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一点冷雨自己对SPL的感觉。
现在不看电视剧,也很少有兴致看电影了——因为“徒有佳句却无美章”的情况几乎磨光了我所有的耐心。
与其看片子,还不如等过些日子看“专业粉丝”们剪辑上传的视频来得爽——他们挺专业的,一度让我产生“新一代导演即将从tudou诞生”的错觉。
动作、黑帮、警察、贼、死亡……香港作坊真的越来越没有搞头了,什么都敢拿来拍,就不敢把现实拍一拍,TNND。
建议没看过的朋友,不用看整部电影,直接搜索甄子丹在其中的打斗视频来看就OK,比看电影爽,哈。
-有网友提问《杀破狼》电影中甄子丹在后巷灭吴京的武器,特此评述。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如果没有看一些文章,我也不知道在甄子丹饰演的马军和吴京饰演的阿杰(Jet?
阿杰?
故意的吧?
),以及马军和王宝(洪金宝饰)的两段打斗中,竟然包容了数种流派。
从展示功夫和取悦观众的角度讲,甄子丹的武术设计是很成功的。
先说此前的一段,就是吴京停车场屠戮警察的一段,这一段是长拳拳法加单刀刀法,虽然有少量用刀锋刺敌人的动作,但基本上是单刀,这一段虽然吴京打得残忍诡异,但确实堂堂正正的传统武术功夫。
相比之下,窄巷中甄吴二人的搏击就更快捷迅猛,也更让人心惊肉跳。
从武器上讲,甄子丹用的是警棍,即ASP(战术伸缩警棍),又称甩棍,所谓甩棍是因为如电影中展示的一样,警棍的第二节和第三节是需要用力甩出来并自动锁死的,ASP具有柔韧性、强度和刚度,是美国警用主要防身冷武器。
而吴京用的是介于短刀和匕首之间的刀具,严格的说,这把刀作为短刀,刀身太像匕首,但作为匕首又太重,太长,具体实物是否存在还不清楚,但就电影而言,吴京却用它展示了三种功夫。
除去上面说过的单刀长拳之外,第二段近身搏打,吴京是反手拿刀,其实是用拳法带刀,在ASP劈打受制约后,甄子丹的应对方法是以长制短,所谓一寸长一寸强,ASP后发先至戳中吴京肋下是一大亮点。
虽然两个人的动作都趋近搏击,但关键动作所表达的中国传统武学观点却同样清晰。
中招之后的吴京采取真正的匕首打法,相对于反手持刃的划(靠外侧刀锋)和刺(靠下戳动作),正手用匕首可以砍、刺、撩、划,只是戳和刺的力量要弱于反手,但变化更多,而做为手臂的延伸,正手使用匕首也扩大的攻击范围。
而对应的,甄子丹采用贴身猱击的策略,利用ASP的刚度和柔韧性近距离搏打,而相对的,吴京由于正手用刀,太近的距离使得刀的刺、砍动作无法发挥,只能近距离格挡,虽然看起来两人胜负只在一线间,但实际上从人体力学的角度上讲,吴京更难杀伤甄子丹,而ASP的攻击力不足在雨点一样的连续击打之后,加上钝器最致命的直击颅骨,此时胜负已定。
而最后的杀招,则回归了中国传统武术的套路,让人惊叹其精妙和简洁。
(冷雨补充:吴京同学在这一战中堪比小强啊,挨了那么多下,浑身是血——居然还有战斗力……真让人无语。
现实当中使用ASP,是万不能击打对手头、颈、脊椎的,会出人命。
)甄子丹和洪金宝的打斗,完全是规规矩矩的一招一式。
两人从咏春拳开始,然后是柔道的摔法和空手道的摔法,接下来的对峙,是蒙古摔跤和古典摔跤,从我个人的角度讲,这些实在有些过于花哨,尤其是古典摔跤,放在这里有点不伦不类的味道。
而两人的擒拿格斗,以及最后的错骨分筋,又重新回归中国功夫,而毫无疑问,甄子丹的一字踢腿和连环腿则作为全片动作的点睛之笔。
从展示的功效和目的上讲,甄子丹和洪金宝的打斗无疑更有效果,但甄子丹和吴京的打斗却让人印象更深。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甄子丹在窄巷格斗中展示出来的,是独一无二的甄氏风格。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从性质上讲,ASP对匕首或军刀,其实是军事格斗项目,不拘于形,正是甄子丹动作风格的真实写照。
作者:路人甲
一些影评人觉得华语影坛近来“惨淡”,有名有钱的都一心一愿要去美国打出一片天下,仿佛朝圣的一般,留下来的,或也有才华有理想,但总有点独力难撑的感觉。
《康熙来了》有一次采访蓝正龙,说到台湾的电影目下票房不佳,不擅言辞的蓝正龙愣愣地回答“但总要有人做啊”。
尽管抢钱不力,但是台湾电影一向的人文关怀保持了一定的深度,《恋人》确实一部很有冲击力的片子。
但是这种“入不敷出”的独立电影制作能够撑到几时就不得而知了,毕竟投资电影业的都是商人,不是慈善家。
相比之下,大陆的导演圈钱的功夫是越来越好了,走了张艺谋来了陈凯歌,剩下的也只是苦无那样的名气而已。
李安用一部《卧虎藏龙》打开了通往好莱坞的大门,然后大家错看了这成功的原因,李安受器重的是他东方式的拍摄手法,绵延的平静的内敛的,他不善于处理太现代的题材,因此近几年也很少碰所谓的“大片”。
旁人只道“武侠”是吸引外国人的法宝,一窝蜂地去做,即使蒙不了奥斯卡,至少可以在国人身上收回成本。
香港电影这两年在本土不受落,于是电影人把市场瞄准了大陆,全明星阵容,超震撼成本,最尖端技术,什么都有了,只缺了一样——心。
这或许也可以理解,在香港电影始终只是一种“产业”,离“文化”还遥远得很。
无论黑猫白猫,能够赚到钱的就是好猫,如果能够名利双收如王家卫这般的,那就是招财猫了。
黑帮片一向是港片的招牌,吴宇森的“暴力美学”一路杀进好莱坞,“古惑仔”系列拍了一部又一部,“无间道”甚至被美国人买去了翻拍,黑白两种社会制度能够合作得更加完美的大约只有摩纳哥了。
难怪杜琪锋想拍一套“黑帮历史”,他有他的打算,作为香港代表之一的黑帮文化总是同历史进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黑帮电影也不例外。
杜琪锋的群像,“无间道”的冷酷,破空而出,刺透了“黑白两立”的“警匪片”格局,打那之后出的片子里再没有明显的黑白界线,黑社会老大变得越来越有人情味而警察则变得越来越不守“规矩”,卧底们越来越边缘,而如我这般的非香港观众则越来越不了解现实究竟是怎样。
还是一切只是一个吸引眼球的故事而已。
《杀破狼》的故事其实并不怎么吸引眼球,我用几句话就讲完了:任达华患了绝症,在退休之前一心要扳倒黑社会老大洪金宝,甚至不惜栽赃嫁祸。
他的手下为了能够替他继续照顾他的养女,偷偷拿了洪金宝的钱,因此被洪金宝派出杀手吴京赶尽杀绝。
到警队准备接任达华位子的甄子丹单挑洪金宝,自然故事要想上映的话,最后总不可能真的“邪气凛然,正气不侵”,洪金宝非死不可。
也许用“土”来形容剧情是不合适的,应该说“没有想像力”。
不过简单的故事,也有人能把它拍得惊心动魄的,比如Kill Bill,所以除了编剧之外,导演的手段着实的也不怎样。
整个故事的高潮只在一个晚上,从洪金宝出狱开始,到甄子丹救下任达华,本来应该是让人屏息的过程,但是——没有悬念,没有节奏,没有层层铺垫而后的爆发,看了前面就知道后面,我于是很用心于数字滤波器的实现方法,除了电脑里发出打斗之声时偶尔抬头。
《无间道》真的让黑帮片走入一个怪圈——闷骚。
但是人家闷得有趣,有梁朝伟,有刘德华,有黄秋生,有曾志伟,有打磨了几年的剧本,人家骚得有底,这是第一部如此手法的黑帮片,“先声夺人”的才是天才。
但是如《杀破狼》这样的电影不好好的在故事主体上下功夫,也要来讲点人性上的东西,于是东一棒子西一鎚地要来介绍“群像”,实际上呢,除了那几位警官的身家背景之外,我们还知道了什么?
个性么,兴趣么,还是男人间的友情?
对了,最后一点是杜琪锋的法宝,还记得《枪火》里几个男人在办公室里踢纸团玩的场景,那是神来之笔,因为气氛到了,感觉对了,一切尽在不言中。
虽然廖启智和张耀扬也是老戏骨了,但是几大老爷们硬煽情是行不通的,这几位死得倒是凄惨,却不如《非常突然》最后的简单的一场枪战来得震撼。
至于“正义”,别看也是在天台上,别看任达华和甄子丹之间的对话如斯之酷,实际上什么包袱也没抖出来,到底“好人”和“坏人”,“是”和“非”之间的区别在哪里,两个人达成了怎样的共识,雾水一头的我不得不认真地重新审视自己的智商。
《杀破狼》的应该谢谢洪金宝、吴京和甄子丹,这是几位的非凡身手挽救了这部本来沉闷的片子。
洪金宝走的又是“爱家的黑社会老大”的路线,不过有点不痛不痒的,倒是他的身手跟他的体型一相对比,很是吓人的灵活。
吴京GG长着一张千年不变的娃娃脸,习惯了在电视上看他和俞飞鸿JJ玩姐弟恋(这一对个人觉得还是非常匹配的),突然变身做了杀手,再怎么扮阴森,这个杀手还是不怎么冷,倒是一套白色的衣服衬得他身手潇洒,在“漂亮”这一层上,日后说不定真有赶上李连杰的可能。
前年在颁奖典礼上看到婚后有些发福的甄子丹GG,心里小声悲鸣了一下——帅哥又少了一个。
想当年看《精武门》的时候,宁可忍过十几分钟的广告就是为了等中间过场那一下,甄GG赤着上半身出来耍三截棍,小小的心灵里从此记住了一个词——性感。
他大约是第一个用肌肉打动我的男明星,此后有一段时间一直用“尤物”来形容年轻的甄GG,那副英气勃勃的相貌代替了梁小龙成为“陈真”的注解,后来再无人能破。
甄GG的腿功是很出名的,私以为单打独斗的话,他应当是武打明星当中的最强者,但是因为种种缘故,总不及李连杰红得热烈,他似乎也很中意武指的工作,屏幕上并不勤快地露脸。
甄GG也许也要进攻好莱坞了,因此《杀破狼》里再看到时,又恢复了均称的身材,那张脸孔还是一如既往地英气勃勃,连同他隆起的胸肌,都有一种“健康向上”的感觉。
甄GG的身手还是凌厉依旧,他不适合摆pose,同洪金宝这样的高手硬桥铁马地来很显功力,也省了剪辑很多功夫。
甄GG的眼神很凌厉,其实是很会演戏的,或者说在几位打出名的明星中,他是唯一一个可以转行去拍文艺片的,可惜《杀破狼》里的情节太琐碎,他的身世,他的“是非观”,他同那个傻疑犯之间的感情,都被剧本糟蹋了,于是留在记忆里仍然只有他敏捷的腿脚。
然而就是这部片子,已经赢了票房赢得了一片叫好之声,“惨淡”么——其实多拍几部这样的片子,哄得观众高兴了,投资方自然喜欢了,香港电影市场还是会繁荣的,场面上也不是太难看,只是心痛是医不了了,如果把记忆里曾经的辉煌岁月抹掉,也许会觉得好过些吧
電影開始時,就用大量的鏡頭剪輯顯示,這支警隊是隻菁英警隊,另外警察隊長還對主角表示:我這夥人可是人人都很會辦事的干探唷.然而之後,警隊全員的人物行為邏輯突然間就與人物設定完全脫離和崩塌,讓前面的人物設定成了大笑話.人物邏輯崩壞主要在三場戲裡,這三場戲的份量還不小.首先就是青年警員在地下通道裡的那場戲,通道裡的人突然分批不約而同的逐漸離開,青年警員也覺察到了不對勁,跟過去看的時候發現自己被鎖在地下通道裡了.這時候,警察該警覺了吧?
回過頭發現不明人物接近自己,警察已經警覺,準備掏槍,並且出言喝止,殺手明顯沒有聽從,說真的,這會兒警察就已經可以掏槍,開不開槍無所謂,先持槍成警戒姿態,注意觀察,待發現對方有攻擊意圖就可以隨時開槍了,但是被評價為能 辦事 的青年探員是怎麼做的?
又叫了別動,然後死活不掏槍,等著對面明顯跑起來了,仍然不掏槍,更不後退拉開距離,還要略微等上片刻,這時候殺手都快跑到跟前了??????
你這是等著殺手過來拿刀捅你吧?
你這警覺性,反應速度,好意思說 自己是會辦事的菁英警員?
第二場戲更搞笑,根據劇情,這夥小隊已經跟最大的黑幫老大徹底撕破臉了,已經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了,警察也意識到,留在警局才會安全,外面太危險,隨時有殺手會出來做掉他們.而且長髮警員表示:我女兒要走了,我今晚上明知道有危險,我還是想要去見他.平頭警員表示:你出去太危險,我跟著去,好有個照應.照應?
excuse me?
照應在哪?
在之後的劇情裡,這兩名警員的做法完全違背了自己的行為邏輯,短髮打電話,長髮沈浸於對女兒感情的感想中,雙方隔了不遠不近的距離,還互相背對著對方,沒有人照應對方,沒有人警戒周圍,結果分批被殺手接近刺殺?
我看到這段的時候是真難受,反而不是為角色的死而難受,是因為角色的行為邏輯突然崩壞而難受,因為角色純粹是被自己蠢死的,我只覺得好笑,沒覺得有多傷感.兩個能辦事的,經驗豐富的老油條探員,出警局之前明確表示自己清楚周圍的危險,表示要互相照應,結果出了門,就好像完全沒這回事了,各自失憶般的放棄所有警覺性,等著小混混來殺?
第三場戲也編排得非常人才.警察頭子要為兄弟報仇,開始就打算去殺了黑幫老大,沒有準備談判,甚至連槍都帶進去了.裡面6,7個人完全沒槍,打起來的時候,外面也沒人衝進來.等於就是說,警察頭子掌握了全場最強大的火力,裡面的人除了冷兵器沒有任何足夠抗衡的東西.結果這位能辦事的警察頭子,沒有選擇掏槍進門直接對老大開槍,也沒有選擇進門保持距離,憑藉自己的槍逐步清理場內的反派,而是選擇近身,開槍打雜魚,然後被人玩肉搏?
what fuck?
明明自己掌握主動,掌握優勢,還是個經驗老到的能辦事的警探,結果沒有正常人的行為邏輯,想方設法的自己把自己的主動和優勢白白送掉?
這種崩壞的行為邏輯算怎麼回事?
最後,怪不得,這隻菁英警探抓了這麼久還拿不下boss,屢遭失敗,這日常愚蠢的行為邏輯,如果要被這些人拿下,那反派的行為邏輯不得更蠢?
這愚蠢的行為邏輯,能抓的著人才怪好吧.違反牛頓定律,我還能以這就是電影不要太在意牛頓定律來解釋,但是蠢爆了的違反正常人的邏輯的行為,簡直讓觀影的帶入感消失的絲毫不剩.面對警隊全員的死亡,我沒有任何情緒上的波動,因為人物完全是被自己的行為給蠢死的.讓人哭笑不得.後面的高潮再怎麼爆發,前面的鋪墊讓人無法入戲,沒有情感上的認同,也就味同嚼蠟了.
《殺破狼》,聽名字還以為是日本片,其實是指戲內的三位主角所代表的命格--七殺、破軍和貪狼。
以中國命理學來說,3顆星能主宰每個人的性格。
故事由黑社會大哥王寶殺證人滅口脫罪開始,陳sir不理癌魔纏身,多年來和他帶領的小隊誓要輯拿王寶歸案。
在武術高手馬sir接任的前夕,警匪雙方的鬥爭進入白熱化階段。
陳sir和馬sir為輯拿王寶,在對與錯之間作出了正義和公義的取捨。
電影公司的宣傳,以回復昔日港產片黃金時期動作片主打,未上映先被外商爭相洽購為輔,會否太誇張了?
如果以票房來看,首3天收200多萬,以3級片加上非最受歡迎演員和導演的電影來說,這樣的宣傳算是有效了。
《殺破狼》的賣點是武打場面,既然有膽向80、90年代的港產動作片挑戰,動作當然不賴。
以小弟的愚眼,認為是近年本地最好動作設計。
甄子丹是近年留守香港的武打動作設計的佼佼者,也是兼備了得身手的演員;加上年逾50但身手依舊靈活的洪金寶,絕對沒有負誇張的宣傳。
除了極有看頭的最後一幕洪甄硬併,其餘各幕動作場面也打得精采;吳京的瘋狂殺人技巧,華麗花巧得來又好看。
我最喜歡的,是洪金寶在大堂以1打5的一幕,自然得來又打得乾淨俐落,精采得不像最後那幕的刻意舖排,令人觀賞得比較舒暢。
昔日港產動作片最大的缺點是一味靠打,沒有甚麼劇情,有的也只是不合理求其無厘頭亂炒作的所謂劇情。
《殺破狼》卻沒有這缺點,故事雖然簡單,但也帶出令人思考的問題:當警察面對無法無天的壞人時,應否以非常手段對付?
就算有天大的正義理由,警察可以濫用特權嗎?
電影到最後一刻,還有出人意表的變化,可見編劇和導演沒有忽視劇情。
但也有不足之處,就是不能從劇情看出3人所代表的命格。
最諷刺的,是10多年沒有超班港產武打動作片後,影視處竟把此片列為3級。
說實在的,除了血漿用得比較多,也不至於暴力至要列為3級吧?
相比起《黑社會》那種滲透式暴力,沒用多少血漿也令人心寒的技巧,實在不算甚麼。
而且舊日的港產武打動作片,全都是打得焦頭爛額也沒被列為3級。
這樣的做法是代表我們的社會進步了,還是保守了?
http://www.yiklung.net/blog/archives/2005/11/22/395/
话说,这电影名声显赫。
有甄子丹、洪金宝、吴京这几位我喜欢的动作演员,得了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还有任达华这个影帝。
但血腥暴力太盛的片我一向绕之。
可是,绕了几年后无意间看到了一张剧照:任达华身边华丽丽地站着夏韶声、廖启智和张智尧!
我终于小手颤巍巍地点开了电影。
绚丽的吴京:金毛仔,墨镜戴,一身白,不说话,小刀劈,身法快。
杀死第一个证人那里我没看到他的脸,但已经吓着了:直接剌脖子咯。
杀第二、三、四个人...用吴京粉丝一句话形容:这人"简直让人汗毛为之倒立三十秒不倒"!
选择大晚上看是错误的。
最后他跟甄子丹的PK,我看来事先有动作设计,80%是真打,20%是镜头剪辑。
总之,他太强悍了,妈妈咪呀,能吓哭少儿!
惨烈的张智尧:这绝对是他跟前辈飙戏而毫不输阵的一次演出。
成熟而细腻。
这张脸起到了美化画面的平衡作用,开车、抽烟、打枪帅翻了。
网上评论:“如果扮演李伟乐的张智尧不是眉清目秀,他被杀死的那段戏的惨烈程度将大打折扣。
”现在,看他被恶人用匕首划得七荤八素,却不马上死去,浑身抽搐,嘴里不断流血,被华丽丽的拖到黑暗里...我得说:那句评论真XX经典!
这个角色够帅、够镇定、够惨烈,感觉就像一件精美的西装被人一顿狂剪,狂踩,然后刷啦扔到地沟里。
好生强大的蹂躏啊!
夏韶声和廖启智:这个戏没沦为打架片就是因为电影对这二位的塑造相当人性化。
父亲节,小女儿要离开的最后一刻,明知道有危险,夏生还是去见她。
最后,握着女儿的礼物面上尽是温暖的笑。
编剧对廖生的戏真是惜字如金:父亲节,一句“我当他死了。
”一句“他上个月已经走了,谁对谁错都不重要了。
”就想写出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太信任廖启智的演技了!
我不知道他跟父亲发生过什么,但看到谈及父亲时他那漠不关心的无所谓样子,知道父亲去世后那红红的眼睛、木讷的表情,却不能不动容。
彪悍的演员就是如此,三两下让你相信他的故事,体会他的心情,跟随着他的喜怒。
真厉害呀!
最后,两位也被小吴干脆的了结。
呼哈至于甄子丹么……无敌警探人设没什么太多值得评论的地方。
但身手还是非常了得,也是本片不可忽视的亮点。
他把洪天明一拳打成白痴那里我就琢磨:他爸洪金宝也在这戏里,还真……舍得啊!
(你够。
)-以下这段有重大剧透的分割线其他:香港那美丽的白色海滩,赤脚的四个大男人、一个小女孩,随风起伏的是感慨、是温情还是贪欲和沦落?
夜色阑珊的屋顶、街道漂浮的是血腥杀戮还是正义凛然?
刚刚满月的儿子死在了父亲的手下,我们看到的是天道昭彰还是苍天无情?
简明而颇具深意的镜头剪接、干净利落的叙事风格、华丽的动作场面,凄惨纠结的《杀破狼》值得一看,看完……您就“后悔”去吧!
因为——全灭!
八卦:请各位再次看看剧照上的三个字,边上写着---“华题”,意思就是这个片名是刘德华的墨宝。
老实说,这样一部硬汉云集的电影,任何一个男人都会看得血脉贲张。
反正我原本已经昏昏欲睡,结果忽然精神就振奋了,甚至放弃了原来较舒适的看姿,改为正襟危坐,严阵以待。
情节在连贯流畅方面是存在问题,但不足以影响观看。
不过影片的气氛和节奏是值得激赏的,剑拔弩张之余,也会来那么一下小温情。
影片开头对“杀破狼”所作的解释使得全剧充满了浓浓的宿命味道,一群激于义的警察不惜违反法律、抛弃理智来捍卫正义,本身就带有荆轲刺秦般一去不返的悲壮。
重案组和王宝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之际,居然是个父亲节。
这是个巧妙的设置,于是敌对双方都展现了人性的至真至善,虽然这一切最终归于毁灭。
甄子丹指导的武打的确至刚至猛,极尽暴力血腥,看得人心惊胆颤。
和吴京的那场窄巷贴身短打,实在是过瘾之极,虽然吴京的扮相有点差强人意,而且完全是没有性格的杀人机器,但就是好看得不行,紧张得不行。
洪金宝日益发福臃肿的身体完全没有限制他的一招一式,依然精彩。
廖启智的演技真的很好,也许这样说很多人未必知道我在夸谁。
在警局向甄子丹问到父亲,甄子丹不动声色地说:早死了。
他接口,我也当他早死了,却掩饰不住眼神中地落寞;等他看到别人父女重逢后,禁不住打电话回家,貌似轻松地问起那个“早死了”的人,结果却意外得知这个人真的在一个月前死了,错愕之余,唯有泪千行。
他弥留之极,眼神的渐渐迷离,混沌,散乱,实在演得太逼真了。
叶伟信的确是个很有自己想法的导演,纵观最近这段时间的动作片,我认为无出其右者,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
豆瓣评分,1有7.1分,2有7.6分,从字面上看2似乎更惊艳。
但是当我看完2之后,感觉是打斗精彩,故事剧情刻画得也很丰满,但是内心燃不起来,这是与1最大的区别!
看2看了1个多钟感觉动作部分稀疏平常,甚至不如突袭1和2,要知道杀破狼1的开头那段车祸就让人燃起来了!
那么2相比1差在哪里呢?
主要是差在以下个方面:第一点,杀破狼1在营造争锋相对、暗流涌动的打斗气氛上简直就是良心!
吴京嚣张地撞警车,对着人质割喉;王宝手下拿着高尔夫球棍把警方派出去的卧底打死那一段;陈国辉开车撞王宝的车那一段,双方剑拔弩张;小弟被警察侮辱后,场面失控,王宝拿着酒瓶敲着楼梯缓缓下来那一段,王宝嚣张地说到:这里12点钟这里归我管!
辉哥的一个手下去卖黑枪遭暗算,吴京出场那一段;父亲节廖启智打电话给老爸在电话亭被吴京杀那一段第二点,格斗技术层面,杀破狼1是创新,杀破狼2则是致敬和模仿1,目前华语片里甄子丹(这里不讲他的人品)的动作地位依然无法动摇。
1.杀破狼2的杀手张弛演的那个,拿着小刀在楼道里面杀警察抢病人那段简直就是在模仿1代吴京在电话亭杀那几个警察;2.杀破狼2里吴京与张弛那一段就好比甄子丹与吴京巷战那一段,前者是小刀对警棍,后者是匕首对警棍,显然动作部分,2弱了很多,动作设计上少了甄子丹,失色不少。
3.最后杀破狼1的最后打斗场面,甄子丹、任达华对洪金宝那一段也十分激烈,2代则是吴京、托尼贾对阵张晋,显然张晋压不住场面的,真的打起来吴京都能干翻张晋了,最后一战的BOSS在气场、魄力、动作方面输给了1.第三点,也是最难的一点,悲剧宿命的塑造上面,2远不如来得深远,2的故事情节十分感人,但是悲情宿命上就差了1很多了,借用另外一个网友比较1和2的的原话:悲情宿命。
警察照理说是好人,但他们为了照顾头儿的干女儿,私藏赃款;马军(甄子丹)在新班子面前义正词严,但他之前把一个无辜的嫌疑犯打成了智障(那个演员是洪金宝的儿子);老年得子的王宝把马军推下大楼,结果压死了自己的妻儿;任达华的弟兄们在父亲节的夜晚和家人见面后相继被杀……没有一个人的命运是顺遂的,武艺再强都受制于人,有着高强武艺和庞大势力的王宝,最后却间接的用自己的双手杀死了妻儿。
这样的设置为这个片子涂上了一层悲情的宿命色彩。
第四点,背景乐,1代的背景乐比2代好,小提琴背景乐很自然不突兀,格调阴暗悲情,2代的背景乐也不赖,唯一的问题是有一段打斗居然使用了一段英文歌曲,感觉好突兀。
第五点,人物线索--小女孩,1和2都有小女孩,而且都是贯穿主线的,2代在这方面有一定模仿或者说致敬,仍然走不出1的阴影。
这就是2代虽然优秀,但相比1还是却少了点什么的原因吧,2代少了甄子丹真的少了几分霸气凌厉或则暴戾,好在票房飘红,也许杀破狼3能够把失去的精髓找回来,好吧这很难,不抱希望了,05年的华语动作片《杀破狼》历经10年仍然未被超越,这已经是一个奇迹。
思维在继续 只是手指不想动了 今天还点债之前看过国内版的 听说有个港版 有幸找到了前两天看的 也算是重温了一遍整部电影情节上还有些不合理之处,也不是决然不可理解,并且情节紧凑,也有不少弥补,动作设计也非常不错 洪金宝吴京甄子丹三位的功夫 更是加分不少港版的最后结局是个黑色结局 几个主要正面角色全军覆没 只剩下了洪金宝饰演的黑帮老大王宝 可他也失去了妻儿 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比死比牢狱更为残酷的天罚对于一个情节很感慨:在任达华一组人和甄子丹双方对于是否要陷害王宝起了争执,任达华提到在甄子丹在一次任务时的故意过失,采用黑色正义惩罚了一个无法定罪的恶徒,打成了白痴,过后在场的数百名警察全做伪证力保其周全。
其实所谓正义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对错也无绝对,但是以黑色正义惩戒更大的罪恶,以小过除大恶,在于大多数人都是认可的。
也有个情节很温馨:甄子丹每个月会去找被他用黑色正义惩罚的恶徒,找他打电玩,故意放水输给他,变相的给与帮助。
既然恶徒为过去付出了白痴的代价,他就不需为过去承担了,他需要被社会所接受所原谅,而执法者亲自来完成这一切,更是显得温馨,也是一种强调。
最后感觉这部电影尽管是个男人戏,除了对恶的恨,但是在于那个血腥的父亲节,对于男人的温存面也表现的很全面:对家的眷,对子女的爱,对父母的念,对兄弟的情。
这一切使得各个人物,包括反派王宝,都是那么的丰满和真实。
文 / 沈嘉柯怎么办,怎么办?
这个世界就你我狂燥激动和不安。
那不是绝望,绝望的人,什么都放弃了。
只有失望到深处,到了尽头,什么法则,什么律条,都见他妈鬼去吧。
任达华扮演的警察陈国忠,就是这样的失望。
他怎么能够不失望,黑帮大哥把证据规则玩熟悉了,一样让正义一边凉快去。
怎么办?
多年心血,仍然落空。
看着黑恶势力销帐,如此嚣张,完全不可忍耐了。
而自己,也得了绝症,就是没办法亲手把黑帮大哥给送进监狱。
我真的很能够理解,一个人从事某种职业,所藏着的深刻源泉。
那是来自很小的时候吧,那种延续性的精神动力。
可是,世道凶残,因此,我们被吞噬。
我们的激情被淹没,我们的信仰被摧残,这种痛苦不是一朝一夕,是许多的朝夕,咬牙切齿都不可对外人道。
一点点折磨,到最后,只能够失望,只能够,以邪恶的手段来完成目的。
我不想用一种完全的话,来说这个无比复杂的世界。
因为没法去说。
是的,不是正义都如此可悲,但确实有时候有些人面对的正义,如此可悲。
它屈膝在烦琐的程序当中,这就是我们所付出的打价。
这是群体性代价,但注定由少数人付出。
于是,警探带着他的兄弟们,都准备为之付出。
他们集体做伪证,只要能够把洪金宝扮演的集残忍与强大暴力一体的角色,对到惩罚的刑台上。
我甚至没了兴趣,去关注精彩的打斗。
很精彩,但不是重点。
也没有兴趣去关注点滴的父子父女情怀。
天生大恶与天生大善都是艺术的构造。
实际一点情况,是人的道路。
很多路无法回头。
无可奈何。
有的人也不愿意回头。
坏人也有亲情,好人也有亲情。
只是世界不以好人坏人来区分,和严格履行审判。
所以,警察失望了,一直失望,到了最后一步,他无所顾惜。
那长久姑息黑社会大哥的东西是什么,我上面说过了。
我们必须为之悲哀,悲哀之后,又只能够对此抱以长久的沉默。
长久沉默之后,我还是有一句话想要概括一下,英雄有英雄的死法,恶魔有恶魔的死法。
他们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事到临头,不管是恐惧,愤怒、哀伤,还是庆幸、满意。
电影名字的寓意,其实应该颠倒过来看。
三大煞星“七杀”“破军”“贪狼”,其实也是每个人所必须面对的困局。
陈国忠象征“七杀”,他对世界的爱与眷念,如此的悲哀。
生命的绝望与理想的失望,一起逼迫他决定舍身。
道义不等人,作恶一直在继续,甚至膨胀。
他不能够等待了。
有多么强烈的憎恨,就有多么深厚的爱。
他所爱的东西被毁灭,他坚持的理想几近彻底失败。
所以,他以一人之灭,换来希望。
这希望,已经与他无关。
但又于他而言,直到离开这个叫人厌倦的世界,有时候充满了温情的世界。
那么好的兄弟,那么弱小的义女还等着他照顾。
但这么多年的纠缠斗争,他一定厌倦了。
厌恶和疲倦,叫人无奈。
附加上生命的绝望,他也就不再被犹疑忍耐所困,得以一展压抑多年的愤恨,他就义无返顾了。
马军象征“破军”,说起他父亲,带着不可释怀的情结。
是的,他和陈国忠并无区别。
他的功夫上的强大,迟早也会被磨到耗损无光。
因为他青年,他更加年轻。
所以他的暴躁和冲动,还旺盛。
可是,也已经进入了磨耗。
他一拳打痴呆了嫌疑犯,带来的,是永远的愧疚。
还是失望。
我们妄想替天行道,我们借助社会的公器,但是,难保我们不是满心大道,却两手带血。
带血也罢,只求心安。
他做警察的路走下去,不会比陈国忠更加幸运,也不会更加悲惨。
他也有机会,做一个英雄,一个圆满的英雄。
那样他就不会失望了,他会在清醒的妥协里,尽力赶路,尽力维持正义。
但这是电影之外的了。
至于王宝。
他多半时间是幸福的,我只能够这样说,做坏人做的彻底,无所顾忌,狠到了底,也就足够了。
至于那点血脉亲情,不过因为坏人还是人。
坏人远比野兽更凶残可怕。
我不知道,他对自己和这个社会失望过没有。
我想,他大概还是满意的。
因为那么多年他都稳健的生存,一再与警察斗,一再胜利。
他应该不会去想这种问题,但是,他的人生还是失望的。
做到如此强悍的人生,也难逃一个不得善终的结局。
他的存在是符号化的。
就连对孩子的顾忌,对妻子的保护,都是符号化的。
他却又不得不符号化。
这也是应该付出的代价。
为恶,难免牵连。
为善需与恶斗,为恶需与善斗。
这斗,凭借的还是暴力,只是一百年,比上一百年稍微文明一些。
是的,我和看电影看评论的你,我们,都有着这样的困惑。
因为道义必须妥协,不完善的世界需要牺牲,做不做牺牲的那一个?
多数人不是。
警察也永远只是一个孤独的职业。
把职业当成道义来做的警察,更加少之又少。
之所以我们说道义,只因为,那里面,仍然是我们的情之所在。
我们爱所爱的人所尊崇的,我们恨我们所恨之人所做的事。
一不小心,我们会模糊了那条黑白色的界限。
只是我们手无利器,身无大力,所以我们不生大浪,也不为大恶。
一旦我们身有大力,手握利器。
我们就是杀破狼。
或许,我们不得不接受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失望。
只是,接受之后,我们继续做我们该做的事情。
就像陈国忠是笑着上路,去做他该做的事情。
我要说明的是,按照另外一个结局来说,我更加接受,王宝没死,趁马军不备将他推下楼摔死在王宝妻女车上。
马军死的时候,王宝的妻子和满月女儿也死了。
这样对王宝的处理,才算是最大的惩罚。
那样处理,就不再失望了。
起码某一部分观众不会失望,不要以为干了坏事,受罚的只有你一个人之肉体。
更残忍的惩罚与次一等的惩罚,同时降一等级程度,效果是一样的。
犯罪学专家有过这样的说法。
可惜,罪犯们不是傻子啊,死刑啊死刑,是所有生灵为之战栗的。
而祸及亲人的“死刑”,就不必多说了。
昨晚看了这部影片,看的过程中和看后是两种感觉。
看的时候,觉得武打很精彩,场面很血腥,影片节奏紧凑,结局出乎意料(两种版本的结局我都看了,这里指港版),所以看的时候觉得还不错。
看完之后,我却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我最近看完港片总有这种感觉,让人看了之后有种说不出的不满足。
为什么?
从上中学起,我不知都看了多少港片了,对港片的套路可以说是相当的熟悉。
对了,现在我知道了,我看完港片后的不满足感就是因为港片的套路没什么创新,虽然港片在许多方面都进步了,但是在另外的许多方面她还是老一套,让人看了缺乏新鲜感,慢慢就失去了兴趣。
这可能也是港片逐渐走下坡路的原因吧。
总之,我觉得当看电影不到一分钟就能判断是香港电影,而不是大陆,韩国,日本等其他的方的片子,这就是因为人们太熟悉了,试问谁会反复看自己已经烂熟的东西,喜欢看新鲜的东西是人的天性。
香港电影要想复兴,必须创新,单靠明星港片一定死。
玩得太熟的东西总不想放弃,创新是痛苦的,但要活得好只有如此。
为什么所有的人都这么浮夸。。
初二的时候这张碟在班里的同学们借来借去,下课后和同学反复讨论里面的动作场面
这才是武打片。粗暴,热血,凌厉,刚毅。剧情上佳,正、邪、喽啰、老大,如黑云压境。各路人物形象饱满,有型有款,有血有肉。吴京和甄子丹在小巷里狭路相逢,小刀对甩棍,拼得你死我活的那段,堪称华人武打戏的经典。侵略对自卫,两人的武器各有所长所缺。甩棍的抖、甩、挑和小刀的捅、劈、割的特点被两人用得活灵活现。没有惯用的花哨和多余的废话,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整个小巷里杀气腾腾,武器都闪着摄魂的凶光。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甩棍的用法,记忆犹新。妖刀也耍得酷炫,血花随着肉体被刺穿而四溅,暴力美学的代表。当年的甄子丹和吴京正值壮年,这个片段值得再三回味。喜欢看小刀比试的,不妨看看《突袭2》最后的比武,那是我最喜欢的一场小刀对战。白刃相接,血肉横飞,残暴至极。
十年之间不想再看第二遍,然而看了之后发现比记忆中还好。3还是把司徒锦源喊回来吧,跟2的编剧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
讲故事讲的烂,任达华还是有演技的。
剧情蠢到无以复加的动作片,真搞不懂这种渣剧本为什么可以拿来花大手笔大班底拍。真是为演员们悲伤。
事实证明有些演员做绿叶时的存在感是明显强于担当主角时的,吴京短短几分球场虐杀戏和短刀巷战简直秒杀了他在系列续集里作为主角的存在感(反之续作张晋饰演的反派更为出彩)。洪金宝宝刀未老,甄子丹风采依旧,大家打得都蛮拼的,就是这系列的故事实在没啥看头,基本都是为动作戏服务而忽略剧情逻辑。
武戏部分的精彩绝伦,映射出了文戏部分的单薄无力,人物的情感表达稍显平淡,感受不到亲人逝去后人物内心的痛苦情绪,略显遗憾的地方。吴京和甄子丹的打斗戏份,场景里的动作被限制在了狭长的小巷之中,两人凭借着深厚的武术功底,展示在观众面前的是一场高超的冷兵器战斗。而影片里最精彩的打斗戏份,当属甄子丹和洪金宝最后的那场生死对决,两人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而战,打斗的过程中充分的利用了场景里摆设的道具,让观众体验到了拳拳到肉的快感,和不死不休的怒火。来自杀破狼的怒火,唯有死亡的降临才能将其扑灭,真可畏是一次酣畅淋漓的观影体验。
多年之后从新翻看 真是 基情四射西装秀啊 学杜琪峰也不要拍的那么明显嘛
完全是因为这系列和紫微斗数有关联,加之听说吴京特别出彩而看。确实配角比主角亮,吴京杀我曾经的心头好张智尧那场戏可以载入史册。感觉香港拍片的还是信关公讲佛理,时不时就再宣传一遍天道轮回因果报应。
当时反响轰动,现在看感觉他们那伙人的工夫片太千篇一律了。
“真子弹”!
剧情逻辑堪比《一万公里的约定》,打公共电话的年代吴京赶在甄子丹前面精准干掉三个喽啰警察,吴京臂膀中弹但丝毫不影响打斗,明明打不过甄子丹,吴京和洪金宝非得分开跟甄子丹干仗结果都被干死了,台词就更尴尬生硬了,我艹,这片是怎么刷到7.3分的,豆瓣越来越不靠谱了!
剧情简单 结局凄凉 但很现实。 甄子丹、吴京、洪金宝,喜欢武戏的不应错过
故事线清晰,武戏赞!为什么看的热血沸腾的!编剧是怎么做到的?镜头语言是怎么做到的?导演调度是怎么做到的?
跟技术相比,剧情灰常灰常滴白痴
殺破狼,亦即「七殺、破軍、貪狼」三顆星,它的變化「既能創造,也能毀滅」屬於你的美好世界。1.有几个任达华穿着西装走路的微慢镜头感觉拍出了《花样年华》的赶脚;2.虽然几场拳到肉、刀见血的动作戏拍得挺不错,但我的观感证明:这种打打杀杀、血肉横飞的黑帮警匪动作片终究不是我会大爱的类型;3.电影里得癌症的人最后却比几个身体健康的兄弟活得更久,真是生死无常的映照。
所有人都死了,只有反派还活着,这结尾堪称惊世骇俗了,所以说,千万不能光顾着装逼忘记补刀啊。对不起了张智尧,从此以后所有的警察受都有了脸
第二次看,发现了很多问题,演员动作戏和场景的结合,以及影片对冲突的表现都不够强烈。
这片真心给五星,为了浸淫全片的黑暗、无奈的压抑以及宿命感。在司法无法捅破黑暗哪怕最表面的一层皮囊,这些人以暴制暴以杀止杀在此刻就是非常规但合常理的选择。刘国忠说“你不应该来,我们都该死”,他认为马军不该死,但马军的死恰恰是对王宝“老天很公平,做错事一定会有后果”的最彻底的反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