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1星,郑秀文与任贤齐1星,积极向上的主题半星。
周末,百无聊赖之下看了这个n年前的电影。
剧情比较狗血,郑在受刺激下,决心嫁个有钱人,一节目组刚好在拍摄恋人面对金钱时的抉择的节目,于是从天而降,没错,就是一本嫁有钱人的恋爱宝典从天而降。
于是郑根据书上的指引开始了追逐有钱人老公的冒险,途中遇上不来电但十分有钱的爆牙苏,最后遇上想娶富家女的假富豪任。
几经误会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自己本身喜欢看剧情类,情节类的电影,煽情也好,怀旧也罢。
而对于这种一眼猜到结尾的电影并不感冒,但是因为无聊啊,还是看完了。
抛开电影表演与剧情而言,主题还是比较符合当今社会浮躁的现状。
在这个人人轻言拼爹的时代,在大城市中自我奋斗的年轻人,面对日益高涨的物价,鞭长莫及的房价,有太多人希望通过挑选伴侣来实现经济基础的快速提高,尽管有许多人对此现象不屑一顾,对当事人加以批判,但我还是不赞成以此评定当事人的道德与素质。
电影最终给了人们一积极心态,并不是所有人都向钱看齐。
爱情也是会战胜面包的。
我有一位女性朋友也是阿Mi,她也想嫁个有钱人,不用上班,她说:“结婚就是第二次投胎”。
当一个人想要“嫁个有钱人”的时候,无论ta是男性还是女性,我猜ta可能有着一些美好的期待,比如:嫁个有钱人之后,我就不用再为钱烦恼,从此以后摆脱金钱焦虑;嫁个有钱人之后,就有人为我提供源源不绝的钱,就好像理想的父母为我提供源源不绝的照顾/爱一样;嫁个有钱人之后,我可以买LV、Gucci、Hermes,全身上下“武装”起来,从此以后告别自卑,谁也不会再看不起我;……显然,上面这些都属于幻想,现实可能如此,但并不必然如此。
现实也有可能是:嫁个有钱人之后,阿Mi发现钱是ta的,自己甚至不知道ta有多少钱;嫁个有钱人之后,阿Mi发现钱是ta的,这些钱ta自己能动,但不代表自己能动;嫁个有钱人之后,阿Mi发现钱是ta的,ta可以全身奢侈品开着豪车,但是ta只愿意为自己提供Nike、Adidas、优衣库;……哪怕现实中这些幻想都能成真,嫁个有钱人之后,阿Mi真的能够不用再为钱烦恼,ta给自己开了一张或者一堆附属卡,自己可以获得一身的“神装”。
依然要问,代价是什么呢?
当一个人想要嫁个有钱人的时候,实际上ta有一个欲望,对于钱的欲望。
那个有钱人,是ta满足自己欲望的“工具”,ta并不真正在意这个“人”怎么样,只要这个“工具”的功能足够好就行。
但那个有钱人,实际上也是个“人”,ta是不是也在用欲望的眼睛来看着阿Mi呢?
就像那句经典的话,“当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又或者用一种互联网的表达是“高端的猎手往往以猎物的姿态出现”。
那个有钱人的欲望,就是想要嫁个有钱人的阿Mi需要付出的代价了。
比如人们常常开玩笑说的“我负责赚钱养家,你负责貌美如花”,人们把这句话当做一句男性表达宠爱,展现担当的话。
但实际上,这句话呈现的,是一场交易,一方用“赚钱养家/钱”换取“貌美如花/美貌”,属于是当代亲密关系中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如果仔细地体会,可能会发现,实际上有钱人用钱买走的“货”是非常多的,比如:ta需要阿Mi保持“美”,要自律地维持体型的美好,哪怕生产完也要快点恢复曼妙的身姿,要定期美容/医美去维持年轻,对抗岁月这把杀猪刀;ta需要阿Mi保持“温柔”,ta在外面赚钱是很累的,所以家庭是ta温柔的港湾,阿Mi需要为ta提供情绪价值;ta需要阿Mi保持“顺从”,ta要在这段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阿Mi要学会听话/懂事;ta需要阿Mi做个“贤内助”,因为ta已经为这个家庭提供了足够的钱了,阿Mi就不需要再出去赚钱了,顾好家庭就好;……可以确定的是,所有的有钱人跟阿Mi结婚,一定也是有所图的,而不是说“我跟你结婚,同时你拥有绝对的自由,没有任何的代价”。
02当然,实际上,在亲密关系中,一定是有所谓的功能性的部分的。
没有一段关系是100%的一方为另一方提供无条件的爱。
这样的事情,父母都做不到,就更不要指望伴侣能够做到了。
这种理想的关系,估计只存在于神话/宗教/童话/象征的世界里面。
人们常说“所有命运的馈赠早已暗中标好了价码”。
既然要标价,那让这个标价的过程从“暗中”转到“明面”上来,就会更好一些。
放到桌面上,就可以讨论了。
阿Mi问:“我嫁给你的话,你对我作为一个妻子/伴侣的期待是什么呢?
你理想中的婚姻生活是怎么样的呢?
”有钱人Vincent说:“我的希望有8个,12345678”阿Mi说:“2458我也认可,17需要做些调整,具体来说是这样的,36我不卖”有钱人Vincent说:“1的调整我需要点时间考虑,7的话我还是想按照我期待的来”阿Mi说:“7,这可是我的挚爱亲朋,手足兄弟啊……得加钱”(加钱居士丁修表示认可)有钱人Vincent说:“加钱可以,钱永远不是问题。
要不我加钱,36你也一起卖了?
”有些东西,阿Mi是不卖的。
如果Vincent一定要买。
这就会成为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婚可能就结不成了。
如果阿Mi和Vincent进行深入讨论后,能够就双方对彼此的期待达成共识,那就可以相视一笑,一起说一句“合作愉快”了。
围观群众也可以看一部《嫁个有钱人》真人版。
以前常说“结婚就是搭伙过日子”,关系一定有功能性的部分,分工合作,彼此依靠。
但我想,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的亲密关系只是功能性的,也不会希望伴侣只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合作伙伴,或者说工具人,而是会希望伴侣能够爱“自己”。
如果阿Mi和Vincent的关系能够变得更具有安全性,他们感受到在一种安全的氛围中,或者Vincent会问:“阿Mi,如果我没钱了,你还会爱我吗?
”阿Mi会怎么回答呢?
ta可以质问“你怎么能够没钱呢?
如果你没钱了,怎么承担家庭的责任呢?
”ta可以疑问“你怎么会没钱呢?
你明明就很会赚钱啊”ta可以支持“暂时没钱也没关系啊,可以慢慢再赚嘛”ta可以安慰“你在担心这个啊,安心啦,没钱我也不会离开你的”ta也可以看向Vincent,抱住Vincent,紧紧地抱住,说:“会(爱)”正在读文章的你,最喜欢哪个回应呢?
你希望你的伴侣这样对待你吗?
你相信你的伴侣会这样对待你吗?
假如阿Mi问:“如果有一天,我老了,或者我生育完,不再年轻漂亮性感了,你还会爱我吗?
”你觉得Vincent可以怎么回应呢?
欢迎把你的答案写在评论里。
文/广州红树林心理咨询中心 梁侨辉
情节颇离谱但是值得回味。
贫家女阿咪在家人邻居的期盼下,旧同学的攀比下,嫁个有钱人成为了改变现状的办法。
为此,他需要通过名牌衣服、高档场所提升自己,但是在真正遇到有钱人wilson之后,还是敌不过爱情的力量,选择了所爱。
真所谓有情饮水饱,而不是有钱饮水饱。
娶一个或嫁一个有钱人成为了改变出身,少奋斗50年的捷径,尤其在大城市尤甚,在相亲场合,户口、职业、出身、家世、学历、收入组成了绩效指标,指标高则有机会往下发展,指标低不用往下看,爱情的本质应该变成了量化的衡量,至此,我也变的貌似冷酷,知道拿出一颗红心也换不来一尺真诚,唯有提高自己,让自己变成铜墙铁柱,无坚不摧,无论经济精神,都能成为前自己的一片天,万一遇到所爱之人那一天,不让量化指标成为绊脚石,若没有那一天,自己也能成为自己坚实的臂膀。
下岗女工总爱胡思乱想,呵,倘若嫁得有钱人,是不是就无诸般烦恼?
贴一篇当年旧文,以表达我莫名的情绪。
主啊,我要疯了。
如果想嫁给有钱人可以算得上是一种理想,我觉得这个理想有够伟大,想嫁给有钱人的女生永远比有钱的男人多,绝对的卖方市场,把实现起来难度颇大的想法说成“理想”应该不为过吧?
长长的国庆大假,像极了特别有效的催化剂或者功能极好的培养皿,我的原本潜伏已久的好逸恶劳的因子更是得到充分的激发,后果就是,总有种把自己那不是太光明高尚的伟大理想搬上台面进而诏告天下,那就是――好想嫁个有钱人。
不太喜欢郑秀文的,却喜欢看她和任贤齐主演的《嫁个有钱人》,看傻呵呵的她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付出那么多的努力,看到她在山顶大声呼喊,竟然莫名觉得有些感动,只为那样的执着与几分天真,觉得她的理想伟大得近乎纯洁。
于是,每次和女友爬山,在登到山顶之后,我每每想效仿郑美女其人,对着山谷大声呼喊,无奈自己平时不算太薄的脸皮总是没能在关键时刻变成金脸罩,铁布衫;酝酿许久的勇气总是在千钧一发之际化为乌有,只好悻悻然作罢,是不是因为自己的愿望没有大声宣告,所以神仙爷爷没有听见,所以我始终不能得到那样一双亮闪闪的指点迷津的水晶鞋?
如果真是那样,下回在山顶,我一定会拿出无比的勇气,对着山谷深情而真诚地呼喊――我想嫁个有钱人。
一直觉得“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这句话其实有失偏颇,事实上,有些男人有钱了也不曾变坏,而一些女人就算变坏了也不一定有钱,当然这个“坏”在特定的环境下应该具备不同的含义,不能一概而论。
我觉得如果专门针对是否变心而言,那么有钱的男人和没钱的男人的变化几率应该是旗鼓相当,即“坏”的内因大致相同,只是能够激发质变产生的外因有所区别,所以某种程度上为有钱的男人变坏提供了更加有利的外部条件;而没钱的男人,在可以变“坏”的各种条件成熟之后,变“坏”的几率也不见得就低于有钱的男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觉得,想嫁个有钱人对女生来说,确实是一个比较英明的理想。
小时候看多了琼瑶,岑凯伦,余毒未尽,因为她们的小说不乏翩翩贵公子爱上丑小鸭的动人故事。
例如英俊多金的男主角,偏偏喜欢上那个不怎么漂亮,看起来总像个小丫头甚至小男生的丑女生,而且那个女生多半伶牙俐齿,脾气不佳,甚至心眼极小,喜欢耍小性子到极点,而故事的发生地点也不外乎,电梯,地铁,或者大公司的会议厅里。
每当想到这些,我就觉得郁闷备至,自己和这些可爱的童话书中的幸运女主角其实颇有相似之处的,难过的是,我怎么就碰不上那样的男主角呢?
为什么书里的善良温和的有钱男人,怜爱的目光总是落在那个臭脾气的小丫头身上,而现实生活中,却是这样的小丫头很难有让人看第二眼的欲望?
看来这就是想象和现实生活的巨大落差的,这样的落差真叫人难过,更让人难过的是,我竟然贼心不死,我一直都幻想自己可以嫁给一个有钱人,当然,他不必像男主角那么帅,不胖就好,不矮就好,他笑起来也不必太好看,一般就好。
对于我这样的懒惰成性喜欢做白日梦的女生来说,嫁个有钱人的好处不言而喻。
比如,在对着这个已经让己苟延残喘却不得已而为之的工作郁闷的时候,可以选择离开,如果当工作的意义仅仅剩下谋生,那么嫁个有钱人应该可以避免那样的痛苦。
在想出去旅游的时候,可以不再对着迷死人的旅游画册望洋兴叹,而可以兴高采烈地准备出行的行头;在看上橱窗中的美丽外套时,可以不再之作橱窗购物者,让自己贪婪的口水差点流在明亮的玻璃上,而是走进店里,喜气洋洋让售货员小姐包上……写到这里发现,自己的虚荣因子和好逸恶劳的因子一并发作,而且发作得厉害,看来坏的事物总是互相牵连,想改正却没那么简单。
也许有人说,嫁个有钱人其实风险很大,因为他并没有义务为你做些什么,比如在你不愿意工作的时候,养活你;在你看上一些莫名其妙的衣服或者化妆品的时候,无怨无悔为你买单;且在他对你的新鲜感消失殆尽的时候,那么你的幸福生活也离画句号不远。
这样的推论不乏现实佐证,具有一定的正确性,然而这其实也在某种程度上否认了有钱人真爱的能力,把有钱人的审美观做片面单一化处理。
谁敢肯定,有钱人不会爱上并不怎么漂亮的丑丫头?
谁又能肯定,有钱人终究逃不过在妻子人老珠黄甚至珠未黄时就变心的一劫数?
如果这两个推论千真万确,那么我只好怀疑写那些小说的女作家门毫无实践经验,和我一样,都是只会幻想,并且还会美化自己的幻想的理想主义者,而全然不顾自己笔下幻想中的幸福场景不知毒害了多少类似我这样的好逸恶劳因子一发作就不可收拾的大大小小一票女生?
不过,又想到一个问题,如果自己的观点可以成立,即嫁给有钱人可以满足自己的许多物质需求,那么婚姻不是变成了物质和感情的双重交易?
那么,万一不幸娶了自己的那个男人不是觉得自己亏大了?
在因为爱我所以只好对我多加忍让的同时,竟然还要承受我的经济剥削,婚姻对他来说不就意味着他得做好时时遭受身心双重摧残的准备?
听起来就有点可怕,自己看来是贪婪几近过分,只是,要感谢的是,仁慈的上帝并没有剥夺一个贪婪的老女生做梦的权利。
更值得感谢的是,上帝不仅仁慈,还很英明,因此,那个倒霉的有点小钱的男人始终没有出现,估计以后也不会出现。
贪心如我,也就写写而已。
势利的旧时同窗在麻将桌旁对着阿MI竖起大拇指的那一幕让我想起了倾城之恋里面的那句“一个女人对再好些,得不到异性的爱,也就得不着同性的尊重。
”
早期香港的爱情喜剧还是挺好看的。
这是一个因为拜金主义相遇却最后因为真爱而结合的故事。
设定的其实还颇为有趣。
男女主都是奔着嫁个有钱人的念头,花了积蓄包装自己,在外国相遇。
却又因为识破对方的身份分开,等到都受到有钱人的追求之后却还是选择了放弃追求真爱。
我还是喜欢这个电影的,大概不是郑秀文和任贤齐也演不出男女主的可爱可怜及可悲之处吧。
当初实在是太喜欢郑秀文的表演风格,那种自自然然的憨美,凌乱的动作,穿衣风格,整体造型设计,独具一格,特立独行,都是吸引我的点。
当然,这部电影是鬼马行空般的编剧,剧情稍雷,不烧脑,纯属商业片,但可能那个时期应该是比较受欢迎的吧。
雷点太多,不吐槽了,就是一部浪漫爱情喜剧,看着开心就好。
大一大二我在想我爱干什么,却没有想过我到底能干什么。
大三大四我在想我能干什么,却忘了想我爱干什么。
现在马上就毕业了,我也不琢磨我爱干什么我能干什么了,有什么干什么就好。
剩下的时间我就用来琢磨怎么不劳而获。
我很久以前就有答案了,大三的时候,那个地三鲜的蛋糕上,我们把梦想刻在了上面:嫁个有钱人。
谁都有懒惰的时候,我的特别多。
我好吃懒做到这么大,除了脑子灵光,四体一点儿都不勤。
本来我还想说我五谷不分的,可是我想起来前几天,我们班儿上的一个大龄女青年指着小麦喊“大米”的时候,我想想,还是把这“五谷不分”送给她吧。
丫连植物和食物都分不清,别说五谷了。
前半年我想的最多的事儿的就是我的将来,嫁个有钱人,在家操持家务,相夫教子。
我又老实又本分,适合在家养着。
老公有了小蜜我也不吵也不闹,安安静静地等着俩人爱完了恨,恨完了再分。
想离婚是不行的,主要是我老公应该不会跟我离,要不我白白分了他那么多财产,多不好,那我就真的不劳而获了。
如果时间停止在我们华而不实的婚礼的那一刻,这个就是童话故事。
我穿着水晶鞋,穿着白婚纱,带着镶钻的桂冠,看着光鲜亮丽,可是,我脚疼谁知道?
我也没处说,说了也不会有人听的,听的那个人也会说我不知足。
你说我们究竟追求了点儿什么。
前一阵子我听说车晓结婚了,嫁了个煤老板。
煤老板我熟啊,我爸认识好几个煤老板,各个膀粗腰圆,就喜欢我这样长的一般,但是上过大学读过书的女的,主要是为了教育下一代比较好。
我跟我爸说,我的将来最不济就是嫁个煤老板老此一生呗。
没想到,我最不济的生活规划被一个我认为高出我太多的女人当作美好的生活现状给实现了。
我其实很不愿意想他俩结婚,中间是个“钱”字。
可是我控制不住。
《嫁个有钱人》的中心思想是这样的:最终我们还是嫁给了有钱人。
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所谓的爱情童话。
物质童话倒是有实现的可能。
嫁个有钱人就可以。
作为电影,不是很好看;作为喜剧片,不是很搞笑。
其实它是想搞笑的,但是效果就是不搞笑,为啥呢?
可能和人有关吧,导演不了解演员?
所以演员没发挥好?
郑秀文和任贤齐也不算是演技很差的,他们演的其他电影都还是可以的。
像任贤齐的《绝种好男人》就很不错啊,郑秀文的《盲探》也不错。
他俩合作好几部电影了,但不是每部都好看,《夏日么么茶》比这个好看点。
但是胡枫和张达明演得很自然搞笑,归根结底还是觉得导演的搞笑太表面了,所以不好笑。
而且不够极致,还不如《就爱你装腔作势》搞笑,虽然两位女主不大一样,阿咪是想嫁给有钱人,装腔作势是喜欢假扮有钱人,《悭钱家族》比这个搞笑点,人设可爱一点,反正这个不是很好看·····还有不是很明白wilson为什么就喜欢阿咪了,阅花无数的他让阿咪帮化一次妆就喜欢他了?
虽然喜欢是不需要太纠结理由的,但这也太不讲究了,老子没看明白···········以及,卫星很多,谁知道你是不是楚门的世界······
几年前有一部郑秀文VS.任贤齐主演的港产贺岁片《嫁个有钱人》很火,当时我一听到片名就觉得够“炫”的,让人吊足了胃口,再加上先睹为快的朋友大呼过瘾,于是迫不急待的跑到影院去大饱了一回眼福。
这部片子的剧情其实是典型的“新瓶装旧酒”,现实的编剧们索性懒得费力去发掘新颖的题材,信手将妇孺皆知的”灰姑娘”的故事拈来,换上现代的包装,往往就能稳操胜券。
比如说九十年代风靡一时的好莱坞影片《麻雀变凤凰》就着着实实让观众做了一场美梦。
而这部《嫁个有钱人》里有红得发紫的青春偶像、浪漫离奇的故事情节、神秘莫测的异域风情、轻松诙谐的搞笑气氛,并非俊男美女的郑秀文VS.任贤齐可谓珠联璧合,铆足了劲儿制造搞笑场面,让观众不时爆发出欢快的笑声。
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嫁》剧作为成功商业片的必备因素。
当然,深知女性心理的编导们在影片中两位有情人终成眷属之际,没忘了加上一个恶俗的尾巴——某位来自外星系的神秘的老人(大概是月老吧)赐给了他们一大笔钱,于是他们从此过上了无忧无虑、幸福美满的生活。
至此,台上台下真正地皆大欢喜。
如果以卖座率的高低作为衡量影片成功与否的标准的话,《嫁》无疑是成功的。
它受到那么多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的青睐,是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的,也是符合女性的心理特征的,而不能单纯地归咎于拜金主义的盛行。
事实上,现代社会中人们在面对商品经济世界的强烈刺激时,内心世界也越来越浮躁,又有多少人能抵御来自物质世界的诱惑呢?
男人最需要的是成就感,而女人最需要的是满足感。
美仑美奂的物质引诱了多少女人的视线啊,使她们为之心醉神迷。
能随心所欲地征服精彩的物质世界,构成了女人获得满足感的主要支柱。
一旦失去,心理就会失衡。
女人的一生是有许多梦想的,是需要金钱来打造的,谁说精神满足不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呢?
如果说以前人们对于为改变自己命运而不择手段去寻求长期饭票、提款机的女孩们还嗤之以鼻、颇有微词的话,如今也只剩下羡慕和嫉妒的份了。
在冰冷的钢筋水泥构筑的现代社会里,女人们不得不摆出强悍的姿态,在竞争激烈的赛场上搏杀,但内心深处依然潜藏着浪漫主义的情愫。
几乎所有的女人在她青春年少时都会在心中构画属于自己的白马王子。
我认识的一个女孩告诉了我这样一幅令人陶醉的场景——一位高大英俊的男士手捧一束亲手采摘的鲜花,骑着白马朝着她翩翩而来,然后在她面前单膝下跪,向她献上那束鲜花并未婚。
我想,如果那种场景真的发生了,试问哪一个女子不会动心呢?
读“灰姑娘”长大的女孩不会忘记让她们魂牵梦索的“水晶鞋”,当影片中任贤齐将郑秀文梦寐以求的“水晶鞋”亲手捧给她的时候,我相信有很多女孩子会在那一刻怦然心动,这是一种朦朦胧胧、欲语还休的情愫,是让多少女孩子趋之若鹜的原因。
她们在别人的故事里深深地感动着,在“梦工厂”里一偿夙愿。
当人们还津津乐道于从灰姑娘蜕变为白天鹅的戴安娜王妃的现代童话故事时,又怎能体谅她风光背后的万般无奈,而她最终因躲避记者的追击而遭遇横祸,过早地香消玉殒的悲剧性结局令世人动容。
原来“水晶鞋”的童话一接触到现实的地面就会支离破碎、不堪一击。
不过,“水晶鞋”是女孩子心中永远的梦,她们不会也顾不上去思考它是否合脚,却被它表面的璀璨夺目所吸引,前赴后继地追寻它的光辉,当然也只有穿过它的人方知其中滋味。
据说“小超人”李泽楷“常就餐的餐厅就事先有一大群精心打扮的名门淑女、篷门佳丽欢聚一堂,期望能获得李公子的青睐,有朝一日飞上枝头当凤凰。
而据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香港人现今最羡慕的女人是又一个嫁入顶级豪门且从此以后过着幸福快乐生活的徐子琪。
我想起了王菲的一首名为《香奈儿》的歌:王子挑选宠儿 外套去寻找它的 模特儿 那么多的玻璃鞋 有很多人适合 没有独一无二 我是谁的安琪儿 你是谁的模特儿 亲爱的 亲爱的 让你我 好好 配合 让你我 慢慢 选择 你快乐 我也快乐 你是模特儿 我是 香奈儿……在紧张枯燥的现实生活中,将这类片子作为生活的调剂品也为尚不可,让我们在心底默默地憧憬一段浪漫的“水晶之恋”吧!
中学时代,正是情窦初开,我的十几年暗恋生涯就此开始。迷恋小齐歌的时候,先在集市上买一一本磁带,听到这首歌,然后又在电视上看了这部电影,当时就记得郑秀文在海边大喊,如今回看,想想三大主演都是当红歌星啊。可惜卢巧音没唱歌。
我的回忆有你。sammi
这种才叫不用过脑子看起来很轻松也不会觉得恶心和浪费时间生命的电影,可惜现在他妈连这种电影都没了!
那年香港的亚军,没有年末的无间道就是冠军……早期的拜金电影,女的想嫁个有钱人,男的就不想找富婆吗,于是米兰就是搞笑之旅?还想楚门的世界,少做白日梦,读书无用,嫁娶有钱人更难!!灰姑娘,穷光蛋的爱情春天已成往事!!
香港电影 烂片
虽然很傻,但是过年看满开心的
以前的港剧还素不错滴
就是个真实版的童话故事,不好看的那种。
就是那种..你也不能说不好的电影,代表了香港某一类型的电影风格
开头可以后面真的挺无聊的,而且挺心疼男二的,以现在眼光来看,男主妥妥渣男,满嘴谎话,自怨自艾,甚至还借男主的钱来谈恋爱……
都是我的童年呐
原来富翁速成是分男女版的。
嫁一个爱你的人,你爱的人,有钱了不起啊。
那几年全是郑秀文的片子
那年的最爱,我爱郑秀文。
只记得飞机上要吃牛肉干的那段了。。。好像还有什么玻璃鞋、卫星监视之类的。。。
这可能不是谷德昭最好的一部片,但却是我最喜欢的一部. 不论是香港大澳还是意大利米兰的取景我都好喜欢. 当多年后我到大澳和米兰看到熟悉或者陌生的场景时总会不时想起嫁个有钱人呢.
一看编导是谷德昭,就明白了。这什么童话故事能写这么狗血啊,幼稚园小朋友都不能买账。郑秀文倒是很适应这种拍戏方式,任贤齐演的就太浮夸了,我以为他只有在mv里才这样,后来发现戏里也这样啊。
不現實!超不現實~
就当是附赠(不靠谱)剧情的米兰观光片吧,可是除了米兰之外明明还有lago di como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