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琅琊榜》之后,胡歌仿佛成为了好演员的代名词。
可是看了胡歌最新的电视剧《猎场》,八先生觉得好演员还是需好剧本的衬托。
看了两集《猎场》,能忍住不吐槽的,大概只有粉丝。
看海报,一排男生穿着西装,是不是以为这部剧说的是男生在职场上的斗争?
也许后面的剧情就是说这些,但不好意思,第一二集只讲了狗血的爱情,看得人非常不耐烦。
前两集主要讲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的爱情故事:1、女主角菅纫姿2、男主角胡歌3、配角祖峰(为方便理解,下面八先生会用明星真实姓名代替剧里的人物名字)这部剧第一个镜头,就是胡歌滔滔不绝地为某企业演讲,而在电脑前看着这场演讲直播的人,就是胡歌的前女友菅纫姿和她的现任男友祖峰▼
作为现任男友,祖峰很感谢菅纫姿明知道他生病还跟他在一起。
菅纫姿表面没说什么,可是......
可是跟前男友胡歌重逢的时候,菅纫姿就忍不住吐露自己的疲惫:因为祖峰的病,自己都成了他的专职司机了▼
而胡歌和祖峰是学校的师兄师弟关系,也就是熟人。
所以女主角的设定还是比较尴尬的,前任和现任相互认识。
有一天他们就一起出去吃饭了,至于为什么会突然重逢还约出来吃饭,八先生没看明白。
反正吃完饭之后,祖峰的心非常大,让女朋友载她的前男友回家。
就这样,孤男寡女在这个独处的机会中发生了点事▼
两个人在车里回忆起当年在一起的点滴,于是观众就知道了在菅纫姿大一的时候,他们就在一起了。
然后不知道为什么,就分手了。
巴拉巴拉聊了十几分钟之后,两人就分别了。
第二天,胡歌忍不住打电话给菅纫姿,约她到学校附近的烧烤店见面(是的,女主角的设定是大四学生)。
见面之后,两个人一直在喝酒,又聊了很多以前的事▼
你们懂的,酒喝多了,就很容易出事。
菅纫姿问:“你后悔(跟我分手)吗?
”胡歌答:“我肠子都悔青了。
”
其实这番话的意思是,两个人都后悔跟对方分开了。
于是——两人在叙旧和纠结之后,吻上了▼
看到这一幕,八先生是懵的。
莫名其妙的重逢和莫名其妙的亲吻,到底是要搞哪样?
两人吻完之后的第二天,菅纫姿想跟祖峰摊牌分手,可是说不出口。
这时候,祖峰的主治医生打电话给菅纫姿,说祖峰的癌细胞扩散,最多只能活一年了(看到这样的剧情,吃不吃惊,意不意外?!
)▼
听到这个消息,白莲花就忍......哦不对,是菅纫姿就忍不住在街上痛哭起来,非常伤心(嗯?
死了不就可以名正言顺跟胡歌在一起了吗?
应该开心才对啊)。
伤心过后,菅纫姿把胡歌约出来,跟胡歌摊牌说:“我们不能在一起了,我不能对一个将死之人如此残忍”▼
(嗯?
难道你在祖峰活着的时候跟胡歌亲吻,就不残忍了吗?
)然后菅纫姿就像琼瑶剧女主角那样,一边哭一边擦眼泪一边跑开了▼
这就是第一集的全部剧情。
你们说这样的剧情跟《猎场》有什么关系?
就算是为了衬托男主角情路艰难,也不至于如此狗血吧?
虽然第一集很狗血,但八先生内心还是想多给一次机会这部剧,于是去看了第二集。
第二集一开场,祖峰就介绍胡歌给一位不缺钱的老板,然后胡歌就这样找到新工作了▼
介绍完工作之后,祖峰走在街上,偶遇了一群在学校里很仰慕他的女学生▼
合影之后,祖峰就摔下楼梯了▼
(看到这样的剧情,惊不惊喜?
意不意外?
)看到这里,不得不替祖峰这个角色心疼,又是生病又是摔下楼梯,女朋友还要劈腿,还有比这更惨的吗?
有。
在祖峰住院的时候,胡歌准备离开北京去广西工作。
听到胡歌要去别的城市的消息,菅纫姿立刻去了机场找他。
为了在偌大的机场里找到胡歌,菅纫姿还用上了寻人广播。
见面之后,两个人来了个猛烈的拥抱▼
在后来的日子里,菅纫姿一边照顾病床上的祖峰,一边跟胡歌保持联系(保持暧昧关系),有空就电话聊天说说情话。
去了广西之后,胡歌成了一名鼓动别人参加传销的“演讲者”▼
而菅纫姿这边,已经毕业找到工作,男朋友祖峰已经出院,不过出入都要坐轮椅了,而且寿命只剩下三个月▼
过了好几个月,胡歌回到了北京,约了菅纫姿出来见面▼
是的,两个人又回忆起以前的甜蜜点滴▼
(到底要回忆多少次啊?
)回忆完之后,胡歌顺势来了个表白:我对你是用心的▼
菅纫姿也欣然接受了这个表白▼
可是当胡歌牵起菅纫姿的手时,菅纫姿又白莲花了,表明自己不能放弃生病的祖峰。
第二集的最后,胡歌因为参加传销被抓了,而祖峰因病走了。
在胡歌和菅纫姿纠结地爱着的时候,编剧也不忘给两个人增添一点阻挠。
胡歌这边安排了一位女上司喜欢他▼
菅纫姿这边安排了一位大老板看上她▼
上述内容,就是《猎场》第一、二集的全部内容。
反正看完这两集,八先生内心是莫名其妙的。
如果说这两集是胡歌成为成功的猎头之前的铺垫,那这铺垫也太长了。
男女主角的情感纠葛占了90%的比例,这还是职场剧吗?
讽刺的是,豆瓣上有一位网友还在开播当天就给了一个五星评价:终于有一部不打着职场为幌子实则又是狗血爱情的专业商战剧了!
学金融的表示非常满意!!
请问,从这两集哪里看出来商战?
哪里体现金融了?
当然,八先生吐槽的仅仅是《猎场》的第一二集,后面对商战、对猎头的描写会不会很精彩,现在还没法判断。
电视剧最重要的就是前几集,抓不住眼球就等于失败了一大半。
想起《人民的名义》前两集节奏非常快,丁义珍逃跑、李达康和高育良的各怀鬼胎、侯亮平跟赵德汉的博弈,一下子就抓人眼球了。
可惜,后面也败在注水的剧情。
其实不管是《人民的名义》还是《猎场》,国产剧最大的通病就是剧情注水严重。
在改不掉这个毛病之前,起码前几集要抓人眼球吧?
不然,还有什么能吸引观众看下去呢?
想看更多深度影评和八卦,请微信关注【八卦先生】,ID:bgxs88
首先先表达一个事实:再好的导演,也会有一两部烂剧。
比如陈凯歌除了霸王别姬就没别的。
所以脑残粉不要一看一星这么多就头脑发热不管剧多烂,也要硬平五星,你们这是在毁掉电视剧,以后可能没得可看。
最后摘要大家所有给低分的原因:1、女主没颜值,没演技,把胡歌也拖下水,要知道对手戏的人很重要!
(从女主这些年的发展来看,应该是靠了某种你懂的关系)2、服装,摄影,道具,整体垮掉,几十年前的片子3、剧情冗长。
无吸引力。
这部剧没播之前,营销口碑做的很好,找了不少媒体从导演到剧本再到演员都吹了个遍,曾放豪言要拿下下半年难度剧王。
所以粉丝也是一个个没上映就来打5星,俨然一副9分预定的姿态。
造就了电视剧还没播,就有将近千人打5星的现象。
然而昨晚两集播出之后,观众蒙蔽了,说好的精品呢?
为何如此尴尬?
电视剧以男主一段看似激昂,但是对于观众来说却异常乏味的演讲开始。
紧接着带出了女主和祖峰演的师哥。
学校里,男主和女主是一对,但是男主一心想赚钱,然后他俩就分手了。
女主跟祖峰演的那个师哥在一起了。
祖峰演的师哥可能是因为嫉妒,虽然患了骨癌,活不久了,但是依然要陷害男主,后来把男主介绍到传销组织去了。
而与此同时,男主与女主在有男友的情况下,各种勾勾搭搭,甚至打了kiss。
男主被警察追捕,女主这边貌似男友挂了。
这两集的剧情真的没看出来宣传时候吹嘘的教科书级别的剧本啊,播出的内容来看就是狗血的乡土版言情剧。
台词写的也没有能让人印象深刻或者逗人一笑的句子。
剪辑混乱,剧情不连贯,转场很突兀。
配乐也很落后。
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机场那里,男主拉着行李箱跑着找女主,配乐来了个类似于悬疑剧的疑似鼓点的声音,很突兀。
还有行李箱里的衣服全掉出来了,我不是很明白设计这个点的意义,都要去领登机牌了,你那行李箱都没锁的吗?
跑两步就能把衣服弄掉?
另外这部剧画面有不少地方画面诡异的晃动,是没钱打架子放摄像机,用人工抗的吗?
电视剧画面真的是很粗制滥造了,感觉像10年前的电视剧。
放张图大家感受一下
下面再来说说演员。
男主,人设活波。
这类角色对胡歌来说简直就是致命的弱点。
很认真的研究了一下,胡歌演活泼角色的特点,那就是通过刻意夸张的面部表情,来表现人物的活泼。
比如下面这些
这张表达:笑;勉强没什么问题但是看下面这张拼图,别人不说的话,你觉得他在演什么?
是不是以为有什么惊喜?
那么你还是想错了。
这个场景演的是胡歌被祖峰坑了,正在很愤怒的讨伐呢。
真心不懂胡歌这些夸张的表情意义何在……下面友情放送演技派表达愤怒的截图。
从截图可以看出,虽然每一张都不一样,但是都能很清晰的感受到愤怒,连闭着眼睛的那一张也能感受到。
除了面部表情,这部剧里面胡歌的口音也十分的奇怪,与其他人完全不在一个频道的感觉。
感觉在特地凹北京腔,故意加重后鼻音的发音,凹很重的儿化音,比如“电影儿”(还有好几个,一下子忘记了,等想起来再加)虽然电视剧故事背景设定在北京,但是应该不是所有北京人都有这么重的口音的吧。
演员里面我知道的有张一山,京腔特别重。
但好歹人家是地道的啊,可你这一点都不地道,听着还让人尴尬,为何不和其他演员一样正常说话呢?
看过琅琊榜的都知道,里面胡歌口音很正常啊。
重点提一下,他刚去传销组织的时候那段哭戏。
男主对面的那个女的语言真的完全没有能打到人内心的感觉(编剧台词写的不好的锅),然后胡歌就开始说要哭了。
哭的也异常尴尬,像小孩子故意假装哭的感觉,包括声音也是,特别的假。
这段哭戏,给0分。
截图就是刚开始酝酿哭戏的时候,除了瘪嘴完全看不出来是被说中痛说完男主说女主。
女主全程就给人一种丧丧的感觉。
一直很尬、别扭;说话永远一个语调一个速度,让人没有看的欲望。
医院里,听说祖峰饰演的男友癌细胞扩散活不久那段,感觉就是很形式主义的表达了一下悲伤的心情。
她和男主的爱情,全程也是一直尬,莫名其妙。
连和男主的吻戏那段也都是这种波澜不惊的样子,感觉像个木头一样。
虽然这一段男主也很尬
最后吐槽一下这个剧的造型真的太丑了,女主的妆也很难看,看起来一点都不像学生。
没看别人的影评 先写一下自己的感受 可能比较极端 我觉得1.传递的价值观有问题:貌似郑秋冬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都是依靠他前女友 🧐而他前女友的资源又是依靠那个问题guan员 so~🤨2.过于神话:郑的公司发展的太快了 创业哪有那么容易 猎头公司哪有那么好做 🤥虽说艺术高于生活 3.剧情要不要如此荒唐:最后两集什么鬼 扯蛋一样🙄 看的人尴尬癌都犯了 最后4.颜王是不是还有戏份 然后被剪掉了 总感觉 这戏没结束呢🤭 是还有第二部么?
颜王的那部分在下一部?
——去看看别人的评论去🤯
我评1分,是因为没有负分或者零分的选项。
其实总体来看,演员的演技都还可以,胡歌,万茜演的都不错。
但是,剧情太狗血。
罗伊人一直喜欢郑秋冬,委身他人,我们可以认为是现实所迫,写的很真实。
而郑秋冬喜欢熊青春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选择。
因为两人遇到了,合适了,就在一起了。
也映照了生活,让人颇有同感。
是啊,生活中跟初恋结婚的少之又少。
但是作者的天分在这里出现了,秋冬,青春结婚出现各种不顺的巧合。
而青春分手的理由更是奇葩,什么彼此心里还有原来那个人,无论从情感上还是现实利益出发,青春的这个选择都是制杖。
我靠,原来是现实主义,现在才发现是狗血主义。
导演以为我们没有智商吗?
抱歉至于后来的剧情不想看了,也就没看了。
无非是狗血的继续。
大家期盼已久的猎场,本质就是一部玛丽苏狗血爱情剧。
1、 剧情拖沓无新意,说好的《潜伏》导演呢?
要知道时隔多年,《潜伏》一直是我的心头肉,可这部剧呢,出自同一个导演之手,可见剧本的重要性(剧本漏洞太多,三观不正);2、胡歌演的戏,每部剧都一个表情(除了琅琊榜),仙剑也好,大好时光也好,猎场也好,都是活脱脱的李逍遥,连额头前的刘海也与李逍遥一样,演技无突破,感觉已定型。
3、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要把不喜欢此剧的都打成水军黑子,这让观众很反感。
平时看剧评时看到最多的就是:××剧老胡来演绝对更火,怎么老胡你也敢嘲等等,更有粉丝言语粗鄙,一言不合就诅咒对方死爹死妈,觉得胡歌粉丝挺给胡歌招黑。
4、此剧前期宣传用力过猛,观众心里落差太大,失望之至;剧播期间全网通稿闭眼吹收视率第一,尬吹尬评,各种捆绑炒作无下限也是赶客!
对《猎场》不及预期的内外因分析《猎场》原本是2017年最受观众期待和关注的一部电视剧了。
胡歌领衔主演,陈龙、万茜、孙红雷、张嘉译、王海燕、祖峰、胡兵、贾静雯、赵立新等大批新老演员撑场,堪称“神”一般的阵容。
该剧的编剧和导演是姜伟,他曾编剧或导演了《潜伏》《沉默的证人》《迷雾》等剧,以“严谨、慢工出细活”著称,观众期待他剧本一写就是五年的《猎场》也会是一部杰作。
遗憾的是,《猎场》首播收视率只有0.549%,仅排在当天省级卫视电视剧收视率第六位,口碑也非常惨淡,豆瓣短评首页几乎都是打出一星。
当时有剧评人指出,应该“等待几集再作评价”,可现在剧集播出过半,后续的剧情并没有什么太令人惊喜的地方,豆瓣评分停留在6分左右,收视率也中规中矩,《急诊科医生》完结后才艰难破1%。
不少剧评人纷纷以胡歌为由头对《猎场》进行批评,可《猎场》“糊”了,真的是胡歌的责任吗?
01 并不专业的行业人设《猎场》号称是国内首部猎头题材的作品。
所谓行业剧,就是以某个职业作为全局核心内容而撰写并且深入该行业摄制的电视剧类型。
如果把行业的核心人物、核心事件、主要矛盾冲突从中剥离出来,全局就无法成立,简言之,行业剧就是“行业+剧”。
行业剧是这几年才在我国内地影视圈流行起来的。
有反映翻译官生态的《亲爱的翻译官》;有讲述记者生活的《女不强大天不容》;也有以律师为核心的《离婚律师》《继承人》等;至于医疗题材的,有六六编剧的《心术》,靳东、白百何的《外科风云》,以及与《猎场》同档播出的《急诊科医生》。
一部行业剧的核心应该是对该行业的专业展示,《猎场》的呈现效果如何呢?
当一部剧打着“行业剧”来宣传时,专业知识就成了和剧情一样考究的事实,这是外行人了解一个行业的好机会。
这就要求编导对这个职业有非常熟稔、专业的认知,即便有夸张的艺术加工,仍要立足于真实情况和现实模型,容不得对职业的一知半解以及胡编乱造。
就比如律政剧,像经典美剧《波士顿法律》,制片人便是法学院出身的律师,剧中涉及的丰富法律知识和案例常被许多法学院当成影视教材;医疗剧,比如美剧《实习医生格蕾》,“每一个胸膛和腹腔都大剌剌地敞开着,每一集都像一条百科,滚动播出心脏瓣膜、十二指肠穿孔、体外循环这些名词解释”。
《猎场》聚焦的是猎头行业。
猎头就是物色人才的人,他们的工作是帮助优秀的企业找到需要的人才。
但《猎场》播出后却遭到该行业专业人士的诟病,比如胡歌饰演的郑秋冬,一开始因传销入狱,出狱后假冒死人身份,并谋到了一家大公司的薪酬总监职位——一个大公司的高管,怎么可能不做背景调查?
郑秋冬身份被揭穿后,在陈龙饰演的高级猎头林拜的推荐下,就轻而易举地到了法资银行做理财顾问——猎头如果像林拜这么推荐人,早就混不下去了。
郑秋冬从银行辞职后,林拜又让他去猎张嘉译饰演的曲闽京,到北京又是五星级酒店又有专车又有助理的——这样的猎头绝对是顶级猎头公司里的人,可这样的活儿却给从未在专业猎头公司工作的郑秋冬摊上了……总之,《猎场》对于猎头这一行业的刻画,还是太过浮夸和脱离实际了。
所有影视剧的最终落脚点是人,行业剧也不例外,行业剧的外壳下,凸显的是主人公的成长。
一般而言,行业剧主要有两种成长模式,一种是“菜鸟逆袭”模式,主人公本是初入行业、对行业知之甚少的菜鸟,经过自身的学习和努力成长为行业精英,比如《未生》《亲爱的翻译官》《漂亮的李慧珍》;一种是“王者沉浮”模式,主人公先天具有一定专业天赋或者行业地位,在进一步成长的过程中遭遇重大挫折,大起大落、绝地反击,比如《离婚律师》《北上广不相信眼泪》等。
《猎场》更偏向于第二个模式,编剧企图通过郑秋冬的命运沉浮展开对职场对人性的思考,只可惜,郑秋冬的“大起大落”戏剧性太强,生活实感严重不足。
一会儿传销入狱,一会儿假冒身份,恋情从不如意,工作上经常跳槽;与此同时他一路上各路贵人云集,有恋人罗伊人雪中送碳,有高级猎头林拜无时不刻地提携,即便入狱了都能遇到前高级猎头高管的指点……与其说这是职场成长剧,不如说这是男性“杰克苏”。
02 爱情戏反客为主诚如前文所言,行业剧是“行业+剧”,行业是核心是根本,但生活剧情也不可或缺。
它可以避免行业剧因过度专业而小众化,也可以充分丰富行业剧的趣味、增强可看性,就像TVB的很多行业剧,都是包裹在爱恨情仇、勾心斗角甚至搞笑娱乐外衣下。
国产行业剧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行业不足,剧情抢戏;或者说,打着行业剧的旗号,内里是千篇一律的都市言情偶像剧。
《离婚律师》《亲爱的翻译官》《外科风云》《继承者》男女主角的情感戏必定是重头戏,他们的爱恨情仇占据的篇幅比行业的展现更多。
网友的调侃一语中的:美剧的刑侦剧就是讲破案,警察们如何敬业,犯人如何凶残,破案过程如何曲折;律政剧就是讲法律,律师如何敬业,如何给委托人争取利益;医疗剧就是讲医疗,医生们如何工作,如何尽力治病救人。
而国产的刑侦剧是警察们的爱情故事;律政剧是律师们的爱情故事;医疗剧是医生们的爱情故事……
《猎场》也不幸地落入了这个窠臼中。
《猎场》首播就遭遇口碑的滑铁卢,也在于前两集几乎都是言情戏码。
开篇两集主要讲了主业开职介所、副业四处演讲走穴挣钱的郑秋冬与大学生前女友罗伊人还有罗伊人现男友、文艺评论家白力勤三人的爱恨情仇纠缠。
笔者特地算了一下,第一集爱情戏的时间占了60%左右,我都差点认为自己的打开方式错了——这不是讲猎头的电视剧吗?
郑秋冬出狱之后,跟罗伊人的感情线总算断了,可又蹦出了万茜饰演的熊青春。
这边郑秋冬刚和罗伊人爱得你侬我侬死去活来的,郑秋冬转眼就跟熊青春在一起了,这两人的恋情又占据了10集的剧情。
后来熊青春跟前男友复合,第21集一整集都在刻画郑秋冬失恋后的伤心状态……我们不难理解编导的初衷,增加感情戏是为了让剧集显得“好看”。
但这样的初衷其实已经偏离了观众的审美期待。
暂且不论这感情戏过于狗血,难以引起共鸣,更关键的是,行业剧“行业”是核心,“剧”不可喧宾夺主。
可《猎场》这剧集一大半下来,却没多少篇幅是表现猎头行业的。
03 快速更迭的观剧群体从内因上看,《猎场》遭遇的口碑危机,在于其打着行业剧的旗号,拍得却不够专业。
但仅仅从《猎场》分析是不够的,不妨做一个假设,如果《猎场》是在拍摄完毕就立即播出,而不是拖了两年呢?
其境遇是否会有所不同?
《猎场》在2015年就开拍,2016年初就杀青了。
2015年底,该剧因为价格问题造成了制作方青雨传媒和湖南卫视的一场官司。
官司一打,剧就耽搁下来了,后来双方和解,《猎场》才得以定档。
原本计划拍摄的35集,卫视播出时却变成了52集,剪辑注水造成的剧集冗长,是可以预料的结果。
从2016年初到2017年底,这一年多来影视格局发生的一个本质性变化是:视频网站在崛起,电视台的地位在衰退,网剧迎来了蝶变之机。
时下中国有6亿多人在使用移动视频APP,其中付费会员超过1亿,每个月活跃用户超过10亿。
电视开机率下降,电视剧收视率下滑明显,而且它们失去的正是15岁到35岁这个最理想的观众群。
以前是“先台后网”,现在流行的是“先网后台”,或者网站独播,比如2017年,《河神》《白夜追凶》《无证之罪》等精品网剧诞生……新一代的观众在崛起,他们普遍在30岁以下,很年轻;他们多是视频网站的用户,可能许久都不曾打开一次电视;他们的审美取向也在被精品网剧塑造,他们希望影视剧更精致、更有质感、更紧凑、更烧脑。
自然地,他们的评价也决定了一部剧的口碑。
《猎场》看上去不过就迟了近两年播出,可它刚好遇上了这个更迭期。
两年前的画面、两年前的布景、两年前的服化、两年前的戏剧冲突、两年前的表演方式,如果它本身不是优秀到无可挑剔,那么在今天年轻观众眼里,它很可能就是陈旧、落伍、粗糙、过时。
《猎场》总体上还是一部合格线上的电视剧,但它已经不符合更具“网感”的年轻观众的审美了。
总而言之,《猎场》“糊”了,固然有其自身原因,但“播不逢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把锅甩给胡歌,既对演员不公平,也是一种短视。
《猎场》的遭遇对传统电视人而言也是一个警醒,如果脚步落后于市场的变革,那么就会被观众抛弃。
——首发文学报、上观——
看《猎场》的时候,其实我很早就想说说生存欲的事。
我有一个朋友,校友,985老牌工科院校毕业,全国排名第一的船海专业,毕业包分配,研究所排着队等挖。
七八年前能开出年薪十万余的工资,算得上衣食无忧了吧,但是他不,他去做九州。
他不是一时脑热,他也不是为了理想燃烧自己飞蛾扑火,他是真的相信自己能成功。
九州是一个怎样的项目呢?
十五年前一帮年轻人举着大旗要做一个完整的虚拟世界,那个年代五湖四海共襄盛举,稍有名气的网络作家都参与其中,为其贡献自己的小说。
然而我这位朋友去的时候,整个九州团队刚刚分崩离析,分裂成了南北两个公司,即将走向末路。
他去了南边的那家,月薪2000块,给一家眼见将死未死的杂志社当编辑。
《九州幻想》苦苦支撑一年之后停刊。
后来还有第二次,第三次,去年他第四次去做九州了,当时他已经是一家游戏公司的总制作人,有相当成功的作品。
但是毫无犹豫地辞职离开深圳北上,开发新九州写作项目。
他一直热情地把自己投入喜爱的事业之中,并且自始至终相信这可以成功。
即便他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但是始终有着旺盛的生命力重新爬起来,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毫无保留地投进去。
这种饱满的生命力和强大的生存欲几乎可以称得上是诗意了。
现代人生活得很苦,大多缺乏拥抱生活的热望。
周末聚餐前看爆米花电影,深夜躲在被子里刷微博,热衷轻佻段子,习惯反讽和揶揄,情节是破碎的。
进入舒适圈以后很难离开,受到致命性打击时大多一蹶不振,很难有重新向生活宣战的勇气。
活得很丧。
没办法,活下来已经足够竭尽全力了,承担未知后果的代价过于大,也很难有对应的强壮心理来应对这些代价的伤害。
说到底,大家实在太苦了。
所以我是很好奇郑秋冬这个人的精神力,这个人的强大生命驱动力究竟是从何而来的?
他经历过很多次的跌倒,求职碰壁、创业失败、被人羞辱、被抓、入狱、被利用、被业界blacklist、多次的自残、自杀——很难说如果放在我们普通人身上,能经历到第几重命运的伤害后就失去生存欲望,至少在我做不到的,郑秋冬这个人到底怎么就能够一次次地从底谷爬出来,一次次不服输地向命运高呼呐喊,很神奇,近乎辉煌,有点至死不休的悲壮和史诗感。
我很喜欢这种生命力。
我那位做新九州的朋友目前已经进行了二轮融资,我太希望这个项目能够成功,像是把自己的情感和幻想寄托在距离较远的地方,给自己找一块可供上香的香炉。
我们自己活得过于丧了,总是希望能攀附在坚强自信的人身上,从中汲取一点儿能量。
而郑秋冬,的确是一个生命力非常顽强的人。
而姜伟还不够,还要给郑秋冬的这种生命力制造难度。
他选取的这个行业,是一个某种程度上具有负面性的行业,多数的事情陷在灰色地带中。
当代人的痛苦在于所能倚靠的精神力量的崩溃,人被命运裹挟拨弄的犯错,人为了生存殚精竭虑而失控的行为,我们这一代人集体性的道德衰败,这些很难用泾渭分明的审判场去对人性进行拷问和判决。
因为姜伟确实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创作者,他真实地活在这充满了悖论和混乱的中国经验中,他准确地对着残酷又复调的现实生活的逼真的再现。
从目前释出的一二集来看,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存在着道德上的巨大瑕疵,背负着人性丑恶的枷锁前行。
无论是明知是传销却深陷于这种成功幻觉,不断靠诈骗获得巨款的郑秋冬;还是久病床前无深情,被男友的重病拖到怨恨和麻木,因此移情别恋,甚至劈腿前男友的罗伊人;或者说拥有着极高社会地位,却故意陷害郑秋冬支开他远赴广西去做传销的白力勤。
那个听了郑秋冬激动人心的演讲之后,选择去尝试改变命运的工人,结果却被迫看到了振奋背后的真实,因此精神崩溃跳楼。
与此同时,郑秋冬拿起了桌上的两万块,获得了又一笔靠欺骗和煽动得到的财富。
我们所习惯的升职加薪闯关打怪兽的职场成功学背后,那些郑秋冬在传销中才会使用的宏大叙事语言,被还原成了其惨烈、荒谬和野蛮的本来面目。
但姜伟本身的精神还是超越的。
在一个人人黑化的爽剧时代,《猎场》里难得没有一个脸谱化的好人和坏人,每个人都有自己泄露出来的丑恶和败坏的一面,但是也都有自己的底线和愧疚。
白力勤人之将死,在病床前喊得那几声郑秋冬,到底是对自己做错的事的后悔和羞耻。
人性最后的底色是明亮的。
以目前放出来的信息,可以知道,姜伟最终要写的郑秋冬,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崇高的人。
他在郑秋冬的身上寄托了理想主义的努力。
在后面的剧情中,比如袁昆的登场,我们会看到更多对猎头职业判断、取舍的道德考量,在不违法不犯罪的情况下,这些灰色的不光明的手段,到底是否应该使用,是否应该放弃利益去选择更善良的手段,是否会对自己的罪孽感到惶恐和羞耻,这是主角郑秋冬需要真实面对的难题。
写作承担的同时有焦灼的现世和超凡的灵魂。
正如同姜伟在采访中所说的那样,“理想的人生模式、做人标准是在我们的精神生活中真正存在的”,人类的普世尊严是真的存在的。
人类进化几十万年,文明只有七千年,通过一次次流血抗争才得到了共识,总有最底线的人类良知,即使微渺,不堪鸿毛之力,在世俗社会没有任何利益可言,很难收获掌声,也确实存在。
我相信最后郑秋冬的选择是具有精神超越的。
郑秋冬这个角色有的非凡充沛的生命力和壮美的自我审判感。
很像《创世纪》里的叶荣添,每前进一步,每一次觉醒,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但是最后他还是会选择觉醒,这是姜伟所说的人性的“现代性”。
在时代抉择中,在道德判断受到一次次的伤害和打击的过程中,郑秋冬不允许自己像袁昆一样融于浊流,而是会愚蠢地去走向光明和道德。
《猎场》会是一部好的现实主义作品,其中藏了无数的线索和隐语,支吾几句,没有说透,需要观众的思考和咀嚼。
这对于电视剧普通受众而言其实有点要求过高。
没有脸谱,也没有符号,每个人都有未供于台上的努力和呐喊,都有自己的潜台词。
以至于每一个人都不太像标签。
开播盛典上,姜伟说过一句话:郑秋冬在剧中遇到的大部分人,都只是他路上的风景,如同一个人在上班途中会看见的一棵树、一栋楼,都只是他生命中的一个片段。
郑秋冬如同一个线索人物,穿起来了现世社会各个阶层的芸芸众生,供出来了这样一个残酷冰冷又带着光亮的世界。
很庆幸的是,郑秋冬这样一个角色被胡歌诠释的很好,他呈现出来了一个复杂的人性挣扎过程,没有使自己沦为串珍珠项链的线。
郑秋冬是一根离弓不回头,始终冲向善良光明的那一边的箭。
他出场未必完美,有无数次软弱、妥协、放弃和匍匐,但最终不断完善自己,有卑微的倔强与尊严。
这种负重前行的生命力,将爆发出来令人震撼的灵魂光耀。
下了好久,却连第二集都没看完,虽然有胡歌的电视剧我几乎必追,但为啥这电视剧我总也看不下去呢。
一般一个新剧开了头,不一口气追到结尾我是不会罢休的,之前琅琊榜和三生三世的篇幅我都是用一个周末追完的。
之前的首播仪式,各种感觉大制作啊,结果开了第一集,这画面我就有点受不了。。。
额,有点乡村剧的即视感,我胡的帅颜在这个奇异的造型里简直无力吐槽。
1、看着用的NOKIA手机,想来是旧时的故事了,可有个两人拉扯的镜头出现在Bershka门口,这个牌子应该和那个款的NOKIA手机不是一个年代的事情吧。
2、看第一集的意思,男主和女主以前是恋人,后来男主太年轻不懂爱情,女主就和男主师兄在一起了,既然已经这样了,两人在一块儿那么深情款款的时候,一点挣扎和愧疚感都没有嘛?感觉好像顺利成章就得在一起一样,师兄活该成炮灰么?
3、第二集一开头,男主师兄身体检查状况不好,医生和女主讲的那番话,实在实在实在太假了,哪有医生会这样深情朗诵范儿和病人家属抒情啊,他们都忙得要死,不给你脸子算很好了,还得安慰和共情你,拜托,太不符合实际了好不好。。。。
反正是果断弃了,不是演技的问题,就是看不下去了,镜头画面受不了,情节和台词狗血到受不了,可惜了我胡。。
前期评价:欢快得像个小痞子,深沉得像个病秧子,没有演技可言。
后面张嘉译跟胡歌对戏的时候,顿时觉得胡歌的演技被带上来了!
张嘉译不愧是老戏骨啊!
胡歌的演技在遇到张嘉译的时候被激发出来了!
之前没有觉得张嘉译有多棒,看到居然把胡歌的演技带上来,才真真正正地感到佩服!
再后面,又一个老戏骨李强出现了!
精彩!
斯文败类,文化流氓的形象把握超好!
吐槽点太多,就只说剧中男主一点吧:他的智商。男主如果是一个智商高的人,为何屡次三番做类似走私草药、传销、假冒身份这类傻事(这假冒身份的事做得太傻x了);男主如果智商低,为何从进监狱开始就开挂了,考什么过什么,出狱后直接应聘年薪过半百万的总监?所以,男主到底是怎么样一个存在?
前两集有点赶客,第三集开始好看了,主角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完美设定,但是有看头,四星还是可以的
明为猎场剧,实为感情剧,职场戏还是可以的,但是感情戏太狗血,按照网友说得改为绿场得了。本剧小问题还是蛮多的,配乐也很违和。其实剧情设定还是不错的,但无奈加入太多感情戏,看点大减,39集弃
胡歌以后别跟实力派演戏了,静下心来磨砺演技才是最重要的!这剧是抠图了吧
比起其他所谓的职场剧好太多了,里面很多场景都是现实中的写照,比如:面试,比如:歧视问题!剧情虽不是最好,但已经不错了
说胡歌没演技的人应该是眼瞎了……看完四集很不错~~如变雷再改分数
这剧情太太太空洞了!!!胡歌的演技又回到了仙三时期的景天,真的太尬了。娱乐圈真是流量至上啊,潘老师这样的好演技要等到40多岁靠一部网剧才能红,而胡歌这样的烂演技却有一堆老戏骨一起来捧他。
客观的说吧 胡歌没了好剧本的加持 不算是一个好演员
从节奏说,快十集没进正题,除了尬聊、抱怨就是奇怪的感情戏,从情节说,一个总想不劳而获的人,豪无工作经验就想混高级职场,开玩笑,真当别人的高薪是喝茶看报纸看来的?最后神tm的女生不爱看商战戏。
非常现实,可能过于成人世界,而缺乏叽叽喳喳婆婆妈妈,没有满足到爱抓马的观众。整体性上缺乏一个所指,会考验注意力和耐心,但仍不妨碍因克制的细节处理而透露出那种沉稳的美感和自信。
这部剧的台词和细节非常经得起推敲,有的台词真的很玄机啊 ,句句机锋。男女主人设都非同一般啊,男主非常有野心,女主相当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就是感情真的好狗血
女主角的背景一定很强大,感觉整部剧跟猎场关系不大,都是围着女主角说事,浪费我时间
五改三
行了 对胡歌粉转路
剧本非常的傻,演的也差
里面的明星演技什么的,……人以群分吧!说句题外话,作为大二学生,大一找兼职经历过那些职业介绍所,感慨多。成都的城市之心大厦全是职介所,100多办张卡然后登录网站找工作……100多的卡费是挣不回来了,也认栽。希望出去找工作的同学们记住,你是去挣钱的,叫你交钱的就不要去了
前期确实有粗糙感,后期还挺好玩的。
前面四集不知道演了什么鬼,后面越看越好看
中途开始看得本来看得津津有味的,但是最后要来个客户失忆要去陪伴这个梗我就接受不了了,最后六集不看了。
可能是几年后才看的缘故,前几集对00年代末到10年代中叶的世界有很锋芒毕露的诠释。郑秋冬的性格很带感,戾气自卑和野心勃勃的混合体,非常少见的男主个性,以至于能让我在bug之间不时赞叹一句神来之笔,但可惜全剧没能完整的阐释出来。感情线很杂乱无章且过多,整体剧本给我一种时而令人击节时而满脸问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