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较差和还行之间纠结,欧阳胖胖和陈三元理应让我吃下一记情怀杀,但是这样的家常画风,以及不正确的家庭观,必须给一个差字。
首先,宝家父母没有条件抚养四个儿女,仍旧生生生,并强迫以大带小,这是我本身非常反感的家庭观。
有人可能扯到极端,说穷人不能生孩子吗,你这不是反人类吗,我想说:优生优育不是绝育的意思吧。
宝家的条件如果只抚育一个孩子,是可以承受的,孩子的成长环境要好太多,但宝父母没有避孕,这又不是古代,还是中国传统的家庭思维作祟:正所谓多子多福、养儿防老,正所谓“多一个孩子不就多双筷子”、“养孩子哪有这么难,拉扯就大了”。
这种把孩子物化,当做劳动力人口计算的潜意识,我始终觉得属于鲁迅笔下“人吃人”的社会。
强迫以大带小就更恐怖了。
长兄如父、长姐如母,在父母没有给到孩子应有的照顾时,要求孩子主动承担起父母的责任,等于你自己做不到还要求别人替你做,于心何忍,家里的老大就活该放弃一切奉献家庭吗。
豆瓣有“父母皆祸害”小组已经说明了问题,父母是不需要资格准入的,很多父母把不良的生活习惯、不正确的三观延续到下一代,甚至给下一代造成心理阴影、性格缺陷,但从来不反思自己,这种伤害,正因为血浓于水才更戳心戳肺,不是几句“父母养大你就是有恩”、“父母永远不会害你”可以抹掉的。
其次,父母已经无可救药,孩子们仍旧复制着父母的伤害。
老大离家出走,成为三个弟妹口中一切的罪魁祸首,表明三个弟妹已经接受了父母的家庭观,长兄应该要照顾家里,应该要照顾自己,自己的家穷和不幸,全部归罪于同样受害者的大哥,只因为他生而是大哥。
大哥也接受了这种家庭观的荼毒,觉得自己离家出走不管弟妹是对不起老爸对不起弟妹,因此专程花时间设局来弥补,希望大家原谅并重归于好。
老大问心有愧吗,谁给的他这种负罪感,这让我想起爸妈经常说“我为了养你累出病”、“我为了养你付出多少精力和财力”,这种负罪教育,让孩子意识到做不好、达不到父母预期,将愧对父母的养育,因而怕做错、怕自己没出息,软弱的孩子将永远成为负罪感的奴隶。
二妹有几次无理取闹,让人看得闹心,完全不讲道理。
可悲的是,如果二妹接受传统家庭观,她就应该相夫教子,不应该出来创业。
传统家庭观对长兄有设定,对妻子、媳妇也是有设定的,但编剧偏偏表现了她的不服气。
如果梅先生跑出来大喊你是家里的人妻,你要照顾婆婆、孩子,跟宝父要求大宝拉肠粉养家、放弃事业有否区别。
人说亲情无私,谁又敢保证亲情中没有自私。
(话说回来,梅先生绝对是本剧人品担当,能放弃自己事业成全老婆的男人,我是没见过活的)友情、爱情都可以建立在人与人平等的基础上,但亲情不是。
出生的那一刻起,你就输给了父母,因为他们先给了你生命,你没有选择权,是接受还是不接受来到这个世界。
孩童期间,出于生理本能,你需要父母的喂养,你始终是没有选择权。
因此,到了独立那一刻,父母说,你已经接受了我给予你的生命和心血,我的付出需要你的回报,对价不一定是金钱,可能是你的独立人格,翻译过来就是“在父母面前,你始终是孩子”。
这是不平等条约哪,你的反抗被打上青春期、不成熟的标签,你只有履行合约的义务和责任,像大宝一样离家出走,那便是违约,不但家人、邻里、社会、国家法律责难,编剧甚至告诉你,连老爸的鬼魂都夜夜来追索,这就是农耕文明1.0时代的亲情。
要解锁这生生世世循环的不平等合约,不是从孩子这一方解决的,如果合约另一方的父母重新理解合约呢,如果父母告诉孩子,我要感谢你来到世界上,因为是你的到来带给我人生中更美好的体验,我要付出爱和耐心作为对价,直到你独立,可以将爱的契约延续到下一代。
之前看九龙城寨,我说那里的家常画风很温馨,刁兰、拳佬、四小舞女、水工一家三口,小事吵闹分歧是有,大事互帮互助也有,无血缘关系的人因为各种背景聚到城寨一栋楼里,胜似家人的扶持,其实城市文明时代,惺惺相惜的朋友、爱人比天生的血缘更像家人。
四宝一家,套着亲情大于天的紧箍咒勉强和好如初,这种复辟传统农耕文明家庭观,所谓家长权的思想,三观不正。
港剧确实擅长拍家庭温馨日常,但不应该是这种不健康的,片面强调父权的东西。
一家人在一起最要紧,这句话不假,但如果一家人只有道德绑架和不尊重个人,不如散伙。
编剧大可以客观表现这种传统家庭观的现实存在,但单方面鼓吹回到农耕文明的家族观念,格局实在太小。
PS 有人说看剧不要代入,不要认真,这部剧只看亲情温暖即可,鄙人不赞同。
意见不同的人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总是被扣帽子,被视作那个看不懂剧的人,那个三观理解不对的人……我只是希望豆瓣还坚持着誓死捍卫你说话权利的精神。
许久未看港剧,国庆佳节开始马不停蹄追剧,分别是《一屋老友记》和《编辑部的故事》。
这部电视剧围绕争执不下的四位兄弟姐妹展开,由于未赶上与父亲吃团圆饭而永远错失了很多。
大宝(欧阳震华)与弟妹们同住在屋檐下发生了许多酸甜苦辣的故事。
现在的香港电视剧不知什么缘由特别钟意拍鬼片,借鬼诉说那些逝去不可追回的往日情怀,香港人也在追念曾经繁荣富裕的景象。
桦哥(胡枫)和兰姨(罗兰)代表旧时繁华落尽的香港。
兰姨的彬彬有礼,桦哥的翩翩风度,这些礼节都随着时间逐渐消失。
死后化作鬼魂现身的父亲终于得偿所愿赶上全家的团圆饭,大家和和睦睦的谈笑风生,只是人已死,死后做的再多不如生前做的多。
如果爱,请及时。
这话适用于亲情、友情和爱情。
香港电视剧总喜欢拍人情味浓的故事,那些台词总是让人点头认同。
1.胡枫跟罗兰演夫妻好配呀,现实中也是求婚成功。
剧中两人的年龄好像有出入,两人和周骢应该是同龄,但两人已经死20年了(白慧20年前死的,周骢准备告诉两人,两人却意外死亡),现在两人看起来和周骢竟然同龄。
或者说20年前两人上吊时老年人的扮相与剧中年龄不符。
2.片尾有标出赞助商,有一集写的是某面粉厂,做肠粉用的是大米,剧中大费周章去找面粉,是个bug。
3.朱灿灿看不到鬼这个设定不太好,没有说明原因,如果因为太阳刚的话,那两个舍友那么壮汉,不也看到了嘛。
4.三宝从头到尾状态都不在线,一直毫无表情。
5.二宝竟然是《寻秦记》中的善柔。
6.香港的物价真的好高,汇率差不多1:1,但一个路由器要1800,一碗肠粉50。
用了六天时间看完了31集的TVB电视剧《一屋老友记》,真的有被吸引住,有让我一口气看完的冲动,在工作郁闷、心情低落、感到烦躁和孤单的异国出差中,犹如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般,给了我心灵上的慰藉。
刚到老巴的时候看吕颂贤版《笑傲江湖》,虽然总体来说还感觉不错,不过有很多集,让我没有继续看下去的兴趣,总感觉有些情节太过离谱和拖沓,所以最后也有几集没有看完。
还有胡军饰演的《岁月》,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总感觉情节让我不太舒服,看了两三集就落下了,后面有时间应该还是会看完。
我对TVB剧也算是情有独钟了,从小时候的TVB金庸剧,到大学工作以来陆续看的《寻秦记》,两部《法证先锋》,《心花放》,四部《刑事侦缉档案》,还有这一部最新的2016年拍摄的《一屋老友记》,一来这是芶伟豪推荐的,二来我比较喜欢温馨的TVB家庭剧(如当年的《心花放》),三来有胖胖欧阳震华。
我看欧阳胖胖的TVB剧应该是最多的吧,从小时候的《醉打金枝》《洗冤录》,到后来的《谈判专家》《法证先锋》,都是美好的回忆。
我是那种一年看的电视剧不多于十部的人,因为觉得看电视剧太多会浪费时间,但是每看一部,都会印象深刻,因为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心情精挑细选的,看的过程很认真很享受,基本不会快进。
好了,看吧,一说起香港TVB剧,真的是满满的回忆。
像我这种不怎么爱看美剧的人,有时候真的感觉比较怀旧。
这样也不是很好,还是要拿时间去看看美剧的。
说到这部《一屋老友记》,还是当年喜欢的港剧范儿,温馨搞笑,里面的角色都好可爱,两个老友记(白桦和依兰,刚才查了一下,两个老戏骨的年龄分别是84岁和82岁,震惊了!
)很可爱,欧阳震华也55岁了,这些香港演员一来事业上真是拼命,二来他们饰演的角色都童心未泯、返老还童的样子,这也是港剧有意思的原因之一吧。
反观自己,尽管只有二十多岁,但想得太多,有时候缺少一些年轻人该有的轻松乐观和有趣。
简单说说对几个角色的印象:大宝:作为大哥,年轻时因为追逐自己梦想叛逆老爸而长期遭受毒打,最后愤而离家,由此遭到了三个弟弟妹妹多年的强烈不满和愤恨。
30多年好不容易创立穿梭机儿童教育中心,年过中年,因为车祸给了前女友几乎全部100W积蓄治腿,因为不满虚伪富太太虐待儿子而发声,最后被成为穿梭机股东的太太老公排挤出教育中心,由此开始专心做自己的家庭粘合剂角色和兼职卖面做肠粉,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有爱、有责任感的中年暖男的魅力。
朱灿灿:孤儿院出身,最后居然是白桦和依兰的外孙女,这个角色设置很好。
胡定欣饰演的这个角色很好,假小子一般的性格,很自立,很可爱,和大宝的配戏也配得很好。
18岁出了孤儿院扎实学好了水电工这个行当,性格爽朗,豁达乐观。
二宝一家:滕丽名饰演的这个角色性格太像《寻秦记》里面的善柔,独立坚强又尖酸刻薄,对这种角色不是特别喜欢,不过演得真是不错。
老公阿昭跳舞唱歌那一段挺欢乐,哈哈。
三宝一家:金融才俊,有着金屋藏娇的追求,对物质欲望强烈的Fiona特别有爱,没红过脸。
不过Fiona超级拜金的母亲,也是够极品了。
(港剧的特色,有很多负责搞笑或者怪异的极品,这部里面有Fiona的妈妈,二宝的极品婆婆,妈宝男甘查理)Fiona很有意思,过气嫩模,爱吃爱自拍,物质欲望强烈,不过他们两口子一起患难互诉衷肠那一段也挺感人,一个没有背景辛苦创业,一个嫩模不找富二代找了个有爱的潜力股,这已经是很好的爱情了。
金钱的考验,和亲人最初的相处不融洽,女方母亲和姐妹的看扁嘲讽,女方的不堪过往,最后反而使他们更加坚定,这是真正的爱情的力量。
小宝:挺可爱的角色,脸很英俊,他是最挺大哥的,最后和星晨合唱的《你认真吗》声音很有磁性。
在家人和星晨的鼓励下最终克服了舞台恐惧症,最后合唱时为星晨救场,放弃所爱,成人之美,初具成熟魅力,废柴变成了有为青年,最后两集我很喜欢,我最喜欢这种温馨的大团圆结局了,到最后,所有疑团都一一解开,所有感情都各有归属,其乐融融,开枝散叶。
把小胖(猫)当成家人,所以老爸出现。
白桦依兰最后在宝家帮助下见到了自己的外孙女,大宝在白桦依兰帮助下,狗咬狗的家庭变得欢乐温馨,幸福,是互相成全。
欢欣愉怡,灿灿阿花阿昭菲菲,白桦依兰,宝爸,就这么一部说不上来哪里特别好的温馨家庭灵异剧,就这么一部台词仿佛挺老套的剧,我觉得很好看。
因为它讲的是亲情和爱,珍惜眼前人,珍惜所拥有的,懂得感恩。
剧情拖沓,人设老旧,情节老套,班底过时,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在韩剧和美剧当道的年代,非常过时的港剧。
人物对白也和动画片一样弱智,还是港剧一贯呼吁的回归家庭和不怕失败。
但是我今天看到25集的时候,有点惊讶自己为什么会追一部题材和拍摄手法都如此老旧的港剧,一路看一路吐槽但是却一直在追更新。
很认真的思考了一下原因,发现可能是因为在看这部剧的时候不那么孤单吧。
不想看别人得到浪漫的爱情,厌倦了成为英雄拯救世界,偶尔看看家庭的吵闹,感受下烟火气,才能没那么孤单。
宝家兄弟的吵闹,对过世父亲的缅怀,和两个老鬼的趣事,让我们这些生于八九十年代的独生子女,看了真的非常羡慕。
我们没有兄弟姐妹可以吵闹,连互相误解的对象都没有,我们一直都是一个人长大的。
不想评价情节和人设,因为这满满的烟火气和老旧的家庭题材,想要认真的推荐这部剧,治疗一下我们的孤独症状。
所以我打五星。
我曾形容本剧为情节铺排节奏教科书,当年它完全可以拿一个最佳剧集,但输给了快意恩仇的爽剧《城寨英雄》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至于为什么说它节奏超级无敌好,除了一个“老友记”一个故事这种单元剧常用的手法,还有角色们之间的矛盾铺垫和引爆,也堪称一绝。
众所周知,你要拍“老友记”,你就不能只拍“老友记”,你要借这个题材,去讲一些人世间的故事,讲讲还活着的人,讲讲他们的爱恨情仇。
这部剧就正正是做到了这一点,而且还做到了极致。
剧情讲的是欧阳震华饰演的大哥,在刘江饰演的父亲去世以后,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找回逝去的亲情,将几个兄弟姐妹重新团结在一起的故事,为此,他与滕丽名饰演的二妹、张颖康饰演的三弟、吕慧仪饰演的三弟媳、张彦博饰演的四弟,一起搬回父亲留下的老房子里居住。
四个兄弟姐妹再加上弟媳,自然是各有各的性格和生活习惯,一开始就火花四射矛盾不断:
△△△三弟的婚礼都鸡飞狗跳的
△△△父亲在孤独的等待中去世
△△△兄弟姐妹几个为了继承房产,不得已住在一起
△△△只有大哥操碎了心大哥为一家大小的矛盾操碎了心,且不被喜欢,因为他年轻的时候离家出走,丢下整个家的负担给父亲和二妹,二妹心里委屈,两个弟弟也不好受,因此他成为又劳心劳力又不讨好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发现房子里居然住着两个“老友记”:
这下把他吓得不轻,好在这部剧没有打算往恐怖了拍,而是往喜剧里拍,欧阳震华的喜剧表演功力是不让人担心的:
△△△惊恐的表情都萌萌哒
△△△想办法应对也可可爱爱后面出现的“老友记”同样如此,刚刚把恐怖的气氛营造起来:
突然又变得好好笑:
用喜剧感冲淡恐怖感,是港剧拍神神鬼鬼的惯用手法,可以说《一屋老友记》绝对算得上将这种手法运用到炉火纯青地步的佼佼者。
△△△替女鬼试包包鞋子这一段我看一次笑一次
△△△吕慧仪天天在笑场的边缘徘徊还有一些你根本想不到还可以这么用的梗:
△△△无间道哈哈哈前面说了,矛盾的铺垫和引爆,才是这部剧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并没有在忙着神神鬼鬼的恐怖与搞笑中间,忘了矛盾,而是有条不紊见缝插针地安排着,比如三弟与大哥的矛盾:
比如三弟与二妹的矛盾:
比如三弟与大哥的矛盾×2:
比如二妹与大哥的矛盾:
比如大哥与全家人的矛盾:
△△△被赶出家门,回来只能躲在阳台上的心酸比如大哥与父亲的矛盾:
△△△小小年纪就被父亲逼着扛起养家的责任
△△△就算忍受不住离家出走,也放不下这份责任
△△△不断地把所有人的错往自己身上揽
△△△连诉说心酸委屈都要等喝醉了这种痛彻心扉的辛酸,如今很少有兄弟姐妹的独生子女们大概不会懂了,正如弹幕里充斥着“没有能力养为什么要生那么多”的评论,如今的观众,可能从小养尊处优生活得太好了,根本无法理解这种剧情,而我身为一个三姐妹家庭中的大姐,看着哭得稀里哗啦……最后大哥将这一切说出来真的赚人热泪:
结果,两个“老友记”又因为自己的原因要开始搞事情了:
当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这就是节奏哇!
另外,这部剧几对CP的感情也写得很棒,接地气,朴实,又感人,男女主这对欢喜冤家最有意思:
△△△有点擦边但不猥琐,男监制做到这一点不容易
△△△一边玩浪漫一边破坏气氛,这点我特爱
△△△胡定欣跟欧阳震华好搭呀两个“老友记”的多年深情相伴更是隽永:
好剧呀好剧呀我当年看的时候就坚定地认为它应该拿最佳剧集,这次一开始打算写这个系列,就去重温了这部剧,并且决定时不时又翻出来重温一下!
最后偷偷说一句:这部剧现在在某裤子上面居然有完整版本,就是说一开始是删减了的,这不几年过去了,裤子偷偷上了完整版本,然后你会在弹幕里看到有很多人嚷嚷“怎么又删减”,因为时间轴变了,弹幕也变得不同步了,无伤大雅,有完整版本看不错了,不知道能存在多久,且看且珍惜,大家偷偷地看,不要声张哈!
《一屋老友记》是难得的让我非常喜欢的TVB新剧。
一开始是因为喜欢欧阳胖胖演的喜剧,一口气看下来,非常吸引。
全片以水火不容的宝家四兄妹为完成父亲的意愿,在“老友”白桦、兰姨的助攻下消除误会,重拾亲情,收获真爱为主线,穿插着几段人与鬼之间的亲情和友情的小故事,期间还有几个反转,意料之外而有情理之中。
有笑点,有温情,很能打动人,“老友”不同于以往港片中的鬼,都是有情有义的心愿未了的魂魄。
宝父膝下四个子女,老年却成了孤独老人,想全家吃顿团圆饭都做不到,终日只得两鬼相伴,打发寂寞的日子。
生日的时候,老人家张罗了一大桌美味佳肴,子女们却依然各忙各的生活,完全不记得父亲的生日,直到父亲突然心脏病,倒在孤独的餐桌上,没能见到子女最后一面。
这一幕冲击力很强,子女们的借口多么熟悉,忙应酬、忙小孩的学习、忙工作……这份深深的遗憾不仅引起了荧屏外的观众的共鸣,更是成为了老大宝欢彻夜难眠的愧疚,让这个家庭观念淡薄早年离家出走不负责任的长兄终于挑起了家庭的责任,设计让四兄妹同住老宅,一个个化解兄弟姐妹之间的心结,修复感情,。
老大宝欢年少时少儿节目主角成名,因与父亲之间的矛盾早早离家出走,长大后成为了教育界巨子、精明刻薄的精英人士,后因得罪权贵被扫地出门,迫于生计承包了一个宵夜摊卖猪油面,过着最市井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与男人婆朱灿灿相恋。
老二宝欣与父亲一起拉扯大两个弟弟,一直对哥哥的离家出走最为愤恨。
后嫁给在深圳工作的憨厚老实的工人,骨子里是事业型女强人却过着全职小妇人的生活,因此与家婆、老公发生不少摩擦,在哥哥的帮助下找到自己最合适的定位,小家庭越过越好。
老三宝愉与新婚妻子余花为人势力重金钱,锱铢必较,两人的婚姻最初建立在利益上,当宝愉投资失利后险骗光老爸留给四兄妹的遗产,也与老婆的婚姻亮起红灯,后来终于亲情和爱情战胜了一切,和好如初。
老四宝怡是个待业青年,自信心严重不足,经常被宝愉戏称废柴,暗恋侄女的钢琴老师星晨,后在家人和星晨的鼓励下坚定了人生目标音乐之路。
宝家老宅的原房主白桦和依兰过世多年,因与女儿失散,心愿未了,一直寄居在宝家,帮助宝欢与弟妹修好,也在宝欢的帮助下找到了亲外孙女朱灿灿。
这部港味很浓的家庭喜剧片收获了很多好评,收视也很棒,欧阳震华一如既往让人捧腹又有亲和力,滕丽名和徐荣的虎妈猫爸表演得入木三分,张颖康和吕惠仪的势力夫妻让人又恨又爱,张彦博的音乐才华让我注意到这个冻龄大男孩。
末了,希望欧阳震华和滕丽名能评该片获得2016视帝视后。
一栋旧楼,本已各奔东西的四兄弟姐妹因为父亲的遗嘱逼不得已共住一屋檐下。
加上原屋主两个老友记,在吵吵闹闹、争执矛盾解决过程中慢慢了解彼此,交织出一个家原本该有的温馨。
大哥宝欢,从小被父亲逼着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拉肠粉,稍有不顺心就被打骂,过早被承担全家的责任,所以一气之下离家出走追寻自己的梦想。
但他的离家出走成为了弟弟妹妹心中拔不掉的刺,埋怨他的根源。
父亲突然离世让他猛地醒悟,一家人要团结和睦,心平气和喜气洋洋的吃顿团圆饭。
老二宝欣因为从小当妈妈般拉扯大弟弟,所以性格坚强固执,心直口快,有时脾气上来完全不顾别人的感受,在这几个月的相处中慢慢改善自己的脾气,也解开自己的心结。
老三宝愉从小争气上进,在和自己心爱的妻子余花(有点港女的不出名模特)结婚后,更是想要买下天俊峰的房子🏠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和地位,更是想把此作为妻子更爱他的手段,所以不择手段。
在破产之后在家庭的支持和鼓励下重新开始,建立了自己的幸福家庭。
小弟宝怡从小有个音乐梦🎶但因为在小学首次表演时紧张胆怯得哮喘病发作,护子的父亲从此不再让他表演,只想不让他受到伤害,却没想到这反而害了他。
在家庭的设计的“骗局”中战胜自己的恐惧,勇敢地迈上音乐梦想之路。
生活大部分都是由家庭琐碎的事组成的,我们有时吵吵闹闹,有时出口伤人却事后后悔不已,有时义无反顾离家只为自己的理想,然而在现实的墙撞的头破血流却怀念家。
人就是复杂矛盾的生物体,不管走的多远,最后我们都要回家,就只为吃顿热腾腾的团圆饭而已。
【一屋老友记】真的是欢笑的喜剧,有欧胖的戏总是叫人笑不停,绝不输给台庆剧,每一个人都可爱至极。
我特意百度了一下真的有宝姓,是成吉思汗一支。
其实一家人热热闹闹的住在一起真的很开心,如果我们一家人出去玩也要开2辆7人车吧。
弟弟妹妹和欧胖的宿怨是认为欧胖离家出走不管不顾他们,认为这是自私的,但是弟弟妹妹这样的对他又何尝不是自私。
原谅我对TVB的泪点低,可能,TVB承载了我所有的喜怒哀乐,与梦。
#我的第54个剧评
这片里有鬼出没,但都是主要负责来搞笑的,吓一吓人高马大的欧阳震华来让我们乐一乐,然后顺便完成未了心愿。
我觉得最好笑的鬼是女主胡定欣的儿时好友,变成鬼附身在名牌包包上那段,虽然出场时的造型很吓人,白衣长发,煞白的脸和血红的眼,刚出场时总是低头45度“诶嘿嘿嘿嘿”的笑,不看鬼片的我居然也被吓到了一丢丢,但那个说话总是阴阳怪气的名牌包女鬼吓欧阳震华那段实在太好笑了,了解内情后的欧阳震华扮女鬼上身帮名牌包女鬼抢回赖以附身的包包那段也实在是让我笑到出声,如果不是绷着心情非要指出tvb的没落(虽然ta的确是没落中),用放松的心情来看这部剧还是挺好笑的。
这片子的主旨其实挺老套,还是tvb万年弘扬的家和万事兴、珍惜眼前人、兄弟姐妹情深、来,饿了吗,大哥给你们煮碗面,啊不,是肠粉。
说实话,欧阳震华这两年的烂剧也不少,不速之客和东坡家事都难看透了,但回归港剧经典的家庭轻喜剧,对欧阳胖胖来说简直是零难度,总是贱贱的埋汰家里人和男人婆胡定欣,“我喜欢的是女人啊”、“我让你求我,不是让你用胳膊撞我”,其实关心家人心肠也好,总是撞到鬼还要帮他们完成心愿,是不是很老套?
但观众就是喜欢这样的欧阳震华啊,看着欧阳胖胖被家里两个老鬼吓得在街道上狂奔,我们乐呵呵。
同样,胡定欣的男人婆角色也同样对她毫无难度,少女、妖女、侠女、坏女人、连后妈胡定欣都演过了,还有什么驾驭不了呢,真是替她可惜熬了这么久才能开始担当女一,搭档都已经是大叔级的黎耀祥、欧阳震华、陈国邦了,虽然这三位50+大叔我都很喜欢,最喜欢陈国邦。
排行老二的姐姐二宝,滕丽名演的也是她这两年的熟悉路线——精明强势主妇,非常爱吵架,家里主要矛盾都由她负责炸毛,然后一顿乱吵绝不退让,按理说绝对可以划入非好感角色,但是她看到大宝欧阳震华为了自己女儿择校的事被得罪过的两面派名媛太太欺负,不忿大哥受委屈替他不值,回家给他煮了感冒茶,但还是一副只“你不要误会”地昂着头走了,还是三观很正的聒噪主妇啊,就不会讨厌她了,毕竟她是陈三元啊,她和陈小生又是一家人了,对我们这些tvb老粉来说足够开心了。
演三宝的是tvb这些年常出现的张颖康,从《回到三国》的范根到《潮拜武当》里他演的富二代都相当搞笑,有些喜剧担当,这部剧里演的三儿子爱显摆、充有钱、怕老婆,和姐姐二宝经常吵架,埋汰大哥和小弟的时候又同声同气,叫弟弟小宝“废青桑”,为了自己老婆一句话“结婚一定要天峻峰豪宅”,咬紧牙关、努力奋斗终于付了首付,可是最后还是因为tvb见不得普通人做投资、玩股票一定会破产的光荣传统,房子没了,老婆走了,又老是被老婆的ex富豪公子dickson一直嘲笑和玩弄,一度还辜负了大宝的信任,偷偷准备把房子贱卖套现,害大宝背了黑锅被赶出家,惨的只能去睡公园盖报纸。
当然我们知道,这种家长里短的喜剧里是不会有太久的反派角色的,三宝一定会很快醒悟的。
三宝的老婆阿花也是万年龙套脸,当年好像是港姐前几名出身,稍微印象深的角色是《原来爱上贼》的长腿蟹,虽然和陈敏之一样是用腿长来增加记忆点,但可惜吕慧仪脸不好看(大众意义上的)。
但我还蛮喜欢她这次演的无脑大龄网红模特,笨笨的还挺可爱,在家里主要负责的是和小姑子二宝吵架。
看起来很爱钱,张嘴闭嘴没有豪宅就不行,但其实她是真心喜欢三宝啊,因为没了豪宅而搬到酒店,却时刻等着三宝来哄她,真正势利鬼的妈妈要她离婚,她说难道你真要看我离婚吗。
腿长梗一直被用,“房子这么小怎么放得下我的43寸长腿”,连被妈妈安排相亲时对方问:你喜欢小朋友吗?
答:不喜欢,小朋友那么矮,我腿那么长,蹲下来腿会麻的。
就喜欢他们一家人这样的毒舌啊。
四弟小宝,别名宝废,这演员我居然是第一次看到,查了一下叫张彦博,居然年纪不小是80年生人,虽然演技有点僵硬,但胜在眼睛大皮肤白,还蛮可爱的,兴趣是待在家里做废青,啊不是,是做音乐,也是一个克服人前表演的心理障碍再走上人生巅峰的老套路吧。
但我就是喜欢嘴巴坏刁钻小气又势利的这一家人啊,就像他们爸爸刘江说的那样,兄弟姐妹要团结啊,虽然总是狗咬狗起内讧,但内讧时也是同声同气、默契满分啊,更不要说这嘴贱的一家人一致对外和外人吵架了。
作为独生子女,我大概就是羡慕这样的亲情吧。
在第一集开始时,爸爸刘江坐在一桌子菜等着四个孩子回来吃饭一个个打电话给他们,孩子们不是忘了就是借口忙推脱而爽约的时候,明明是老掉牙的表现手法了,心里真的是难过了一下。
没等到四个孩子的刘江就这样突然中风去世了,虽然戏剧可以用方法让爸爸在最后一集回来,四宝都难过地责怪自己如果那天能不推脱,如果那天能早点回去,但别说戏里没有如果了,现实世界里更加没有如果。
爸爸对孩子们说了最后一句话:“不是每次都有机会,把错过的话都说出来,所以要珍惜眼前人,爱要及时。
”是不是很老套,老套到我的心里酸溜溜的。
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个场景,欧阳震华带着家里两只老鬼去吃早茶,为了给他们闻味道一直给点心换位置,服务员跑过来说你是宝家的儿子吧,因为你和你爸爸一样叫了一桌子菜却不吃,还一直给菜换位子,他一直在等你们来,可你们一次都没来过,又击中我的泪点。
胡枫演的老爷爷鬼说,是啊,不然还有谁陪他。
是啊,我知道tvb老套,可他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老套的告诉我们的道理,做到的又有多少人呢,珍惜眼前人,多陪伴家人,多去看看永远在家中等你的爸妈吧。
-击中我的泪点但还是要吐槽---最后吐槽一下宝家男丁的喜好,目测他们都喜欢大号的女生,三宝和他老婆是长脚腿之恋,每次看到阿花和差半个头的老公在那儿吵架or发嗲我都想笑,更不要说小个子小宝暗恋的那位女神比他高且壮,大哥欧阳胖胖对着镜子自我催眠千万不要喜欢胡定欣时说:“朱灿灿是男人啊,宝欢你喜欢的女人是丰腴的,肉肉的那种啊”,还真是诚实,演你前女友那个真是有点肿。。。
虽然这部剧好像在香港那边收视不错,感觉TVB口碑又回来了一点点,但不得不说下本剧最大的BUG,欧阳震华演的培训中心校长明明在开始几集的时候,在facebook上撰文讽刺了那个两面派名媛家长而失去了工作,怎么到了十几二十集还说自己没facebook需要胡定欣手把手教他注册账号来关注小宝的动态呢?
编剧是不是以为把剧集拉到三十多集,我们观众就会失忆了?
最喜欢TVB的家庭剧,香港人虽然一家老小好几口人挤在一间屋子,但是吵吵闹闹就多了好多乐趣。尤其是明明心里关心在乎,表面还要装mean的样子最可爱了。
老演员的港剧只剩情怀。
2017.2.1看完
难得今年能看到一部这么对味的香港喜剧,给多一星。
先留着,等播完再来评分
阵容敲喜欢!不造为啥看不下去…我也委屈啊(」゜ロ゜)」
细宝和moon的合唱至今难忘!
前面兄弟手足争吵蛮好看的,后面比较套路了
看过
编剧其实很敷衍,大家对港剧太宽容了
欧阳胖胖脸松了,难过
看名字以为是猎奇剧 好大好奇心开始看的 结果讲来讲去都是家庭伦理剧 只有两只**叫什么一屋老友记呢?
理解不能。。。
怎么说呢 这个爸真的好奇怪 但是喜欢男女主这对
后10集有点强行啊……进度so快= = 不过这片子是难得没有真坏人的片子,又强行一家人整整齐齐,强行HE了wwwww
不得不说老演员的演技真是没得说~~ 就是剧情有点啰嗦拖沓,要是能减到25集就值四星了。
纯家长里短的港剧有点乏味
一部教育片,告诉我们单亲家庭成长的人人品有硬伤,就算娶老婆也娶不了一个正常人。虽然强行he,不过如果这种家庭性格的人继续走下去,迟早变be。
飒 欧阳震华//接着看这个咯//三集弃吧。。大家是太老了。。新姿势是 老友记=鬼
朱灿灿能睡着是因为有人在她身边让她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