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钢铁苍穹2:即临种族

Iron Sky: The Coming Race,钢铁苍穹2:恶搞新世纪(台)

主演:拉腊·罗西,弗拉基米尔·布尔拉科夫,基特·戴尔,茱莉亚·迭泽,斯黛芬妮·保罗,汤姆·格林,乌多·基尔,约翰·夫兰达斯,詹姆斯·奎因,艾米丽·阿塔克,马丁·

类型:电影地区:芬兰,德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钢铁苍穹2:即临种族》剧照

钢铁苍穹2:即临种族 剧照 NO.1钢铁苍穹2:即临种族 剧照 NO.2钢铁苍穹2:即临种族 剧照 NO.3钢铁苍穹2:即临种族 剧照 NO.4钢铁苍穹2:即临种族 剧照 NO.5钢铁苍穹2:即临种族 剧照 NO.6钢铁苍穹2:即临种族 剧照 NO.13钢铁苍穹2:即临种族 剧照 NO.14钢铁苍穹2:即临种族 剧照 NO.15钢铁苍穹2:即临种族 剧照 NO.16钢铁苍穹2:即临种族 剧照 NO.17钢铁苍穹2:即临种族 剧照 NO.18钢铁苍穹2:即临种族 剧照 NO.19钢铁苍穹2:即临种族 剧照 NO.20

《钢铁苍穹2:即临种族》剧情介绍

钢铁苍穹2:即临种族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铁空事件发生20年后,前纳粹月球基地已成为人类最后的避难所。地球被核战争摧毁,但是深埋在荒原之下的是一种可以拯救人类最后一部分或者一劳永逸地毁灭人类的力量。当一个老敌人带领我们的英雄进入空心地球探险时,人类创造背后的真相将被揭示。为了拯救人类,他们必须与Vril战斗,Vril是一个古老的变形爬行动物种族和他们的恐龙军队。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夏目友人帐第二季曼森家庭大屠杀尸控警戒寂静之乐麦兜,菠萝油王子英伦魔法师theplague萌妻食神第一季咕咕是一只猫2百里夜刀特工疑云第二季浪漫医生金师傅2世界皎洁的月亮ke之日的kekeke火线警探:原始城市最后一次赛跑我的武林男友没有具必秀南国医恋第四季复仇者联盟过细谍影特工在巴黎的星空下惩罚者第二季食鬼师湄公河水鬼幻星神Justiriser柳叶摘星辰告诉我!辣妹子酱OAD

《钢铁苍穹2:即临种族》长篇影评

 1 ) 为什么我们这么喜爱看战争电影

二战电影始终是本人绕不开的喜好点,三部曲的前两部更是看了不止一遍,甚至连小说都找出来读过。

对于喜爱战争电影的人来说,战争电影的魅力不仅仅是宏大刺激的战争场面,热血沸腾的作战过程,更在于战争是人性的放大器。

这个放大器有时候会把人性中的残酷性放大,比如《血战钢锯岭》。

有时候会把人性中的某一些品质放大,比如《兵临城下》《辛德勒名单》。

这部剧集和之前两部一样,它的放大镜盯紧了战争压力之下,这些普通士兵的反应。

这些反应中有些正面的东西,比如勇敢、奉献、信任。

也有一些负面的东西,比如放弃队友、背叛婚姻。

我们可以把这些负面的东西拿出来进行抨击,但是更多的是应该思考一下,是什么让这些本来很正直善良的人发生了改变。

能够选择不做俘虏而是冒险逃跑的奎恩肯定不是胆小的人,却在危急时刻放弃了营救队友。

工作尽职责任心很强的“泡泡”却和英军女军官有了一段婚外情。

德国投降之后,“泡泡”说,我们都改变了。

这话既是他对自己的评价,也是他对这场战争的评价。

回到剧集本上来,整体表现属于先抑后扬。

故事在一开始大量用了巴基和巴克两个人的视角,让人以为这是一个双主角的故事。

到后面两人的被俘才发现跟之前的两部一样是群像戏。

整体的战场场面可以用潦草来形容,甚至连特效都不愿意多做一点,奔着场面来的可以放弃。

对于内心的挖掘也不够深,故事中的人物既没有太多的犹豫,也没有太多的纠结。

和前两部比差距比较大。

好的一点是整个故事线中,不止把目光盯着飞行员,其他机组人员在战争中的故事比重也相当高。

视线也不一直在天空之上,还有其他发生在地上的故事。

 2 ) 《空战群英》观感(有剧透,没看完的慎入)

看兄弟连看了不下十次,台词都背得了看太平洋也有3-4次对比起来《空战群英》其实【从第一集到第6集左右(老兵们下线前),节奏和剧情是挺好的:每天一个重要任务,主角配角都比较有描绘,故事比较有节奏感】,但全剧有几个突出的缺点我觉得很不应该。

1、以它要讲述的故事的历史跨度来讲,这部剧安排的集数太短,9集是三部曲里最短。

2、故事的后半截变得缺乏连续性,这应该不只是因为战斗大幅减员而导致的新兵更替而导致,因为就连从来应该给老兵的露脸时间都不给。

问题包括:①有两个机组成员跳伞到了法国,从落地、到求助、到受游击队审讯、到去火车站逃跑,本来一路都挺有剧情和细节感的,结果当集到了火车站就戛然而止。

下一集和以后就直接没任何戏份了,再过了一两集就说他们回英国基地了,然后被送回美国了,就全程没露过脸了。

这里处理得很潦草。

②红色机尾的黑人战斗机飞行员,给了一集的戏份,上任务,然后剧情里第一个任务黑人主角们就被打下来进了战俘营,然后就没啥台词了,一直到第十集解放战俘营,都再也没有什么有用的戏份。

结果到了全剧终、给观众科普局中人物背景故事时,先说了个克罗斯比,然后第二个介绍的就是黑人战机飞行员亚力山大杰弗森。

恕我直言,你这个剧这么拍,观众很难对红色机尾的几位飞行员有啥共鸣,所以你结尾又想突出这几位黑人角色的时候就很突兀:就感觉为什么你在着重介绍几个龙套?

这里主要就是剧情篇幅安排的不合理(顺便,我还是看过《红色机尾》的,现在都依然是这么觉得)③一个①里说的机组,一个主角巴克,一个罗森塔尔,都在剧情里好像开个传送门就分别从敌占区传送回了自己基地。

特别是罗森塔尔,剧情里都说了绕一大圈(先后经过伊朗等地),结果就是一集一瞬间。

如果集数够多,也完全可以多等几集再让他们回英国基地。

④罗森塔尔以一个“正好路过”+又偏偏“在等修车”的理由参观集中营的戏码真的十分牵强。

⑤全篇真正有血有肉的故事基本上是故事前5-6集的原班机组的少数几个人,其中真正有血有肉在描绘的人的就只有巴克、巴基。

连克罗斯比这个故事旁白者在后半程都是龙套。

⑥虽然飞行员一入职就军衔高(至少是个少尉中尉),到了轰炸机机长这个级别是个少校也无可厚非,然后我也很喜欢巴特勒和特纳这两人的演员,但是巴克和巴基这两人的选角选得不太好。

以这两位少校的资历来说,巴特勒和特纳演不了。

《兄弟连》里,温特斯从一开始表现出领导力,但这都描绘了他历经千幸万苦从少尉到中尉到上尉再最后仗快打完了才终于成为一个成熟又相对年轻有为的少校。

回过头来看《空战群英》这两少校这是啥?

他们的荧幕形象、做事风格、喜欢干的事,和刚飞飞机的莽撞少尉没什么区别。

《太平洋》里,主角莱托、锤子等人也分了几线在分别推进剧情,最后都做到了主角配角全都有血有肉。

说到底,《空战群英》篇幅太短,对人物的刻画不够深,没有虚构的故事和剧情支撑主角和主要配角。

 3 ) 整体比《兄弟连》《血战太平洋》稍逊,但也值得一看。

1.开端都应该觉得小白脸是男一号,结果只是男二号,一副嘴角上翘的嬉皮表情,说话都是侧眼摆POSE状,是给JACK JONES拍海报呐?

2.呕吐领航员一副“章鱼博士”面孔,总体演技应该是数一数二的;3.牛津女舍友,一副没长开的样子,活脱脱的英版谭松韵,言谈举止看一次笑一次。

4.在纳粹集中营,战俘竟然能收到家乡(美国 ) 寄来的信?

这也太离谱了。

5.这片子整体风格比《兄弟连》《血战太平洋》的“记实感”更弱一些,各种化妆布景更偏向“话剧风格”(当然这不影响整个空战内容的高度拟真) 6.最后一集的后半截:在集中营房顶插旗、盟军(US)受降、轰炸机向欧洲空投物资的桥段,美式主旋律气息太浓了,没有比“让荷兰老百姓收到新鲜橙子包裹 ” 更能团结欧洲盟友的了,美国从意 识形 态、经济、金融、军事等,把欧洲拿捏得死死的。

美国拍这种战争题材的影片,都是要经过国防部专门文宣部门审核的,否则一般拍摄方绕不开军事内容,不可能单独借到各种大型武器装备和人力、场景,严格讲这也属于“认知战”的一部分,美国拍的这些战争题材片,全世界都有观众看,我们自己拍的《长津湖》呢?

也就是让国内一部分人嗨一嗨,内容取向都太僵化了。

 4 ) 工整略显平庸

工整略显平庸。

空战很不错,但文戏太过做作,且节奏混乱,感觉很多事要说,又很多事都没说好,大杂烩一样!

和兄弟连就别比了,差了一个银河系!

本剧最大败笔就是这货: 一副空洞的眼神+刻意装逼的肢体语言,无比的扭捏,尬得让人随时抠脚指!

这货演的猫王15分钟就看不下去了!

像吃了坨猪油,腻的反胃!

 5 ) 只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回家

据统计,在整个空战期间,第八航空军阵亡人数超过26000人,在B-17“空中堡垒”上执行轰炸任务的人员有接近25%的牺牲比例。

这是个惊人的数字。

本剧集中表现的第100轰炸机大队尤甚,共有 785 名飞行人员阵亡或失踪。

因此,被送绰号“血腥100”(The bloody 100th)。

我们看到,每次执行轰炸任务,第100轰炸机大队一个编队十几架飞出去,只有几架能飞回来,甚至,有时只飞回来了一架。

面对如此惨烈的伤亡,明知有去无回,空中战士们依然悲壮地慷慨赴死。

我们记住了剧中一个个英雄的名字:罗西(罗伯特·罗森塔尔),巴克(盖尔·克莱文),巴基(约翰·伊根),哈里·克罗斯比 …原著小说中有这么一段记述:当年夏季,伤亡数字以惊人的速度直线上升。

一名补充来的机组人员在晚饭时到达基地,吃完饭便躺在床铺上入睡,第二天早上,他牺牲在德国上空。

没人知道他的名字。

后来他便被称作“过来吃晚饭的那个人”。

所以,真正应该被铭记和怀念的是那些牺牲的空中战士,尤其,是那些只过来吃了一顿饭就牺牲了的空中战士们。

可惜,剧中提起这些牺牲战士的地方不多,只记得第六集里,哈里·克罗斯比在伦敦与英国女军官喝酒聊天时,他提起了牺牲的战友“泡泡”,伤心不已,泪流满面。

随着二战的最终胜利,约翰·伊根和盖尔·克莱文驾机率领大队准备回国,在驾驶舱里,约翰·伊根终于想起了那些牺牲的战友们:Leaving a lot of good man behind. A lot of brave men. I was going home. I just wished more of us were。

牺牲了很多优秀的人。

很多勇敢的人。

我要回家了。

我只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回家。

痛惜,第100轰炸机大队阵亡或失踪的785名空中战士们永远消失在了蓝天里。

 6 ) 我决定了,看过战争片之后一定要说上句 愿世界和平

历时一个多月终于把这个剧追完了,原来追剧也是有快感的。

先说这个剧好吗?

从某个角度上来讲,这剧挺好的,漫天的轰炸机在天上梆梆帮丢炸弹,还有漫天的战斗机突突突追着轰炸机打,看着挺爽的,毕竟是“二战三部曲”的第三部.剧情嘛,也算写实吧,英雄主义,反战主义,性别、颜色平等主义也算是都有涉及,我至少觉得美国观众还是比较喜欢的,至于德国观众看完后什么反应就不知道了。

之所以说从某个角度看这剧是好的,二战嘛,为了正义与和平打纳粹,或许是理所应当,但是我是中国人啊,二战期间美国空军有多么厉害,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就被打得有多惨,至少在米格走廊出现之前,然后我就总能想起《金刚川》中吴京被炸碎的那一幕。

在最后一集的片尾特意看了一下,剧中的两位主角巴克和巴德都执行过韩国战争(对面应该都是叫韩国战争的吧)的作战任务,怎么说呢,滋味不太对,我对这样的“英雄主义”喜欢不起来。

其实单看这部剧的话美国空军也不怎么厉害的,参战前期让德国的小飞机揍得够呛,也死了不少飞行员,谁让朝鲜战争那时候我们志愿军飞机少呢?

所以说科学技术还是第一大杀器,那个时代与如今相比,原先打仗洗地都是空中炮火+地面炮火,现在的俄乌从某神秘国度搞一批民用无人机,绑上个小炸弹都能精准打击了,时代不同了,下一个时代没准就能看到变形金刚了也说不定。

或许有人会说,看剧就是看剧,我这样带有个人情感地去评价是不好的,其实我也不是专业写评的,就凑合吧,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些情感是无法避免的。

或许换一个角度来讲,我们的认知是有必然的局限性的,就像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都知道美国五星麦克阿瑟,知道艾森豪威尔的人就会少很多。

但是美国人对艾森豪威尔的评价可能远远高于麦克阿瑟,毕竟前者当选过美国总统。

作为一个国家的一个普通民众,我们的认知是有极大局限性的,美国民众与我们所知道的历史或有不同,甚至完全相背,我只是一个愚钝的中国人,我不想也没必要知道真实的历史,探寻历史真相的事情还是由那些考古爱好者来做比较合适,我只是一个热爱自己国家的普通且愚钝的人,我坚信着共产主义好,社会主义好,我遵循着我的立场不动摇,因为我从小就是被这样教育的,不会忘记也不能忘记。

最后说上一句,愿世界和平吧,大家没事打什么架,政治桌面上的一轮博弈,战场上成千上万的家庭破碎,这样的历史,不知道要循环重复道什么时候,作为一个愚钝的人,我无能为力,只能轻声哼唱:生命这样的旅程 要用多少泪水来完整 是否我能期待遥远天际 一起飞翔 新造的人。

 7 ) 写多了,那就写到长评来吧

还可以,不上不下的水平,老一套美国爱国电影了,画面还是很精美,群像每个人人物塑造还是看的过去,不过我感觉到的不足就是太仓促?

或者说是没铺垫好,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为了推动剧情而推动剧情,后期战队出任务三天出三天任务的原因是什么呢,还有就是整个轰炸队没了伤亡惨重但是刻画很少,除了正面描写漫天的飞机残骸,以及塔台的翘首以盼,最后只是迎来了一架飞机,然后就无了,不知道是导演想要给我们呈现的是来不及悲伤还是想要呈现什么,不过如果是想要呈现来不及悲伤的话那他成功了,因为故事情节太快以至于我根本不知道整个轰炸队没了的重大后果是什么,只是跟着情节走。

其他的不足也就是男主两人的情感刻画感觉很仓促,仿佛就是开头我就让你知道这俩人关系有多好,然后后期所有的事情都是以他俩感情好而展开的。

就感觉?

为了刻画而刻画,你得告诉我他俩为啥感情好,以及一起经历了什么,或者彼此知根知底是因为长时间生活在一起还是什么……剧中只通过口述说了俩人外号的由来,感觉没铺垫好,后期也是在这种先入为主让你感觉感情好的基础上描绘俩人一起战斗,一方失联另一方担忧不已,最后相见。

总是感觉有点太流程了。

我只记得小的时候看士兵突击,许三多为啥跟周围成才,史今,袁朗,高城他们这么好,这都是能一点一点抠出细节的,层层事件一点点垒起来的兄弟情,但是这部剧感觉有点赶进度,感情流程一顺到底,总是差点意思。

其他的都还好吧,属于一个不上不下中规中矩的水平,关于演员,卡子哥有些过于演技表露,有些许……油腻 ?

也不是,就是太想演了反而痕迹特别明显。

不自然。

表舅的演技很好,感情戏还不错,此外里面的光影把他的美貌展现的很好,不错不错。

 8 ) 看着剧的一个晚上,手机弹出以色列空袭黎巴嫩的新闻

看着《空战群英》的晚上,手机弹出一条快讯,是以色列大规模空袭黎巴嫩的新闻。

距离剧中1944年至今,已经过去了80年,即使我们现在身处和平的时空,仍有人在面对残酷的战争。

和平,从来都来之不易。

只愿世界和平。

作为一个超恐惧血腥场面,看《血战钢锯岭》需要中途退出影院的我来说,完整看完一部战争片不容易。

上一部还是《钢琴师》,那部电影对我冲击力太大了,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看这种题材。

起初看到主演是Austin Butler和Callum Turner,而且是空战,应该不会有太多血腥场面,我也常常喜欢看同一个演员在不同影剧里的角色变化,看过前者的《沙丘》,后者的《真相捕捉》。

这两人在这部剧里的演技没有给我很大惊喜,但整部剧对人物心理刻画的细腻,和战争过程的平铺直叙,竟意外地让我代入戏里。

而且空战的画面特别震撼,直击心灵。

可能因为它相对其他战争题材剧,画面“干净”很多,因此很多人对其不满。

但对我来说却刚刚好。

1、Buck的内敛和坚定剧里的Buck几乎没有情绪外放的时候,无论生活中还是战场上都极度内敛。

但唯独这一幕,副驾屡次想放弃飞机,让全机组一起跳伞,Buck一把抢过对讲机,坚定又决绝地说我们要摧毁目标。

他深知这个时候跳伞,将前功尽弃,而且肯定会落入战俘营。

平时看起来顺从又佛系的他,此刻却在危急关头做出了艰难又勇敢的决定,他不得不赌一把,赌飞机能顺利落地。

结合那天晚上他和Bucky的对话,也是他唯一一次对他人敞开心扉,说自己父亲是个赌徒,什么都赌,并吐槽Bucky就像自己父亲,盲目乐观。

Buck其实是个非常谨慎的人,有十足把握才会行动。

但第一次任务,就面临了这种被打得措手不及的境况,他是懵圈的,回到基地还问Bucky,为什么没告诉他战争是这样的。

有谁又能预测在战争中会碰到什么呢?

谁有百分百把握会赢呢,都只能赌一把罢了。

他心中的秩序被强行打破,又不得不迅速重组。

What took you so long?

没有比一场场任务后,战友仍能健全地重逢更让人欣慰的了。

剧中出现过好几次,当大家以为对方已经牺牲了,却奇迹般回到了基地,“生还”在残酷的战争中变得极其珍贵和令人雀跃,它不仅是生还者的战利品,也是其他经历者的安慰剂。

Buck和Bucky的这一幕重逢十分经典,两人没有痛哭流涕,而是终于放下一块大石头般地调侃对方,四周的嘈杂突然寂静,你在,我也在,即使未来路漫漫,也有人结伴前行,总算不太糟糕。

2、Rosenthal的节奏感本以为这部剧只有2个男主,但Rosie的角色塑造却比他们都出彩(还有Cros)。

首先是被好看的眼睛吸引。

然后是那经典的一幕,整片天空中,只剩下他们一架战机,危险埋伏前方,当大家都如坐针毡,紧张害怕得无以复加的时候,Rosie却哼起了歌。

顿时察觉,不简单这人,肯定不是个打酱油的角色。

最后高超的技术更是帅飞了。

他们是那场唯一返还的机组,战况惨重,事故也对生还的机组造成了很大心理创伤。

当他们去疗养时,Rosie却心不在焉。

心理医生安慰他说不要疲劳过度,他却回答,这打乱了他的节奏。

他本应继续回到战场。

在他认知里,战斗的斗志就如自己喜欢的音乐,节奏感一旦成型,就不应停止。

这场戏太震撼了

Rosie的救场很精彩看起来冷漠,没有共情力。

他在战地逃回时,友军带他们经过波兰。

他偶然目睹许多犹太人、苏联和波兰人被困在集中营中被杀害,他也许才亲身体会战争的残忍,一脸不可思议又震惊地看着满地的尸体。

他问路过的一位老大爷也是准备回家吗?

他以为所有人都能和他一样,结束这场战斗,就能回去,一切没有改变。

但对于老大爷来说,他亲历了所有亲人在他面前死亡,即使再有信仰,也无法摆脱被上帝抛弃的绝望。

战争过后,一切都会改变,现实中的自己,和内心的自己。

3、Cros的脆弱和坚韧同样发生了巨变的还有Cros。

自己还是个新手,因晕机犯错自责的时候,好兄弟Bubbles一直勉励他,还给了他自己的幸运雪球。

后来因一次出发前呕吐严重,Bubbles替代了他的位置去执行任务,但却不幸牺牲。

Cros一直怪自己,是因为他,才造成Bubbles的悲剧。

他的室友说,不是你。

Bubbles的死完全是因为希特勒要统治世界。

这种对战争深刻又正义的理解,奠定了Sandra和Cros的感情基础。

后来作为作战计划的指挥官,他总是夜以继日、前仆后继地工作,只为让更多战友平安归来。

当战后Rosie恭贺他即将成为父亲时,他却开始忧虑:一个生命即将诞生,其他生命却毁于自己手中,他不知道拥有一个新生命,对他来说是不是一件好事。

他对战争的认知始终是“有人性”的,他认为他杀了很多人,而那些人是无辜的。

这也是战争对人的影响,无论战争结束多久,那种对尊重生命的良知的扼杀,若是被忽略,只会感到无奈;若是被察觉,就会像Cros那样,陷入无穷的愧疚。

而目睹过“战争受害者”的Rosie、Sandra和酒吧女郎,就会坚定认为敌人活该千刀万剐。

再次重遇,三个人都经历了不同的人生4、战争的胜利看到这一幕的时候,真的很释怀很感动。

 9 ) 这是你所向往的那片用鲜血侵染的蓝色天空吗?

剧集是参考唐纳德所著的同名小说改编,由第八航空大队的对欧洲战场上德军设施的战略轰炸为背景拍摄而来的,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空战,其影响之深远,状况之惨烈令人瞠目结舌。

相比而言 太平洋战场的空战和轰炸所遭受的损失只是欧洲战场上的零头罢了。

100大队初到英国时纪律散漫到差点解散,经历了血的洗礼才逐渐变成一支强大的军队。

在战争初期,由于盟军战斗机的航程较短无法跟随轰炸机全程,轰炸机编队只能用密集阵型下的0.50机枪交叉火力寻求自保。

这种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因为机组人员大部分都是简单训练就能上场作战的机枪兵,而德军飞行员是经过长期训练的宝贵资源。

美军真正的做到了将陆地的堑壕搬到了空中,所以对于德军战机来说要想真正击落一架拥有厚实装甲和强大火力覆盖的B-17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B-17也由此得名“空中堡垒”。

英国轰炸德国是采用夜间轰炸,得以减少损失,但是这样只能做到无差别的区域性轰炸,无法对战略目标实行有效的打击,而美军依靠诺顿瞄准仪可以在日间做到精准轰炸。

历史上其实诺顿瞄准器的作用并不明显,而轰炸的效率其实主要依赖强大制空权带来的权利。

低空轰炸的得益于延迟引信炸弹,德军防空炮+战斗机群的作战效果依旧显著,美军日间轰炸的伤亡率居高不下。

朝生暮死环境自然也成就主角们放荡的作风,靠着喝酒买醉和胡作非为来宣泄自己内心的压抑,谁也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

今宵的风流倜傥,也许到了明天就只剩过往云烟。

在初期的行动中,指挥的经验不足和对计划的错误估计导致任务屡屡受挫,在3位主角同时出征的那次任务中,绝大部分人有去无回,17架轰炸机半路因为故障返航4架,剩下的13架中只有一架平安返航。

击落之后命大的都跳伞成功了,但是这也只是一个开始。

在敌占区跳伞有很大概率会被德军士兵俘获而生死难料。

如果被当地人组织的敌后反抗军救下,回去的路途也是危险重重,盖世太保也会隐藏自己的身份混入其中。

大部分飞行员德军战俘营的待遇还算不错,可以收到家人的来信,红十字会寄来的包裹,平时还能通过看书劳作打发时间。

但是在战争后期也随着德军的节节败退而物资紧缺,食物单一的同时还要面对战线逼近而集体疏散转移的困境。

当年正值严酷的寒流,饥寒交迫地在雪地中长途跋涉让他们的处境雪上加霜。

所幸的是,不久之后盟军的到来幸存下来的飞行员能得以解放,但是其他成百上千个战俘营中更多的是那些被集中“处理”掉的犹太人。

整个战争期间,血腥100大队的伤亡率超过77%,1943年间活着完成25次任务的飞行员只有20%。

用鲜血和生命付出书写战果,超高的伤亡也是血腥100的由来。

第八航空军用失败和挫折不断尝试和探寻,从一开始妄图单纯用轰炸机解决整个战斗,到步步为营凭一己之力将德军逼入困境,完成了最初的雄心壮志。

身份优越的飞行员脱离舒适的生活环境在战场上奋战到最后一刻。

作为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是斯皮尔伯格和汤姆汉克斯联袂打造的。

但是意料之外这部剧的经费算上通货膨胀之后远远低于前两部,单集片长和集数以及本应有的大场面在这部中被彻底削减了。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著名的D-day被睡觉睡过头掩盖,只得通过短暂的一个镜头窥得海滩上掠过的无数盟军飞机。

影片前几集对空战惨烈的状况和飞行员的生活都描绘的生动多彩,但是最后几集因为经费短缺,而和血腥100大队关系不大的黑人组成的红色机尾也因为zzzq的因素占据了较大的篇幅,使得本就紧凑的剧集更加杂乱不堪,属实遗憾。

剧集总得来说,前半部分观感极佳,后半部分乏味可陈。

有血有肉的角色刻画在第五集之后都没人开飞机了,插科打诨打发掉了很多时间,让人无可奈何。

但是剧情中又有太多令人动容的场面和强大特效构筑的壮观景象让人沉沦,仿佛自己也置身万米高空,和角色们心系一线。

 10 ) B17空中堡垒与“血腥100”大队

空战群英

兄弟连

太平洋战争斯皮尔伯格与汤姆·汉克斯共同打造的二战系列作品,继《兄弟连》与《太平洋战争》之后的第三部战争迷你剧《空战群英》,今天正式上线了前两集。

上线时间表1月26日 第1集(1小时2分钟)第2集(55分钟)2月2日 第3集2月9日 第4集2月16日 第5集2月23日 第6集3月1日 第7集3月8日 第8集3月15日 第9集《空战群英》根据唐纳德·L·米勒同名原著改编,故事描写二战期间驻扎在英国的美陆军第八航空军的第100重型轰炸机大队的战斗事迹,这支轰炸机大队绰号“血腥100”,前后执行了300多次轰炸任务,累计损失有229架飞机。

第100重型轰炸机大队下设349、350、351、418轰炸中队,“血腥100”(The bloody 100th)这个绰号其实是形容第100轰炸机大队极高的牺牲率而得名的。

“bloody”除了有流血的意思,也是一句英式俚语或者脏话,有“该死的、他妈的”的含义,所以这个绰号感觉也有多重含义,除了形容极高的牺牲率,也有一种感叹的语气于其中。

第100大队队徽轰炸大队的所驾驶的轰炸机是“B17 空中堡垒”,B17由波音设计生产的4引擎重型轰炸机,主要应用于欧洲战场,是针对纳粹德国军事以及工业目标进行轰炸的主力机种。

B17 空中堡垒其实早在30年代B17被刚刚设计出来时(波音内部命名为波音299),与当时另两家公司竞争美国陆军航空军的订单,但由于试飞中的一次事故,导致波音并未获得军方订单,不过由于波音的优秀设计以及B17的性能(速度快且飞行高度高且配有重型防御武器)更符合陆军航空兵的需求,因此军方还是向波音订购了13架,用以今后的评估测试。

下巴炮塔后经过不断地完善B17最终在1937年定型,并于1939开年开始大量生产,以满足战场的需要。

经历了从A到G的各种升级机型(战后升级了一款救援机型H),其中“B17G”还设计出了位于机头部分著名的“下巴炮塔”以强化正面迎击的战斗力,使得飞机的机炮数量提升到了13门,可谓是名副其实具有强大反击能力的空中堡垒。

据统计,B17在二战中所投下的炸弹量在所有轰炸机中是最多的,也是有史以来生产第三多的轰炸机(共生产12731架)。

在欧洲战场上,B17是在1942年的7月投入到进驻英国的美国陆军航空兵第八航空军,开始执行对德国的轰炸任务;“血腥100”大队是43年开始编入第八航空军(第八航空军下设3个航空师、其中有十个重型轰炸机大队),正式加入欧洲战场。

1943年6月25日,血腥100大队执行了第一次战斗任务,轰炸了位于不莱梅的U型潜艇基地。

之后大队轰炸任务主要集中于轰炸法国、德国、波兰、荷兰、挪威、罗马尼亚和乌克兰的德国机场、工厂、以及各类军用设施,直到1945年4月20日最后一次执行任务,几乎没有停歇的轰炸任务前后持续了22个月。

期间,大队获得过两次杰出单位表彰,分别是1943年8月17日轰炸雷根斯堡,以及1944年3月4、6、8日轰炸柏林。

战斗期间,B17轰炸机除了投弹轰炸,还要同时应对德军的战斗机以及防空炮火,相当于一边战斗一边投弹,一架B17上通常有8-10名机组人员,除了驾驶飞机,投弹、射击、紧急修理、救助伤员等等工作是他们任务中的家常便饭。

由于B17的优异性能,当时经常可以看到机身严重损坏,甚至4个引擎只有1个还能工作的情况下,仍能带着机组人员返回基地。

据德国飞行员回忆,“有时候B17都被打烂了,它还能飞甚至还能反击”。

但即使如此,最后统计在欧洲任务中陆军第八航空军共阵亡超过26000人,在B17上执行轰炸任务的人员有接近25%的牺牲比例。

血腥100尤甚,大队共损失了229架飞机(包括无法再飞行),以及共有 785 名飞行人员阵亡或在任务中失踪。

《空战群英》就是记录和描写这些轰炸机上英勇小伙子们的事迹,相信斯皮尔伯格与汉克斯仍会为我们广大观众提供一份高品质的作品。

以上

《钢铁苍穹2:即临种族》短评

剧版壮志凌云

8分钟前
  • 三杯
  • 还行

太正确太老派了以至于只能撑到第三集。老俗的拯救世界、英雄主义,镜头、音乐、演员……皆是。

13分钟前
  • 蚊子
  • 较差

油传油现象在卡特纳的身上得到了充分证明 建议你俩麦麸绑死

15分钟前
  • 巧克力维他奶
  • 还行

这部剧有看十分钟让人生气一整晚的魔力。正如热评所说,男主角太油了!!!更可怕的是他的嘴🤮,别怪我们颜值主义,是他整个表演方式非常让人想吐且入不了戏。他像个色情电影里扮演空军的男优,我们不是观众而是他的镜子,只是为了方便让他看自己有多帅。如果你非常喜欢兄弟连,建议你重看三遍,远离这部剧🤪

18分钟前
  • 非常机车的鸡婆
  • 很差

那个年代的美利坚真有点灯塔的样子。最后一集夹带犹太人的私货,看多了有点疲惫。勉强4星吧。

23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推荐

男主油的直冒泡…跟其他人仿佛不是一部剧…

26分钟前
  • 小Q是团子
  • 推荐

中规中矩

29分钟前
  • 虾仁
  • 还行

愚蠢至极的混蛋剧

33分钟前
  • Dean Machine
  • 很差

很一般,浪费时间…剪辑有问题,剪的稀碎接不上;演员油得很,用《兄弟连》男主评价一个军官的话:他以为他在拍美国电影。油哥说话走路都油的不像样,出任务嘴里一定要叼牙签,不怕颠簸中意外吞咽吗…另一个用放浪形骸掩饰内心痛苦的角色,这个人设已经非常过时了

35分钟前
  • 费尔南多的花园
  • 还行

斯皮尔伯格“二战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只是如果《兄弟连》10分,《太平洋战争》勉强9分,那么这部《空战群英》最多只能给到7分。人物塑造不力,剧情拖沓潦草,整体的观感还不如一部2小时的《孟菲斯美女号》。三星半

36分钟前
  • RICK_小锋
  • 还行

可以拿给某些“做人不能太无耻”的导演们当教材,好好回炉学习学习基本功,如果良心还在的话。

41分钟前
  • 深溪虎
  • 力荐

群像刻画跟前两部差得太远,最后只能记住罗西和克罗斯。“油腻基友”也是可有可无。结尾字幕出现参与朝鲜战争,再减一分。

45分钟前
  • Mr.One
  • 较差

看了第一集,大家为啥不去看孟菲斯美女号?连摇起落架都是一样的情节

49分钟前
  • 紫微厨房
  • 还行

大失所望,如果《兄弟连》10分,《太平洋战争》8分,那么这部《空战群英》或许只值5分。首先演员表演层面,主演表现极不自然,刻意压低的嗓音,迷之油腻的笑容,丝毫没有代入感,更像是来航空队走秀;空战刻画方面,部分CG略显出戏,但整体依旧可看,空战瞬息生死的窒息感,以及秒速超高的心跳感,都保持在线,保证了剧集视听下限;然而在军营文戏部分,就前两集而言,却始终力有不逮,俗套失焦,更何况《兄弟连》珠玉在前,就更显云泥之差。

51分钟前
  • 言之命至
  • 还行

算是这一年来制作相当在线的电视剧,但在影像如此泛滥的今天,也就这么无声无息的结束了。

55分钟前
  • redhousepainter
  • 还行

把里面的油腻男去掉我能再加一颗星。

57分钟前
  • tyocola
  • 较差

特效是顶级的,质感却没有兄弟连和太平洋战争好,剧情就是《孟菲斯美女号》+《红色机尾》。

60分钟前
  • 解语菌
  • 还行

顶礼膜拜,这才是战争片该有的场面!

1小时前
  • mayu2862
  • 力荐

太丑了…………………………………

1小时前
  • Irgendwann
  • 很差

全片处处塑料质感 人物奶油表面。

1小时前
  • 格兰芬多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