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价值观有严重问题,全片都透露着穷就是原罪,穷人因为穷就容易犯罪,有个当局长的爹,就能去北京进修,穷人的孩子买个棒冰的钱都是靠偷。
然而过失杀人没有直接证据,证据链也不完整,但是死刑起步。
可能是未成年时期的过失杀人死刑起步。
最好笑的就是全剧死的、判的全是穷人,你编剧眼里穷人就都是潜在罪犯呗。
这剧写成这样能过审才是奇葩。
非要把刘白写死是吧?
刘白是犯了什么滔天大罪,顶多也就是个误杀。
剧情太拖沓,坑挖太多。
太着重于刻画人物心理了,刑侦悬疑就多描述案子。
蒋奇明的演技还是很好的,三个高中同学八百个心眼子,加起来还干不过一个老褚。
张韬真是个被低估的角色,对于他的刻画不够深刻。
某些台词确实有意思。
唯一让我有感触的,就是钱真的是万恶之源,三个朋友,本身是多让人羡慕的关系,最后怎么就回不去了。
迷雾剧场16级就是最好的集数,别再多了。
最后再说,张国荣的«风继续吹»,确实很能体现出三人的种种恩怨,唯一区别就是«纵横四海»里三个人依然能回到从前吧
矿山的风一吹,风中都是沙砾与灰烬,带着荒凉的味道,刮在每个生长于矿山的人脸上。
山脉粗犷、矿区昏暗,看不清身旁人的脸,也看不清远方的路,鹰嘴山里满是荒芜。
千禧年,整个世界都在打破过往、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大多数人搬离了矿脉资源枯竭的小镇,只剩下少数念旧的老人。
他们和这座小镇里,那些破旧损坏的矿产机器一样,辉煌不再,锈迹斑斑,停留在这里。
刘白、梅苇和富贵,他们被罪恶留下,被病态的执念困住。
空荡荡的城镇有淡淡的s感,封闭空间成了执念最好的培养皿,正挣扎在其中的人,“疯”感十足😂为情所困的“疯”蒋奇明的刘白,自带“疯”感,糙汉气质跟西北很适配。
不惜隐瞒父亲死因也要让心上人读书,蒋奇明这次再战纯爱赛道依旧很刑!
十年牢狱出来,风犬少年变阴郁小狼,眼神透露着压抑的杀气,有种随时要不装了、要狠狠报复所有人的带感!
与8·13案最相干,他是被亲情、友情、爱情所逼疯的。
父亲刘波固执,自家穷困潦倒,在外依旧坚持着自己保卫科科长的体面。
刘白上学无望,甚至偷钢筋换钱。
“我这辈子毁了,你倒是帮帮我呢?
”是一个走投无路的孩子对父亲无助地控诉。
但父子亲情无可割舍。
刘白亲眼目睹父亲持枪鲨人,看着天天抓治安抓小偷的刘波走上犯罪道路,冲击是巨大的。
山一样大的自责压上心头,他不想父亲的人生彻底被毁,只能一声声重复着 学我不上了!
好友是刘白生活里的光。
和雷富贵压马路看电影,和梅苇暗涌的好感暧昧,三个人一起畅想未来,矿镇的窗户太狭小了,只能看到这么一点天空。
刘白生活中的希望与美好都和梅苇富贵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而这一切在大火那天,被一声枪响猝不及防地彻底击溃。
死去的不止父亲,还有未来人生的希望、和富贵的友情、梅苇未破芽的爱情。。。
最后那晚的结果是刘白入狱,他一夜雨失去了所有,就像刘家的老房子,破破烂烂但坚持留在那里共沉沦的“疯”梅苇朝刘波开枪,第一反应是自己的问题能解决了。
富贵813当晚,q犯梅苇,而梅苇第一句话是:你会帮我保守秘密的吧。
互相拉扯共沉沦的狠劲不可谓不疯,也是从选择共沉沦开始。
木已成舟,刘波本身就杀了人,梅苇眼前的是自己能逃离大山的救命绳。
作为开枪人,她一直承受着杀人、刘白入狱、富贵包庇的罪恶感和担心事情败露的害怕。
十年前的她还有哭着和母亲反抗的心气,十年后却已经自如游走在鱼龙混杂的酒场上。
从白月光到女公关,从想要走出去到被富贵利用而不反抗,罪恶感浇灭了那天的大火,也浇灭了她内心的火。
那夜的枪响本来和富贵无关,他没有开枪、也不是刘波的亲人,他本可以回去报警,但他选择犯下了“包庇”罪。
三个人的友情永远拥挤,富贵就是那个三人组中的边缘人。
刘白梅苇都考了出去,哪怕没有钱,但有幻想未来的资格。
刘白有父亲、梅苇有母亲,而富贵自嘲“无人管”,他是三个人里的下位者。
一声枪响,梅苇成了杀人犯、刘白成了杀人犯的儿子,他突然变成了三个人关系中的上位者。
他的世界很简单,矿镇、自己、三人组。
与其被排挤在两人的罪行之外,不如共同沉沦,摇身一变掌握了两人的犯罪证据。
甚至在温小玲亖后,他更是直接豁出去,大有一种要跟所有人同归于尽的狠劲儿。
心存执念的“疯”老刑警褚志强,西北老汉的松弛幽默是他的表,执着于悬案、和这些孩子的命运,才是他的里。
坚持不退休、查案亲自办,听到悬案相似性时眼里一闪而过的光,都是他的执念。
矿镇太小了,他认识这里的每个人,包括杀人凶手的儿子刘白、出走的公关女梅苇、社会关系复杂的富贵,以及十年前惨死的警察小苏。
空降领导张涛,吴晓亮爆改i人,出场即是大家茶余饭后的“赘婿”乐子。
身为万局的女婿,带着关系户的光环,他也有想证明自己的执念。
遇到案件全心投入,查案修手机、补课矿镇过往案件信息,前妻每次看到他的情绪都在安抚。
矿山是寂寥的,身处其中的人,要么死气沉沉、暮气深沉,要么执着于某种东西,或许是情、或许是罪、或许是执念,在一片死寂中求生。
作为一个“鹰嘴山”本地人,我想说其实石炭井大部分人说的是东北话。
听里面演员努力学着讲宁夏话听着特别出戏,鹰嘴山是一个纯移民城市,当初三线建设拔地而起的城市。
讲一下什么叫“三线”建设,当初中苏交恶,苏联要用原子弹炸我们,毛主席大笔一挥把他工业家底从东北,河北,安徽,天津,最主要是东北向山区转移,然后60年代这群人就拖家带口来石嘴山建厂,所以剧中石炭井大部分说东北话,因为60年代我们国家工业就是东北,所以剧中你能看到“防空洞” 剧中偶尔一两个说宁夏话很正常,人员肯定有流动。
但是大部分都说宁夏话就特别怪,像看一部讲深圳电视剧里面全员在说蹩脚粤语感觉,说宁夏话学得也不是很像。
还有很多人了解宁夏是从山海情那部电视剧来的,宁夏分为川区(平原) 和山区,也叫银北和银南。
银川以北,和银川以南。
差别不能说特别大,就类似于 苏南 和苏北。
山海情讲的是山区吊庄移民,风中的火焰 讲的是川区煤矿工人的生活。
你们应该也听过一个名称叫宁夏银川“塞上江南”,看山海情的时候感受到江南了嘛?
其实宁夏时空割裂感还是挺强的。
鹰嘴山这里是人生活在平原,大山拔地而起然后落在你家隔壁,还算写实。
剧情挺不错的。
补充:今天看到第十集了,二叔说的话口音没毛病。
我中意风,难道要风停下来……我中意云,难道要云掉下来,罩着我吗?
——《风中的火焰》
文丨旧故麻袋∨2023年一部《漫长的季节》横空出世,在没有大量宣发和营销份额的内娱市场,撑起了当年悬疑剧的半边天,豆瓣9.4高分,让同年所有国产剧侧目,口碑爆棚,成了当年最闪耀的一部佳作。
《漫长的季节》为什么能创造这样的“奇迹”,这和导演、演员的默契分不开,辛爽导演虽然年轻,但在悬疑节奏和镜头感表现上十分娴熟,并且把控的非常到位。
故事是核心,故事好,再加上演员好,那就是全方位的好,剧中以碎尸案为主线,牵扯了两代人的人生轨迹,这个案子就像一面照妖镜,让观众看到了生活的残酷真相。
这样的好剧,想复刻是很难的,但“迷雾剧场”不怕难,毕竟没有比低收视率更惨的事情了,急需一部悬疑剧注入新鲜血液的“迷雾剧场”,想要来把大的,于是,《风中的火焰》诞生了。
一样是五个字的剧名,一样是横跨十年的剧情线,一样是悬疑题材,一样的色调和画风,一样是由一个案件引发了主角团人生轨迹的变迁,一样是蒋奇明主演,而且还同样演了一个情种,但就口碑而言,《风中的火焰》算是妥妥的扑了,本来想和《漫长的季节》打个联动“姐妹篇”,没想到最终却落了个“超低低低低低低低配版《漫长的季节》”的戏称。
为什么会落得这么一个下场?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抄却没抄到精华,只抄了个形似。
《风中的火焰》没有把背景放在大家熟悉的90年代的大东北,而是腾挪移位,将背景设置在了90年代的大西北,大概是想着东西两边似乎差别不大,但事实上,90年代东西两边的社会性结构却是大大的不一样。
90年代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仍然保持着计划经济时代的固有格局,相比之下,90年代东北地区经济表现相对较好。
所以和《漫长的季节》一开场的麦田不同,《风中的火焰》一开场便是沙砾与灰烬弥漫的荒凉。
未被开发前大西北是荒凉的,冷酷的,到处是看不到尽头的黄沙,随着凛冽的风不断的飘在各处。
这里的所有东西都像被蒙上了一层黄沙,其中就包括那对外界无比渴望和对未来深切期望的三个少年。
刘白家穷苦没钱,梅苇家重男轻女,雷富贵无父无母,想要逆天改命,只有考出去,上大学,而三人里最有希望的就是梅苇,成绩优异,是上学的料,她想着只要自己能上大学,就能逃离那个没有存在感的家庭,可是,就连上大学这样的愿望,也被父母剥夺了。
一天晚上,三人拿着猎枪,骑着摩托去觅食,却不小心看到了一起杀人案,凶犯还是刘白的父亲,他杀人劫款,劫的是矿上劳工的工资款。
三人偷窥被刘白父亲发现,于是几人上演了一出亡命出逃,纠缠之下,梅苇开枪杀死了刘父,从此命运的齿轮开始逆转……
太渴望逃离的梅苇选择埋尸藏钱,让这一笔钱帮自己逆天改命,至少可以逃离家庭,去上大学。
刘白心里虽然心如刀绞,但面对心爱的少女苦苦哀求,他妥协了。
三人分工合作,一人藏钱,两人埋尸。
十年后,三个人都迎来了自己的而立之年:雷富贵人如其名,富甲一方;梅苇跟着富贵,公司稳健事业向前;而刘白大狱十年,即将刑满释放。
那一夜的秘密,就像那一夜的火光,让三个人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刘白入狱、梅苇失身且没能去上大学、富贵未婚妻意外死亡。
当然,刘白入狱并不是因为他们杀人埋尸,而是被刘白父亲杀死的会计的儿子,为了给母亲讨回公道,和刘白大打出手,也因为这,刘白才进了监狱。
可出狱后,三人的聚餐局上,三个人都说自己没有拿到那一夜藏好的那笔钱,那笔钱丢了,也就是说当时有第五个人在场。
而且梅苇没上大学和委身于雷富贵这两件事让刘白非常郁闷。
于是,一不做二不休,暗示林崇文是雷富贵害了他妈,于是没有放弃给母亲复仇的林崇文被当枪使,死盯富贵,误杀了富贵的未婚妻,最后富贵得知真相后找林崇文为未婚妻复仇,最后被张队击毙。
雷富贵下线,当年的事情只剩下了刘白和梅苇两个人,比起刘白的盲目暗恋,梅苇因为经历过绝望而变得自私,可她再自私也并未逃离原生家庭。
所以主线就是揪出当年是谁拿到了那笔钱,也就可以找出当下时间线的幕后黑手,只有除掉这三个人,才能永远让秘密成为秘密。
看着剧情好像没什么大问题,那究竟是为啥,口碑上不去。
首先是因为环境营造不够,甚至把环境换成东北,会更合适,西北的环境呈现和营造,对标一下《山海情》,就明白了。
其次是口音不对,《漫长的季节》为啥代入感这么强,因为所有人的口音都是对的,但是《风中的火焰》口音明显就bug了,方言夹杂普通话,真不知道导演怎么想的。
那既然说到了导演,那就科普一个冷知识:《风中的火焰》的导演是一个台湾导演,倒不是说台湾导演不行,而是这个导演原本在台湾也没拍出什么好片,同是悬疑题材的《模仿犯》就是出自他的手笔,但最终也是雷声大雨点小。
然后就说说剪辑,剪辑混乱也是这部作品的诟病之一,《漫长的季节》是三个时间点的来回切换,但每次时间的转变,镜头和画面会变得不一样,观众不至于搞错时间,但《风中的火焰》没有学到精髓,一会1994年,一会2004年,导致片子逻辑混乱。
最后说说演员,《漫长的季节》之所以能大爆,是因为即便是流量的李庚希,在剧中也没有拖后腿,但《风中的火焰》能拎得出来的到位的演员只有两个,王景春和吴晓亮,可这两人的戏份又少的可怜,由于都是警方,发挥的余地不多。
至于主角三人团,蒋奇明、杨采钰、黄澄澄三个人不定期发疯,而且学生时代还是三人自个儿上,真的有点不合适,人物扁平刻板,角色之间都是“谜语人”,故弄玄虚的那股劲太强了。
所以《风中的火焰》不是不能看,能看,但不能太过脑,若是太纠结细枝末节,那这部剧你就会看的很别扭,因为有太多的人设和情节经不起推敲了。
总的来说是一部及格的悬疑作品,放在“迷雾剧场”,也只能充个数,远不能将“迷雾剧场”的口碑做起来,前面《隐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天花板太高了,不是随便一部悬疑作品就能够得到的。
其实建议“迷雾剧场”学学人家优酷的“白夜剧场”,别让观众审美疲劳,每一个悬疑作品针对的都是不同的点,这样观众的兴致才能被抓住,若一直不上不下的,观众就不吃你这套了。
希望“迷雾”能早点找到出路,不然困死在自己组的局里,真的太可惜了!
很拖拉的一部剧,看完会觉得就这么两个案子拍了24集,水了12集。
梅苇本来只是救朋友导致的杀人未遂,没那么严重,但是以为刘波死了,家里父母是偏心的,吸她的血让她当扶弟魔,她想逃离这个拿她换彩礼让她嫁给强奸犯的家。
但没有学历跑到外面也不好混,想着在雷富贵能有出路,她差点就可以远走高飞了,就是心软留恋舍不得,没装好房卡机票,对吸血鬼家人不懂得隐瞒保护自己。
雷富贵没拿到钱,靠自己和二叔在外面站稳脚跟,骗保赚黑心钱。
刘白因为伤人坐了10年牢,还跟伤了的记者成为朋友。
他利用他们去查雷富贵和梅苇,想报复,也想隐瞒秘密,更想知道富贵是不是独吞了钱发家致富不给梅苇上学。
梅苇倒是比较信任富贵,也清楚刘白的手段,她也为了钱绞尽脑汁。
刘白发现父亲刘波没死,助推梅强偷钱赌博被警察追,然后设计梅苇杀梅强,刘波现身变成疯子。
讽刺是让友情断裂让信任崩塌的那笔钱谁也没拿到没用上,在地震后被埋在6号里逐渐腐烂被虫蛀成为废纸。
一场意外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贪污的会计财务,讨工资意外开枪,索性为儿子抢钱的父亲,目睹父亲杀人勇敢保护朋友的刘白。
曾经美好的少年因为意外有了秘密,有了被人威胁的把柄。
温小玲也是太惨了,因为找枪被她发现,她无辜卷入还被设计成模仿犯罪,她和记者本来认识,可能会是朋友。
大家都以为自己是被背叛的人,牢固的铁三角变成精心策划的勾心斗角。
富贵强奸骗保,梅苇陪酒套现,刘白引导怂恿,保护自己意外杀害警察的秘密。
本来以为钱是梅强偷偷知道拿去赌博输光了,我最讨厌梅强了
挺典型的一部国产悬疑剧,能看,但也仅仅是能看,具备这些年国产悬疑剧几大共性缺点:第一,节奏过慢,这种一个案子贯穿一部剧,12集足以,《隐秘》,《季节》,《长夜》三部高峰剧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片头前插回忆片段,这个手法本来是为了在悬疑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线索,使得观众每看一集,得到一些新线索,从而有种身临其境破案的感觉。
但现在这个手法用烂了,把回忆随便一通剪辑,分布在每集开头,完全形式主义,毫无意义。
第三,配乐极差,难以理解的乱,本来只在关键剧情加BGM即可,但国产悬疑剧总喜欢把BGM充斥在整个剧中,而且无特色,无区分度,全程80%紧张背景音乐,不会让观众看的爽,只会让人觉得烦和累。
第四,重社会大背景和人性复杂,轻悬疑,本末倒置。
说的好听叫兼顾社会意义,说的不好听就是编剧能力不足。
爱看悬疑的人,无论是书还是影视剧,没人是奔着社会意义来的,反映社会复杂和人心难测,可以作为加分项,但绝不是悬疑剧的核心,核心在于案子,观众是带着剧本杀的心态来体验头脑风暴的,不是听导演给大家上课的。
最后总结,近年来国产悬疑剧太多了,近期更是扎堆出现,各个都是一开篇牟足了劲,来个惊天大案,古装的悬疑,必牵扯到皇室,现代悬疑,必来个十年起步的大悬案。
但这种看似宏大,实则推理逻辑和悬疑设置很空虚的剧本,观众们已经开始审美疲劳了。
看了6集《风中的火焰》,真厉害啊。
我上次看到类似画面质感的剧,可能还是《漫长的季节》《平原上的摩西》,电影级别的质感。
而且没有了拖累全剧的李庚希,也没有漫长前期我get不到的爹味三人组。
叙事节奏非常厉害,娓娓道来,一边下钩子,一边解扣子。
王景春经验丰富老刑警+吴晓亮擅长技术的新官上任,这是警队内部的张力。
蒋奇明+杨采钰+黄澄澄,当年的少年共犯,而今各怀鬼胎相互怀疑。
剧情张力抓人到头皮发麻,每个人都有种平静的疯感。
要说缺点的话,就是蒋奇明又演了一个执拗的纯爱战神,感觉和傅卫军有点点重复。
吴晓亮和王景春很稳,但因为是红方,发挥空间也不多。
但那是建立在对优等生的苛责上,放在国产剧大环境下,目前看确实算非常不错的剧,我猜豆瓣开分能开到8分。
总共就24集,希望后面稳住啊!
再说两句,让我打开这部片子的契机蒋奇明。
这剧演员表上蒋奇明排二番,仅次于王景春。
看第一集他在雨中那场戏,会有点感叹,能演到这种本子他这种戏疯子一定很开心。
从当时全网求工作差点干不下去,终于是靠着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
蒋奇明这片里的反应都给的非常准,从一开始吊儿郎当的吃冰棍少年,到被父亲打那场戏眼中的泪光委屈,再到雨中变故的撕心裂肺不知所措。
入狱初眼里还有光,十年后变成了心如死灰和心魔般执拗,一步步的变化差别是很大的,口音也变成了西北口音。
因为太准确了,有的人可能会觉得匠气。
但在大环境60分都不一定达到的情况下,苛责优等生为什么考了90分不能每次都做到100分,就显得很荒诞了。
PS 听说这片的导演是台湾人,我查了下发现,之前我看过他的唯一一部戏是。。。
《五月天追梦》演唱会纪录片😂😂😂导演你这跨度也太大了!
怎么还能从演唱会导演跨度到剧情片的!
这下更想抓住导演肩猛摇了,后面一定要稳住啊!
首先说了,这是部烂剧。
前两集开篇比较炸裂,细节很多,悬疑度直接拉满。
四集后开始掉,掉到14集只剩筛子了。
至于那里烂,好多回复的说了,细节、人设、逻辑、常识,要啥没啥,但我看出来一点内涵没人说过。
说起来到也没啥稀罕的,刘白、梅苇、雷富贵都是小镇青年,爹妈依靠不上。
刘白打架斗殴被重判,刑期几乎赶上了杀人,而且还是对方先动手的。
梅苇最苦,爹妈不当人只能自己靠自己,用身子换生活遍体鳞伤。
雷富贵给她捞了出来算是对她非常好,但绝不考虑结婚成家,原因是啥不用说了吧?
可是跟雷富贵干了那么多年,得到了什么呢?
除了一辆夏利,貌似身无长物。
就是最后拐了雷富贵的钱,就那一手提包,单手能拎动,应该不会超过100万,这点钱在国内还行,出国挺不过一年。
雷富贵应该是小镇混的最出息的,但仍旧是要啥没啥,一屁股债,见了领导就是孙子。
最后千人恨万人骂,身后全是嫉妒。
除了二叔和温晓玲没一个对他有善意的,包括了梅苇和刘白。
梅强、彪哥等小镇青年更没啥可说的,没有工作,身无长处,除了赌博和游走在犯罪的边缘,他们还能干啥?
梅强最后一直说,我不是废物不是废物。
但不管他自己怎么想,和他一样的青年都只能当废物。
完后,张韬、万雪峥他们过的什么样的日子?
工作体面,家里干净整洁,没有什么勾心斗角打生打死,生活里充斥着小资的矫情。
褚志强看起来土里土气,就像个社会底层,实际在社会威风八面,家里也算是干净整洁。
看儿子的车老旧,随手就能给张银行卡换车。
风中的火焰社会是割裂的,剧中的人物除了万局,并没有顶层人物。
但哪怕是只有一点背景,就足以维持体面的生活。
而社会底层拼上十几年,仍然是底层,就算是有点成就,也危如垂卵说没就没。
社会底层剩下的是什么?
就是雷富贵、梅苇、刘白、林崇文、雷长田一样的底层互害,最终成为褚志强、张韬他们晋升的垫脚石。
仔细想想,心有点痛。
不成功的作品,从剧作上看无用的人太多了,比如张韬比如雷长田比如老褚的姐姐,既推动不了情节又完全增加不了所谓的时代感立体感。
这种情况要么是想表达的太多,没有处理好,要么是对单薄的剧情线不自信,硬想制造厚重感,漫长的季节并不容易复制,这要求每个人人都得是一群人,所以这里演员所谓的演技实际上完全落不了地匹配不上,很可惜。
从节奏和风格上看非常脱节,前半段的戏剧化走向极端,逐渐使得表演变得不可信。
后半段突然就走向古典了,变成我是刑警了,很多场景比如说捞枪,都快走向搞笑了。
情节按目前这个来也可以但是得压缩,或者就是三个少年的由误会走向穷途但实际上相互至死不渝,也许原本就是这么设计,但是各方想法的拼接最终走向了错位。
迷雾剧场高开后务必防止低走,资本和团队都想持续打造爆款,但不能伸手太长,文艺有文艺的规律。
最后所谓直入大结局败上加败,吃相难看。
把浪费我的时间还给我🥹
1、剧情不议,几乎全员演技在线。2、王景春和蒋奇明吃面那场对戏太过瘾了,想必两人也都演过瘾了。王景春不愧是柏林影帝,节奏和松弛感把握分毫不错。蒋奇明不愧是未来影帝,以小见大,细节抓得精准的演员前途无量。3、不管本不本色,杨采钰这个角色演得很好。
逻辑问题比较大。首先,刘白为了喜欢的女生可以接受自己父亲被杀,刘白的这个心理动机没有讲透。刘波之前一直都是正直人设,刘白作为他儿子,不应该有这种心态。而且刘白他自己蹲监狱还希望梅苇去读大学,这是纯纯情种人设,配合梅苇杀他父亲都不报警,这得多爱梅苇啊。但是因为梅苇不信任他,出狱之后就转变为千方百计留下梅苇,跟梅苇勾心斗角。这个心理变化也没说清楚。还有雷富贵二叔,莫名其妙地出现,杀人,还会做炸弹绑票,但是又莫名其妙地被老楚说服,又莫名其妙地被卡车撞死,这不就是剧情推进不下去了,天降一个偶然因素嘛。这剧本真烂。还有,梅苇杀刘波是误杀,刘波杀女会计是误杀,刘白杀苏警官也是误杀……同样的偶然因素多次出现,这个真的不是一个正常的编剧该做的事啊。不过,演员都是好演员。三分给演员。
最后四集真的……一言难尽
拍十集以内就行了,别拖那么长。要不然中间再办几个小案件。
越看越难看了。。 特别是二叔登场之后,尼玛一个村里老贼搞得跟个施瓦辛格未来战士一样,杀个羊就显得很猛了? 越看越难看看不了了
万般皆是命,唯有业随身
看到几只吹漫长的季节黑这片的也能说明漫长的季节多垃圾了。。吃到15集
刘白与父亲之间的感情细腻却又复杂。两位演员演出来复杂父子情,演技很值得肯定
演员几乎都是靠演技火起来的,这个阵容拍成这样可惜了。除了有点像《暗黑》的配乐,各方面都有别的剧的影子。悬疑剧好火但没那么好拍的。
无聊的导演 冗长的剧情 全靠几位老师演技担待 进入第十八集反倒有趣起来
浪费演员
开头三个演员在矿场的那场杀人戏,我不知道演了个啥,看不懂,只能说看不懂,明明留白说那两人别跟上来,他非要跟上来,跟上来又要撞见刘白他爹杀人,刘白他爹要灭口,结果呢那两人把他爹反杀了,然后不知道咋的呃,矿场的警察又变成刘白他爹杀的,我觉得也就那个老警长和新来的警官还可以,另外那个三人组我不知道都在干啥,你也不能说他们演技不行,反正就这个剧情吧,我不懂为什么要这么写
编剧完全是在乱来。
一个台湾导演拍西北悬疑故事,爱奇艺究竟是怎么想的,每次都是白瞎一帮好演员
一开头就是十年前的抢劫杀人案。本来就是正当防卫,当时报警啥事都没有。为了钱不报警也没啥。刘白故意伤害坐牢。福贵女友死了,让警察处理好了,没必要自己拿枪去,结果自己死了。二叔就是瞎搞。福贵还有儿子瞎搞啥好处都没有。结局太强行了。梅苇哪来的抢劫罪。刘白是过失杀人。结尾前水剧情了好几集。
原来全阵容厉害演员是这个效果。这剧本真的跟不上演员的本事。
剧情撑不起24集,只能这么讲,如果注水的话也没必要看了警察二人组聊天打屁还阔以,另外感觉好奇的就是发小三人组谁最开始说谎了
风风火火,小镇搬迁前,刑警退休前,新案旧案交织,有着怀旧、焦虑、不安、期待的氛围感,问题是:三个18岁的年轻人在小镇犯了事,为什么还长达十年留在那个地方
故事綫是亂了點,中間也有好幾集洪水灌溉的,但是也就是為了劇情需要,讓人物形象完整一些吧。幾位男性演員演技還是很到位的。開頭和結尾呼應,讓人啞然失笑。如果劇集能縮短一半,感覺能精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