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一号的西安,高温橙色预警。
我和损友手握两张不久就要过期的电影票走进电影院,我们相视一对后就毅然决然的放弃了party片,我们要看冷一点的电影,夺命心跳就成了不二的选择其实和大家所想的一样,这部国产恐怖悬疑惊悚心理的一系列时髦噱头堆加起来的电影又是在河蟹欢乐祥和的氛围中结束,中间夹杂的数次集体笑场更加证明了我国影迷正逐步掌握看此类国产大片的攻略学会自娱自乐。
我和损友边看边展开严肃的讨论,就电影中明显加入的一些逗人乐的包袱彼此交换了意见;后面的一对情侣在电影刚开始十分钟左右就猜到了以后将近一个小时的主旋律走向 ;还有的群众不断地在电影主色调红色上不断积极发问;左前方的妹子总是在最尿点的地方发出一声高素质高质量的叫声然后配合地倒在男友的怀中;电影中的大bug不停地挑战大家的忍耐极限;投资方也没闲着,不停滴在曲江附近逛荡,把曲江集团最近几期楼盘做了全方位的展示,让人惊呼房地产广告的大手笔;导演才是王者,不声不响的瞎折腾了90分钟,直到他名字出现最后的演员表才揭示真相,原来他只是玩票导演,其实他是一个纯演员,为以后观众问候家人时提供了绝佳借口。
总而言之,电影进行的过程中,无一观众临时退场,本来就1/5的场子还是那么如开场一样。
每个参与到这部电影的人都慢慢找到了对这部电影自娱自乐的好方法,不得不说中国观影群众在多年国产影片的洗礼后,级数已经越来越高。
当导演孤注一掷把所有拉屎的劲儿都憋在最后五分钟准备来个华丽的结束时,还是由于功力不足,现场发出疑惑的询问声,打断了原本秩序井然的嗑瓜子嚼爆米花,实在很美中不足。
电影结束后,我说:西安真在电影中挺漂亮的,但是撒时候打车那么好打了损友答:万达的空调真好,早知道不穿短裤了,对了,电影叫撒名?
看来,我们玩的都很开心。
出去有个美铝抱怨:什么电影太无聊了!
我和损友相视一笑,开来有人认真了,我们决定装逼的装着我们真的认真看电影了,回头答:就是,太TMD的无聊了!
稍有剧透,慎入。
看之后的第一感受就是,这其实应该是喜剧片或者说是搞笑科幻片还比较贴切。
故事构想还是不错。
女主角林嫣在接受心脏移植手术后,不断做着被淹死的恶梦。
后来才发现那是心脏带有捐赠者江北燕的记忆,为了不被那些记忆侵占身体,林嫣一步步发掘江北燕的死因,其中的曲折就不剧透了。
就结局来说,导演可能是想来一个大转折,但这种设定已经被太多国外的优秀惊悚电影用滥了,所以看到最后,也没什么惊奇的地方,反而觉得早就料到了会是这个结局。
电影的气氛也是惊悚片惯用的,用音效和昏暗的光线渲染气氛,突然冒出来的“鬼”等等,不过我都没被吓到,因为早有心理准备。
剧情太过平铺直叙,没有紧张感,对白也无力,甚至有点搞笑。
一直有个爱好就是在看惊悚片或者喜剧片的时候找笑点,可能是为了不让自己那么害怕。
不过今天观影的时候,笑点不是勉强挖出来的,真的是忍不住。
主要是在一位专门研究心脏记忆的医生出场时笑场,实在是演得娘的过了头,让人不得不笑。
还有个地方,是林嫣打开电视,里面正在播药家鑫的新闻,又是一阵狂笑。
我一个人这样也就不说了,全场爆笑的情况不下7、8次,也说明了这部电影的搞笑功力确实不俗。
不过最后还是谢谢豆娘和UME娘让我看了场轻松搞笑的惊悚片。
有一点那个马本科按住林熙蕾在水里,然后梁家辉救她,喊她上车,他们两辆车的位置停得实在怪异啊,梁家辉怎么也开不出去的啊。
林熙蕾全片素颜上阵也,虽然气质开始陈旧了,不过还是很好看。
剧情太差了,弄到后面我心里还想来,乃们这算是偷袭“万能钥匙”么!!
老多地方交代太不清楚了,你们在为现代做广告么,整部戏两辆车一前一后绕来绕去,又没什么惊险的,当中还来个急刹车,喔,韩国人的车子性能是好呀。
那个配角医生家里国家级保护动物一大堆啊,陕西真够黑的。
再帮陕西省旅游业打广告么。
林熙蕾是江北燕 安雅是林嫣 梁家辉只想延续自己生命杀了江北燕做实验 本科喜欢江北燕 大部分时间的林嫣长着江北雁的脸 偶尔镜子里的才是真的自己 !!!
(移植心脏使本身被覆盖)林嫣把渐渐变成的当做了自己 谁知本科包里有着江北燕(林熙蕾)(也就是大部分时间的林嫣)以前的照片 药家鑫的新闻正好提示了时间!
【大量剧透外加自娱自乐的水分析你确定要往下看??
】【劝你还是别往下看了】我一介欢欢快快凑热闹的纯伪影迷,和阿童木跑去新世纪买了票看这个电影是偶然,写这个肤浅的逻辑分析也是偶然。
医学跟艺术还有所谓的画面构图或者所说的抄袭都边去吧,我半点都不懂。
我纯分享自我看法印象中的恐怖片基本和日本画等号。
所以除了被突然冒出的人影或者急转直下的音乐唬到,程度还是可以达到凌晨一个人穿着我暗红的长袍睡衣独自飘去上厕所的。
一。
首先从蒋牧对林嫣的感情说起。
所以说我没内涵,在众多影评说对白太假的口水里,我还是被蒋牧的我可以为你犯罪杀人为你做一切,小感动了下。
我坚信他是爱林嫣的。
好多次他在诡异的背景音乐和可以的恐怖氛围里,把林嫣换下来的心脏,放在离自己心脏最近的位置。
他一直知道自己有脑癌,不过是希望她活下去。
只作为林嫣活下去。
后来在林嫣上吊自杀之后,蒋牧冲出去给了疯狂敲门的马本科几个狠狠的拳头,然后,画面定格在蒋牧若有所思盯着手上马本科的血的场景。
这是我之前忽略的,以至于我一度坚信,从开始到结束,从林嫣江北燕到马本科甚至孟医生,都是蒋牧摆的一个局——实验,成功则找到自救的办法。
但是后来想起这里,我改变想法,蒋牧或许是看到林嫣已经被逼得濒临崩溃选择自杀,加上一直煽风点火一直不被待见的马本科,再加上马本科的血,于是,蒋牧开始有了换心的打算。
马本科不在了,林嫣远离这个调查,自己从马本科身体里复活,继续去爱林嫣。
在这里插一句片头林嫣最初发现自己的不正常转变的镜头。
面摊上,蒋牧极力让林嫣把这件事忽略,然后和后面鬼鬼祟祟的孟医生诡异的交流眼神。
根据可爱的老孟的研究(如果加上器官原主人的血那么就一定会保存原主人的记忆),加上蒋牧为林嫣做的移植手术(林嫣可以保持江北燕的记忆就是因为输了江北燕的血)推测出其实蒋牧其实知道事情原委。
但是我还是十分不愿意的怀疑他爱林嫣,所以我自我安慰的说其实他是要费尽心思救活林嫣,顺便把自己的后路做做试探。。。
二。
爱情说完了说说我困惑好久的角色问题。
这个关于角色问题的解说完全献给跟我层次差不多的伪影迷。
林嫣,林熙蕾扮演的林嫣,她实际上是安雅的样子。
林熙蕾是江北燕。
但是林嫣意识中的自己,却一直都是林熙蕾的样子。
最清楚的应该是林嫣被从井中救出来之后,照警车的后视镜。
脸上有伤疤的,是真实的自己,也就是安雅。
但她一照镜子,显现出的完全是她自己意识里的样子——一直以来的样子——也就是没有伤疤的林熙蕾。
直白的说,林熙蕾其实扮演的是江北燕,但是林嫣全程借用了她的样子。
再佐证说明的话,就是林嫣被绑架的照片。
警察们说:“这是你啊”林嫣说:“这不是我啊”其他人看到的,是真实的林嫣——安雅但是,林嫣从始至终一直以为自己就是林熙蕾。
三。
雨夜中绑架林嫣的那个人也着实让我迷惑了一阵。
所以本人观影水准其实还是很低。
个人理解,寄照片给马本科的就是蒋牧,绑架林嫣的是蒋牧。
原因还是追溯到蒋牧把马本科打了一嘴的血那个时候。
或许回头马本科就去给自己做了个配型什么之类的,总之发现自己的心脏可以在马本科身上存活,于是,蒋牧动手了。
他让马本科得到照片,一是可以把马本科稳稳当当的勾引出门好下手解决(往心脏里注射大量麻醉之类的,好让马本科不得不移植心脏)二是也可以让马本科报警救出他不想害的林嫣。
最后的最后,孟医生看到蒋牧手臂上“X”胎记下面有抽过血的痕迹,所以才感慨,哎呀这丫是要借着马本科复活啊真是绝了。
四。
没了浅层次的理顺完毕深层次的无力触及我是拿它当推理片看的。
虽然看过讨论很久才明白。
所以说我也就是一福尔蘑菇,柯南什么的才在我鉴赏范围之内。
其实电影演的差不多了。
我觉得吗电影没必要像盗梦空间那样利用很多层来错杂然后来个模糊两可的结局来哄观众。
娱乐吗!
像这部一样有两层关系错杂就够了结果道得却也明了。
我觉得吗不能乱比较,思想不一样,追求的也不尽相同。
四年前洽谈改编不成,四年后直接抄袭。
2006年11月,西安曲江影视公司编辑许艳会跟小说《失控》作者洽谈影视改编权。
终没达成一致。
没想到事后,许艳会与西安编剧张琦串通,竟私下改编小说,完成剧本《夺命心跳》后,张琦以北京琦观天下影视文化公司的名义,高价卖给曲江影视公司,又亲自导演。
三年多时间,许艳会不曾告诉小说作者。
他们就是这样勾结抄袭,是典型的文化小偷,人品及道德品质如此,愿所有粉丝看清这些人的真面目,不要被他们拉的明星的光环遮蔽了。
明星是明星,盗贼是盗贼,只是明星被他们蒙骗了。
《夺命心跳》:只是想要这样一种感觉我小时候看过的最恐怖的影片,是《画皮》,那个狐狸精用指甲尖利的手指从书生的肚膛里掏出一颗鲜血淋漓的心脏,那个镜头,经常在我儿时的恶梦中出现,前两年看了新版《画皮》,倒觉得周迅演的狐妖挺可爱的。
前些天不经意地问桔子看过的最恐怖的影片是什么,桔子也说是小时候看过的《画皮》,这么说来,我俩的小时候,都受到了这部影片的“摧残”。
记得有一年看过一个关于婚姻心理障碍方面的文章,说的是一对夫妻,为了追求刺激,夜深时翻墙去黑森森的公园,找了一片草丛做爱。
情浓欢爱时,竟遇到了几个强人,强人当着男人的面,奸污了女人,男人很愤怒,却只能在一旁忍受这样的耻辱。
强人完事后,放过了这对夫妻,女人没有责怪男人,因为那种场合,即使男人反抗,也是寻死而已,当然,女人自己也没有过度的反抗。
两人默契地不提此事,仿佛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但是,没多久,这对夫妻还是自愿离婚了。
男人过不了自己的心理关,他觉得自己不能保护妻子,懦弱无能,无法面对妻子。
女人也过不了自己的心理关,她觉得自己在丈夫面前受过辱,从此和丈夫再也不能激情。
所以,假设要体现自己的男子汉气概,要给女朋友(老婆)安全感,就好好锻炼身体吧,带她看一场恐怖片,也是不错的选择。
往往灯光一暗,女人就不由自主地抓住你的手,往你的肩膀使劲地靠,你呢,很大方地搂着她,不时地拍拍她的头以示安慰, 心里,油然而生的,是疼爱女人保护女人的男人气概。
看恐怖片,对一个成年男人来说,要的,只是这样一种感觉。
如果不能体现这一点,那真是没什么看头。
就拿这部《夺命心跳》来说,尽管林熙蕾玩命表演恐惧感,梁家辉也不断地以眼神杀人,但对我来说,还真是一点恐怖感也没有,一些恐怖桥段,比如镜子异像、水中恶梦、荒郊候车等等,只是小儿科了,装神弄鬼的,差点笑喷。
有时,实在无趣,就猜下一个恐怖镜头会是什么,如果不幸猜中,会有小小的成就感,同时鄙视一下编剧,更多的时候,是在挑刺,觉得这种恐怖感还不如搔痒痒。
不过,旁边有一个女人不时地发出尖叫,紧紧地拉住我的手,倒是体现了这部片子的价值--满足了男人的保护欲。
不过,如果当悬疑片来看的话,倒是不错,谁是X,谁杀了江北燕?
林嫣的脸到底是哪张,每当一个疑问解决了,马上又来了一个新的,直到影片最后才给出了所有答案,从这一点来看,可以称得上是近年来国产悬疑片中,最得力的一部了。
好啦,仅此而已,值得消遣一看。
影厅里空调很凉,甚至有些冷,可是看完往外走时,才发现后背都是汗。
人的后背汗腺发达、容易出汗,据说是人是由猴子变来的证据之一。
影片的确挺吓人,不吓人就不能叫恐怖片了,吓得都要尿出来了,是看完后上厕所尿的,喝水喝太多了。
演恐怖片的人为什么都不笑呢,阴沉着一张脸,梁家辉真适合,演变态和恐怖类型最合适他阴柔的眼神。
林熙蕾抽抽着脸,整天扮忧郁有意思吗?
不知道演员演完恐怖片后,自己会不会害怕。
片子里有一个角度的西安古城还是很美的。
曲江是当年杜甫经常游玩的地方,怎么搞成了曲江影视呢。
估计这部片子把演员搞来,20天不到就能拍完,拍来拍去,一座阴森的房子,一个下水道,这么点场景,能整出啥恐怖啊。
快结束时,林熙蕾看电视,电视上画外音是要加薪被判死刑,这说明电影里的事情刚刚发生,要不要报案呢。
我觉得恐怖片最大的恐怖是心理上的。
而这部片子只给人以听觉上的,没有声音的配合,也就笑笑而已。
最后发现林熙蕾的脸怎么那么长呢。
昨晚本来准备看《武侠》的,结果被拉去看了《夺命心跳》。
是一次意外。
很坦白地说,对于国内的恐怖片,我从来没有抱过任何期待。
没法期待。
恐怖从来都不止是技巧。
它是一种复杂的非理性的体验,它内在地要求对于一切阴暗的、丑陋的加以直面和审视,对一切神秘的、尚不可知的加以尊重和承认。
因为它是电影,它要努力去吓到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成千上万人,所以它必须要在这非理性里深入进去,触及到更深层次,以期与更多人达到一种审美心理上的共鸣。
换句话说,恐怖或许要比其他电影类型更依赖于文化上的接口。
但接口在哪里?
曾经是有的。
比如我们有《聊斋志异》。
但在合则用,不合则“保护”的方针指导下,这些传统文化里的妖精狐鬼一路,已经被“保护”进了历史的博物馆,贴上诸如“优美”“不朽”的等等好听的标签制成标本,它好像还活着,但却不被允许继续发展,所以它活跟死也没有什么两样。
曾经是有的。
看看我们的近邻日本就知道。
他们从他们恐怖片里提炼出来的那些经典的意象:深院古宅、密林枯井、长发遮面的白衣女鬼……有哪样不是从我们这里扒过去的?
可我们自己呢?
林已经被伐了,井已经被填了,深院古宅已经被强拆了,有幸被保存下来的几座是要我们掏钱才能看到的,已经离开我们的生活很远了。
至于女鬼,新社会不是已经把她们都变成人了么?
曾经还是有的。
即使在最主流的儒家文化里,一样不缺乏取材的对象。
无论日韩恐怖片,都有大量讲述当传统伦理道德被违背、被践踏之后所带来的恶果的故事,一样能令人不寒而栗。
但在当下,儒家文化又是什么东西?
是组织几百个学生一起到操场上给母亲洗脚吗?
当这个社会已经扭曲到“唱 红歌”要比死老妈更重要,那么“儒家文化”四个字,不提也罢。
接口在哪里?
《夺命心跳》这部电影最得我好感的,不是它有多好——事实上它并不够好。
但这种“不够好”,在目前国产恐怖片的水准线上,却已经可以大模大样地算是合格了。
或许这才是真恐怖吧——而是它有意识地、很努力地想寻找一个接口。
——它想为这个恐怖故事建立一个尽可能可信的“科学体系”。
用这个“体系”,把“离奇”妥帖地包起来,把“恐怖”衬好、衬实,让它变得更可信。
这个路子是对的。
当非理性越是变得“煞有介事”,变得可信,恐怖越可以被放大很多很多倍。
而且,它让电影脱离了一点单纯依靠诸如异物突然入画、音效一惊一乍的廉价趣味,而变得有了些些独特的气质。
可惜,不够好。
我相信导演一定很得意于那个结尾。
很多人做梦都在想复制《第六感》式的成功。
(的确,相对于国内大部分恐怖片令人泄气的结局,我想《夺命心跳》的结尾反转应该能打到不少观众。
)可在我看来,《第六感》的真正的难度,反倒不在结尾的那个“奇”,偏偏正在于揭底之前90分钟一点一点铺陈下来,让你不知不觉沉溺于其中的那个“正”!
《夺命心跳》在布局、在剧情设置上都花了心思,缺憾是始终只停留在“故事”的层面上,而达不到将恐怖的效果无声无息地化入肌理,一点一滴,逐渐渗透累积的程度……恐怖始终是来自于细节的,导演努力想要建立的那个“科学体系”,靠演员嘴说的多了,观众切实能见的少了,更主要的,是这个“体系”与电影的整体影像风格还是缺乏关联,依旧“体系”归“体系”,惊吓归惊吓,双方各自为战,没有能形成一个有机的、互动的整体。
这使得当电影进行到结尾时,距离导演所期望的那个效果,终究还是要差了一层。
说到底,还是接口的问题。
《夺命心跳》想接的是科学,想借科学的力来让你相信,然后,恐怖。
可惜的是它做不到尽。
(而我看过的其他国产恐怖片只有做得更糟。
)它的所有的惊悚效果,都依赖于类舞台化的手段:黑夜、阴影、音乐、奇异的色彩和构图……而一旦真进入到生活的戏,真进入到阳光下面,进入到真实的那部分,它就被和上述的那些东西分割开来了,它就现了形,就接不上气。
这是国产恐怖片的通病。
可以说,在现在国产片的所有类型里,恐怖片是最假的,最可怜的,最没有地气的。
它找不到它的接口在哪里。
西,我们连人家的皮毛都没有得到;中,六十年来,几千年所种下的文化的根都几乎要被掘断了。
我们的恐怖片总是很“薄”,漂浮着,靠拾人家的唾余混日子。
恐怖在电影里缺少一种渐进、渐厚、渐深的层次感,其效果多数只停留在一个很浅的表层上,依靠粗暴甚至低劣的手段做简单的重复。
向上,它没有升华的空间;向下,它没有挖掘的余地。
它基本没有共鸣,和我们的文化不发生质的联系。
再多说一句。
中国的文化是讲阴阳的。
恐怖片,大致可以算是阴的一面。
而阳的一面,眼下则要属到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主旋律”电影了。
我一直都认为,“主旋律”电影从来都不是拍得不好看,而是它在人民普遍乐生恶死、追求权利和幸福的年代里,反潮流地强制推行一种宗教式的、抛弃自我的、殉道的价值观。
这种“反人民”的精神内核,才是“主旋律”电影真正被观众抛弃的原因。
而从这一阴一阳里,中国文化的现状如何,也大致可以窥见到了。
由此写了《夺命心跳》。
其实故事还不错,只是觉得演员表现力还不够
心脏原来可以传承记忆啊~
【大一观影记录】
俺是来看林熙蕾来了
记住这个导演!记住这个导演!
什么叫故弄玄虚?什么叫漏洞百出?什么叫装腔作势?请看此片~
一颗心脏引发的血案
不能算恐怖片吧,悬疑味道倒是很浓。整体剧情都挺连贯的,悬念迭起,结尾也有点出乎预料。不知道为什么评价不高,此片真是高孤岛惊魂之流好几个档次。只是对女主角不是很满意,而且据说剧本是抄袭某小说的。
心脏记忆,第一次听说~结尾翻转的还挺有感觉,对于国产恐怖片来说已经不错了~
气氛渲染还算不错,体制内这种恐怖片算是合格了。PS:没看过《午夜心跳》的人不能说这片烂啊...
林熙蕾好妹子
模仿得有点找不到北了都,不过值得鼓励的是,终于有这种片子敢于有个黑暗的结尾了
真不咋。怎么看怎么假。
不太爛
在倒后镜里看那么半天……那段真是让我头疼……过于依赖音效了。
中国能在电影院上映的悬疑惊悚片一向就是,前面还算是有点带感的烂片,但是看到结局就只想骂爹。。。。
医学、伦理与法律,用悬疑故事情节串联,最后揭开的谜底,另个深思“方警官,你是否会抓他?”
黄维德 演技不怎么样啊 就是长的还不错 嘿嘿
觉得林熙蕾真好看
给1星都嫌多,这是一部4D电影,因为看的时候观众可以感受到梁家辉的头疼。俗话说红配绿赛狗屁,现今它们却成了国产恐怖片的两大基本色系。在中国拍一部恐怖片只需要这样一堆狗屁和一惊一乍的音效,再配上一个会洗澡照镜子做梦和尖叫的主角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