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主席,最后一次问候在场各位。
”大四的最后一场辩论赛,我的四辩结辩习惯性以此开头,复盘的时候,同为大四辩手的三辩,我的老搭档,一个平时嘻嘻哈哈乐观坚强的女孩,听到这句话时哭的像个三四岁失去心爱玩具的孩子。
四年时间,辩论于我们而言,早已有了更深刻的意义,一位辩手告别赛场,其实就是告别了一段执拗而深刻的岁月。
一向对于校园青春剧不感冒的我,最开始看剧的原因不过是听说曾经的辩手偶像黄执中有参演,不过这部剧确实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
尽管仍然避免不了传统校园剧的甜宠爱情套路,尽管为了剧情起伏设计的校联赛赛制怎么看都有点怪异,尽管某几场比赛中主角不得不依靠角光环强行胜利,但是依然让快要离开校园的我看得热泪盈眶。
辩手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没有打过辩论的人总会有种种或向往或不屑的想象。
校园里的辩手群体,生活状态狼狈而充实,场上狼系场下佛系,讨论辩题时深刻的像皓首穷经的学者,聊起天来又变回了逗比。
简而言之,辩手生活就是辩手之间一个眼神就秒懂,而不打辩论的人想破头也理解不了的。
值得庆幸的是,这部剧的编剧都曾经是辩手,所以,他们知道什么是辩手的生活。
会因为一场比赛而付出自己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会因为辩论队的事情和室友渐渐疏远,会因为讨论怪异而深刻的辩题在校园里显得特立独行,会因为抬杠式的辩论训练和交流收获行人异样的眼光。
这些都是我经历过的,也是我在这部剧里看到的,这是只有辩手才能深刻体会的真实生活方式,此刻我是那么怀念这样的生活。
我看到的不是剧里的故事,而是一段我经历过并且正在离我远去的岁月。
算得上彩蛋的是这部剧的辩论部分,训练的辩词和场上的陈词,依稀听到了金钱辩、哲理辩、浮屠之辩的陈词,这对于辩手们而言,真真实实算得上是彩蛋了,这些训练和比赛时或多或少都用到过的经典陈词,让我倍感亲切。
虽然大多数辩手的生涯都很难像剧中的主角们那样幸运地夺得冠军,一路胜利的辩论历程终究只是极少数人的经历,但无论胜败,辩手生涯都会是我们生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我很庆幸,我的青春里遇到了辩论,成为了辩手,这是是我大学做的最正确的选择。
“谢谢各位,退役辩手正方四辩,最后一次问候在场各位。
”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个是辩论题材的剧。
剧中有大量的真实辩手出演,情节与辩题紧紧相扣。
较大程度上,还原了大学生活的一些情景。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你。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对于结果,我们无法左右。
与其硬逼自己,给自己造成巨大压力,还不如回归本心。
找到你所热爱的,忠于你心,才能给你源源不断的动力。
——《你好,对方辩友》
迟到了半年的观后感,真的让我惊喜又感动。
一开始,我并没有很看好这一部剧,想着大约也是披着辩论外衣的青春爱情烂片。
可是,当我继续往下看,我看到大伙们围在一起思考辩题,我看到输了比赛后的焦虑与自责,我看到了赢了比赛后的欣喜与释然。
勾起了我层层的回忆。
也许,这是辩论队最美好的样子,大多数的队伍,没有这么的和谐。
有些人不参与讨论,有些人拖延稿子,有些人明明场下确认过的口径,到了场上又不是这么回事了。
但这又怎样呢?我还是享受思维碰撞的火花,感触场上情感输出的快感,就如最后一集中讨论的,辩论有什么意义一般,当我们挖掘真理,辩驳真理,沉迷其中,那便是意义。
昨天看到IDC推出一篇推文,里面引用了罗淼学长的一段话,让我瞬时泪目。
我曾经拥有过,也期待着再次拥有,拥有一个剧中一般的辩论队。
真实,虽然有艺术创作加工,但这算是这些年看青春剧里面有比较真实的学生模样的几部剧之一了。
剧本写得很有想法,包括几场辩论的选题都是有跟随剧本层层递进,不是简单地执着于青春的情爱,探讨了很多20岁左右的迷茫,前进和勇气。
大部分都不是别人家的孩子,可能很多女生最后在一起的都不是完美的白马王子,但所有人都在前行。
很高兴有这样的剧出现,可也不得不承认它有一定的缺陷。
这是一部适合部分打过辩论或者有思辨的心的年轻人看的青春剧,可对于青春剧这样的受众又太小了,这句话简单来说就是,这是一部不错的剧,但周围的人却不怎么吃它的安利。
世界级的辩论比赛和奇葩说哪一个更引人深思,又是哪一个观看的人数更多。
这部剧作为一部青春剧,主角的成长冗杂缓慢了,导致几场辩论的准备过程看着很重复,辩论的准备和技巧是不是重复的,是,可一部青春电视剧不是。
如果重点是每场辩论双方的交战,那真实的辩论比赛是不是更合适呢?
而且,真让辩论的人连着看30个小时的不同辩题的比赛,辩论的人也会累,更不说这中间还有很多设计为了让主角成长的刻意的漏洞,真的让人追得很吃力。
追剧,追剧,得让人有想追的欲望和精力,得让人在追的过程中是跟随剧情的愉悦。
相对于那么花痴的青春剧可能这部剧更有深度,可没有观众和限制观众本身也算是一个剧本的哀伤了。
剧本的节奏和主题都是艺术对于生活加工的一部分,一部剧有内容和商业有人看并不冲突,唤起有经历的人的回忆和引发不了解的人的兴趣有很长的距离。
另外,略微觉得这部剧时长短一点可能会更好。
虽然我夸得不多,观点发表得不少。
大约是我放不下为这一个新鲜青春剧激动的心,又摆脱不了无法让周围的人理解我的安利的现实的无力感,也确实真的没有让它变得更好的专业具体方法。
要留住人看有意义的剧,这真是一个难题。
前路艰辛,看客已入座,各位专业人士们请继续努力,每一次都进步可能不完美,但总会有人看到,也希望国剧能丰富多彩,越走越好!
完结打卡。
前几天因为辩论队学姐发了个第二部的链接才知晓这部剧然后去补了一,才让我发现原来不以爱情为主线的青春剧也可以这么精彩。
主线是辩论,真的让我梦回上半学期打辩论的快乐时光。
很多辩题选的都很有深度,很多对辩环节也非常有启发,能看出编剧的良苦用心,很多场辩论都是结合辩手自身经验的有感而发;每场比赛尽量都采用不同的新颖形式带我们深入交锋的战场;看到结尾才发现原来剧中除了主演外的大部分参与人员都是真的大学里的专业辩手【当然客串的马薇薇和黄执中我还是认得的hh】。
剧中的各位都超级可爱,各种cp乱炖都很好磕。
虽然白宇前期有点拽和欠揍,但后期的成长与担当也确实令人欣慰。
小曦在赛场上真的太帅了,真丶赛场rapper哈哈。
姚申是什么绝世大可爱,赛场上所向披靡囊括各种最佳辩手赛场下钢铁直男面对喜欢的人时又怂又耿直又可爱。
孙晴小可爱的简单干脆,对男神的喜欢干净磊落却也能大方放手愿赌服输。
清北是只存在于剧中的完美学长吧呜呜,做任何事都有分寸有温度给人十足的安全感却也不会呆板固执能跟学弟学妹们打成一片,优秀如他也会为了所爱的人敛起锋芒。
婷姐温柔善良,因为她的坚持才有了现在的辩论队,有了这无法磨灭的团魂“赢了一起狂输了一起扛”,最后一集她看着大家录的回忆录哭的时候我也绷不住了呜呜。
还有宇易cp的其他室友,以及那些与他们有过交锋的对方辩友以及小晨邦教练等等,形象都非常丰满,没有人绝对的完美无缺但全都有血有肉真实的可爱,或许剧里有主角配角之分,但在他们的青春故事里,每个人都是由执念而定义的独一无二的自己吧。
【最后数学院商学院艺术学院一起来为文学院加油的时候我真的超级感动呜呜,我一直都坚信辩论时持方立场虽然不同,但在场下,大家依旧可以因为辩论结缘而成为很好的朋友的!
】最后邦教练扇子上的那句话也是我想送给他们也送给我自己的吧,“走出半生,仍是少年”,或许没有人可以永远青春,但谢谢因为这些我们所热爱的,让我们的青春可以熠熠放光,“而我的自传里曾经有你,没有遗憾的诗句”。
【果然过去了一万年我还是爱青春剧,青春真好呜呜。
】【好了我要去补2了,听说换人了,不过没关系,也正好验证了那句话吧。
没有人永远青春,但永远都有人正青春着❤️】
这部剧虽然有些straight,人物性格不那么丰富。
但我觉得很多地方还是有可取之处。
比如加入一个社团后确实和其他室友会有间隙,且这种间隙随着时间推移会越来越大。
比如我也是一个没有梦想的人,似乎永远笼罩在义务教育的阴影中,希望everything arranged,但是发现本来与自己同行的人竟然早有了选择。
但那又如何呢?
我们还是独一无二的自己。
辩论是什么呢,是发泄 是表达 是论证还是分析它既要考验语言的专业性 思想的跳跃性 逻辑的缜密性 知识的广泛性,或许更多…正能量爆棚的剧 甜到齁的剧不得不羡慕可以在一流大学遇到顶端人才的交流,有可能也会遇到一个学霸谈一场学校恋爱也不错,参加各种喜欢的活动,与老师探讨学术问题,只想说这部剧上映的有点晚呢,要是在我高考前一年让我领略一流大学的风光和生活,或许我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呢其实想说 可以通过影视剧,向不同人去呈现不同职业 不同性格 不同男女 或许会帮助迷茫的人找到方向 亦或许帮助知识匮乏的人通过另一种途径去获取信息 这部剧不仅让我知道辩论、了解南通、还有那些论点都值得去深思,比如“执念的好坏”“网络的利弊”等其实不管站在论点的优势方还是劣势方,我认为重要的是主观上的认识,更重要是对这个世界探索与研究。
辩论就是没有意义,就像一切都没有意义一样,但这不妨碍我永远喜欢辩论,真心的。
但我错了,我不应该为了想看辩论而看这部剧,我还不如去看奇葩说,真正的辩手和演出来的辩手是有壁的,一眼就能看出来,最后的辩手介绍还算是有心。
爆燃鸡血什么的已经对我不管用了,我只觉得尴尬。
这剧本真愁人,剪辑节奏和故事逻辑节奏都乱七八糟,像剪接拼贴起来的一样,用好多故事凑起来的,不真实,老套,缺少生活化,没必要又无聊的情节太多,强加的一样,又中二。
剧情还有服化道都太刻意了,人为设置难关和紧张情节的感觉很重,并且很多关键情节断的莫名其妙的,还有演员们,人均全妆睡觉就罢了,去看白宇爸的白宇妈,咱这口红非涂不可吗,咱儿子的发胶也是非喷不可吗,看得我眉头紧锁。
当然了,最主要的败笔还是在女主,女主人设圣母加情绪怪,自由辩写散文的主,完全没有说服力,背出来的词罢了,观感上跟爽子异曲同工,反感女主反感到她说的每一个论点我都想反驳,情商低,玻璃心,在宿舍别人睡觉他发语音,比赛里婆婆妈妈耽误时间,还抢队友说话,且演员本人表演痕迹过重,这也是剧里女演员的通病,女生他们每个人都能看出很努力在演,但太假了,小恩尤其假,还有孙晴,表达生气就只有白眼,不是说爱豆不能演戏,你倒是用点心啊。
男主根本就不是在辩论,他就是怼天怼地怼空气,不过笑起来倒是挺可爱的,尤其是抱猫的时候。
姚申这个人设还是很不错的,面对喜欢的人憨憨的,还结巴,面对其他人就锋芒毕露,而且对感情也够直白,锲而不舍,这是演员里面演的最好的一个辩手了。
那个艺术学院的学长有点意思,追人方法花里胡哨的。
清北看婷姐模仿其他几个人反应的时候,眼神都亮了,笑得格外宠溺,不过后期甜得太刻意。
放假回家几个家庭过春节倒是挺有意思,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烦恼,快乐,和幸福。
辩题内容做的凑合,不以成败论英雄这种经典辩论都搬出来了,还是有点东西的,下了点功夫,但过程不专业至极,连燃点都不对,为了烘托主角光环,把对手都写的太次了,实际上对手才是重量级。
每次辩论都听的不完整,都是片段式的,不舒服,而且你们谈恋爱或者吵架都可以,别在辩论场上...这就是你们说的爱辩论?
辩论不是吵架,更不是怼人。
说起来也勉强可以让人回忆一下辩论生活,什么破题会呀,上价值呀,攻辩呀,立论呀,拆点呀,校赛呀,复盘呀...真的太熟悉了。
没有一个辩手能看见黄执中他们的名字不激动。
马薇薇说的一句话是对的,辩论的精彩,往往靠对手成就,这也是辩论的魅力之一。
最后辩论的意义打呲了,在我看来法政要强得多,从立论开始,孙晴立论稿一个论点都没说明白,是辩论的意义,不是辩论对我的意义,全篇完全是自我感动,法政一辩一句话就拆光了。
然后易小曦又开始以对我而言开头,看得我都生理式反感了,台下一无脑鼓掌和赞同我就更反感了。
姚申的主观赋予意义是扭曲事物本身这个论点好绝,用茶杯文物最终成为了文物而不再是茶杯来举例,真的很强,而且是法政层层递进的。
甘璐薇的强行给辩论赋予意义,与辩论的反思质疑本质相悖,又升级了,这样一来,有意义就是没有意义,而没有意义才是最有意义的,逻辑环自洽了。
主角团一直在被牵着鼻子走,最后居然达成了和解然后文学院赢了我真的吐了,就这...第二季还是算了吧,别扯上辩论了,光谈恋爱去吧,太丢人了。
想想辩论对我来说是什么呢,真理是不是越辩越明不重要,我心里的理越辩越明才重要。
辩论让我见人见心,见天见地,他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不同立场之间碰撞的有趣,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真正实在性的改变了我的三观,让我在看待每一个问题时都能更包容,破题的时候挖到一个论点或者构建一个逻辑线有一种做出了巨难数学或者物理题的奇妙兴奋感,不同的是,数学物理需要自己做,而辩题是四个人一起破的,打三辩的时候我能够在一条逻辑线上问出无穷无尽的问题,我觉得我在做驳论和盘问的时候整个人都发着光,我清楚地知道我的缺点,我永远没有办法像他们一样能临场长篇大论去总结,可在比赛里我还是愿意去表达,那时候我会紧张但不会害怕,因为就算再难打的持方也会有余地,我喜欢这种感觉,辩论是会上瘾的,在辩论规则的束缚下我反而更加自由地表达,因为我说出的内容让我欣喜,不管正方还是反方,都是我认同的,是这个世界本来就有和应该要有的样子,跟现在枯燥无聊又违背我三观的工作相比,那段时间太珍贵了...所以我永远怀念那句谨代表化学化工学院问候在场各位,怀念那时候的时光。
Ps.最后呢还是摘了一些比较好的句子长大,其实是给这个世界不断地下定义,而成熟呢,是不断地放弃这些定义。
人生哪有哪一条路是都可以都对的,都是错的,在不同的地方错而已。
所以啊,只要你愿意在每一个抉择的关口,能够停下来,自己跟自己辩论一番,你能找出来的论点越棒,之后他能给你的帮助,就越多。
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自己不知道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自己不再思考。
生活需要辩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对待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世界多元不仅因为我们更加包容,更因为我们的不同与坚守,努力说出自己的看法,辩论不是要说服所有人认同自己是对的,而是将自己的观点说出来,为自己的持方据理力争,寻找着有共鸣的人,听到不同的看法,不断更新自我认知。
成长,以为是在慢慢中进行,有时就是某一瞬突然成长,措手不及不愿接受却也不得不 。
错误与正确本就是心中的执念,有时将他人说服,有时她人将自己说服,我们的认知从出生一点点建立,每个人都有偏执与任性,有人藏在心中,留给自己消受,有人不顾一切,想要改变。
念想是一时的灵光一现,有人让它流逝,有人执着于此,成了执念,执念是动力、是勇气,我们不满他人不了解下的随意贬低,我们不愿因自己的弱点导致失败而放弃,我们不甘平庸去过那种一眼望到尽头的生活。
梦想与许多人而言真的有吗?
我知道许多有梦想并为之努力的人,但我更能经常遇到与我有相同困惑的人,觉得自己孤独,觉得有点小颓丧,那种认识到自己错误和无法坚持完成一件事的矛盾,好不容易坚持了却又觉得太过刻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告诉自己一日一月一年不该只是岁月,那些我们经历的日子该是实实在在的印记,印证着我们的成长,印证的我们的得失,印证着我们的等待与冲动。
想来一场与自己的辩论,把所有“我愿”“我希望”“也许吧”“但愿吧”通通了结掉,想做一件事,那就去做,做了,那就坚持下去,看看究竟会发生什么,顾虑太多,青春一点点消逝,念想慢慢积攒成了不可能,看似越淡然越不淡定,看似越不在乎越看重,怕做不到所以一直徘徊,怕令人失望最后失望透顶的只会是自己。
许多人心中都会有心结,恐惧怕面对,所以一直躲闪,可能会伴随很多年,心结是一种我们害怕但只要克服之后舍弃之后就会感激的东西,害怕让我们卑微,勇敢让我们懂得得与失自在人心,不同年龄不同境遇不同身份看法会不同,最终我们定会感激那一切已经发生的,因为无法改变那些,我们学会接受。
一次次 ,悟 ,醒了,又一次次,迷茫了,看似在死循环中,其实这是个不断上升的螺旋。
这个电视剧真的有很多很多校园剧一贯的缺点!
比如院里的老师对辩论队根本不关心,比如男女主这种冤家路窄的相识方式,比如女主圣母般热衷于处理别人的事情的人设,比如编剧或许把出国交换两年还能提前毕业这件事想象的过于轻松了,比如我觉得刘栋对小曦的感情戏非常莫名其妙……但我还是觉得这部剧很可,也许因为它涉及到了一个我很喜欢的领域,也许因为它描绘了一种我向往的大学生活,也许因为它刻画了一段过程相似结局相反的感情(这个剧看到前一半的时候一直猜白宇和易小曦一个水瓶一个双子,因为他们俩的相处模式我实在太太太熟悉了,结果剧里说易小曦是天秤哈哈哈哈)。
真爱是不是一定天长地久呢?
如果不是以辩题的形式呈现,我一定会说这个问题非常荒谬,它让我首先想到的另一个问题是,相爱的两个人是不是一定要在一起。
可能我们的第一反应都觉得相爱的人为什么不在一起,而后又会想起很多复杂的因素——旧时的封建礼法,如今的身份差异、两地相隔、甚至是上一辈人的恩怨情仇,那样的爱情悲剧无论在文学作品还是现实生活中都有很多,更何况我们总喜欢在一个尚不懂得什么是爱的年纪就轻易地定义真爱,谁又能保证天长地久呢。
所以我们总说,无论能不能走到一起,最重要的是一段纯洁美好的感情。
前半段里有一个片段让我很动容:白宇送小曦回宿舍楼,小曦迟迟没有进楼,而走远的白宇突然回过头,两个人四目相对。
我想那个时候,他们大概就明白了对方的心意吧。
曾经我也以为,很多事情是不需要讲出来的,心照不宣是所谓美好的一部分。
但是当遇到这道辩题时,他们有了很大分歧,白宇在话剧院门口等了很久很久,我猜想他在探寻小曦心目中“天长地久”这个承诺的意义。
其实,我理解电视剧结尾效果的需要,但我更希望白宇可以郑重地告诉小曦,我喜欢你,我爱你,请你做我的女朋友。
因为开始得不明不白的感情,往往也结束得不明不白。
辩论到底有没有意义?
与辩论分分合合很多年,我最多只能算是个喜欢看辩论赛的人,所以也无法认真地站在一个辩手的角度讲些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情怀。
浅薄地讲,我觉得辩论有意义,这种意义在于撕裂。
正如尼采借查拉图斯特拉之言,人之所以为人,便在于人是一个桥梁,人应当被超越。
很多时候我们作为观众会因为自己先前的经历而选择持方,但又往往会被对方的论点打动。
我觉得,经验与真理的宿命是被突破,被不断冠以各种前提条件,告诉你这个世界不仅仅是你看到过的那样,生活中也不仅仅有你所看到的那一些烦恼,这种撕裂正是成长的表现。
看完前两集时觉得槽点很多,促使我看下去是,我想知道白宇这个杠精是怎么成长为一个合格的辩手的。
今天看到一句话,当少年有了软肋,才是真的长大了。
也许是他有了软肋,也许是他发现了辩论的价值。
看到最后一场辩论赛的时候很感慨,我觉得那大概是很多辩手打了很多年辩论赛之后升华出的感悟吧。
马薇薇这几年突然变得随和了很多,执中还是一如既往地给人一种谦和的感觉,不管还会不会有下一季奇葩说,至少他们都是热爱辩论很多年的人。
电视剧只是电视剧,而生活往往比它复杂得多。
你不会遇到的每一道辩题都刚好帮你解决一个生活困境,你甚至不打辩论;更不会在自己举棋不定的时候遇到坚定支持你的某个选择的朋友。
祝平行世界中的他们永远保持初心永远在成长,也祝我们都能拥有平淡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男女主都好烦,配角我都好喜欢……而且每次都给主角很正面的形象,就无语😓关于真爱的辩题看的我头疼
整体很下饭,就是有些剧情尬住了,也太多不切实际的大学生活剧情了吧……
不错
一个刚刚退出辩论队的大二狗你知道我看完了多想哭么
不买热搜的良心剧作!超级好看!
这个剧,除了女主,其他人都挺不错的,女主太作了,全世界都要围着她转吗?还总是道德绑架别人。而且女主演技太差了,几乎其他每个人,每个配角,都比女主演的自然,而且还口齿不清,女主的演员真该好好练练,台词,表情,动作都不行,本来因为女主想打两星,后来还是算了演员和制作团队里辩手还蛮多的最后为了让四个新生上场,真是巧到家了第26集,在辩论场上那样,认真的吗?女主作的已经超出底线了徐老师那件事,本来就是吴迪为了涨粉,为了公众号的热度,未经徐老师同意,私发了一篇写徐老师的文章,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给徐老师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自始至终她们都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一直都觉得是网友的错。她们的行为跟现在那些营销号有什么区别?都是为了热度,发文章完全不管后果,不管会对当事人造成什么影响清北也太完美了
我感觉这是一部正经的青春片。
剧情有点拖男女主什么时候才能有进一步发展啊
太尬了,人物面部僵硬,完全是一种表演台词的感觉,没有生活感,劝退
3.5,辩论环节超级热血精彩!
这部剧超级可爱啊…为什么没人看???又有甜甜的恋爱也有正经的辩论,比市面上大多校园剧好看啊真的!看完了…结尾几集有点看不下去了…辩论以外的情节设置太蠢了…
不能被称为在打辩论赛的剧啊……女主辩的啥玩意啊……女主是林黛玉转世吗?这么能哭?室友三观有问题…天天道德绑架式论题
3.5星 辩论赛上还是挺燃的 引人思考 最喜欢的还是姚申和清北学长
题材很有意思 妆化减分 演员太稚嫩
看完感觉辩论拍的还是挺不错的,就是配音听的好难受,男二好像王宝强啊
很真实的再现了大学的辩论生活,可以说编导很用心,也很有功底
扇子精潘潘与剧里每对cp都很喜欢,辩论的剧本也写得很好,但是某些剧情设置还是有点强行和尴尬。
跳出只有爱情友谊框架,以辩论为主题穿插各类大学生活为题材的校园剧(虽然有些剧情很象牙塔有点用力也不太连贯),很精彩也很有意义,可以看出编剧组对辩论上花的心思,辩题贴近生活也贴近剧情是非常好的能激起新人关注辩论的入门题,从正反方备战教师辅导以及比赛旁观解说也是非常详尽负责了。再说演员,从第一集就发现无论主角还是配角颜值都很高演技也都算过关不出戏,而本剧中邀请了众多奇葩说明星选手以及看到结尾辩论演员实为各大高校真辩手的彩蛋,真是让人非常惊喜了。总体来说,虽有漏洞瑕疵但整体是一部干货很多值得回味价值挂的校园剧,五星好评。
觉得挺好看的,年纪大了就想看些热血正能量的剧。
演员选的太不行了,又想要颜值的,但选的演员又没一个颜值在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