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10½号:太空时代的童年
Apollo 10 1/2: A Space Age Childhood,阿波罗10½号:太空时代的冒险,阿波罗十又二分之一:太空时代的冒险,阿波罗10号半:我要上太空,阿波罗10号半:男儿当升空
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
主演:米洛·科伊,杰克·布莱克,李·埃迪,比尔·怀斯,娜塔莉·拉莫罗,乔什·维金斯,塞缪尔·戴维斯,杰西卡·布里恩·科恩,玛德琳·吉尔博特,扎克瑞·莱维,格伦·鲍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2
简介:《阿波罗 10 号半:我要上太空》结合两种视角,相辅相成地讲述了 1969 年夏天人类首次登月的故事,影片既跟随宇航员及任务控制中心庆祝胜利时刻,也通过一名孩子的眼睛去见证历史,这个孩子在德州休斯敦长大,并有属于他自己的太空梦想。《阿波罗 10 号半:我要上太空》的灵感来自获奥斯卡提名的电影人理查德·林克莱特本人..详细 >
不完全和登月有关,更多的是对于那个时代的一次私人怀念吧,关于不为人知的成长。也许我们都曾有过年少轻狂的岁月,却终究被生活和社会磨平了棱角,想想是不是也挺遗憾呢。但人生的追梦,什么时候都不会太晚,追梦的过程总是无悔的,加油向前吧少年。
又一位名导拍怀旧年代片,真的笑死了。但这部真的真的好看死了,代入感强到爆棚。幻想部分的植入真是有趣,大时代背景与个体回忆居然以这种形式交错。也许,全世界男孩的浪漫是共通的吧。
纪录片式的,回顾了美国的历史,没啥劲
@Netflix【5/10】登月的梦想与童年的结合是一个不错的创意,但两者之间串联得并不好,而且整体而言就是细碎的流水账。说是听过一个孩子的眼睛去见证历史,但旁白是大人的声音,实际上只是回首往事。
1969 年以及那个夏天里的「美国」和「美国人」再也不会回来了。那个时代也一样。50 年后我们看着那个逝去的世代,发现自己身为一个中国人,正站在另一个时代的分界点,正在迎接属于我们的大时代。好或者坏,它都会到来。
重构那些无所事事的夏天
私人情感记忆以及流行文化元素和宏大的历史纪事重叠交错,登月的平行剪辑映照出深处沉睡的童年幻想。当下疫情的我们又何不是如此,以宇宙的体量只不过是蜉蝣之姿,却是我们日后回想起来难捱的日日夜夜。
站在当下的十字路口,目之所及只有痛苦与绝望,的确让人想要回望那个很傻很天真的少年时代。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林克莱特再次用真人与动画结合的手法,在大量的生活剪影中插入一点点幻想,半真半假间带着观众回到1969年的美国,那时的一切都朝气蓬勃欣欣向荣,人们乐观地相信未来,但梦幻的少年时代,只是记忆增添的滤镜,不义战争、种族歧视与性别压迫,社会危机一直都在,一如当下,或许新的风暴正在酝酿中,只是我们是否有勇气像半个世纪前的人一样奋起反抗呢?这个只能等待时间来回答了。
真人拍摄转动画在本片中的成果很出色,它细致入微地捕捉了3D动画都难以捕捉的真实人物神态,但同时也带有区别于真人拍摄的精致感和活力,并不让人感到制作这样逼真的动画是多此一举,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而内容上,我也很喜欢影片所塑造出的环境。它或许会成为我心目中的年度最佳之一,并且应该是一个较为私人的选择。
三星半
带上太空梦的理查德·林克莱特《童年往事》,政治民权浪潮与科技未来梦想同步发生,却不影响休斯敦太空家属区的别样平凡生活。
-“啊,快拍下来,我觉得这肯定是个太空人。” -“噢,得了,他只是孩子。”休斯顿的小男孩Stan在复述《2001太空漫游》故事时,对方露出“你是神经病”的表情逃走。他们在白天被太空乐园榨干了精力,等待阿姆史壮的那一步时昏昏睡去。后来Stan也怀念着无忧无虑,能放心睡去的少年时代,他重构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登月计划,一趟只有自己一名旅客的太空漫游。这是一个为幻想、为童年、为合众国建国之美梦效劳的怀旧故事,抢电视机频道、打骚扰电话、体罚之类桥段,同样也发生在任何一个角落……而塞回易拉罐拉环等细节,与《生命之树》相仿的,追在消毒车后面、发生了无数游戏和好玩故事的成长岁月,仿佛发生在同一个人类的夏天。
不是一个靠激动人心的冒险故事驱动的电影,Stan幻想中的秘密登月计划只占了非常小的部分,全片都是在讲太空竞赛时期休斯顿郊区儿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喜不喜欢这部电影取决于你喜不喜欢怀旧,我看评论区有人说咱跟美国生活没共鸣,come on,大家都是从小孩子长大的,无论是跟朋友一起玩,还是周末看电视,总有一件两件事是联结我们所有人的吧?旁白娓娓道来理查德·林克莱特的美妙台词,像一部精彩的童年回忆录,我被深深迷住了
原来是爱在三部曲的导演,废话真的是有够多的,流水账叙事直逼小学生日记水平。
+,除缺少核心意义外,几乎用老套的报菜名流水账达到了月球漫步时父亲所说的“it looks super casual”的目的。
一往无前的乐观主义,时代往事与少年登月,自由浪漫,怀念之情溢出屏幕
月球漫步与小孩的童年回忆 游乐园真好玩 这么多孩子的家庭
60年代美国社会文化生活图像,那个夏天伴随着青春与梦想一起不再回来,那是人类可以登上月球的时代,真怀念啊。
虽然套了个虚构的外壳,但用美式动画展现了美国六十年代诸多真实记忆,与其说是戏说历史,不如说是一种缅怀。
1013|81/100和其他导演的怀旧完全不同,林克莱特的怀旧更像是在鼓励童真,找寻大与小、新与旧之间转瞬即逝的惘然若失。当大人们为“错误”之事感到而不满,儿童此时却在不和谐中找到了真正值得思考和纪念的东西。平克·弗洛伊德的<Astronomy Domine>是推动电影情绪的绝佳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