻分手后第一时间就去找女搭档if you are here, I’m here。
中文翻译是同生共死.. 我还有点小感动,这俩人是真爱,女搭档应该是双性恋。
我脑补了下第二季,男二醒了后会努力找女搭档,是男二的主线。
男主复活、给他找个新女友、老婆的戏份就没有了。
可惜没有第二季了。
先说这部剧集。
挺好的故事给拍平庸了,太碎。
不过里面迷人的情节还是很多的,有豆友把剧集与原著做了对比,让我对原著很向往,不过遗憾的是,好像中文版还没出。
关于未来是可预见的话题,很有趣但也很复杂很纠结。
如果未来是可预见的(已定)的,那么是否意味着人生是被操控的?
相对论认为达到光速就可以回到的过去——也就是说也可以“回到未来”——“回到未来”这四个字太值得琢磨了。
如果时间不是一条直线,那么连死亡对我们都是无意义的。
就像我对穿越电影一个情节的疑惑:(幽灵夹克)1992年的你在2007年中得知自己将死于1993年伊始——主人公在1992年穿越到了2007年时,发现自己在1993年死了——很抓狂是不是?
可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在于:既然你已经站在2007年白雪皑皑的街头了,又何必介意你会死在1993年那个寒冷的黑夜呢?
所以“回到过去”或是“回到未来”是一团乱麻,或许,就是一个圆。
一个有意思的关联是:其实最早的太极图并非如今的阴阳鱼,而只是一个圆。
或许生命就是这样在周而复始的循环,而这徒劳无功毫无意义的循环正是佛教所说的那样:全是虚幻——更为纠结的是,佛教认为人生最大的意义就是要跳出这种虚幻的循环。
《未来闪影》中设置了一个问题:可以改变未来(命运)吗?
答案是可以。
可是一个接踵而来的问题:未来(命运)是可以改变的那还能叫命运(宿命)吗?
不知道你算过命没有,我和我很多朋友都体验过(多次),很是……用个什么词形容呢——可信。
这里面就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师傅说你将来会怎么样怎么样,如果你想避免不好的事情发生,就要做些什么事去改变。
在佛教徒中有本被认为是入门必读的书叫《了凡四训》,所讲述的也是一个命运可以改变的故事。
或许可以这样理解,每个人的命运都是一个太极图(阴阳鱼)。
那些好的或是坏的事件,只是这个圆中的一些“点”,你有选择的余地,不过终是在属于你的小圆圈里游荡,周而复始一遍又一遍,直到你醒悟(或许需要几世几百世的时间)跳出这个圈子。
所以佛教中有“应劫”一说,既是不要逃避未来不好的命运,因为躲得过一时躲不了一世,该你摊上的倒霉事,总会在一定的时间以一定的方式找到你的。
但是佛教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变量——业。
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业是造成你命运的主要原因,要改变不好的命运,不是逃避,而是找到这种霉运的根源,修补它——用善行。
说远了,这是个说不清的话题,或许可以更简易得理解命运的改变与选择:我们是电玩中的角色,有很不同的结局可以选择——活着的、死了的,不活不死(不玩了)的——可这又带来一个新的问题:谁在选择?
靠,我这都是瞎扯到哪里去了?
本来我不是想写这些东西的。
剧集中有个让我很着迷的情节是:那个得了癌症的医生和那个日本妞在闪影中见到彼此充满爱的情景,然后开始了彼此的寻找。
我一直记得我十三岁那年的那个梦,在梦中,我看到了一个女孩深情地看着我,那一刻我满腔柔情——就是在那一夜,我情窦初开。
第二天,我就试图到街上寻找她,那时,我坚信自己可以找到她,那时,她的模样在我脑海中清晰可见。
即使是在今天,在她的容颜在我脑中已经模糊的今天,我依然相信,只要她出现在我面前,我依然会在第一时间认出她。
后来,狗日的生活让我失去了继续寻找的力量,但我知道,她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真实存在,总有一世,我们会相遇。
在第五集里,一开始时很突兀地给了一段撞车场面,然后倒叙,然后回到同一个场面在一众干探在烟火中摆甫士玩CS的枪战镜头中结束本集。
迄今播放的五集剧情中除了开篇的灾难场面外,这五集里面并没有什么太多特别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编剧基本上都是优哉悠哉地闲逛到处放下一些貌似十分有深意的线索,这里说一下那里提一下,没有给出线与线之间关系彼此之间支离破碎。
观众只是从观剧经验中得出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着某些联系最后会聚在一起,但在目前的五集故事里编剧还没有将它们串连来的意思。
这看上去就有点像一个到超市准备晚餐食材的主妇,这边买一瓶洗面奶那边买一条裙子零食区里买一包话梅电器区里买部手机一样。
这可能是编剧为追求出人意表的戏剧效果而刻意为之,但如果编剧并没有事先已经设计好可以贯穿所有人物和情节的线索,现在只不过是在凭模糊的想法而漫无目的地随意布局,最终可能会因为线索铺得太开而收不回来,令到剧情涣散七零八落。
这样东拉西扯没有重点的叙述节奏对于一周播一集的美剧而言很容易就会将观众的所有耐心完全消耗掉。
在这一集里出现了几处中国元素,其实就目前看来还是这种慢慢腾腾啰哩啰嗦的叙事节奏最具有中国特色,直让人怀疑是不是编剧里是不是有中国的电视剧编剧在其中卧底。
但他们忘记了美剧不像中国那样喜欢一个晚上三集连播,这样东拉西扯没有重点的叙述节奏对于一周播一集的美剧而言很容易就会将观众的所有耐心完全消耗掉。
可能编剧也已经意识到这样的进展是不够的。
所以这一集里以一场停车场里突如其来的短兵相接提提神,这场袭击之前并没有什么先兆和交代,基本上就像女孩子的脾气说来就来了不需要理由不需要解释。
也许你也想到这样处理的戏剧效果其实并不是最好的,因为这样并未能最大限度地刺激起观众的紧张情愫,让观众忘我地代入剧情中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扣人心弦。
希区柯克说,一群人正在打牌忽然一个炸弹在他们中间爆炸,观众觉得的是惊奇愕然;但如果观众一开始就知道炸弹的存在并且知道何时会爆炸,那么即使是普通的打牌镜头中也会有令到观众感觉到紧张刺激的情愫,这就是制造悬念的手段。
看到未来是本剧中一个可以大肆发挥利用的卖点,未来那些危险的事是否会发生怎样发生悉心处理一番后本来是可以制造出很强烈的悬念的。
但在已经播放的五集故事里编剧还未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一点,感觉上是好像编剧自己也不怎样在意去展现那些迷团,也许是编剧自恃已经设定了一个超出了众人想象之外的迷底和结局,想到结果可以令大家拍案叫绝啧啧称赞便对过程漫不经心。
先不说这是一个很高难度的事情,实在没有必要对此抱太大的期待;即使可以做到,但作为一部商业剧集来说吸引观众一直追看才可能取得商业利益的最大化,而对一部以悬念为卖点的剧集其经营的重点就是迷底展开铺陈渲染的过程。
这过程就像脱衣舞娘的表演,脱衣服那一系列挑逗迂回的动作比不着寸缕的胴体更具吸引力。
推理大师岛田庄司表达类似的观点,有时候营造诡异迷离的气氛比迷底还要重要。
这里成功的一个案例就是《迷失》。
这集里的撞车枪战场面观众也许可以乐观地认为,这是编剧告诉我们喝了开胃酒后现在是主菜上桌的时候了。
这部剧有一个不错的框架和不俗的创意,我们一起祈祷那些美国佬不要暴殄天物把一朵鲜花插到牛粪了。
各种没意思。。不看了。。
2009 ~ 2010.05.29可惜被砍……其实我很没品味地希望它继续拍下去来着……
被砍掉了,可惜
播完第一季,就被砍了
S01E18 看不下去了
刚开始还精彩一点,后来越来越没劲,中间粗现的那个泥轰女神烦!!!
哎 就这样结束了 一直没有改状态 差点把它遗忘了~~
不错的剧情,就是进展有点慢。
最后一集发飙也改变不了你被砍的命运
编,扯,继续扯,剧情越编越差
被砍可惜了,但是无论如何,我都很喜欢这个剧。最后一集把我感动到了。
要是全世界真的black out 2分钟会怎么样。。为什么第二季被砍啊。。真可惜
后半段比前半段节奏掌握的要好,好歹有一个比较完满的结局,以第一次闪回开始第二闪回结束,搞得像是第一次冲击第二次冲击似地。James Callis果然适合神经兮兮的角色,Dyson Frost这个角色也挺赞的,可惜没多少出场机会,最没信服力最没魅力的反倒是那些主角们,本剧的败点。
“没有人知道在未来会发生什么,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首次遭遇美剧烂尾,郁闷,这么有吸引的悬念就这么被砍了,个人感觉是第一季节奏有点慢,拍13集才够紧凑刺激。最后的闪影时的音乐很好听。2010.05.28.
[s01e22]完結。
15
已被CUT
我已经看不下去了。从五星降至两星,还是给面子了!
FBI里的人挺帅的= =
貌似7集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