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东锡虽然是黑帮老大,但剧情展示的部分却没有黑帮的恶,怎么看怎么都像面相凶恶但是内心善良温柔的马带善人。
为小弟出头,给小弟一巴掌,再给对面的小弟掰两磕牙,而且确实是小弟越界了,但相对罚的较轻,反观警察小哥那边,直接给队友一拳,而且是黑帮先惹的事,队友没做错还要挨一拳,啧啧。
再看警察小哥三番五次挑衅马东锡,人家是黑帮老大啊,又是拿拳揍又是拿枪指,马东锡也只是象征性还下手,真要是大恶人,这警察明天就见不到太阳,只能说还是太善良了。
男主这边呢,也确实不怎么像警察,主要是对队友态度太差了,感觉就像是独行侠,且很自私,马哥已经拿到凶手了,按照约定不关警察管了,就算你想抢,也得光明正大抢吧,直接开车撞马哥,太下头了。
警察小哥这个角色塑造的不成功,跟马哥没有cp感,要知道双主角搭档是很需要cp感的,擦不出火花观影体验就降一半了,剧情也中规中矩,没有惊喜,只有马哥的动作戏在撑场面。
说实话,我觉得本片最大的亮点就是马哥出现在监狱,凶手诧异的目光明显慌了神的剧情,比前面所有的剧情都精彩,更有盼头,马哥最后拿着绳索站在凶手面前放狠话,我太想看后续了,捆绑play,这不比正片好看?
而且马哥给高中小女生送伞的时候,是毫无违和感的,这种善事我觉得就是马哥的人格魅力,不管他是黑帮还是手里有几条人命干过什么犯法的事,马哥有一套自己的准则,跟毫无理由的恶或者极致的恶不同,这种反差还是挺吃香的。
把马哥在监狱的后续拍出来肯定比正片有看头,剧情我都想好了,在监狱里呼风唤雨,开启爽文模式,然后有另一个帮派跟他对着干,最后被马哥的人格魅力折服,出来后一起打天下,啊哈哈。
今年最让人期待的韩国电影,非奉俊昊的《寄生虫》莫属。
它拿下了戛纳电影节最高荣誉金棕榈奖,这在韩国影史上可是头一遭。
不仅如此,它在韩国本土上映后,连续2周稳居票房冠军的宝座。
但是,在被《寄生虫》挤走之前,另一部韩片也蝉联了多日的票房冠军,甚至还击败了同档期的《复联4》。
巧的是,这部电影也曾亮相今年的戛纳电影节——
《恶人传》曾入围今年戛纳电影节午夜展映单元。
大家知道,午夜展映单元放映的都是极具感官刺激的影片。
或恐怖惊悚,或血腥暴力,此前大火的丧尸片《釜山行》就曾在这个单元放映。
这部《恶人传》同样如此,片中有不少血浆迸射的大尺度镜头,因此在韩国也被列为“19禁”。
那么,这部犯罪题材的新片,到底讲的是什么呢?
其实一句话可以概括:它讲的是一个警察和黑帮联手抓“恶人”的故事。
男主角张东洙(马东锡 饰),是京畿以南势力最大的黑帮头目。
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小弟对他点头哈腰。
这是一个人狠话不多的厉害角色。
有多狠?
看看他的日常就知道了——把仇人装在沙包里吊打。
在谈判时,把对方小弟的牙齿硬生生掰下来。
碰到不听话的合伙人,也从来不BB,直接用拳头招呼。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连鬼神都要忌惮三分的人,却遭遇了意外——一个雨天,张东洙独自驾车行驶在夜路上。
突然一辆车打滑追尾,径直撞了上来。
张东洙下车查看,发现问题不大,想直接离开。
可就在此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
追尾的司机突然掏出一把尖刀,像发了疯一样地刺过来。
虽然身中几刀,可张东洙好歹是黑道大哥,也和杀手搏斗起来。
几个回合下来,双方都伤痕累累。
但杀手一方明显处于弱势,只能趁机开车逃走。
而张东洙也身负重伤,在及时抢救之后才保住生命。
究竟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连黑道大哥都敢动?
原来,此人是一个“无差别杀人”的变态杀手。
利用追尾杀害车主,是他的惯常套路,此前已经连续杀死多人。
在他的手底下,连老人和小孩都不放过,可以说是非常凶残了。
这一系列的案件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视。
年轻警官郑泰硕(金武烈 饰)认为,这几起案件的手法和犯罪工具相同,可能是连环杀人。
但是,其长官却不认同他的想法,认为案件毫无关联。
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也为了尽快抓住凶手,郑泰硕决定自己私下行动。
在黑帮老大张东洙的提议下,这两人决定结盟,联手缉凶。
当然,他俩也事先立下了一个赌约——先抓到凶手的一方,对其有处置权。
一出警察和黑社会合作抓“变态杀手”的大戏,就此拉开序幕。
马东锡和郑泰硕,代表了黑社会和警察双方,在抓凶手上有各自的优势。
首先是马东锡这边,他有足够的人手和经费。
最重要的是,他是唯一一个看见杀人凶手的样貌并存活下来的人。
而郑泰硕这边,可以随时调取警方的线索和情报。
在对公共场合进行搜查等时,警察的身份也更加方便行动。
这两人的合作,可以说是强强联手。
在一番努力之下,变态杀手的真实身份也逐渐浮出水面。
最终马东锡带领的黑帮快人一步,率先抓住了真凶。
但,正当他准备手刃凶手,为自己和兄弟报仇时,郑泰硕却突然开车闯了进来。
究竟哪方能获得这场“猫鼠游戏”的胜利?
凶手又究竟会被怎么处置?
这里就不多剧透了。
《恶人传》是根据发生在韩国的一起真实事件改编,在上映后引发了不少关注。
作为一部犯罪片,其中的飙车、追逐、打斗戏份不少,看得人相当过瘾。
但是,我觉得最值得一提的,还是电影对三位主要角色的塑造。
电影的英文译名为《The Gangster, The Cop, The Devil》,而这“黑社会、警察、恶魔”三方,也构成了此片里互相影响的一个“铁三角”。
《恶人传》角色海报首先是金成圭饰演的杀手,将冷血无情诠释到了极致。
他杀人从来不做准备,也没有明确动机,几乎是碰上谁就杀谁。
而他这么做的唯一理由,竟然是为了体验“用刀捅进人体传到指尖的快感”。
金武烈饰演的警察,年轻热血,充满斗志和激情。
为了破案,可以不按套路地与黑帮合作。
当然,这一切都是基于他心中的正义感,以及对警察这份职业的神圣信仰。
所以当他看见张东洙准备以暴制暴时,也及时制止了这样的行为。
还有马东锡饰演的黑帮老大,可以说是片中最有魅力的一个人物。
一方面,他有极高的势力与威望,看起来非常狠戾。
但与此同时,他对兄弟重情重义,心中也充满柔情。
所以在下雨天的公交车站,他会把自己的雨伞送给一位素不相识的女孩。
据说马东锡为了出演《恶人传》,还拒绝了《疾速备战》的剧本。
也正是在他,以及另外两位演员的演绎下,才使得这部剧的三个黄金人物变得有血有肉。
片中有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台词,可以说是整部电影的点睛之笔——当张东洙首次提出合作的想法时,郑泰硕问到:“是坏家伙要抓更坏的家伙吗?
”
张东洙的回答是:“是两个坏家伙抓一个更坏的家伙。
”
在他眼中,警察也不是什么“好人”。
而法律这个东西,有时候也会成为坏人的避风港。
只有以暴制暴,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身为警察的郑泰硕当然不认同这样的看法。
他始终坚持用合理合法的方式来惩戒和制裁凶手。
发现了么,他们双方的矛盾,其实就是“结果正义”和“程序正义”的矛盾。
双方的立场和出发点不同,所以导致了他们对“正义”的不同认知。
但是,你却不能因此盖棺定论谁对谁错、孰是孰非。
有趣的是,在两人合作的过程中,郑泰硕心中的天平却逐渐往张东洙的方向倾斜。
一方面,他和黑帮的合作本就属于违规操作,还多次运用“不正当手段”来帮助破案。
另一方面,在调查案件的过程中,他也逐渐意识到了法律本身的局限性。
于是在电影结尾,他甚至利用自己的职权,答应了张东洙要把他和罪犯关在一起的请求。
这样的决定,明显是为了实现张东洙心中的“结果正义”。
当然,关于“程序正义”和“结果正义”的争论,其实从来没有停过。
到底哪个更重要,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正义,也没有绝对的恶人。
以暴制暴虽不可取,但是坏事做尽的恶人,往往逃不过更恶的人来收拾。
*本文作者:张不才
有马哥的电影,血腥暴力黑帮类型的也能变喜剧。
其实不太喜欢这种暴力电影,但是《恶人传》太有名了,看完才发现为什么叫恶人传…因为全片的主角没有好人,连续作案毫无目的杀人的连环杀手,走私、倒卖老虎机、也杀人的黑帮老大,跟黑帮老大合作的警察局长,为了抓住凶手而去跟黑帮合作的刑警,这确实是细思极恐。
看到凶手在警局的辩解,警方无能为力的时候,确实是很气愤,虽然马哥出场作证那些感觉不太像直接证据,但是毕竟也算是观众期待的结局!
一部爽片,非得搞什么正能量结局,好,你是导演你说了算,他妈的你男主角为了逮杀人犯开车撞人就他妈是正义?
就那个车速你能保证不撞死人?
撞黑社会大哥就他妈不犯法吗?
一个蔑视法律的警察也配维护法律,也配升职加薪?
黑社会大哥就他妈必须得认罪伏法?
杀人犯第一次被抓不怕死第二次在澡堂里就怕了?
怎么澡堂对监狱男人有他妈虚弱buff吗?
还有他妈最傻哔的是这种黑社会大哥能杀竞争对手就没杀过别人?
凭什么杀人犯判死刑,好大哥不判死刑?
怎么杀人也分三六九等?
你不是要搞正能量吗?
你一个爽片首先要做的就是引导观众的情绪跟着电影的剧情走,收放有序。
神经病吧这电影,奔着解压来的看完一肚子气。
用刀杀人和用法律杀人区别在哪里?
用纳税人的钱给残忍连杀纳税人的罪犯聘请律师为他辩护,黑道大哥自首入局亲自下场放锤,在公刑之前私刑先行黑道和暴力机关的区别又在哪里?
他们都做强做大,招兵买马,发展势力,拓展地盘,和商业有交融,和军事有合作,圈里老大出场时周边两排保镖毕恭毕敬鞠躬敬礼。
黑道和police,差距天壤,正邪善恶,又没什么本质差别,一个是小混混,一个是进了编的小混混
马社会也不是一直演叔叔的,也曾经演过角头。
一拳也能打死人。
看到马社会的拳头,反正是足够让人发怵。
金武烈,这次演了叔叔。
但是,也是个“坏叔叔”。
故事本来就是“恶人传”嘛,无非是大恶小恶的问题。
故事开场,马社会有自己的问题要处理,金武烈调查的案件也和马社会没什么关系。
这个恶人,就喜欢追尾,然后把司机干掉,彻底的变态。
金武烈作为叔叔,联系曾经发生过的案件,判断为连环杀人案,如果不尽快找到凶手,还会继续犯案。
但,没有证据。
而且,这事儿,涉及到管辖权的问题,想并案,得拿证据。
有意思的是,当晚,马社会遭遇了连环杀人犯。
你看,人家角头车被顶了,一点也不生气,直接让变态走。
这让变态都有点不适应,你这社会人是做得缩回去了还是咋滴。
还是准备上来干死。
但是,这次变态没掂量掂量自己的能力。
不过,这次马社会还是在这里翻了船。
虽然没被变态弄死,但也差点嘎了。
对于这个唯一从变态手下逃命的目击者,金武烈可是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两个人,因为共同的目的,走到了一起。
马社会是什么人,角头啊。
这种被人捅了的事儿,还需要和叔叔联手?
这传出去,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不过,金武烈也有办法,三天两头扫场子,直接把马社会的“成人电玩”搞得鸡飞狗跳。
话说,这“成人电玩”究竟是个啥,故事里头一点花絮都没透露,实在是差评。
没辙,合作吧。
不过,这哥俩可是事先说好了,资源情报可以共享,但最后谁逮着归谁。
马社会毕竟是角头,这手玩得确实漂亮。
但是,对于马社会栽赃这件事儿,变态可是有点意见了。
杀人无所谓,但背锅是另一回事儿。
马社会虽然是角头,但变态表示,自己也不怕。
你会借刀杀人,我也会。
变态玩的这招借刀杀人,差点没把马社会和金武烈全栽进去。
马社会和金武烈之间的“战略合作”,其实也是相当脆弱的。
但是,马社会看问题还是比较准确的。
这世上没有小偷何必要警察?
直接把金武烈怼到了墙角。
但是,这个问题,马社会还是看得太简单了,叔叔的作用可多了,抓小偷,实在不值一提。
相比较而言,马社会实在是个温柔的大叔。
车被人剐了,让人家直接走。
下雨天,直接把伞给了人家小妹妹。
在小妹妹眼里,叔叔可比马社会更像个流氓。
故事最后也很有意思,马社会也是锒铛入狱。
但入狱的排场,那简直就是御驾亲征。
估计,变态也等不到公开处刑。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看看人家社团的口号,那绝对是一个别致。
《恶人传》整体故事调性维持在黑暗硬派与爆笑幽默两者之间的微妙平衡,两位演员强烈的化学效应更巧妙化解原本看似紧绷的故事氛围,尤其是马东锡真的很有冷面笑匠的潜质,偶尔不用带脑单纯享受打斗与黑色幽默真的很不错呢。
一直以来,连续杀人案都是韩国悬疑犯罪电影经常使用的题材,其中也有许多是根据真实事件加以改编,不论是金允石主演的《追击者》、奉俊昊与宋康昊首度合作的《杀人回忆》,都为电影增添一种好像随时都可能发生在我们周围,不禁让人寒毛直竖的紧张与恐惧。
这是一部娱乐爽片虽说这次《恶人传》同样也是来自真实的杀人案件,不过比起上述两部电影专注在气氛的铺陈,本片反而把故事聚焦在警察与黑帮联手的过程,透过许多血脉喷张的动作场面、黑白互动所引发的搞笑桥段,让《恶人传》整体故事调性维持在黑暗硬派与爆笑幽默两者之间的微妙平衡,观众完全不用耗费心神,放松享受在电影带给人的娱乐和爽快。
《恶人传》在片头花了许多时间来描写凶手犯案的经过,包含一贯以追撞来降低对方戒心、凶器的选择、凶残的手段,还有洗去自己的指纹、消除所有证物等缜密的思维,就像是一位藏在黑暗中的大魔王般,瞬间挑起了观众紧张的情绪,但有趣的是,直到马东锡饰演的黑帮老大东秀出现,这些提心吊胆的心情便完全消失殆尽。
黑白两道的共同敌人或许是马东石那独特的个人魅力,近期几部电影《犯罪都市》、《愤怒的黄牛》、《邻里的人们》的硬汉形象已经深植人心,在《恶人传》就算看到他即将被凶手袭击,观众非但不会为他为他感到担心,甚至还反过来希望凶手能不要因为越级挑战这位虎背熊腰的壮汉而让电影就此结束,由此就能看出全片重点完全不在杀人凶手本身,什么犯案动机、真面目都不再让人感兴趣,取而代之的是期待在他砍伤马东石之后将会面临什么后果,还有这个黑帮老大会选择用什么方式来报仇雪恨。
很明显的,导演自己也十分清楚马东锡与生俱来的霸气,因此在片中试图以另一位刑警角色平衡他异常显眼的存在感。
《恶人传》打着警察黑方联手追缉犯人的招牌,原本互相看不顺眼的死对头,同仇敌忾地对付两人共同的眼中钉,某种程度上还真的有点热血。
人人不同程度的恶但就像原文片名《악인전》直接翻译是「恶人传」,片中三位角色的相遇,可以说是三种不同程度「恶」的集合。
当然连续杀人魔到处行凶是罪大恶极,但没想到的是,我们原本认为会呈现一正一邪对等关系的警察与黑帮,在随着剧情的进展,两边坚持的立场似乎也越显模糊。
热血警员为了要抓到犯人而开始不择手段、无恶不赦的黑帮老大似乎也开始展现出他善良的那一面,到头来,我才发现《恶人传》隐藏在笑料与动作场面备后的核心主题,是在探讨每个人心中都存在善与恶的一体两面。
或许我们都认为《恶人传》的故事简单明了,没有想隐藏犯人的行踪是为了让观众享受能无后顾之忧的享受一部电影,但李元泰这位曾指导讲述韩国独立过程的《大将金昌洙》,并在今年靠着《恶人传》入围戛纳影展午夜放映单元的导演,我想即便电影有着如此高的娱乐性,但他必定还是会在剧情中有所着墨。
带出的议题毫无疑问,犯人在路上找寻特定猎物行凶的行为是绝对不可饶恕,但《恶人传》刻意提及连续杀人犯的童年经历与他跟家人之间的关系,某种程度上正是要呈现这种穷凶恶极、看似没有犯案动机的犯人出现,可能是有迹可循,并且有机会能够避免的。
就如同《我们与恶的距离》与其他许多类似题材电影所提到的,我们面对这类杀人犯的态度,比起不断咒骂、认为他罪该万死,或许也能把他视为一个「病人」看待,通过了解与关怀来试着减少案件发生的机会。
当然这不是《恶人传》想传达的主题,电影也真的把犯人描写成不知悔改的人渣,但不可否认除此之外,片中几个警察局与片尾法庭审判的桥段,导演也清楚呈现了当今的社会问题,其中包括司法审判漏洞,还有官员的公务员心态与许多机关都存在的分权机制,导致角色不相信司法与不得不由善转恶的种种选择,我相信都是我们能深入思考的地方。
结论整体而言,《恶人传》完全能被称为近期韩国动作电影的代表作,紧凑的节奏配上全片灰暗场景和优秀的动作设计,为这刑警与黑帮联手缉凶的戏码增添许多类型片独有的风味,不仅如此,两位演员强烈的化学效应更巧妙化解原本看似紧绷的故事氛围,尤其是马东锡真的很有冷面笑匠的潜质,明明演个一本正经、杀人不眨眼的黑帮老大,但口中说出的话却都能逗得观众捧腹大笑,看到片尾那一抹「邪笑」,偶尔不用带脑单纯享受打斗与黑色幽默真的很不错呢。
韩国电影里的警察,就是看着很痞子但多少又有一些正义感,杀人犯呢又是看上去就很有杀气,话不多但很变态的样子,黑社会就是那种不顺眼就动手打人的样子,看起来都差不多,反正因为这种脸谱化的特点有时候会很出戏,总觉得这种那种的场面都似曾相识,有些处理就让人觉得很不现实向!
不过黑暗类感觉韩国擅长,也很敢拍,就是处理再细致点,更贴近现实就好了!
《恶人传》个人观影随笔,非正经影评韩国电影里的警察,看起来都差不多,一副痞子相,但是又大多有正义感,韩国电影里的黑社会看起来也都一样,骂骂咧咧,动手动脚,一言不合就杀人,韩国电影里的杀人犯,也都大同小异,眼神充满杀气,人狠话不多,警察凶手黑社会,把这三个角色联系在一起,互相制约,相互联系,确实很有意思,不过也正是因为过于脸谱化,所以有些细节的处理,特别是表演,看的我有点出戏,比如两个黑社会大哥见面,刚开始一方还耀武扬威,接着马哥把对面马仔的牙拔了,放在杯子里,另外一位黑社会大哥直接把酒喝了?
这认怂速度...what?
还有后面马哥把凶手捆绑起来,接着警察开车进来,直接把马哥撞飞,我当时1万个问号????
多大仇?。。。。。。。。。。。。。。。。。。。。。。。。。。。。。。。。。。。。。。。。。。。。。。。。。。。。。。。。。。。。。。。。。。。。。。。。。。。。。。。。。。。。。。。。。。。。。。。。。。。。。。。。。。。。。。。。。。。。。。。。。。。。。。。。。。。。。。。。。。。。。。。。。。。。。。。。。。。。。。。。。。。。。。。。。。。。。。。。。。。。。。。。。。。。。。。。。。。。。。。。。。。。。。。。。。。。。。。。。。。。。。。。。。。。。。。。。。。。。。。。。。。。。。。。。。。。。。。。。。。。。。。。。。。。。。。。。。。。。。。。。。。。。。。。。。。。。。。。。。。。。。。。。。。。。。。。。。。。。。。。。。
最后,电影有一个地方,我觉得挺遗憾的,就是对于凶手的刻画,如果再加点动机,或许可以让人物更立体,不过从侧面也可以反映凶手是一个惨无人道以杀人取乐的恶魔,所以后面黑社会老大哥在监狱里杀他或许容易接受一些吧
相比THE COP,THE GANGEST,我认为电影里面塑造形象塑造的最好的是THE EVIL,角色栩栩如生,每一个细节无不暗示着这个角色的邪恶,但你仔细看的话也会发现其实这个角色也有着一般人的情感,如马叔被刺后躺在病床上和他手下说着凶手的冷酷残忍中参杂着犹豫的情感;还有就是杀害在加油站的卡车司机,坐上卡车后发现生日蛋糕的时候,他突然顿了一会,我认为这里也是在暗示着他其实还有些许的情感。
总而言之,在我的观影感受中,最让我欣赏的是整个电影里面对于凶手的刻画,不说很神,有点精彩,我觉得是可以这么说。
还有的话就是整个电影的氛围基本不离开“恶”这个字,黑帮本身就被赋予了恶,凶手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导演是有意的让警察那一方,本身象征着恶的那一方,去变得“恶”起来,如警察局长与包庇黑帮;为了抓捕代表最邪恶的杀人犯,警察甚至与黑帮合作,我认为这个做法本身就是“恶”的。
只是这个”恶“的定义倾向于抓捕犯人的这个”善“,所以我认为这个”恶“不是邪恶而是人欲望的恶,即能尽快抓到犯人。
警察都这么”恶“了,当然作为天生就被赋予邪恶的黑帮和杀人犯就更不用说了,导演很大程度上把他们的“恶”给刻画了出来,如马叔被刺后,小弟们恼羞成怒,二话不说直接去找最有可能刺杀自家老大的许善东报仇;还有就是马叔和警探郑泰锡一起去凶手车里找证据时被埋伏,警探不小心误杀了许善东的二当家,警察当然慌了神,但马叔却异常的冷静,甚至给他的画面里我可以看出他想好好怎么把他处理了,这里我觉得刻画黑帮老大的“恶”刻画的很到位。
最后就是大恶人,前面也说了这部电影围绕着凶手在走,自然而然就是主要刻画的对象,电影对于凶手的刻画,导演用了很稳妥的方法,就是给杀人犯一个不断杀人的机会,从而让他这个角色在剧情中不断的被叠加“恶”这个buff,到最后的被抓住,无不体现着恶。
但我觉得其实剧情可以更好,因为凶手这个角色可以让他升华,前面加的那么多的buff,他突然脑子就不行了,就被抓住了(这里可能导演也想到了,所以让编剧加了些合理的剧情,可能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即最后凶手终将绳之以法,邪恶的资本主义!
)但我的口味可能变态一点,我喜欢那种,刻画“恶”我们就狠一点,将凶手的“恶”贯彻到底(学小日本那套极其恶心的杀人心理)总而言之,电影还行,人物刻画的也不错,但我唯一要吐槽的是里面唯一的女主角(就是那个一直帮警探验指纹的)她的演技可以说是败笔,就是你终于拼好的拼图,你发现最后一块不见的感觉,那个心态就炸了,反正我看到她是就是这样。
本片最好笑的也是这位女演员提供的,位置位于她在检验把许善东杀害的那把刀时,她发现了一些比较重要的东西,他向警探打电话说这件事时,她的神情和语气无不显示着她把名侦探柯南看完了(超级搞笑)好了,就说这么多,如果喜欢,就点个赞.
爽啊!对于这个电影没必要拽什么词,爽就完了。
两个坏人 会抓住最坏的人。
恶人传。
警民生活一家亲,黑白两道心连心。
我是马东锡的脑残粉 他太帅太可爱了呜呜呜呜!!!
可能是过于沉迷杀戮,无意间追尾了黑色高级轿车。
想把现实社会里的变态禽兽都交给马东锡暴揍一顿!
55/100 把警探郑泰硕和黑帮头目张东洙拍的这么暧昧是故意的吗?非常油腻做作的娱乐类型片。
重看。恶人自有恶人磨。无脑爽片那一类,节奏一般,就是看着挺解气。
动作部分还不错,黑帮老大和热血警探联手抓连环杀手的故事,到处无差别杀人的杀手一直杀人上瘾,经常在公路上狙杀素昧平生的人,黑帮老大不幸中刀万幸没死;这个老大不是太坏、且做人还有底线,热血警探脑子不太好使但野蛮如公牛,他们两个加起来都干不赢连环杀手。有个段落很有意思,黑老大把雨伞送给了路边淋雨等公车的漂亮女中学生,警探警告说不要乱拿陌生人的东西,他是黑帮;女孩回答说,你才像黑帮。结果,杀手原来坐在公车上等猎物,顺手杀了上车的女孩,黑老大从此决心一定要搞死这个变态……
费尽周折,最后还是以恶制恶,郑泰锡为了程序的正义而不顾一切,但这是真正的正义吗?剧情拖沓,观感不适。
看了前15分钟。#20190716
这就叫恶人自有恶人磨,马东锡的电影卖座是有道理的,这世道,马东锡就是安全感的化身,你就说这两天,大连那个打女生的烂货,要是被马东东一顿大电炮,那得多爽?
真是垃圾 什么时候能不消费马东锡?黑社会见到警察跟见到爹了似的 病房里指着黑社会老大骂都没事?而且还是一个很一般的警察 上司都跟黑社会老大关系很好,这个小警察跟上司没大没小 还能骑到黑社会老大头上。这TM都是什么 垃圾
女孩那段真是神来之笔。黑帮老大的戏份和气场是当仁不让的主角,完胜刑警。当杀手身上背着他的威严、义愤和为小弟复仇时,杀人动机就圆满了。不过马东锡的角色真是倒霉啊,被车撞了两回…
黑社会不都是恶人!我怎么觉得更多的荧幕形象是有情有义之人呢?!反倒是无差别对待随机杀人的连环杀人犯才是真正罪大恶极的人。法律能制裁的也只是一小部分。以恶制恶才是最爽的!整部片子看着还挺过瘾的。生活中真碰到马东锡演的男主,很多妹子会爱上的。
以暴制暴是大多数观众都喜欢的发泄方式,但这个剧本过于想当然了。黑帮部分表现的过于形式化,片中细节太多经不起推敲。
警匪合作老套路,在男人情义上植入混乱的价值观,韩片比港片向前走了。
放眼望去没一个一线,我就该知道要遭。果不其然。具体哪一点遭的,嗯…… 每一点吧。
7.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