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战》拳拳到肉的打斗场面,阳刚之气十足,每一场的角色和打斗戏都不一样,一点也不让人失望,展现了真实的拳击场面。
当然也有不少瑕疵,如影片里彭于晏的爱情戏完全显得多余,还有点矫揉造作。
又如张家辉与母女俩的家庭亲情戏能再多一些,似乎效果更佳。
影片为了具有励志效果,制造了一个皆大欢喜的光明结局,仍然难逃商业片的俗套。
《天龙八部》里有个扫地僧,终日不过于藏经阁里扫地,却在武林大会上轻取萧远山和慕容博,并识破鸠摩智的“小无相功”,众人方叹其武功深不可测。
其实金庸小说里避世的绝世高人不只扫地僧一个,《笑傲江湖》里的风清扬也是超凡脱俗,但是以其地位的卑微和武功成就的卓越所形成的鲜明对比而言,扫地僧可算是独一无二。
其实这种手法并不只为金庸所独创,电影人也常用。
2004年杜琪峰的《柔道龙虎榜》,快瞎眼的阿宝、耍狠的黑社会大佬、道场快被灰尘埋掉的师傅,鞠一个躬原来他们都是柔道中人。
2010年郭子健和郑世杰的《打擂台》更绝,断手短腿的,变成植物人的,武馆都经营不下去改茶楼的,居然是昔日的功夫英雄。
最出名的当属《功夫》,好武的周星驰弄了个“猪笼城寨”,住在里面那些五花八门搓不忍赌的,全是不显山露水的高手。
中国人向来爱的是“卧虎藏龙”——那些成名路上夭折的大英雄,那些历经江湖荣光与风雨洗礼的大人物,最后“大隐隐于市”,这个世界才平添了许多姿彩与惊喜。
林超贤这次的《激战》就走了这样一个路子。
张家辉饰演的程辉,出场时就是一个被高利贷追着满街跑的赌徒,狼狈不堪的样子让人很难想象他曾经是两届金腰带的得主。
随着剧情的进展,在带徒弟——年轻的林思齐(彭于晏饰)——的过程中,程辉重新找到了生活的状态。
最后因为徒弟的伤重落败,他重拾了回到赛场的决心。
我们可以看看林超贤是怎样塑造这一个拳击场上的扫地僧。
首先,他渲染程辉的境况之落魄:高利贷三期未还;住在一个雨天就像游泳池的合租房;在朋友的健身馆里给一群阿姨大妈们教健美操,兼职擦地擦器具。
另一方面,他用朋友的对白和程辉自己的回忆,告诉我们他曾经的风光无限与自毁前程。
在程辉带林思齐训练的过程中(其中还穿插了一场他和另一拳师的一场微型比赛),他娴熟的拳击技术也渐渐显山露水,当然还有他的老于世故和谨小慎微。
如果看电影的100分钟,我们也许觉得这是一个双线并行的剧本,程辉和林思齐的故事同时展开。
直到最后20分钟,我们才明白,林超贤仍然是有偏爱的,他用大量的笔墨是在为程辉的复出铺垫。
不同于林思齐漫长的训练和几场赛事不同侧面的呈现他的执着与稚嫩,程辉的训练与比赛几乎是以爆发的形式,呈现了他以一个高龄选手身份为克服体能极限所作出的艰卓努力,他作为一个老拳师所展现的竞技智慧和技巧。
力战李子奇,就是程辉这个“扫地僧”的少室山“武林大会”,完美落幕后他更是实至名归的“扫地僧”,隐居于澳门的爱人身旁。
其实类似题材的电影有很多。
2008年的《摔跤手》, 米基•洛克饰演的兰迪曾是摔角圈的明星,老来却只能在在超市里当搬运工,配合年轻的选手打“假拳”。
为了昔日的荣光,他带着心脏病回到了真正的赛场。
同样是曾经的英雄今日的loser,同样是英雄迟暮,同样是为了恢复荣光,《摔跤手》最终获得了第49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影片和第65届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
至于年轻人的崛起,经典非1976年的《洛奇》莫属。
对比来看,反倒看出《激战》的不足之处:双线并行,以林超贤“激战”背后必讲故事的风格,多一个人需要多讲几十分钟的故事,使剧情显得冗长。
而且林思齐的故事实在不够精彩,如果说老爸的破产是斗志的源泉,不得不讲,那么他的爱情线实在是无足轻重。
如果抛却这些遗憾,《激战》仍然是令人血脉贲张。
体育竞技片恒久的主题,便是光荣。
“从来良将如美人,人间不许见白头。
”这里的“良将”改成“英雄”,只有更贴切。
竞技场上,极度的辉煌与职业生命的短暂,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
然而从凡人的角度看,年轻的荣光固然振奋,但是永不迟暮的英雄是内心更深处的期盼。
所以林超贤善良地让程辉在48岁时击败了拳王,而不是像兰迪一样,在掌声和欢呼声中不知是否永远地倒下,尽管那远为真实。
值得一提的是张家辉。
他与“扫地僧”的相似之处在于,演技怀身却长期不闻不达。
香港电影圈大概是这样的,总会有些像刘青云张家辉这样的,虽不至于到杜汶泽林雪那样只有配角可当,但是总也拿不了奖,免不了在烂片堆里打滚。
80后也许还会记得他和文颂娴演了香港亚视的《凤凰传说》,张家辉在里面演的是那个深情的翩翩世家公子郭启文。
那是1994年,他和文颂娴都是刚刚出道的新人。
此后他在电视剧方面还算受欢迎,但是在大屏幕上缺少力作,印象较深的只有《黑社会》系列和《出埃及记》,但也远非主角。
相比起来,刘青云当初只是缺奖项肯定,但是至少佳作不断实力也受肯定。
所以林超贤真的可称是张家辉的“贵人”。
2009年,张家辉凭林超贤的《证人》,一举囊括香港金像奖影帝、台湾金马奖影帝、亚太电影展影帝等荣誉,打破香港电影圈男演员凭同一部电影获最多奖项的纪录;今年又凭《激战》获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
时至今日,他终于不再只是演艺圈里的“扫地僧”一枚了。
— 你疯够没有啊?
我真不明白你为什么要打?
— 我和你到了这个年纪,还有什么需要别人明白吗?
— 阿齐每次去打,我都会跟他说,最重要记得自己为了什么上台。
— 那小子无知啊。
你能跟他一样吗?
— 喂,他没有输啊。
他做到自己想做的东西。
— 那你又为了什么啊?
— 我得冠军的时候,以为世界是我的。
原来世界是不等人的。
我唯一做到的,都被我自己出卖了。
— 我跟你说打MMA会死人的。
— 我这二十多年,什么都没做过。
我不想临走的时候,连一件值得回忆的事情也没有啊。
— 我怕你步那小子的后尘。
— 我还有东西输吗?
不重要了!
赢也好,输也好。
什么都回不来了。
— 其实我跟阿齐是一样的,都是想为自己做一件事而已。
— 其实,我每次上台都很怕的,不过每次我都会跟自己说,我能做到。
电影里有句台词是这样的,“仙蒂,你男朋友上场了!!!
”影院中的我听到这句,瞬间猛拍大腿好想点个赞,就是这个感觉!
张家辉出现在屏幕上的时候,就是这个感觉!
劳资(← 不要在意这些细节)的男朋友出场的感觉!
张家辉的外形算普通,也不是天赋异禀的人,不然也不会多年来在烂片里打滚,他说过“我承认我拍了很多烂片,但是我没有演过烂角色,我对得起自己。
”能够问心无愧的讲出这句话,可见他这条路走得有多艰难,他太缺少能够证明自己的作品了,谁也不想自己的大好年华付之东流,但是上帝是公平的,多年的历练给予他的气质,是别人学不来的,岁月是最好的老师。
直到《证人》横空出世之前,张家辉的演艺事业并没有完全打开局面,可能他的另一个身份:关咏荷的丈夫 更让人熟知一点。
我那时只看过《金装四大才子》《赌侠》系列等等,但是对他的印象并不深刻,都只是看看而已。
他的演艺事业前期,塑造了那么多默默无闻的小角色,大哥的跟班,BOSS的跑腿,然后有一天,他可以和以前为之配戏的主角平起平坐,共同去竞争一个影帝的位子。
28届金像奖,当曾志伟宣布影帝是张家辉时,他和关咏荷紧紧拥抱,让人动容。
记得看过一个采访,说张家辉问关咏荷为什么会看上自己,要知道关咏荷是当家花旦的时候,他还是个“廉价小生”,然后关咏荷说你现在虽然没有,但是你将来会有。
演好一个角色,不是完成任务,而是塑造灵魂。
张家辉显然出色的完成了这个任务,他大器晚成的人生,凛冽默然的眼神,都是程辉这个角色很好的注解,既有着吊儿郎当的随意感,也有着跟命运死磕的使命感。
之前看到宣传海报,张家辉健硕的肌肉真的吓到我了,虽然《大追捕》里面他的造型就有够吓人,但是视觉冲击还是没有这么猛烈,一个四十六岁的中年男人,把自己淬炼成这个样子,得是多么大的决心和毅力。
光这份执着和拼搏,就担得起影帝两个字,他太拼命了,拼命到别人无法忽视的地步,拼命到恨不得给他跪下说一声大哥你注意身体啊!!!
这样的人,总是会让别人肃然起敬。
说回电影,我喜欢这部影片的镜头语言,那些需要靠着旁白和字幕来推进叙事的片子,不是电影,而是PPT。
而且这电影的色调和配乐我都很喜欢,特别是《the sound of silence》这首歌,那一个个不眠的奔跑之夜,或许耳边能听得到的,只有寂静、寂寞、孤寂的声音。
健身房内,大海边,楼梯上,马路旁,张家辉和彭于晏一步一个脚印儿的跑过,他们在和命运较劲儿,和自己较劲儿。
彭于晏是一个让我很纠结的演员,我不喜欢他,但是他的存在感好高啊!
而且感受的出来,他也是一个很敬业很努力的年轻人,塑造这个角色对他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儿,他的完成也很出色。
在这个妖孽横行的娱乐圈,越发不辨雌雄的审美观之下,作为当红小生,彭于晏干净清爽,不娘炮,已经是难得的气质了。
没明白李菲儿的角色是何用意,觉得很突兀,把她的戏份完全删掉也不会怎么样吧,很多地方挺多余的,其实没有什么必要。
李馨巧演的的确不错,对于一个小孩我们不能要求太多,她角色的完成度已经是相当相当的高了。
这个角色被她塑造的很真实,不做作,单薄的身板有着巨大的力量,那个简陋的出租屋里,到处都是她瘦弱的身影在奔忙,最关键的是她哭起来显得并不假,这一点十分可贵。
梅婷对于角色的把握度很到位,一些细节和小动作都有力的展现了这个角色的纠结和不安,也恰如其分的衬托了李馨巧。
虽然这三位女演员都完成了自己的角色,但是情感戏这条线和全片的主线的结合不是那么的紧密和必要。
这也是为什么观影过程中总有些地方显得不是那么的流畅。
这段时间国内屏幕的混战让人哭笑不得,接二连三的烂片不断的刷新着大家的下限,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票房过亿已经是轻轻松松的一句话,任何一部片子(原谅我吧有些片子真的不是电影!!
)卷走两三个亿就像吃饭睡觉那么简单,不知道这种让人大跌眼镜的局势会在什么时候结束。
感谢林超贤和张家辉在这个硝烟弥漫的八月给了大家这么大的一个惊喜。
生活需要热血,因为这个世界是那么的冰冷,所以我们的心,要更加的热气腾腾。
PS 唧唧歪歪的说了这么多,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好爱张家辉啊怎么办 = =- 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样的灵异事件,客观事实是12月7号8号那两天我的五篇影评全部消失不见,为此我还哭了 - - 然后求助客服也什么都没有找回来,各种郁闷,但是今天无意中打开豆瓣发现居然又回来了是什么情况!!
但是之前各种朋友的回复全都找不回来了%>_<%,很遗憾,这是最大的遗憾。
不过不管怎么样,也算是新年第一个大惊喜了吧,好知足。
直到失去了才知道什么最可贵。
果然是真理。
但是生活总要继续下去,因为不知道未来会有什么等待着自己。
这也是真理。
祝大家新年快乐。
本篇剧情几乎全部模仿million dollar baby,但我仍品出了许多不一样的味道。
欠了一屁股赌债的过气拳王,老爸欠债十几亿跑路的初学拳渣,被老公抛弃的女人,孤儿院的正太妹,所有的元素构成了影片中独有的灰色背景。
然而,电影却没有向灰色继续发展。
影片中的倒霉蛋大loser思齐,为了让老爸觉醒,想了各种办法,最终选择通过打拳让爹爹重新振作。
碰巧,辉哥也来了同一家拳馆当杂役。
无人问津的拳渣,碰上了两届冠军得主辉哥,互通有无,一拍即合!
接下来就是拳渣,刻苦训练,改变世界的时候了。
随着比赛的临近,拳渣的进步是迅猛的。
终于,比赛降临!
第一场,靠坚持搞定。
第二场,依然坚持。
第三场,碰到了真正的高手,继续坚持,但也输了。
可是,这场来之不易的输局,却换来了三个人命运的大转折。
爹爹看到儿子的拼命,燃起了当年的斗志,继续做起了经纪人,重塑了自我。
辉哥看到徒弟的拼命,想到当年的退让,如今的赌债,重新开始了拳王的奋斗!
众望所归,老拳王凭借自己的经验、努力战胜了新拳王,到达了人生的巅峰。
小正太在辉哥的刺激下,也奋发图强,战胜病魔,愿意回到爸爸身边了。
影片中,各种loser为了战胜失败、战胜病魔付出的所有努力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他们在努力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互相关怀、鼓励的温馨镜头,是本剧最大的成功了吧。
影片末尾,辉哥还了债,思齐得到了爱,小正太回了家,这种完美式的结局,没有让我们众多影迷失望!
一部好电影,往往表现的是人生。
激战中的人生,虽然和现实离得好远,但是剧中浓浓的情谊和战胜未来的勇气,确实是每个热爱奋斗,不干现状的人所需要的。
能表现出这些的电影,再烂片如云的中国现代,不多见了吧?
坐第一排第一個位置,仰視的形式觀看此影片,所幸無太大影響,我指的是脖子。
可見入場率之高。
激戰的開篇用幾個場景來切換雲南、北京、澳門、香港,還要掛著幾個大字在中間,生怕人家看不懂字幕的小字。
彭于晏在雲南旅遊,又去了北京參加同學聚會,接著來到澳門,而張家輝在香港。
開場明媚的光線,溫馨的畫面,然後都市的繁華,生活的艱辛等等,用黑場生硬地切換,身旁的人不禁問【是否走錯了影院】。
故事的鋪陳,斷續地換場景,嵌入新人物,在這一步影片不但沒有成功設下懸念,還破壞了氛圍,實屬開壞了頭。
富二代的王寶強完全可以拿掉,李馨巧演的角色也似乎可有可無。
所幸,導演還能記得故事的主題是什麽,也所幸沒有讓壞掉的開頭拖沓太久,終於進入主題。
破產的父親,買醉而活,歸來的兒子只能打打地盤雜工,維持生活,然後就看到拳擊比賽,報名參加。
彭進入拳擊生活的部份有點生硬,理由稍顯不足。
另一主線,影帝張家輝的部份則是無可挑剔。
欠債,躲債,拳館打工,與一對生活艱难的母女成為租客。
母親曾出現在彭的同學聚會中,丈夫出軌,醉酒後的疏忽,小兒子死於浴缸的意外,以至於精神病的發作,女兒要被送去兒童看護院。
還記得張家輝在大追捕中,沒有一句對白的演藝,詭譎而深匿的父愛,還有同謀中的鬼靈精怪形象,在這部影片中完全不見。
生活潦倒,好賭,有犯罪記錄但心底善良,執著,還有幽默的性格。
這一點,與某位男明星相比,幾部戲同出一徹給人同樣的感覺,就解釋了爲什麽張家輝可以他不可以稱帝。
林超賢導演的快鏡頭運用得不錯,寫意式的表達方式也比較嫺熟,無論是歪著身子的金魚,躺在地上的思考者,還有那些切換得十分自然的回憶片段,自然而不拖沓,耐人尋味。
音樂的選用和節奏也十分的自然,舒服,紧张輕緩有時,尤其是在彭于晏訓練以及比賽激烈的時候。
緊張的入場之時,不忘帶入一群婦女觀看電視畫面,【你條仔原來咁大只】惹得滿堂歡笑。
而訓練的快節奏中,又出現彭不小心親到張,然後歪斜的普通話【你不要親我好不好】。
快鏡頭的切換,音樂的推進,作為觀眾的很自然跌入畫面之中。
情節的設置,彭與張的師徒之情最為深厚,其次是張家輝與租客相互扶持,然後才是彭與醉漢的父子之情,而彭與李什麽的感情線若隱若現,其實有點累贅。
線雖埋得不好,但最後理清楚了也不錯。
彭于晏在這部戲的亮點是,把一個積極向上的角色演得算是不錯,夠投入,不怕吃虧,遇事說【我可以】,決定了就努力學習練習,於是才連連敗于賽場,而又不斷地站起來。
青年的激情,不怕輸的精神,以及願意相信別人,孝順的兒子,這些都是現代青年所需要的。
比起寒戰,分手合約,我覺得他是進步了。
激戰,最重要在於投入,彭于晏血氣方剛的青年姿態,不怕輸不怕挨打。
張家輝投入地去當一個師傅,授課,開始新生活,解決租客母女的難題,到最後為徒弟沖上戰場。
比賽的過程,編劇對兩主角比賽的過程設了足夠多的坎,以至於故事夠精彩,拳打得不易而好看,能吸引觀眾。
賤輝,林思齊,其實單單看他們一身肌肉,就知道為這部戲付出了不少努力,為何不看?
《激战》里超级超级超级喜欢的一段,就是彭于晏和张家辉,各自在准备即将到来的比赛,那种投入、专注,以及自律,每次看到都热血沸腾。
尤其是张家辉,作为一个40岁的老拳手,为了梦想,每天早上5点起来跑步,一直跑到吐,疯狂加力量训练,同时对吃近乎严苛,滴油不沾。
很短的时间内,他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筋肉人”!
真的是很励志很励志的一部影片了。
假期快结束了,终于得空去看一场电影,看《激战》其实主要是冲着两位主演的好身材去的,特别是张家辉,年龄偏大了还能练就一身好筋骨,的确让人佩服,至于彭于晏,我和他年龄相仿吧,自己也想练一身肌肉出来,他们算是我的好榜样。
看完电影后,其实我是想给四星的,一般看电影很少有让我给五星的,但这部算是运动题材的,很符合我这个体育工作者的口味,而且其中的台词句句打动我心,几次我都有些感动。
我觉得我也像极了里面的两位主人公,快到中年,一事无成,生活过的一塌糊涂,甚至快用穷困潦倒来形容,也想努力去做好一件事,也觉得活过三十多岁没有干好什么事情。
就像剧中林家父子那段街头感情戏,林父对自己儿子说,“我三十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一片天了。
你呢?
你到现在,还不知道想要做什么?
你什么都没有做,什么都做不成!
你没有用!
你根本不懂,什么是责任!
”感觉这就是对着我自己说的一样。
我也很想专心做好一件事,但没有目标,而且有很多羁绊,有些无奈。
片中最给力的还是张家辉饰演的贱辉最后的出战,48岁的人了,用于挑战自己,的确给我这个三十多岁的落魄人以很大的鼓励,我也不想和贱辉说的一样,到临死的时候连一件值得回忆的事都没有,我也想为自己做一件事情,我也想对自己说我能做到的。
是的,我觉得我能做到,我也会对自己说,不要怕,怕,你就输了一辈子。
最后想说一下剧中两位男主人公训练的镜头,真的不错,喜欢看,我也要这样。
买电影票的时候对剧情并没有很大的期待,做为一部动作片,看到三分之一的时候还以为是退役老拳王被励志少年感动然后几月突击速成打遍擂台无敌手的老套路,于是打定精神决定还是欣赏擂台场面为主;不过剧情倒是有惊喜。
开篇利落,几个主要人物的背景交代,三个悲剧,完全看不出来和标题有什么联系,弄得我一度以为走错放映厅;然而后面这些人联系起来讲一个故事,才发现这个开头的好处。
生活不易,无论是曾经的富二代还是当年的拳王,一个在工地干活一个在健身房教一群师奶跳操,住合租房逃债被人打。
如果林少年首战告捷,可能就是一场分钱皆大欢喜的传统剧,鼓吹一下没有什么不可能,主角短期突击即可打遍天下无敌手。
然而这是现实。
所以有由于连累同租母女而焦头烂额忘记去看徒弟比赛的程辉,有由于实力不敌败下阵来的林少年(这才是现实吧,没有打不败的速成天才,初出茅庐就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是武侠小说里的神话),有终于还是没能通过测试而去精神康复院的阿君。
常胜不败,是神话吧。
林少年的几次险胜才是现实。
然而确实有温暖和治愈,坚持是一种力量,没有这种力量,林少年恐怕第一场都撑不下去。
他的目标不过是让林爸振作,这已经达到。
所以光荣退场只在最后又冒出来当了个职业拳手。
而后面的程辉凭着丰富的经验和“把自己弄脱臼”的绝招胜了,见好就收打了几场拿钱走人,还债,这又何尝不是种智慧。
站在场上要有信心,也要有智慧,贵有自知之明。
喜欢电影里说的,人这一辈子要为自己做件事。
去义无反顾心无旁骛地为什么去拼一回。
很励志很热血。
即使在现实里,有这样热血的人也总会更接近成功吧。
当然电影里也有几个删除也可的人物,比如开篇的富二代,跟林少年一起吃饭的妹子(话说这个妹子在片子里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增加男女比例么……)但总的来说,还是今年看过的,比较好的电影了
《激战》是一部关于MMA综合格斗的商业电影,放眼华语电影圈这类拳击题材的动作电影是十分少见的,加之导演林超贤一贯的实打实风格,电影中充斥着血脉贲张的搏斗场面。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影片的开头十分平实,彭于晏饰演的林思齐骑行在云南风光中,梅婷饰演的王明君因意外失去了小儿子,张家辉饰演的香港小市民程辉则沉迷于赌博,三条故事线平行展开,从一开始就弥漫着细腻的温情。
这使得影片不仅呈现出热血的励志,也有走心的感人戏,用动作激起观众的神经,用感情触动心灵。
该片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彭于晏和张家辉一身健硕的肌肉。
片中彭于晏为了让失意的父亲重新振作参加了格斗比赛,而张家辉饰演的落寞拳王也是在最后挑战自己的极限。
电影铺陈很长的段落集中在两人进行魔鬼训练的场面上,让我们能够真实地感受到他们挑战生理极限所付出的努力。
当每一次画面切换到擂台上,镜头聚焦两位男主角与对手拳拳到肉的搏斗,那一张张鲜血四溢、肿胀歪曲的脸总会让人忍不住捏紧拳头。
片中梅婷和李馨巧扮演的母女档让人眼前一亮,两人是电影的调味剂也是催化剂,正是因为她们决定了张家辉饰演的赌徒的人生走向。
片中三人住在同一屋檐下,时常会闹出各种笑话,这与林超贤之前黑暗的警匪片大相径庭,正是这种喜剧效果中和了影片格斗部分给人的紧张感,让影片充满了温情。
年仅10岁的李馨巧表现得相当老练,无论是表情还是动作都拿捏得十分准确,在几位老演员面前丝毫不输气场,着实让人喜欢。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结尾处理得当。
彭于晏在前半段一直是励志先锋,他有着热血青年的坚强意志,但是在他跌倒后却没在擂台上站起来。
这给观众留下了遗憾,而正是这样的残酷事实让年近五十岁的张家辉决定继续彭于晏的拼搏之路,最后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双重励志是影片摆脱故事俗套的策略,让两位男主角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去超越自己,此举不显得重复累赘,反而是加重了影片的励志色彩。
其实影片从头到尾都弥漫着一股悲剧的氛围,每位主角都面对着不堪的生活,电影在塑造热血的同时也在四处铺垫苦情。
影片最后张家辉和彭于晏没有像以往的励志片一样一飞冲天,他们的生活还是归入了平静。
这恰恰就是《激战》的可贵之处,电影没有故作煽情的口号,也没有高调夸张的渲染梦想,只是简简单单地告诉我们人生的道理。
正如片中那句台词“怕,你就会输一辈子”,简洁明了地表达了全片的主旨。
文戲不能看,所有東西都沿著類型來,彭于晏的角色動機太沒有說服力(為什麼要用打拳來給老爸勇氣?)最後決戰的主觀視覺切換有紀實感,也許是張家輝最好的一個角色
双男主,失意的前拳王张家辉,父亲破产的彭于晏。两人通过拳赛证明了自己,找回了信心。穿插了梅婷母女和张家辉同住的温馨桥段。思想正面的励志片,就是中港台演员一起有些不搭的感觉,看片一半才知道故事发生在澳门。个人不喜欢拳击场面。PS:师傅教拳的时候,两人卖弄基情,“你怎么亲我?”
就没见过那么烂的片儿 情节特别没有逻辑性。梅婷那什么角色,小女孩的声音让我听了想掐死她,想做到感人又做不到,二的要死看着都觉得丢人 全程尿点
我居然对这片子无感……肌肉男不是我的菜。
一般
一个电影,爱上张家辉。接下来陆续找些他的电影看。
坚持之意志,李菲儿 挺好啊
伪励志片,唯一的看点就是彭于晏的肌肉和两个男主的基情四射。
年度最佳小萝莉
今年到目前为止最好的国语电影,比那些靠大奶骚逼撑场面的强得多。国产导演你们满脑子精虫去吃屎吧。
剧情就这样 励志 运动 肌肉 意志 。节奏太散,内容太多。剪坏了。
基战!
有剧情有帅哥,帅哥还是肌肉型,再加上演技派的肌肉男,没有理由不给五星啊!拳拳到肉,场面激烈,奏系看到帅哥被揍确实揪心啊。ps:萝莉也是半个演技派。这个烂片云集的暑期档,这个片子还是可以看看的
难得一见的运动搏击励志电影,本年度最佳港片备选!强烈推荐!
是因为看到张家辉的名字才去看的。其实,拳击一直是我觉得觉得太血腥太残暴的运动。不过两位男主的肌肉真让人觉得过瘾,电影之内四十八岁的拳王,电影之外四十六岁的拼命演员都值得敬佩。
电影的人物塑造非常突出,每个角色都有创伤,整个过程便是用一种轻松又积极的气氛去弥合这个创伤,同时观众也会受到这种积极情绪的影响。《激战》是一部男性电影,充斥了各样张家辉、彭于晏、安志杰近身搏斗和荷尔蒙分泌,但导演亦未忘温情戏份,女性角色的锦上添花带给影片更多的情感扩展
节奏很好的电影,所有演员都很入戏,只觉得精神病妈妈这个角色很平面
基友的最爱,有些地方演成调情寝技了。张家辉和彭于晏都兢兢业业——演得比甄子丹好多了。没有大BOSS,敌人只是自己。电影相当于《斗士》、《勇士》等片子的混合体,但林超贤想要的似乎更多,于是纵容了梅婷的发癫,放任北京411路公交车横空驶来……
用力过猛。
2星JUST FOR 彭于晏的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