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本片就剩这么一句乐和了就一部很一般的片子,成龙,还是动作片经典,说台词演文戏总感觉不对劲的样子
看完之后又一种被骗了的感觉,开始可惜浪费在这部影片撒谎上的时间。
整个就是一个以一群明星为噱头,实际是教导青少年要重视祖国文化的儿童宣传片。
粗制滥造,虎头蛇尾。
除了零星几个细节可圈可点之外,再无其他亮点特色可言。。。
寻找成龙。
额,这个电影开始了。
一个几分姿色的女人穿着古装,我想起了少年包青天里的N个女配角,但是这部戏发生的年代似乎不是那样的,只见和这个女人打斗的是拿着斧头的一群男人,暂定斧头帮。
就在此女被拿着斧头的坏人们围攻,双方怒目而视的时候,旁边的二楼一个带着礼帽的男人的侧脸出现了!伴随着雄浑的配乐,那男人的头猛地一转,脸上的肉微微的一颤……看清楚了,是成龙。
他从楼上纵身一跃,白色大褂,灰色围巾,衣摆在空中展开,很有气势。
然后,他们打起来了。
成龙的功夫属实不错,连围巾都信手拈来做了武器,鼓点越敲越快,打斗渐入高潮……咔!
哦,原来是在拍戏。
在片场之后。
刘星出现了,这孩子彻底被晒黑了。
奶奶拿的早餐似乎有铜锣烧。
后来看明白了,原来是在南洋岛国。
原来这肤色是和麻子俊差不多的原理。
觉得张一山那老师有点眼熟,是不是演过道士?
我忍不住快进了,跳到了挑水的那段。
又快进,偷钱包那段。
卖香烟的大姐脸蛋真红又快进,张一山终于见着成龙了。
一脸慈爱的成龙,张一山也哭了,声情并茂。
“我急了我就打他们……”我彻底不行了,跟着内牛满面。
然后最让我消受不了的是,张一山他外婆出现的时候,很官方的来了一句:“成龙师傅您好。
”啊我决定,不看了。
片尾的天空很蓝,阳光明媚。
个人认为,张一山还是挺有演技的,关键是他长得特像我以前一同学,估计长成之后,也能算一帅哥。
作为一部儿童教育片不错,别的差点。
就是一部哄哄小学生或幼儿园小朋友的过家家游戏。
不值得一评。
成年人就不要计较了吧。
主题的确有问题。
追星只要有决心,总会追得到的。
这不是误导孩子吗?
网上关于这部儿童电影最热门的话题,都要和广电总局扯上关系。
因为这部电影的主导演江平,是广电总局原副局长。
这让这部电影摆脱了儿童片的单纯意味,转而和中国电影体制暧昧起来。
怎么看,这都不像是一部儿童片。
单从主演张一山身上,我们就能找到它和之前国产儿童片的相异点:张一山在他的成名作《家有儿女》中,就是以一个“油嘴滑舌”、“诡计多端”的小大人形象示人,在这部电影处女作中,张一山成为十六岁的少年,脸型愈发的成熟,嘴皮子也愈发的不饶人,对着救他的警察姐姐,他“男人婆”的讥刺脱口而出。
在主角张一山之外,围绕着一大帮客串明星,他们包括已经老去的大腕:田华、于蓝、陶玉玲,正在活跃期的小腕,以及正当红的超大腕:成龙。
如果要给这帮看起来似乎乱七八糟的明星找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经常出现在电影频道的春节联欢会上。
几年前的那部《寻找周杰伦》,还在影片中倾注了一些青春心事,但到这部《寻找成龙》,我们从头至尾都只能看到一个幼稚的追星族少年。
影片主创对观众们说,这部电影的教育意义在于告诫青少年,盲目追星不可取,但电影根本就没有表达出这层意思。
张一山以其惊人的执着毅力和无厘头的信心,穿梭于北京的大街小巷,碰到个人就说他要找“成龙师傅”。
离奇的是,到最后他还真找到了。
这能够体现出“追星不可取”么,这明明体现的是“只要有恒心,就能追到任何星”,这简直就是给前仆后继的杨丽娟们打了一针兴奋剂,一个杨丽娟倒下了,还会有千万个杨丽娟站出来,汇入追星的浩浩洪流。
我明白这部电影的意义,因为它的立场完全是站在电影从业者和电影工业的一端。
因为电影就是一项造星工程,无数明星在大银幕上供人膜拜,这才撑起了整个电影工业。
没有被人崇拜的电影明星,中国电影的票房成绩当然会大打折扣。
作为当今中国电影界的几乎最大一个腕,成龙当仁不让地被烘托出来,特别是在他发表“中国人需要管一管”的言论后,广电总局如获至宝地要将他奉上中国电影的神坛,塑造成德艺双馨的典范。
除了电影界的造神运动,这部电影更是一部彻彻底底的宣传片,众多影视业界的动态出现在其中。
它宣传了中国数字电影产业园区,宣传了《赤壁》等国产大片和《爱情左右》等国产小片,宣传了电影频道的节目及其主持人,甚至还宣传了《红楼梦》剧组的演员。
而几个老演员的出现,就像是为烘托出中国电影的历史感而请出来的形象代言人。
除了这些表面化的标志性的宣传,这部电影还宣传了中国电影骨子里的混乱逻辑:又想打造大片赚票房,又想体现教育性先进思想,于是结果只能是不伦不类。
影片前段寺庙的戏份,从场景到配乐都在模仿三十年前的武侠片;中段抓贼的戏份,模仿的是二十年前的动作片;到后段见成龙的戏份,成龙对张一山的那一番说教,则一下退回到四十年前,这时我们才终于知道,这部儿童电影所谓的教育意义,就是中国人要学好中国话。
首先推荐大家看下这部电影的首映式 一切就一目了然了电影拍的好 不如攀高枝 所以拍不好 那也没关系首先找个成龙 再以成龙影响力间接号召一群明星来捧场以告知对电影的重视程度 接下来就是广电总局的事了
先转一段08年城市画报对新裤子乐队的访谈: ...... 城市画报:你说过《野人也有爱》区别于之前的两部电影,这部的关键词是"国产"和"老气". 彭磊:对.因为这个片子追求的还是那种国产电影的感觉,但拍完看了半天还是没有80年代的国产片带劲. 庞宽:我看过一个叫《女模特之死》的国产片,特别好. 彭:屁大点儿事都说得特别夸张.原来我还看过一个叫《第九号全案》的片,讲一帮倒彩电的倒爷,为了20台彩电死了十几个人,这个杀那个,那个杀这个. 庞:国产片的电影语言特别不一样. 彭:镜头很愣,很少移动镜头,基本就是推镜头然后看面部特写.处理人思想的时候都很过瘾,比如一个人焦虑的时候表情特夸张,再弄些打雷的效果,一做思想斗争的时候大海就开始起浪.不像现在的电影,现在的电影都追求真实. 庞:我们就想拍一个那种感觉的,但最后出来的效果还是差一点.主要是现在的人的精神状态也比较萎靡,不像原来那些人那么来劲. ....... 当20年后——或许祖国已经解放,我们再来看寻找成龙的时候,时间或许已经向它投去一层神秘的喜剧光辉. 而江平也可以羞涩地对孙子说:一不小心,爷爷我就拍出了寻找成龙......
《寻找成龙》作为唯一的儿童片入围上海电影节电影传霉大奖,与历届不同的是,上海传霉大奖今年特设了一个最佳儿童片奖。
果不其然,《寻找成龙》以唯一参赛者的身份率先冲过终点。
江平同志手捧奖杯激动地向霉体表示,他当了六年的电影局领导干部,第一次拍片便获此殊荣心情无比激动。
他将继续为中国电影事业而奋斗!
大家需要知道的是,江平曾任上海电影节常设机构主任,电影传霉大奖由电影频道主办,而电影频道是中影集团下属子公司,江平同志任中影集团副总经理,主管儿童电影制片厂。
我透露这些绝不是暗指该奖有暗箱操作之嫌,而是说它是一个明箱操作。
您要是看不起《寻找成龙》就是看不起江平同志,看不起江平同志就是看不起中国电影。
因为你绝对不该封杀掉一位中国电影大佬的奋斗之路,可以预测的是今年的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将非《寻找成龙》莫属。
校内同学们分享了许多学日语德语和考公务员考高译的文章,让我十分惭愧。
这一年多了,我又窝在校园里一事无成。
但一想未来的地球又会经历第五纪冰川的洗礼,人类建造的文明世界即将覆灭,心中顿时坦然……这当然是开玩笑的。
因为我仍然会为许多事情而烦恼。
就说昨天看了电影《寻找成龙》,我便对中国类似影片的现在担忧。
我相信未来会好起来的。
首先说中国类似的影片。
自2007年起中国电影生产总量开始突破400部,排在印度、美国之后,位列世界第三。
表面上看中国电影的创作欣欣向荣,但其中问题重重。
总量创了新高,但真正进入影院的包括港产片和合拍片却连100部都不到。
其余的电影如何盈利可能只有某些高层才心知,其质检部门必定和盛名的若隐若现的相关部门脱不了干系,领导的失策便是观众的幸运,得亏了看不到,不然在一整年国产类似影片的教育下,社会就真的和谐了,人民就真的弱智了。
《寻》能脱颖而出,不得不佩服北京的造星功能。
一首“北京欢迎你”唱的好像中国就北京一个城市是文明的,人家国家也举办无数次奥运了,从来没有唱伦敦欢迎你悉尼欢迎你雅典欢迎你的。
找成龙要从印尼跑到北京去,真是天大的笑话。
可能天子脚下的人都习惯了舔脚趾。
再说功夫吧,李连杰说他不拍功夫电影了,但可以拍打戏啊,还可以拍功夫广告啊。
看来,功夫可以永生。
连外国都人拍,而且比中国人拍的更帅更好看,谁说中国功夫不能发扬光大呢,不过得靠别人。
《寻》中的“功夫”就跟它影片中所有出现的武打场面一样,全部都是做戏,导演一喊停,功夫便停。
一部以“功夫”为主题的作品中没有功夫的功理和功法等实质内涵,就像人没有脊椎骨,手一拎便散,经不起事。
要知道“成龙”不是功夫的化身,他也只是一个演员。
没想到华丽的众星出场(可怜北京的那些老演员啊)演绎了一出愚昧的追星闹剧。
最后说张一山,如果他还是当年的那个猴头小不点刘小星,混在这部情节弱智的影片中也就算了,毕竟可以说是给学前儿童看的。
如今,站在一群初中生中他明显高出一个头,不知是导演有意要突出他还是怎么地。
最后他姥姥一句话道出真相——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可是可是,偏偏是他——受人欺负,寻死觅活的想学功夫反抗,那些个子矮小的同学们真个睡着了都会笑醒的。
一个娇蛮任性不学无术目无尊长的孩子,直到影片结束都没有改观的迹象,这样一个角色能讨人喜欢就真神奇啦。
除非现在的小孩都这样,那我对未来的希望可能要破灭的。
对比人家的熊猫阿波,天壤之别!
我强烈建议家长禁止孩子观看这部电影。
一,看过《功夫熊猫》就够了;二,功夫不是人生,以免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三,张一山不代表所有小孩,学也要学像样的。
实在受不了了
励志电影,仅此而已,强大的演员阵容
真是囧片了。。。不过张一山还是挺讨人喜欢的
寻找周杰伦可是早就拍了哇...我伦的待遇可比成龙早了不少啊...
这都能叫电影?真是奇迹!
小学假期老师推荐的,三年级的我给这它打三星
实在是受不了内时不时出现的悲壮音乐了 多大点事儿啊?至于吗?
没那么差劲啊
虽然现在看起来很烂,但对那时候的我来说意义非凡,想念那个阳光灿烂的北京。
1.电视电影,痕迹较重。2.挺合格的儿童历险记。3.看了一眼评论,有刻板偏见之嫌。
怎么被骂成这样哈哈哈,我记得小时候看着还挺励志啊,具体想不起来了,五星情怀分
张一山本色出演,这个片还挺有意思的,用的也是真名。
日嘛。。。浪费时间浪费钱
这部片子是我这几年看过最差最差的一部片子,如果可以打零分我肯定打零分
还记得有首歌叫 Hello最近好吗 周杰伦咩/?
用来混点不错之选~~~
杯具 大大的杯具……
可以的电影
难得能看的儿童片
怎么豆瓣分这么低?印象中没那么烂啊。就是讲一个小孩子为了追求心中的偶像,成龙踏上寻找成龙之路,后面遇到了成龙,成龙让他回去好好读书。正能量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