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的镜头给人很强的代入感,作为观众,感觉好像在以第三者视角清醒的旁观着男主角、又随着镜头的摇晃觉得看到的其实是男主角视角下错乱的世界,这之间的界限极为模糊,让人徒生对阿尔兹海默症的恐惧感。
叙事精炼,通过几件非常小的事情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病情的变化,没有过多戏剧性的情节(本以为会看到女儿得知父亲生病后的反应,结果完全没提,直接跳过到后面女儿已完全接受他病情情况下给他买了新的手机)。
故事进程如此之快,快到让人觉得这个病恶化速度难以控制,在时间流逝中尽显无力感。
阿尔兹海默症就像一种在走路吃饭睡觉等等一点一滴过程中极慢速死亡的病症,每一秒钟都有一滴灵魂离开了肉体,当忘记一切时,这个人还算不算是原来那个他呢?
影片在男主角病情的中段结束,没有再往更恶化的情况描述下去,仿佛又回到开始时医生说的那句话“我进(医生)这行的资历还很浅,不过有些事情我能肯定:死亡是人类的宿命,衰老也是人类的宿命,人类一定会生病,人体除了最初的十几年外,接下来只会开始走下坡,不过我们并非什么事都不能做,也许将来会开发出新药,不过我现在知道我能做的,我只想要尽力而为,所以我希望你也能尽力而为,千万不要放弃。
” 所以我们知道,男主角夫妇二人一定在努力过好后面人生中的每一天。
无论健康还是疾病,好好珍惜当下、珍惜身边的人,竭尽全力过好每一天。
2.7:《明日的记忆》★★★ 导演:堤辛彦。
主演:渡边谦、樋口可南子。
《明日的记忆》的剧情在东方影视,尤其是日韩影视中可谓是屡见不鲜,男女主人公,一方得了疾病,另一方执着守护,凄苦一番,最后勇敢的面对人生。
甚至在表现的手法上也并无多少特别,像在表现佐伯发病时,无非幻觉,快速摇镜,围主人公旋转移镜等等。
若说新鲜,最大的怕就是主人公佐伯与枝实子都已是年届天命的中年大叔大婶,而这种类型的影片更常见的则是些初尝爱情的少男少女。
但《明日的记忆》还是成功的,这从它获得第80回旬报年度十佳第8名和渡边谦获得最佳男主角就可以知道,看得出还是很多人被它感动了。
《明日的记忆》的成功在于干净清澈的画面和快速简洁的镜头,更在于导演将故事从王子公主的童话里剥离出来,放入更真实的生活中,以及对于主人公生活细致的考究,而这在有情饮水饱的悲情剧里是难得的,并且导演还通过佐伯生病后角色与妻子的互换,来表现那些多年来默默等候在家里的人被忽视了的感情,提醒那些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都市中忙碌的人们,工作和家庭那个更为重要。
影片最后,佐伯已不再为失忆而悲伤,因为已然失忆,被某种冥冥中的东西牵引到旧时与妻子相识的小瓷窑,欣然面对那些陌生的熟悉,甚至连妻子都已不记得了,但仍然记得去烧制一个茶杯。
最后,镜头转过,一个茶杯的特写,底部写着三个字,没有字幕,大概便是“枝实子”了。
当然渡边谦的表演也是影片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渡边谦是当今日本在好莱坞最有声望的演员之一,在此之前就参演过爱德华兹维格的《最后的武士》,并籍此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而去年也参加了好莱坞有章子怡参加演出的《艺妓回忆录》。
有着良好的外型固然是其成功的原因,但获得这样的成绩更重要是渡边谦过硬的表演功力。
而事实上早在拍摄《天与地》(角川春树导演)的时候,渡边谦就曾得过急性骨髓白血病,后来顽强的他不仅战胜了病魔,还陆续出演了许多大制作电影。
能够出演有类似经历的角色,渡边谦心中自然有不一样的感觉。
在《明日的记忆》里渡边谦循序渐进的表现人物生病前后的心理变化,从患得患失到悲伤情绪的爆发再到迷茫无助,最后坦然面对,渡边谦都能够准确的把握,像在起初觉得身体不适时的患得患失;在确诊患有老年痴呆症时的悲伤与失落;在觉得连累妻子而要求离婚时,渡边谦颤抖身体悲伤的痛哭;在发现陶吧的老板因他有老年痴呆健忘而骗他时的黯然离去;在主动去探访疗养院时的故作坦然,渡边谦都演绎的真假难分,十分到位。
这是一部充满温情、感人至深的电影。
在广告公司工作的佐伯雅行,今年50岁,生活里充满了平稳的幸福。
原本几个月后,他将主持独生女的结婚典礼,完成人生中最大的心愿。
可是一天,他因为持续目眩与失眠而前往医院,诊断的结果竟是得到“少年阿兹海默症”——这是一种逐渐会失忆的顽症。
“为什么是我?
……为什么偏偏是我?
”他对天咆哮,却得不到任何答案。
为了挽留住片刻都在流失的记忆,他拚死命地在所有事物上留下小纸条提醒自己,开始了无奈的抢救记忆大作战。
然而,随着病情的加重,每天都在见面、相处了许多年的同事脸孔,每天都在拜访的客户公司所在,每天都会走过好几次的熟悉街道,却渐渐从他的脑海里消失……….“这里是哪里?
我要去哪里?
”明明再熟悉也不过的马路,却变成了看都没看过的异地陌生风景。
小纸条满天飞舞,再也提醒不了任何记忆的空缺,佐伯陷入不知所措的境地。
妻子枝实子决定陪他一起和病痛奋斗下去。
实际上,年轻时与枝实子相爱的经历,是佐伯最深刻、最后挽留的记忆。
“你无所谓吗?
即使我已经不是我……”佐伯问,“甚至我会连跟你一起携手走过的人生,统统忘得一干二净也无所谓吗?
”枝实子平静地回答,“有我在,我永远都会陪在你身边。
我会跟你一起活下去。
”几个夏天过去了,佐伯的记忆终于消失殆尽,故事的最后,佐伯在夕阳的馀晖中,回头望见身旁的妻子却不认得,他问:“你是谁?
叫什么名字?
”然后,微笑着、好心地说,“不要担心,你走的这条路没有错,我会跟着你一起走下去。
”在异地出差时,在宾馆里看到了这部电影,幸运的是,没有错过开头,而第一眼就被它抓住了——我总是认为,那种好的而电影,总有一种气质,第一眼就能把你抓住。
——一直到深夜,这部电影才结束,同屋的同事早已熟睡,而电影带来的感动却弥漫在整个夜晚 。
“有我在,我永远都会陪在你身边。
我会跟你一起活下去。
”“不要担心,你走的这条路没有错,我会跟着你一起走下去。
”这样的话语,已经不仅仅是台词,是一生都需要刻骨铭心的记忆——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们真的可以在人生最后的路上,轻吟那首《当你年老白了头》?
至少,在《明天的记忆》里,我们被感动着。
看过很多日本电影,对日本电影一直有一种过于阴冷、沉重的感觉,但是最近看的几部却统统给了我很多感动——《东京奏鸣曲》、《入殓师》等,那种细腻的表演、细节的把握以及沉稳而舒展的风格,让人过目难忘。
我常想,这些风格其实以前国内电影并不缺乏,但遗憾的是,在今天的国内电影院里,我们已经无法看到了。
现在,我基本不会花钱在电影院看国内的电影(最近要上映的姜文电影也许会去看)。
因为,我认为现在电影院里的那些被叫做大片的东西,大概可以算作是技术品,但还可以叫做电影吗?
有一天,我们的导演也开始再次把镜头对准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对准一种我们还没有注意的病人,对准一种职业、对准我们的心灵时。
我想,我们的电影就回来了。
「夫婦の愛と絆――心に響く物語」を宣伝文句にした映画「明日の記憶」は若年性アルツハイマー病に襲われた夫と、その夫を懸命に受け止め、慈しみ、労わる妻を描き出し、「人を愛すること、そして一緒に生きていくこと」を人々に問いかけようとするが、私の心に一番印象深く残っているのは少なく登場している「親子の愛」のシーンであった。
多分、私も娘の梨恵と似たような思いを経験したからだろう。
発病する前の主人公の佐伯は典型的なサラリーマンで、仕事だけに集中し、家族のことを少しも頭に入っていなかった。
娘のピアノの発表会を見に行く約束を破ったようなことはよくあり、「どうせ、私のことなんてどうでもいいと思っているでしょう」と、梨恵は佐伯に叫び、つい堕落し始めた。
その叫びも私の心を刺し透かすように響いた。
私もいつか心の隅に「お父さんが私のことを愛していない」と疑ったことがあるから。
若かった私は期待できない父からの愛を父への憎しみという形に変え、梨恵のようにいつも父との間に距離を置き、冷淡に対応していた。
婿の名前さえ思い出せないほど病状が進んでいるにもかかわらず、梨恵の結婚式の挨拶で佐伯は涙に咽び、ものが言えなくなった。
人前で泣いたことのない老父が男の面子なんかを捨てて流した涙は娘への愛をなにより有力に表していると思う。
私の父は結婚式に出席した度毎に、頼んでもいないのに必ずその披露宴のことを詳しく私に報告する。
式場がどんな風だったとか、どんな料理が出されたとか、花嫁の父親がどんなことを言ったとか。
「お前の結婚式を必ず最高のものにさせるから、早く結婚をしなさいよ」と父が何時も口にしているのは、ただの見栄えのためだと私は今まで思い込んでいた。
でも、佐伯の涙を見て、父がどんな思いでその台詞を言っているのかは少しわかるようになった。
私はかつて、公園のベンチにぼんやり座っている年寄りとすれ違うたびにいつも嫌な目でその人たちの姿を眺めていた。
正直、軽蔑さえした。
でも、家に篭り始めた後の佐伯を見ていると、私は心を痛めた。
佐伯はますます老人になってしまった。
表情が硬くなり、目の動きが鈍くてどろんとしている。
「父も老後こんな風になってしまうかしら」という不安が私の胸を不意に掠めた。
全ての愛を最後まで夫に捧げた妻のように、私は定年後の父に何かできるのかを反省させられた。
DVDの表紙に「いま、妻に「ありがとう」の言葉を」という句があるが、「ありがとう」をいますぐお父さんに伝えたい。
渡边谦,一位伟大的日本电影演员,从第一次看他的最后武士一直到该片,几乎每一步都让人很难忘。
那种质朴稳重的表演风格,深沉内敛气质,尤其是表演中存在的那种爆发力,他可以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不断的积累激情,一旦爆发震撼力极大。
不是癌症殘疾,也沒有皮肉之苦,卻更要命痛苦。
這是關於一個男人患上年輕痴呆症的故事。
電影對痴呆症寫來深入細膩,實在自然。
沒有肝腸寸斷的情節,但卻滲透著淡淡的淒酸。
當然不能抹殺渡邊謙精彩的演出,那份內疚和無奈極富感染力。
幾個重覆的長鏡頭,展現了他世界的孤寂。
屬於他的,像早已溜走,如此一去不返。
太太一直只待在旁,不離不棄。
但他的世界卻融不下其他人,有的只是很遠很遠的回憶。
幾場共餐的畫面,側面描寫他的無助,也突顯了此病的可怕性。
最後,就是甚麼都記不起。
無論如何牢牢緊記,轉頭卻忘了。
這是一種對內對外的折磨。
然而,電影後段走進一個自然閒適的故地,情感都慢慢釋懷。
放開胸懷,她與他默默地向前走。
雖然他忘記了,但只要一天她還記得,她與他也會同行。
她不會捨棄,他們共同締結的時光。
他們,還可以有很多個明天。
或者,這也是我們最後可以做的。
趁還未忘掉,好好珍惜過去現在我們所擁有的。
縱使有一天甚麼也記不起,存在的記憶也不會變。
电影《明日的记忆》讲述的是一名患有早发性阿兹海默症的男人佐伯与妻子枝实子一起守护记忆的故事。
男主角由曾出演《最后的武士》的日本知名男演员渡边谦担任,而此片帮他成功获取有日本奥斯卡之称的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男主角和日本电影蓝丝带奖最佳男主角。
电影以倒叙的方式开始,一个女人拿出贴满照片的板子,对着轮椅上神情呆滞的男人温情述说着照片中的人和事,绚烂的晚霞在天边燃烧,两人相依相偎,美得像一幅画卷。
时间闪回,49岁的佐伯事业成功,幽默风趣,与下属相处融洽,更有一个温馨美满的家庭,妻子枝实子善解人意,独女梨惠即将结婚。
一向精干的佐伯先是电话里突然想不起某个经常往来的同事的名字,只能尴尬地描述对方的样貌,而后又因记错开会时间而出现职业生涯中的首次迟到,随之而来的还有越来越严重的健忘、头痛和晕眩,工作开始力不从心。
要强的佐伯一边偷偷查阅病症资料,一边在同事和家人面前强作镇定。
妻子枝实子觉察出佐伯的不对劲,在她的劝说下,佐伯到医院接受检查。
面对医生对他记忆力的测试,佐伯以不快来掩饰内心的恐慌。
当医生告知他患的是早发性阿兹海默症时,佐伯先是愤怒不已,而后面临精神崩溃的佐伯冲上天台试图跳下去,幸而被追随而来的枝实子和医生劝止。
在枝实子的鼓励下,佐伯决定坦然面对自己的病症。
为了克服越来越严重的失忆,他只得用无数的小纸条提醒自己,并在同事的名片上画上相对应的脸,但无论他如何努力,也无法解决层出不穷的问题。
他屡次忘记会议时间,遭人冷嘲热讽。
他在以往熟悉的街道迷路,不得不电话求助同事。
他一次次狼狈不堪,让所有同事大跌眼镜,那个意气风发的佐伯已然不见。
历经同事告密,上司劝其离职,状态越来越糟糕的佐伯终于意识到自己已经不适合这个工作,黯然离开了工作26年的地方。
同时枝实子不得不放弃以往优越的生活重新出去工作养家,为了帮助失忆越来越严重的佐伯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她在房里贴满各种提示的小纸条,就算佐伯随着病情的加重,不断出现情绪失控,甚至不小心伤了她,枝实子仍不离不弃,以她的坚强和柔情鼓舞着绝望的佐伯。
某天佐伯离家,来到他们年轻时相恋的山中,他在幻觉中仿佛回到了当年。
年轻的佐伯和枝实子同在一个陶窑场学习,他们在那里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期。
枝实子找到佐伯时,他已经完全不记得她。
如同一次新的相识,枝实子强忍悲伤跟在佐伯身后,两人一前一后,一起走向远方。
作为一部难得的从阿兹海默症患者视角出发的电影,本片从工作和生活两方面呈现了病症给患者及家人带来的毁灭性打击,真实细腻地展现了病患复杂的心理历程。
饰演佐伯的渡边谦曾有患急性白血病的经历,也许正因如此,他将一个阿兹海默症患者逐渐被社会遗弃,丢失自我的茫然和绝望刻画得淋漓尽致,尤其对病症不同时期神态的变化掌握得十分到位。
渡边谦的几处表演让我尤为动容,比如当医生对佐伯进行记忆测试时,他所表现出来的不耐烦和内心的惶恐,每回答对一个问题都暗暗松了一口气,当得到医生确诊后的佐伯也是极力用愤怒掩饰自己的无助失措。
渡边谦用精湛的演技完美演绎了佐伯由最初的逃避和抗拒,到最终不得不面对时内心世界的轰然崩塌。
还有一处是佐伯在奔赴会议的途中,手上用来提示的小纸条洒落一地,所有若无其事的伪装都在那一刻全线崩溃,那些随风远去的纸条如同丢失的记忆,他疯了似的蹲在车流中捡拾,如同找寻丢失的自我。
渡边谦自然的表演让人感同身受。
而饰演枝实子的樋口可南子也表现得十分精彩,这个角色帮她获得了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影片中大部分的催泪点都在枝实子身上,她的目光始终默默追随着患病的丈夫,所有的恐惧不安都藏在温婉的微笑背后,繁忙的工作,以及照顾病情加重而越来越不可理喻的丈夫的身心疲惫,让她一个人偷偷跑到外面哭泣,跟自己说别哭别哭。
影片的最后,找到离家的佐伯的枝实子含笑望着他,眼神里满怀着期待,当已经不记得她的佐伯如陌生人般擦肩而过,枝实子眼中的火焰一点点熄灭。
她叫住他,眼里噙满泪水。
当佐伯说,我叫佐伯雅行,你是谁?
她微微迟疑了一下,含着泪笑着回答,枝实子。
佐伯说,真是一个好名字。
那一刻的枝实子看上去心酸又宽慰,对于佐伯来说,彻底的遗忘才是新的开始,随着记忆远去的还有所有的痛苦和屈辱。
樋口可南子对眼神的运用尤其出彩,她将一个女人的柔弱和坚定表现得恰到好处。
虽说故事围绕阿兹海默症展开,但本片并非单纯地展现阿兹海默症患者的悲情与无奈,还有对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以及社会快节奏下容易被忽视的健康问题和家庭责任感缺失的探讨。
一直以工作为重的佐伯长久来忽视了妻子枝实子和女儿梨惠,枝实子只能独自面对家里所有的问题。
佐伯直到患病后才意识起自己错过了幼时的梨惠的每一场表演,没有陪家人去过海外旅行,在妻子最需要的时候他也从来没在身边。
当他终于可以停下来时,却连关于她们的记忆也守不住。
他亏欠最多的枝实子也是那个自始至终陪伴他左右的人。
所以在彻底失忆之前,他冥冥之中来到了与枝实子相识相恋的山中,在幻觉中重温了当年的美好。
多么悲哀。
阿兹海默症算得上世界上最残忍的病症之一,它渐渐剥夺你的记忆,割断你与最爱的人之间的联系,甚至让你完全丧失自我。
最可悲的是患者的家属,到最后只能独守着一份回忆和一具没有灵魂的空壳。
影片叫明日的记忆,明日又怎能称得上记忆,很多时候我们等不到明日,当下才是最真实的存在。
之所以对这部多年前的影片感悟颇深,是因为我的外婆也是一名阿兹海默症患者。
阿兹海默症其实就是我们通常俗称的老年痴呆症。
外婆八十有余,从最初轻微的健忘和喜怒无常,到后来记忆力严重衰退,现在的外婆暴躁易怒,不通情理,对当下的事物完全丧失记忆力,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转瞬即忘,有时甚至混淆我们的身份。
这些年来我们总是疲于奔命,难得有时间回家陪伴外婆。
每次回家提着大包小包,自以为是对老人的孝顺,却很少放下手中的手机,好好陪老人说说话。
如果不是这个影片,我从来没有试着感知过外婆的精神世界,事实上作为阿兹海默症患者,他们身处被世界遗弃的源源不断的孤独之中,对于情感的需求比正常人更强烈。
尽管外婆说话不停重复,但至少还可以跟我们正常交流。
尽管外婆常常混淆我们的身份,但至少还记得我们。
我知道阿兹海默症作为一种目前医学条件下不可治愈的病,外婆到最后可能完全失忆,也许有一天她彻底不记得我们是谁。
我不希望到那一天才发现已经来不及,来不及听外婆说我当年淘气的事,来不及陪她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来不及让她知道她对我们而言有多重要。
我们无法帮最爱的人守护记忆,唯一可以做的是珍惜他们的记忆还未完全消失的每一分每一秒,耐心一点,包容一点,因为我们拥有共同记忆的时日不多。
看完后其实很难过。
受不了至亲至爱的人生病,甚至连自己都不认识。
奶奶过世的前几年,也会健忘。
奶奶的弟弟来看她时,她把他完全当陌生人来看待,表情里一片茫然。
当时我舅爷失落得潸然泪下,我也很揪心。
外婆生前的时候,一直生病不断,外公虽然每天都骂骂咧咧,但每天都尽职尽责的照顾外婆,举办外婆丧礼的时候,外公写了一幅对联贴在礼堂上——“九旬离去白头流泪少人知,六十年前糟糠夫妻多恩爱。
”就是这一幅对联,感动着到场的无数年轻人。
我想我也会这样对待未来的丈夫,无论生老病死,都坚强的像枝实子那样乐观,勇敢的面对一切。
这是爱啊。
要多有缘分的人才能组成一个家,这份缘要怎么珍惜都觉得不足够。
相比于能让观众从头到尾笑场的喜剧影片,我更喜欢一部能让观众沉默深思的电影。
不幸的是,这类影片往往过程有些相对的“沉闷”,多数的观众不会刻意去寻找这类影片。
《明日的记忆》能让观众的心情沉重,能让观众对生命思考,能让观众珍惜美好的当下生活。
「少年阿兹海默症」——老年痴呆!
曾经看到这没有特别感觉的专业名词,甚至常被用来当做笑话的素材。
此刻却让我沉重不已。
感谢演员精湛的表演,非常出色的演技,把一些只能在小说中发掘的想象通过他们的微妙细腻生动的表情一一传达出来。
通过本部影片可以从不同角度地了解到产生它的时代背景——日本这个国度。
“你真的沒問題嗎?
我會變得不再是我”“沒關係,有我在你身邊,我會永遠都在你身邊”和我之前看的幾部以失智癥為主題的影片不同這部片子將重點將失智癥患者從輕度到重度的轉變過程展現了出來以往我以為失智癥患者失智了什麼都不記得了就不會有什麼痛苦但看完這部片子之後我才發現自己錯了失智癥並不是突然一下子就什麼都不記得了而是一段從輕度慢慢惡化的過程在這部影片中我感受到了患者在患病後因不能正常工作的挫敗感、覺得自己連累家人的內疚感、什麼都做不好的無能感、迫切想要留住回憶卻敵不過病魔的無力感……與此同時,作為照顧者的妻子也和患者同樣經歷著這樣的變化既要承擔起掙錢養家、照顧患者的責任,同時還要看著最愛的人經受痛苦、或是無來由的發脾氣,最痛苦的是看著他漸漸忘記了自己……如果我失智了,我會怎麼去面對那份將身邊重要的人和事慢慢忘記、自己失去基本的生活和社交能力成為家人的拖油瓶的無力感和愧疚自責感;如果我是那個照顧著,我又該如何年復一年地去面對病情只會不斷惡化的那個我愛的人(無論是父母還是伴侶),個中感受真的只有經歷過才能真切體會到,要做到同理真的很難……最後想說,找一個好的伴侶真的很重要,孩子遲早會有自己的家庭,最後陪著你走完人生的還是那個他(她)!
祝大家都能找到能相互扶持走完人生最後旅程的那個人
人物动机..
阿兹海默
导演制造的“切身感”让我觉得自己也离老年痴呆不远了。。
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谦哥
怕!
催泪片。。。。还是蛮感人滴
细腻,注重情感的日本电影。渡边谦演技属实到位。
这可能会是我最不想拥有的人生结尾,虽然……可能是注定的。
好吧,太苦了。
煽情有点过了。森林真美啊。
渡邊謙總是那麼有魅力。
鬼子的煽情电影不是癌症就是痴呆。
日本人的电影真是都没勇气看第二遍
感谢之心 永生铭记
讲真、你们这种出过轨的爱情没什么可值得称赞的。:)好好的时候不知道珍惜眼前人、只知道搞事情……生病了又来歌颂不离不弃的爱情了??以及宣扬是个好父亲了?
感觉画质像是电视电影?似乎是第一次看渡边谦主演的日本电影
看得好难过啊。痴呆症真可怕,无论对得病的人还是照料他的家人都是种漫长而折磨的煎熬。你看着记忆一点点消失,先是对不上人脸和名字、迷失于曾经熟悉的物理空间、接着忘记物品的使用方法,直到渐渐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期间狂躁易怒,伤人也自伤。除了死亡,唯一的解脱只能是等记忆彻底消失...太可怕了
又是关于老年痴呆的片子。渡边谦演得很好,最后在青山绿水间遗忘了自己的妻子,无尽哀伤。
橡皮擦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