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的同时随手记录了一些片段,不期竟有浏览,顿时想到八云大师开场的一句谦辞:客似云来,不胜惶恐。
趁这些思绪尚未化作一场梦之前,将这千头万绪诉诸笔端。
《昭和元禄落语心中》无论是题材还是表现手法,都非常古典。
暂且笼统地借用”古典“一词,指代剧中涉及的传统曲艺文化、画面中的古建筑、古朴的生活方式、时时处处流露出的幽古之思。
短暂地逃入其中,仿佛意与古会。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菊比古(八代八云)和信(二代助六)在剧中多有对照,一个是“向内求”,一个是“向外求”。
向内求意味着讲落语是为了自己,把它当作工具来体现自我。
而自我一开始总是单薄的、不确定的,所以他的学艺过程是经历更多、丰富自我的过程。
他经历愈多,自我愈是完善、丰满,表演也愈是工整。
典型的例子是代表作《死神》,经历了七代八云的去世、美代吉对他的影响、自己也渴望见到死神之后,才达到了巅峰。
向外求意味着讲落语是为了外在的因素——观众,观众的反馈又给予了信更多的动力,如此循环。
无论是千锤百炼后达到匠师级别的炉火纯青,还是天赋与现场气氛互相推进的淋漓尽致,都指向艺术造诣的提升。
然而艺术的载体是人。
人除了艺术之外,还有漫长的人生。
艺术是复杂的,人生也是复杂的。
艺术家的际遇不同、追求不同,加上时代的变迁,就形成了回环往复的故事。
年少时勾手相约,心里期待的一定是战争结束,信能够归来一起将落语发扬光大。
却谁知,时代发展带来落语存续的困难,信在艺术和生活之间选择了生活,菊从拒绝与人相处到发现自己割舍不下对美代吉、信的情感。
勾手时没能说出口的愿望,竟最终真的没有实现了。
看第一部的时候,曾短暂地想过,如果信选择珍视自己的天赋,而非放浪形骸沉湎爱情;菊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落语将随着时间和经历的雕琢愈见光彩,不那么迷茫而拒绝美代吉,故事的结局会不会更加完美。
菊和美代吉顺利地在一起,信还是成天闹闹嚷嚷地在他们身边,两个人把落语往古典和创新两个方向发展完备,一辈子都是至交好友。
然而人生没有这样完美的剧本。
如果信不是这样落拓豪爽,也不会拥有这样的感染力——他在落语中凝聚的激情,是按部就班生活的人所无法拥有和展现的,普通人只能看着这样的表演,把它当作生活的火花,而信是始终成为火花燃烧的那个人——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普普通通地工作、攒钱、安稳生活呢。
他就是要把所有都燃烧殆尽啊。
菊如果没有迷茫、反思,没有对自己的种种追问,恐怕也不会技艺精进,他的《死神》瑰丽阴晦,其中有痛失故人的悲哀,亦有有美代吉得不到就毁掉的疯狂。
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
诚不我欺。
如此看来,每个人都在自己命运的轨迹上,各得其所。
有种种无法弥补的遗憾,也有温情和感怀。
唯有如此,多年之后在冥府相遇,信才能依旧持着近乎愚蠢的温柔,美代吉才能说出不该依赖一个人这样的感悟,菊才会意识到没有完全正确的人,大家一起相处就是美的诞生。
真是温柔的结局呀。
太上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爱是艰难的,在爱的过程中,真实勇敢比圆满重要。
友邻说菊是二次元最迷人的老头子。
长身伟然,姿采如峙玉。
负气倜傥,豪视一世。
确实非常迷人。
信也是只适合活到作者给他的寿命——短暂地燃烧了自己的才华,和心爱的人厮守享受了尘世的幸福,痛快地表演了一场落语之后和爱人殉情了。
否则人到晚年,恐怕还是一个没照顾好家庭的幼稚的酒鬼。
“ 生命的悲剧,不在于美丽的事物过早衰亡,而在于它们变得苍老和鄙俗。
”感谢作者的安排。
感谢各位不吝时间,奉陪这一席。
PS. 后面是私心很喜欢的一些片段和截图。
小夏和菊先生说话的背景,银杏叶缓缓飘落在水面上。
江岸送别,羁绊了一辈子的两个人真的分开了。
让我联想到王国维的《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鳥飛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磬定行雲。
試上高峰窺皓月,偶開天眼覷紅塵:可憐身是眼中人。
菊和信的早年合影
摇落感秋深。
云水疏疏各惘然,悲欣再许一时悭。
常因识浅羡名士,每为情深惜美人。
夜骨空盘朔气深,霜灯霓影各浮沉。
第四集好温暖呀,与太郎对小夏是真爱啊!
尊重她的决定和想法,创造机会成就她,肯定她的努力和才华。
泪目。
万月:人生就是得多多经历呀。
演绎有三种形式:八云老师的落语是通过经验和磨砺捶打出来的踏实的技巧,但落语终归是道具,他在用这个道具表现自我;然后是上一代的助六,他的落语一切都是助六,所演绎之人都要变成助六,其中更充满了真实感;你和他们都不一样,聆听之时,丝毫感觉不到你的存在,无我无求,极致纯粹的落语容器。
作家形容恋爱中的美代吉:她言语间的姿态那样动人,令人不禁想见见这位菊比古先生。
八云老师那深不见底般阴晦的落语里,竟有这样的缘由。
与太知道了真相之后,抱着小夏哭得那么惨痛,又一句话都不肯说。
与太是真爱呀。
人情冷暖这东西啊,就算拼命甩掉,也总会纠缠上来。
想要一死了之,却嫌这红尘太值得贪恋。
师父说,无法随意发声的痛苦,记不住段子的恐惧,这具皮囊哪怕衰减分毫,都让他恐惧于无法讲自己的落语。
与太郎:落语这种东西想讲再讲就是了嘛,在那之前,就尽管拿我出气吧,有什么就丢过来吧。
(真的很像助六啊)只有干这个行当才能看见的天空,三百六十行,行行皆如此。
虽然如今声音不响亮,舌头也干得不得了,趁其身尚未化作一场梦之前,还请各位不吝时间,奉陪这一席。
她教会我女人身上的酸甜苦辣,温存乃至冷酷的一切。
又恨又撒娇又哭的,真够忙的呀,所谓人,就是由这些无绪无由的感情组成的。
说什么谁对谁错,未免太扫兴了吧。
我们几个的故事,好比三个人各丢一两钱。
事与愿违的才是人啊,小少爷。
人又没办法独自生存,不应该只是依赖一个人,大家互相扶持着活下去才是。
没有人是完全正确的,所以才要克己,以和为贵。
客似云来,不胜惶恐。
第七集,讲到助六和美代吉去世的真相的时候想到的了这一句。
同一集,记者讲到了三层境界:我为众人,众人皆我,我即众人。
八代目八云技巧高超,他的落语是务求要工,但难脱匠气;助六天赋卓绝,性格鲜明,但是过于自我,所以会受到作品的局限;与太郎最终达到无我境界,也许会是更进一步。
八代目和助六的落语都是他们实现目的的手段,只有与太郎的落语与手段无关,落语本身即是目的。
妈呀!
这个番有毒!
刚刷完第二季最后一话我就想回去二刷了!
难怪石头肯出来主役,虽然我是因为石头去补的番,看到最后我其实是喜欢这部番本身的!
两季其实就讲了一位老艺术家一生的故事,少年学艺,青年成名,和同门师兄的情谊,和艺伎的感情纠葛,抚养师兄和艺伎所生的孩子,收徒,最后在与落语殉情的途中顿悟,其实自己并不想死,只想守护所爱的一切,与养女冰释前嫌,放下心中的怨念,寿终正寝而去。
虽然我完全get不到落语里的笑点,但!
看最后一话突然感动得不行,少爷虽然过世了,但他带给生者的正能量绵延了20年,与太郎继承了八云的名号,与太郎的儿子又继承了助六的名号,在这一代一代的传递中,落语艺术得以延续。
这里强行脑补一波郭德纲,希望我们的相声,评书,戏曲等艺术形式也能生生不息,就像与太郎说的,“这么好的东西,不可能消失的!
”唔,还是要吹一波石田彰啊,青年音和老年音都那么好听,迷死我算了!
看大段大段落语部分的时候我在想,他是下了多少功夫才做到这种程度的呢?
石头也可以扣上一个“艺术家”的身份了吧!
第二季集结了石头和大小关,有弹幕说他们三个聚在一起可以去开高达了,笑哭。
“四方群山的冰雪消融,大河水涨,潮水涨起南风吹过,水声哗啦哗啦”今天偶然得知出了第二季,放下手头的学业马上补了起来,看完十一集,总体不如第一部,主要原因在于与太郎人物没丰满起来,剧的灵魂依旧在八云老爷爷和助六亡灵,但是与太郎出场又较多,故五集之前没有很多有效信息,故事在八云老爷爷师生会病倒后才进入状态。
(9、10、11集又有了第一部的韵味 泪点依旧 值得一看)但是我依然想写点什么,算是留给自己的总结吧。
“菊比古”,清冷孤高,十分契合菊这个孩子。
而“八云”,从继承之始已经如同枷锁一般压迫着菊,此后的岁月里从未减轻半点分量。
一个瘦削的老爷爷,弱不禁风而茕茕孑立,白发如雪背负着不仅是八云的名号、落语的尊严,还有小夏的教育、助六的约定。
故而大家永远心疼着他,而他,一直保持无所谓的姿态,无言。
唯一可以对着嗔怒的友人已去,留下的都是需要他去守护的东西。
只能自己坚强地挺住,回头就是满目苍夷。
还是喜欢叫他菊啊,才不是叫什么八云。
我以为,说落语这个事于他而言,难以带给如助六般发自心底的热爱。
落语对于菊比古,是起初无路可走的选择,日后残酷竞争的出路;而助六真正给予了菊落语,使得落语从单纯的生计手段,融入了助六的情谊,夹杂了美代吉的火花,成为了菊真正离不开的、并为之奉献一生的东西。
起初怎样无所谓了,当人一辈子全心全意只做了这一件事,而这件事把所有的情愫都串联起来的时候,落语,就变成了菊的全部人生。
所以他希望说着落语死去;所以他打算在自己说不了落语之后,放弃一切逃离世间;所以他才会为了见到艺术之神,被夺去一切都毫不足惜;所以他即便是世人公认的大师,也一直害怕着,身体枯朽的恐惧、无法自由发声的恐惧、逐渐忘记段子的恐惧……至今为止是有多么依存于自己的肉体说着落语,只是稍有欠缺就会害怕得不住颤抖。
他是真的怕啊,童年的怎么努力都很差劲的无望一直存在,助六与美代吉的坠崖的阴影无处可逃,落语的厚重压着喘不过气,还有小夏、小夏的孩子,他都是怕的。
“美代吉小姐跟我在一起时非常温柔呢,那女人将酸甜苦与冷暖都教给了我,然后给予我落语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助六先生。
他们是为我这无味的人生带来色彩的两个人,永远无法够到的两个人”“照顾着小夏你呢,哪有工夫去死” 即便他打算带着落语偿还殉情之罪,也认识到了斩不断的情愫——“我似乎命中注定没法死在自己手里,大家都会来妨碍。
所谓人情,无论如何抹去都会缠上来。
这世界,太过惹人怜爱,让人没法去死。
”“像这样子发呆度日,就光是想到那种事,想到除了落语之外的各种事,很多要是做过就好了的事”——可是,除了落语之外的其他的事情,他一件也没有做过,一件也没有。
一生充斥着落语,除去落语他什么都没有了。
不过,他也有那些伴随着落语存在的情感呢。
“时而憎恶、时而撒娇、时而哭泣,人类呢就是由那种莫名其妙的心境构成的,就像是落语一样。
”菊自己也是落语一样,被别人的情愫牵绊,填满自己的空荡荡的心,即便不断从骨头缝中漏出去,也不停地补充着添加着,菊是不会让那些情愫溜走的。
于他而言,助六美代吉坠楼的真相是美代吉砍伤助六后被小夏推出阳台,还是美代吉要拉着自己下地狱却失足,都无所谓了,他都认为是自己的罪过,自己承担。
这份赎罪也充斥着他的骨头框架,使得空荡荡的骨架始终直挺挺的。
所以他在说着死神走向死亡未果后,就不是自己说着落语死去了,而是被小夏的爱包裹着、沐浴在小孩子的樱花雨、听着与太郎的荒野曝骨,微笑着走了,像个熟睡的安详的老爷爷,满头银发。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身边有了很棒的家人呢,八云师父?
还是称为固执的老头?
菊先生?
少爷?。
依旧是荒野曝骨“四方群山的冰雪消融大河水涨潮水涨起南风吹过水声哗啦哗啦”这最美的去往极乐世界的葬魂曲这世上最可爱的落语————————下面是剧透的分界线————————————没看的赶紧撤离——————然后刚刚看了最后一集,吓死我了。。。。
不是说菊和小夏在一起我觉得怎么不好,相反还是挺期待的(>_<)但是之前一点都没看出来他们有点什么啊可怕我得再回去看看。
先是旁人的询问
再是小夏的回答
啊爱情啊爱情最后是信乃助的神态
这句话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菊也说过
这个脸红啊啊啊啊啊
拿扇子的神态
哎 菊比古
就说这个是不是助六发型的菊!
眼眸啊啊啊妥妥的跟菊一个模子啊
看个动画还是感动地稀里哗啦的,说真的我觉得声优确实为这部动画增色了不少,平常的专业技能也是为讲好落语打下了基础吧。
我当初私心希望不要出第二季,就带着一点遗憾带着回味也就好了,看到第二季八云白发苍苍我改变了当初的想法,这人生啊无论什么缘由还是要走完一生才好啊,人世间的羁绊让平白的人生多了几分世俗味。
你看这作品与其他动画最不同的是它不是一剂猛药要你哭要你笑,光是人生这两个字就已经带着些许的悲剧色彩了,我依旧在想八云到底爱过谁,或许他喜欢助六也是欣赏他的才华吧,他是自私的,这辈子他谁也没有真正爱过,就只有落语,对,他的人生就只有落语。
看到他们在那边的世界以最纯真的心态面对彼此,看到松田小老头给八云帮渡我又止不住地哭了,这一切冥冥中都有指引吧……
先看的这部,再补的第一部,这种乌龙事件在我身上经常会发生,我这几天一直在想,顺序倒错到底给我带来了什么样的差别感受,可能就是更喜欢第二部吧。
不过没办法,反正也不能重来了。
八云真的很美,怎么形容呢?
透过他的眼睛和声音,能看到用漫长岁月和灼灼爱恨灌溉,在方寸寄席之间生长的,苍白病态的,用累累刀痕刻满了“死”字来装饰的灵魂,他是完全的艺术品。
不自觉被他吸引,但是越近看越觉得厚重阴沉,因为他的记忆从不淡却,泪痕不会被风干,血迹都渗透在每一帧画面,声音也回响在每个角落里。
说到底他其实是个笨拙的人,没有洞悉人心的能力,内心充满了被抛弃的恐惧,做不到洒脱,给不了温柔,只能不断地努力,在别扭中找自己的定位,偷偷地爱,隐忍着痛。
满腔的炽热渴望都一一封存着,不见天日。
我特别理解他的求死之心,哀伤、苦痛、悔恨和孤独,不堪与人说,也无从逃离,这样的人生,这样的落语,真的不要也罢。
落语和自己都束缚于寄席之上,都是死神手中恍恍惚惚即将熄灭的蜡烛;都被时间拖拽着,都即将堕入深渊的残躯。
为什么不尽快了断了呢?
终究还是因为爱吧。
不知道是不是找到自己爱人的方式,承受着一切爱下去,就能成为自己憧憬的人,就能在忍耐着等待解脱的人生中,有机会微笑着跟这个世界告别。
死后的那一集哭得停不下来,就像受了一身的伤,终于得到安慰一样。
这个世界上最温柔的事果然就是告别。
这集真的太温柔了,可以抚慰所有屏幕前哭成狗的孩子们。
落语是真的美好啊,真的是听着一段落语,就看到了世间百态、人情冷暖。
与太郎是真的有这种魔力吧,他的落语就是这样,无我即真我,他自己就是一个载体,所以能把段子里形形色色的人更加完美的展现出来,才如此动人的完美。
小夏终于理解八云了吗?
也许吧,但无论理解不理解,她终究还是怀着爱和感恩去看待八云的,就是嘴上不饶人呐。
八云终于笑了啊,这么多集过去了,终于发自内心的笑了,他的孤寂与悲苦是否少了几分呢?
是否感到了一丝丝的欣慰和温暖呢?
就这样沉沉的、心满意足的睡去吧。
八云终是去世了,但也再次见到了他最想见的人,很开心吧?
看着八云和助六讲落语时门外那如樱花般的飞雪,仿佛一切都染上了万千柔情,当真是令人唏嘘感慨。
小夏会梦到父母和八云吗?
会吧,都被召唤过去听落语了,会很幸福吧?
短短的两断落语讲完,八云终于也要和助六美代吉告别了,他们还能再见吗?
若是成佛,大概还有机会,毕竟拉钩了呢,要遵守约定啊。
人生真是充满了离别,活着的时候是这样,甚至死了也是。
可离别不都是痛苦的,离别里也有希望,有传承,有生与死存在,因此离别不只是痛苦,还有温柔的期盼。
回头看看助六,再回头看看八云,我更加相信这一点。
一个时代终是落幕了,可传承还在,落语依旧被一代代的继承发扬下去,不拘小节的助六、孤独清冷的八云、妖艳痴狂的美代吉、热情真诚的与太郎、坚强率直的小夏,还有那个总是落泪的松田老先生,一切的一切都那么虚幻又真实。
重逢、离别。
那么再见,下次一定要再见!
一口气看完,第一季的压抑于此刻算是彻彻底底舒了一口气。
菊桑年老的种种都很心疼,不过真是一看到年代,变迁这种情节眼泪就不要命的掉呢,菊从始至终都是孤独的,不得已选择落语,寻找自己说落语的意义以及希望的死去 到老一直守着一条命。
落语心中,落语殉情。
关于文化的延续可以说是一个让我感到无限希望的前景。
菊在追寻落语意义的同时清楚了自己是为了助六而说,为了守住落语延续下去,助六死去,那份责任也就随之丢去。
为了抚养小夏一直到与太郎的出现,剧中一次又一次的孩子出现,也就是文化的新希望,流动下去的活力。
文化,想持续发展就得不断改变不断前进。
助六说,也有不改变的落语呢,菊的责任是说传统的落语,而他则说着迎合客人的落语。
凡事都不是一刀切,以前的我为了烦恼传统文化究竟该与时俱进还是坚守原貌而纠结现在仿佛豁然开朗。
小夏成为第一位女性落语家,作家先生满怀壮志写新落语,信之助继承菊比古名字继续当落语家,跨越三代,象征的大概就是落语的新生命力吧。
结尾与太郎的,落语这么好的东西,怎么可能会消失呢。
大概就是真的所谓文化自信。
真的觉得看完两季像是亲身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时光呢,松田的存在仿佛一条安稳的时间线,贯穿菊和信的一生,小夏、与太郎,小夏的儿子。
(可爱的老头)。
绝对是心里最好的一部动画了。
第二季相比第一季更多的落语本身这个文化的因素。
关于刚刚看完的自己很多惊了的地方想说。
十一集那段死后的剧情可以说是又吃惊又安心,吃惊在于我一直认为八云会孤独的死去,并且一直认为他从始至终都是孤独的。
压抑又铁定的悲剧,他越年迈越出现事故心揪的也越紧,啪,终于死了吗。
和特殊感情的助六一起走向黄泉。
变年轻喝酒看到美代吉,仿佛梦一样的喜剧,甚至让我联想起《鬼灯的冷彻》里的欢乐氛围。
先前所有压抑烟消云散,八云发病被救活,自杀不成,寿终正寝,在黄泉讲了一段落语最后投胎。
大团圆结局。
对于自己来说真的是峰回路转。
还有一个不适应的地方大概就是名字,毕竟一直以来的观念都是一个人一个名字,而剧中落语家的名字是继承师父。
一个人一生很多个名字,一个名字传递很多人,但正因如此才更具故事性呢。
助六这个名字,从抚养信桑的老头到信,再到与太郎,一个名字拥有很多故事。
关于菊、信、美代吉三人的关系感觉很有意思,美代吉出现之前我一直认为就是菊信两人的搅基故事了,然而美代吉喜欢着菊,菊也喜欢美代,美代和助六在一起成为夫妻,生下孩子 。
而结尾处小夏和八云的关系确实是吃了一惊,剧中出现的几处八云和小夏相拥的镜头虚虚实实让人觉得宛如父女的温馨场景生出几分想法却立刻打住,八云和助六的血脉,八云和小夏的孩子,不得不说真的有意思,大家都是疯狂的人。
第一季菊的演艺的真的棒,疯狂截图,不止是好看的外表,各种细腻的眼神,表情和气质,重叠在一起形成我心中的菊比古的形象,一个活生生的角色深深印在脑海,赞叹以外无需多言,说实话在看过的动画里不多见。
沉默寡言的菊,对信发脾气的菊,对美代吉的冷漠和温柔,对师傅的尊重和乖巧,对落语的态度,对小夏的坏笑。
第一季第一集里那个凶巴巴的老头子,大概是因为,他乖巧的对象不在了,温柔的对象不在了,娇嗔的对象不在了,确实是孤独的很呐,但是又好像不孤独。
助六的角色感觉相对扁平一点,活泼的形象贯穿全场,也因此落语受人欢迎,乐观又坚持,他对于落语的态度似乎点醒了我对于生活的态度,继续下去,往前走,注入新的血液,向前走。
但也因不讲礼数被师傅一气之下除名。
我感到吃惊的是他在乡下对于落语的放弃,或许是那些年没有观众或许是妻子的责骂等等,在最后一场横滨之后说出害怕只是梦一场,仿佛印照故事所说,结束了一切,和美代吉一起死去。
其实助六确实是个很温柔的人呢。
(去年年底时间突然宽裕,加上有自学日语的想法,算是我看的第一部完整的番剧,聊作记录。
)能围绕落语演绎出如此唯美的故事,也算是将日本传统曲艺文化之一作了一定的发扬吧。
后来在其他地方听到有关落语,都不由得回到这部剧中,想象菊比古和助六的表演。
剧中调动串场的三味线质朴清幽,充满和风味道。
不由得去听了几首三味线大佬弹的曲子,比如上妻宏光時の旅人,虽没有华丽的音域和技巧,但是这种苍劲和灵动之感正如同“一个精灵穿越百年,看尽人世繁华落寞”。
着实迷人的三味线啊。
有人说这剧好似日版的《霸王别姬》,是有道理。
助六正如段小楼,潇洒粗犷大大咧咧,菊比古好似程蝶衣,阴郁柔美入戏颇深。
一个做的假霸王,一个成了真虞姬。
故事也都是人情的纠葛和时代的洪流相互碰撞和交融留下的痕迹。
结局倒挺不同,蝶衣自刎,菊比古并没有和落语殉情。
引用一段话:如果说,传统艺术在现代的生存本质,是抗争。
但不是所有的抗争,都是玉石俱焚。
与其抱怨时代,不如面对时代,留下希望,薪火相传,找到正确的沟通方式。
任何艺术形式,都能够获得生存的土壤。
还记得俊美的菊比古一头银发仍孤傲不减,美代吉的声音(林原惠美)媚到勾人魂魄。
可以说是一部艺术品吧。
今年收穫的第一份來自動漫的感動。
從畫面開始,原本不喜歡的畫風,沒想到最後截屏無數。
這是個還蠻個人化的作品,評分很高但受眾不廣,真正能一口氣連看十二集的人應該不多,因為每一集的體量都很厚重(兩年前就卡在第一集的第七分鐘)。
第二季 第十二集「落語」,第一次知道還是因為《紅鱂魚》,早先的感受就是:那真是個相當磨練人的藝術啊。
全劇瀰漫了濃濃的日本藝人之風雅:歌舞伎、舞子、音樂、煙、酒、茶、香、扇⋯⋯正值旁聽商海鋒先生的「山谷詩」,彷彿整個宋代都在這部作品中,夾雜了市井風俗,是這讓人深感難以言喻的日本藝術。
在北京聽過三場相聲,場子是很有氛圍的,跟寄席不同在於:沒有人穿浴衣,但有人吃東西;演員跟觀眾之間的距離倒是同樣相近得很;相聲是不讓女孩兒說的,說這行太苦了,是男人才能嚥下的那種苦(是嗎?
),落語也是。
這原本辛苦的行業再加上這麼辛苦的人生,即劇情:落語家菊古比的一生以及他周圍的人,和他們牽起來的命運。
最喜歡的是第二集第十一集:人死後、往生成佛前,在另一個世界和生前親友的相遇。
六助對八雲說:「最後也沒能殉情啊,和愛的人能生活在一起也好,事與願違才是人生啊。
」而八雲已經是比任何時候都能看開的少爺,自然的、安詳的死令他得以明白、得以離開,「原諒與否已然太俗了」所以再見的時候,當六助對他說一定可以再次相見時,他回道:「阿信,拉勾。
」載往成佛之路的船離開了,河邊的藝妓唱道:「塵世究竟是真是假,既非夢、亦非實。
」
第二季 第十一集願死了之後也能見到想見的人,不知道那個時候能否將一世的不安與痛苦,化作風,與河水一起,飄向世界的盡頭。
丁酉04。 这画面也太美了。故事也太抓人了,人物也太饱满了,节奏把握的也太娴熟了。音乐也这么好听。什么时候你国玩情怀能玩到这个地步的一半,也算你们有出息。
疲于拭泪,深感辞不能达万一。
如果不是因为风格不错,第一部不错,这恶心的第二部不看也罢
这感情线真tm恶心人啊,小夏和八云生孩子。滚nm的,莎比剧情
最后一集暗藏的事实真的是……
无语,日本人也开始伦理大戏了。我的女朋友因为我性冷淡和我铁哥们在一起睡了怀孕结婚跑了我找到他们他们生下了个女孩子这位前女友又跑了跟别的男人在一起然后找到她后她想和我殉情然后不小心和我铁哥们殉情死了我把他们的孩子养大结果他们的孩子想要延续家族血脉和我生了孩子然后和我的徒弟结婚,我的徒弟甘愿当个接盘侠开开心心的又生了个孩子还不知道第一个孩子父亲是我。😊
作者跟bg有仇我算是发现了 美代吉血液真是可怕 老二位被她害得一死一伤 女儿小夏跟养父生娃 孙女小雪疑似骨科 八云和助六 与太郎和万月等等bl再萌又有神马用 都要被女人所害 改名为妓女心中更适合啦 其实两季下来这个番的氛围营造得非常好 三代落语的发展 但感情线实在太雷太雷 雷到难以忽视 可惜了
十二话略欠点意思,除此真是完美。中间被虐哭N回,比第一季还要虐……跟落语什么一点关系都没有,但就这个念念不忘,真是写到百转千回荡气回肠。唉。
2020重看自己的10s最佳,op仍然是爱不释手,死亡阴影笼罩全局,从前只记得末了师匠一人在高座上讲死神,烧烧寄席。在阴间,和助六美代吉重逢,有历代大师云集的寄席,感到特别震撼华美又再无遗憾。但重看发现那阴间笔墨原来只有这么点。
所以信之助到底是谁的孩子?
没有第一季那种感觉了
从上一季的花式接盘到这一季来吃了一泡屎,呸,我咽不下。
「想要一死了之,却嫌这红尘太值得贪恋。」
师匠是美人,所以是不能见白头的。年轻的时候总觉得生命永恒,所以遇到激烈的变故也能挺下来。但被留下来的那个人做的其实都都是艰难的事情,眼看着岁月浮沉世事变迁,誓言风化雄心磨灭,想要舍弃一切追随人生之初的白月光离开,但却被羁绊牵扯。幸而三川途上再见,依然能似少年游。
第一集就大小关同框 大关用的声线好可爱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病倒入院前的那段落语,伴着线香,三味线还有旧剧院着火前的那段死神,真的是听得我鸡皮疙瘩一阵一阵的石田彰真的好厉害,第十一集看哭了,那个冥途幻境中的他们近乎圆满又那么寂寞。停在11集就好了12集稍微…有点多余
这是在搞笑吗,这么生硬的强行happy ending,死神的严肃性,艺术性和统一性完全被破坏了,绝对掉档次的低劣编剧,竟然能拿这个分,实在太让人失望了!
第二季完结,每一集都写满对于黄金时代的依依不舍与耿耿于怀,最后一话,所有角色在黄泉路前团圆,以一生最美好的瞬间为前世猝不及防的所有遗憾画下完美句点,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跟第一季比还是差蛮多的...与太郎人物不丰满撑不起来,总体剧情从菊比古师生会病倒(第五集)后好看了些,菊比古,这个名字永远比八云亲切。单看整个作品的话三星,但是出于最后九十十一集和我爱的菊 助六,四星啦。
11集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