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又被这个片名误导了,一直以为是按赌神的系列,而且一开始发哥一直在赌,况且他儿子也有赌的天分,但是就戛然而止了,开始跑跑了,我去!!!
看了别名才知道还有另外一个比较温情的名字,剧情就是赌鬼老爸当年犯了错,妈妈是教化员 帮助一个小弟,小弟后来成了大哥,暗暗的帮助周润发摆平了高利贷,发哥 吹牛辉一开始嫌弃这个自闭症孩子,慢慢带着孩子一起吃饭,吃泡面,按点吃饭,什么都是看时间!
后来带着孩子一起跑步,妈妈死了之后,两个人实现了妈妈的愿望。
跑完马拉松之后,到妈妈想去的沙漠跑步!
结束!!
🐔说他年轻的时候感觉能壮一点,就是头比较大。
片里 发哥各种长头发造型,那个揪都不知道怎么放好了😹两个人年轻时候 滤镜有年轻时候的样子,方中信和那个美女老师也是不清不楚的,里面的廖广智去世了,那个帅哥瑞哥真是跟上帝一样。
打完脑袋之后以为要开始爆发复仇了,有什么赌场的剧情,结果毛都没有,就是蹭情怀!
唉,就是剧情很假,但是就是冲着周润发看的嘛!
古着 港风衬衫哈哈哈 我的客户在短视频里面看他比较消瘦,短发跑步的时候跟着剧里那一身黑很像片里胖了些自闭症🍉,男二看着就有点老,果然是比我还大,但是有的镜头,再加上锅盖头还是挺年轻的
事先看过电影风评不好了,不过为了看看发哥新电影还是点开看了。
在电视上。
这部戏男主换谁演都不行,剧本是硬伤。
另外标题诈骗。
虽然我看下去了,但主要是电影做的节奏还行,每当想弃影时,大家的演技和剧情转折又把我拉回来看了。
是赌徒家还是病残家,buff满满的,一离我生活真的很远难有共鸣,二是剧情交代的人物变化真的不够细腻。
看完我没被感动到一点,心里想的全是“剧情需要”四个字。
把“自闭症”理解成等于“白痴”的,真的是我奶奶辈的人会这么想了,把“抑郁症”理解成“精神病”。
虽然能刻画出发哥演的父亲不关心儿子和知识了解少造成的误解,但我想说这桥段和我真的有年龄代沟啊。
庄文强你的作文素材是不是太老了些。
还是说是为了服务于发哥本身年龄的设计。
分数是给演员打的。
一给袁永仪(演的母亲真的好坚强好可怜,我仿佛看到了我母亲的样子,本分普通,贤惠瘦弱,为孩子操劳心血,父亲经常不在她一人照顾我们……真的是一位好母亲的典范,或者是所有母亲。
即使生活不易但爱孩子永远大于爱自己!
),二给发哥(看发哥的电影看的一是演技,二是信仰。
发哥演技非常让人入戏,有些话的语调让我想起他小马哥等角色。
可发哥毕竟老了,而我尚年轻于是吹毛求疵到了他老态的细节上了。
如果说《无双》发哥尚且帅出了气场,那么这部之片则无帅之高光。
没能发掘出发哥身上的个人魅力来。
想看他具有自传性质的电影,不是《无双》。
不过这很难了)。
最后一分给方中信吧(好人一生平安)。
对周润发饰演的“吹牛辉”这个角色来说,他不仅是赌鬼,还是个寡人,孑然一身,是个这辈子都没对自己负过什么责任的“渣男”。
但是,这个人又有善良的一面,对陌生人舍得伸出援手,对朋友更是讲义气——这也构成了他几乎无缝接纳儿子“阿阳”的基础。
哪怕是为了钱,如果这人已经烂到底了,想必袁咏仪饰演的李夕,也不舍的把心头肉交过去。
所以,在角色塑造上,这个角色既要有威严的一面,以便让观众用最短的时间相信他能做好一个父亲,但也要有浪荡、浮夸、不着调的一面,不然“浪子回头”的价值就会大大降低。
如此复杂的人物,这部电影里虽然已经尽力地在用闪回和片段交代性格和过往了,但仍然在剧本上无法把“吹牛辉”和“好爸爸”融合在一起。
幸好,这部电影,找到了周润发出演这个角色。
在这个年纪的演员里,状态能保持得如此之好,能忽而滑稽耍宝,又忽而沉思入定,既大开大合,又不怒自威的演员,也就是周润发了。
周润发为这部电影带来的,不仅仅是高大身躯所带来的安全感,还有多年自律所带来的信任感——我们过去能相信他是在赌场上无往不利的赌神,现在就也能相信他是为了亲情而坚持锻炼、洗心革面的男人。
所以说,剧本很粗糙,却给了周润发更大的发挥空间,而我们也可以相信:发哥宝刀未老,下部作品再见。
海报&基础信息
主观评分:5分剧情概述讲述了发哥饰演的一个中年烂赌鬼做尽一切恶事后,突然当前的女友因为癌症把当年没告诉他存在的自闭症的儿子托付给这个当时放弃的亲生父亲。
在2个月的时间里面从嫌弃,但惊喜,又到默契温暖的父子相互解救释怀过去的故事。
评价概述每一步的剧情都被猜到,是编剧的创意太匮乏了么?
自闭症又被描写成天才,然后又靠重复的运动跑马拉松来进行主题升华,那个母亲一出现我就知道肯定是去治疗不治之症。
确实题材有些老套了,也没有拍出任何新意,还想蹭赌神的热度,结果基本和赌神没半毛钱关系。
唯一意料之外的剧情点是发哥当年古惑仔时候的照顾的小年轻成了大boss级别的古惑仔,然后拯救了发哥和他儿子挑衅高利贷的惩罚。
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一个赌徒,知道儿子能靠记21点,算21点的牌在赌场挣钱后可以控制的住自己收手这种事。
导演也太美化烂赌鬼了,就不允许及格。
印象深刻
中间有一段发哥回忆猜想母子生活,旁边儿子扭曲难受的状态运镜制作确实戳到我了
拍摄地的风景是很不错,发哥里面的跑步形象和他最近在新闻里出现的几乎一毛一样囧
我不觉得是什么烂片,相反,我觉得这部电影描述的情感很实际,贴切,剧情也很搞笑,同样也很感人,给人展现了不一样的发哥,真要说有什么令人感到深刻的点,我觉得是那句:你是信耶稣的,但你不是耶稣。
我们没法决定别人的命运,但我们可以用尽全力,做到自己,找到自己,为了自己的孩子,变成最好的自己!
很感动,也不知道为什么感触这么深,可能是这部电影台词好吧。
即便是早前在某档访谈节目中,周润发对于自己曾经出演的经典角色许文强、小马哥和赌神,表示自己并不十分看重,因为他感觉并不真实。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三个角色对于周润发来说却意义非凡。
凭借许文强这个角色,周润发在电视剧集领域成为翘楚。
凭借小马哥和赌神两个角色,又让他彻底摆脱了“票房毒药”的尴尬处境。
其中同名电影《赌神》系列为周润发在影坛地位的巩固立下汗马功劳,该系列共两部,分别于1989年和1994年上映,两部影片合计票房近9000万港币,并且分别位列年度票房排行榜首位。
能够把这一题材电影再度推向高峰,导演王晶和主演周润发都是功臣。
此后有关这种题材的电影层出不穷,甚至应成为滥觞,就连王晶和周润发也在多年后搞出一个炒冷饭的《澳门风云》系列,虽然口碑不佳,好在商业收获还不错。
作为华语电影标志性演员之一的周润发,近些年来电影产量并不高,在2016年的《澳门风云3》之后,由他担当主演的电影仅有两部,一部是2018年的《无双》,一部是2023年的《别叫我“赌神”》。
《无双》表现很不错,不仅收获了好口碑,还拿下了12.7亿的票房。
而这部新片《别叫我“赌神”》就有些一言难尽了。
影片由潘耀明执导,庄文强编剧,周润发和袁咏仪主演。
从阵容来说,有影帝和影后,还有金牌编剧的加盟,影片的水准应该很高,实则让人大跌眼镜。
从影片的命名来看,有非常大的炒《赌神》冷饭的嫌疑,而主演还是周润发,就更进一步加重了这种嫌疑。
但是片中周润发出演的吹牛辉不再是当年手段高超的赌神,反而成为一个十赌九输的烂赌徒,并常年被高利贷追债,致使自己妻离子散。
这个角色设定倒是与他早年的经典作品《阿郎的故事》中的阿郎很相像。
另外还有很相像的一点,影片中对于父子情的刻画是重点,所不同的是在刻画程度上,远远不及《阿郎的故事》那般令人动容。
近2个小时的片长,并未为我们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反而给人的感觉有如味同嚼蜡般难受,个人感觉作为核心主角的周润发大有玩票的性质!
如果简单以为凭借片名的噱头来拉拢当下的观众,是一种下下策,更是一种对于观众的伤害。
所以这部影片仅仅收获4000万票房,就草草下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END】
这么多年看电影,第一次看半截跑出来了,真的是烂片,看是发哥给一星,关爱自闭症儿童再给一星,两星是我能打的最高分了,真的受不了。
实际就是一星的片子,建议别看,看了后悔。
剧情前言不搭后语,乱七八糟,镜头也是醉了,完全没有电影的节奏感,剧本是初中生水平,毫无逻辑可言。
真是谢了,这个电影完全是多余,广告都比影片精彩。
---我后来把这个电影项目的人都看了看,全是大咖,从演员到导演到编剧,咋能拍成这样?
恕我直言,这样的团队很难把片子拍成这样。
结果真的不好看,那我大胆猜测一下,我估计是该片的电影剪辑师是个新手,把片子剪乱了,把电影的逻辑和节奏剪没了,导致观众观影非常不适
这是我人生第一部提前退场的电影,也是我第一部在豆瓣打一星的电影 。
影片的卡司还是很强的:导演是潘耀明,履历丰富,过往作品有《捉妖记》《怒火·重案》《宝贝计划》《新警察故事》《窃听风云》《听风者》等,作品整体质量不俗。
编剧是鼎鼎大名的庄文强,领衔主演则是香港金像奖影帝影后发哥和袁咏仪。
就是这样不俗的阵容,大大出人意料地拍出了这部360度无死角的超级大烂片,可谓毫无电影质感,连一般的电视剧也不如。
为什么这么说?
从亲身体验来讲,真的就是毫无亮点可言,相信任何一个电影学院导演系刚毕业的学生,都拍不出如此低劣的作品。
挤眉弄眼、浮夸而油腻的周润发,一口蹩脚的口齿不清的普通话台词,是影片的最大灾难,让人异常出戏。
发哥会接这样明显的大烂片,再加上他在剧中大失水准的不可思议表现,我有理由相信他一定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
而一向表现比较稳定的袁咏仪,这次一上来就明显用力过度,太过深沉,苦大仇深,溢于言表,低层次的表演。
饰演发哥和袁咏仪儿子的香港男演员,演技极度生硬而单调,明显就是“肚里没货”,且面貌明显过于显老,这样的选角,也是影片的一大败笔。
再加上一系列完全不知所谓的桥段,毫无电影语言的展现方式,混合在一起,让满屏幕都氤氲着一股子的极度不协调和尴尬~话说,《别叫我“赌神”》这个与电影核心主题明显无关的名字,似乎已经暗示了这部电影就是一次明显的消费观影者情怀的圈钱之旅。
发哥这次真的扑了,而且扑得一点都不冤枉。
当时电影还没上映,就传出发哥片场头破血流仍然继续拍戏的消息,这伤,真的白受了。
故事蹭着“赌神”的噱头,却真心一点“赌”的场面都不想给,完全是给观众添堵,如果真没有,换个名字不行吗,发哥还没沦落到蹭“赌神”的热度。
想着电影开拍时,廖叔还在,更加的遗憾。
袁咏仪虽然是女主,但故事里头出场大概不超过五分钟,一天就能拍完吧。
发哥、廖叔、方中信,这三位“老友”,在导演的“编排”下,除了凹造型,几乎没有发挥的余地。
虽然,看得出来,发哥、廖叔、方中信还是很认真的在演戏,但奈何故事太拉胯。
说起来,故事里头黄德斌的表现还是相当抢眼,和发哥对戏,一点也不怵。
“千万别找中介”,看起来,这“中介”已经自己把自己搞到臭了。
安志杰在故事里头也算是个客串,但表现也相当抢眼,狠人,向来话不多。
整个故事,俩“反派”表现最亮,不得不怀疑导演究竟是有没有睡醒。
最后,不得不靠发哥跑步来凑。
这是发哥的强项,跑起来,比演戏少了太多憋屈。
最后的最后,赌徒拜李小龙,这是个什么梗啊,大杀四方吗。
别叫我“赌神” (2023)4.82023 / 中国香港 中国大陆 / 剧情 家庭 运动 / 潘耀明 / 周润发 袁咏仪《别叫我“赌神”》听着名字就觉得是一部炒作情怀的烂片,还不如以前设定的名字《骄阳岁月》!
但是冲着自闭症的主题和主演发哥(应该叫发叔,亦或许是发爷了吧!
)袁咏仪去看的,最终证实,就是烂片!
这虽然是一个很好的主题——自闭症,却只能让观众觉得哗众取宠!
和达斯汀霍夫曼、汤姆克鲁斯的《雨人》不具可比性!
甚至也不如李连杰和文章的《海洋天堂》!
影片拍的不伦不类,说喜剧片吧,又不可乐,说是剧情片吧,又不感人,更不能发人深省!
竟然还有香港动作片的影子,还想拽发哥当年“赌神”的褂襟子!
故事背景也不可信,一个义工就这么轻易爱上一个烂赌徒?
还为他生孩子?!
一个单亲妈妈这么轻易养大一名自闭症的孩子?
一个烂赌徒开个理发店天天被高利贷追杀还能一辈子过的有滋有味?
放高利贷的能不收回钱,仅凭一个老大一声吼就放弃了?
瑞哥?
一个古惑仔咋就成了黑社会老大?
…其实,把这些故事背景捋顺一点,哪怕学学《雨人》里的汤姆克鲁斯和自闭症哥哥达斯汀霍夫曼的兄弟情,把本片拍成一部煽情的父子情,也比这打着情怀的名义仗着发哥的“余威”拍的不伦不类的电影有看头啊!
其实,只要把发哥设定成一个社会底层的剃头匠,本身已经生活困苦,突然又多了一个儿子,从抵制到接纳,发哥也不用演得那么夸张,普通老百姓就行,肯定比现在有看头!
发哥的演技我是认可的!
百年润发里发哥再遇前女友的那会心一笑,怕是没人能超越的!
但是在本片里就太过于浮夸,演成了喜剧风格,真心觉得媚俗虚假!
在此向片中打酱油的廖启智默哀三分钟,人生苦短,一路走好!
🙏
还不如保持原来的片名,现在给一星都嫌多
《骄阳岁月》改名为《别叫我赌神》,文艺终究还是要向情怀、流量低头
披着“赌神”外衣的亲情温情片,剧情老套,就看个轻松看个演技。
港片用烂的题材:儿子自闭,老子烂崽,再创辉煌,父子相拥。挂个赌神的名号出来吸金
貌似是《海洋天堂》的喜剧版吧,但与后者的差距还是蛮大的。影片前半段走喜剧流,倏忽之间血压飚高尴尬得要用脚趾头抠出个三室两厅。后半段走温情流,感觉剧本应该是被妈祖赐福从ICU给拉回了人间。私以为这部片子最出彩的地方应该是海报,俗称“照骗”。回想影片刚开头的一幕,发哥将500文筹码踩在脚下,莫名就想到了《秋天的童话》里面的一句台词:“风吹鸡蛋壳,财去人安乐。”原来编剧还是有良心的,人家一开始就开门见山的点明了主旨:关于这部片子,请别叫我赌神。是这个意思吧,就是这个意思嘛阿西吧。发哥点燃DNA检测卡的时候顺便点燃一支烟的话,那个情怀感就能瞬间拉满了,可惜可惜。最后,澳门文旅局已经用尽洪荒之力了,就此打个三星成全业界良心吧。
看到评分这么低真的很无语,确实很多人奔着赌神的片名去看的,当然这部电影跟赌神没有半毛钱关系,电影名字 geng 应该叫赌神的救赎或者父与子,但是电影名字的缺陷不代表作品差劲,整部电影就是以亲情和催泪为主体的,确实泪点很多,当然某些细节有些瑕疵,但是整个剧情很连贯,该表达的东西都表达出来了,不可能有这么低的评分,我心中这部电影至少三星半,给五星是为了鼓励更多得豆友去观看,难得的治愈电影,值得一看
唉。
“赌神”只是这部电影的一个噱头,它讲述的其实是一个烂赌鬼如何与素未谋面的儿子建立父子关系并改邪归正的故事。看一群老戏骨卖力地演绎一个老套故事,其实蛮伤感的。如果有好的剧本,他们完全可以拿出更精湛的表演。但可惜时过境迁,那些曾经让年轻时代的我们眼前一亮为之惊艳的作品,如今到哪里去寻?
不知道是不是烂片,但发哥值得支持。非常温情的片子,老演员的演技,澳门街的风情,沙漠的美好,都不足以成为卖点,但也不至于大陆网友的不堪评价啊。袁咏仪有个沙发的侧脸很美。黄德斌、廖启智、蔡一智、方中信都很好,发哥还是那么帅身材也很好,跑步这些镜头真实可感。
按部就班的常规作品,拖了好几年改了名字才来公映。。。hk拍家庭温情片一向水平不高,这部已经算勉强能看的了,儿子柯炜林演的最好。
看的粤语版,港味很浓的亲情片,有着港人一贯不被命运打倒的精神气质。天天跑步,保持体态不变的发哥太适合演这片了,表演也似回春,找回年轻时拍《阿郎的故事》时的状态,可以说是这几年发哥最走心最有层次感的一次表演。不得不感叹一句,安志杰的造型太帅了,像漫画中走出的人物。
发哥的演技还在,还是第一,耍老戏骨几条街。
对《阿郎的故事》拙劣又无趣的翻拍,不仅男主角“救赎”的方式从刺激搏命的赛车降级为健康养生的长跑,这份救赎的意义也与女性角色的存在一般如同隐身。同门面担当周润发一样,标题硬入的“赌”只是幌子;当本身已经将情怀作为唯一卖点的港片,还要在片名及其他宣传点上“诈骗”才能获得资方认可,谁又能忍得住一句唏嘘呢?
至少搞明白了为什么周润发这几年这么热心于跑步了
摄影配乐都不错,剧情老套,还是讲父子情,比起阿郎的故事,这个更像李连杰的海洋天堂
不许见白头的不只是英雄和美人,还有大牌老港星们。无论他或他们曾经多么辉煌,时代终究是过去了。从前看着他或他们的戏长大的新一代电影人们纵使尊重他们但也不会带着其分一杯羹,而老去的他或他们望着后辈电影人混得风生水起,像《一代宗师》里说的那句“新人要出头”,叹一声长江后浪推前浪,只能接受人生的更替洗牌规则,遥遥地再也追不上了。
发哥把上世纪的快乐无保留地给到这一部了 真好 怎么不让张艺兴来演(
原来这部片子和大陆影视圈没一毛钱关系……影片最大的罪行就是请了周润发并在片名中用了“赌神”两个字;由于和“赌神”情节不沾边,可能会有人把这部片子定性成“挂羊头卖狗肉”……的确是这个情况。抛开名字的问题,这是一部老阿郎认领自闭症儿子的家庭片,并且老阿郎在融合过程中逐渐改去赌博弊习,虽然情节老套,不乏煽情,但仍然是一部中规中矩的正向电影。在6分上下差不多,但居然连5分都不到,这个有些夸张了。票房去去4000万多一点,估计在全球范围内也挣不到钱。这就是一部在内地没有资本炒作和支撑的片子,人家就是放到大陆来玩票的。内地综合水准高过这部的家庭、青春、爱情、喜剧、女性等等各类电影有几部?内地看客好高雅,只会笑贫不笑娼!
客观的说,并不是很吸引人,也并不是商业片,甚至可以说,电影片名有点欺骗人。但是,也没那么差,妥妥的剧情片而已,也没那么狗血,也有他的温馨之处,有点点阿郎的故事的感觉在。但,演员年纪太大了,很有违和感。普普通通,豆瓣评分偏低了,给个4星,尽点点力。
挺烂俗的剧情,没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