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个人是非常喜欢JENNY的她是一个充满灵魂感的角色 通常会自怨自艾的人物在影视作品里面都不太受欢迎尤其是在描述生活的场景里面 这样的角色一般都有点不合群或者说有些格格不入的感觉首先 我们从剧情看JENNY刚刚毕业便投奔他的男友TIM事实上不能因为JENNY是直人变弯的就对她表示不赞同而JENNY是一个作家通常 搞艺术搞文学的人都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这类人被生活影响却又不甘世俗想要在现实中寻求自我所以会做许多 旁人所不能理解的行为举动JENNY做的很多事情 根本就与任何人无关她最开始 是有努力的在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中寻求平衡但 来自于TIM的愤怒MALENA的伤害以及后面出现的CARMEN、NIKO(是这么拼写么 我对这个人物印象不深)让她逐渐放弃了争取对于现实的感官每个人都在伤害她可是这种伤害不是直接的是无形中的JENNY是个敏感的角色 是一个会构造精神世界的角色当她走进自己的世界里面的时候 别人没有办法拯救她并且对于她而言 那些也许并不算的上是帮助JENNY和SHANE都是伤痕累累的人物并且她们俩都用自己的方式去吞噬这些伤痛SHANE不是花心 而是无法感受可以到达心灵深处的爱对于SHANE来说 帅也许是她最大的麻烦“爱我的人都想要跟我上床”而JENNY则是用自己的行为去表达不理解和愤怒还有悲伤但是 这些行为 在其他人眼里都是不解的作为JENNY身边的人 只能安慰和关怀却给不了她安全感和感同身受JENNY残破的记忆片段 毕业后一片狼藉的生活都将她一步步推向堕落的深渊而她虽努力的想要挣扎可是她的骨子里是个 绝望的 自卑的 悲观主义者然而对于某种人来说 这种深入骨髓的自卑会造就表露在外的骄傲、自命清高因为自卑的人极度渴望得到认可对于JENNY来说 她唯一值得骄傲的就是她的写作那不仅仅是写字 那是她在撰述她的人生 她的灵魂所以 她又表现的好像很傲气一方面来自于一种文艺的自命清高一方面则是对于自己的某种肯定感我印象中很深刻的一幕是213POTTER和TINA的孩子出生了SHANE和CARMEN刚刚大战完毕而接到POTTER的电话准备出门时听到她在浴室里哭泣而SHANE发现她在自残可是什么都没说只是拥抱了JENNYSHANE是懂JENNY的SHANE明白JENNY的痛苦和愤怒所以她什么都没有说而也是就这一幕我对JENNY的理解又深了一点我更加钟爱JENNY这个角色如同一开始她清新的如同绽放的花朵俏丽的出现在我的眼前一般其实我觉得我写的太单薄了 JENNY是一个非常复杂又非常简单的人她只是缺乏爱身边的人对她太苛刻了她需要更多更多的理解每当她发现和谁比较投机哪怕只是几句话、几个爱好一样她也会如同孩子得到礼物一般惊喜异常多么可爱又可怜呢
我真是爱死Jenny着急求人时连珠炮似的说"please, please, please"的模样了,那种楚楚可怜的柔软姿态,让人怎么拒绝?
405那一集Jenny小姐踩狗屎的在酒吧遇见了算计进行时的一对CP,她在那两人面前分别自称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人(当然其中一个是她自己),她当然不愿意计划没实施就被当面拆穿,于是她语速极快的对着当时身边正在跟她抱怨Les Girls里面把自己带入并丑化的Alice,说了三个please,外带请一个星期星巴克的优惠条件,Alice才被逼无奈的被Jenny骑在身上狂吻。
那段简直笑死我了,其实从S4开始全剧的走向就开始有点轻喜剧的感觉了,搞笑的功力还是很不错的。
尤其是406前十几分钟的连环夺命电话,每个角色都有相当精彩的表现,特别是极其反常的抓着兔宝宝啃巧克力棒遭受多面夹击差点疯掉的Bette大人,以及精彩模仿法国口音英语算计之前那对CP的Jenny小姐,哈哈。
实在太搞笑了!
回到Jenny身上,多愁善感的作家,当然在没出书之前基本是自封称号的无业游民。
性感妖娆的小女人一个,头脑笨笨,基本没什么情商,虽然带着与生俱来的邪恶,觉得自己受了委屈便一定要打击报复,手段也算是不错,但她经常不考虑后果,只想解燃眉之恨,而最终往往是报了仇也得罪了一打人。
Jenny就是这样一个随性到只看眼前,而从来不考虑未来的小女人。
有人说Jenny是天蝎,但我知道Jenny是彻头彻尾的双鱼,totally双鱼。
我决定追TLW完全是因为S1里面销魂的闪着一对随时能掉下泪的大眼睛无辜的像个孩子似的Jenny,当然肯定还有和她最配的Marina女王啦,这对宇宙最来电CP,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没能延续真是太遗憾了。
有人说Jenny做作,我倒不觉得,只能说她是随性不羁,多重人格,而绝非做作。
如果Jenny做作,那Adele得妖魔化成什么?
如果Jenny做作,那Bette大人一定是假high的典型(没有冒犯的意思,我在专门写Bette的时候会解释)。
当然她撒娇的时候,确实很嗲,但她就凭借这一点就能把很多人迷得七荤八素的,比如Tim和后来给她投资电影的那个老头。
然后,Jenny其实是很杯具的一种人——在陌生人面前人缘超好,而在熟人里面却人缘极差。
她是个有轻易诱惑别人能力的小恶魔,但她曲折回转的多重性格(和童年的经历有关),异常敏感比天气更善变的情绪,加上几乎为零的情商,让她的朋友实在是难以忍受。
其实,Jenny夹枪带棒的说话方式并没有出于任何目的,她从来都没有真正的想去伤害谁,只是性格使然。
首先,Jenny的逻辑基本是背离大众的模式,她认同的一些价值观,可能在主流看来根本难以接受,所以很多事情都是一个观念问题,Jenny自己认为没什么问题的做法,可能在别人看来就很卑鄙或者恶劣了。
比如Jenny把周围的人都写进了小说,笨笨的她虽然变换了名字,但Bette换成Bev,Tina换成Nina这种替换,还不是一目了然么?
而且她还把朋友们性格里缺陷的一面无限放大,写出来的都是比较BT的东西。
先是Alice,接着是Bette,都完全接受不了Jenny的“恶劣”做法,但Jenny一直一脸无辜的说着一些根本不能为自己实质辩护的话,非但没解决问题反而雪上加霜。
其实,我不认为Jenny写书的做法是特别恶劣的事啦,但只是Jenny太不会处理事情,才弄成后来几乎众叛亲离的局面。
这也算是情商问题吧,Jenny好像是个从乌托邦里出来的人物,估计没有Shane同住的话,生活都不能自理。
还记得S3里,Jenny在加拿大Shane&Carmen的婚礼上,邂逅了一个女作家,那人跑到Jenny家找她时,Jenny打开冰箱发现酸奶已经长毛了,然后两个人没所谓的丢下不管,继续厨房激情的翻滚。
太感性的人,就是这样,不太会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活,一切都围绕着心情和激情。
这样的人也就适合出现在纯爱小说里了,像Jenny这样的人,进入尘世是很容易四面楚歌的。
哎呀,我都晕掉了,Jenny这个问题一篇文章也说不清楚,我承认我的表达能力确实还没修炼成熟,怎么老觉得乱七八糟的。
Jenny是我最爱的一个角色,很遗憾,也是我最讨厌的一个角色,她就是这样一个让人矛盾的家伙。
而且,到了后面几季,据说是由于演员和编剧闹不和,导致Jenny被写的越来越扭曲,当导演拍自己写的书之后,Jenny急剧膨胀,变得非常嚣张,结果被自己的小助理算计,从万米高空瞬间落到平地,差点摔个半死。
同时又被自己此生最爱和最好的朋友一起戴了绿帽子,可怜的Jenny也是TLW里面唯一一个非自然死亡的角色。
至于她的死,到底谁是凶手,现在还是一个谜。
ms每个人都有动机,但又都不太可能,完美的开放式结局,这也是编剧的精妙之处吧。
也许永远都解不开Jenny死亡之谜了,或者等电影版出来?
我是基本不怎么指望的说。
Jenny有最深邃的思想,最迷人的才华,她对人和事的感知能力远超过在耶鲁学习过艺术的Bette。
Bette也是我很喜欢的一个角色,在做事风格和人格上很欣赏,但我一直认为Bette在艺术上有假high嫌疑(这一点跟Marina对文学的评论有点相似),至少她的很多感悟都是后天学习和被教授的,而Jenny的感知力是与生俱来的,是天赋。
所以,Jenny绝对是一个天才。
可惜,Jenny就是这么一个扭曲纠结的天才。
她的命运总是走在一般人的前面,她经历过太多一般人一辈子都经历不到的事情,比如童年被亲生父亲QJ,比如几乎准备跟男友结婚的时候发现自己无可救药的爱上了一个女人,比如从卑微的寄人篱下到万丈光芒的畅销书作家,比如遇到贵人成为导演到被小人踩的无话可说。
Jenny是一个颠覆性的角色,而她的一生都在颠覆,甚至包括她的死。
但我觉得,这是一个相当精彩的角色,作为第一女主角(当然也有人认为女一是Bette),Jenny当之无愧。
她就是这样一个让你咬牙切齿的同时还能继续爱不释手的一个人,非天使即魔鬼,Jenny,你赢了。
写于2010年9月4日
TLW六年,一字记之曰,Jen。
第一季中后部分就已初见分晓,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这个人。
纷纷扰扰闹轰轰的六年,就是Jen那个充满幻想和矛盾的大眼睛和小脑瓜里的拉子世界,以及她在其中如何置身。
T&B,Al,Shane,The Planet或者改个名叫Hit,都只是陪衬,过眼云烟。
自恋的自卑的自私的,脆弱的狂妄的任性的Jenny,即主创那人的化身,在LA登上贼船,在拉子欲海中历经风波,自残残人,终于到岸,沿途所见异域风景,即成一部The L Word。
如果以,譬如读《镜花缘》又或《西游记》的心,局外人的态度,来观赏,TLW不乏奇观。
然而同志观者大都避不了带入,避不了“被代表”的YY,因此怨声载道。
TLW真的代表了你吗,想代表你吗?
想想清楚。
TLW只是Jen的奥德赛。
主创者IC或许曾经有过想代表的念头,但是最终,TLW是她个人的变形记。
同志们要感谢她,因为她制造了声音,赚得了注意力(还有$$$),同志们不要带入太深,因为,风光离奇的L之旅,只属于Jenny,不属于你。
shane嘴里还叼着牙刷,忽然听到jenny说你知道是你,shane还一脸迷茫,然后j接着说,是你,你伤透了我的心。。。。。。
s转而一脸错愕,惊愕,然后。。。
然后又浮现出那么一点儿惊喜。。。。
然后她走出去,说我这一个礼拜的别的没干就道歉了。。。
j打断她,说,我发现我爱上你了(说着她耸耸肩)。。。。
好么,现在我跟那些蠢姑娘一样了(说完她无比淡定的飘进屋了,一个隐忍的侧影)。。。
s叫她,然后她又淡定的飘出来,S走过去,拥抱她(失望啊,本来以为会吻她的,大概j也这么想)。。。。。
然后。。。。。。
哦她们终于捅破那层窗户纸了,从看第一季的时候我就迫切的希望她们在一起。。。
瞧瞧,多么和谐,啊!
该如何表达我对jenny这个人物的热爱,尽管很多人对她是恨之入骨。。。。。。
谢谢编剧,谢谢,如果没有这一幕那么这部剧将是我心中一个巨大的残念。。。
不过,终于,她们。。。
在一起了撒花
出水痘在家,看完了《the l world》最后一季。
和很多很多追剧的小朋友一样,故事的尾声让人突觉戛然而止之感。。
说不上哪一季是最精彩的,因为每一季都有精彩都有值得回味的片段..shane和jenny在一起了。
alice是第一个发现这段绯色爱情的。
群发的八卦手机短信,每个人被这内部言情剧shock到了,大家的反映很有趣,笑得很嘲..有人从跑步机上跌倒,有人在开会的大笑失控,有人骂骂咧咧的傻笑...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抑制不了的内心雀跃。
的确,这会让人喜形于色的当场宣扬一段刚被昭然于世的地下恋友人..这是长长的TLW剧中我最喜欢的片段,little jenny还有温柔小野兽shane。
她们的每次拥抱和kiss带着宽容和心安。
回想之前的之前shane给jenny剪的短发,两人帅帅的走在路上的样子,两人像是最依赖的老朋友一般一起生活的时候,一起分享一个热狗的时候,互相鼓励支持的时候...最终的最终,爱情使得两个人少了宽容,做朋友容易做情人难,是这样的,无论异性之间或者同性,友情总比爱情宽阔得多,爱情的本质就是排他性。
我喜欢看一群女人眉飞色舞的八卦着shane和jenny,喜欢alice用激动地语调嚷嚷着三点钟方向有两个坠入爱河的傻子,喜欢这样的一集,让人感到相濡以沫的美好,就像之前的alice陪着郁闷的shane画花她的ck广告墙时候一样,淘气的,贴心的,默契的,有关友情的,共同进退的。
本在dana去世后我停了好长时间没有追这部剧的,所有的感触在她们在一起了的时候又都回来了..只是此间的愉快太短暂了。
争吵,无理取闹,掌控欲,不安定感..闹腾的jenny,却是真实的,不忍心责怪。
你们都是受伤的小孩,你们都是渴望爱的小孩,你们不像bette和tina,你们缺乏坚定的自我,所以总会为了别人的眼神别人的期许搞得自己很累很累。
是的,shane和jenny都一样,因为怕失去这段友情所以以为以爱情的名义把对方就能永远留在身边了。
错了吗?
或许吧..jenny,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假象敌。
打开衣柜丢掉所有的东西也无法丢开乘载旧情人的记忆,你和shane都一样。
shane,每次爱一个人为什么总是让自己搞得很累?
..你总是表现的那样漫不经心却无法掩饰内心为对方考虑很多甚至想太多的痕迹。
在这荒芜的世界里,如果你真能没心没肺的去爱了,那你就不会不快乐了。
失去过,遗憾过,所以懂得。
如果能这样继续该多好..当tina和alice看着jenny准备的bette与tina的送别录音带准备原谅时,当shane有万种说不出的不适应任然默许着J与自己十指相扣说着“我们”的时候,当laz girls影碟被发现偷偷藏起的信被shane找到的时候,jenny,为什么什么都没有解释就以死亡来回应所有人的质疑呢?
...我知道无论多么扯的解释多么无耻的借口都可以让大家原谅你的,因为你是jenny,神经质,小邪恶,歇斯底里,自私的受伤的小孩子。
结局来得太匆忙,戛然而止。
Dan Gagnon - The L Word ThemeKinnie Starr - AlrightSweatshop Union - Better DaysWild Strawberries - BluntBroken Social Scene - Looks Just Like The SunLuz Casal - Un Ano De AmorFlunk - See Thru YouLucinda Williams - Right In TimeCopyright - Rock MachinePortishead - RoadsElla Fitzgerald - Lets Do It (Lets Fall In Love)Fundamental - Serve ItJason Collett - Blue SkyJoseph Arthur - In The SunSnow - LegalThe Murmurs - GeniusDamien Rice - CannonballBonobo - FlutterThe Be Good Tanyas - In Spite Of All The DamageMarianne Faithfull - The Pleasure SongJoan Armatrading - The Weakness In MeFantcha - Sol Ja CambaLeonard Cohen - In My Secret LifeConnie Francis - Everybodys Somebodys FoolKinnie Starr - Sun AgainPhilosopher Kings - I Am The ManNick Cave - People Aint No GoodLiz Phair - FlowerDamien Rice - The Blowers DaughterMr. Airplane Man - Up In The RoomPavlo - AdieoRufus Wainwright - HallelujahRalph Myerz & The Jack Herren - NikitaDan Gagnon vs KMN - The L Word Theme (KM-N-Trance-Remix)
<第五季第八集> 2009.4.8那一晚入夜时忽然大停电。
不记得墙上时钟画面是几点几分,只记得整个洛城从灿若星空的繁华中跌落。
城市瞬时暗了,天地喧嚣却因为停电而陡然变成一处广场,集合起无数平静真实的情感,就这样在莫名的波澜中撞到了迅疾却注定的机会……当时shane在msn上说,……这一集的每一对儿都在大停电的洛城夜幕下真挚地做爱。
我于是跳过了眼前的,直接把第八集拖出来,拖到那些镜头里,却意外的被打动。
平行蒙太奇的画面,配着一只香甜如橘的甜蜜曲子。
在停电的洛城夜边、在炎热的黑暗中、在她们的身体之上,反复唱着:Everything is perfect now.Bette和Tina被困嘎然而止的电梯。
从第一季恩爱到第二季痛断直至第五季的陌路及朋友关系,很多人已经接受不了,而我则安静地等到这个我知道的结局:所有的伤害和隔阂终于到了土崩瓦解的时候。
在时间停止、世界无关的这一刻,她们终于跌撞跋涉到找寻彼此的路途上,一起回家。
黑暗中,曾经心灰意冷的Tina哭着对Bette说:我一直都爱你。
……我的双眼一阵酸楚刺痛。
哪一对深爱过又相互伤害过的人,能在经历漫长迂回的的挫折和变迁后重新爱回对方,得到重新探索和回味对方身体的机会,得到重新获取那属于自己的灵魂的追寻道路。
那样幸福又心碎的揉砺对方的身体,将之视如血肉,一同穿越久长的黑暗,直看到洗净的阳光落在彼时的窗前。
……------------------------------<第六季> 2009.4.15这一季,好像真的shenny了。
看着那些为之激动的铁丝们,我并没像想象中那般哀莫地、无休止地怀念Carmen。
只是觉得,这就是生活里的感情,顺其自然、惯性。
近在自己身边的世界最大、最优先。
只要在当下,对当事人无害,你我又有何理由去所谓残忍。
无论怎样,从那一年到现在,这出剧陪伴我从一个孩子转变成一个有血有肉的女人;让我在一个人的每一个夜里狰扯的痛哭后终可静静睡过去,在没有人出现的梦里为自己掖紧被角。
让我有幸听到了Damien Rice。
只是一些日子慢慢慢慢过去,我依然是一个不会在近前的世界里惯性生活的人。
我时常想起Carmen,想起你我生命里,唯一的那段爱,唯一的那个人。
即使它离我而去。
------------------------------<第六季前三集> 2009.4.20昨晚看了S6第二集,后面很卡,等了将近半小时终于放弃。
然后就在第三集开篇看到了shenny。
我并未太多念及carmen,因眼前所见已大致了然于心。
发展到如此境地其实早已与从前没有了关系,也不觉得有何刺目或黯然,因这确已是在另一处了……况且shenny也是除carmen以外的一个心头好,呵。
她们两人的kiss,带出的是这么多年来关注这出剧的我们这些人,共同相伴着一起走过来的那种漫长却又将倏忽而过感情。
从Bette与初恋重遇的段落,联系到其他几人的分分合合,我觉出了完结的味道,对编剧为此铺陈安排的情节发展冷静的无话可说。
有些心结终是要解,然后看到自己和时间的本来面目,继续生活。
------------------------------<第六季前五集> 2009.4.21第六集看到一半又卡了。
Helena和那个伤害了她的导演重遇并按耐不住自己,这些段落都是解决所有遗留问题的完结暗示,看的我继续无奈。
我不喜欢Alice。
在我眼中,她是这些人里最普通的。
只是对Dana的那一段,我难以忘怀。
我很欣赏Tasha对感情的认真和对原则的坚持。
如今也只有远离喧嚣社会、在战场日夜面对生死抗衡的女军人,才可能拥有这样稳定传统的行为标准。
即使这个人偶尔刻板迟钝,也觉得合理且可爱。
Bette依然那么优秀强大且感情丰富。
得到小太妹对她们领养自己孩子的认同和渴望时,这个见过无数大场面和命运起伏的女人,又润湿了眼眶。
Jenny的性格发展是我最喜欢的,即使她展露出来的都是令人难以忍受的东西。
她是最需要陪伴和保护的,她的脆弱和神经质已经成为她无法逾越和改变的性格特征,是她的一部分。
理解的人,能预感她经历过怎样可怕的伤害、自毁和后来落差极大的蜕变才扭转到如今的自我散漫、暴戾无忌。
我能看到的,是她拥有的一针见血的智慧和小小女孩的赖皮可爱。
她像置身事外的black angel,用穿越过黑暗混沌的心和真实到令人刺目的面孔,对这个世界欲取还留,不需要被了解。
除了shane。
除了落下她作为直人的最后一滴眼泪时,为她剪去长发的shane。
她们之间的感情,是人在低处时,难得积攒起的那种不为自己所知的相依为命。
所以我觉得,她们之间发展到爱这一步,让人产生类似满足了儿时记忆的那种实在的温暖。
但冷静时,还是对此有恐惧。
因为爱的背面有什么,我们都已体会。
只是,这样好的感情,也依然不能在据为己有时对另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有限定和制约。
所以,当jenny要以丢掉衣橱的旧衣物作为挥别过去和崭新生活的开始时,shane拿过她手中的carmen时期自己最常穿的两件衣服,认真说:这些我要留着,我不会丢弃她。
好吗。
我们肯定会记得的,是我们曾经深深伤害过的人,她们在我们心中,有着和爱同样重要的意义和位置。
因为她们给予我们的,是比爱更为广泛的恩赐和漫长的惩罚。
请不要问起,请让我记得。
请让我在拉起另一个人的手时,欺骗自己她已经原谅了我;请让我在自己老去时,认为她始终都没有原谅过我。
她是那样爱我。
当shane因为想起carmen而静静所思,我便已经满足的眼睛红红。
——————2015.3补充——————在《THE L WORD》剧集结束后的某个访谈里,导演(这部剧的主创人员几乎全部都是女性)说起这部剧的创作动机。
她说当时(2002年)美国已经有了关于男同方面的剧集《同志亦凡人》,但是还没有相应的讲述女同生活的剧集,于是她们就决定要开创这个先河。
事实上她们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
我去年才看完第一季,它大概是2003年左右的作品了,如今十多年过去,你再回头审视这些已经躺在历史河流中的作品时,好的、不好的,很容易就分辨出。
而我认为《THE L WORD》的第一季,不论是从它作为数以万计的美剧之一、以质量而言,还是从它在女同发展史上所做的贡献、以意义而言,都是会在历史上留名的那种剧集。
而同性恋的历史,到如今越来越多元化的今天,已经不可能从人类历史上剔除出去了。
换言之就是,人类的历史必然会包含同性恋的历史,而讲到同性恋的历史,就一定会讲到到这部剧。
而最让我感动的是,导演在访谈中,还提到她们在第三季时加入的这个变性人的角色,因为有观众反应说,难道变性人就不值得被关注吗,况且变性人的处境更糟糕。
于是她们就加入了一个变性人的角色。
而到第四季的时候她们又加入了一个女兵和一个聋哑人这两个角色。
反过来再想想今天的影视作品,尤其是我们中国的,我们固然也有几部好剧集,但是很多仍然停留在手撕鬼子的超能力英雄创作上,而在美国,在十年多以前,同性恋本身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它可能并没有关注其他弱势群体的责任,但这个群体就已经开始关注有同性取向的残疾人的爱情需求、被歧视的同性取向的士兵(因为美国当时有一个默认开除同性恋士兵的政策)的爱情需求。
导演那种”社会缺啥咱就加啥“的情怀,虽然会有些影响到剧情的流畅性,但我真的很钦佩。
我觉得这才是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创作者该有的样子。
———————完毕——————————正文—————因为以前只看过第一集里的几个片段,便断章取义的以为这是一部以卖肉来吸引观众的烂剧。
庆幸我最终没错过它,哪怕现在已经是这部剧问世后的第十年了。
有好几场戏我印象尤深。
一是Ivan给Kit跳舞示爱的那场戏。
因为我很不喜欢爷T类型的,Ivan的出场形象是着装、身材都十分男性化,脸上还有胡子,我甚至判断他肯定是打睾丸激素的那种T。
这种边缘人群里的边缘人,在社会里会受到其他人的排挤。
而Ivan对Kit的感情我也理解不了。
Kit长得不好看,很胖,是黑人,人也笨,性格也脆弱,跟自己的父亲、妹妹、儿子都无法好好相处。
所以Ivan对Kit突如其来的爱,我只能理解为loser爱loser了。
但是在最后那场Ivan跳舞示爱的戏里,当Leonard Cohen的音乐突然响起时,Ivan边唱着I'm Your Man边缓缓的在Kit旁边跳舞,我突然也被Ivan迷住了。
我突然不反感她的假胡子了,突然觉得她长得真好看,突然觉得她是真的爱上Kit了。
不得不跳出戏来,佩服这个演员演的真好。
还有关于Tina流产的两场戏,我也觉得处理的特别好。
一是Bette因为支持新潮艺术的展出而受到传统宗教人士的恶毒诅咒,上司也和她对着干,回到家后又得知Tina流产。
她还没抱住正在哭泣的Tina两分钟,又听到门外的骚乱,她出去一看,看到那些反对这场展览的人们在自己家门口钉侮辱性的招牌。
她赶走他们后回到屋内,缓缓的拉下门帘。
天色正暗,她背对着镜头,我们看不到她的表情,但明显看到了她微微躬下身,肩膀在抖动。
然而只过了不到三秒,她转过身来,看上去像是没什么表情,毫不迟疑的朝正在卧室里哭泣的Tina走去。
二是紧接而来的一个情节,Bette当面和反对这场艺术展览的领头人物辩论。
在辩论之前这个人物曾私底下便攻击过Bette,大意是你的Baby夭折了,说真的,像你这样没有羞耻心、道德败坏的人,你会为这个孩子流泪吗。
Bette表现的很坚强,近乎有点冷血,她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都看到了她当时是多么难过,但是她什么都没说,甚至在场的Tina突然也有些被懵住的看着她的时候,她也没有为自己辩解。
谁也料不到这是一处伏笔。
等到Bette和这个人物在电视节目里正面对峙的时候,Bette本来言之凿凿,很有胜算,对方又攻击Bette的这个痛处,Bette突然间崩溃,再也无法冷静,在爱人面前都无法流露脆弱的她却在一个直播节目上哭了。
真的是很棒的戏剧冲突。
还有一场是最后一集里被称为Angry Sex的那场戏。
但在这之前得理解Bette的出轨。
我觉得把Bette的出轨写得顺理成章是很难的。
我们知道,一,Bette深爱Tina,没有任何情感上的理由去出轨;二,Bette是个三观超级正、大概是所有人物里最正的一个人了,所以也不能以品行上的缘由出轨。
而如果找不到出轨的理由又让人物出轨的话,便让观众觉得编剧无能、剧情牵强附会。
而我竟很理解Bette的出轨。
就像之前说过的那两场戏,她遭受到的压力太大了,来自那些保守的宗教人士、来自上司、来自夭折的Baby、来自脆弱而需要自己照顾的伴侣,她的性格又是那样——她要在Tina脆弱的时刻扮演一个可依靠的强者。
所以和木匠出轨,不是因为性,也不是因为爱,只是因为可以短暂的从真实世界里逃离一会儿。
所以在最后的Angry Sex里,她一边压着Tina一边哭着说,你必须得相信,我是爱你的,我是这样爱你。
甚至言语根本无法表达情感,她近乎绝望的做完这一场爱。
而TIna本来是被强迫的那个,突然变成了主动的一方。
我后来看Tina的扮演者对于这场戏的访谈,她说,Tina“邀请”Bette进入自己的这个举动,更像是一场“最后的授权”,因为Tina知道两个要分手了,而她又是如此的爱Bette,她还能怎么做……当两个人绝望的相拥的躺在床上时,镜头看似不经意的落在两个人的手上,是戒指。
最后,Damien Rice的音乐缓缓响起,一切都像Ivan表白的那场戏一样完美。
导演说拍完这场戏的那天,她低落了整天。
Bette的扮演者说这场戏是她最喜欢的戏之一。
还有好几段搞笑的情节。
Alice和Dana承包了全剧的笑点。
也有一些瑕疵。
但总而言之,这部剧编剧、导演、演员都做的很用心,良心作,经典作。
零四年的剧了,一点都不比现今的剧集差。
————————————我太喜欢小lu了。
后来看完全部的六季,注意到Tina每次抱傲娇Bette的时候都会不自觉的摸摸B的头,像是哄小狗一样。
她收Bette的保护,也对Bette充满了怜爱。
小lu太温柔了太温柔了太温柔了……眼神温柔,声音温柔,长相也温柔。
我要醉了。
The L word 是有线电视台Showtime于2004年推出的一部剧集,至今已播出到第3季。
该剧是继“Will & Grace”和“Queer as Folks”之后又一部反映同志生活的电视剧,播出后大受欢迎,于是引发了其他相似类型的剧集的拍摄和播出。
故事发生在洛杉矶,一对男女情侣大学毕业后搬入一个社区,开始新的生活。
这个社区里面生活着不少女同志。
Bette和Tina是交往7年的情侣,感情稳定,一直想要一个孩子。
Bette是常春藤名校毕业,在一家博物馆任职,她有一个顽固不化的老爸。
第一季开始后,Bette和Tina为寻找合适的精子捐献者大伤脑筋,最后他们特意找了一个黑人捐献者(Bette是黑人)。
发型师Shane是标准的花花公子(花花娘子?
),几乎和每个女孩都有过交往,表面酷酷的她其实很重友情。
职业网球手Dana正处于事业高峰,因此下不了决心出柜(即表明同志身份)。
有一张娃娃脸的记者Alice冷眼观察着这个社区里面的分分合合,她的信条是“男女都无所谓”。
她有一个人老珠黄还自我感觉良好的演员母亲。
小说家Jenny和未婚夫Tim则是新搬入这个社区,Jenny对社区咖啡馆的女招待产生了感情(或欲望?
),结果两人被Tim捉到,Tim愤然离去。
Bette的异母姐妹Kit是音乐家,有酗酒的恶习,目前正在戒断疗养。
(以上为第一季情节)这些人物之间不停的发生冲突和联系,有欢笑也有眼泪,当然还少不了欺骗和背叛。
在第二和第三季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多的转折,他们好像是被卷入了命运的大海里,任凭波浪把他们推向未知的地方。
整个剧集的气氛时而轻松,时而沉重,恰如其分的反映了女同志群体的生活。
里面虽然也有不少暴露和激情镜头,不过基本上都是为了剧情需要,因此并没有太多色情表演的意味。
只是我看的时候有一种“把这一对当中比较男性化的那个换成男人也能拍下去”的感觉。
不知道其他朋友有没有这种想法。
剧中比较出彩的演员当属扮演Shane的Katherine Moennig,她的表演十分自然,真实度也比较高,也难怪乎她的取向成为观众们讨论的话题。
长久之来,美国的电视剧行业对同志题材十分忌讳,不过,自从Will & Grace成功之后,向来以商业利益挂帅的电视台们便蠢蠢欲动,大打“同志牌”。
现在则是连真人秀节目里面也加入了这种成份。
当然,这种由利益驱动的商业行为事实上是把少数族群当作马戏团表演来耍,并不是为了“开放”和“平等”。
女同志的情况则更差,以男性为主的电视剧巨头们把她们当作花瓶来看待,而男性观众更普遍认为“Girl on Girl” (女人上女人)更加刺激,于是本来应该属于艺术范畴的故事情节,变成了满足男性观众猎奇心理的色情表演。
The L Word 则是另外一种情况。
故事的编剧和制作都是女性,其中也有不少女同志。
演员阵容中有几个是出柜的同志(比如扮演Alice的Leisha Hailey,她曾和女歌星k.d.lang有交往),或者曾经扮演过类似角色(比如扮演Tina的Laurel Holloman,她曾在影片“The Incredible Adventure of Two Girls in Love” 中主演)。
因此整个剧集更像是从女同志的视角出发,更有真实度和可行度。
这就比由非同志演员出演的Will & Grace更进了一步,但也恰如其分。
片中也没有宣扬男女之间的对立或者是同性恋和异性恋之间的对立,虽然剧中也有描写非同志人群的不理解和排斥(比如Bette 的父亲对女儿的不理解),但是总体上处理的比较好。
The L word成功之后,跟风的剧集也不少,比如今年新播出的South of Nowhere,即将播出的加拿大新剧Degrassi: The Next Generation。
更多的是在故事情节中插入同志的故事线索,如The O.C.和Rome。
就连保守的日间剧Passion也加入了类似情节。
不过这些跟风之作总给人一种拾人牙慧的感觉,究竟这股风能够流行多久,我们拭目以待。
196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Stanley Milgram)提出了一个“六度分离”理论。
简单地说,该理论认为在人际交往的脉络中,任意两个陌生人都可以通过“亲友的亲友”建立联系,这中间最多只要通过五个朋友就能达到目的。
这个看似非常简单,却又很玄妙的理论引起了数学家、物理学家,以及电脑科学家们的关注。
他们研究发现世界上许多其它的网络也有极相似的“六度分离”结构,例如经济活动中的商业联系网络结构、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结构,甚至人类脑神经元结构,以及细胞内的分子交互作用网络结构。
不管JJ将如何继续玩《LOST》或者将如何玩即将开始的《Six Degrees》,对于《The L Word(以下简称TLW)》来说,这是一幅非常真实的成长的地图。
我们都说每个人都在一张网之中,我们之间有大片大片的空间,但我们总是被联系到一块,不是偶然也不是必然,可能只是一种选择。
这张地图第一次出现应该是在第一季的第三集,因为我在观看纪录中写到:这张蕾丝边地图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啊!
每集开始前都有一段排徊于主剧情之外的副剧情,但是并不是完全没有关系的情节,这是组成TLW最原始的特色 ,也确实刚开始都是先有这么简单的地图,时间久了简单的线和线交织才成就了AL这张气势恢宏的关系图的。
在第二季第八集中,SHANE去教堂忏悔:SHANE- 神父,请宽恕我的罪 Bless me father,for I have sinned 我上一次来忏悔是16年前了 It's been 16 years since my last confession 神父- 今晚你是为了什么面来呢 and what brought you here tonight SHANE- 每个人都想要从我这里得到些什么 Everyone want someting from me and 但我觉得我已经没什么可以给予的了 Idon't feel like I have anything left to give 神父- 到现在为止你都给了他(她)们些什么呢 What have you been giving up until now SHANE- [color=red][b]性 Sex [/b][/color]这是人们基本上想要的 That's mainly what people want 老实说 Actually 我现在也不知道了 I don't even know at this point 我不知道 I don't,I don't know 我不知道 I don't know 神父- 你是不是觉得你必须去满足每个想和你发生关系的人的需要吗 Don you feel you have to have sex with everyone who wants it SHANE- 在教堂的时候我不用 In church I didn't ...... SHANE- 我喜欢忏悔的原因是 The thing I like about confession is 你不用看到对方的脸 You don't have to see the other person's face 不用看到他们有多难过 and you don't have to see how hurt they are 当他们发现到 When they realized that 你没办法达到他们的期望的时候 you can't be that thing they want you to be 神父- 但也许你还是可能会遇上某些 You might find there are people 不想从你这里得到任何东西的人 who don't want anything from you 他们只是想要了解你 They just want to know you SHANE- 大概吧,我还没遇到过那样的人 Yeah I haven't met anyone like that 不管怎样,也没什么好知道的 Anyways,there's nothing to know 所以,从Shane和神父的对话中就可以概括出这样的意旨,AL当初开始筹划这张地图的时候,仅仅就是以“SEX”把各自联系起来。
事实上这张结网的地图,其实代表着更多的感情纠葛,不管是不是在这张地图上出现过的,就拿第一季的例子来说,比如说第一季第四集中的诸多纪葛,第五集中Jenny陷入Marina的情网(以及直到第六集中Tim发现他们的事情,然后闪电结婚,直到第九集中Marina的公爵外子让人吃惊地登场),大家帮Dana试探漂亮的厨师Lara,或者是第七集Tina被捐精者的女人“追杀”(到第十集中Tina的孩子失去生命的迹象,十一集中Bette和那个把艺术和色情等价的Fea的论战),以及第十二集中各人讲自己第一次出柜故事中的微妙联系...等等,各种感情纺织了这张网。
这张地图一直地在成长,不管是在Jenny进入这张地图之前还是之后,就连本来不应属于这张地图的Max,甚至连跟AL搞在一起的那个假les都可以归结进来。
但是,这张地图也不是总在成长,就像Tina哭着擦去自己和Bette的连线,把她连到另一个女人的名字上,以及最后她们的形同陌路;就像Dana的长眠,Shane离弃即将开始的婚礼。
其实我觉得Max这个新人很可怜,她和她们完全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本来就不应该在地图上出现的,出现的结果也只是如从山顶眺望山下城市的灯火,看上去确实是很漂亮,但是更多闪耀着的是一种叫做寂寞的东西。
Tina和Bette的分分合合看得我的那难过程度基本上可以和《东京爱情故事》里的那种反反复复平起平坐了,真不知道她们在做什么。
在Dana死的那集,每一个时间的出现都代表着一个坐标,对于不同人的人有不同的意义,对于Dana来说,那一秒一秒地推移都只是指向停止的方向,所有的时间流尽直到一个人生命的枯萎。
Dana死的时候大家都在编织着一张怎么样的地图呢:做爱调情幽会用餐欺骗受伤揭过去的旧伤口回程车上没见上最后一面... 人啊,只要一死很快就会被别人忘记,不管他们长的样子还是他们的名字...也许这一群人还是会时常提起这个网球女将的。
在Dana葬礼上的那集,片头比较特别,没有一直以来的喧嚣,只有淡淡的钢琴声;画面不停地闪过Dana的过往,这是死的纪念。
Ceremony of Death。
在教堂,大家都穿着帅气的黑色礼服或者黑色西装,虚们以委,其中最帅气的当属AL,“wat r u talkin' abt,dana was a gay!”同性恋好像是不准上天国的是吧,AL冒着不能让Dana升天也不愿别人曲解Dana。
不过,其实我觉得Dana的死,最伤心的不是AL,不是Lara(她是属于最可怜的,因为她最后一个知道Dana的死讯),而是Shane。
因为Shane的家庭背景,自幼被母亲抛弃,Shane把每一个朋友都看成是自己的家人,Dane一死,对于她来说,就是又有一个至亲的人抛弃了她,因为Dana的死,Shane萎靡不振,好像自己都跟着枯萎了一般,突然对Carmen说,“Would u marry me? ”大半上也可能只是为了弥补那种失去的感觉,这也导致了即使Carmen在一番漫长的考虑之后连说了两声“yes”,最后婚礼还是必然地流产了。
回忆中和各人和Dana的故事,现实中的Dana(的骨灰),都随着流水而逝。
虽然这张地图因此有缺失,虽然说起来残酷了一点,Dana的死拯救了第三季的剧情,也更加深刻了这张地图合理存在的客观性。
第四季,这张地图又有什么样的变化,请让我们试目以待。
(执笔于第三季时)
有5季?要看死了。。http://sfile.ydy.com/bbs/read.php?tid=183722
the story is not that dramatic, and developed too slow...i need some conflicts!
Jenny好贱
Shane还真是人见人爱的帅啊。。
虽然很喜欢Mia,但是不得不说Jenny这个角色就是个彻头彻尾的bitch。ps,不能免俗地大喊一句:SHANE I LOVE YOU!
。。。。。。。重口味 好多女同床戏 囧
。。。。记不得了,然后 shane?很帅。。。
我娘,居然爱看这个!?!?
最爱的美剧,没有之一。只是每当别人问起,实在不知道该怎么介绍这部剧,因为太多太多的东西,在认真看之前是不会懂的。这部剧的亮点完全不在les,而是胜似family的友情。爱她们所有人,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的耀眼。比什么GG深刻一百倍,可惜因为题材边缘无故丢失了很多观众。
每次我打开这部剧...冉冉就会默默地走开了= =
出轨的Bette没那么美了,痴情的Shane没那么帅了,越来越疯的Jenny反而变迷人了,最后Alice和Dana有点莫名其妙。最喜欢朋友们聚一块的场景。但无法理解的是大家的性欲怎么“都”那么强啊,简直是在激情戏里拿放大镜找剧情。
跟QAS学的。。。永远没办法超越前作,而且社会性思想性上完全不及前作,而且里面的人物类型都是学前作,最典型的就是shane学brain
不
角色设定几乎是照着QAF来的,每次看同片都对直人一种莫名的嫌弃囧。
全部乱来,剧情复杂
其实剧情有点儿粗糙啦。。。可就是爱tibette和marina/jenny啊
再也不想看了
很坦然,很直白,很清醒,看不清的时候还有朋友帮你,包括分手的台词拍出来的爱情比较美丽,现实中我们的爱情是一个秘密
每个人都有让人喜欢的地方和厌恶的地方。为小Kmark。
S1-5我忍了。S6简直是QJ我的心灵与视觉,还是尽量把脑子里那些让人受不了的情节抹掉,然后对自己洗脑:S6对我来说没有存在过,没存在过,我也没看过!最后我只想说Mia Kirshner偶最爱你,不,偶只爱你,为了你再变态再雷再囧再扭曲的画面我都挺过来了~这种剧能把弯的看直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