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E,是大概炎热的盛夏里最大的惊喜了吧!
原本是对剧名和题材感兴趣,谁知第一集看完便欲罢不能,生猛带劲,却又包裹了人性温情,必须给予大大的赞。
对于跨性别者这个特殊的群体,最初还是通过电影《橘色》有所了解,“她们”比女人还美,脏话连天,做着些上不了台面的工作,虽然生活窘迫,却依然忠于内心。
姿态里面的“她们”更是浓墨重彩,通过“舞会”充分展示自我,浮夸的服饰,奇怪的舞蹈动作,对于小白的我们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科普。
在鲜明靓丽的外表下,这个特殊的群体显然活得很不容易。
她们居无定所,不被家人理解,“House”则是唯一的依靠。
剧中有个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片段,Blanca在同性恋酒吧遭到拒绝接待,她不依不饶,连续去了几次,最后甚至被关进了警察局,Blanca说她之所以如此坚持,只是为了后面的人(或者说后代)能够活得更好。
这一刻,觉得Blanca好勇敢,她虽然是因为确诊艾滋后,才决定自立门户,可是之后走的每一步都非常艰难,她是用了多大的勇气和毅力才能将House做大做强。
更重要的是她用行动为自己发声。
《120击》打动我的原因之一就是主角们用尽一切为自己和群体发声,要知道他们今天站在街上游行,明天就有可能去见上帝,在这种绝境下他们还能挺身而出,让世界听到他们的声音,这是多么珍贵!
生活中除了对身份的认同外,她们和普通人一样也有很多烦恼,比如Angel追求真正的爱情,Damon的舞蹈梦想。
她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靠梦想更近一步。
个人最喜欢的就是舞会主持人与Blanca的私下交流的桥段,他们是彼此最忠诚的朋友,敞开心扉,互相扶持和理解,尽管时常还相互嘲讽。
作为感情和生活上的过来人, “House”的爸爸与妈妈,尽可能帮助毛孩子们不走弯路,堂堂正正的活下去。
第一季的大结局太过温暖和美好,以至于不敢想象第二季还将如何继续。
所谓多一份理解,世界便多一份美好。
原题为:女人与钱的故事(1)最近结交一个壕友,以文会友,也可以说是网友吧。
我家2号说,你肯定是遇见了骗子,你是18岁的小姑娘吗?
人家说什么都信。
肯定是骗子,要么就是穷屌丝编故事耍你玩。
于是,无聊的我,今天收到了壕友的10万块钱,当然,我是不会要的,就是截图给某小孩看看,世界上还是有傻瓜存在的,而且傻瓜也可能活成你们这些靠谱活着的人所看重的人生赢家,也许当你全身戒备活着的时候,才很难遇见奇迹时刻吧,其实,他也不是我加的第一个读者,目前在青海环湖的某人,就是那种一言不合就拍桌子辞职的傻瓜,我们也聊得挺嗨啊,所以他即使是穷屌丝又怎样呢。
今天继续来聊一个庸俗的话题,上次聊得不太过瘾,今天仔细聊聊钱与女人的故事吧,里面会写到一些人,都脱胎于我身边的真实事件吧。
1好嫁真的是好吗?
我之前写文吐槽过奶茶妹子跟开网店的土豪,说实话,老少配我也不是绝对厌恶,可能也许也有真爱吧。
刘土豪那种一门钻营的凤凰男做派,白给我我都不要,所以不存在什么羡慕嫉妒恨。
我只是很烦奶茶妹子这种强凹女性人生赢家的姿态,什么好嫁风,什么婚姻美满事业有霸道总裁助力,你让依旧保持战斗姿态的董小姐,你让退隐江湖多时的老干妈如何自处?
我觉得女性想穿的性感,想穿的舒服,想穿的特立独行,都是自己的事,都是自己的权利,女为悦己者容根本就是扯淡,我之前写文的时候,也有女同胞留言说,你不明白,女性通过生理优势,用一点手段,去获取一种资源不是笨,是变聪明的,懂的支配傻叉男人做事,也不失为一种强悍。
问题是女权不是把男人当做对手,爱情本来是男女之间最美好的一种化学反应,为什么一定要权衡个利弊,争个高下,一定要那么多套路呢?
为什么不能是简简单单粗暴直接的我爱你,你也稀罕我,然后我们决定一起挑战一下善变的人性呢?
所以,我不喜欢好嫁风,爱本该是平等的,是基于理解,基于欣赏,基于两颗同频率跳动的心,哪能一味迎合讨好?
我认为,真正欣赏我的人,会在我拄着拐杖,满脸皱纹,一笑露出剩不了几颗牙的大嘴的时候,依然内心一阵暖意,你还是当年那女孩。
而且,嫁得好真的就是好吗?
我前不久一个人去泰国旅行,同团有个一看就嫁的很好的漂亮姐姐。
人美又大方,几乎是全团最受欢迎的人。
我们的团到了购物店的时候,我想了一下,导游也得吃饭,于是狠狠心,花了200块钱买了条最细的腰带,导游一直在旁边各种嫌弃,就差直接说,没钱出来玩什么呢?
同团的一些大姐阿姨都受不了他的激将法,纷纷掏钱买了一堆压根超出他们预算和承受能力的鳄鱼皮包和钱包。
那漂亮姐姐是最受奉承的一个,导游说,买根皮带吧,以后老公出去万一做坏事,解腰带之前起码会想到这是老婆送的。
漂亮姐姐眼睛不眨一下就买了,这不是她第一次来泰国,她说之前也买过鳄鱼皮的包包,不怎么背。
话说,遇见这种情况,我是不是应该自惭形秽,打肿脸充胖子也一通乱买,哪怕回来吃一个月的泡面,也得争口气让那个势利导游赶紧闭嘴。
事实上,我也没觉得怎样,我出来就是玩的, 谁tmd管你一个路人甲瞧不瞧得起,甚至于,我也不会跟着团友们抱怨他的过度推销,因为没必要啊,而且,我干嘛要得到你的认可。
那位漂亮姐姐是嫁了有钱人,但是,我并不觉得我就应该羡慕她。
她是花钱花的爽,但是我也有我的好处啊。
我出去玩,就是临时起意,然后说走就走了啊。
因为钱是我赚的,我既不需要找个闺蜜作伴让老公放心,也不必出去玩还得天天报备想着买条腰带免得他让我不放心。
我在芭提雅的时候,穿一件很性感的泳衣,画了一个蓝胖子海纳纹身(不要尝试,本人已留疤),可以真空套件吊带就半天跟着隔壁团的人夜市逛吃去,我从不担心老公会不高兴,会回不了家,我也不会因为一个人出行就要事事审批,成人秀也想看就看了,我是完全没有贤妻包袱的。
当然,那位又美又好相处的姐姐也可能确实生活的幸福,被有钱的老公捧在手心,但是,她绝对没有我拥有的自由多。
我是个特别任性的人,也不怎么好脾气,不管是在娘家或者婆家,都是从不受委屈的一个人。
反推过去,八面玲珑的姐姐不管是自身情商再高,也是有一些不得不让步的地方吧,想想看,有钱人家的女孩大多活的更肆意一些就会明白我说的道理。
一个女人自己赚钱能够自给自足,还能让在意的人开心是多么爽的一件事呢。
我前几年经常熬夜写稿,每次发了稿费,我都跟暴发户一样,带着我家2号,我老妈去逛街,就是只要她们多看一眼马上就去买。
哪里需要跟老公撒娇,让老公开心了才能赏一件首饰,多买一件衣服。
我知道也有那种真爱不变的婚姻,男人会跟我一样,以给在意的女人花钱为人生乐事,问题是,只有尝试过角色互换,才知道做个有力量付出的女人有多爽。
而且,人性多么复杂,又多么自私,又有多少男人的爱能够有力或者伟大到,爱屋及乌让你肆无忌惮帮衬娘家的地步。
我身边很多明显比我经济好的,嫁的好的朋友,她们大多羡慕我对2号的付出。
本身穷x的我,会尽我所能富养2号,我会让她在最好的年华,去到处玩,去买一些看起来很无用的物品,她很早就买了单反,去过很多地方游玩。
这些都是我有钱的女朋友所羡慕的,因为她们可能住着大房子,开着豪车,但是她们可以自身享受这一切,没能力让还贫困的父母也提升一点生活层次。
而我的选择也给了我家2号最好的礼物,她从不认为嫁得好就是最大的成功,因为哪怕是基于爱的有钱,那万一有一天这个男人不再爱你呢?
你拥有的一切随时可以变成另外一个女人的一切。
我最近在追的美剧《pose》里面,艾丽卡执意变形之后,包养她的溏心老爸马上把她赶出高级公寓,只能露宿街头。
这种圈养的关系,不管是法定炮友,还是城外真爱,都是不稳定的,因为决定权只在那个所谓的真爱——男人的一念之间。
试问那些争奇斗艳,教育女人必须穿的既女人又保守,既有含蓄的性*暗示,又符合男权社会要求的贞洁女孩的好嫁风,又告诉年轻姑娘们,当你们接受这份奢华的爱,是付出了什么吗?
(未完待续)
原创: Tang NOPELESS 今天
其实,女装大佬也不是一个说起来很轻松的词,TA们处在鄙视链的底层。
Part 1.0TRANSGENDER“T”在LGBT群体中,是跨性别者(transgender)。
这些年性少数群体运动愈演愈烈,大众对于同性恋、双性恋已经有所了解,但对于跨性别者,还存在更大更深的认知黑洞。
甚至在LGB群体眼中,跨性别者也是特殊的存在。
所谓跨性别者,就是对自己的性别认同存在障碍,通俗来说,就是心理上的自己无法接受生理上的自己。
性别的界限在他们身上变得模糊,对于他们而言,身份认同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在别人眼中,他们是怪胎、异装癖;就连变性者,也会认为跨性别者是不同于男、女性别的第三种性别,而拒绝与他们为伍。
如果有LGBT也有歧视链,那么上帝一定把跨性别者放在了最后最后一环。
Part 2.0POSE最近有一部美剧《POSE》就是以LGBT边缘人为主角的故事。
出乎意料的是,剧中除了几个好莱坞常驻演员之外,主演几乎全部都是同性恋、跨性别者,而且连导演墨菲自己也是公开的同性恋。
虽然故事像舞会的霓虹灯一样华丽魔幻,但包含其中的感情是真实的、存在的,由跨性别者展现自己的故事,寻找他们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身份与爱,自我与社会认同。
尽管身为禁忌,但他们总是以绝对坚强的姿态面对一切。
Blanca在得知自己身患HIV之后,毅然离开了“丰饶之家”,决定组建自己的House,不仅为了证明“我真实存在过”,也是为了她在剧中多次强调过的“为了下一代能获得更平等的权利而生活”。
小镇青年Damon就算是被父亲毒打、被母亲羞辱,被赶出家门,也决不放弃自己的舞蹈梦想和性取向;偏执的Candy打硅胶隆胸隆臀,最后在舞会上晕倒,也在追求美和认同。
这些原本在大众眼里丑陋、罪恶、扭曲的异类,都在剧里迸发出生命最本真的色彩。
导演用最夸张的色调和饱和度,来展示他们的自信和美丽。
在金属亮片、流苏衣饰的包装下,他们走秀,他们舞蹈,他们飞扬的姿态,将跨性别者的完整性和复杂性完全暴露在观众面前,尽管性别是隐秘的,但他们的美丽是真实可触知的。
难过的是,舞会的本质是迎合,每日的主题都在朝白人—当时的社会主流靠拢,无论是皇室贵族、精英白领、性感女郎,这都显示,他们明白,除非自己主动,否则永远无法被社会接受。
许多跨性别者在做没有变性手术前,都会通过服药或是注射性激素的方式激发对立性征。
尽管这些激素可能会伤害肝脏、肾脏,甚至激素间巨大的对抗作用的会缩短寿命。
但相比健康上的变化,自我认同才是最大的问题。
在迷茫的阶段,不少跨性别者会通过自残来改变自己的身体现存的不满意部位,有人会用美工刀划胸部、割掉自己的乳房,有人会切掉自己的睾丸。
对他们来说,统一自己的性别和取向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但统一之后,如何面对,是一件更加困难的事情。
主角Blanca去gay吧不能得到任何服务,不仅被保安扔出门,甚至还被警察以扰乱治安抓进警察局;全剧最美的Angel爱上白人青年斯坦,但在两人亲吻之后,斯坦回家疯狂刷牙漱口,因为他觉得这是“恶心”,是对主流的背叛。
制造出这样窘境的,是一个由他者和排他性规则统治的社会,在这里,只有“对”和“错”两个选项,但对于跨性别者这个丰富、多元化的群体而言,平面的视角终究无法概览立体的空间,人们的2D眼光只能看到他们光彩下的灰翳。
“某种程度上,TA们是在探索人类无穷的可能性,TA们站在少数人角度进行思考和表达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多元社会的基石。
”毕竟,多数人的社会意识还停留在“主流即正确”的阶段。
Part 3.0灵与肉圣经旧约中将同性恋定为一项罪行,甚至会被天降之火所灭,这造就了极大一部分基督徒对同性恋的仇视,再加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席卷美国的艾滋恐慌,形成了这种病是为了处罚同性行为的盲目认识。
由于社会仇视,跨性别者生活现状都不容乐观,他们一直游离在社会底层,处于社会边缘的边缘。
而卖淫、沦为性玩具,通常是跨性别者养活自己的唯一出路。
这些女性特征和男性特征共存躯体,所展现出的暧昧气息,“让我看到了美和性感”,摄影师Ana Carolina Fernandes说到。
她曾经深入里约热内卢的拉帕(Lapa)地区,拍摄当地跨性别者的生活。
最后由衷感叹,这些人正是因为拥有这样的身体,而“自然而然地散发出性感”。
1970年的同性恋女诗人Audre Lorde曾说过说:“如果我不定义我自己,那么我会被挤压进大众想象中,生吞活剥。
”而这,所有LGBT人群一直在做的,坚持对于超越女性或男性二元身份桎梏的斗争与探索。
除了他们自己,还有谁为他们带上皇冠?
他们的姿态十分确定,这些人,在视觉呈现上是一种生存宣言的展现。
这是一些备受痛苦的躯体,但他们同样拥有感知爱的能力。
他们拥有真正属于战士的灵魂。
本文章首发于公众号:NOPELESS 探寻在别的地儿看不到的角度和态度
Ball是一个让人暂时忘记时间烦忧的地方,一群有色人种聚集一起效仿白人上流社会乍看有趣,实则可悲,因为他们知道只要走出舞会的大门,他们终究是不被社会认可接受的;说到LGBT群体,往往让人忽略了transgender,俗称女装大佬,在人们眼里他们是怪胎、异装癖,甚至连一些gay都会歧视他们,其实他们只是无法认同生理上的自己,Elektra不惜失去金主爸爸也要完成变性手术;Damon为了赢得dance school的敲门砖用天赋舞出了真正的艺术;Blanca得知自己身患HIV后毅然决定组建属于自己的家,收留流浪的灵魂成为指路的Mother,不仅为了证明“我真实存在过”,也是她一直强调的“为了下一代能获得更平等的权利而生活”。
剧中的原生家庭无法接受到女装回去奔丧、爱上郊区白人男孩卷入他人婚姻沦为小三终究回到码头站街、面对艾滋恐慌人们坐以待毙而有些人选择活出姿态......虽然他们处于歧视链的最底层,但他们本身的存在就是性感和美丽。
很显然,本剧主旨是——反歧视,黑人、跨性,性歧视链的最底层,实在是好主题。
可惜,不知是由于篇幅的限制还是主题的限定(我想更多的是导演/编剧的认知原因),本剧在反歧视的表象下却也在表达着另一层歧视,具体对象——Stan、Elektra的男金主,一少一老。
Stan和Elektra的男金主,完全是同一类人的老少两个版本,都相比“真正”的女人更喜欢伪娘(因此为了一个“真正”的女人,没有必要付出出轨或金钱的代价),具体来说是喜欢双性特征共存。
他们(实际上是我们,本人现身说法)不是同性恋,也不是双性恋,而是属于更少数性别群体(目前如facebook等软件已经开始有了对于更少数群体的性别细分,但实在是太烧脑了,没有去细究)。
对于此类群体,导演/编剧显然不想多说,Stan和Elektra的男金主的出现基本是为了推动剧情——Elektra和Angel的思想/经济独立而存在,这没有问题。
但显然导演/编剧是抱着“不理解也不想理解”、“问就是变态”的心态来构思的,导演偏向于把这种取向定义为中产男人的变态癖好——通过Stan的自述——逃脱虚假成功、虚伪上层、面具生活的捷径,导演把这种取向定义成“对成功人士虚伪人生的报复”,这也代表了社会大众的看法。
然而,这不就是歧视嘛,与同性恋群体对变性人群有何不同——即认为她们是变态、有病。
导演想要反歧视,却没有反掉自己的歧视。
当然,即便有或多或少的不足,这仍然不失为一部精彩的剧,只是配乐和化妆、服饰、制作,已经够的上四星的评价。
只是现在马上2020s了,竟然还没有一部关于更少数性别类型的剧,多少感觉有些遗憾。
网络喷子太多,我先堵掉几条他们的线路。
1、至于死揪出轨的道德批判家们,可以休了,本剧里有谁有真正的道德观?
Stan和Angel,Elektra和男金主的关系是再明显不过的包养关系(从这个本质上看,Elektra的男金主绝对不是个差金主,我花钱,买你双性的身体,十几年始终诚信如故,你不愿提供,我便离开,另寻她人,没什么好说的。
);2、至于开口必谈“渣”的感情卫士们,我从来对渣男/渣女的说法不敢认同,你以为最无知的行为是什么吗?
就是对别人的情感行为指手画脚。
十足精彩。
惊叹于导演所塑造的每一个富含亮点的角色:Elektra的毒蛇与气场;Blanca的反叛与勇敢;Pray的无私与孤独;Angel的理智令人心疼……每一个角色背后都暗藏着LGBT族群的弱势与低价值。
好在他们也同时让观众看到了一点曙光。
都9012了,该摘下那副禁锢了他们自由的该死的有色眼镜了。
本季最爱真 · 相爱相杀 · 金句出版社二人组---Elektra和Blanca母女。
1、Blanca她代表了一整个想要在这个世界被正常看待的Transgender族群,用勇敢、自信和坚韧,为这个被压迫于社会底层的族群创造了一个庇护所。
是一个即使生命所剩无几,也想要证明自我价值的AIDS患者。
但10集演下来,她的积极和独当一面甚至让人忘了那个在被告知HIV阳性时目光空洞且心情低落的她:根本是非典型病毒携带者,活出了一个健康阳光的模样。
故事从她宣布退出丰饶之家开始, 就给观众打了满满当当的鸡血。
比起气场强大的Elektra等着看她失败,我倒是更期待在这场分崩离析的角逐中,Blanca的胜出。
倒也不是因为胜负欲,而是特渴望看到Blanca能用她的果敢决定证明她的价值。
Blanca的反叛性格,本剧用3个实质性的场景来丰富。
倔强与执拗在那个只招待男人的Gay吧,Blanca一直没有喝到她要的曼哈顿。
试图在那里被平等招待,几番尝试,不是被丢出来就是被警察抓去局里收押。
在这个小故事里,没有给予完美的结局,但在Blanca企图为Transgender赢得一丝地位的同时,也间接让我们看到Transgender的地位多么卑微,永远被执有偏见。
Blanca在酒吧怼人强大的信念对Daman梦想,Blanca甚至比Daman本人有更清晰的目标并且十分肯定地push他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男生跳优雅的芭蕾舞,本身就是一件极具争议的事情,在思想尚未完全得到解放的当时,Daman是真的该感谢自己遇到了这么一位一直给予支持的mother。
Blanca&Daman比起Daman亲生父母的不近人情---因为难以容忍他生而为Gay以及偏爱芭蕾舞这些事而将他扫地出门,Blanca的理解显得伟大得多。
因为懂得,所以在sex这件事情上灌输给Daman尽量避免感染病毒的知识;为他赢得一个上舞蹈学校的机会……这些待遇,在Daman亲生父母那一类人面前,是永远得不到的。
心怀大爱最温暖的一个镜头之一,是Elektra做了变性手术被男人嫌弃后沦落到peep house里,Blanca去“探视”,热泪盈眶,夹带着曾经的情分以及现在仍旧存在的怜惜。
本人最喜看“恶人”被感化的桥段,Elektra变柔软简直大快人心。
柔软对家人,毒蛇对外敌。
BE组合,万寿无疆。
2、Elektra因为切掉了裤裆下那根东西而被男人抛弃,这样直白且决绝的桥段令人唏嘘。
终于勇敢做自己,却因此而失去原本拥有的一切,又一次将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
Elektra的狗东西Elektra的3次改变,都是她人生的转折。
医院-经历一次涅槃在那个无处不散发着药水味的冰冷地方,手术没有一个人的陪伴,术后没有一起庆祝的朋友,是Elektra最大的悲怜所在即使终于做了自己想做的事,也是独自狂欢。
Blanca的出现,让这场暗含忧伤的戏,升了一点温度。
还好Elektra并不是什么冥顽不灵之人,一颗真心还是可以将她感化的。
在这个地方,Blanca教会了她如何爱自己的孩子们, 于是转换了心情回家就是一顿款待自己的孩子们,我承认,是有那么一刻的幸福感,不过随即就因为做了手术花光所有钱而遭到众叛亲离。
第二次改变开始。
peep house-找到自己新的价值这个地方骚气蓬勃,LOW鸡满地,真是不适合Elektra这么气场强大的女人。
不过孟子说了: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吧啦吧啦,我就知道会有峰会路转的时候。
就是Blanca“投币赏鸡”的时候,尴尬之余就是接下来的呼唤爱了。
Elektra带着仅剩的一点骄傲,还是听取了Blanca的建议,凭借了自己的气场找到了一份100%契合的工作。
这是一段让人激情澎湃的戏,尽管还是偏于戏剧化,不过用一个好的结局暗示了谁都该被公平对待的这个真理,是本人在这部剧中最爱的片段之一。
尤其是她本性出演,在前台怼不讲理顾客的时候。
秀场-回归自我舞台在最后那场舞会上,Elektra依然是那个嚣张的Elektra,只不过那已经不是原来那个目中无人高高在上的她。
蜕变后的她,配上她的跋扈,才是完美的。
而“POSE”,不是真的搔首弄姿,始终是掌控自己人生过程中的态度表现。
妙。
要说喜欢《Pose》的原因,不是因为它的导演是执导过《美国恐怖故事》《宿敌》《欢乐合唱团》等热门美剧的Ryan Murphy,当我打开这部剧的第一集时,第一个镜头就着实惊艳了我
这令人熟悉的动作可不就是Voguing吗?
没错,这部美剧的主角就是这群跳Vogue的特殊人群——LGBTQ(L-Lesbians女同性恋,G-Gays男同性恋,B-Bisexuals双性恋,T-Transgender跨性别者,Q-Queer性别认同障碍者)。
初看这部剧时,观众会被里面Drama的人设所震惊,以及剧中舞会形式表示不理解,但是实际上剧中的设定都是根据真实的历史所改编的,透过这部电视剧我们也能清晰了解到Voguing背后的文化究竟是什么样的?
Voguing起源于美国纽约的黑人区,在这里有一群特殊的人群,他们生来就与众不同甚至被家人朋友所讨厌,他们总是被教育要对自己天生的特质赶到羞愧。
剧中的主角之一,一个看似普通的黑人小伙达蒙 ,因为被传统天主教家庭的父母发现是Gay,还瞒着父母偷偷上他们觉得女孩子才会学习的芭蕾课,而被赶出了家门。
即使达蒙没有干任何错事,但在父母眼里,他就是一个无法被上帝原谅的罪人。
而在《POSE》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有着相同的遭遇,他们不被家庭所接受而无家可归,他们不被社会认同,因此也没有人能听到他们内心的声音。
然而这群人没有屈服,他们团结起来创造自己的舞会建立自己的社会组织,而我们现在所熟悉的Voguing这个舞种就是由此而来。
许多人在看剧的时候不禁提问:这种浮夸的COSPLAY大秀到底有什么意思?
实际上剧中的舞会确实是有历史原型的,并且早在1920年就已经在具有雏形。
当时这种舞会被称之为Drag Ball,形式主要是(生理上性别为男的)男生用女装盛装打扮的舞会,但是有趣的是Drag Ball的审美是以白人审美为主,参赛人群也大多为白人,直到1967年才有属于黑人和拉丁人专属的Drag Ball。
当时Drag Ball主要的活动就是扮装走秀比赛,参赛者除了时尚扮相之外,还会办成高级CEO,军人,学生等,因为LGBTQ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很难成为社会较高的位置,而Ball给了他们这样的舞台成为自己梦想中的角色。
《POSE》第一场舞会的主题”皇室“最开始舞会的表现形式以走秀为主,但是因为舞会上的评比和竞争,也有了类似于diss的文化,但是像这些优雅的舞(Xi)娘(Jing)们怎么会愿意用粗暴的脏话或者打架来解决问题呢,俗话说得好
借舞蹈的竞争来避免口头甚至身体上的攻击,也是最初Voguing最初形成的初衷(果然街舞文化一家亲)我(在跳舞时)用手做出粉饼或是化妆盒的形状,搭配着音乐假装用腮红拍打我的脸或是上眼影,通常我会把这个粉饼朝向对方,意思就像是我的手是一面镜子,给他们好好看看自己的丑态,然后我会开始模仿他们的脸,因为对方的脸需要好好画个浓妆才有救。
——Willi Ninja《Paris Is Burning》
《POSE》中在街头用Vogue斗舞的LGBTQ人群因为在舞会走秀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Pose,尤其常会学习Vogue杂志中的姿势,Vogue因此得名。
Vogue发展至今将近60年的历史,其实如今我们看到的Voguing已经和最初看到的有了很大的变化。
最开始随着当时流行的Funk音乐摆出各种pose
到后来House音乐的出现,让Voguing出现了更多复杂的手部动作来诠释这种更high的歌曲
而发展到后来Voguing的手部动作也跟同时期的其他舞风互相影响,当时许多芭蕾、爵士的舞者也开始加入ballroom,科班的高难度身体延展也开始融入了Vogue舞蹈
但是因为Voguing特殊的文化起源,在最初并不为主流群体所知晓和接受,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也是《POSE》中的时代背景)Voguing也只是纽约哈林的地下文化。
1990年,当红巨星Modanna在舞厅里发现了这个“随着定格一个一个摆造型”的舞蹈,并且深受启发,于是她找了传奇Voguer,Jose Xtravaganza等人,制作了到现在仍被奉为经典的单曲《Vogue》
但即使是天后Modanna,在当时发行这首歌时也受到了部分保守团体强烈的反对。
不过这首歌在发行后不仅拿下包括美国Billboard排行榜在内的澳洲、比利时、芬兰、加拿大、挪威、日本、西班牙、瑞典、瑞士、新西兰、英国这11个地区的音乐排行榜冠军,还获得了加拿大朱诺奖颁发的“年度国际单曲”奖项,并在2006年被《偏锋》杂志评为“百大舞蹈歌曲”之一,位列第三名。
更具意义的是因为这首单曲的成功也将Vogue文化推向了前所未有的知名度,许多人因此爱上了这个舞步,并开始了“Vogue翻跳狂潮”。
那些年承包我表情包的9岁舞蹈男孩,原视频就是翻跳的这首《Vogue》。
越来越多的主流群体也是因为MV中的Voguing开始关注LGBTQ这个社群,并且开始尝试了解他们。
20年后,蔡依林为了致敬Modanna,在2010年也推出一首单曲《美人计》并在MV中大跳Vogue,这应该算得上是中国大众对Voguing最早的认知来源了
正因为流行音乐对Vogue文化的普及,才让现在的Voguing也成为了我们热爱的街舞中独具魅力的一个舞种,因为Voguing对于Pose的概念,对于手部动作的逻辑等等已经为很多舞者所认可和学习,因此现在许多直男直女也加入了Voguing的大家庭。
当然,还是有不少声音认为,那些喜欢穿着奇装异服的Voguer是“变态”的存在,而对于这样的人我只想用《POSE》剧中主角布兰卡的话来回应
END
【有剧透哦】这部群像剧,到第一季季终,其实每个人都收获了好结局。
如果不拍第二季,我也能接受!
我最喜欢的安吉尔(讨厌不起来的小三)故事的开始,安吉尔说想要一个家,斯坦不是第一个允诺她的人,但她还是相信了,所以她去与自己格格不入的大厦应聘,在斯坦上班的地方等着,圣诞节那么开心地做饼干等斯坦,她也有恋爱时的自卑和小情绪,去小诊所打丰臀针,和斯坦吵架赌气搬出公寓,哪怕被斯坦抛弃,心爱的男人回头找她,她还是不计前嫌地接受。
我觉得她的潜意识里一直都知道,斯坦相对于自己,更加忠于家庭,所以在得知布兰卡有HIV后,会拒绝再次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斯坦。
因为她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家人。
虚伪的斯坦(抛开剧集,当然还是我的伊万小天使)工作能力是真的蛮强的哦。
但我觉得,他就是个包养情人买名车名表名衣服却连洗碗机都叨逼叨逼不肯买(虽然涨薪后买了)的虚荣心超强人模狗样型渣男。
同样,我也不觉得他爱安吉尔,最多只算被安吉尔吸引,他对社会边缘的生活状态好奇,同时又有点想要逃避他现在的生活,所以第一次招妓只聊天没上床最后却仍不住亲了安吉尔,回家还疯狂刷牙。
每次都是和老婆不愉快(包括后来老婆摊牌和提离婚这两次),找安吉尔逃避现实,中间呢?
房租到期人招呼都不打就消失不见。
不过结局也好,在事业飞速发展前和老婆离婚了,也没分出去多少家产,而且自由了。
小公主 elektra 我一开始对这个人颐指气使不可一世的嚣张态度极其郁闷,你丫哪来的自信。
不过越到后期越喜欢小公主,尤其是最后一集怼lulu和candy那两个SB的时候。
总体来说小公主其实也是个单纯善良略有傲娇的人。
她是最初解救布兰卡的人,决裂后也帮着布兰卡出狱(傲娇地说因为要和她在ball上对决才救她),和candy公开撕逼过还要在人家打丰臀针后出现后遗症救她,切JJ后家族里一个人都没去看她,被布兰卡点出自己不是个称职的母亲后还是认真反省自己,出院后还请大家吃饭。
悲剧的是,lulu和candy从她身上却只看到的是当母亲的优越感。
明明知道切了JJ,就等于放弃了过去十年优渥的生活,小公主还是选择成全自己,故事的最后也很棒,小公主在餐厅发挥了自己的怼人功力,并因此挣到自己十几年来的第一桶金,寻找到了自己对于社会的价值。
时尚的主持人普莱讲真,衣品太好了,总有种错觉,觉得是阿玛尼啊古驰啊的设计大师没出名前的生活状态。
一年死了N个朋友/男朋友这个设定,真的是太心碎了。
作为本剧中最有钱的主角之一,却是最悲催的一个,因为是唯一一条涉及到死亡的线。
结局找到一个男朋友,实现了对去世爱人的承诺。
爱跳舞的小基佬戴蒙家人发现他是gay后就把他赶了出来,我个人来看,觉得挺不可思议的,就这么一个儿子,养到这么大说断绝关系就断绝关系,也可能是我低估了宗教对人的影响。
如果戴蒙没遇到布兰卡,是不是就要流浪街头卖屁股卖毒品呢,一个舞蹈天才没冒芽就陨落了。
发烧那段,真的害怕他有HIV!
总体来说,戴蒙还是很幸运的,因为他是真的有实力且努力,两次在爱情和梦想面前选择梦想(一次因为去看芭蕾鸽了男朋友,一次因为奖学金不和男朋友一起去MV巡演),其实也没失去爱情,未来一定是有前途的年度母后布兰卡贼暖心!
是个有着优良品质的女性!
坚强勇敢细心本人!
最有感触的片段是她对待戴蒙要继续学习还是去演出赚钱,她只是给到自己的建议,让戴蒙自己做选择。
这是很多父母都很难做到的,大多数家长都属于那种,我现在逼你,以后你就知道我就为你好了,忽略了咱们年满18就需要对自己行为决定负责。
全片下来,其实布兰卡还是蛮惨的,没怎么被世界善待过,却还是坚持自己的善良,坚持做一些自己的想法即使外人看来没意义的事(比如坚持去gay吧被扔出来还是不服气)。
在真实的生活里,我觉得每个人都会想要遇见这样的一个朋友。
我想,成为年度母后只是一个开始吧,将来一定会超越小公主,成为更传奇的母后!
Houses are homes to all the little boys and girls who never had one, and they keep coming every day. Just as sure as the sun rises. Pull up. Work harder. Triumph. If not today, maybe tomorrow. Greatness comes from suffering. From failing over and over until you bleed and cry. And then, finally, something inside just cracks open. Time is not your friend. It’s coming for you, for all of us. It shows no mercy and it always wins, and then you’re gone, forgotten.
因为经常失眠熬夜,我的肝好像不太好,所以可以叫我小心肝吗?
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吃,炸鸡、豆腐、麻辣烫、酸辣粉、瘦肉丸、巧克力、布丁、泡菜、烤肉、盖浇饭、手抓饼、面筋、鸭脖……想把天上的星星摘给你,却发现它们早就在你的眼睛里。
肚子好饿,我只能握住拳头,打向自己的肚子,帮自己出口饿气你要是说处对象,不好意思没空,但你要是说干饭我一定马上到刚刚遇到卖草莓的,他说他的草莓绝对是最甜的东西。
我嗤之以鼻,怎么可能有比我还甜的东西呢?
又是虚假宣传
RM的剧越发难啃
难道就我一个人受不了这剧吗
剧情稀烂 鸡汤太浓
除了政治正确,故事真的好看吗?
墨菲真的高产似…… 是个很好的防艾滋宣传片tho 整体都很棒 墨菲的作品永远不缺的就是俊男美女和华服盛会 很rupaul lol 三天就看完了 黑美人的嘴炮技能无与伦比 是我见过最会diss的 身材也是惊人 她的坠落其实从她决定被包养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患难见真情 好在blanca不计前嫌 给她住处 帮她找工作 人间有真情 人间有真爱> < blanca回老家参加母亲葬礼没人理她 只有姨妈愿意跟她说话 邀请她来吃晚饭那段 也是泪点 黑哥小情侣有颜值但气质有点不符……怎么说 没有一点落魄的感觉啊 看着就像是拿艺术奖学金上大学的那种 讨厌evan的那个角色 对不同sexuality的好奇和对职业生活的麻木并不应该成为背叛家庭的借口好吗 只能说明当事人是个没有担当/责任感的懦夫 真的886
剧情真是太平平无奇了,奈何服化道好看,演员好看,还是不争气地看完了。
I gagged, I died, and I LIVE. erghhhhh QUEENS
蛮有特点和个性的类型。但这种范不是我的爱,看着没那么心潮澎湃。
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30年过去,同志生活并没有变得更有爱,就连“community”是否存在也难说。
可能是相关题材的剧太少了,搞得这样一个剧本站不住的还能拿9分
NEW YORK VOGUING~~~
对音乐剧接受无能…
一集弃。片如其名故作姿态。不过最近真是太悲观了质疑行动都是无甚意义的
看不下去 难看的做作 Damon尤其烦人
都是跨性别?我的狗眼。。。get不到,我是谁我在哪儿你们在干什么?给爷爬
看了两集准备弃了,实在太骚了。我给我看过的部分服化道三星,变装皇后题材真的很难吸引我。有这样一束光照到这群少数里的少数很难得,但是我至今都怀疑LGBT的所谓族群概念,尤其字母越来越多LGBTQIA,再发展几年背字母表好了,内部的歧视链都麻烦得要死
♂通讯录的自我感动
有些剧你说不上哪里好,但就是不舍得弃掉。
就很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