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了。
翻上翻下的松弛的肚子皮,就是蹉跎的岁月。
主人公的不凡功力由人生的几个阶段都唯妙唯肖而显现。
对于困难的看法,他与佛教的想法好像不太一样,他宁愿在种种痛苦与快乐中经历。
佛教的想法应该是大彻大悟,放心离去。
可能,沉浸于痛苦中与超越于痛苦,有一个平衡点,过之则不妙。
Morty:I'm an angel, Michael.Michael:An angel? I thought an angel was supposed to protect people.Morty:I'm the angel of death.又过了十年,Michael那身肥肉似曾相识。
Donna,漂亮,特别是印第安公主Pocahontas的扮相……your wife's rockin'body still drives me crazy.邻居家呱噪的满脸雀斑的总是刺激别人的小孩Kevin O'Doyle,BTW, 这彻底打消了我用这个名字的意向。
最后雨中赶去告诉儿子family come first 的时候,果然又被感动到,盈眶。
现在不知道是怎么了,很容易这样,MD。
bed bath& beyond 店里那个店员倒是很可爱游泳的那个华裔小孩Ping woo那句what?太出彩了,is he really my dad?还有后面的那句I hate that man.返回去才发现,后来Donna改嫁的那个Bill就是Ben的游泳教练,想到《钢琴师》。
以后改行当教练比较有前途,:).年轻母亲最容易跟孩子的家庭教师来电,特别是钢琴教师,还得改行学钢琴,不知道有没有口琴爱好的。
想要他老爸那个那个魔术铜板最近的片子里好多狗狗跟布娃娃那什么的,流行么Michael&Donna的歌是Linger by the Cranberries 小红莓的逗留but what the hell is the song that is playing during my first kiss? Will you still love me in the morning?Forever & ever , baby.
当一部电影的笑点能让你捧腹,泪点能让你抽纸巾的时候,我想,无论如何也应该当得起好电影这几个字。
即使,这只是一部低俗的喜剧。
其实我一向都不太喜欢亚当.桑德勒。
比起前辈金凯瑞,这货在喜剧功力上差的不是一星半点,表情木然中带着傻气,动作呆滞里透露浮夸。
而且最让人看不上的,是他在表演上的毫无追求。
金凯瑞总是试图颠覆自己让人发笑的形象,尝试着出演过各种类型的电影,也拿出了《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这种口碑之作。
亚当呢?
他已经完全将自己定位成为了“屎尿屁”喜剧演员,靠着一招鲜,在不断重复之间将自己的道路越走越窄。
他从无野心去斩获任何演技方面的奖项,金酸梅除外。
一个对他还算公允的评价应该是,有一些还不错的作品,但烂片更多。
在他“还不错”的作品中,我认为排名第一的是《初恋50次》,而排名第二的,就是接下来要说的这部影片——《人生遥控器》。
如果说两部影片有什么相似的地方,那么就是“失去”。
《初恋50次》中,巴里摩尔失去的,是一次又一次关于爱情的甜蜜回忆,而《人生遥控器》中,桑德勒失去的,则是人生中的一段又一段经历。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
在生命中的某一个时候,我们厌倦了生活中的某一件事,甚至是生活本身,而希望时间快些过去。
当你还是个孩子时,你希望快些长大;当你遭遇挫折时,你希望尽早度过这段难熬的日子。
又或者你只是想跳过和某个不喜欢的家伙共处的时间,和亲人争吵的片段。
你总是能听到身边的人说,要是能快点到某某时候就好了。
我想,如果这种神奇的遥控器真的被发明出来,市场前景一定一片光明。
无论从哪种角度来看,这种遥控器简直就是时光机的反面存在。
时光机可以让你回到过去,而遥控器则让你来到未来。
时光机总是为了弥补遗憾而存在,遥控器则产生更多遗憾。
神奇的遥控器缺少的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功能,在时间的隧道里,单向的跳跃让你无法把握自己错过的是什么,而哪怕你可以通过回看目睹到错过时的画面,却永远再无法参与其中。
当亚当一遍遍的重复着父亲对自己所说的最后一句话,而他的话却无法传到父亲的耳朵里。
那一刻,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凉与绝望,如同巨锤般震动着所有人的心灵。
拨开科幻或者说魔幻的外衣,其实这是一个关于家庭与亲情的故事。
当我们对身边的一切习以为常,却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会在什么时候发生变化。
当我们拼命追求着更加幸福的生活,却不知道那些悄悄流逝的点点滴滴,会是我们垂垂老去的时候,回忆里最温暖的画面。
如果这是一部欧洲电影,或许整个剧情将终止在垂老的亚当倒在医院门外的那一刻,让我们在极大的心灵震撼中走出影院,继续思索着我们的生命错过了什么。
幸运或者说不幸的是,这是好莱坞的喜剧片,所以,亚当有了重新选择的机会。
这一次,他毫不犹豫的将遥控器——这个让他飞快度过了一生的家伙扔进了垃圾桶。
黄粱一梦让他懂得了家庭和亲情的重要。
在真正的生命中,或许他仍然会获得理想中的事业,或许一辈子也无法摆脱被BOSS玩弄的屌丝生涯。
但那有什么关系呢?
他获得的,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
我们每个人都有父母,我们每个人也都有或者总会有自己的孩子。
父母总会离开,孩子也总会有不再在你膝前缠绕的那一天。
珍惜现在,活在当下,多么简单的话,多么浅显的道理。
而我们,却肤浅得需要一部肤浅的喜剧来提醒我们。
非常好的电影,甚至深刻改变了我自己的生活,愿爱直到永远。
也永远爱自己的家人。
永远…已经是第n次看了,它一直就在这提醒我们:1、对亲人永远要饱含初心,就像第一次见到你的爱人,白首偕老仍然以今日初识之心面对。
2、对生活要享乐其中,苦亦是乐,累亦是乐,乐更是乐。
每一段生活都是上天给予你的一份永远的礼物。
感谢上天,感谢生活。
3、做一个好人,好人需要休息一下才能继续做一个好人。
疲惫的时候好人容易犯错,一直错下去就难再成为好人。
对生活要充满热情,对身体要善加修整,才能做一个善待万物的好人。
我们回不去了公子羽张爱玲写过一个轰轰烈烈的故事,却只在结尾处让曼桢浅浅地说:“世钧,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我始终觉得这里面有一种无限希望无限寂灭的感觉,却并非凄凉而是温情,或许可以这样体味吧:人的一生也正是这一部电影般的起伏跌宕,多少往事,都不过是擦肩而过的风景,快乐的、美好的、忧伤的、沉醉的,总让人悲欣自知。
待到一切尘埃落地,我们也早已经不是我们,只是我们留下了回忆。
人生总是会像不同类型片段的汇集。
年少时像武侠片,血气方刚,总认为江湖里永远藏着数不清的宝藏。
恋爱时又总是带点文艺片的气质,以为会背席慕容的诗句就已然成功了一半;还有,每次通宵达旦的加班后,总感觉自己有点像是在演以一挡百的枪战片。
那么如果结婚、生子、人到中年……命运的巨手一层层渲染出人生的底色,电影也就慢慢变成了国产连续剧,总能让人在其中产生疲倦,乏味,和电影《人生遥控器》里的建筑师迈克尔·纽曼一样,感觉泥沙俱下的时光里,找不到什么真正的乐趣,又始终躲不开的是乏味,漫长,沉闷。
那么是否也会尝试按一下回放,重温过去美好的时光?
或者快进跳过这些令人无聊的片段?
当然不是,像迈克尔·纽曼那样已经从时间的连续性中被抛开,他已在时间之外,他,为了一个又一个目标,用遥控器跳过病痛、争吵,甚至连忧伤的时间都显得是奢侈的……李欧梵说过的一句话:现代性之病,最大的病症就是速度。
还好,是好莱坞的俗套让迈克尔·纽曼重新回到了皆大欢喜的结局——只不过是一场梦而已,但另一部香港电影《童梦奇缘》就残酷得多,电影里说:生命是一个过程,可悲的是它不能重来,可喜的是它也不需要重来!真是让人为之百感交集啊,《童梦奇缘》最后的镜头是欣欣向荣的花草,那是一种悲伤的温情。
从另一个侧面,让我想起了米兰.昆德拉说过的:“橘黄色的落日余晖给一切都带上一丝怀旧的温情,哪怕是断头台”。
回头望去,橘黄色的落日余晖或许是一个可以让诗人们爱得发狂的场景,总的说来,其实就是一种缓慢的过程。
这其中的缓慢,我认为是一种对生活的理解和认知,对应的是记忆因为我们的缓慢而生,就像一个人在街上走,他正在试着回想一件事情,可是一时想不起来,所以他会自动地慢了下来,而另一个人想忘记刚刚发生的一件不愉快的事,所以他愈走愈快,似乎想以速度拉开距离,把这件事忘了。
所以当《人生遥控器》里,迈克尔·纽曼决定按下快进的按钮时,科技革命造就的速度使病痛和争吵到来之前跳跃而去,将生活消耗在追求功效,速度愈来愈快上,结果在到来的结局里徒增老泪纵横的感叹,因为他已经没有任何可以值得珍贵的回忆,他已经被所谓的“速度”掏空了身体。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只是让人想到:面对摇曳的命运与其先学会抗争,莫不如先学会忍耐,这是一种直面惨淡与不堪的勇气,人生如斯——涛惊花灭、乱云泣雨,破败、辗转、又浅吟低唱,这才是一种最令人俯首的心境,望穿镜花水月,总有回忆的轻纱幔帐让我们感慨着温良。
人生就是这样,憧憬、犹疑、困惑、沉痛、幸福、悲伤、淡然……再回首时,喜也好,悲也好,我们回不去了。
7年前的电影,今晚算看完了。
虽然有人会说不如金凯瑞成功、有深度(其实没必要比),但我也挺喜欢亚当的表演,呆呆傻傻的感觉看着也不错呢又是一部寓教于乐的欢乐影片,他拍过好几部了,真是有他自己的style。
贝金赛尔真漂亮!
“your wife’s rockin‘ body still drives me crazy.”呵呵回想《黑夜传说》系列,的确漂亮啊!
这会突然想不起morty是谁演的了,老戏骨啊。
小女儿小的时候真是可爱啊michael的总经理也是老演员,不过现在也想不起来了。
还有谁?
算了,先不想了。
总之,看后想说的很多,先不说了。
寓教于乐的欢乐片,告诉你人生是什么?
看得穿么?
那就先看看本片吧,推荐!
这部电影讲某人得到一个神奇的遥控器,可以省略所有不喜欢的东西。
于是陪伴家人吃饭,做爱前冗长的前戏,病痛,奋斗,这些费劲的事全部快进,每一个停顿的镜头都是在庆祝成功——升职,赚钱,成为xxxx。
一辈子真的就只有一场电影那么长,影片的最后,只剩下一个苍老的男人,在大雨里,后悔错过了自己的一生。
有一次看关于赵本山的访谈,他的妻子说:他忙,我倒没什么,只是孩子们这么快就长大了,怕他看不到他们怎么成长。
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
——约翰·列侬在所有描述传统意义的成功后面,加上“那又怎么样”,有时候会让人突然了无生趣。
拥有财富——那又怎么样?
拥有权力——那又怎么样?
拥有众多美女青睐——那又怎么样?
是否每一位成功人士,都已经对自己的人生自圆其说?
或者是常常不敢对这个问题深究?
应当有越来越多的人都在隐隐约约地思量,究竟什么样的生活值得一过?
真理听起来都像是废话,例如,在大海里捞针,首先你要找到大海在哪;例如,我之所以长寿,是因为我还没有死;例如,生命如此美好。
再没有比生命更可贵的了。
因为他意味着美和爱的可能。
生活只有一次。
无法因为它不够好重来,也不能使之完美后再过。
所以到最后,你也不知道什么生活值得一过。
请允许我伤感。
我对你们缺德的世故厌烦了。
从晚上十一点开始看这部电影,看到现在。
虽然最后哭得两眼通红但这100多分钟对我来说值了,一部好电影就在不知不觉中让你落泪。
刚开始主角有一个美好的家庭,但事业上不如意,主角很烦躁,对生活无比愤慨。
后来主角在超市发现了一个叫BEYOND的地方,进去后,一个感觉像是发明家的人送给他了一个遥控器,该神器可以让你操控你自己的人生。
主角觉得很新奇,慢慢地主角开始依赖于它,除了可以捉弄人或是跳过自己不想经历的片段,还可以变色调整音量,穿梭于各个时间段,当时我也特别想拥有此等神物!
由于主角总是在快进,遥控器就按主角的意愿快进到他事业成功的那一天,在快进的过去和未来的这段时间内主角完全没有自己的任何感情,他只专注于事业。
有得必有失,子女长大了,自己虽然在事业顶峰但没有了曾经美好的家庭,老婆找了新欢,子女对自己的父亲很失望。
无法参加父亲的葬礼,后退到见父亲的最后一面见到自己只专注于工作,对儿子冷语相向,还伤了父亲的心。
主角很是后悔,反复循环父亲的那句"i love you,son",看到这我泪目了。
之后快进到参加儿子婚礼,因为看到女儿叫别人爸爸所以心脏病复发。
在病床上,子女来看望,听到儿子说因为工作所以放弃了度蜜月,主角就想劝儿子,但儿子要走了,主角就冒着生命危险出去找儿子,此片高潮来了。
在雨中,主角托着病弱的身体,看到儿子要上车,所以加快脚步,没想到摔倒在地上,大喊儿子的名字,(BGM神助攻),儿子发觉跑过来,父亲对儿子说“family comes first“……本以为这是个BE,但看到后面还有一段。
主角从床上醒来,发觉这是一场梦,重生的感觉无比兴奋啊!
活着的时候觉得生活多么无趣,只有在经历一场生离死别之后才恍然大悟!
之后主角就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最后又出现了那个遥控器,我想这是那个死神给他的第二次选择自己人生的机会,主角毫不犹豫地扔掉遥控器。
生活中种种事情无论多么不尽人意也好,但毕竟是你人生中的一部分。
不要为了工作而错过了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工作或许不如意,但家人永远在你身旁。
PS:女主真美啊!!!
刚看了电影《人生遥控器》(原名:Click),值得推荐。
一个神奇的遥控器,可以快进略过自己不想经历的那些不愉快的事情:与伴侣吵架、堵车、升职前的努力等等。
是的,有了这个遥控器,很快就可以马上略过过程到达你想要的结果。
电影的上半段充满了喜剧元素,因为这个神奇遥控器不仅给主人公纽曼带来了很多搞笑的剧情,也让观众有了许多超脱现实的想象。
现实是残酷的、无奈的,如果能让我选择性的度过该多好啊!
而后半段,当神奇遥控器根据纽曼的偏好自动执行,而非受主人控制后,剧情越来越陷入悲情。
纽曼的事业蒸蒸日上,但错过了很多很多,父亲的去世、妻子的离开、直到儿子的婚礼。
当走到生命的终点前,纽曼发现即使他都快速的得到了结果,到最后还是一场空。
人生就是一段过程,忽略了过程,人生也就没有了。
也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人都是一天一天走向坟墓的,走那么快干嘛?
"除了对生命就是过程的感想。
我一直在回味的还是这个遥控器,每次纽曼的家庭和工作产生冲突时,工作总是胜出,即使他没有那个遥控器,我相信结局依然如此。
遥控器不过是一个快速实现的工具而已。
所以我想虽然我手上没有这个遥控器,但心中有着这样的一个遥控器,为了实现自己想要的东西,在不断的按选择键,我在过着我自己选择的生活。
那么有没有我所忽略的生活中的重要的东西呢?
需要反思。
此外,纽曼因为工作而失去了家庭最后很后悔。
在疯狂的工作中,他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家庭能有更美好的生活而工作,但不过是借口而已,家庭总是要为他的工作让路。
对于一个承担家庭责任的男人来说,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取得平衡很重要,既不能简单的放弃工作,也不能简单的放弃家庭,这是一门需要不断实践和学习的生活能力。
电影有很多对白都寓意深刻。
我用这一句来结尾:We are born, live and die. 我们出生,活过,然后死去。
2008年7月19日 于广州愉景14楼原文:http://www.freeyu.com/post/%E4%BA%BA%E7%94%9F%E9%81%A5%E6%8E%A7%E5%99%A8click.html
都说人生是一场修行,可“好吃懒做”的我们仍旧不愿“享受”那波澜的旅程。
就像我们看《西游记》时,也总期盼孙悟空能背着唐僧,翻一个筋斗,直达西天,省去九九八十一难。
可现实呢?
不行,因为佛祖不让!
因为唐僧只有经历了这些磨难,才能深悟佛道,才有资本取得真经。
否则,他取来的经只是空有其表而无真正的价值。
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
只有体验人生的每一刻,才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才懂得享受那些真正珍贵的东西。
不信?
你可以看看《人生遥控器》这部电影,现实演绎“你理想中的人生有多糟糕”!
当你加班时,是不是渴望时间马上跳转到工作已完成的那一刻?
当你身体不舒服时,是不是希望时间飞速至身体健康的时候?
当你被家人唠叨时,又是否希望这段时光赶紧逝去,直接跳至安静的时刻?
让人烦躁的堵车、老板的压榨,种种令人不愉快的琐碎事情,都是我们不愿意去过的生活。
《人生遥控器》中,男主迈克将这些讨厌的生活,通过一部遥控器完全跳过,直接去过“健康的一天”、“升职的一天”、“有PARTY的一天”......可当那些理想的生活真正到来时,迈克的心境糟糕的无以言语。
余华说,酸甜苦辣是食物的味道,喜怒哀乐是生活的味道。
“所以,人生的每一刻,都值得好好享受。
”这是《人生遥控器》给我最大的感悟。
01 陪伴家人,本是常识,却被大众理所应当地忽视迈克的“理想人生”中最大的遗憾,就是在工作和家庭之间,选择了前者。
努力工作、拼命赚钱,让家人过上好生活,这好像是一件正常不过的事了。
正如迈克理直气壮地向妻子控诉的那样:“我又不是去酗酒赌博或把妹,我努力工作让我的家人,能过比我从小梦想还要好的日子。
”
这份“理所应当”,让我觉得这个男人没有错,但迈克妻子的话点醒了我,她质问丈夫:“在你这么努力工作,成为公司里的大人物之后,你真的认为你还有时间留给我们?
或者一切会更失去控制?
”
迈克的回答是:“当我成了老板、百万富翁、大人物,第一件要做的事是,请一堆像我这样的笨蛋来效命,到时你我和孩子们就能随心所欲。
”听起来很有道理,细细琢磨,却是一番天真。
责任越大,越丧失自由。
事实也确是如此 。
十几年后,迈克用遥控器回看,自己错过与父亲相见的最后一幕时,他唾弃自己:“你真可悲。
”尽管那时的他已经成为公司执行长,名利双收。
因为他看见疯狂工作的自己,怒斥邀请自己回家吃饭的父亲,无视来请教专业问题的儿子。
最终,迈克在临死前,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和儿子说的一句话是:家庭优先。
他不希望自己最爱的人重走他的老路,错过和妻子的亲密时光,错过和子女的成长乐趣,错过和父亲的点滴温馨。
迈克因为工作错过了太多太多,那份沉重的悔恨,透过屏幕,深深地震撼了我。
一直以来,我也是一个以工作为中心的女性。
在这个社会“女性要独立”的声音越来越强时,我逐渐沉溺于工作,在不知不觉中,为了所谓的经济独立,我渐渐减少了对家庭的关心。
幸好,《人生遥控器》及时教会我重拾家庭的重要性:事业与家庭的天平,若不能完全平衡,我愿意将它向家庭偏一点。
金钱、地位,的确是很多人向往、拼命追求的,我也一样。
我曾坚定不移地相信,工作,这个看似合情合理的选择,是对的。
可是现在想来,这和家庭相比不值一提。
有人可能会说,那是因为你拥有了金钱,才会这么想。
有了钱,强调家庭重要,有了家庭,没钱,又会强调物质的重要。
人的精力有限,往往顾此失彼,总是不知满足。
对此,迈克的妻子给出了一个让人醍醐灌顶的回答:“你最好不要让最重要的人失望。
”
诚然,我们无法事事两全。
但我们可以和最重要的人沟通,问问他们最需要什么,而不是自以为是地认为他们想要丰富优越的物质生活。
人生这场修行,有太多的事情在等着我们,即便我们无法完美地做到面面俱到,但我们可以做好最重要的部分。
02 戏剧的遥控器,是人内心的复刻产物:自动模式无疑让人错过太多美好电影中,那个神奇的遥控器最引人关注的两个功能是快进与自动模式,即它会根据之前的使用记录,在迈克再次遇到类似情况时,重复之前的操作——以快进的模式跳过迈克不愿面对的生活。
比如迈克的家庭与工作发生冲突时,遥控器会自动帮他选后者,跳转到他升职的那一天;迈克每次和妻子吵架时,人生就会被快进到和好的那一天;而那些被跳转过的日子里,依旧有一个迈克以自动模式生活着。
但,那个迈克是麻木的,是始终漠视周围的人和事物的。
这像不像对我们现实生活中习惯性行为的真实写照?
我们躲避、无视周围那些让我们烦恼的生活,一次次的漠视,让我们形成习惯,不去尝试面对那些生活,寻找改变,享受其中可能带来的一丝丝美好。
我们厌烦与家人的争吵,习惯性地选择冷战,错失了化解矛盾,与他们增进感情的机会;我们讨厌无聊的聚餐,开启“人在心不在”的模式,默默吃饭,却忽视了和别人交流的好时机;在看似不同的情况下,我们被大脑下达了一次又一次次同样的“躲避”命令,重复行为而不自知。
而快进,正是解决我们不想面对的最好方式。
从另一方面来说,它也是“我们总将梦想延迟至未来”的结果。
这虽是成年人的天真与无奈,但也是成年人的笑话。
因为未来的事实往往没有如愿的美好。
我们成了自己人生的审判官,一旦给当下的状况设定不快乐的标签时,就拒绝试图将当下转换为美好。
戏剧的科技产品,只是对人内心的显化。
逃避、快进终究是无用功,“我们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
03快进的人生,是一种浪费,生活的每一刻都很有价值生活怎么都享受不够,你想跳过去的人生,其实很精彩。
毕竟,事物都是双面的,情绪也不例外,无忧哪来的喜。
弹幕上有一句话引人注目:你所经历的现在是你以后到不了的曾经。
有点绕,但耐人回味。
人生的每一刻都将不复存在,每一刻都值得自己去经历、去体验、去珍惜。
看这部电影时,我总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代入感,无论是那些忙碌到失去生活的场景,还是追求结果,爱走捷径,看重金钱的迈克,都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迈克悔恨地离世的那一刻,我仿佛和他一起以“理想”的方式过完了一生。
我和迈克一样痛苦、后悔、不甘,没有珍惜家人,也没有好好爱惜自己的每一寸时光。
好在,编剧仁慈,将这一切化作一场梦,给了迈克重新生活的机会。
那我呢?
也很幸运,我还有当下的人生去珍惜。
延迟享受是荒谬的,当下即是人生意义。
生活本身没有意义,它不过是生命生存的一个过程,如果我们连过程都挑三拣四地跳过,又谈什么生活?
享受每一刻的时光,意想不到的惊喜会到来
别把人生快进了。生活让我们笑,让我们流泪,有时很痛苦,有时感觉在云端,这人生,只看前情提要是远不够的,这是我的人生,这一切都只属于我。噩梦的桥段设置还是很妙的,“童梦奇缘”也有点这个意思,不过后者更杯具一点,而本片则是Inception的普通人版,让很多人做同一个梦更不易。
十年之后再看这个电影,情节都忘了,但是那句“family first”居然是这个电影的台词,一直也影响着我,看来真如inception所讲述的那样,只要在你的脑中种下一个想法无论多么小都会成为你的潜意识一直影响你。以及这里面的Morty不就是Rick and Morty的原型吗??
白與黑,和平與爭吵,快樂與痛苦,幸福與悲傷,都是硬幣的兩面,相依相生,誰也不能離開另一個而獨自存在。有痛苦的體驗,才更珍惜快樂;有過悲傷,幸福時才會有強烈的幸福感受。這才是完整的人生。任何只想擁有快樂與幸福而無視悲傷與痛苦的想法,都是不現實的。嗯,偶要在情商課上推薦這部電影。
转个段子:儿子终于看到盼望已久的大海。 他对妈妈说:“妈妈,不是说大海无边无际吗?” 妈妈:“是呀。” 儿子:“但我们怎么站在大海的边上?”
大体上还是最典型的那套――告诫人珍惜时间、珍惜亲人――但影片却进行得毫不落俗,糅合喜剧的模式大大减轻了它的说教性,也让人更容易接受这种说理,当然最大亮点还是喜剧部分(甚至有些R级的成分):欺负熊孩子,影飞速性爱,浴袍身上班,以及搞怪前妻老公,另外还有,这是我见过的最强的鸭子和狗了
要真有那么一个遥控器,有几个人会对它say no?
We are born, we live and we die.We need a break, to just simply be relax and enjoy the sunshine and blue sky. family first. 平淡生活就是人生的意义。
人生到底是如何取捨。。哭了2次啊。
不就是个娱乐片吗。有必要归结到教育意义上吗
女猪脚真是人美心好。。。口水。。。
《人生遥控器》,★★☆☆☆。建筑师迈克得到人生遥控器后生活发生逆转,一切不如意的事均能通过神器跳过,当迈克发现遥控器自动跳过家庭的悲离——父亲去世,妻子离婚后后悔莫及,但人生不可再重来。一部看似警醒哲理的片子通过轻度喜剧的方式表现有些肤浅,男主角要是金凯瑞就堪称完美。
太……太……太preachy了……
结尾太贪心了,错误的人生怎么可能只是大梦一场。
其实这是一部看到开头就可以猜到结尾的电影,但它就是处处让人心动,让人感慨。最后老年纽曼在雨中死掉的那段居然把我看哭了。人生,享受过程才是最重要的,把结果看得太重反而让生活失去意义。而且,凡事以家庭优先。
即使知道所有的道理,我们依然没法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不合时宜的低俗段子,当时意识不到,现在只觉得讨厌
很久以前看的了,经典题材的yy片。
还真是开头就猜中是睡死在那床上了...就是没猜中最后还真企图送他个遥控器...
最烦这种纯为搞笑而搞笑的剧情
大学时候看的。。。只记得做爱加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