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未了
Mientras dure la guerra,While at War
导演:亚历杭德罗·阿梅纳瓦尔
主演:卡拉·埃莱哈尔德,爱德华·费尔南德斯,桑蒂·普雷戈,娜塔莉·波萨,路易斯·贝尔梅霍,费尔南多·巴尔维德,帕特里夏·洛佩斯·阿奈斯,英玛·奎瓦斯,卡洛斯
类型:电影地区:西班牙,阿根廷语言:西班牙语,英语,德语年份:2019
简介:西班牙1936年夏。著名作家米盖尔·德·乌纳穆诺决定公开支持有望肃清国家混乱局势的军事起义。 他即刻被共和党政府解雇,不再任萨拉曼卡大学校长。与此同时,弗朗哥将军设法将他的部队加入反叛阵线,并私下着手准备成为战争的总指挥。面对冲突带来的血腥,同事遭受的监禁,乌纳穆诺开始质疑起自己最初的立场与原则。弗朗哥将总部搬到..详细 >
乱世之中,知识分子想要蜷缩在象牙塔里,以“莫谈国事”来泰然处之是不可能的
看的糊里糊涂,画面感觉不想二战
文人左右摇摆的尴尬。喜欢在萨莫拉的争论和结尾的演讲。“既然沉默会被理解成默认,那我必须要发声了。”
好看。感觉一直都缺这么部片子。关于西班牙内战。
文学家救不了国家。
云里雾里,没看懂
“既然沉默会被理解成默认,那我必须发声了!”“这里是智慧的殿堂,而我是她的大祭司!”“他们是一体两面,是同一种精神病”
你们能以力压服,却不能令人心服。(Venceréis pero no convenceréis)
承认自己改变有多难?承认自己错误有多难?在群情汹涌之下勇于说真话又有多难?另,真心羡慕学生和老师不同政见的争吵。
4.0。1.亚利桑德罗·阿曼巴导演新片,导演是个类型片高手,但殊途同归,几乎所有的影片都在探讨主角内心的持守和挣扎,即使这是一部真人真事改编。2.知其不可而为之,知识分子的彷徨、勇气和责任,政客不理解,普通百姓不理解,甚至于同类也不理解。3.你可以用武力征服,但不能让人心服口服。4.如果导演能拍一部佛朗哥,就更好了。
感谢塞万提斯学院图书馆,可以租借到这部电影,没放西语字幕多少影响了一点理解。但是,Miguel这个小老头的微表情还是很到位的!冲着导演来看的电影,也在电影中没有看到导演的一贯风格,还挺意外!西班牙内战的电影看挺多的,都很深刻,豆瓣上说西班牙人对内战的反思不多,不能苟同,每个民族都有反思历史的意义,表达方式不同而已,也不是说天天挂在嘴边,反而是尊重历史,不再走回头路更重要!
知识分子用「思想和良知」对抗独裁,也是当下电影语境中「政治正确」。
好看
嗯..
Venceréis,pero no convenceréis~
很扎实平淡的传记题材,也算是观看质量尚可的历史补充片,了解了Unamuno更为后人尊敬的理由和其在亲法西斯派政变中勇敢发声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每个环节没有差错,但似乎也很难投入;尤其是他在和Franco之间的交手,本应作为全片高潮,却略显“雷声大雨点小”。
很好。
不懂西班牙的历史,但是不妨碍这个片子打动我。
电影双线叙事,一条线佛郎哥上台过程如何选择了保皇党从而赢得了人心。另一条线,文豪乌尔穆诺从支持右派到反对右派。乌尔穆诺心路历程改变需要历史铺垫,这一点我是从最后被捕人士家属斥责他的时候才知道。对于熟悉西班牙历史的人可能不是问题,缺乏足够背景知识了解是个问题。因为这样乌尔穆诺军管时期的我行我素或许就有不同解读,不是独立知识分子而是有可能是政治同路人身份撑腰。乌尔穆诺就是李零先生说的"永远的反对派",谁主流反谁。夕阳下的争辩才是人物高光时刻。尽管乌尔穆诺不断地为自己辩护为苍生而念,电影表现的情节却是他身边的悲催经历引起他的改变和他为朋友奔走的,多少削弱了人物弧光。电影同时也刻画了知识分子的软弱和唯诺。电影成功塑造的人物或许不是主角而是配角独眼将军。
西班牙内战题材是西班牙电影人的执念,但用这个角度谈论内战显得过于陈旧了。看着累,没兴趣看下去,中途弃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