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动画都是平平淡淡的感觉,如同一个故事娓娓道来,没有额外的曲调,和主人公编辞典一般就在讲一件事情,让我为之动容。
多久没有看到主线这么明显的剧情了,那些时光的流逝,主人公的情感生活都描写的非常的淡,真的很认真的在讲工作每个人物的行为都让人觉得很有逻辑性,情感的转折除了马缔追香具矢比较突兀(感觉和动画篇幅有关,删去了非主要情节),其他都很有代入感,岸边绿小姐的不情愿到努力奋斗让我看到了一个社畜可以拥有的未来……西冈好戳人啊他们那一对真的好嗑,本来以为他比较花花肠子来着,然后和岸边绿对话的时候我甚至以为他分手了,但发现他对情感还蛮专一的,最后一集也解答了我的疑惑,好开心嗑的cp在一起了。
只要不是中央空调,现实中真的会很喜欢西冈这样的人吧感觉马缔和生活中一部分人很像,但是他很幸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圈
大渡海编纂完成怎么说呢,马缔在开头看似可怜社畜,但他倒不是真的颓废和没本事,再怎么着都混了一个正式员工的身份,只是干的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大家不要瞧不起马缔
感叹香具矢小姐的付出,在这个快餐爱情的时代,她真的包容了马缔很多,其他编辑的家人也是。
就像松本老师说的,正因为热爱,所以理解吧
马缔&香具矢
马缔&香具矢但说实话哈,这效率真的太低了,就没有用电脑之类的比较迅速的方法吗?
片子好是好,就是这个编的细节还是太粗了,除了小课堂讲了怎么编,其他环节真没怎么加深编的细节,追求短小精悍也不必如此省略,讲一遍就以为观众全记住了,毕竟是动画不是书本知识,没必要让我们这么屏气凝神的认真看每个细节串联每个知识点吧,该重复的加深印象的还是要扩写重复一下的(当然不要像某些国产剧水个七八遍哈)这是4⭐的原因片子最后真的好有哲理,送给自己一句话:人生没有永远,一直在修缮中
看过电影小说,日文原版在读,动画从知道起就非常期待,已看完,刚开始觉得太散漫了,男主一惊一乍的太过了,喜欢电影版龙平那样演绎,比较符合小说中的感觉,安静迟钝却执著。
但是通篇看下来,觉得故事的节奏还是可以的,感动的地方都有表现到位,虽然总体感觉jimi,但是还蛮有味道的。
比起越来越多的游戏改,这种故事比较适合我。
辞典是渡过语言之海的一叶扁舟,没有语言,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不能深切感受别人的心情。
人们乘着辞典这一叶扁舟,寻找最为恰当的措辞,搜集漂浮于漆黑海面的点点星光。
理性无法解释的,内心所做出的行为,或许就是“业”吧。
我们每个人都在为了让他人读懂自己,时而欢喜,时而手受伤,大家都在拼命努力。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给夜渡大海的人们点亮一条道路,即使是小小的一步,也不应该驻足不前,终有一天把这份职责交给下一代。
人与人之间,若是不互相扶持,互补长短,终究是无法渡海的。
『恋』恋爱 喜欢上一个人 想要一直陪伴在身旁的心情『渐进』不停止 一步步向前
『大渡海』航行在充满语言这一珍宝的汪洋之中,祝愿你们的『大渡海』能永远幸福地航行。
之前看小说的时候就超级感动,这样的匠人精神真的太戳。
老爷子热爱的事业干了一辈子并且后继有人。
西冈用自己的方式为字典的编著贡献力量。
马缔被人发现才能转入人数虽少但都很专注的团队,开启了真正的人生。
能与你相遇真的是太幸运了。
羡慕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羡慕这样一辈子只专注一件事情,羡慕能把喜欢的东西当成事业,羡慕能和那么好的伙伴一起工作。
喜欢这番的心静,如同编著字典时弹指一挥间的时光飞逝。
虽然所有故事都有结局,虽然人难免都要生离死别,可毕竟有着凝结大家努力的成果,这些在很多年后回忆起来也会熠熠生辉呢。
以及,这番的声优没的说,都很爱。
片尾曲已洗脑循环,太温柔了。
出逢えた日 あの日からもう あなたが好きよ❤补番完成,努力在这浮躁的尘世中寻找自己,培养匠人精神
前言:由于亚马逊粑粑买断了《编舟记》,所以国内各大视频网站都没能拿到版权,因此……我们的睿站“一不小心”就放过去了一家字幕组搬运过来(滑稽)现在已经播出了两集了,不过我发现播放量和订阅量都不是很高,因此想将这部作品推荐给大家,让大家在深秋中品尝一坛香醇的佳酿(多图预警)
先来简单的介绍下这部作品,该作品是改编自日本小说家三浦紫苑原作的同名小说。
在2016年3月17日召开的“noitaminA Project发表会2016”上,发布了《编舟记》TV动画化的决定。
故事讲述的是不善言辞却成为营业部员的马缔光也,与看似轻佻却成为辞典编辑部员的西冈正志,偶然在街上相遇。
推进着中型国语辞典《大渡海》刊行计划的出版社·玄武书房的老牌编辑·荒木,因自己临近退休而努力寻找着后继者。
此时他从西冈那里听闻了马缔的事情,于是选上了他……“将联系人与人的——言语编织起来”无法传达的话语。
不能传达的思念。
这是,如此笨拙的人们所展开的故事。
(注:该段描述引用自番组计划 舟を編む)值得一提的是该作的脚本负责人佐藤卓哉,原本看到STAFF的时候我以为他要出任监督或导演一职,结果仔细看发现他干的是编剧……不得不佩服这位,什么监督分镜作词脚本都干过,而且手上的作品也有石头门和草莓棉花糖这种佳作,简直就是业界“阿拉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该作的人物原案是由《昭和元禄落语心中》的原作者云田晴子老师负责,看过昭和落语的想必都对作品中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柔和画风印象深刻,再加上这部作品之前已经出过真人电影了,写实的画风也可以更好的衔接电影,使看过电影的人再看动画时不会有视觉上的违和感。
主编和落语里面的七代八云超级像有木有?
事先说明下,我没有看过这部作品的原著小说,也没有看改编的电影,虽然大致了解了剧情,但是在后续剧情细节上还是一无所知的,所以我只谈谈我在看了这两集之后为什么要把这部作品推荐给大家,后续等到完结的时候我再作一篇漫评一.优秀的制作关于这一点,前面强势的阵容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我这里就谈几处细节
首先是这萌萌哒的辞典介绍,对很多不了解的同学能起到许多帮助,反映了制作方的细心
通过这种镜头切换展现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词典编纂,体现了主编寻找继承人的困难重重
这里对饭菜的细节描写反衬阿婆前面炖多了的话,体现出阿婆对光也的关心照顾,描绘了两人仿佛家人般的亲情
通过色彩线条以及模糊度的改变表现二者命运般的相会,表现出一种精神传承的感觉
这里借太阳的移动,光影的变化与主编和光也之间对话相互照应,另外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这又与光也所住房屋内窗外的摩天轮形成照应如此多细节的描写与刻画,不得不为制作组的精心设计点赞!
二.匠人精神的展现这是我喜欢这部作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部作品所展现的匠人精神,而这种精神在我们现代社会已经越来越难见到,在部作品第二集主编带着光也进入资料室的时候,就有同学很疑惑为什么不放在电脑上云云,然后就此展开了讨论诸如时代问题等等,其实这个问题也反映了我们常见的态度,那就是能从简处理的事情就从简处理。
首先说明这种态度这并没有错,现代社会我们每天都在自觉不自觉的接收着大量的信息,处理着各种琐事,所以我们习惯于从简从快地处理以获得更多的个人时间。
但像编撰词典这种东西需要有耐心,不厌烦繁琐的作业,专注于词汇的世界又不至于迷失其中,同时需具有广阔的视野,这这些特质正是匠人的特质。
他们专注于我们平常忽视的东西,几十年复一日的做着自己的事情,他们用生命打磨着自己手中的东西,他们专注于他们的世界,这样的精神,不仅仅是我们常说的工匠的技艺,传承发展特色料理是如此,编撰词典也是如此。
我敬佩这种精神,因为这是离我这种喜欢取巧之人非常遥远的精神,我仰慕这种精神,因为能够专心于一个东西本身就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尤其是在自己喜欢这种东西的基础上,让人在因工作学习而疲惫之时不由得心生艳羡三.本心渡舟下的真情编舟记的明线是光也等人跟随着松本老师一起编纂《大渡海》这部辞典,其暗线则是光也等人在以辞海作舟过程中的感情描写,这里我想提的倒不是男女主人公的感情(因为故事还没展开)从现在两集来看,有两处我比较喜欢的地方
握拳的细节,坚定的眼神都体现着松本老师与荒木主编之间胜似师徒的情谊以及他们对于词典编纂的坚定执着
阿婆与光也之间如同相互依靠的家人一般的亲情描绘是我非常喜欢的地方,在东京这样的繁华而冰冷大都市中有一处互相依靠慰藉的家是多么的宝贵,尤其是笔者自己本身就孤身在外,求学于帝都,对这种亲情的描写总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最后,希望还没有看的同学可以尝试着去看看这部作品,尤其是对剧情控和喜欢职场生活这种描绘现实的同学来说,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如果有想补电影的同学,这是链接:【8.2分日影】编舟记 松田龙平/宫崎葵/小田切让【2013】【人人】附:现在睿站这边两个字幕组都在搬运这个,第二个我没看,不过第一个幻樱这里有些纰漏,想看的可以先去看看第二个如何
小说改编,日式温情+工匠精神,故事说过于乌托邦,每个人显得过于真诚善良,叙事真实性锐减,显得几十年编写词典,如同故宫修文物,似乎轻松容易。
其实恰恰相反,辞典部门就是出版社冷宫,要人没人,要钱没钱,光杆司令加退休职工+合同工,干活人少活多。
开场时欢迎会廉价中餐馆看出端倪,后续词汇遗漏而临时增加短工也是证明。
的确欣赏与向往其乐融融的工作环境,充满人情味。
但几十年编一部效率,当年新鲜词汇早就过时,前计算机时代效率低下。
的确佩服严谨工匠精神,选择适合纸张与校订遗漏词汇。
恋爱桥段预示三代修典人交替,毛头小子成主任,新女职员遇见新恋情。
情节略老套,同一屋檐下就恋爱了。
勤奋但内向的马缔,外向但懒散的西岗,互为表里的搭档。
配乐动听,衬托很棒,简单故事情节加入浪漫色彩。
尾声松本主编在辞典正式出版前过世,突出悲剧色彩,人生总有一丝遗憾。
最认同最后几句话。
日本没国家投入词典,所以词典语言是自由。
而天朝恰恰相反,语言规范化成政治延展。
很静很暖[心]尽管表达很拙劣,但对于喜欢的东西还是喜欢叨叨记录点什么_(:з」∠)_起初看名字并未想到是讲述关于编辞典的番,看第一集的时候是觉得题材很新颖很棒,而且从一开始几处关于词语的解释,就让人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可以说看完第一集就比以前要喜欢上语言了吧,将辞典比作大海中的孤舟,名字就很独具匠心,编纂辞典为陷入语言沟通旋涡中的他人提供帮助,可以说剧情朴实又浪漫吧马缔很闷,但是一股较真的劲对于编辞典这一工作来说再适合不过了,从与世界保持距离的感觉到最后,马缔在编大渡海的过程中改变了很多,但对喜欢事物的从一而终却依旧没有改变。
再看到马缔那么多年后对林香具矢的称呼一如初,有点小震惊,但是再想想,这种依旧相敬如宾的情感确也是长久不淡的,很美好,这两个都是对自己喜欢事物抱有极端执着的人,很厉害。
[心]荒木和松本老师更是将一生都奉献给了编纂字典吧,一生的事业。
岸边的融入增添了新鲜的流动,也为她能找到自己工作的意义而感到开心。
最后是这部番里我私心喜欢的角色,西冈。
[心]最初的他给人感觉擅长交际,甚至可能有点滑头,但从他很认真的在为辞典部的运营而努力,知道自己这样高调一定会引来对自己的处分,但依旧发挥自己的长处很拼,在知道自己要调离部门时候的隐忍,从这里开始我就喜欢西冈,到后来准备要下跪那里简直觉得西冈这个人太好了,而在他明明逐渐开始喜欢上编辞典,却要调离部门那里,真的真的很庆幸他有三好这样一个女朋友,他们这一对的情感也是着实的喜欢。
词汇、语言是怎样都繁衍不息的,整篇的节奏、镜头都特别让人感到舒心,灵魂的宁静,坚定、柔韧、让人动容的故事,没有特别大的高潮和转折,没有刻意的卖点,但真的可以沉下心,乘着这样一叶扁舟,去感受语言的魅力,感受他们的热情十几年从未消退。
轻简的基调,能让人变得柔软却稳健地向前走。
“词语的海洋浩瀚无边,词典是那片大海中的一叶扁舟,人类靠着这叶名为词典的扁舟航海,找寻最能表达自己心情的言语。
那是找到独一无二的奇迹,献给想与人关联期望渡过浩淼大海人们的词典,那就是《大渡海》。
”一部可以涨知识安静感受下去的番,喜欢这个故事,喜欢这样的番。
2016年10月番尚未开始播放之前,个人最期待番的并不是之后让人眼前一亮的“黑马”《冰上尤里》和《少女编号》,而是这部原作大有来头的《编舟记》。
动画《编舟记》的原作曾被改编为电影,电影于2013年4月13日首映,在2014年3月荣获第37届日本电影学院奖,影片《编舟记》还荣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共计12项大奖,当年日本甚至用它去冲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这样传奇的标签,让我对这个题材颇为特别的动画当然颇为期待,尽管我没有看过电影版,但是我对于日本人对于这种题材的把握是很有信心的——毕竟日本人恐怕是全世界最崇拜“职人精神”的民族了。
动画《编舟记》,描写了玄武书房辞典编辑部的员工为了编纂中型辞典《大渡海》而奋斗一生的故事。
编纂辞典,这是一个看上去很普通很不起眼的工作,然而仔细想想会发现这个工作一定非常的枯燥乏味,重复的机械工作不知道要做多久,没看这个动画之前我甚至从没思考过“编纂一部辞典要多久?
”“编纂辞典真的能赚钱么?
”这样的问题,而似乎从小见过的辞典大多是不断的在被修订,小时候更理解不了为什么一部《现代汉语词典》要修订那么多版,那到底有什么意义。
看完这部动画,我不但了解了这些问题的答案,更是深深对所有辞典编纂人肃然起敬。
事实上很多人真的为了编纂一部辞典耗费了一生,动画中《大渡海》这部辞典的编纂用了十三年,而实际上动画中提过甚至有人用了三十二年编纂一部辞典,而我们中国清朝的那部《康熙字典》,由皇帝下令,傾国力去编纂都用了六年才成书。
国家编纂辞典是为了有益于统治暂且不提,当代一家出版社去编纂一部辞典明显是不赚钱的,那么为什么还要去编纂辞典呢?
正如动画中马缔和荒木所说。
辞典是帮助人们相互理解的东西,在和他人交流、或是读书的时候,我们会接触到许多语言词汇,这些语言的背后是留下它们的人。
他们在想些什么、又想表达什么,辞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些事情。
我觉得这就是辞典的意义。
但是,辞典不是万能的。
毕竟是人编纂的,不可能囊括所有的词汇,而且语言是活的。
语言的使用方法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新的意思会增加。
有些词语如同套匣一样,新的意思加入进来,原来的意思却越来越模糊。
正因如此,人们不断的编纂辞典——变化的语言和逐渐消失的语言,以及新出现的语言中,为了让人们不论在哪个时代都能相互理解。
而日本又因为其语言的多外来语的属性,造成每个年代都需要不断有有新的人去编纂新的辞典才能使辞典能达到辞典应有的作用。
但是毕竟编纂辞典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能坚持下来实属不易,而为什么日本有着众多的以个人名义去编纂辞典的人呢,正是因为他们的“职人精神”。
“职人”看上去简单,但“职人精神”代表着精益求精,坚韧不拔和守护传统,而辞典的编纂工作非常完美的诠释了“职人精神”,做不到“职人精神”的人是不可能完成这项工作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编舟记》开始时松本老师对于荒木能找到年轻人一起来做辞典编纂工作是不抱希望的,毕竟当今浮躁的社会风气下,年轻人中弥漫的金钱本位的思想尤为严重,更何况即使在日本这种崇拜“职人精神”的国家,辞典编纂这种工作也实在显得太不起眼,它甚至不能带给你名声,而日本“职人精神”传承最好的餐饮业,起码“职人精神”能为你带来世人崇拜的目光和大众对你的认可,哪怕你是个手艺人,一旦真的技艺超群,也会有媒体对你追捧,这些虽然未必是好事,但是起码能成为年轻人愿意去做这些工作的原动力。
而辞典编纂,恐怕永远也很难成为民众的焦点——动辄十年的时间,未完成之前什么都没有,外人谁也不会看到辞典编纂人的努力,而实际上辞典的编纂本身就必须“精益求精”和“坚韧不拔”,甚至一部辞典编纂当中就需要两代人传承,辞典编纂简直就是“职人精神”的最完美写照。
《编舟记》厉害的地方就在于把辞典编纂这么个枯燥的工作,用对玄武书房辞典编辑部的职场日常、生活日常片段的描写,让观众在“静”中看到了“燃”,让人深深为编辑部的每个人所打动。
《编舟记》中,编辑部每个人物都散发着“职人精神”,而且作者对于人物的安排巧妙,正像剧中对于“西行”一词解释时一样,编辑部中每个人都像西游记中的人物一样完美配合,而且人员数刚刚好,一个不多一个不少。
松本老师作为《大渡海》企划的创始人,从项目的设立开始一直为之付出,直至最后患癌症在《大渡海》即将出版前离开人世;荒木作为最早和松本老师合作,因为到了退休年龄又因家庭问题不能继续编纂《大渡海》,是作为把主角马缔带入辞典编纂这一事业的;主角马缔实际是《大渡海》项目的第二任传承者,名字本身就是个梗,与日语“真面目(认真)”同音,而作者更是把马缔设计成简直为辞典编纂而生一样,内向而又认真,词汇量很大却又不会和人用语言表达,最开始居然在玄武书房的销售部上班(未解之谜:他到底怎么通过的面试呢?
),不过正是因为他作为销售人员完全不合格表现才被西冈注意到,成为全剧的开端。
到了辞典编辑部的马缔如鱼得水,他对于辞典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从后来的辞典纸张的三次打回和四校发现一个词漏加就毅然决然立刻要求停下所有工作重新检查24万条词汇表现得淋漓尽致;西冈作为男二在全剧的表现更是非常棒,能言会道的他是个非常适合做对外工作的人,在马缔来之前一直想转去宣传部,并不喜欢枯燥的辞典编纂工作,动画最开始的剧情让人觉得是个轻浮讨厌的家伙,但是马缔加入后,随着辞典编纂工作的展开,他也慢慢爱上了这个工作,作为全编辑部最具有对外外交能力的他,在保住《大渡海》项目的出谋划策并实施还有后来对于委托执笔的小田老师的刁难事件的解决上,都让人最为感动,这两个片段也都是全剧最燃部分的担当,私藏马缔情书和开导后辈的小插曲也都完美呈现了一个马缔的损友角色,其人物的讨喜程度甚至超过马缔。
而佐佐木女士扮演的是全编辑部的后勤担当,看似默默无闻,其实她才是自项目确立开始始至终唯一一直在为默默编辑部付出的人;而马缔加入编辑部13年后才加入编辑部的岸边小姐代表着《大渡海》项目的年轻人的新一代传承者。
《编舟记》的音乐使用也堪称绝妙,使用了大量汉字的激燃OP更是让人心潮澎湃,尤其在动画第四集上层开始有要废止《大渡海》项目的流言后,全编辑部为了保住项目各司其职拼命努力时的绝妙OP插入使得该OP音乐简直神得不行,每天上班前听一听简直让人一天都有都有了动力;而动画的超舒缓ED更是与辞典编纂的“静”相呼应,巧妙地节奏安排使得往往每集的剧情最后都是舒缓的部分,ED的插入经常非常合适,ED还让人能联想到马缔和妻子香具矢的爱情,正如剧中松本老师所言,尽管辞典编纂人要为辞典献出毕生,但是没有恋爱、没有家庭的话,对于编纂辞典反而是不利的,那样会没有生活,只有有了生活才能在辞典编纂工作上更上一层楼,而同为“职人”的香具矢和马缔的恋爱也堪称绝配。
《编舟记》以一个独特的职业人群作为题材,通过对他们对于职业奉献毕生的描写,赞美了日本的“职人精神”。
“职人精神”确实是愈发浮躁的当代急需推崇的精神,之前本人在餐营业创业时深感我国对于“职人精神”的缺失,如今国内绝大多数从事餐饮的人都被金钱蒙蔽了双眼,高房租的客观压力,使得人们都忘记了初心,一个个老板都只去看所谓经营学、成功学,而没几个人还去真正关注自家的菜到底怎样了,为什么在堪称世界美食第一大国的中国评出几个米其林餐厅这么困难?
并不单纯是中餐馆与西餐厅的评判标准不同的问题,如果你去日本走一走,看一看那边的口碑极佳的餐厅是什么样的你就会懂什么评判标准有问题完全使我们在自欺欺人,人家大多餐厅还是在以“做好菜”为首要,而我国的餐厅老板眼里大多只剩下“赚好钱”了。
而实际上被这种思想侵蚀的行业远不只餐饮业,我们的确是需要好好学习日本的“职人精神”了,我们当代的张秉贵、时传祥实在是越来越少了,本人一直都认为少看点所谓“成功学”吧,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只有“有钱”这一条路。
本文首发在有妹社区
剧情的立意真的很深远第一重,是语言。
这是小说改编的动漫,本身的载体就是集语言精华为一体的文章。
作者更是懂得言语的灵性。
但是这篇小说没有将视角放在“天才小说家”这类更能体现文字灵气的人物上,而是向我们娓娓道来一本字典的编撰过程。
字典,是我们认识语言的第一课,也是打开我们对文字,言语理解的第一课。
从字到词,从词到句,从句到文,传递着我们的艰难描述的感情。
其实,语言并不是只有高深美妙的文章才能拥有的词汇,语言是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不都是相同的出发点吗?
虽然有所谓造诣上的高低,但在使用上是不分你我的。
第二重,是永远的进行时。
不是宣扬所谓的“永远的工作”,工作也只是人身的一个阶段,没有什么为了一个目标就用尽一生的力气,难道刚好在你死亡的那一天,你完成你的任务与理想吗?
人身是多端的彩虹色,一个阶段完成后是另外一个阶段,不用去过分纠结这个阶段的完美成功,人生总是要一直走下去的。
两个阶段之间也许没有界限清晰的分割,而是渐变的颜色,慢慢走下去就好了,边走边看,你无法阻挡,也不用纠结。
不是完成大渡海后,马谛就没有工作了,后续还会有其他的工作。
在完成大渡海的过程中,他也成为了丈夫,西岗也成为了丈夫与父亲。
以婚姻为界限,这是否又是另外的阶段呢?
慢慢走,边走边看。
第三重,是协调。
动漫的主角,是编辑。
不是字典的实际撰写人,而是负责所谓背后工作的“工作人员”,是内页中的名字,而不是封面上的作者。
但这么大的工作量,离不开大家的配合,把视角放在所谓“配角”身上,更是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配合。
字典本身也是在配合我们的情绪,让我们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文字与感情的配合,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在人生历练中有了充分表达自身的可能性。
今日看了第二遍《编舟记》,相比第一遍印象更加清晰。
如若有一份值得投入一生的事业,持续的热情输出,那是多么的幸福而持久呢。
再回到现实中,面对如此攻击性太多的社会,周围的世界变化多端,要做到心无旁骛,只一心追求热爱的事业,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但也正如此,付出额外的代价维护热爱的事业那一片天地,这样做也是值得。
正如,西岗被调走,马蹄要独自完成内部和外部的工作。
相对于能够热情的和人交谈的西岗,马蹄并不善于交际。
可是,他为了实现大家共同梦想——“大度海”这部词典的成功问世,他还是会硬着头皮迎难而上,用他笨拙的言辞,用真诚的话语争取一切的机会。
因为为了喜爱的事业,付出一些额外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正如现实中的我们中,那些为了心中梦想,日以继夜的奋斗的人们。
他们之所以奋斗,是为了想要实现点什么,或者看清楚梦想的真实面貌,往大的说,通过艰辛的工作,能够为这个社会实现点什么,提供一些帮助。
正如《编舟记》这部职场番剧中新被调入的女同事,如何在这个公司冷门的言辞部门找到自我的归属,她从事的每天相似的工作能带来具体的什么吗?
随着她不断地近距离的接触这份工作,请教询问,近身观察马蹄的日复一日的认真工作的状态。
以及倾听前辈们的讲述,她看到这份工作背后的意义,他们的工作成果——大度海为这个社会增添了怎样的色彩。
而被调岗的西岗也在以自己的方式,为心中的大度海能出世的梦想而奋斗着。
也许,一个人的一生有一份热爱事业,有一群与自己共同奋斗的伙伴,即使某一天因各种原因分开,有一个共同事业梦想的维系,总会有一个相聚。
在远方的伙伴,想到另一个地方同样在奋斗的曾经的同伴,他也能独自承担起这座共同事业的梦想大厦。
正如《编舟记》中,马蹄君进部门没多久,同事们都各奔东西,只生下一位相伴的大姐——佐佐木。
但这只是现实的分离,在共同创造大度海能问世的这个梦想大厦中,伙伴们始终陪伴左右。
也正因为如此马蹄君独自独自奋斗也能如此专注。
更何况他本身就非常适合做这种类型的工作,其他人也通过他的熏陶,发现编辑词典工作的乐趣。
可能,在我们感觉热爱的工作有些无聊时,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看看那些和一同投入这份热爱的工作的优秀之人。
即使看似无聊,他们也能发现工作的乐趣之处。
对喜欢的工作投之以热情,持续认真对待,对己对他人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呢。
题材挺好,看到后面也挺感动,但是前半部分有点太平
看完挺长知识的,原来词典编撰是一件这么耗费心力的事啊,以及看马缔光也从一个干着明显不适合自己的销售工作的迷途社畜到在字典编撰工作中找回自信进而找到自我的这一路十分感慨,人果然只有在热爱中方能发光发热啊,第一集的马缔兄和第十一集的马缔兄简直判若两人。
难以想象中国会有编辑出版方面的职业剧,在日本,近年就有电影《编舟记》到日剧《重版出来》《校对女孩河野悦子》,和这部动画版《编舟记》……把职场的特点与娱乐性反映得恰到好处,羡慕邻邦。
第三集的恋爱线简直让人恶心。男主第一次见女生,色心大发奈何自己是个绝世社恐根本不会和女生打交道,同事得知男主为处男后处心积虑助攻。笑死,甚至听到女生说为了梦想努力多久在所不惜的热血发言后,评价出一句她能理解你、“很适合当老婆”“她一定能在你身后支持你的”。我真的去你爹吧死玩意。拜托你们今天早上才第一次见面!拜托人家女生根本没有和你认识、深入了解、谈恋爱的打算啊🙏意淫什么呢??见了一次面都做好了让对方给你当保姆的算盘了?去死哦,神经日本父权男,神经父权文化,通通去死!
电影更短点,也很精彩。
温柔优秀 平静却动容的一部番 一辈子钻研自己所爱之物的心情 编舟亦是编人生
人物设定很美型,音乐也比较舒缓,剧情很无聊。大概从事文字相关工作的人会比较好这一口吧。话说在当今这个突飞猛进语言爆炸的时代,用10年去编纂一本字典真的有意义么,10年后的时代早已翻天覆地,况且电子化如此无微不至,查纸质的词典已然成为特殊专业的爱好了吧。小众审美就要承担小众的代价啊
男主从头到脚、由内而外散发着一股“我好深沉”、“快来爱我”的装13气质。
亏我开播前使劲给别人安利,我感觉我能把这剧看完就是个奇迹,这部动画形象的阐释了「隔靴搔痒」这个成语。
神谷浩史真的很不错
为嘛老有种漏看一集的感觉,剧情过渡得有点快。马缔真的是为辞典而生的人这点有些震撼,一个人能找到把自己效用发挥到最大的工作而自己又乐在其中真的很不容易。西罔也很不容易啦!人情世故哎
值得看,不過就質量來看不會超過電影版了
長信上一句,相見時難别亦難,感慨萬千……我可否照抄呢句,再加上請和我拍拖,簡短些給她搞掂……答案明顯唔系……真要寫16頁紙先得……我都查四庫全書……
被拆分成11集的大电影。明明很白开水,但看到最后还是忍不住泪目,一想到一件事坚持了十几年、几十年、一辈子,就好受不了啊
是因为樱井孝宏不高不低声调吗?感觉动画版的馬締毫无特色。BGM和联想画面可以再平静点啊。
不比真人电影差,改天去看看原作小说。
看了两集……放弃了。很平静温和踏实的剧,很喜欢日本能把所有的职业和一点点固执,都变成一个大主题。但是最近可能静不下心来。之后如果再看了再来改评分吧。
2.5,看完动漫版的瞬间对电影版的失去了兴趣,即使女神宫崎葵是主演。太过无趣,以至于看完最后一集也没有意识到已经结束了。而且动漫的表现手法很刻意,不够自然。
感觉还是食之无味
的确如热评所说的那样,整个故事太催眠了。虽然核能级别的主角CV阵容能够吸引不少女性观众,但是剧情整个太白开水了,两集下来连白箱那样的故事起伏都没有。也是,“清流”不需要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