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影片开头,拍摄手法不舒服,赶紧上豆瓣去看,我靠,是导演飓风营救的导演。
怎么像三流导演导的,但随着剧情发展,越来越大快人心,就不考虑那些漏洞了,看电影为了啥?
就是一个字“爽”。
杀人,干净利落,不墨迹,写个导演的特点,比如飓风营救,观众看的痛快。
杀人杀得彻底,不像有的导演拍的太假。
不管怎么样,我给满分!
虽然比不上飓风营救。
全职主妇全家被害,为复仇蜕变全职杀手,凭一己之力对抗整个黑帮!
由詹妮弗·加纳主演的女性复仇电影《薄荷》正在爱奇艺全网独播中。
电影讲述了女主人公Riley North意外失去丈夫和孩子,花了数年的时间韬光养晦学习各种技术来成为一个杀人机器,为家人复仇的故事。
有人说这是女版的《疾速追杀》,更有着类似《猛龙怪客》报仇雪恨的影子;还有人觉得电影剧情老套,具有明显的逻辑漏洞。
您的观影体验如何?
欢迎来爱奇艺评论区参与话题讨论。
女生卡丽的生日排对跟同班同学佩内洛普组织的圣诞排对在同一个晚上举行,结果同学都去参加了圣诞排对,而卡丽的生日排对无人问津。
片名“薄荷”是卡丽偏爱的冰淇淋口味。
卡丽和她的爸爸诺斯被枪杀,她的妈妈莱莉也受了伤。
斯坦警探去了医院看望莱莉。
诺斯因为被传言参与了抢劫毒枭迪亚哥的计划,遭到了报复。
在法庭上,因为证据不足,莱莉指认的三名凶手被无罪释放。
莱莉要被送往县精神病院,她在途中逃脱了。
五年过去了。
三个月前,莱莉回到了洛杉矶,展开了复仇计划,先后杀死了三名凶手,以及当年的律师和检察官。
茵曼是斯坦的FBI搭档。
莱莉被贫民窟的居民称为守护天使。
茵曼打算在贫民窟蹲守莱莉,但是被内鬼斯坦打死了。
迪亚哥抓了一个小女孩当人质,他知道这是莱莉的软肋。
经典台词:——故事不能这么结束 ——对我来说已经结束了这不能告诉我们她将会做什么,但能告诉我们她做过什么我要是这么蠢,还能混这么久吗?
法官大人,你没有行使正义,我来你所拥有的一切和将来会拥有的一切,都没了,很痛苦对不对?
她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如果你能说出我的名字,我就留你一命诺斯太太,你要接受精神治疗搬新家,买新衣服,创造新的回忆,开始新的生活别犯傻,你会丢了命,到头来一场空真相我们都知道,但是没有证据
不得不承认预告片很吸引人,痛失丈夫和女儿的弱女子成长为惩恶扬善的杀人机器,想一想都觉得爽,打斗场面的确干净利索,一点不拖泥带水,看起来的确很过瘾。
电影开头女主角受到司法不公平的对待让观众恨的牙痒痒,以至于后面看她复仇就觉得更加过瘾。
美中不足的是情节有很多漏洞,很难说服人,烂番茄网上骂声一片,得分仅仅11%,很多人替詹妮弗·加纳的精彩表演叫屈,认为她值得更好的电影剧本。
然而电影票房还不错,爽爽的复仇电影永远有票房。
詹妮弗·加纳上节目宣传电影的时候说,她拍这部电影之前经过了不少格斗射击训练,拍摄过程亲自上阵,有一次手受伤了,为了不耽误拍摄进度,第二天剧组把X光机搬到了片场,在拍摄间隙让她把手伸进去,看了看说没事,一个月以后手还是肿的,医生看了说:“哦,是的,骨折了。
”所以,詹妮弗·加纳的敬业精神还是值得赞赏的,剧中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举手投足之前、就连每个眼神都是戏。
另外,我发现很多电影的预告片和正片都不太一样,很多预告片中的镜头没出现不说,就连情节也有出入,因为在电影院看了太多遍的预告片,所以很难不注意,比如预告中女主对女儿说:Who's my girl?
My girl has love in her heart,snow in her eyes, and peppermint in her blood。
这句话在正片没有出现,甚至除了开头给女儿买了薄荷味道的冰淇淋之后,影片再也没提peppermint这件事。
很多人吐槽电影名字跟剧情不搭嘎,也许这正是导演的用意:用一个清凉可爱的电影名字,但是剧情却血腥暴力,两相形成鲜明对比。
除此之外,预告片提到当地的犯罪率急剧降低,完全归因于训练归来的女主Riley North。
然而实际上,Riley North只是回来复仇,杀的人都是她的仇人,并不是像漫威超级英雄一样针对所有的暴力犯罪,墙上给她的漫画像也显得恨突兀,到底她的名号是怎么来的?
言归正传,下面开始剧透:电影以一场激情的车震开场,不过镜头拉近,实际上是Riley North在车上跟她的仇人缠斗,最后Riley North大腿中一刀,仇人被她爆头。
她拖着疲惫并受伤的身体回到贫民窟的车里,边给自己包扎,边拿起已故家人的照片泪流满面。
镜头回到5年前女儿生日的那天,Riley带着10岁的女儿Carly去超市购物,恰巧碰见了常常霸凌Carly的女同学和她妈妈,Riley一直隐忍并教育女儿要心存善念。
把女儿留给开修车厂的爸爸Chris之后,Riley回去上班,然而性格温文尔雅的她却被恶老板要求临时加班,即便Riley跟老板表示当天是自己女儿的生日,老板还是丝毫不留情面。
爸爸的朋友试图说服他参与打劫一个很牛逼的毒枭Diego Garcia (到底是谁给他们的勇气?
又是梁静茹吗?
),然而善良的Chris当然是拒绝了,虽然连参与都没参与,这件事情还是被那个大毒枭发现了,虐杀了那个朋友之后,打算杀了Chris全家以示警戒。
加班到深夜才回家的Riley看见女儿的生日party空无一人,父女俩一脸失望地坐在那里,原来霸凌她的女同学的妈妈故意把女儿班上所有的同学都请去她家参加party,女儿Carly甚至说这是她这辈子最糟糕的生日(后来证明的确如此,而且是她最后一个生日)。
Riley为了让女儿重新振作,提议全家出去吃披萨并去嘉年华过生日,女儿开心地又蹦又跳。
玩了一晚上之后,一家人买完冰淇淋准备回家,Riley折回去拿餐巾纸,就在这时,毒枭的手下开车经过射杀了爸爸和女儿,Riley亲眼目睹这一切也中枪倒地,最后捡回一条命。
尽管受伤,Riley还是准确地辨人出了那三个枪手。
但是警员Beltran犹豫不决要不要把那三个罪犯绳之于法,因为他们背后的毒枭势力太大,Beltran跟他的搭档Carmichael解释说,上一个试图把那个毒枭治罪的警员被谋杀了,现在他的警徽还躺在警局的抽屉里。
预审之前,罪犯的律师突然造访Riley的家,试图用现金收买Riley,Riley拒绝了律师的收买并把他赶走了,而律师发现了Riley放在桌上的抗精神病的药物,在当庭时利用这个证据指责Riley的指证不可靠,同样被贿赂的法官宣判三名罪犯无罪并当庭释放了他们,Riley的辩护律师也保持沉默,貌似都被收买了。
暴怒失控的Riley冲上去打那三个杀人凶手,却被警察电击并被押送到精神病院做检查,途中,Riley逃脱并从此人间蒸发。
5年后,警员Beltran和Carmichael到达嘉年华命案现场,看见摩天轮上吊着三具尸体,仪式感非常强。
这引起了FBI特工Lisa Inman的注意,她约见了那两个警察,告诉他们,Riley在消失之前抢劫了她曾经工作的银行,现在回来了,并且在一家枪店抢劫了大量的来福枪和弹药。
原来消失的这5年,Riley在香港秘密训练自己成为了一个杀人机器。
Riley首先把当年的法官炸死在了家中并且杀了当年的双方辩护律师。
警方得知后,决定把这件事公诸媒体,这引起了大家对Riley是英雄还是罪犯的讨论。
Riley随后来到毒枭的洗钱中心,几乎杀了他全部手下,并把他的钱都烧了。
毒枭知道之后非常生气并决定设陷阱杀掉Riley。
Riley差一点中了毒枭设下的空城计,从爆炸中逃脱,并跟随毒枭的手下来到了毒枭的家。
Riley继续大开杀戒,几乎杀了所有人,正在她要就地正法那个毒枭的时候,毒枭的小女儿突然出现,让她想起了自己已故的女儿,一不留神被毒枭偷袭身受重伤。
她逃到了当年霸凌她女儿的同学家,此时同学的妈妈已经离婚,一脸落魄,Riley把她打个鼻青脸肿,然后在她家包扎了自己的伤口,随后回到了她栖身的贫民窟。
此时FBI特工早就发现了这个贫民窟,并且找到了Riley的车,她打电话给警员Carmichael到现场,没想到Carmichael也被毒枭收买,他趁FBI特工不备杀了她,并把尸体丢到了垃圾桶。
随后,Carmichael给毒枭通风报信,毒枭带着一大帮手下来取Riley的命。
这时,不知情的Riley也回到了贫民窟,在猎杀了几个毒枭的手下之后在垃圾桶发现了FBI特工的尸体,Riley用FBI的iPhone联系了媒体直播了整个现场,揭发了被贿赂的警察Carmichael,并联系了洛杉矶警察局。
Riley在被胁迫之下不得不直面毒枭,拖延了足够的时间让警察赶到。
在警察的包围之下,Riley还是把毒枭爆头了,并且在众目睽睽之下神秘地逃脱了。
警员Beltran在Riley家人的墓碑前发现了奄奄一息的Riley,尽管Riley求死,警员还是把她送进了医院治疗。
良心发现的警员Beltran告诉Riley很多人认为她是正义的,并且悄悄地给了她手铐的钥匙放走了Riley。
电影的结局留下了拍续集的伏笔,虽然目前的影评都很毒舌,但是我预期这部电影还是会拍续集,因为詹妮弗·加纳利落的身手看着真爽,这个故事到此为止太可惜。
警员Beltran当年怕死对Riley的遭遇坐视不管,本身也算加害者,最后他把Riley放走也是对自己的救赎。
电影似乎想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好人没好报!
面对暴力就要以暴制暴。
不知道为什么,整部电影给人很空洞的感觉,就是杀杀杀,突突突,没有预告那样预期的精彩。
专业影评人对电影的评价都不高,但是观众都很买账,北美票房高达1千300多万,仅次于The Nun。
美国黑帮小常识美国黑帮猖獗到连警察都怕这是事实,比如美国最凶残的黑社会组织MS-13,全名Mara Salvatrucha,意思是野蛮的萨尔瓦多人,1980年代由来自萨尔瓦多的美国移民组成以保护同乡,后来在美国洛杉矶发展成为国际性犯罪帮派。
萨尔瓦多是一个中南美洲的小国家,2018年8月20刚刚跟中华民国断交,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
MS-13的特点是人数众多并且及其残忍,在美国境内会员人数超过5万。
2003年一名17岁已怀孕4个月的MS-13女线人在接受证人保护期间因为擅自跟4名前帮会朋友接触而被杀害,被砍16刀,喉管被割成3段。
2004年6名持AK-47的MS-13枪手拦截一辆大巴,枪杀了车上全部28名乘客,大部分为妇孺。
迈阿密曾经有几个中学女生在街上被MS-13成员残忍奸杀,因为她们曾经在社交媒体跟他们对骂。
MS-13会员后背往往有特殊的纹身,生活在北美的小伙伴看见了一定要有多远躲多远。
电影中三名罪犯的脸上的纹身跟MS-13非常像,似乎在影射他们。
MS-13纹身
电影中罪犯的纹身
如果作为现实复仇片来看太过于虚幻,整体的世界观让人感觉非常幼稚、理想到不可思议,fbi和cops既叉不了反派这么大一个黑帮组织,也管不了女主(在已经人脸识别追踪到她踪迹多次的情况下);如果作为反杀爽片来看反派像弱智,复仇太过轻易毫无波折,大大降低爽感,唯一的波折是时不时不小心被反派队伍揍了几下。
贫民窟的场景塑造很虚伪,非常虚伪,剧情试图通过一段女主暴揍酗酒老爹让他对小孩好一点的情节来铺垫“女主成为贫民窟黑暗里的守护天使”这一设定,但是这段拍出来的效果真的超尬的…贫民窟的俩小孩也竟然是纯刷脸打酱油的,基本上没有任何剧情作用。
我的想法是不如把整个世界观换到架空的赛博朋克世界?
这样fbi或者cops的无用、女主的成长历练和资源收集也更加合理,混乱的世界观可以合理化很多剧情上无法简单解释的bug,而且赛博朋克风格也很符合整部片试图塑造的女主那种冷冽、伤痕累累、肮脏的外形气质。
另外在赛博朋克世界观里,感觉本片贫民窟的设定会少一些虚浮虚伪。
想象一下在某个雨夜,贫民窟的某个小孩、某个家庭走出破旧杂货店后被一浑身都是非法改造义体的小混混抢劫的时候,女主戴着兜帽,手上缠着白色绷带,义眼轻微闪烁红色,闪现,然后对着小混混一堆暴揍,拳拳到肉,最后背影消失在雨夜里,感觉贫民窟的拯救者形象一下就立起来了。
纵观电影市场来说关于女性复仇题材相对于男性复仇电影来说要少一些,复仇电影由于其题材本身的限制,在剧情发展上有无法避开的套路羁绊,其作品的成绩大多都不是特别理想,其中相对来说男性题材的复仇电影数量多,但其烂片所占的比例也比较大,本片作为一部女性复仇题材的电影,在剧情上还是做出了一些令观者眼前一亮的设置,但是整体的剧情还是有些俗套的痕迹,这也许是此类题材电影无法规避的问题,女主为詹妮弗·加纳,演技方面挑不出任何问题,节奏把控也都可圈可点,本片与传统此类题材的电影不同的是,本片将女主塑造成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复仇斗士,会受伤,会流血,会被打败,也需要治疗,不再是将主角神化成一个刀枪不入怪物。
影史上有一个系列的电影与本片题材类似,但至今还被列为禁片,那部《我唾弃你的坟墓》想必热爱电影的观者多少都有所耳闻,本片倒没有《唾弃》系列如此强大的尺度和冲击力,但作为一部女性复仇电影,有着与《唾弃》系列相同的观影受众群体,看多了男性主宰的社会,看多了男性主宰的复仇,女权在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女权意识的觉醒也体现在了电影层面,本片中由女性完成的杀戮和惩罚,其血腥程度绝不输于任何一部男性复仇电影,普通观者对此类影片的接受一方面说明在女权意识觉醒的今天,广大观者还是只能在影院中才能体会到,由男性主宰转换为女性的快感,关于女权觉醒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在另一方面广大观者对本片的接受,恰恰说明女权意识的觉醒已经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正在慢慢飘向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那一个男女平等的状态指日可期!
屠戮杀伐的刀锋凛冽,鲜血留下罪恶的轮廓,当正义的旗帜随风,当良善遭遇噩梦,当恶魔侵蚀美好,当天使被压断翅膀,你未曾感同身受,就不要劝我善良!
以上内容转自微信公众号《诗词里的影院》
诗词里的影院
剧情结构:(开篇)女杀手艾丽车内肉搏;(铺垫)5年前艾丽幸福家庭;艾莉带女儿去游乐场庆祝生日;此前米奇找艾丽丈夫合伙抢毒枭的钱,丈夫给米奇留言拒绝;米奇被毒枭抓住虐杀,并盯上爱丽一家;(转折)丈夫和女儿被毒枭手下开枪打死,艾丽去拿冰淇淋身中数枪,但暂时保住性命。
(带入第二幕)警察麦克告知枪击事件缘由;艾丽出院指证凶手;(游戏时间)毒枭律师出钱要求和解被拒;法庭被收买,毒枭手下无罪释放;愤怒的艾丽扰乱法庭,被要求送进精神病院;艾丽袭击押送人员逃出押送车;(中点)5年后,毒枭手下三人吊死摩天轮;武器店重武器被抢,警方锁定艾丽。
翻开艾丽5年行踪,盗窃工作银行钱款,全世界打黑拳训练自己;三个月前,集装箱偷渡回国。
(坏人逼近)艾丽炸死受贿法官;毒枭律师,警方还获知律师溺死在游泳池,公诉人烧死在家中;毒枭内线获知爱丽复仇;艾丽突袭毒枭洗钱窝点并烧毁;毒枭毒品实验室设陷阱,诱杀艾丽。
(一无所有)艾丽复仇行动被媒体曝光,获得网民大力支持;艾莉进毒品实验室,发现中计,躲进下水道,躲避定时炸弹。
(进入第三幕)警方锁定艾丽贫民窟窝点;艾丽枪杀炸弹小喽喽,杀入毒枭别墅。
(大决战)举枪正对毒枭,正要开枪之际,毒枭女儿闯入;毒枭刺伤分神的艾丽逃脱;受伤的艾莉逃回贫民窟;内鬼麦克枪杀警察队友,并通知毒枭艾丽的藏身之所;毒枭带领人马杀来,昏迷的艾莉,在女儿的召唤下清醒;艾丽垃圾桶发现被杀警察尸体,用警察手机发起电台直播;毒枭你无辜小孩为要挟,艾丽只能现身;毒枭与艾丽单挑,却被警察包围;逃跑的毒枭被艾丽枪杀;(结局)重伤的艾莉昏倒在家人的墓地,被警察送去医院;内鬼迈克的上司借看望之名,塞她手铐钥匙,艾丽再次消失。
私人影评,不喜勿喷《薄荷》Riley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相爱的丈夫和可爱的女儿。
尽管生活中由于贫穷而备受排挤,女儿的生日聚会也没有人来,但他们依旧享受着平凡的幸福。
然而就在女儿生日当天,Riley丈夫的同事出了个馊主意要和他一起去抢劫大毒枭。
尽管丈夫表示并不想参与,却还是被卷入了事件而导致和女儿一起死于MP5的扫射之下,而Riley的头部受到枪击患上了精神疾病。
在亲眼目睹法律无法制裁这群不法狂徒之后,Riley消失了五年,此时导演用警方的视角告诉观众,五年来她越发的擅长隐匿与格斗,为复仇奠定了基础。
消失回来的Riley用她自己的方式将当年事件的直接凶手、幕后元凶和恶意放纵罪犯的司法官员一一绳之以法。
虽然大仇得报,但Riley也被警方以杀人罪逮捕,准备接受审理,而在剧情的最后,富有正义感的警察头目给了Riley打开手铐的钥匙,给了她选择的机会。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一个开放结局,她究竟会选择在牢里度过一生,还是选择自杀去找寻自己的丈夫女儿,还是一个人过上崭新的生活呢?
我个人觉得应该是后者吧,去过崭新的生活。
因为对于Riley来讲,她并不是正义的化身,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替自己的丈夫和女儿报仇,而非恨透了这个腐败的司法组织。
她只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女为母则强,为了女儿和丈夫,她沉寂了五年,用五年的时间把自己磨砺成了人间兵器,一步一步走成了复仇女神的模样。
大仇得报以后,她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综合她在剧情中哭着扑倒在女儿的墓前的景象以及沉寂之前的搬家景象,她应该是会选择过崭新的生活的。
可能她并不会再结婚生子了,但她会一个人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去帮助身边的人,因为Riley就是这么善良啊,不然也不会去救那两个小孩子了。
影片中的复仇桥段看着很爽,可实际上,若是人人都学Riley,那么社会的秩序将不复存在,影片虽然反映了司法组织会有贪腐的现象,但解决办法应该是像习主席下达的命令那样,严查严搜,争取杜绝一切腐败现象,尽量多人同级解决司法问题,虽然会降低效率,但能大大减少误判漏判的可能。
不是很明白为什么那么低的分剧情行云流水一点都不拖沓,女主的前后转变也做的很好 面对生活的压力,亲人被杀以及法庭对辩的无力很到位,就是一个普通母亲的模样。
脑部中枪后九米外的犯人都能认全也引人遐想,还为后来百发百中的枪法做了一定铺垫。
五年内她的成长方式的交代也很简洁有力,用警方的视角来讲述她的拼命不仅没有显得煽情,还显得热血。
整个复仇的过程一点都不拖沓,非常明确,不仅主角目标明确,看的人也很清楚。
最喜欢的一点就是即使被复仇对象反过来将一军也成功脱身,塑造了一个温柔强大,聪明绝顶的强大形象,从不让观众捉急。
可能是因为显得角色太过强大,在最后也设置了困境。
无力倒在仓库的一幕,非常直接地将她的孤独、思念、疲惫表达出来,也让人看到高大的形象背后,还有妻子和母亲的身份。
女主角的形象还不够饱满吗?
真的演得非常好了,很喜欢。
唯一的疑点就是她无孔不入的情报网,是什么让她准确的找到目标,以及面对突发情况还能大老远跟上别人小弟的车?
这个真的留存了些空白。
最后病床边老警官的话也是让人期待,她会成为一个警察吗?
还是被判刑了解此生?
她会选择离开没有她女儿和丈夫的世界,还是开始新的人生?
本文首发于 狄南电影慈爱母亲化身复仇天使,1人单挑整个黑帮,这部爽片不容错过 当法律不能为受害者伸张正义,你是否会为了家人抗争到底?
《守法公民》中的主人公为了妻女的悲剧不再延续,以一己之力挑战整个司法系统。
而今天要介绍的这部电影《薄荷》,也讲述了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
只不过主角换成了一位母亲。
故事的情节非常简单,女主一家三口遭到暴徒的袭击。
侥幸活下来的她,却眼睁睁看着凶手逍遥法外,自此,她对腐败的司法人员和凶手进行了一场血腥的报复。
诚实地说,影片刚开始吸引我的是“以暴制暴”的爽点。
如《伸冤人》一样,我们崇拜那些枉顾法律,替天行道的“英雄”们。
对恶人处以私刑,简直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可是,也正是痛苦才造就了这些“英雄”。
尤其是看到最后,女主复仇后,疲惫的倚靠在家人的墓碑旁。
对警察说家人在等她,一心求死的时候。
我突然感到一丝心酸,即使手刃了仇家,女主也早已心如死灰了。
这也是影片对人物刻画的成功之处。
主人公的三口之家,是如此平凡而幸福。
女主开明又善良,她教导女儿:“如果我们使用暴力,那我们跟坏人也没两样了” 。
在女儿生日那天,一家三口在游乐场里开心的合影。
可是下一秒,丈夫和女儿就死于枪下,甚至,女儿连心爱的薄荷味冰淇淋都没有吃完。
可是法律并没有制裁凶手,对方的辩护律师利用漏洞脱罪。
后来女主才明白,表面上“大公无私”的法官早已经被收买了。
罪恶如此赤裸,正义荡然无存。
一个家庭就轻而易举的被摧毁了。
五年后,女主归来时,化作了复仇的天使。
讽刺的是,正因为女主所处贫民区的犯罪率大幅度下降。
才被警察发现了她藏身之处,这真是对司法系统最大的讽刺。
除了开头的三个凶手被倒吊在摩天轮上,接下来当年的律师、法官等受贿人员,都没有逃离应有的惩罚。
本片的重头戏是女主对大毒枭的对决。
没错,也只有毒枭才会如此猖狂,肆无忌惮。
女主先是炸掉毒枭的洗钱点,后来更是直接杀到别墅。
迫使狗急跳墙的毒枭来到贫民区和她决战……
虽然本片的叙事逻辑有缺陷,但是精彩的打斗场面、意料的反转细节和人物精湛的演技,足以证明这是一部出色的动作惊悚片。
当然,论把政府“黑出翔”的,最出彩的当属韩国电影。
《追击者》《不可饶恕》《杀人回忆》等等,无不揭露出司法制度的无能和腐朽。
然而,若说比本片更虐心的,当属《奥罗拉公主》了。
同样是母亲为死去的孩子复仇,同样的让人愤怒和心碎。
我倒是希望,这样的“平民英雄”越少越好。
加油。喜欢大女主动作片
故事简单 节奏感取胜
片名起的绝了,看完才理解其中的苦味。第一次有个有弱点、会犹豫、敢哭敢暴露情绪的杀手,喜欢。
复仇爽片
与《尼基塔》类似。优点缺点都是。
九十年代动作片的风格,《疾速追杀》、《飓风营救》、《伸冤人》的女版,干脆利落,痛快解气,隐有侠气。
该死的都死了 可以
我怀疑是不是所有华谊参与的电影都这么烂?!故事整个道德观非常有问题,女主复仇滥杀,所有男人都是她的敌人,所有女人都是弱者。导演剪辑都很混乱,一个场景没有结束就突然转换镜头;连演员都表演都非常生硬,做作。更不用说敷衍的枪战和近身打斗。真是一样可以表扬的都没有。
内容引起舒适
动作片
太好看了 拍一百集!!!
还不错的片子,不算很精彩,最后这个女人一个个杀死坏人很过瘾。可以值得一看。
合格的爆米花电影,复仇加动作。难得的女性主演的动作片。片中没交代清的线索希望有续集可以交代一下~
双面女间谍还是那么漂亮敏捷
John Wick 之后的动作片风暴延续到女性领域的跟风之作。有《极寒之城》珠玉在前,如何突破就是后续所有跟风电影的难题了。
复仇爽片看完就忘
女主为新一代家庭主妇树立了楷模
大概全世界擅拍动作片的导演,每个人都想弄一部女版伯恩、女版007以及女版John Wick出来,但用的还是男版那一套思路,这能成吗?男人们本就江河日下强行续命,何必还来趟这趟浑水。
没什么比女性的快意恩仇更让人过瘾的了
可以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