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烟圈推向窗外,随风渐渐吹淡。
屏幕中有一位打拳的少年,叫阿虎。
他是一个年轻人,有着年轻人的想法。
他会用金钱去衡量世界,也曾用自私对待爱情。
他很年轻,不太会珍惜眼前的东西,也不明白很多东西会转瞬即逝。
很像曾经少年的我们,用大把的时光去爱留恋网吧、通宵畅饮、不管不顾,不懂经营生活。
遇见生活稍稍的困难就以为自己被针对,想用用愤怒和攻击去相应。
未曾想过,世界本来就如此,每一件事情它背后的原由。
那些叨叨不休让你早点回家的人,是最爱你的。
说你工作有错的,是想引导你的。
让你冷静不要冲动的,是怕你出错后悔的。
但是,好像在那个年纪很难去分辨,只有经历过,可能才体会,才能明白爱与被爱,谁才是重要的人。
十几年过去了,人到中年的阿虎似乎有成熟的韵味了。
能发觉了生活中重要的人,例如遇见PLOY。
他好像隐约知道,自己要担当起父亲的角色,要对过去负责了。
我们生活的也会隐约有这种感觉,似乎我们要做点什么了。
但是,还不是很清晰。
我们要成为某个角色了,好像又不知道在什么TIMEING该做什么。
女儿的出现,可能是阿虎开始意识到自己变化的一个关键点。
他慢慢去改变,不知不觉中,去学习如何成为成熟的男人。
也开始意识到家庭的重要,人生的意义。
遇见修女是一场意外的邂逅。
《当我遇见你》响起时,阿虎感觉忽然遇见了爱情。
但是不是她,他不敢确认。
想前进又有点害怕,害怕错觉,害怕伤害对方,害怕伤害自己。
有很多辗转反侧的夜晚,会让他徘徊犹豫。
他也不太会表达,也不敢确信。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对于忽然出现的爱情,已经不再敢轻易尝试,也不敢追逐。
但是剧中阿虎要离开的那个夜晚,还是抓住了最后的机会,表达了爱意。
慢慢的有了家庭、有了爱情之后,阿虎还是表现出了成熟男人的风范。
打最后一场拳赛,我想是他证明自己的里程碑。
这场证明之战里面会有许多的东西。
例如:他给PIM的承诺,他完成了PIM希望看到的比赛。
他和修女的爱情,他结束了上一段感情,对过去进行交代。
对修女给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承诺。
他让女儿的认可,让女儿知道自己不是懦夫,让女儿能为自己骄傲。
做完这些交代,他也给自己的人生有所承诺。
好好打完比赛,让自己能在所有的困难面前不后退。
对自己想要的东西,不逃避、不推卸。
他很勇敢。
其实,阿虎这样的人,我们身边也有。
我很欣赏他们,可能他们不太突出、不太闪亮,但他们坚持了自己的梦想。
他们就已经很伟大了。
最后煽情一下,用自己的说话。
“梦想遥不可及,坚持做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如果能轻易放弃的便不是梦想,只是欲望。
”
开始就已暗含了结局,那黑白色的天空和云朵,飘荡着的斑驳的横幅是他们对孟虎的思念。
不知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影片开头阿虎站在上面展示的那个擂台就是他倒下去的那个擂台,看完全片再回过来看开头,真是一个让人心碎的故事。
毫不犹豫的把开头那段音乐设为了手机铃声,这样一个故事,够我回味很久。
毋庸置疑阿虎是一个有情有义的拳手,经历人生的风雨后,我相信导致阿虎最后几乎赴死一般的踏上那个擂台的,是他的放不下与看不开。
最后一刻他依然把修女的脸看成萍的脸,如果人一生只能爱上一个人的话,那么他最爱的绝对是萍。
虽然倾心于阿虎的情义与执着,却不赞成他以那样的方式去忏悔。
只希望可以有一份得之淡然,失之泰然的平和心境。
阿虎的主观意识太强烈,也许如果他不去参加这最后一埸比赛,他会终生活在无尽的自责与思念里面。
相比那样痛苦的折磨,无论输赢他都一定会去打这最后一埸,但他居然会葬送在擂台上却是我始料未及的结局。
也许出于影片的考虑编写了一个这样的收场,但在我的想象中我宁愿相信,阿虎能够走完他以后的人生,和修女,和宝儿一起幸福生活的人生。
也许有缺憾的东西才会完美。
为影片的开头感动,为阿虎的长情感动,为宝儿对父亲的爱感动,为修女的纯情感动,为萍的真心感动,为塔旺最后的拥抱感动。
阿虎这部片子还是小学的时候看的,看到最后哭的稀里哗啦,看见阿虎在擂台上被打的鼻青脸肿仍然不肯放弃的样子,感觉心里很疼,当时虽然很敬佩他的精神,可是怎样也无法理解他的坚持。
现在我已经上高三了,又看了一遍《阿虎》,却有了新的感悟,我所无法理解的只是阿虎的死,他的坚持并没有错,其实我觉得如果结局阿虎能够不死会更好,阿虎的死只是要强调坚持的精神,结尾他被打得那么惨,其实已经实现了阿虎他自己的新生
文/老夏 2010-3-25去年在长沙的上班的时候跟办公室的某位老男人聊起了一个话题:男人的成熟!
他的观点是:男人一辈子成熟要经历两件事。
一、上代人的去世;二、下代人的降生。
两件事不分先后。
作为一个以小嫩形象示众的我来说,就足够的理由的装嫩了。
因为两件事我都没有经历。
而那位老男人的观点很大程度上是平时一直关注女儿的成长,而且还说了之前的一年她的母亲过世给他带来的打击,一段时期内生活非常的阴沉。
头一回看《阿虎》的时候是VCD盛行的年代,那会儿但凡是新出的VCD,先租过来看看。
这本自然是更加。
最大的噱头是刘德华的第100部电影。
当然其实对我来说更大的噱头是女主角常盘贵子。
在之前我看过《星月童话》,然后我疯狂的迷恋这个日本女人。
不过其实很遗憾,到现在为止我好像也就看过这个女人的这两部电影。
中间似乎看过一个她演的很卡哇伊的日本电视剧,一点点,我已经忘记了。
头一回看《阿虎》的感觉是刘德华真的还是那么帅。
我迷过刘德华。
似乎那已经是1990年代初期的事情了。
进入到新世纪,虽然我年纪也不大,似乎对明星已经就不太感冒了。
《阿虎》的整个感觉除了觉得刘德华的帅和常盘贵子的女人味,我似乎没有太多其他的感觉。
中间应该是又看过很多遍的,因为后来不管哪个地方,都会设立一个所谓的电影频道,然后翻来覆去的放一些电影,想看不想看都会看到的。
而那个时候我也总是只为了消磨时间。
然后去年吧,闲着无事把《阿虎》再下下来重看,坐在电脑前,突然特别的感慨,看到在火车站孟虎找不到女儿抓狂以及在火车上把肩膀靠过去的镜头。
心生感慨:父爱如山啊。
再就加了一个感慨,最后被塔旺架着的时候,原来对手也可以被感动的啊。
最近一段时间有一天整理了硬盘。
把原本这些在移动硬盘里的电影都剪切到了E盘的film目录下。
然后把《越狱》系列和《兄弟连》加《灌篮高手》一起整理到了移动硬盘下。
Film目录下50多个G的电影。
发疯似的开始看。
疯狂的时候连着看了已经看过10遍以上的《独自等待》《阳光灿烂的日子》《当幸福来敲门》,以至于有人问:你是不是有强迫症啊?
今天再看《阿虎》,猛然间想起了开头说的那个在办公室说起的话题男人的成熟。
电影整个的时长应该是在105分钟的样子。
基本上到70分钟左右的时候可以为一个段落。
已经有最简单的一个体现:年轻时懵懂的孟虎经过我们所说的劳动改造之后,已经成为一个女儿口中所谓的“垂头丧气,像死狗一样的”中年男子。
但是在那个拯救女儿的镜头里,几句很简单的话却将父爱体现得淋漓尽致。
“对他说,叫他放了你。
”“不用啊,说吧。
”“告诉他,我是你爸爸”在一个很暗的拍摄场景里,一些简单的对话,然后各位演员那到位的表情。
让人无不感慨这个父亲的伟岸。
包括前面已经提到过的那些场景,火车站的抓狂啊靠肩膀,以及一个很小的细节,女儿买了礼物孟虎去付钱包括那个对话。
还有后面的女儿的甜品和把礼物送给父亲。。。。。。
所有的一切,都是孟虎生存的动力,男人成熟了。
因为下一代的降临。
而且突然间就这么大了。
当Ray在擂台被人叫下来,孟虎被当着女儿的面承认自己当年的错误。
然后要离开芭堤雅回香港。
这都是情节。
中间有个转折跟修女的非典型爱情。
当然那其实也是很值得去书的唯美爱情,起码我是这么认为。
直到修女和孟虎去塔旺那里为擦差的事道歉,孟虎的那个挑战。
这个是一个转折。
这个挑战孟虎是想给自己一个交代。
但是更明白,其实是给女儿的。
如我那个同事说过一句话:有了子女后,好像生活都是为子女了。
去一趟超市,什么便宜买什么,但是女儿看中的,价钱都不用看,买。
所以最后的35分钟关于那场比赛相关的东西。
特别是最后一回合前,已经可以说奄奄一息的孟虎,面对女儿:“爸爸,你还爱我吗?
”“你是我女儿,我永远爱你!
”用最近很流行的一句网络语言: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电影最后的独白:阿虎的出现,就好象一阵旋风吹过。
大家都受到他的影响。
包括宝儿以及孩子们。
个个都成长了。
孟虎像一个长辈一样照顾着孤儿院以及各位小朋友。
所以当这位上一辈的人离开的时候,大家成长了。
Ps:1、影片的导演李仁港导演了《星月童话》和《阿虎》,跟常盘贵子有必然的联系么?
2、拍摄的手法,一些镜头确实很让人感慨。
譬如拳击的场面,这不是刘德华的专长,譬如训练的时候一些阴暗的天空的镜头,3、再说常盘贵子。
确实非常可爱,但是很给人女人味,这是我一向的评价。
而且近景的镜头看到陈慧琳和张柏芝综合的影子。
这电影就好像刘德华整个人。。。
好像刘德华整个人生的写照 刘德华的一百部电影可以看得出来刘德华非常重视,,,极度用心。。。。
极度努力 但是却不尽人意,,,美中不足 剧情没有连续性 看起来一般 直到结局太拉了 我不懂刘德华是有什么智障设定结局 为什么要输,,,,为什么要死 我相信所有人都是想 他赢得对吗,,,,主角光环对吗 毕竟他那么拼命的奔跑 拼命的训练 拼命的抗打 结果呢就是为了赴死为了自我感到感动 简直可笑 简直睿智 刘德华说这个电影是他几十年发火最大的一次 因为拍结局的哪几场戏 中国和泰国游很多分歧吵起来还打起来了 他发火并没有站在中国这边 他只是一个和事佬 我是他多年粉丝这些事说实话看不上他 刘德华最该拿影帝的电影是天若有情 那里面的演技我认为是天衣无缝是神的表演、天若有情刘德华没拿影帝 颁奖现场我看了刘德华失望但不落寞滴一百部电影 刘德华投入了很多心血 当提名影帝的时候华仔是开心溢于言表的当错失影帝华仔的失望也是溢于言表的这个电影没拿影帝我看到他脸上的落寞 脸上的伤感和疲惫
第100部影片华仔用阿虎这个形象给所有爱他的人们一个交代当刘德华在常盘贵子车后奔跑再配上《当我遇上你》的背景音乐总会让人眼眶蓄泪 为了换回自己的尊严或许对他已经不重要但是为了博回女儿对自己的理解他依然决定站在拳台上不为胜利只为那倒下后的再一次站立我们没办法不被那种精神所感动你可以不理解他和女儿的感情到底有多深可以不明白他有多么地爱着那个女人但是你绝对可以明白这是一场属于自己的战斗一拳一脚都牵动着观众的内心我们不需要胜利 只要享受着那份感动就足以让影片成就阿虎这个角色
有意无意地刘德华的电影也看了不少了,但真正让人心有触动的并不多,潇洒帅意、动人的是眼球的吸引,而不是心灵或灵魂的震撼,但《阿虎》却真正让我心震了一回。
这是一部关于男人赎罪的电影,赎回答是自己年轻时候失去的尊严。
在拳台上击倒甚至击死对手,这是男人力量的证明,而台下打死对手却是违背体育道德的卑劣与懦弱,何况还带上了黑拳的帽子。
阿虎为之付出的是妻离子散,十年牢狱。
但这些代价偿回的只是形式,却无法偿还道义。
他可以获得理解,赢得同情,但无法挣回尊严。
而失去尊严,男人的灵魂也宛如岁月剥落的尘土,风吹而逝去。
同样,他的女儿也不认同父亲,并非不认同亲缘,而是不认同他的曾经失去的道义,一阿虎让自己的名分蒙羞,二阿虎没有承担其父亲的养育责任,而名分与责任便是尊严的直接证明。
于是,阿虎要做回一个父亲,一个男人。
他只能选择战斗,即使这战斗是血的代价,死的威胁。
因为拳头而失去,用同样的方式来赎罪,而死,是向死而生,让自己重生,让尊严复活。
他用自己的行动宣判了自己的生命,被击倒再站起,被击倒再站起,直到比赛结束钟响的到来。
当他坚持到将死之时,教练的一声:“阿虎,还有二十秒。。。
”,他又重新挣扎回神到拳台现实,全场寂静,鸦雀无声,只有阿虎挥出的拳头的击打声,当钟声乍响,轰然倒地,伴随的却是掌声。
不得不提其中的两个人。
一个是和刘对决的查猜,六条泰拳世冠金腰带。
刘的行动让他从鄙弃到愤怒到尊重,最后刘要倒下,他一手抱住扶他站立。
你可以说这是一种同情,但同情分施舍与赠予,施舍是鄙弃的产物,赠予则是理解的附身,而这是一种男人血液共鸣的理解与尊重。
还有一个就是常盘贵子饰演的爱人,她一直用摄像镜头摄录整个过程,看着自己的爱人向死而生,心如刀割,却一直没有放下那个手中的摄影机,因为她知道她的男人在做什么,在书写什么。。。
这是一种真正的爱,对自己男人理解的爱。
刘的电影很多,但好的电影的确很少。
《法外情》是爱与道义的挣扎与煎熬,情绪感人,但略显稚嫩;《雷洛传》二部演绎沧桑人生,跨时颇大,但略有脸谱化痕迹;《无间道》演绎出了人性善恶挣扎,引人深省,但却不免被梁朝伟、黄秋生等光芒掩盖;而只有这《阿虎》,他用自己的声音抒说一个男人的隐忍与坚强,朴实与无华,深沉而憾人。
或许也和刘的经历有关吧,出道时因长相俊人,演技一般,偶像派的帽子一戴十几年,他用自己的勤奋,书写自己的历史,抹去世人给他的那些肤浅的评价,挣回自己男人雄性的尊严,这不也正如《阿虎》么?
有人说,如果有一天你回头再看当初看过的电影依然感动,那么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它确实是部好电影。
一种是你没有怎么改变。
也许不尽然。
我是因为听《当我遇见你》,然后去找寻的这部电影。
现在我的歌库里还有这首老歌,可是不再有这部电影,我偶尔还会听听老歌,于是偶尔还会看看老电影。
虽然有时候我也会想,我是不是应该一个人到去过的电影院,然后一个人看我想看的电影?
就像我一个人去任何地方一样。
梁晓声这样评价过好女人,他说,“好女人是好男人寻找自己,走向自己,然后又豪迈地走向人生的百折不挠的力量。
”我想他说得对,至少我认可了。
一个非纯粹的拳击手,曾经为了金钱而打假拳的年轻人,最后为了找回拳手的尊严,以业界“老迈”的年纪出战而死在擂台之上。
当然,我们可以理解为他是为了女儿,为了自己这个父亲的形象和女儿记忆里的父亲相匹配,毕竟,Pim给宝儿的父亲记忆是从完美的角度来诠释的。
但我更愿意相信,他是为了曾经的无知而忏悔,为了自己的知音Pim和修女而战斗。
因为最后他懂得了男人的责任和尊严。
我们总会寻找到真正的自己,豪迈的走向人生。
这个过程可能会因为某一些特定的人而加快,如果是这样,她就是那个好女人。
于是他要让身边的好女人知道,他不再年少轻狂,他知道了什么才是值得珍惜的,他已经是一个真正的男人。
抛去其中有些无头无尾的感情戏份,我更愿意以我自己的方式来理解这部电影,而整部影片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不是拳赛,不是训练,也不是琐碎记忆,而是阿虎带着宝儿去Pim的墓地,他静静的为那个曾经他不懂得珍惜的女人拔去坟上的杂草。。。
在我看来这部片不是好片 主角为了金钱打假拳违背女朋友意愿 这是自私 后来在没有丝毫胜算的情况下 违背所有人的意愿去追求自己想要的 更是自私毫无责任感 导演拍摄手法也不能说好。。。。。。。。。。。。。。。。。。。。。。。。。。。。。。。。。。。。。。。。。。。。。。。。。。。。。。。。。。
不管别人如何评价,《阿虎》在我心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阿虎是一个人,叫孟虎,用影片中的话来说,他“曾经是一个拳手”。
但影片的全部,他始终是一个真正的拳手。
“你做拳手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这是ping问过阿虎的问题。
“我觉得应该是怎样赢得奖金!
”,这是阿虎入狱前的回答。
可影片的开始,阿虎自己问了这个问题:“我常常问自己为什么要打拳?
可每次答案都不同,所以我决定不再问这个问题,因为它不可能有答案。
”这是他出狱时的答案。
阿虎一开始并不想弄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他出狱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ping,可他不知道ping已经死了,而自己还有个女儿。
当他还沉浸在ping离他而去的痛苦中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又迎来了自己的另一场“拳赛”——“我终于明白,这个女儿,是萍留给我的最后一个对手,虽然我不能出拳,但我也一定会全力以赴。
也许胜负我永远都不知道!
”这也是影片的第二部分。
事实证明了阿虎也是一个很优秀的爸爸,“暂时”赢得了女儿的原谅。
可如果影片就此终结,父女二人从此在孤儿院了此一生,那么,这部电影决不能达到这样的思想高度,至多也只能以父爱的柔情感人路线博得女生们的青睐。
阿虎当年打假拳杀死了泰国的拳王,ping因此离开。
如今又面对女儿的质疑与怨恨,阿虎才真正开始了自己的救赎之路——“我不打这场拳赛我会遗憾一生”。
于是阿虎又开始积极备战了。
这场延续了20分钟的备战场景正是能把这部影片称作“励志片”的最好证据。
时光荏苒,青春不再。
阿虎不可能赢得了比赛,至少这是剧情需要。
影片的最后20分钟,导演又把它变成了一部“催泪大片”,连续5场的比赛,阿虎是身体上的失败者、却是精神上的胜利者。
在这部分仅仅只充斥着对手“呼、呼”的拳击声和自己女儿呼喊“不要”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中,感动得一塌糊涂。
终于,阿虎走了,当然,也完成了自己对于ping和女儿的救赎,不管称不称得上救赎,这里,暂且这样写下吧。
全片有两条主线:一是阿虎找回女儿并求得她的原谅;二是阿虎完成自己对女友ping的承诺。
都十分明显,当然,这两条主线也是联系紧密,如若阿虎不去打那场对于ping来说是追忆的拳赛,女儿会原谅自己吗?
已经记不清自己是第几次看这部影片了,但每次看都会有新的感觉涌上心头,这一次,终于才有机会梳理一下整部影片的故事情节和情感脉络,看一场永远也看不完的电影。
阿虎经历了人生的两次抉择:一次是到底要不要去找自己的女儿;另一次,是要离开还是留下。
第一个问题,他选择了是;第二个问题,他选择了留下。
这也是影片的两个转折点,导演几乎将105分钟的电影时长平分给了“阿虎追忆ping、阿虎和女儿、阿虎重回拳台”这三个部分。
不会觉得厌倦,不会觉得主题不清,只是简单的因为阿虎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只要选择了,就永远不要后悔,跪着也要走下去!
”最后,貌似爱情是每部电影都逃不开的“俗套”。
一部电影中的两个女人——“ping和修女”完成了最完美的交接仪式,修女从ping的手中接过了DV,拍完了那部永远也拍不完的纪录片。
阿虎,深深地烙在了修女的肩上。
阿虎的故事,永远也说不完。
导演赶紧去世吧
因為當年是在電影院和前男友看的,看完後對方立即為我而戒掉了煙。我已經忘記了電影中的每一個情節,但我記住了這一份感情。盡管,此情不再。
emmm...可以说是目前为止看过的华仔的电影里面剧情最不好的了,感觉啥都没讲清楚,电影不知道要表达啥,阿虎为了钱打假拳,然后Pim说着还是爱他还是离开了他偷偷生了他的孩子?阿虎为啥要打死那个拳手?不是说想拿世界冠军为啥跑去打假拳?赢了也有钱啊。还有女儿也挺尬...
剧情差不多忘光了。
单指演技而言,一直觉得这是华仔真正意义上的代表作。结尾令人唏嘘。多年以来一直忘不了《当我遇上你》这首歌。7.4
以前看的
刘德华的眼神...
常盘贵子搭配刘德华,这个风格真的很棒。很感人的一部电影,现在看来,依旧是张力十足的表演和故事。电影就是在讲故事,谁讲的好就看谁,谁讲的不好就不看谁,我喜欢故事里的主角,正如同我喜欢刘德华。
现在会用豆瓣的用户在当年都是小屁孩,90%都没有看懂,包括我。十七年后再看真的是完全两个电影。对豆瓣六点几的评分感到无语。
我是一个拳手,我知道在台上只能走,但绝对不能躲!
一个男人的赎罪 他是光荣的 不过最后他的死显得特别唐突且没有意义 打死过人的就一定要被别人打死才可以赎罪吗?那么打死他的这个人又要怎么算,会被长大后的那个小boxer打死么???
打拳的镜头换来晃去的 晕
想清楚再追上来,追上来就不能后悔了。
最美的常盘贵子,最美的Pin,最成熟的华仔,你连笑起来都显得有些勉强。
华仔最好的一部电影
一部让我看哭了的电影~~
常盘贵子
常盘贵子 暴风语音放VCD截了不少图 有爱 歌好听
2001年高中快要毕业的时候,好像去同学家玩,看的电视还是录像带,忘了,但故事情节挺感人的。
还是华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