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死我了。。
最烦有些装逼犯,总摆些高高在上的pose,不摆你他妈的能死啊,草有这逼能耐就去看黑泽明,小津安二郎,法国新浪潮,捷克新浪潮,欧鸟联盟新浪潮,安哲罗普洛斯,英格玛·伯格曼,看着娱乐片还摆你妈比的正义逼啊,现在卖逼也不是这样卖的,要你吗比的待价而沽。
有人说,这片太恶俗了。
没错,这是事实:充斥着大量的网络桥段和恶搞。
但我觉得,怎么说,也比近两年的那些港产喜强吧?
至少算是大陆电影的一个创新。
反观这几年的港片:灵灵狗,花田喜事…不提也罢。
兜来兜去还是二十多年前的老路子,连片名都懒得改。
去电影院愿意掏钱看这个片子的,绝对是有钱没处花。
但那些愿意讨钱看港产“喜剧”的。
算了,我还是不说什么了…找气氛可以回家down一季的笑笑小电影,还能省钱。
导演的开场3D应用勇气可嘉。
可。。。
恕俺直言。
3D实在是太糙滥了。。。
也是整个影片的缩影。
不过这片子很轻松,看的不会有负担。
推荐观赏。
蛮搞笑的一部电影。
居然有李玉刚,不知是先有电影才有他,还是有他才有这部电影。
不过第二永远比第一不那么醒目睹,不招人妒忌。
也是副的比正的更稳妥,中国人的中庸之道。
看到王劲松总想起他那个经典的拿橡皮筋弹你家玻璃的片段。
哈哈
昨天看了《十全九美》,今天接着看《天下第二》,虽然都是闹剧,可是我觉得后者比前者要好看得多。
这些年方言片特别受观众的喜爱,《天下第二》东西南北的人马都到了,居然还有西洋,东洋鬼子,哈哈,人多了大家搅成一团,逗得大家哈哈一笑,我想这样子的效果就已经达到了。
我不像很多人那样子看电影非得看出个一二三,讲出一大些人生哲理来,只要能把我给逗乐,看电影时开心地沉浸在里面,我就很满意了。
各个角色诠释的很不错,都很搞笑。
喜剧就是轻轻松松的看过就行了,可唯一不爽就是把那个黄河什么(河南的)小搞了一把,自己老乡啊。。。
呵呵还有就是怎么到处都买不到DVD????
网上都没有,到底怎么回事!
为什么给这片子打4星呢,纯粹因为之前完全对它没一点了解。
真的,一丁点都没有。
所以还真的看起来很有惊喜。
特别是在被《命运呼叫转移》彻底轰趴之后。
听名字,还以为是跟什么“一石2鸟”之类差不多的烂片。
松三爷(这让我想起“揭瓦”段子里的坛子胡同闷三爷来)一开始的露面,表情还感觉有点矫情。
没想到接下来就是金刚奋力雄起,一个neo式的大蓬展翅,迎面给恐龙拍记板砖。
就是这么一个出场,给我拍兴奋了。
(好吧,我承认我就爱看金刚大战鸽子拉)虽然开始的动画部分过于嫌长,害我一开始想,这是电影嘛?
还是FLASH大集合?
不过里面的演员还是演的很不错的。
完全有90年代初港片的风范,看着很怀旧。
当年也不乏烂片,但烂得很有闪光点。
最让人怀念的,无外乎恶搞。
想当初,肉面飞龙王晶要不是恶搞西片,哪来的那么多脍炙人口到今天还让人津津乐道的桥段。
无疑,《天下第二》有点这个意思。
看得出有模仿《武林外传》的意思,特别是艳玲同学的表演。
海量的硬笑话,和网络流传的KUSO因子。
不过正因为海量,去掉一个最高份,去掉一个最低分,去糟取精,还是有些地方的确让人笑出来的。
对国产喜剧片来说,这已经算是很难做到的基本质素了。
我不敢说这片子一定好看,但我敢打包票,它绝对比《命运呼叫转移》更尊重观众的意志。
虽然片子也需要做软广告,而且还做的很明显。
但最起码,它没想过拿几个明星来造把势,就可以把观众当傻B的。
对小成本的国产喜剧来说,我觉得这是最起码的诚意。
(此诚意乃真正的诚意,而非冯老西的2亿票房诚意)为了这份诚意,我给四星。
来看看他们都恶搞了哪些电影吧:金刚(大猩猩拍砖)红高粱(跟胖妞滚红辣椒地)雪山飞狐(胡2刀)贞子(导演一定是想,日本料理店里就一定要恶搞日本片)无间道(对不起,我是一名捕快)蚁力神广告(谁用谁知道)我的地盘我做主芙蓉奶奶(S型做的还不标准,凶狠的眼神没模仿出来)郭德纲(剧组里绝对有德云FAN)松三跟镇远去救人那段慢镜头,模仿的是哪个片子?
我没看出来,英雄本色?
王爷枪队赶来料理店剿寇那段,是不是模仿的打CS?
(这段很帅)其他的想不起来了我最囧的其实就是爱贝勒李玉刚童鞋。
他胖了,而且真不适合上镜头近看。
感觉胡子都没刮干净。
妆化得远没舞台上精致。
我知道他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草根明星,拉进片子里给安一段吸引人气无可厚非。
但是为什么,为什么!!!!
他比武的时候也要女装呢???
女装也就算了,为什么,为什么!!!
为什么他还非要再装个一看就很假的假胸呢?!!
好名字,真的,这是完全可以引人遐想的片名。
胡适先生当年求学时,就执著追求每次考试得第二,“枪打出头鸟”的人生哲学他已运用得无比娴熟。
所以在无数西片的围追堵截中,我毫不犹豫地选择支持咱亲娘的孩子-国产片,管它多少钱呢,反正是免费观影。
曾经在手机报纸《南方人物周刊》上看到,说姜文喜欢在电影院里,靠在墙上看观众看《太阳照常升起》的反应,想看观众是不是像麦浪一样,笑得前仰后合。
如果冯超也跟姜文有一样的爱好,他一定很满意。
满场观众都笑得花枝乱颤,我也被刺激得时不时直拍大腿,完全忘记了淑女形象。
导演的点子也很多,处处直戳观众笑穴位,而且一波接一波,就像有根鞭子在后面抽着:“笑啊,快笑啊,怎么还不笑啊?
”。
所以我笑得很累,这种为了搞笑而搞笑的东西,让我在走出影院,就有了一种负罪感。
就好像毫无防备的出轨,又似偷偷点击了某些被禁的视频网站,回想起来痛心疾首,决得还是盖•里奇实在,至少回想起来,我还知道影片讲些什么。
当然了,如果说影片是以刺激观众的笑神经为目的,那么对这个目的达成的圆满程度,我举双手赞成,它比《大电影之数百亿》还要圆满。
因为它恶搞的都是通俗而流行的影视剧(武林外传)或网络流行的桥段(芙蓉姐姐、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或是其他人曾恶搞过无数次的影片(无间道、黑客帝国),都是普通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元素(李咏),受众面波及网民、游戏玩家、国产综艺节目爱好者和肥皂剧爱好者,被刺激者众完全可以理解。
甚至可以说,此片是恶搞影片的集大成者,从商业影片的角度看,应该有很多人像我一样,会被忽悠。
最近频频出现导演处女作,咱亲娘的孩子越来越长进了,但是问题也特别致命:创意乏味。
你说如果像周杰伦那样,弄一两个桥段的模仿,还能摊上个致敬的名声。
但影片中大面积地充斥着对一些风行一时影片的恶搞,这条路能走多远?
当然啦,票房不管多少,一定是会有的,在这个缺乏精品的年代,人们只好钟意回忆和炒冷饭。
可是在原本就缺乏创意、影片结构单一的国产影片世界里,新晋导演就在商业片的世界里撞墙,真是让人叹息。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所带来的恶搞片的春天已经过去,国产影片真正的生命力显然不在这里。
至于演员,用了很多在电视剧里常见的龙套,所以在恶搞的间隙,演员惯性的表演又让人徒生看连续剧的错觉。
最近频频出镜的张默,也许是经验暂待丰富,生硬的表情总是要靠台词来提醒观众剧情的进展,可惜了这个颇有亮点的搞笑角色。
当然啦,最后还是要对咱亲娘的孩子说一句偏袒的套话,比如再怎样,身为中国人,还是要支持中国制造,导演处女作有这样的取巧点子已经不错,再接再厉,将来有免费观影的机会偶会再去看之类。
搞笑喜剧.半截和阿菊一致推荐,所以就看了.东南西北好多方言大杂烩,还行.其中李玉刚扮演的爱贝勒是个亮点,央视<星光大道>选秀节目出名的,本人相貌平平,但古装女子的扮相十分惊艳.
如果要我用一句话来形容这部片子,那就是——单纯地恶搞。
讽喻也是有的,但总体的突出感觉还是——恶搞。
片头的3D动画制作水平稍逊,不过创意不错~这是一部不必花心思去看的影片,大可躺在沙发上边嗑瓜子儿边看,只是看就好了,不需要琢磨,不需要费脑子。
任何片子都一定是褒贬不一的,对于此片,我是觉得还行。
看过之后没有觉得经典,但也不是很差,有点儿意思。
现代人活得都很累,累了的时候不妨找部这样的片子来看一看,恶搞一番又何妨~“天下第一太危险,天下第二才安全。
”说得有理~~
一部很闹、很有意思、很恶搞的电影。全片整体的感觉是生拼硬凑,不具备艺术性,但是可乐可笑,仅可作为减压工具。影片讲的道理其实很有意思:当天下第一太危险,还是天下第二比较好。个中原因,不必赘言。2008年1月观影
挺好玩的
不知为什么,就是很喜欢
搞笑手段一般,笑料还不算老套
果然够二
江南第一剑 呵呵
一个完整的故事+实力派主角(王劲松)+很多的笑点+没有明显抄袭+土生土长大陆片,能到这个程度真的要给5星
貌似最近我经常需要这种无意义的片子来调节心情
这片賊扯
呵呵,我口碑贼好
挺有九十年代初港片,那种恶搞精神。
这片还能更烂点吗?
太有劲啦 好多情节现在还记得
最二
扯淡
三星半。
笑过瘾!
太搞笑了,有意思。
[文涛拍案]20110116美国枪击案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xmW8496G-aw/?fr=rec1
烂恶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