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罷本片良久,方才醒起,曾國祥好像在台灣待過很長的日子,難怪他能夠將這類型小品處理得這麼好。
電影裡面的每一個故事都有看點,就好像一張出色的音樂專輯。
很多同類型的小品電影都有一個問題,就是總有一些故事是為了堆砌成形、濫芋充數而存在的,但《戀人絮語》則沒有,它的每一個故事都很獨特,很有看頭:陳奕迅與林嘉欣的一段是細膩;彭于晏與謝安琪的一段是幽默;陳偉霆與陳潔儀的一段是刺激;而范曉萱與向佐的一段則為整部電影提供了一個結構。
如果你喜歡像《花吃了那女孩》般的小品,也應該會喜歡《戀人絮語》。
最喜欢陈伟霆那段故事了,与当年还是“花瓶”的彭于晏相比,陈伟霆可以说是相当成熟的演技派了,而且与第三段故事结合起来,也可以判断年少时彭也是喜欢陈的,所以在打游戏时才故意那么大声,幼稚男孩子的小伎俩,而陈早已对彭妈暗潮涌动,从背后慢慢接近闻到喜欢的人的气息的那段戏,陈仿佛终于占据了一次主动权,兴奋又克制,而成年后的彭再见一个背影已知道是自己喜欢过的男孩,眼中仍有不舍。
从恋爱开始阶段的温暖相处,到暗恋的甜蜜苦涩,婚姻出轨的成人故事,同性相吸的欲言又止,情侣之间的几番误会,恋爱始终是两个人的事,若一方早已有意退场,苦苦等待只是对自己的安慰;若两人都能心照不宣,继续和平相处,又何尝不是一种心理上的博弈。
孰优孰劣,唯戏中人自知。
最后再说一句,同样是演而优则唱,香港娱乐产业下培养出来的明星,果然个个都能独挡多面,也怪不得一来到内地,就会挤得内地的面瘫小鲜肉们无路可逃……
没偷吃过?
那你Out了。
还没试过用网络偷吃?
那你可以洗洗去死了。
如果上有老下有小的你不想洗太早,只有一个办法了,去Facebookr捉奸吧,昨天在手机报上看到一条信息,大意是Facebook已成为全球头号婚姻杀手,促成了全美五分之一的离婚,同时也是离婚案件中最主要的婚外情证据来源,而且有确凿的调查,说很多失散多年的老情人通过Facebook重新勾搭上了。
看到这里,就想起了《恋人絮语》,片子里陈奕迅和林嘉欣、范晓萱、向佐不就是通过Facebook引发了一场关于偷吃和捉奸的游击战嘛。
原来曾国祥这个愣小子还是有点眼光,美国人刚刚拍到Facebook的创办(《社交网络》),阿祥已经拍到了脸谱的最新玩法——捉奸!
看样子如果不想太早被Out掉的话,《恋人絮语》还是必须再Mark一下的。
曾国祥是一个很有趣的人,以前有印象的是《AV》和《维多利亚一号》中的猥琐男,后来看他导演的《指甲刀人魔》小失望了一下,但《恋人絮语》是可以给他的导演水准加分的,不仅有制作,有个性,也有不拘禁的想象力的创作力。
其实是一个格局不小的电影,四段很奇怪的爱情故事,从80年代到现在,时间背景有三个切换,第一段陈奕迅、林嘉欣偷吃,第二段谢安琪和彭于宴演女生对充气娃娃的迷恋,第三段是曾志伟、陈洁仪和陈伟霆三人间的不伦三角恋,第四段返回讲述第一段的另外一条线索,范晓萱在Facebook上发现老公陈奕迅偷吃,联合情敌的老公向佐捉奸。
说起来很简单,风格也不复杂,但观感很难说清楚,只能用很多形容词来描述:就像是饮完一杯悲凉、愤怒、羞涩、兴奋混合一起的药酒,然后看到了纯真和丑恶、真实和伪装、天性和欲念,唯美的视听语言包装着很刺激,很闷骚,很邪典、很腐烂的内容,没有一颗很年轻的心脏是无福消受的。
在2010年末的今天来看这个影片里的捉奸,有必要回溯一下社交网络在中国异常发达的历史,从QQ开始流行的那一年算起,陆续出现的语音聊天室、游戏论坛,后来的开心网、微博,Myspace到我和我身边的朋友都还不怎么会操作的Facebook,遇见过的所有人都可以分到两个队伍里面去,一队是来泡妞的,另一队是来被泡的。
两性关系,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都是最畅销的话题,无论你现在是在QQ上用网上荡来的荤段子和图片调戏春心荡漾的办公室小妹,还是无聊的在MSN或开心网的好友名单里飞快的判别哪些是值得尝一口的异性,你都只是一只自作聪明的网内人。
Facebook是一个工具,能衡量出你偷吃和捉奸的手法是不是已被Out了,电影却像一张无形的网,能在错综交杂的线索中,刺探到你内心深处的弱点。
还是那句话,不想洗得太早,就去捉奸吧,如果不想去Facebook捉别人,就去《恋人絮语》捉回你自己。
这是一部讨论爱情的另类佳作,尾行的少年、思春的少女、两对出轨的情侣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伦理畸恋组成了一个贯穿12年的怪圈,在陈奕迅、林嘉欣以及范晓萱这种纯爱阵容,和影片片头充满了生理心理学说教的包装下,让《恋人絮语》在今年的华语电影中个性十足,格外显眼。
一切要从12年前开始说起:曾志伟扮演的中年男人找了年轻的小老婆,他的老婆陈洁仪则要面对老公出轨和比自己小太多的追求者。
这个追求者就是曾志伟儿子的同学陈伟霆,他尾行偷拍收集证据就是为了能让陈洁仪离婚。
而他所不知道的是,曾志伟的儿子陈家乐却一直暗恋着他,并将这份不伦之爱深深埋藏。
12年后陈伟霆变成了向佐,交往了女友林嘉欣。
林嘉欣在facebook上和另外一个男人打得火热,他就是陈奕迅。
陈奕迅和交往四年的范晓萱日渐冷淡,他的出轨逼迫范晓萱找到了向佐。
这对被欺骗背叛的男女选择了以牙还牙而让心理平衡。
12年后陈家乐变成了彭于晏,他的性取向和12年前一样。
然而暗恋她的洗衣妹谢安琪却毫不知情,她每天通过收集彭于晏送来衣物中的零钱、名片来幻想,沉浸在少女的春梦之中。
而当彭于晏离开她的生活,她也遇到了真正喜欢自己的男孩。
影片除了在人物关系上错综复杂外,在镜头中也处处留有线索,首尾呼应。
比如在影片第一段陈奕迅回头曾闪过一个男人的脸孔,从脸型来判断应该是向佐。
可想而知范晓萱找到他之前他就已经发觉了林嘉欣的出轨行为,并实施尾行。
而在第二段落中出现的洗衣妹同样出现在12年前,12年前的她就喜欢一个人玩芭比娃娃。
第三个段落陈伟霆约陈洁莹出来喝茶,无聊时玩弄勺子,折射出了12年后自己向佐的摸样。
陈洁莹穿的鞋子与第四段落林嘉欣新买的鞋子同款。
第三个段落陈伟霆与同学陈家乐一起看球打足球电动,而到了最后向佐更是在足球街机上点球决胜了陈奕迅。
影片中更是有四位演员姓陈,当然这可能仅是巧合……这种从片名看似纯爱,片头流露出的一本正经,以及骨子里的出位大胆,非常符合彭浩翔的风格,2010年三部监制作品《维多利亚一号》《志明与春娇》以及这部《恋人絮语》都让人赞誉有加。
而作为第一次导演长片的曾国祥、尹志文也交上了让人满意的答卷,虽然刻意放缓的节奏容易引发观众的倦意和不满,但能够处理好诸多线索也属不易,尤其影片第二段落少女怀春拍的港味十足,怀旧情怀浓烈,深得人心。
冲着片名和喜欢范晓萱看这部电影的,本身其实也没有太高期望,全当打发时间。
片子整体结构来说情节过于拖沓,给人感觉就是大量的镜头没有用在该用的地方,反是一些本该一笔带过的地方花了很长时间。
各种地方的音乐也都很无厘头,配上各种镜头颇具喜感,多次引起影院后排某豪放女放声大笑,我是真没看明白导演究竟要制造何种气氛。
这种几段恋爱故事拼装的电影其实并不容易拍,每段戏的分配,重点的突出,各段落之间的过渡和连接都很重要。
片中最重要的两段该是陈奕迅和林嘉欣,旧情复燃的故事,以及引出的现男友现女友通过网络搭伴捉奸。
主要内容一提炼出来就感觉这故事本身并没多大意思,全看具体表演,说实话这四位的表演真没有什么亮点可言。
林嘉欣时刻保持醉酒状态疯疯癫癫,陈奕迅面对老相好默默思春,范晓萱变身乖乖女最终选择无声离开,向佐更是一块呆木头的形象。
而且我也没明白这俩抓奸的跟踪了一天一无所获,就是最后范晓萱念了几句有点矫情的台词,最终俩人怎么就躺一起去了呢?
导演是觉得观众想看他们俩躺一起么,观众想看什么你拍什么可以理解,可是多少也交代得更合理一点不行么?
苹果里边老板娘还跟佟大为说了一句“他给你戴绿帽子你也给他戴呗。
”总之这段主要剧情看起来拖拖拉拉也没挖掘出什么问题甚至该交代的都没交代清楚。
另外就是我总觉得林嘉欣很多镜头跟徐静蕾有点神似。。
范晓萱演技无亮点但是形象设计的是我喜欢的类型。
另一段是小伙子暗恋同学母亲,算是个忘年恋,这段很扯淡的单向追求最终是一个很现实的结果。
不知道是不是我看得不够认真,我是真没看明白小伙子看上阿姨哪点了,阿姨无亮点,也没交代小伙子有什么坎坷经历精神问题之类的,那是为什么呢?
拍这段故事究竟是想说明什么?
既没有原因表述,也没有超现实的结果,无缘无故的追求最终无疾而终,亮点究竟何在啊?
另外这段中时时出现诡异音乐不知道导演是想制造什么气氛,如此无厘头的剧情难不成还想拍出惊悚悬疑的感觉么。
能给这片子加分的一段必须就是洗衣女暗恋牙医了。
人前故作冷漠,人后天马行空地意淫想象,暗恋的感觉一下就出来了。
几段想象编得也不错,假人的设计可谓亮点。
谢安琪演的其实不错,纯真啊羞涩啊爱幻想啊什么的感觉都还算到位。
几段故事整到一部片子里,过渡方面很一般,作为各段关联的人物关系也显得过于牵强。
总的来说结构上基本等于零。
没看的就甭报着期待看了,全当打发时间来说其实看看也还好,记得找个朋友一起边吐槽边看比较不会闷。
片子给两星,出于对范晓萱的个人喜好多给一颗。
Some people never been lovedsome people tasted too muchsome people had it too toughsome people are good at thatsomeone may forgive their wrongeven they hurt‘em so badsomeone maybe oblivioussomeone just choose to trustHello stranger It’s so nice to meet youHello lover It’s so nice to have youHello beautiful It’s so nice to konw youHello not so well It’s so nice to hug you好好过吧,唉。
看完新年音乐会的第二个晚上看了恋人絮曲。
第二日会去看天鹅湖。
夹杂在艺术中的艺术。
是一种另类的描述,不要用苦涩装扮了这新年第一份爱的礼物。
日子好像波澜不惊的过去。
我们送走了2B的2010,恋人絮曲居然连情人档都不凑就直接在1月初上了映。
于是我有理由相信,牛逼的2011年就是不让情人们过好日子的年份。
所以,庆祝一下各位单身的朋友。
然后告诉那些准备去观影的情侣朋友,这部片子不合适热恋期的男女朋友一同观影。
没准你扔掉了爆米花就开始怀疑。
不信任是爱情中的死结。
如果你不相信 那你就斗着胆子试一试好了。
反正试试看不要钱。
分了手那也不拖垮GDP增长。
Mavis流着眼泪说的那段话。
说的就是恋情的尴尬局面。
我不想再花时间去习惯另外一个人,去接受他的好与不好,然后又在互相伤害,重复又重复,到最后,你会发现,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你明知道被劈腿了可是就是没有勇气离开他,他是你的毒药你的毒品。
你明知道后面的日子不会快乐可是就是舍不得,舍不得离开了他让他高兴让他得逞让他跟着小三有一个“幸福美满的”结局。
我靠,这又不是童话故事。
劈腿的人有恶报,如果你相信报应轮回的话。
用身体来惨痛的结束对未来的幻想,可能有所偏激。
现代社会的冷漠速食,通讯的发达。
我们通过微博facebook人人博客饭否来窥看隐私,在窥看的过程中满足自己隐匿的欲望。
少年陈伟霆也如此,莽撞的以为自己是正确的,给予真相和勇气的那个人,能够换得恋情的浮之水面。
却未想到女子隐忍度年愿做爱的鸵鸟或者只是社会责任的牺牲者。
长成成年,却不料自己也陷入这般僵局。
冷冷看到事实真相,而后看到眼前女子的落泪,和当年的不相所差。
时间仿佛被轮回,自己成为游戏中的棋子。
不知如何,要不要用自己的悲情换得他人的快乐。
以身体的游戏来告慰灵魂的孤独。
城市中的男女,惯于如此沦陷,以为可以得到新生。
苦涩不过如此。
可能有人能从中获得感悟选择宽容和理解。
有人从中认识自己选择重生自由。
虐恋不过只是恋情的一个故事,罢了。
恋情千百种,都是故事,罢了。
1颗星给林嘉欣和谢安琪那一段…其它的都是屎…片子难看得要死……陈奕迅范晓萱也无法拯救它…彭浩翔最近在干神马,越来越不靠谱…使劲儿捧曾志伟儿子跟那谁的2人组可惜怎么扶都扶不起来…整个片儿就摄影还不错……林嘉欣算是亮点,甜美清新超自然,可惜她那段剧情太无聊……整个剧里段子平淡的太平淡,狗血的太狗血还有那些新演员,是来瞎凑什么热闹??
恋别人母那个是不是阿萨的男朋友?
真是有够丑!!!
10年最后一天看的。
影院一直在放子弹和非2,只剩8:10有场恋人絮语,所以看它是因为它是我当晚唯一的选择,别的都看过了。
换票的时候,瞟了一眼已售情况,三分之一卖出去了,还好,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8点进场后,发现坐的满场,喜出望外,看来小电影还是有受众的啊,要么就是他们根本没买到子弹和非2的票。
客观说,导演试图在有限的118分钟内,把常见的恋爱情绪通过电影语言描述出来,演员也很卖力的表演,通过动作眼神+行为,展现不同年龄身份职业的内心情感世界。
开头第一段不错,毕竟是老戏骨,两个人表演的还是恰到好处,尽管分别都有恋人的偷情,但安排在开头,情感的真挚,避免了后面观众对这段恋情的苛责。
但第二段个人认为是败笔,尽管人物内在关系后面会有深刻交代,但女孩子近乎恋物癖的爱情观,篇幅过于冗长,这段结束后,实话说,一半人起身离席不在继续观影了。
将来出dvd的时候,希望有个导演剪裁版,这段还是再省省的好些。
全篇结束后,看到是香港电影发展协会是出品方之一,才理解,这可能是一部香港式的文艺电影。
大家只能耐着性子看吧。
除了谢安琪那段风格有点童话的“人偶迷恋”,《恋人絮语》几乎由头至尾又是在讲一个故事,叫做:“抓奸”和“偷情”。
这两年,“相识相爱终成眷属”的模式几乎是作势要退出爱情片的主流,结局总在分手与妥协中来回踱步,背叛的可能日日壮大,真心的力量无限缩小。
之前看的《婚前试爱》说的也是偷情,里边的关系更轻松简单,港人讲起“偷吃”,便宜过在街边吃一碗牛肉面。
类似的理论其实早在《红楼梦》里已经出现,贾琏勾搭鲍二家的的时候,贾母就教育过心高气傲的王熙凤:“小孩儿都跟馋嘴猫儿似的。
”和吃饭拉屎一样,都是太阳底下的平常事。
每一个人都好像真相师,都觉得有责任告诉闭目塞听的我们现实本应如此残忍,那不是背叛,那就是一段关系走向终点的必经之路。
我们真的不知道吗?
我们真的想知道吗?
这狗脸岁月,操蛋人生。
我们孤独地走进黑暗两个钟头,不过是想有人能安慰下自己,告诉我们:还是有一些事情,值得你去努力,去变成更好的人。
一样说偷情,相比之下,曾国祥的笔触细腻生活,演员气质讨喜,做戏驾轻就熟。
四角恋情,陈医生的优柔和林嘉欣的灵巧都有达到均分,但最喜欢范晓萱,这个角色其实无需上佳演技,任何一个曾经有过相同遭遇的女孩都胜任有余,但范晓萱面容格外清秀,神情凄婉,笑容里有疲惫,柔弱的肩膀透着坚强,强自镇定的泪眼中,暖暖内含光。
我在她从身后拥抱陈奕迅的时候忍不住把屏幕定格,被她眼中的悲怆打动。
也许,也许有一天,有一些被爱情洗劫一空的人,他们会写出一本最完整最实用的“恋爱求生手册”,他们会手把手的教你小心避过伤害的雷区,或许到最后,受伤的人们会有足够的力气把这些道理付诸实践,然后不动声色地满buff复活。
但在这之前,他们总有一些机会,会像电影里的范晓萱一样,被一张照片,一条短信,一个留言狠狠击中,像一把寒气逼人的利剑,“噗”的一声,没入胸房。
最吓人的不是痛苦,而是你们彼此之间那种空荡荡的冷漠。
你面对一个毫无反应的人,不知所措。
你再也给不了他想要的一切,自信全失光彩全无。
于是又一个声音告诉你:不要轻易放过他,不要便宜那两个人,没理由只有你一个不快乐。
这样的故事最后都不会有好结果,然而最让人难堪的是:为了一段烂掉的爱,你竟然可以把自己变得如此恶心,卑劣,面目狰狞。
故事的尾巴算是光明的,范晓萱退出了这段不知会持续多久的四角关系,她曾经失去过尊严,也惩罚过自己,但庆幸她没有一头在弯路上走到黑。
她做了以为自己做不到的那个选择,她终于还是离开了他。
这不是原谅,因为在这件事情上,所有的原谅也都不过是一种妥协。
这也不叫做“给他自由”,因为即便是在你们最相爱的时候,他的自由也从来都是他的,从来无需由你给。
这样的离开,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个机会,在未来,去努力遇见更好的自己。
有一群女孩,她们只是生活在这个冷冰冰世界里的一群最普通的女孩,她们从小就知道自己不是公主。
于是她们乖巧懂事地度过青春期,会在有一天忽然发现她们也不是灰姑娘,没有恋足癖的王子在路的另一头等待她的出现。
开始的时候她们也很乐观,觉得没关系,像“简.爱”一样也蛮好,温柔善良,庄敬自强。
但最后,现实的答案会教识她们:这个世界没有王子,也没有罗彻斯特,爱情很美好,但也很脆弱,你不能确定自己永远是最佳选项,你也不能相信他会永远爱着你原来的样子。
可恶的是,都不是大奸大恶的坏蛋,都用过真心。
你就算要恨,也没有对象。
他们只是不够伟大,但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他们甚至不是贱人,他们只是平常人。
最后还是离开了,那不是还憧憬会遇见更好的人,那只是下决心要遇见更好的自己,她们会努力变得更聪明,更强大。
直到有一天,她们会懂得:原来你遇见的那个人,他的出现不是让你拥有的,而是为了让你成长的,他刺向你心口的那两把剑,叫做“真相”和“现实”,你要自己把它拔掉,你可能会留下一个碗口那么大的疤,但你从此以后,再也不会为同样的伤口感到痛。
彭胖请务正业一些,曾国祥继续加油吧,你老爸导演功力都比你强。
这是什么啊
我觉得剪了谢安琪和彭于晏的那段会好很多。
开始还不错,尤其谢安琪那段。从陈伟霆开始就有点拖沓了…
大部分演员都是漂亮人儿啊 剧情画面配乐太文艺了不评论 (哈哈哈哈GAY彭于晏)
看完了心里很乱
陈奕迅搭范晓萱 林嘉欣搭向佐 这都什么配搭?! 向佐长得可真不是一般的吓人啊啊啊啊啊。。。。。。。。。
预告片比电影好看
其实谢安琪那条线讲得很好。只不过其他几段太拖沓了
很细腻。最后一段拖沓太慢。内地版剪了很多仍嫌长。男生暗恋友母一段令人想起kieslowski的《情戒》。摄影和剪辑都不错。
什么Facebook 校内啦 微博啦 QQ空间啦都是勾搭+捉奸+偷窥EX的好地方 这难道就是它们建立的意义吗?陈家乐很帅,我的菜。
戀人們的絮絮叨叨。還有謝安琪驚豔的表演。
彭浩翔监制与彭浩翔导演果然还是有点分别啊。。。还好有金培达的配乐加分,伊莎贝拉小清新><神马?彭于晏的干净大男孩气质所以也很适合演GAY?。。。好吧,我默默看片
确实是一部很用心的电影,但会让人觉得有点过头了……
有点拖沓
为了彭先生特地31号第二趴组织看电影 第一次席地而坐看电影 迟到 微醉 情节拖沓 真的很无趣 除了彭先生那段蛮好笑 二星 陈奕迅 范晓萱 各加半星 彭于晏太帅 加一星
囧编剧。。
无聊
我都不知道我怎么坚持看完的
好过想象,好过打分。尽管所有絮语都不是恋人间的,但爱情一直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