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下,真的欲摆不能。
说心里话,我把相关的电影都看了,有的还不止看一遍一遍。
这个真的没有想到,计划竟然如此美丽,步步惊心。
太周密了,其实堪比现代的福尔摩斯啊。
人呢,看来是要多读书啊!
活到老,学到老。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误杀满天计1,我也看了。
还有哪个国产的瞒天记也看了。
女生误杀一男生,女生爸爸承担起一切,转移了男生尸体,将其藏在了正在建造的警察局地底下。
女生爸爸提前找到了另外一处很像的尸体,等尸体变成骨骸之后,找人将骨骸挖出来,并且和骨骸鉴定机构的保安搞好关系。
目的就是万一警察局地底下的尸体被发现,可以偷换骨骸。
感受:1.一家人去旅行的感觉真好。
2.这个男主身材健壮,太有魅力了。
得锻炼身体啊!
3.被害男生的妈妈,抬头挺胸的,很有气质哎。
抬头挺胸,可以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啊。
4.男主的一句台词,让我很感动:家庭是我的全部,为了家人,我可以不顾一切。
为了家人而谋划的一切 都是一个父亲该做的 结局的反转 道尽了解脱与放下二字 不管多久 埋藏的有多深 爱恨情仇就像一粒种子终究会冒头 生根发芽 每一次的风吹草动都是一次心灵的暴击 掀起千层浪 为了家人团圆 父亲的爱 不得不瞒天过海 一次次的被发现 一次次的担忧 哪一点不是提现一个做父亲对女儿的爱 但作为受害者的母亲的夙愿 怎么就能接受一具尸骨而放弃报仇雪恨 苦于没有证据而只为了儿子能入土为安 无论做什么事情 需要有计划并心思缜密 不露痕迹
2022印度犯罪片《误杀瞒天记2》,翻拍自2022印度电影《较量2》,豆瓣评分7.4,IMDb评分8.5。
正如2015年的《误杀瞒天记1》照搬2013年的《较量1》一样,2022年的续集《误杀瞒天记2》同样照搬2021年的《较量2》,一模一样,是纯粹的翻拍。
由于印度电影的片长都要2个多小时,中间要有场间休息,所以《误杀瞒天记2》《较量2》为了将剧情分为上下两部分而使得前半段都较为平淡,剧情拖沓,节奏感不强,和后半段反转再反转的紧凑节奏完全没法比。
印度电影中间设置场间休息对于创作非常不利,很多电影都因此而破坏了完整性,编剧和导演硬生生地要弄出个分界线出来,从而经常会上半段拖沓,下半段紧凑。
第一部的原班人马全部回归,继续猫鼠游戏,继续斗智斗勇,继续成功脱罪,继续为了家人而不择手段。
续集故事的构思非常新颖,和第一部的脱罪手段完全不同,两部电影的脱罪手法都非常精彩,男主是绝对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第一部和续集都与男主爱看电影的兴趣爱好息息相关,前作男主是将电影情节实战到现实中,续集没有延续这么做,续集中男主将电影兴趣发扬光大、做了制片人和编剧,以编写剧本为借口、探讨脱罪手段的可行性。
前作是男主独立构思脱罪手段,续集是男主借住外力来为自己脱罪服务。
续集中男主运作的电影迟迟不上映,故事出书只卖了几本,只有男主自己知道一切只是个幌子。
本片在挖出尸体时的反转,是意料之内的,很显然挖出的尸体肯定不是被害者,如果那样的话男主就伏法了,影片也就没意思了,两部影片的娱乐性就在于玩弄司法而成功脱罪。
男主真是个为了家人不惜一切的狠角色,不断和尸体打交道。
两部影片的价值观都是定位于男主不惜一切保护家人、知法犯法对抗司法体系,两部影片因此而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但是从法律上讲,男主犯下重罪却逍遥法外,价值观在续集并没有予以修正。
理顺一下《较量》《误杀》《误杀瞒天记》三者的关系——印度2013年的《较量1》是初版,印度2015年的《误杀瞒天记1》翻拍自《较量1》,中国2019年的《误杀1》翻牌自《误杀瞒天记1》。
本片(印度2022年《误杀瞒天记2》)翻拍自印度2021年《较量2》。
中国2021年的《误杀2》翻拍自美国2022年的《迫在眉梢》,和《误杀瞒天记2》《较量2》没有任何联系,简单理解,《较量1》=《误杀瞒天记1》=《误杀1》,《较量2》=《误杀瞒天记2》≠《误杀2》。
dtchhckgcudu gkctchkxxkgxjxtxtjxtjxfjxgjxxkcyoditxkzkxtkxkckculcvulchkxysrsrhsrhzjfxgcnvnbbkufufchchjccjjfduyrsurdyodyidtdtdtididtidtdididiftftidixurzruzrzufzfjzfjzfuzjfxfjxfjxtj fixfu
因为是翻拍,剧情走向大致了解,再加上影片时长的影响,整个人有点低迷,所以,这次不谈逻辑漏洞,只是简单表达下我的感受吧……先来说下事件的转折,也即所谓的触发机制,不是由言论来深化的,而是通过窗户、摄像头和目击者视角所呈现的画面来完成点睛,饶是进程缓慢,也能在这些片段里获得享受,充分说明了客体存在的重要性……再就是英雄形象的塑造,维杰代表着弱势的普通民众,代表着正义和物质的掌控,他是一个幻化的美梦,用以慰藉现实遭受的不公,然而,我能感受到的却是那种脱离本真的装十三,那种娱乐至上、爽翻了就不用反思的奶头乐。
当家人还在阴郁之中摇摆不定时,男主却在谋划着出书和电影,仿佛在提醒那些权势,俺只是陪你们玩玩,顺便想想续集该怎么拍,可侥幸过后,矛盾真的化解了吗,还是说就该使劲踩塌,末了当做谈资笑料……抱歉,过于严肃了,说这些只为一点:如何疗愈精神之伤,才是升华主题的关键……
1. 维杰埋尸时被一个逃犯目击,尸体被发现,他承认罪行。
在法庭上翻供,DNA鉴定发现不是sam的尸体。
原来他担心尸体被发现,提前写了一部自己故事的小说让人们相信虚构性,并在鉴定前偷偷调换了尸骸。
2. 第一部就是因为警察的暴力执法和体制对普通民众的不公平,才让观众欣喜于维杰一家侥幸逃脱。
第二部依然如此,如果有着公平公正的执法体系和完善健全的法医体系,维杰不会成功,即使成功也会让人无法释怀。
警察再次输给了自己的傲慢、自以为是和为所欲为。
3. 以反派的身份地位有一百种方法能搞男主一家,结果竟然只想用法律。
4. 真相就像一粒种子,不管埋得多深,总有一天会冒出地面。
5. 电影打动人心的地方,不仅在于精彩的烧脑和密集的反转,更在于情大于法和理的激荡。
6. 对维杰来说,这是一场圣战,要么赢要么输,但永远没有妥协。
7. 男主对于家人的守护,为了家人可以独自扛起一切的担当,对于家人出现的问题也从没有过埋怨和指责,也是对男性的一种期望吧。
曾几何时,国内上演了一部电影,好评如潮啊,导演被吹捧为天才(或者是监制?
),可惜啊,只不过是赤果果的抄袭。
如今,这部原作满血复活,再次归来。
不知道会不会再次遭遇“抄袭”。
这个问题,其实电影本身也表示了极大的担忧。
偷故事这种事儿,某些人的吃相实在是难看。
看着男主慢吞吞的架势,着实是让人着急。
关于版权问题,这次男主是“提前布局”了,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保护好自己,免得再次被抄袭。
当然了,这次男主的布局可以说是相当“煞费苦心”,眼看被逼到山穷水尽,一转眼柳暗花明。
“天才”导演自个儿大概率是编不出来的。
在第一部里头,男主凭借“影迷”身份,成功瞒天过海。
甚至把几个“腐败”的警察给连带进去了。
不过,这把剑一直悬在头上呢,男主可时刻没有放下。
时不时的,会通过“看电影”的方式提醒自己,自己依然是那个被盯着的人。
对于事主的老妈,男主大概还可以坦然面对,因为这货其实也不是什么好人。
但是对于事主的老爸,男主大概还是无法面对,这一点在故事的结尾,男主也特别交待了一下。
而且,当年的事件,对家庭、对女儿的伤害依然存在。
这终究是个心结。
隔壁的邻居,烂人一个,整天喝醉酒打老婆。
但是,也不妨碍他时刻提醒男主,当年的事儿并没有过去。
当然了,这个隔壁邻居,竟然也是反转的一部分,不得不佩服剧本的精良。
当年被男主“连累”的俩“腐败”,这次又被重新启用,卷土重来。
不得不说,右边这位是一点记性不长,查案过程中,还是“吃拿卡要”一点不落。
当然,“始作俑者”还是事主的老妈,这次联合了一个相当强悍的大领导,重组小队。
是的,隔壁邻居家的一对夫妇,是卧底多年的警察。
不过,男主是相当的“罗辑”,内心强大的一塌糊涂,卧底警察无论是卖惨,还是共情,哪怕是突破了男主的老婆,也无法突破男主。
无奈之下,大领导决定——悬赏。
旁边的小黑虽然自身腐败,但对于这一大笔悬赏的资金来源却表示了昂然正气。
大领导丢出了一句,让人明白了小黑为什么会“吃拿卡要”当成稀松平常了。
甚至在最后,狼狈收场。
大领导的领导,也说了一番耐人寻味的话。
不妨解读一下,案件破不了是什么大问题吗?
不是。
时间总是会将那些曾经的喧嚣抹平,关键的问题是,不要引发舆论。
重要的话,一定要说三遍?
而事主的老妈,在以为胜局已定时,只关心一个问题——自家的儿子干的那点龌龊事千万不能曝光。
他们有足够的把握,因为男主本身也不愿意曝光。
这样的悬疑片,剧透是最大的伤害。
故事里头出场的貌似“无关痛痒”的人物,都有极大的用处。
绝对不会有“废笔”。
故事里头的编剧,是一个关键人物。
令人羡慕的是,基本啥事儿没干,坐收版税,赢麻了。
故事的最后,给了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不过,事主的老妈,真的会这样算了?
这大概取决于会不会有“续集”。
封面图片上的“白色代码”,一定要注意是大写+数字,全匹配。
最近发现微信后台有时会删除设定的自动回复,如有后台消息后未自动回复的,烦请告知,谢谢!
bug:1.挖出尸骨,会拍照才对,毕竟是案发现场,另外法医那边收到也会先行拍照收录,一比对明显不同。
2.警察一直都关注这案子,不可能收到爆料人的消息,还不对主角家进行监控or封锁,主角还能在回家再出去溜达。
3.主角去法医鉴定那边调换尸骨,就算躲过房间监控,但他开车过去也一定能被监控拍到,况且保卫被他灌醉,抓保卫询问没理由包庇男主。
4.两份尸骨的土壤差异过大,警察局的由于水泥封顶,与墓地的风吹雨打,明显能发现被掉包的尸骨不是来自警察局(而且去墓地拿尸骨,下着雨,明显是潮湿的,警察局那边是干燥的)。
5.女警长不可能明知主角暗度陈仓,拿到尸骨后还释怀放过主角一家;片尾的新警长也是高智商人设突然降至为0。
该剧豆瓣评分7.3分,但我个人只能给7分(8-0.5-0.5),半分扣给剧情直接“艺术借鉴”原作,几乎没有二次创作,半分扣给里面的任务塑造。
首先要吐槽一下,印度人原来也搞翻拍这一套啊——《误杀瞒天记》原本就翻拍自印度电影《较量》,这一部翻拍得质量很高,知名度远超原片,这一点无论是从豆瓣评分来看,还是从《误杀》翻拍自它来看,都毫无疑问。
但是,《较量2》上映了,你《误杀瞒天记2》又赶着赶着上线了,这也太商业片了吧?
接下来看看剧情:原本较量2相比于1就有一点点强行续写的感觉,有不少不合理之处,然而瞒天记2的剧情和较量2相比,不能说一模一样吧,但也可以说是高度还原了(高情商:尊重原著;低情商:基本照搬)。
对于看过较量2的人来说,瞒天记2可以说一点意思都没有,翻拍就算了,不仅没有减少较量2里面的不合理之处,反而把男主老婆塑造成了让人讨厌的受害者形象,看得人窝火。
我只能说,对于没有看过较量2,并且又看过瞒天记1的朋友,那么可以看一看瞒天记2,不然的话,还不如直接看瞒天记1+较量2。
随后,就来到我比较喜欢的吐槽环节了,犹豫槽点太多,挑几处我最不喜欢的点来吐槽吧:1、新角色警察署长(具体职务忘了)可以说除了耍几个帅,装几个X,啥用没有,关键剧情的推进要么靠恶警察,要么靠女警察长,可以说和他没有任何关系,强行加戏。
他一出场的时候那气氛啊,音乐、背景、场景全部搞得牛B哄哄的,自己和自己下象棋,还说什么“想敌所想”(大概这么个意思),结果全片他从来就没想到过任何男主想到的情况,“破案”还是老三样:监听、恐吓、刑讯逼供。
破案全靠运气或者非法手段不说,挖出来东西了,检测结果也不等就非要强行抓人还要开听证会进行审判,怎么,是怕在等检测结果的几天内,男主在你们经常眼皮子底下跑了么?
当然,结合后面男主还能跑到警局搞事,他的火急火燎赶着审判好像也有几分道理,只能说又是让我们观众自己帮电影自圆其说。
2、诸多刻意的巧合,或者逻辑上的漏洞,比如:(1)男主的监控价值无量,并且男主刚好就看了监控,并且伙计刚好就听到了警察在干啥,不然就和家人出去玩儿了(当然,这个都还好说,毕竟他只要看了监控发现警察局异常,自己去了解也可以,但又可能直接被扣住了)。
(2)警方的监控形同虚设,男主不知道多少次在警局或关键地点来去自如了,警察愣是就没发现。
(3)要是警察发现东西后,当天就检验呢?
就不能凌晨挖出来,第二天白天检验么,男主这风险也太大了,全凭巧合和太多人是饭桶过关。
(4)男主资助的那个人直接成了同伙,那警察就不能查到这条线?
(5)影片中的证人或者证词,都是7年后唰唰唰就集中出现了,咋滴,7年前就没有一点风声呗?
比如那个在雨夜看到了男主的邻居。
或者说,这个警察署长,是新上任的,今年才到的当地?
(6)如果那本书出版前,警察就找到了东西呢?
又或者,警察找到东西后,按照书中的情节,直接去找书中被“勾搭”的两个人顺藤摸瓜呢?
其实,还有很多槽点,实在是吐槽不完,这一趴就到此为止吧。
不过,这部片子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不然我也不会给出初始分8的评分。
我觉得本片还是有几个部分还是相当精彩的,精彩的地方我就不过多赘述,只给大家抛个砖引个玉:1、人性的恶。
这一点电影有太多的展现,不仅仅只在片中的“上层”人士,比如官僚主义,欺软怕硬,又或是男主身份地位转变后身边人对于他看法的变化等等,更在于贯穿片中的社会和人的混乱。
2、所谓的合法与合情。
这个东西更不宜深聊,我们只需要知道,有的时候,即使是正确的事情,做了之后也会导致诸多问题。
更何况,男主合情的行为,其实也充斥着不合法的内容。
3、男主一家(除了他自己以外),面对再次被纠缠的惊慌失措。
在那种情况下,慌乱与害怕其实才是人之常情,这很真实,虽然男主老婆有点用力过猛导致我很讨厌她,但也正是这样才引起了戏剧冲突,也让我们加强了记忆点。
4、最后,自然还是这部影片的多重反转了,虽然这些反转和较量2可以说一模一样,但至少没有去胡编乱造吧。
总而言之,《误杀瞒天记2》单论影片本身来说,还是值得一看的,但如果是看过《较量2》的朋友们,那我觉得就没有必要看了。
剧本可太爽了,迫不及待想嘎个人实践一下/doge
1其实是小人物与权势人物的交锋,2从动态故事变作了静态对抗,可看性太低了。尽管保留了1中有一些受到好评的剧作方式,但仍不够好看
最后20min太精华了 所有的一切都合乎情理 又出人意料
结束在第一部就可以了 又出2小时纯圈钱 拖沓无比毫无新意49
7年前那部口碑炸裂的续作,虽谈不上惊艳,但也算是相当不俗的。爱看电影的男主角,这心理素质实和知识结构实在太稳定、太强大了。
前四分之三烘托气氛,后四分之一开挂逆袭,反转算让你玩明白了,强势女领导终于一败涂地。
最后反转还可以,算是很不错的续集了。
为了最后10几分钟的反转,前面铺垫的时间也未免过长了。而且谜底不知道如何揭晓,还专门找了个作家上门去讲。
第一部导演作古之后,第二部好像也不行了,虽然就是较量的故事,算是个精装版吧。
很多细节交代太直接,生怕大家看不懂,没必要。
根本没有照搬《较量2》的剧本,宝莱坞确实是有着比考莱坞、托莱坞等更加强大的实力,把原版的日常生活太过琐碎的缺点改了,结构变得完整了,片头也是做的非常好!
远不如印度之前的第一部。太拖沓,前一个半小时可以快速拖进度条,用十分钟了解男主要拍电影和当年有埋尸目击者两件事就行,另外的铺垫虽必要但不看也影响不大,因为这回的作案可以说是没有手法,全是逻辑漏洞,很简单随便。然后是男主身陷困境的阶段,最后半小时反转。整体来看,故事本身没有出续集的必要,硬写出来的剧本不及格。
精心修剪的胡子一丝不苟的发型,男主依旧开挂。换尸骨这招绝是绝,但是这么重要的证物一人看守且就随便放进连封条都没有的纸盒里,多少太牵强啦。
调包计
这续集拍的没啥意思
2021年这个剧本就拍出来了,紧接着1年后又找原班人马重拍一遍,这个操作真的很骚。。。
反派雷声大雨点小
太牵强了吧,就是为了编而编。两个多小时完全可以压缩在1个半小时。
【2023/04/05】
跟1比太差了,节奏逻辑都差太远了,男主一个神家里三头比猪还傻逼的队友。这个证据掉包太牵强,还有那个电影编剧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