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没有去过台湾,就目前这个情况,估计近期去也不太可能了。
所以,我还没有真正吃过台湾的蚵仔煎——最接近的,可能是福建的了吧?
我对它的所有想象都来自于我在厦门吃的小吃,以及一点必须牛头不对马嘴的技巧:用输入法打字的时候,é-ā-jiān是打不出来的,还是得打ke-zai-jian。
它是民俗小吃,所谓平民、俗气,怎么都高级不起来的样子。
没想到最近一次被它打动是看陈嘉玲的戏份。
《俗女》第二集里,陈嘉玲因为被同事们蛊惑,加之担心早更去打了玻尿酸,结果注射不当,眼下迎来两片灼伤似的的淤痕。
她哭哭啼啼戴上墨镜,和从医院逃出来的老爸一起坐在屋顶,不是温岚和周杰伦那个浪漫的屋顶,是迈入衰老的两个不同阶段的人类的屋顶。
爸爸担心自己早逝,留下妈妈一个人,她担心自己早衰,生不出小孩。
然后蔡永森把她从梯子上扶下来,她委委屈屈地说:我很丑对不对?
-我没讲话喔。
-我接下来脾气会越来越差,半夜会流汗,皮肤会越来越粗,声音会越来越低,然后还有骨质疏松症......他伸出一只大手:我也没多帅啦。
她握住那只手说:还有,我可能生不出小孩。
蔡永森看看她,伸手揭开她的头发,去看她眼睛下的伤:真的很丑喔。
她终于忍不住,靠在他身上哭了起来,蔡永森也要哭的样子。
这时候BGM幽幽响起:蚵仔和面线一个爱藏水 一个爱日头干晒生活不相同没想到结果变得这么密亲像你跟我本来不认识现在斗阵底这......屏幕之外的我,立刻被这段BGM拧出了眼泪。
怎么会有这么传神的比喻啊!
陈嘉玲,作为《俗女》的主角,自然是又俗又大众;蔡永森,长相平平的台南直男,也绝无可能谈得上英俊。
给他俩用什么莫斯卡托配水果,红酒配火腿的比喻,那就是怎么都不妥帖怎么都不适。
蚵仔和面线。
太神了。
陈嘉玲或许是蚵仔。
拥有贝类的外壳,看似坚硬,内里柔软,一碰就会泪汪汪。
但她的兼容性又极强,能和生活共融,创造出美味的蚵仔煎。
ps,不高兴了,还能夹你一手。
蔡永森是面线。
首先长相上就清汤挂面,还有点干巴巴,在台南经受日晒的直男面线啊。
两种最普通的食物,碰到一起就是最温暖人心的搭配。
这也是陈嘉玲和蔡永森的爱情世界,没有惊涛骇浪,只有点点滴滴。
但因为这份相宜,所有的一切都是神来之笔。
陈嘉玲接待一位难搞的外国游客,带他吃台南小吃,对方刻薄地不搭理,她幽怨地走到一边。
假如这里是偶像剧频道,或许会出现一位霸总替她教训对方(又或许对方突然良心发现),但这里是蚵仔和面线的世界,所以面线的爱情之道是治愈。
他带着他的学员热气腾腾地跑过街道,一群青葱男生们大喊:-教练,Fighting!
教练,Fighting!
-嘉玲,Fighting!
嘉玲,Fighting!
谁说不能玩谐音梗。
陈嘉玲去蔡永森家找他,准备洗个澡,点外卖吃大餐。
结果因为蔡永森忘记交水费,她一头泡沫开着小绵羊冲回自己家。
陈嘉玲一边骑车一边怒气冲冲:你不知道停水会通知吗!
蔡永森害怕到闭麦。
下一秒,她头上的泡沫被风吹到了眼睛里,又嚷起来:蔡永森!
给我擦一下啦!
外国游客问陈嘉玲,你多大了。
陈嘉玲说,我四十一岁。
四十一岁的蚵仔也还是柔软的,还会像少年人一样心动,和男朋友拌嘴,是不一定还水嫩但依旧活泼泼的蚵仔。
好多蚵仔在二十多岁就蔫儿了,所以他们不是陈嘉玲。
相比嘉玲的外放,蔡永森是更有内在的生命力的。
像面线,泡在水里,就会饱胀而充满形状,是能让人饱腹的食物。
这一点也和他的经历形成双关:小时候,蔡永森的爸爸因为外债抛弃了他们母子,妈妈独自开了面摊,蔡永森帮忙打下手。
从目前的剧情来看,蔡永森因为家庭变故,对小时候的陈嘉玲是有自卑之心的,但从现在倒推,我们知道,蔡永森并没有被生活击倒,而是变成了进退皆可的面线男子(咦?
)。
面对一位从台北主动退出内卷的大龄俗女陈嘉玲,一位随时可能夹手的蚵仔嘉玲,进退有度的面线男子可谓是天作之合。
除了两人的性格,这里面还有一点宿命相缠的意味:烤肉配泡菜,鳗鱼配味增汤,蚵仔生来就是配面线的,面线注定是蚵仔半夜削苹果见到的命定之人。
因此,无论是陈嘉玲在台北漂泊了多久,她都终要回到命定之人的身边。
这么说,有点事后诸葛亮的意思,但这么想其实还挺浪漫的:一切爱情的发生,在两人相遇之初就已经写好了结局。
我最喜欢的一幕场景,是陈嘉玲受气之后去找蔡永森那段。
她以为在分别时,外国老汉会良心发现给她一个涌抱,结果对方不客气地挥手,还用手杖把她打到鼻子出血。
更糟糕的是,对方毫无怜悯之心地走开。
想想都好委屈。
她鼻子里塞着两坨纸,委委屈屈地去找蔡永森,结果蔡永森不在家。
她就坐在楼梯上等他。
楼梯颜色是薄荷绿,很清淡。
看到蔡永森吊着手走来,她比划一下:你怎么了?
蔡永森比划回去:一个球飞来,击中了我,就这样了。
还要表情痛苦地给她还原一下当时的痛感。
然后一边往楼梯上走,一边比划着问她:你又怎么了呢?
陈嘉玲面如死灰地用手往自己脸上挥了一下。
蔡永森替她面部扭曲了一下,以示疼痛。
在这几分钟里,他们一句话也没有说。
他只是走到她的身边,一只手放在她的头顶,按了按,又伸到她面前,示意她起来。
于是,四十一岁的蚵仔小姐又泪汪汪了,跟着面线男子走回家,她把头靠在他背后,感觉很安全。
这一幕平凡无奇,但活色生香。
或许是因为,爱情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平庸的人生,有了你,才会焕发光彩。
蚵仔和面线,互相成就,互相欢喜,无味的人生有你才香。
世上的动人情话从此多了一个朴素开场:蚵仔,我是你的面线啊。
《俗女养成记》有个镜头并不高明,但我仍然深深被打动了。
天心演的表姐洪育萱,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小孩,漂亮聪明,什么都走在人前,有这样的表姐,大概心情总是复杂的吧,哪怕小孩子也是。
旅行那集,妈妈、女儿、表姐,三个失意的女人,各有各的伤心和不如意,去一趟公路之旅,路上一些小状况,就闯了红灯,女警察闻声而来,女儿赶紧陪笑,想逃处罚。
表姐的表现是,和小时候一样自信,育萱有办法。
果然,妈妈和女儿回头望,看见女警察突然就和颜悦色起来,并且给了表姐一个大大的拥抱。
表姐回到前座,仍然很骄傲,育萱有她的办法。
直到结尾才揭晓,清晨出现的表姐,不再是无懈可击的化妆,脸上有青紫,是被打过的痕迹。
表妹陈嘉玲问,他打你哦?
表姐洪育萱回她,装什么,你不是早猜到了。
表妹问,还有人知道吗?
表姐说,没有,不,有,有一个人。
画面闪现到当时汽车背后和女警察的场景,妆容得宜、漂漂亮亮的表姐,掀开裙子,大腿上是一大块青紫,她说,我老公打我,我必须离开,再不走,话还没说完,女警察就抱住了她,然后大力推她,走,快走!
女警察远去,表姐定在那里,看了她好几秒,原本是一个骗逃过处罚的谎言,然而谎言又不是谎言,但女警察那一刻的温情、爱和支持是真的,我那一刻也被深深打动了。
长大后的表姐,永远和小时候骄傲的自己一样,化妆很得体,衣服很漂亮,哪怕被打,也要用化妆抹去痕迹,大概永远无法忘记自己的骄傲吧。
那是她的盔甲。
表妹吼她,能不能不要老是用第三人称叫自己,育萱如何,育萱如何。
现在想想,又何尝不是一种逃避呢,第三人称,假装不是自己,那些痛苦的真相是不是就不属于自己了。
成年人真的好难,都很难,女警察未必不一样难,所以拥抱才那么可贵,支持才那么可贵,无论如何,看到别人摔倒,都要去扶一把,我们也要这样啊,冷酷世界的暖意。
俗女2吐槽帖可能是最后一次更新了,2023年03年12日,lz已经过完25岁生日了,回看这篇评论我初心不改诶!
hhhhhh等我25岁了再更新一下帖子吧,30岁太久了我决定了,等我30岁了,再回来更新一次,好好打评论区那些人的脸对于喜爱俗女的观众来讲,这篇帖可能引起不适,慎点……更新:评论好多人说我年纪小,看不懂陈嘉玲,等我到了25岁就不会这么说了,呵呵,我可去你二大爷的!
我,不管是25岁,还是30岁,40岁,50岁,都不会懂陈嘉玲的,不懂她跟一个丑穷挫的二婚家暴男的真爱!
我是注定得不到真爱的,真诚祝愿评论区那些心疼蔡永森的人可以找到真爱正文:感觉全豆瓣都在夸俗女,我来唱唱反调。
我觉得最大的槽点是从第一部到第二部,陈嘉玲居然没有一个女性朋友,一部女性题材的电视剧,女主角居然没有女性朋友,what? ? ?不要说第一季嘉玲前男友求婚时有很多女性朋友,那不过是连姓名都没有的路人甲乙丙丁而已,我说的女性朋友是像小青白素贞,紫薇和小燕子那样的。
第二季虽然有天心客串的洪育萱表姐,但她俩聊的还是男人。
想想也是挺讽刺的,一部女性主角的女性题材影视剧,居然不能通过贝克德尔测试。
其实第一季结尾放弃台北的工作回到家乡,我就很不理解,好吧,可以说是她厌倦了大城市的冷漠和勾心斗角,想回家,想多陪陪亲人。
回到家乡之后为什么不给嘉玲安排一个女性朋友呢?
小学同学只有男同学吗?
小嘉玲的女同学很多呀!
《凪的新生活》女主角小凪厌倦了职场气氛,搬到偏远的地方生活。
那里有友善的单身妈妈和小女孩,爱看电影的婆婆,还有东大毕业的迷茫女性,她们在一起讨论电影、人生、梦想、工作、生活中的趣事等等,也正是这段短暂却美好的经历治愈了小凪。
这部剧没有落入俗套,虽然渣男前任紧追不舍,曾经喜欢过的帅哥邻居也对她表白了,但她已经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了,果断地拒绝了他们,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女人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不需要找个人来照顾你。
(凪的新生活大部分情节是女主和两个男的纠缠不清,这点真的很烦,而且还有mtf的戏份,更烦)陈嘉玲回到家乡跟发小蔡永森谈起了恋爱,转行导游业。
后来怀孕之后想打胎,女人拥有对身体的主导权,不想要就打胎也不需要什么理由。
蔡知道后大发脾气,觉得嘉玲是因为看不起自己才打胎,那天台风夜里他俩大吵一架,蔡还打破了嘉玲的玻璃(有暴力倾向,太可怕了)。
蔡永森人到中年,一事无成,又老又丑又废,连理发的钱都要嘉玲妈妈出,他有什么资格大发脾气啊,有什么资格怪嘉玲看不起他啊!
(没有说有钱年轻帅就可以对女人子宫随意处置的意思,没有子宫的人不能决定有子宫的人该怎么处置她们的子宫。
)陈嘉玲考虑到自己的经济状况和身体状况之后想打胎也是非常正常的啊。
经济方面,事业刚刚有起步,不能让孩子影响目前的工作。
没有足够的存款不能给自己和孩子比较好的生活,身体方面她已经40几岁了诶,是高龄产妇,这种情况下生孩子非常危险,而且孩子爸爸也40几岁了,又老又丑的劣精,可能孩子还会有什么先天性疾病,有些病可能产检没法检查出来。
为了喜闻乐见的happy ending,陈嘉玲当然还是留下孩子了,但是她好像对生育痛苦一无所知,在病房就跟妈妈说不想剖腹产、不打无痛。
进产房后,她终于知道有多痛了,这个时候也没办法打无痛和剖腹产了,妈妈进去一番鸡汤安慰,顺利生下女儿。
回家之后,她下跪和蔡永森求婚,她想让蔡去做他喜欢的工作,虽然钱不多,但是没关系,以后这个家她来扛。
看到这儿的我一脸黑人问号?陈嘉玲喜欢蔡永森什么啊,图他老图他丑还是图他没钱又暴力啊!
(刚想起来,蔡还是离过婚的,一般离婚都是女方提出来的,肯定是蔡有不好的地方让女方无法忍受以至于走到离婚,陈嘉玲干嘛去接盘呀!
)结尾曲“关掉电视,快去生孩子”,蛤? ? ? ? ?这是干什么,催婚催生呢?
听说第一部拍完之后,导演妈妈给她打电话,现在台湾生育率已经这么低了,你还拍女性觉醒,想必导演妈妈看到第二部结婚生子的陈嘉玲肯定会很满意吧。
(觉得蔡永森是好男人的人祝你们以后也接盘一个又老又丑又穷,有暴力倾向,有拖延症的二婚男🙃)洪育萱从小学习成绩优异,台大毕业后就结婚生子当起了家庭主妇,被家暴被出轨也不离婚,只会大骂小三,妄想老公有一天会回来。
后来在陈嘉玲的鼓励下(她俩聊天内容还是离不开男人,我也忘记聊什么了,反正不是《陀枪师姐》中三元劝刚离婚的娥姐“女人可以顶半边天,女人不一定要结婚生子的,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她想找一份工作,但是因为没有工作经验,只能找到一个简单的行政工作,还是在蔡永森的帮助下才找到的。
媎妹们,看到了吗,这就是结婚当家庭主妇的下场!
后面结局时还给她安排了个男人,就是那家公司的老板,又肥又丑又老又油腻,救命啊!
陈嘉玲爸爸骗妈妈自己结扎这个情节真的是有够恶心。
陈嘉玲妈妈生嘉玲时生了18个小时,有多痛苦陈爸爸肯定知道,尽管如此痛苦,她还是生了陈嘉明,可能是觉得没生一个男孩对不起他们陈家吧。
生完男宝,陈妈妈的任务算是完成了,然后他们商量着让陈爸爸去结扎,陈爸爸觉得结扎有损自己的男子威严,骗陈妈妈自己结扎了,然后陈妈妈又怀孕了,她打胎之后虚弱地躺在病床上,陈爸爸仿佛刚知道有多痛,一把鼻涕一把泪在那求原谅🙄🙄🙄。
吴秀琴是陈嘉玲的妈妈(以下简称阿琴),她老公陈晋文老年精神出轨,没有征得她的同意就私自给老情人30w,她崩溃了,去找陈嘉玲哭诉。
后面她回家看到陈晋文会自己洗衣服,自己做家务,自己上网,被陈晋文“你是我的老婆,不是我的丫环啊”感动了,然后这俩人就和好了!!
都七八十岁了才开始学着做自己的家务,这有什么好感动的🙄🙄🙄。
母女两个都离不开烂男人,连表姐也离不开家暴出轨男。
第一部的阿嫲说她羡慕陈嘉玲未婚未育,羡慕陈嘉玲只是陈嘉玲,不像她,她的名字是李月英,结婚之后叫陈李月英、老板娘、妈妈、阿嫲……她在死后只想当一个自由自在的李月英,看到这儿的我有被惊喜到,然而第二部的阿嫲是这样的:因为陈嘉玲爸爸陈晋文的欺骗,嘉玲妈妈阿琴怀上第三胎后,阿嫲不顾儿媳的身体状况,觉得肯定是男孩,一定要让她生下来。
阿嫲让处在经期的陈嘉玲不要去寺庙,因为这样会冒犯神佛。
和陈妈妈阿琴给陈嘉玲科普了女性生育痛苦,最后还加一句“做女人就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台湾厌女文化根深蒂固。
明明是女性题材,为什么男同戏份那么多啊!
真的很烦人,弟弟陈嘉明这段感情戏也超级无聊,不就是异地恋出轨吗?
就这都能那么多戏,男人真的是自恋矫情🙄🙄🙄。
《俗女养成记》就还是一个非常俗套的故事,尽管陈嘉玲年轻时去到大城市打拼,但还是要回家乡找个人结婚生子的。
贴一个关于贝克德尔测试的内容
第一集 医生好好哦!
希望大家可以都这样!
第五集 多看几遍,男的劣根性第六集 医院那个人干啥啊?
受不了。
吐了。
如果最后女主生了孩子我一定会差评。
中间,那么多都展示了劣根性。
所有事情有好都会有坏,一定要注意比例,不要因为百分之一的好就忘记百分之九十九的坏。
就算是男主,也是个男的。
女男主争吵那段如果是传统的男生赚钱这边很有可能晋升成家暴。
但在剧里甚至这个男的还砸了女主家窗户。
但是剧整体真的很不错了第七集 开头看到了吗。
那个剪辑的片段就是第二季第七集。
看到目前,作为家庭剧来说真的很优秀,对于我的喜好来说浅了一些些,四星,升一星。
出去玩还等男人消息秀给他看有没有志气。
讨厌男的,看到那几个男的堆在一起都恶心。
女主爸说的义正言辞但实际上他就是做了对不起女主妈的事情。
女警:走,走,走!
第八集 烦死男的了。
受不了。
台湾为什么取韩文名字哈哈哈。
“男人就是要你没有工作技能,这样就算你想跑也跑不掉”。
可怜男人,不幸的开始。
男人的话,撑死短期可信,男人的嘴,保质期极短。
对男人的评价真宽容,对女人的要求越来越高。
所以婚姻对女性带来了什么,百分之十的快乐和百分之九十的痛苦,一定不能因为偶尔的快乐忘记长久的痛苦。。
挽回时候什么都会短暂做做,实际就是没有不会的就是不愿意做,嘴上说不是把她当保姆但实际上一直在做当保姆的事情第九集 呕。
呕!
呕!!
第十集 还行吧整体还不错,有瑕疵,但是整体已经比同类型好了补充一下,2感觉不如1,总觉得像吃了苍蝇一样不舒服,想到就感觉被背刺了copy一个评论:刚看完看到豆辦的评分我双重受创直接怒打一颗星最后几集什么垃圾自/由/剪: quan剧我以为起码也是女主和妈妈&表姐住在一起生下宝宝, 依旧单身结果是这么个玩意儿湾湾也没有进步多少啊,笑一个不愿意为婚纱妥协的女人最后和一个对自己施展过暴力的男人结婚了, 太招笑了在我看来完全是利用女性红利做了第一部爆火之后,再狡猎地去加固自己挖的陷阱让女性观众跳进去且不自知: 你看独立女性最后还是回老家结婚生孩子吧!
陈嘉玲又回来了,攒到现在才舍得看完它。
台南的陈姓一家,在我今年年初最难的时候给了我很多力量。
一年过去了10个月,陈嘉玲的妈妈和奶奶带来了更多独属于女性的故事。
第二季比第一季更关注整个女性群体,妈妈奶奶和她们的朋友们,还有恐怖的完美女人洪育萱。
陈嘉玲好不容易装好了自己的房子,但又差点失去了她的房子。
她一如既往要掌控命运,要自己决定房子的装修和家具,要自己决定生不生小孩,要自己去求婚。
她什么都要自己去做,但她不是第一个有主动性的女人,虽然这么久以来,女人似乎都隐藏在男人身后。
女性命题在小陈嘉玲来例假时就初现端倪:做女人一点好处都没有吗?
短暂的迟疑带来的是坚决的点头。
没有,怀孕会痛,例假会痛,家务做不完,名字还会变得好长,李月英加上陈,一下要学四个字。
但因为这样就不过自己的生活了吗?
不会,生活里还有很多好的事情,她们有自己的办法。
女人的一生会经历什么呢?
我们不说是不平等吧,只是一些微乎其微的,你甚至很难会看到的小事,它们是生活的常态。
认真操持家里就会被自然而然地当保姆,但如果乖巧地当洋娃娃就更容易被舍弃,要有作为附属品的觉悟,但同时因为要做的事情,也要懂得拥有自我。
为了避免一些麻烦,很多时候这些自我会暂时隐藏起来——我愿意相信也确实见证过很多女性长辈过得很好,她们温柔同时坚定,很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我因此从来觉得女人有独特的力量。
剧里的情节与生活里遇到的故事太过相似,人均家里都能摊上几件,出现的时候也不会觉得刻意,甚至吴秀琴和李月英都没有当成多大的事,她们接受了这种设定,并在这种生活里同样获得了自己的主动性,她们就是我们生活里的厉害阿姨和厉害奶奶,是这几年来我们越来越愿意见到的故事。
我不愿意称呼她们为陈嘉玲的妈妈和奶奶,是因为她们有自己的名字,每个女人都有自己的名字。
第一季结尾,月英去世,要陈嘉玲把自己的骨灰偷出来,她要回家去。
第二季我们看到,月英一直很想要有自己的家,不是陈家不好,她需要自己的空间,回到她从小生活的环境里去,吃丈夫永远以为她不爱吃但她愿意吃一吃的奶油蛋糕,做做自己喜欢的口味。
嫁了人,连自己的家都没有,番茄炒蛋,在这个已经住了三十多年的家里是一个味道,但我从小吃到的一直是另一个味道,只是因为太久了,久到我不知道要怎么做一人份的饭菜。
守在自己曾经住过的家里晒太阳,院子里的风铃响起,吃到奶油时舒服得脚尖都蜷起来。
太好了,短暂的一个下午,我可以喘息。
接下来我还会回到那个家里去,因为那是我的家呀,我也从来没有打算离开过它,我在那里很好,我只是也需要另一个家。
秀琴在雨夜见到本该在社区大学的陈晋文在舞蹈教室里。
她离家暴走,才宣布自己会英语会开车还会游泳,一切不公开的理由都是因为陈晋文,他不如自己。
她不愿意掀起一场比拼,叫做我其实比你强,我比你更可以,来否定他的自信。
她反而更知道他的心结,知道他介意自己正在老去,故意要他帮自己解决问题,哪怕是开一个罐头。
这是她的温柔。
但她不会因为要收敛锋芒就停止前进,虽然没有说出口,虽然她爱这个家,也为其付出了很多,但和月英一样,这个家并不能代表她一生的成就,也没有填满她生活的全部。
秀琴和月英都很值得敬佩,她们迈出了这一步。
前几天坐滴滴遇到一个女司机,清晨神清气爽,手上身上戴着搭配好玉镯银镯项链耳环,肩上披着精致的披肩。
她聊起有朋友要来北京,晚上要去吃饭。
她说,我和我老公以前都是承包工程的,我做得其实比他要好那么一点点。
她当时的语气,跟秀琴说“我偷偷去学车,结果比你爸开的还好一点点”的语气一模一样。
秀琴流产手术之后,月英送去了一早刚炖的鸡汤,有些话只有女性之间明白,不需要多讲一句话。
大概就是秀琴知道社区大学停课之后,第一时间冲去翻枕头;大概就是秀琴站在陈嘉玲门口,大雨滂沱,陈嘉玲一眼就知道出事了;大概就是生孩子到最危急的关头陈嘉玲说我要找我妈妈。
看到这里我突然觉得很难过,我妈妈的妈妈很早就去世了,我给她带来很多疼痛的那一天,她连这个小小的愿望都不能实现。
而秀琴当时就知道,我的女儿为什么会需要我,因为我也曾经历过那么可怕的事情。
还有很多我一时想不到怎么归纳但我有触动的小点,洪育萱遇到现任老公的时候还是意气风发的台大医学生,做了十年阔太太,工作技能点消耗殆尽,婚姻温情也并没保住,但豪豪为了妈妈的小小尝试吃掉了一大碗面。
小朋友的善意不可以被辜负。
陈嘉玲嘴硬说自己决定要不要这个孩子却倒掉咖啡,洪育萱说舅妈,你女儿准备好了。
陈嘉明对许建佑说我就是一个三十岁了还不懂如何为自己挺身而出的人,许建佑说你说出口吧,陈嘉明鼓足勇气说我不要跟你结婚,我不想跟你在一起了。
许建佑看着他,又难过又真诚,他说你以后也要这么勇敢。
这一季的陈嘉玲很写实很努力很离谱,许建佑大概承担了爱情童话的部分。
陈嘉玲的故事讲完了,连陈嘉明都走出去了,我想这一季留给我的大概就是这样吧,不要恐惧挺身而出,你不必为任何一个人停止前进。
可以不勇敢,但也可以往前迈一步,接受自己的愿望,帮自己实现它。
时隔五年看第二部,更“俗”了,凡夫俗子的俗…这一家六口的日子,国中和现在的穿插叙事…就跟我们普通人的日子一样,有争吵,有感动。
陈家明被求婚,男朋友想带他去英国,但他算了一下跟父母家人相处的时间只剩下352天,不到一年。
三十几岁,还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要什么,直到遇到咋咋呼呼的小杜,让他最终敢于说出和建佑分手。
陈嘉玲经历国中第一次来月经时姨妈巾掉了不敢捡的尴尬,到四十岁查出AMH下降有卵巢早衰到突然怀孕自然生产。
李月英阿嫲和妈妈都说,女人一辈子都是这么痛过来的,生孩子的痛是最痛的。
陈晋文做手术的时候对陈妈说,年轻时候没让你过什么好日子,如果他先走,再找一个。
也会头脑发热和学妹跳舞,还借三十万给她打给没见过面的男朋友,被警察制止。
在台风屋里抱住妈妈的陈嘉玲和国中妈妈不停教她防狼术不以为然真正遇到又吓得不行回家被妈妈抱住的画面重叠。
当导游第一天遇到的外国博士,说嘉玲让他想起女儿。
嘉玲替他掩饰尿裤子的尴尬,离别时,他终于说,不是讨厌而是想念。
最后还把自己女儿和孙子带到台南旅游,让两个聒噪的女人见面。
外公陈义生,祖祖辈辈接手药店,到退休的时候总是担心,朋友一句话点破,你是怕他不够好还是比你好。
虽然导游老板对陈嘉玲说,不婚不生,是你目前人生最大的优势。
但真的经历怀孕生产,蔡永森当父亲,自觉辞掉教练工作回去卖房子赚钱,还把陈嘉玲的房子买下来,在生孩子的时候求婚,把洪育萱从家暴有钱男中拯救过来,让她找工作,哭了出来,提醒她不再用第三人称称呼自己,一家人忙乎起来的样子,又让她觉得安心。
前5集都很正能量,也很完美的续接。
到后面简直……只想说结局既侮辱女性也侮辱男性。
如果主题想突出女性的独立与刚柔并济,则完全不需要男性这么low的衬托。
请不要这么把男同志们的水准都拉这么低好吗?
不是所有的男人都又暴力又出轨又懦弱,也不是所有的女性都需要在男人的衬托下才能显得强大坚定和
因为朋友疯狂吐槽第六集于是在这个节点记录一下。
目前的感觉就是,第一部像是一个漂亮的梦——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家庭,还可以过这样的生活。
第二部就是告诉你,都是假的,男人都是一样的,女人的处境都是一样的,大家最终逃不开同样的人生难题,没有什么不同。
如果停在第一部的结局,是「公主和王子过上了幸福生活」式的结局,而第二部演出了那些生活和你我的生活,都是一地鸡毛。
//第七集,我讨厌陈嘉玲的那句「离婚是公平交易」,受害者就是受害者,走出来不是停止扮演,是勇敢。
//第八集第九集直接想打一星。
但我决定坚持到第十集。
//第九集的感受就是,明明每个人都是可以有很多种选择很多条路,然而最终大家都还是选择了最烂俗的那一条,回到了原来的地方。
对于我的失望,朋友问我之前没看过剧透结局吗。
我虽然知道结局,但它走向结局的这个方式,太难受了。
//看完了。
整部剧就是一口巧克力一口屎。
我对这部剧是有期待的 ,我预期的是,就算没有办法解决女性的困境,至少给她们一些勇气,但结果这部剧告诉观众的是,大家都在面临这种困境哦,所以你忍忍就算了,女人嘛,不过就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啦,认命啦。
甚至在前半段的人物的性格人物的行为,我都可以接受,期待后面有转折,但结果只有透露出的对这种行为的默许和纵容。
//想想还是恶心。
第二部就是一部《俗男养成记》,阿公、爸爸、陈嘉明还有蔡永森,男人们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男人们都自由了,男人们踩在女人上面,都自由了。
//难以想象都看完几天了,我又回来追评了。
看了一些好评,大概明白这部剧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评分了——跪久了的人看到原本站着的人和她们一样跪下了,得到了认同感与慰藉,更加心安理得,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陈嘉玲有独立的人格又怎样?
陈嘉玲有选择有怎样?
这么多选择,她最后不还是选了和天下所有女人一样的一条路吗?
她们选对了啊,她们的高分是是在欢庆啊。
对第一部有多喜欢 对第二部就有多失望三个男人之前大概是美好的想象 到这里全部露出真实的丑恶嘴脸 只是这样的话我姑且还能当做是这个剧想要走向现实吧但是当我看到明明准备好开始自己人生第二阶段 拥有自己喜欢的房子装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讲着决不妥协 讨厌小孩的陈嘉玲 做了个B超就突然想要小孩了 房子变成了男朋友的 还要鼓励男朋友追求梦想 自己养家 哇哦 amazing陈嘉玲从鼓励女生勇敢做自己的精神向导 变成了莫名其妙为了小孩为了男人做圣母的反面典型这个剧里每个出轨的人都能被原谅 而且搞得像他们才是受害者一样 牛 真有你们的女人没了男人就活不了了 三个女人一起出走又各自回到男人身边 育萱最后被安排的那个男人就很硬凑 编剧是想说离过婚有小孩的女人就只能配得上那样一个男的吗?
第二季的高光时刻只有两个地方 一个是嘉玲补完课回来跟妈妈吵架 妈妈证明自己那段 另一个是育萱跟女警说自己被家暴 女警让她快走那段剩下的就只有心梗了
从《俗女养成记》1-2 已经完结,从最开始“我有一个梦想”:中年辞职追梦,毅然放弃如同鸡肋的感情,离开奋斗过的城市回到家乡,买下见证自己童年的“鬼屋”等等挣脱社会、人际关系所带来的束缚,奔向心里向往的生活。
在找自己的过程中穿插了童年生活的种种,真的是让人笑中带泪。
故事到这里,陈嘉玲还笼罩在女主光环里的,接着有了第二部,导演不知道想表达什么,直接把女主拉下神坛,生活的一地鸡毛慢慢开始展现。
陈绕了一圈还是走上了妈妈、奶奶的老路,生活和家庭带给她的精神压力从来没有停止,从最开始妈妈指点她的装修,尽管陈多次表示“这是我的房子!
”。
再到意外怀孕,她绕了一圈好像没有什么区别,而且似乎还更差了。
“真实”是第二部得到高评分的原因之一,因为观众发现一个“标新立异”的女主最后还是逃不过生活的摧残,还是会面对喂奶和赚钱,面对夫妻之间歇斯底里的指责。
第一部里的好爸爸也不过是一个“夕阳恋”的老头,父母之间相濡以沫不过是生活所迫。
管你多么独立,多么有女主光环,还不是和现实中的普通人一样忍受这种糟心的生活。
一个没有任何新意的故事引来了一片叫好声,夸赞的原因竟然是“不是自我的大女主”。
这就突然让我想到前段时间那个自驾出游的阿姨,为丈夫和孩子操劳了半生最后鼓起勇气重新找回生活的意义,从这一片泥沼中挣脱,引起了路人的关注和祝福。
这个时候没有人再去指责她自私、自我了,因为她已经风烛残年,被压榨完最后一点价值后被社会丢弃的人而已,曾经和大部分人一样在风尘中挣扎。
救风尘,诱良家。
只能说错付了第一部的眼泪吧。
后劲明显不足,剧本跟上一季比差很多。男性角色人设在第六集集体崩塌,从第七集来看女性角色是“原谅”的,很多人说这就是现实,但这似乎和我在第一季里看到的女性力量相去甚远。ok,你们尽可以把它归因为片名的“俗”,但这个俗让我不理解拍这个片子的意义了。第二季最出彩的是天心。
看不下去,我的四十一岁没有这么惶恐,没有玻尿酸,没有一惊一乍
2比1残酷,也比1让我更厌婚厌育。至今无法忘记嘉玲爸爸的片刻走神,还有那句“拿给她那30万时就没想过要拿回来”。一个人怎能深情又薄情至此。
一个不愿意为了婚纱妥协的人,是不会和雨夜摔门离开的男友走入婚姻的。
如果第一部还只是“无趣”,那么第二部已经基本上可以确定是“无聊”了,狗尾续羊无戏硬做惨绝人寰……正像濒临绝经一脸疲惫性欲减弱的陈嘉玲穿着一身不合体的制服装勾引长相持续萎缩的蔡永森结果依旧惨淡收场一样。全部剧情充斥着女人的那些事儿和那些白日梦,难看到犹如女性的月经带……。技术方面第二部确有显著提升:碎片化剪辑、民谣化配乐、花絮化片尾、日风化布景,至少还有些赏心悦目聊胜于无的花巧。第七集三个女人的旅行,有点炸!“人生的路一去不回头啦,要说到后悔的事情可多了啦。”第十集也有颇多泪点和亮点。
从第6集起全面崩塌,看完第8集气到翻白眼,全部内心活动只有:ummmmmmmm。这都能走女方求原谅求复合还爱你(?)生孩子强行洗白大团圆剧情?真的没有必要,无语子,弃了。
私心认为3.5星才是我原本想给的分数,但最近真的很喜欢谢,勉强给个4星吧。其实第一季已经非常好,尤其是女主和家人关系的部分。2延续了1在这方面的优势,但却画蛇添足的描绘了父亲老年被美色欺骗,母亲选择原谅,同时又模糊了遭受家暴的育萱的痛苦,看的时候有明显感觉到与第一部想要表达的东西有很大差距,但又隐隐期盼陈嘉玲的下半场人生能给人一些高屋建瓴的启发,可是最终,旺福的歌词真真把全剧拉进了我最不想看的“世俗”之中。毕竟我是一个因为害怕看见真实,而迟迟不肯看革命之路的庸俗之人。
自从陈嘉玲怀孕,剧情急转直下。花絮里有豪豪都没有小蔡永森
湖南卫视的狗血连续剧都比你有看头
剧其实拍得很好,可是后半程这崩塌啊,虽然真实的中女人生可能就是这样不断妥协吧,但是看着第一季“不是谁的老婆,妈妈,阿嬷,就做自己陈嘉玲”变成这一季为了个根本也没怎么体谅她的男人要死要活生孩子,真就看得人抑郁到不行
很喜欢第一季的,现在真的好后悔知道有第二季喔… 2021教会我看电视剧不要看第二季😭深刻体会到什么叫狗尾续貂了。
其实结不结婚、生不生娃都没有一个标准答案,重要的是放弃拥抱绝对性,坦然面对成长、改变,跟自己和解,然后享受活着,感到快乐。这是电视剧的未来,女性的未来,也是所有人的未来。
ep1.我想看的东西它没有,它演的东西我已经厌倦了。
台剧高分诈骗系列又添一员猛将:《娇妻养成记》
比第一部差远了
是谁因为前五集哭得断气,又因为后五集气得诈尸,家庭剧要是不会编了建议腰斩,能不能不要用出轨复合生小孩大团圆的戏码来凑数,我看40岁女性主角的电视剧只是为了来看这个的吗?既然还是要结婚生小孩为什么不直接第一季跟江显荣生大结局,而是选择跟换工作也不告诉伴侣、独自生闷气然后跟孕妇发火、在台风暴雨天停电时乱发脾气摔杯子砸碎玻璃门也不收拾就跑了的蔡永森(生怕他下一秒就要家暴)继续结婚,这就是40岁最好的抉择吗,我不觉得,最最好笑的是生小孩之前大喊不打无痛我的小孩我做主,“俗”字的落脚点原来在这里,怪讽刺的。
除去爱情怀孕的部分都很动人。。。我真的不爱看情情爱爱,烦得很
第二季比第一季还牛啊!第六集简直超神了 眼泪直接飙出来…把所有人都在情绪的纠结里全部演出来并集中在一起了…看了这个哭完看到那个又哭!哭完小嘉玲又哭大嘉玲 哭完她弟还哭她妈…我把这一家人都哭安逸了😭蔡永森拿着乌龟站在雨里我也哭!!
第二季仍然保持很好的创作水准,喜剧效果是从开始到结尾不断引爆的,让我吃惊的是编剧真是厉害,台词都非常接地气与符合台湾南部居民的身份,活灵活现,加上演员们的超强表演,真是无法不马上融入剧情中,而第一集的主题是母女关系几十年来衍生变化和同性情侣的终成正果,前者很能让同龄的都市女观众感同身受即刻代入,后者则体现了整个台湾社会对同性爱的包容,毕竟第一集收视碾压东京奥运会闭幕式已经说明了一切
比起第一部更加夸张的演技。剧情刻意,人设略崩塌。出轨被原谅的父亲,在没有任何计划下强行让另一半生小孩的菜永森,三十岁未找到自我并且出轨的弟弟。如果要强调台湾如今女性的崛起,同性的平等,也不应该是这样啊…(两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