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安娜贝尔

Annabelle,诡娃安娜贝尔(港),安娜贝拉

主演:安娜贝拉·沃丽丝,瓦德·霍尔顿,托尼·阿门多拉,阿尔法·伍达德,凯莉·奥马利,布莱恩·豪威 ,埃里克·拉丁,伊瓦尔·布罗格,杰夫·韦纳,加布里埃尔·贝特曼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4

《安娜贝尔》剧照

安娜贝尔 剧照 NO.1安娜贝尔 剧照 NO.2安娜贝尔 剧照 NO.3安娜贝尔 剧照 NO.4安娜贝尔 剧照 NO.5安娜贝尔 剧照 NO.6安娜贝尔 剧照 NO.13安娜贝尔 剧照 NO.14安娜贝尔 剧照 NO.15安娜贝尔 剧照 NO.16安娜贝尔 剧照 NO.17安娜贝尔 剧照 NO.18安娜贝尔 剧照 NO.19安娜贝尔 剧照 NO.20

《安娜贝尔》剧情介绍

安娜贝尔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新婚燕尔的约翰·戈登(瓦德·霍尔顿 Ward Horton 饰)和妻子米娅(安娜贝拉·沃丽丝 Annabelle Wallis 饰)共同孕育了新的生命,对于这对未经世事的小夫妻来说,喜悦和担忧相伴而行。那个晚上,约翰找到了妻子寻觅已久的娃娃安娜贝尔,与此同时,邻居彼得家则发生了残忍血案,更为可怕的厄运也朝着戈登夫妇袭来。几名丧失人性的邪教男女闯入戈登家中,试图对他们展开屠杀。虽然戈登夫妇侥幸保住性命,但其中一名女子抱着安娜贝尔死去。在此之后,惴惴不安的米娅待在家中安胎,她试图从阴影中走出,然而接二连三的怪事相继在家中发生。 诡异而恐怖的恶魔盛宴就此拉开帷幕……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奥斯威辛集中营99.9:刑事专业律师-完全新作SP全新的相遇篇~哦,至高的光马尔多罗行动流行病毒迷镇凶案哥伦布怪圈爱情公寓5泳舞姐妹阿虎名侦探柯南:战栗的乐谱鲁本·格斯瑞探案拍档第一季十字路口旺达在哪里?白石山下一家人茅趸王十二生肖:世界末日的迹象曾经的我们印痕海岸战昆仑无人问津足球骑士心软的使者机器之血渔枪都想做好向月亮祈祷的小丑血狼犬

《安娜贝尔》长篇影评

 1 ) 山巅之城

承接当年卡拉狄加的盛名,金牌编剧的作品,水准一直在线。

这些年看到的少有精品之作。

演员发挥出色。

整体感觉渐入佳境,评分略低。

今年恰逢人类登月50周年,剧集也算是一种纪念。

开篇和结尾都引用了肯尼迪演讲的片段。

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 in this decade and do the other things, not because they are easy, but because they are hard, because that goal will serve to organize and measure the best of our energies and skills, because that challenge is one that we are willing to accept, one we are unwilling to postpone, and one which we intend to win, and the others, too. J F Kennedy

我们决定在这十年间登上月球并实现更多梦想,并非它们轻而易举,而正是因为它们困难重重。

因为这个目标将促进我们实现最佳的组织并测试我们顶尖的技术和力量,因为这个挑战我们乐于接受,因为这个挑战我们不愿推迟,因为这个挑战我们志在必得,其他的挑战也是如此。

约翰. 肯尼迪最后一集美苏宇航员一起坐在登月车里营救的画面,就是对“为了全人类” 的最佳诠释。

接力棒已经传到中国了。。。

 2 ) 从《为全人类》体会叙事语法的异同

本剧其中一个不足之处在于,力图塑造开阔体验的同时又想塑造一种封闭体验,然而又无法让两种体验完美融合在一起,因而造成观感上的割裂。

事实上两者采用了不同的叙事语法,而这两种语法是存在矛盾的 - 我们可以把前者看作第三人称的叙事语法,它允许观众在许多角色之间周转,像观察展品一样审视每一个角色,同时又能观察到角色之间的相互作用,换言之是机制的运作,它是以事件为中心的叙事语法,我们称之为「间离语法」;后者显然是第一人称的叙事语法,它要求观众深入角色的内心,探求角色一举一动背后的动机,在此基础上与角色发生移情,观众在角色身上看到了自己,在相同的经验中找到了现实生活的答案,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语法,我们称之为「沉浸语法」。

间离语法的代表作,比如《权力的游戏》《火线》《大西洋帝国》等一系列HBO自家的历史/架空题材剧集;沉浸语法的代表作,伯格曼的大多数电影都使用了沉浸语法。

火线 第一季 (2002)9.42002 / 美国 / 剧情 惊悚 犯罪 / 克拉克·约翰森 彼得·梅达克 克莱门·维果 艾德·比安奇 乔·施佩尔 格洛里亚·马齐奥 米尔科·曼彻夫斯基 布拉德·安德森 史蒂夫·希尔 蒂莫西·范·帕腾 / 多米尼克·韦斯特 约翰·道曼

野草莓 (1957)8.81957 / 瑞典 / 剧情 爱情 家庭 / 英格玛·伯格曼 / 维克多·斯约斯特洛姆 毕比·安德松我们能看到HBO一贯的语法特色,那就是通过均匀展现每个社会阶层/集团的代表人物,来窥见整个社会的运作模式,揭示一定的社会规律,以及生活智慧。

伯格曼的电影就无意追求这种宏大的格局,他的视线总是聚焦在有限的几个人物上,探求小群体的运作,然而这不意味着他所传达的思想意志就弱于HBO,事实上伯格曼电影中关于个体存在的思考是很多宏大叙事的电影无法企及的。

为了清楚比较两种语法的异同,我们列举同一题材下的两部影片,《登月第一人》与《阿波罗11号》,刚好他们与本剧也非常契合。

登月第一人 (2018)7.72018 / 美国 日本 / 剧情 传记 历史 / 达米恩·查泽雷 / 瑞恩·高斯林 克莱尔·芙伊

阿波罗11号 (2019)8.82019 / 美国 / 纪录片 历史 / 托德·道格拉斯·米勒 / 尼尔·阿姆斯特朗 迈克尔·柯林斯《登月第一人》运用大量浅焦、特写镜头来展现主角的精神状态,通过大量的室内对话/场景来展现主角的所思所想,他对航天、太空以及家庭的看法,他如何面对失去,如何面对潜在的风险。

整部影片着力塑造[尼尔 阿姆斯特朗]一人,登月第一人,其他人都是尼尔的映射,都是代表观众向尼尔发出疑问的“提词机器”。

最终我们在尼尔身上看到了自己,我们看到作为登月第一人的阿姆斯特朗,也有一个与我们无比相像的本我,一个普通人,却有着普通人难以企及的超我 - 或者说品质。

《登月第一人》的巧妙之处在于,她放弃了同题材影片中常见的宏大叙事,放弃了冷战背景的展现,放弃了对NASA管理层的展现,放弃了登月这一举动对世界的影响,而聚焦于登月对主角本人的影响 - 站在月球上的尼尔得到了宽慰,他治愈了自己。

最后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故事,而主角本人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缩影,影片想要传达的,是一个人该如何面对过往和失去,如何平复伤痛 - 这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母题。

在有限的场景中,我们得到了无限的视野。

而在《阿波罗11号》中,我们无法看到上文所说的盖亚式的人文关怀,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宙斯式的奥林匹亚精神,冰冷,直接,粗暴,向每一个胆敢直视他的人展现自己的骄傲 - 这并不是否认《阿波罗11号》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事实上造成这种截然不同的观感的原因就在于,本片忠实地呈现了登月的每一个环节,作为一部纪录片他甚至不需要还原,观众看到的都是百分百的真实,由此带来的冲击力是其他类型的影片所无法给予的。

另一方面,我们无法在《阿波罗11号》中看到立体的人物,而且影片无意对此做过多展现。

影片对准的是“登月”这一事件,而非登月的人物。

我们无需对人物的家庭、背景、性格做过多了解,这些细节无益于对整个事件的构建。

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人物在事件中的即刻反应,而不是他们对事件的所思所想 - 事实上他们对“登月”的唯一看法来自于返航途中的一小段对话。

对比《登月第一人》,《阿波罗11号》的叙事语法明显是以事件为中心的,由此造成了第三人称叙事特有的疏离感,抑或冷眼旁观的质感 - 更多时候我们感觉自己在目睹一项人造奇观,而非真的参与其中,我们是观察者,而非参与者 - 这与《登月第一人》的观感完全是相反的,后者用各种方式让我们产生参与其中的幻觉,以此消磨银幕的存在,让我们与角色产生共情。

 3 ) 太空还是太美了

我怎么现在才看这剧,2024看过的剧不少,但这个绝对是我的个人年度最佳。

以美苏太空竞赛为基础背景,写出来的极具现实主义色彩的故事,剧中每一件发生的事,都让人觉得是现实中是会真实上演的,从被第一个登上月球的苏联女太空人在清晰度极差的黑白电视上对着全世界露出极为灿烂的微笑震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开始,到后来的全美选女太空人,剧集极其自然的谈了女权,却又绝不仅仅只关于女权。

情节紧凑,每一条线都融合自然,人物群像刻画的很好,都很丰满,几乎没有让人讨厌的角色。

(以下含有剧透)爱死了茉莉在月球上找到冰的那一刻,有一种见证历史、创造历史的感觉; 中间由于长时间被困月球精神出问题的戈登非常让人心疼,黑人女太空人为了他做出的牺牲真的很让人感动,剧里表现出的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支持和情感都很温暖又真实,非常强烈的情感羁绊,令人羡慕。

中间为了拯救艾德派出的太空船出事故之后一系列的情节看的人紧张又激动,看到茉莉遇险整个心揪在一起,直到她终于获救才松一口气,看到戈登老婆在太空的表现又觉得自豪又与有荣焉,她不再是那个因为有太空人老公和长得漂亮才被选进去的人,已成长成真正合格的太空人。

最后的最后,看着我很喜欢的角色吉姆逝去,在最后一集的几分钟里面一直在爆哭,好在他还是实现此生最大的梦想,飞上太空,抵达月球,且葬在了月球上。

他是第一个在月球下葬的人类,这何尝不是一种浪漫?

如果美苏太空竞赛没被叫停就好了,这一切都可能是真的,那或许人类现在已经登上了火星,或许已经建立了月球居住区。

飞上太空也是我的梦想。

死前能实现就好了。

 4 ) 边看边写

我被第一集里酒吧的两场打动了,一个是集体对着red moon的发泄,一个是问如果你是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你会说什么“lift their eyes and look pass that hate and see something bigger, like, hope”。

在月球上蹦蹦跳跳的快乐😭politics 和 理想主义:I lost the moon. Did you know. Progress is never free.笑死了马克思列宁生活方式,first woman on the moon. Karen显得忧愁,因为她意识到这将降低丈夫上月球的机会,但Gordon的妻子在骄傲和兴奋地笑。

选女飞行员的这场简直classicalKaren: A mockery of what you do第三集是换编剧了吗,观感直线下降。。。

第五集Into the abyss,一切都有点太顺利了;1973年,在月球上发现水后的第二年,第一个与月球基地降落了,风格逐渐科幻起来。

将大量资源集中在尚不能直接带来收益的宇宙项目,会对地球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第六集 every system is flawed,every bureaucracy is corrupted.

 5 ) 忽悠,继续忽悠

这片子要是谷歌或者亚马逊拍的,我就没什么好说的。

谷歌颇有几十年前的IBM的风采,应该说是致力于推动科技进步的,(可能还强于当年的IBM);而亚马逊老板本身有航天业务。

可是很遗憾,是掉进钱眼儿里的铁公鸡苹果公司拍的,这本身就是绝好的讽刺。

为什么美国的航天优势在登月之后戛然而止?

很简单,因为食利者坚持“活你们干,钱我来赚”的原则,就像苹果公司一样。

而美国的制度已经演变成了这种原则的保护者,富二代们在大学里不会选航天系,他们更喜欢作为投资者靠做航天的公司食利,用一堆金融理论去分析一家造火箭的公司的前景,并且决定它们的命运。

另外,既然不是科幻,那就麻烦客观一点。

当年登月工程已经做到了当时的技术极限,想在1970年代乘胜追近更进一步是不可能的。

无论是设计软件,控制系统还是加工工艺,都在后来若干年有了巨幅进步。

如果要批评,应该批评的是2000年之后的波音和洛马的腐朽。

麻烦别拿NASA的人开涮了,他们比波音的高管们赚的少多了。

不懂技术的老百姓看了这样的片子会有什么感想呢?

我想会支持彭大大2024年重返月球的死命令,然后继续选特大大当总统,支持给波音加大投资.......可是,时代变了(技术的基础变了),航天大时代的展开需要的是百花齐放的小公司,宽松的企业文化,高度的信息共享,各种有脾气的极客大神带来各种低成本技术,才有可能实现火星大开发,靠政府直接资助一两家大公司,结果一定是政府成了这家公司的提款机.......

 6 ) 白期待

看了第一集以为会是科幻巨制。

结果还是个科幻皮的政治正确片。

东西方阵营一样恶心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7 ) 没有太多亮点

1 美国全民变傻,和苏联玩太空竞赛游戏。

2 讽刺几十年来人类科技进步缓慢讽刺得对!

3 很多问题解决不了归根结底还是资金不足。

4 看到第五集,这才叫真正的探月。

5 架空剧很少见,且看且珍惜。

6 对比现实,很多东西实在让人唏嘘。

7 只有不停竞争才能让一个国家一个文明真正成长。

8 剧里把尼克松总统塑造得跟奇葩。

9 太偏家庭伦理剧。

10 很多地方非常写实。

 8 ) 抛却政治因素不谈,剧情还是不错的。

抛却政治因素不谈,剧情还是不错的。

首先宇航员其实就是普通人,优缺点都具备,道德在某些地方很烂,教育孩子也烂,为了达到更高目的的方法也烂的快没底线。

当然他们有他们的出类拔萃的地方。

片子里充斥了人种歧视,政治歧视,当然导演编剧能看到这些也毫不遮掩的表现出来了。

抛却政治因素不谈,剧情还是不错的。

首先宇航员其实就是普通人,优缺点都具备,道德在某些地方很烂,教育孩子也烂,为了达到更高目的的方法也烂的快没底线。

当然他们有他们的出类拔萃的地方。

片子里充斥了人种歧视,政治歧视,当然导演编剧能看到这些也毫不遮掩的表现出来了。

 9 ) 美利坚至上的洗脑剧

我只能说这是一部到处透露着美利坚至上的洗脑剧,到处都在宣扬美帝的自以为是的优越性:从Baldwin一家18k纯的美式伟光正开始-极具领袖魅力的Ed于公忘私、为国舍家,温柔贤惠的白人主妇Kate坚定不移的充当后盾,回头还热了巴心地领养个越战老兵的弃女来聊表当年参与越战的愧疚…既塑造成对苏联恨之入骨的Patriot,又立和平主义的牌坊?

再到Tracy选宇航员时“经典”的要助人不要成绩的逆袭桥段、Molly的冒辐射救人,还刻意隐瞒暴露史不接受救治,以及Margo不求回报地帮助堕落拉美女孩、顶着军方压力帮助苏联改进o型圈缺陷…典型的美式英雄主义。

再然后看到NASA里面还以为美帝那里实现世界大同了,拉丁裔、亚裔、黑人女性、LGBT各领风骚,各个脸上阳光明媚…要素一口气拉满了。

而一出现苏联,就是冷酷、高压控制,两个政权高下立判了。

最后,你美帝算老几啊,还大言不惭地打着“为了全人类”的旗号,你能代表全人类吗?

多的不说了,这个剧里想表现的要素实在太多了,各个都夹刀带私,中老年一口气服下有点冲,小年轻们看了容易上头,有时候文化侵略就是这么潜移默化。

 10 ) 贴近生活的奇妙科幻剧

这个剧名,真是大气,符合美国一贯给自己脸上贴金的做派,类似NBA的世界冠军。

开篇是1969年6月26日,熟悉的登月直播、总统演讲、全球轰动画面,只是,这一次变成了苏联宇航员的“个人一小步”。

由此,宣告此剧的科幻类型。

苏联的首先登月成功,逼着美国加紧部署太空竞赛,特别是大力发展载人航天技术。

不同于其它太空题材,该剧将宇航员这类精英人物,按照普通人去展示,有情有爱,有困惑有烦恼,有家庭纠纷,有如生活肥皂剧。

刚好在这个年代,平权运动、越战、同性恋争议、总统选举也是风起云涌,在剧中也是故事推进的重要社会背景。

每集都有当年的流行音乐,总统的录音回放也显得如此和谐,让人忍俊不禁。

唯一与现实不同的是,月球上发现了水,后续进程就与真实世界大相径庭了。

第一季剧终,美苏刚刚开始考虑在月球上建立太空基地。

《安娜贝尔》短评

不要被豆瓣简洁和nt评论欺骗你,这是部好片子慢热,前几集都在铺垫,一边看一边查各种航天历史资料耽误你进度。从nasa登月成功开始进入各个角色的刻画,最后两集开始虐心。体验比Expanse的S4S5要好歌品很ok,都是6070年代的应景歌曲,十分契合氛围。

2分钟前
  • 尘世舞
  • 推荐

整体上还挺浅白的,如果只有第一季,那这剧就挺一般的,但好在有续作,让人无比期待精耕细作的架空历史。毕竟what if +once upon a time是常规科幻,而what if+true history可是科幻巨作的必要条件。

3分钟前
  • 尘目
  • 推荐

挺好的设定,高堡奇人日德统治世界,为了全人类苏联先登月。但内容又……又……

7分钟前
  • 你你你回来呀!
  • 还行

或然历史、探索宇宙与家庭melodrama ,有前半对我就够了。

10分钟前
  • makzhou
  • 推荐

索尼拍的比某台拍什么宇航员的老婆们好看多了

14分钟前
  • Lunatique
  • 力荐

美国的政治正确和自信丧失中诞生出一幕荒诞剧。

18分钟前
  • DANTE
  • 还行

等不及要看第二季了

21分钟前
  • 安东
  • 推荐

结合现实的科幻总是激动人心的,因为它弥补了人们心头的缺憾。

26分钟前
  • 星间絮语
  • 力荐

真的看完之后不知所云,剧情非常混乱,Apple应该去请一位好编剧,再回来拍一遍

27分钟前
  • Un sur le champ
  • 较差

看完很久,等到现在。2020年后再看此片,真是一言难尽。美帝价值观加上超棒超燃的视觉霸屏,令美帝意识形态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简直就是悲天悯人的救世情怀。说不好看的确实昧了良心,不过说它和远漂一样是呼唤美帝精神觉醒,不如说是廉颇老矣的无奈追忆。2020,西方自由主义至上完败的关键转折点,骄傲的灵魂不喜欢过去,喜欢回忆往昔,甚至玩平行梗的,都说明俱往矣。

28分钟前
  • 老董是个近视眼
  • 力荐

很奇妙的观影体验,现实感强烈的虚构历史,好像还是第一回看到。每个人都有血有肉,烂俗的好莱坞主旋律却不让人反感。

33分钟前
  • tcv
  • 力荐

前面画大饼,后面全乱编。对不起apple original的剧已经被我加入黑名单

38分钟前
  • 701-0825
  • 还行

Remember, 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 not because it was easy, but because it was hard. So yes, I think it's worth it. Because no matter how hard it is now, when we look to the future, we can see that things can get better. I do believe that.

40分钟前
  • Blazko
  • 力荐

5集弃

45分钟前
  • 朴九月
  • 还行

大型身份政治伦理秀,只有大美利坚帝国万岁,和全人类没什么关系

49分钟前
  • 哆啦没梦
  • 还行

今年Apple TV上线的剧当中,最喜欢一部。剧本扎实,几乎每一集都有爆点,道具特效极度用心。多个主角,每个主角都故事线丰满,各自有性格发展历程。宇航员的职业特点、家庭关系、男女平等、LGBT、国家和荣誉、追求真理、政治与科学等等多种元素完美融于整部剧。特别是太空舱、月球、外太空任务,这些非常还原现实的画面对于我这样的太空迷和NASA粉来说,就是PORN。满分五星。

52分钟前
  • 小宗
  • 力荐

看了一小段,配乐画面质感非常好

53分钟前
  • 李改万睡
  • 力荐

架空历史太空科幻,光看题材已经欲罢不能了,配乐棒

56分钟前
  • 咩咩mei
  • 力荐

艹,对得起你这名字吗?

59分钟前
  • 1Z
  • 很差

看到第二集,预测接下来的剧情大概是描写霉国在太空竞赛落后的情况下,国内的矛盾走向激化,从而走上历史上苏联的道路。从这来看,大国竞争的胜败或许取决于偶然事件。

1小时前
  • 非正色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