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这部剧,前五集看了粤语版的,从第六集开始看国语版的,看有同学说两种不一样,请问哪位是看了两个版本的给我讲讲国语版删节的部分可以么?
戚其义主要的电视剧从《金枝欲孽》到现在我已经都看过了。
《金枝》开始,“如果”就已经成为戚其义的主题。
剧情基本推演的方式就是谋算人心,模拟对方的心思来害人。
然后是《火舞黄沙》,焦玉与阎万熙之间算计也是。
这一部的对白写得最好,场面非常好看。
《珠光宝气》是戚其义的所有对于戏剧的幻想的终极实现,是他集大成之作,然而,这一部戏也是他从主流转向支流的分水岭。
在这一部戏中,以前的剧情思路仍然延续。
前三十几集可以看做戚其义早期《天地》与《流金》主题的延续,全方位展现一个社会内部的谱系。
之所以与以往的剧集看起来不同,主要是因为服装与布景太好,对白精炼。
宋世万要翻身,剧情就转会到戚其义最擅长的部分。
宋世万估賀峰太准。
而三姐妹、贺哲男四人围绕三人小组会议的估计也准。
邵美琪以自己的方式去帮人的形象成为三姐妹中最好看的一线。
贺哲男与二妹的爱情太纠结,賀峰被小妹害死。
这一线中,邵美琪成为一种独立人格在之后的《心战》中发展到极致。
钟嘉欣这一型果然是戚其义最爱,只是她后来没有机会接到类似角色了。
《心战》里的陈茵薇与钟嘉欣其实很像,都有一种现代女生的节奏感。
这一部中所确立的主题是翻不到转头了。
人人都有自己的男人,自己的路,在当时的情景之下没有别的选择,然后就翻不到转头了。
这个主旨与如果想对。
选择的可能性,这是每一个人物最主要的命运。
这一部留下了戚其义的很多意象。
苇庭会发光的树,在后来陈茵薇的眼中变色。
三姐妹所代表的三种不同人格,责任感、机心与善良三者交战,在《天与地》三兄弟间有了更深入的挖掘。
到《心战》中根本集中在同一个人物身上。
在生活中做戏,姜大卫口里骂三个女儿的这句话也成为戚其义后面电视剧极力表现的。
《心战》里的两位主角,戏剧演员与魔术师;《金枝2》陈豪的昆曲演员,他们怎样沉迷于杜丽娘的故事。
然后,《天与地》,这一部呈现出于之前的不同,对于香港社会的关怀。
这种关怀不单单是后面的摇滚精神,其实佘诗曼在空中做主持人,对于香港越来越商业,为迎合陆客,香港生活原来嘈杂沉稳的一面反而被侵蚀。
当然,剧情仍然纠结在如果与翻不到转头上,悬在众人头上的死亡使得善与恶疯狂转换,后面Tancy的死活也成为郑少秋和陈豪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的动力。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格分裂终于被直接点了出来,善良、责任与罪恶。
其实周旭明最高明的是对白好,这个方面更陀思妥耶夫斯基。
金燕玲的刻画很虞苇庭。
一个女人人生最后的爱情。
然后到这一部《心战》。
Tancy的死悬挂在陈豪和郑少秋两人心中,郑少秋正是因为这一点善良,于是永远可以抽离角色,但是最后却也欺骗自己。
陈豪因为Tancy的死而背上过于沉重的包袱,责任。
这一部剧是戚其义对于戏剧理解的终极实现,因为郑少秋本身就是戏剧大师,他把自我代入到每一个角色中,陆秉青。
陈豪也反制。
然后邵美琪加入,这一部剧就是这三个杀手的死亡追击。
其中邵美琪依然承接着《珠光宝气》里她的角色,只是这里面有了更加极端的发挥,而且演出很精彩。
但是这是唯一一部让我觉得累赘的,是不是周旭明觉得观众难以接受呢》解释好多废话,经常一件事发生了几个人解读。
其实不必要这样的,《金枝2》也有这个毛病,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是几个人物剪在一起,而且有独立性,这一部每个人绞得太紧,就累赘了。
《金枝2》重拾了情这个字,这个情不是现代意义的,而是古典的。
心理追击也从情字出发。
好极。
一个是城中颇具声望的戏剧演员,一个是生活平凡却手段高超的魔术师,两个生活原本毫无交集的人,却因为一起二十多年前的绑架案产生了冥冥中的联系,他们亦敌亦友,虽然他们有过开怀畅饮、引为知己的情谊,但更多时候,他们总是处在暗中交锋、揣摩对方的思想,直到其中一方露出破绽,再给对方送上致命的一击的“心战”当中。
然而,即使击败了宿命中的对手,良知的拷问和对未来的迷茫却远未结束。
“心战”是人与人之间心理的交锋,也是内心深处无法回避的挣扎。
靳兆楠,一个优秀的演员,他曾经饰演过成千上万个角色。
对他来说,一段戏剧,便是一个世界,一个角色,便是一次人生。
他什么样的角色都尝试过,世间的苦痛他大抵都品尝过,然而即使是这样,二十多年前的伤痛仍未消失。
当他扮演《李尔王》中痛失爱女的老国王时,那悲怆的神情和几近失去常性的哭号不仅让台下的观众失神,也让屏幕外的人为之动容,谁又能知道他投射了多少靳兆楠本人的感情在里面呢?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靳兆楠绝不会像李尔王一样,承认女儿离世的结果。
二十多年来,他不间断地请私家侦探,去寻找女儿的踪迹,就连年迈的老侦探也感动于他的坚持,即使已经退休也要查下去。
他甚至从未去过女儿的灵前,因为他害怕当他面对墙壁上黑白色的相片时,自己会忍不住放弃希望,放弃二十多年来不被认可的坚持。
其实莫说其他的人,就连靳兆楠自己大概也明白,自己的这份坚持可能注定没有结果,只是事到如今,对女儿的寻找成为他无法舍弃的信念,甚至在他的梦境中,女儿已经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学业、家庭和爱好,一想到女儿可能还生活在世界上的某个地方,心里多少得到一点安慰,正如他自己所说:“时间可以冲淡一切,但如果你对一个人的思念,深厚得连时间亦无法冲淡,那对方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而你,就是全世界最悲哀的人。
”但谁又能说他是最悲哀的呢?
有多少人能有一个坚持二十五年之久的信念呢?
如果没有意外,靳兆楠这辈子是无法接近事实的真相的,但章世言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毫无疑问,在当年的绑架案中,年幼的章世言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尽管我们知道,当初的罪行是迫于无奈,这些年来他备受良知的谴责,尽力去扮演一个世人眼中好好先生的形象,其中多少有良心不安的原因。
可是当他选择杀掉那个叫天叔的男人时,丑恶的本性终究还是暴露出来,其中固然有受天叔要挟的原因,但更多是因为他从小就被灌输了一种粗暴的思想:杀人,是最为直接,也是最为有效的办法。
不管平时的他多么谦逊温和、处事有方,一到关键时刻,浮现在心头的第一个想法都是杀人。
当我看到他熟练地杀人、运尸、烧毁尸体的时候,我就意识到,这是一个“刘建明”式的人物。
就好像电影《无间道》系列里的刘建明一样,章世言最大的心愿就是做一个好人,他知道自己过去犯了错,他备受良心煎熬,甚至有意去弥补受伤害的人,就好像刘建明到陈永仁墓前看望一样,但如果有人敢探究他不堪回首的过去、揭露他充满罪恶的往事,他就会露出最锋利的爪牙,抹杀一切的威胁。
那个在医院风趣幽默,给病人表演魔术,奉献无私关怀的章世言,那个在黑夜中悄无声息夺人性命、面容冷酷的章世言,无比割裂,又无比自然,人性的极致矛盾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对于章世言来说,一切救赎的希望和毁灭的契机都来自于两个女人:李楚荞和章世婷。
李楚荞自然是可怜的人,当初因为一时善念招致杀身之祸,不仅失去左臂,还亲眼目睹杀人犯在自己面前自尽身亡,原本平凡的人生被摧毁得一干二净,幸好心灰意冷之际遇到章世言。
这个魔术师似乎并不只是会小把戏的骗子,和他在一起,李楚荞居然有了这样一种感觉:失去的左臂似乎重回身上,原本破碎的人生也变得完整。
章世言知道,观众很清楚魔术只是谎言,更知道只要你把谎言说得漂亮,观众便会心甘情愿地被你欺骗,对于这一点,他从不避讳。
作为章世言的女友,李楚荞又怎么可能不清楚这一点,只不过她也和那些观众一样,心甘情愿沉浸在爱情中。
也许章世言对李楚荞的爱做不得假,但失去的左手已经坏死,更别论心中无法愈合的伤口。
人们常说塞翁失马,但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失去的东西无法追回,唯有握紧眼前为数不多之物,才能有所安慰。
只是李楚荞将章世言的爱意当作救命稻草,章世言这个溺于苦海的人有何尝不是将李楚荞视作救赎的绳索,平凡生活和爱情婚姻是以往的他想都不敢想的。
至于章世婷,这个单纯的女孩倒没有上述三个人这么偏执、复杂,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章世言多年以来对这个妹妹毫无保留的爱护。
大概是因为自己经历过太多险恶,章世言反而更加注重对章世婷的养育和教导,以至于章世婷的心智一直以健康的状态成长,丝毫不见其兄长的内敛和阴沉。
毫无疑问,章世婷是一个热情、开朗、善良的女孩,与人相处时她总是能热情地说说笑笑,所做的工作也是辛苦却有意义的“树医生”。
这样一个过于美好的人物无疑与章世言的罪恶形成鲜明对比,但他们偏偏就是最为亲密的家人,章世婷对兄长章世言有一种依赖的情感,而章世言也把自己对光明未来的向往寄托在章世婷身上,这种奇特的感情却为之后一系列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靳兆楠、章世言、李楚荞、章世婷,这四个人物的塑造无疑是《心战》的重中之重,他们都有着摆脱悲剧的想法,但一次又一次因为自己的天性挣扎在地狱当中,只有经过人间的炼狱,才有可能登上天堂的阶梯。
在故事的结局,挣扎在生死边缘的靳兆楠在恍惚间找回了真正的自我,过去压垮身心的悲伤也化为穿越时间的思念。
“我心灵上的枷锁已经解脱,天神,你就为我吹一口和风,让我们的船可以鼓满帆篷,慈悲的神明早已经赦免可怜万民的过失,你们的罪过,无人追究,你们的宽大,也给我自己。
”
黑和白之间,总有个灰色地带,它比黑白两边更加要广,更加能够包容,我们绝大部份的人就是生活在其中。
所以,无人可以是永远的好人,或者坏人,这就是人世,这就是你和我的宿命。
少时最爱的便是武侠故事的魔道中人,常常刀光如风,杀人如麻,但又执着守护自己坚守的人,始终不放弃。
比如沧月笔下的萧忆情,坐拥江湖,最后所希望拥有的不过是那个绯红色的女子。
又如金庸笔下的杨逍,风流如他,能够万花丛中过,片叶不留,却也能为慈父,给不悔一个完整的人生。
放下仁义道德包裹的外衣,直拨人的内心,其实不论你,还是我,都有着人性恶的部分,并无什么差别。
章世言,这个人物的塑造就借鉴了传统武侠中魔道中人的手法。
有时候不能选择的父母也许是我们宿命中最不可预知的劫数,当年的少年被迫拿起屠刀的那一刻,已陷入魔道。
而对妹妹的守护对爱人的不弃则是拯救他的稻草。
想做一个好人,又是否真的能做到一个好人呢?
章世言努力过了,篇首的时候他已是一个优秀的魔术师,对着女友深情款款,对着妹妹爱护有加,还去医院做义工。
但是天叔出现了,被压抑下去的魔性开始蠢蠢欲动,当那四个象征邪恶,色欲,暴力,阴险的分身出现的时候,章世言已经深陷魔道,无法回头了。
对于章世言而言,他的宿命在他的出生的时候似乎就已经决定,有那样一个父亲,这样恶的因种出了后面的果。
李楚荞,或许爱上章世言的时候,宿命的罗盘就开始旋转了吧。
为爱不悔,生坠魔道。
当第25集,楚荞回到章世言的身边,泪眼婆娑之时,心底忽然柔软起来,如同看到白夜行中的亮司君,如果我爱你,赴汤蹈火,粉身碎骨又如何?
Angela 对他儿子说活的简单是一种本事。
确实这是一种拔了尖的本事。
这种人没有心魔,没有斗争。
章世言做不到,李楚荞做不到,靳兆楠也做不到,他们释放了心中恶念,与心一战,穷途末路。
与少时看武侠一样,心战看完也依然爱着章世言,李楚荞。
我的爱带着三分动容,七分可怜。
为爱赴汤蹈火,也有执着守护,让人动容,释放心中恶念尽管有命中劫数的驱使,自己无法战胜他们所造成的悲剧又让人可怜。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不过是那些逃避现实的人用来安慰自己的废话。
失去就是失去,失去的东西不会再出现,上天不会因为你失去重要的东西而特别眷顾你。
这么重要的箴言第一集就告诉我们了,如果生活欺骗了我,我也不要伤心,更不要愤怒,你看,这本就是人生常态,上天的游戏,没有人能逃得过。
我心已有猛虎,却在细嗅蔷薇。
李楚荞之为世言,世言之为世婷,世婷又为世言,兆楠之为楚荞,以及等等等等,其实说到最后谁都不必为谁做什么,如果每个人把自己管好,那天下就太平了。
可惜,天下从未太平过。
人心终其一战,到头来战的还是自己。
不管靳兆楠,或生或死,他已然觉悟靳兆楠也好章世言也罢,魔术可以骗的了任何人,但魔术师自己明白,只是别人愿意接受这样的欺骗。
大家也是如此,纵然骗的了别人一时,终究骗不过自己一世。
“我心灵上的枷锁已经解脱。
天神,你就为我吹一口和风,让我们的船可以鼓满帆篷,慈悲的神明,早已赦免可怜万民的过失。
你们的罪过,无人追究,你们的宽大,也给我自由”或许这个结局有些仓促,但不失为华丽。
这不是宗教的偈语,这里没有神,也没有人,没有人,亦没有神。
从落地那天起人就有了欲望, 人人都有欲望,人人都有所谓的心魔。
不必逃脱,没有人可以逃脱。
他们如影随形,一触即发。
不要刻意回避,因为他们会跟随你到天涯海角。
怎样去对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值得一提的是eric,他并非单纯的作为一种人格或者一种欲望的代表存在,他更像站在光与暗的边缘中的指引者。
既不代表恶,亦不会有善,他只代表,你想要什么。
对错,善恶,乃至万事万里尽写于太极图中,黑中带白,白中有黑,黑不是黑,白也不都是白,太极一转,白的位置就化成黑,没有黑与白,有的只是时间和空间。
没人会乞求怜悯,没有人会接受同情,你越同情,越容易得到憎恨。
世言楚荞,乃至岑志聪都不需要同情,亦无需憎恨他们,他们只是在一些时间一些地方,做了让看官发指的事情,没有看官觉得不是。
导演用一个很生涩的故事,大费周章的告诉我们一些他想表达的东西,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没有意义也没有必要去猜测导演想要表达什么,正如根本无需去考究兆楠的生或死。
因为我不想知道,一个人如果给你一个肯定的结局,你就永远失去了,猜测那无限可能的机会。
有人说这部电视剧口味慎重,表现的太阴。
无需去评判每个人心理是怎么想的,因为,都不一样。
关键是以你的思维你的经历,想要看到什么,你会看到什么。
不要认同那些自以为是的人说,因为别人心里阴暗就看到阴暗,因为心里光明就看到光明。
每个人都是以己度人,所以兆楠之最大的苦楚,就是带入角色后,以人度人,把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
没有人愿意做别人,人活着并非为追求快乐,每天的微笑,也会变成苦笑,难过或许就应该有些许的暗淡。
在这看似阴霾的电视世界里,人最渴望最难得的就是得到解脱,解脱不一定是死,但死一定可以解脱,最多死不瞑目而已。
或许别人觉得楚荞很傻,可是我们无需评判一个人做的是否值得,因为只有她自己才知道,至少她选择了。
世言死的有点莫名其妙,显然不够气派,没有人知道他走的甘心不甘心,但是很实在,或许他已经很累了,在这毫无计划,突如其来之中,给他浮沉不定的人生,一个恰如其缝的谢幕。
那其他人的死呢?
没有谁该死,可是谁人能左右这天地之变化,还是所有人共同导演了这天地之变化。
当我们七老八十之时,产生那种死亡的恐惧感的时候,又能说出怎么样的漂亮话呢?
还是想同兆楠那一刻的执迷一样,宁愿自己就是章世言,欺骗自己,不去到那一刻。
子曰:从心所欲,不逾矩
拖拖拉拉看了两个月,从家里看到这里。
前半部看完觉得意兴阑珊,不过16集尾小刺激一下,又关注起来。
以写实剧来看的话,太多巧合,有生硬的感觉但以象征剧来论,就有意思,卡司也都算大牌我自己的习惯是判断剧情合理不合理看网友的短评提示,才发现确实导演的手法特别(是有多迟钝。。。
)每集结尾的沙画,水平大都也大大超过一般综艺演出时的表演确实是充满艺术兴味的意象。
英语片名作:表演大师;而不是戏剧大师。
表演是可以控制的精神分裂。
于是最高潮就是表演到不想抽离,这些设计逻辑我也挺接受的。
毕竟这位不是普通的阿伯:65岁,挡上桃花眼,一样有人倒追到。。。
有床戏我真是一时间,不知道是该扶下巴,扶眼镜,还是扶额。。。。。
大结局那句画外台词的声音好甜主题歌也好。
今年不知不觉看了秋官三部剧。
-当然,今年最死磕的是倪匡一想就开心。
首先,奉劝大家不要对记者与百度百科爆出来的所谓“大结局”抱有太大的期望。
一来百度百科爆出来的内容通常是“原始剧本”,在拍摄中往往会有改变;二来戚其义不同于其他TVB监制,对保密工作比较上心,从不会提前把大结局无保留的公布出来。
记者爆出来的所谓“结局”,通常是在与片场工作人员东拉西扯的闲聊中刺探出一些信息“碎片”再加以“脑补”出来的。
根据我以往看《金枝欲孽》《火舞黄沙》等戚其义作品的经验,那些提前的“爆料”,即使是最“权威”的“原始剧本”与“记者采访”,准确度也只有50%左右,最多不超过70%,且有不少“张冠李戴”的情况出现。
现在,我来为大家解析几个真相:一、章世婷确实是靳兆楠的亲生女儿。
那些所谓“章世婷刻意接近靳兆楠”的爆料,个人推测是记者将邵美琪的戏份“张冠李戴”到“章世婷”身上。
到目前为止,我看不出“章世婷”有任何“刻意接近”靳兆楠动机与实际行动。
如果她真的了解凶案真相,就会体谅哥哥,不会跟章世言吵翻。
至于那些让莫丽馨疑心的举动,想要“刻意”做出来更是天方夜谭。
就算儿歌是小”肉票“当年”开开心心“的教给章世婷的,“猜左右手”这种需要“心有灵犀”本领的游戏怎么教?
而李楚荞反倒是有刻意接近靳兆楠的动机——偷看由警方提供给靳兆楠的凶案资料,例如死者是被勒死的,全身都是“刮伤”,为后续的“星期三连环凶杀案”做准备。
二、“星期三连环凶杀案”,除了Jerry,其他都是李楚荞做的前文说到,李楚荞可以通过偷看警方提供的凶案资料,了解到死者全身都是“刮伤”,但她显然没看全,或者**提供的资料本身就不完整——其实那些“刮伤”是被海边岩石自然刮到的。
李楚荞装“星期三杀手”在后续凶案中刻意在死者尸体上用刀片弄出类似的伤口,是一大破绽,使案件真相差点被靳兆楠看穿——用“连环凶杀案”,掩盖Jerry死亡的真相。
靳兆楠唯一猜错的是行凶者——是李楚荞而非章世言。
其实后续的“连环凶杀案”如果真是章世言做的,绝不会在死者身上“画蛇添足”弄出那么多刮伤,直接勒死就行了,不仅少了麻烦还少了破绽。
三、章世言为章世婷的“身世”与生活习惯编造了不少谎言。
1、骗章世婷说她是“二奶生的”。
“私生女”的身份“解释”了章世婷为何一直没见过母亲、连母亲的墓碑都没见过,因为那个女人生完女儿就跑了呗。
“母亲”不见了,“出身证明”自然无从查起。
相信“有关部门”在给章世婷上户口时,因此“酢情通融”让章世言少交了不少“证明文件”。
2、骗章世婷说她有“幽闭恐惧症”是因为某个香港亲戚把她关进衣橱导致的。
如果真有那么个香港亲戚,怎么不管是日常生活还是扫墓时从来没见过?
为何婷婷只见过“父亲”的墓碑?
就算那亲戚对他们两兄妹不好,始终照顾过他们兄妹,香港那么小,不用一次都不见吧?
不用连扫墓都不去一次吧?
显然,这个谎言的目的是为了把当年绑肉票时把小婷婷关进衣橱的事情掩盖过去。
四、章世婷是“兄控”这个不用我多解释吧,太多相关情节了。
李楚荞如果不是和章世婷来过一段“雨夜百合情”,恐怕很难被章世婷接受。
在章世言玩女人的情况被章世婷撞见之前,章世婷一直赖在家里,年近三十了都没出嫁,连与 Jerry同居都拒绝。
但撞见章世言的“花心大萝卜”丑态之后,章世婷感觉完全“不认识”章世言了,对他的态度也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直接“离家出后”。
从一直赖在家里,到连“同车”都不太愿意,章世婷的行为深刻解释了什么叫“爱的越深、恨得越深”。
有时我在想,如果章世言不把章世婷当妹妹,而是当“童养媳”,他们之间可能会有更好的结果。
毕竟女儿是需要还给亲生父亲的,而老婆不必还给岳父。
兴许章世言也就不必做那么多事掩盖婷婷的身世,也不用死那么多人。
别忘了,章世言最后的直接死亡原因是不满婷婷偏帮亲身父亲而动了杀机,结果......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那些揭露真相的“潜台词”,这也正是我为什么会在此文的标题上写“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1章世婷:怎么我们还有其他亲戚的墓要拜吗?
台词解析:除了章世言与父亲的墓碑,章世婷显然从未见过其他亲戚,包括自己的那个“二奶母亲”。
随后,章世言自觉地带章世婷去见亲身父亲了。
2Jerry:你们到底是两兄妹还是两夫妻?
台词解析:章世言第一反应是自己与章世婷不是亲兄妹的真相难道已经被Jerry看穿了?
不行,我好不容易骗过靳兆楠,把关于章世婷身世的真相压了下去,不能再有任何意外,得杀人灭口。
......事后,他马上后悔了,Jerry不可能知道真相,不过是随口说说,现在把人杀人,篓子捅大了。
这段情节深刻解释了什么叫“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做贼心虚” 3章世婷:......我不希望身边的男人都有问题,我们老爸是这样,Jerry也是这样,现在人都已经死了,不要再提他们(接着是章世言打破玻璃杯的声音)章世言心态解析:是啊,为了你,我杀了一个又一个,“老爸是这样,Jerry也是这样,现在人都已经死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章世言心惊之下打破了玻璃杯 4章世婷:你这种是什么大哥?
章世言:什么大哥?
养大你,喂你吃饱,我自己没书念都让你念书的那种大哥!
......章世言:不是因为你,我会有那么多烦恼吗?
章世婷:你现在还怪我,如果你后悔当初从深圳把我带过来,如果你不想养我的话,就早点说,我可以养活自己,我可以做鸡,我可以做贼,我可以做什么都没关系。
章世言心态解析:如果“不是因为你”,我会杀了一个又一个,搞出“那么多烦恼”?
杀了老爸,放弃学业、辛苦打工,把你含辛茹苦的养大,为的就是让你幸福快乐的生活下去,你居然用这种态度跟我JJYY,反了你的?
居然还说“我可以做鸡,我可以做贼”,早知如此,我何必那么辛苦,把你卖进妓院一了百了,或者把你培养成“家妓”、女飞贼、女杀手,给我当犯罪副手,我的日子还可以好过点。
20多年的艰苦岁月,居然养了个骂自己的“白眼狼”,难怪人家说“女儿是赔钱货”(注:章世言表面上与章世婷兄妹相称,实际上章世婷是章世言的养女,章世言“兄代父职”把章世婷抚养长大)。
一个拥有多重人格的人自己就能拍长篇连续剧。
陈豪已经尽力了,除非他精神崩溃,不然最多只能接近多重人格,绝对不可能完全呈现出多重人格。
有兴趣的童鞋可以看看《24重人格》。
一开始,就知道这是一个阴沉凶险的故事。
但也没料到会直白的以凶杀现场开场,雨幕将现场残留的血迹渲染的分外的狰狞,没有了《天与地》开场的欲念纠缠,《心战》似乎决心诉说最彻底的寒冷灰暗。
李楚荞逃离了一个偏执的杀人狂,却陷入了另一个魔鬼的深渊。
被切掉左手的天使,带着不安和欢喜,凝视着那枚小小的戒指。
章世言教给这个女子以希望。
但不久之后,又注定将亲手将这希望撕的粉碎,如同那张报纸一样。
被撕碎的报纸并没有真的还原,被撕碎的心也一样不可以。
李楚荞无疑是洁白Dexter的化身,但在这血淋淋的人世间,她却注定要与黑天使Sinister结伴同行。
所以,她逃离了一个偏执的杀人狂,却陷入了另一个魔鬼的深渊。
这是一个深邃的故事,因为触及的是关于人心人性的神秘境界。
就如同Dexter和Sinister的故事,透着几许邪异和不安。
明明是荡涤人间的天使,Sinister为什么宁肯与愚蠢堕落的人类为伍,也不回到一切都洁白光明的天堂?
也许是因为他迷恋沉沦放纵的战栗与狂喜。
也许……第一次见识他杀人,惊异于他的冷静,或曰冷漠。
没有篇首出现的那个犯罪哲学家那么多关于天国与光明的疯狂理想,似乎他在一个好脾气的魔术师和高明的犯罪者之间的转换没有丝毫障碍。
杀机的浮现,只在一个眼神。
我愿意理解为章世言有一种扮演的欲望,无论是好好先生还是无情的刽子手,都不是他真正的人格。
我们所看见的微笑杀手和静默的好好先生,都不是他,他是黑色的Sinister,轻蔑的行走于这炼狱般的人世。
Jekyll,一个有着末世气息的地方。
有着危险诡异笑容的Eric,出场时有飘忽的异域音乐响起。
他将会是将Sinister代入沉沦境界的导师和引路人。
所以,一直自信沉着,像可以掌控全局的章世言,第一次变得慌张胆怯。
有着猫样眼神的Michelle与他打了一个赌,章世言输了。
这次失败,似乎是帮他推开了那扇有关欲望的大门。
从此,再没有路可以退。
————————————————————————————Eric出手了,稳、准、狠。
与章世言冷静的谋而后动不同,他的风格,应该用另一个成语来形容:随心所欲。
他说他是因为讨厌Henry才出手,我相信。
像他这样的人,是有很多不在乎的。
对他来说,这样畏畏缩缩的生命,没有存在的必要。
这里有章世言的回忆,记忆中的父亲狠狠说:拿把刀来,没见过杀狗吗?
我毛骨悚然。
有这样的记忆,章世言的人生注定不会太平稳了。
而且,他怎样从饿狼一样的长辈手里救出那个眼睛大大的女孩,仍然是不可碰触的黑洞。
——————————————————————————如果给EP6起个名字,该叫“相遇”还是“重逢”?
年幼的章世言曾见过靳兆楠,当然,靳兆楠自己,并不知道。
当他只是偶然从一张照片里发现了靳兆楠时,第一个念头是逃跑。
而靳兆楠,仍然一无所知。
而章世言的恐惧,已经到了顶点。
Eric直截了当的替他决定,玩即兴,让那老头横尸街头。
忽然对少年的Eric很有兴趣,对于少年的章世言来说,那段罪恶的日子令他恐慌而恶心,那对于渴血的Eric,那些日子又意味着什么?
是怎样心路历程的锻造了如今的他?
但终究,宿命是逃不掉的。
戏剧大师和魔术大师的对决,一触即发。
——————————————————————————Jekyll里血腥的心魔大战,章世言试图封印住所有鬼祟的声音。
他真心想做一个“好人”,尽管这两字于他而言,实在不轻松。
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完全的心地坦荡,光明无私,就像Michelle说的,章世言那讨人厌的岳母差点丧命的时候,难道他没有躲起来偷笑么?
但仅仅是心底的一点阴暗,还不能成为章世言走向黑暗的理由。
真正的理由,是他无法破解的“过去”。
他因为这过去而恐惧,又因为这恐惧而不能自制的用邪恶来保护自己.结尾,是Eric的铃声再度响起,如同来自地狱的招魂曲.——————————————————————————————章世言重新推开了Jekyll的大门,这一次,没有争吵,没有搏击,他自觉的与一众心魔合为一体,参与到了畅快淋漓的末世狂欢之中。
似乎回到了Sinister的故事,当尝到了罪恶的美酒甘甜之后,Sinister再也不能痛饮平淡生活的白开水。
天堂之所以美好,不过是平安喜乐,哪比得上人世间的纵情声色,来的痛快?
所以,我愿成魔,放弃一切好听的名号与道德,不在谨慎平稳的过活,只为我内心的欲望寻找出口,哪怕最后沉沦火海地狱,亦不后悔。
含笑喝毒酒,如是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到章世言与女助手的暧昧,叹一口气,却有一点安心的感觉,好像有些坏事,你一直在等待它的发生,不免惶惶,待它终于发生了,也就定下心了。
一开始,我便有一种感觉,章世言并不爱楚荞。
他们相爱的原意,从前不是有个流行的句式么?
会有天使替我爱你。
在这里,需要换一换:你是天使,我才爱你。
Ivan视李楚荞为超度自己灵魂的天使,唯有这样洁白美好的女人才能将自己带离无止无休的地狱轮回。
但既然现在,觉得留在地狱也没什么不好,那邪恶的激情甚至更令自己迷醉,Dexter也就没什么用了。
初初看见那封来信,我真以为是当年的绑匪有一个忽然良心发现,寄这样一封信来掀起章世言和靳兆楠之间的惊涛骇浪。
结果,不是,这时ERIC的一个恶作剧。
是的,Eric,这个心魔比章世言本身更强大,更决绝,更凶悍。
他主导了Jekyll里的众人,接下来,他将攻陷Ivan。
章世言想操纵一切,但他的念头,却被两个旁人一语道破。
庄导说:我不是一个好演员,我不能深入其中,却总是跳出来,质疑自己的角色,所以,我才成了导演。
Ivan想做这场心战导演,却总摆脱不了戏中人的身份。
Rric、Michelle、Matin 、Edwin这四个旁观者的意见又太过一边倒。
所以,他再强大也好,操纵一切的愿望,只能是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女人们。
这一集,虽然发生了杀死Jerry,这样的大事件,最令我惊诧的,却是那些女人们。
上一集我不明白,为什么楚荞掌握了那么多章世言的出轨证据,却连质问也不敢发出一声?
这一集,我忽然懂了。
坚强如她,毕竟还是胆怯的。
章世言是她好不容易生出来的那一只手,若失去了,便是再一次将自己的身体撕裂。
自己是否真的如此强大,能承受这第二次的剧痛?
还有Angela,她坚决封印自己对女儿的记忆,却终究在最后一刻,决定要挽回。
这个人物,一下子丰满起来。
她是如此坚强的母亲,甚至坚强到可以面对一切伤心惨目的现实。
我忽然有一种感觉,在靳兆楠对阵章世言的战役中,她会是靳兆楠最好的帮手和支持者。
此外,还有一个小小的想法,章世言为何如此对jerry怒不可遏?
解释貌似只能是:jerry说中了。
Eric说:你不是普通人,最残忍,最难过那些事,你十五岁已经做过了。
我想,我得记住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些答案,尽管呼之欲出,很多人,却选择了不去相信。
但最终,楚荞还是选择离开,亲手将自己的左手再次斩断。
尽管,我们并不相信这两个人真的再无瓜葛。
章世言沉沦于自己的欲望火海不能自拔,一个个心魔也不再安于在人后窃窃私语,纷纷走到幕前张牙舞爪。
章世婷因为道德楷模的幻灭而增加了重重心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班的间歇,终于看了一集,果然还是拖延症者适合我,风风火火的工作狂,不符合我的道德标准好不好?
出现了星期三杀手,因为不会是Ivan,看来会是以下几集的主要悬念。
庄导警告靳兆楠,不要离悬崖太近还自以为安全,将自己带入一个凶手的内心世界是很危险的事,不比舞台,一个人是无法完成一场戏剧的,所以,在玩火的时候,还有人可以提醒,而凶手的内心,完全手机一个自给自足的小世界,一点也不符合社会安全的普遍逻辑。
而靳兆楠,并不同意。
现在的他,既然已经放下了女儿的事,那么,他坚持做江SIR背后的福尔摩斯,也许,原因是,他迷上了这样的角色扮演。
因为最后的对决,需要一百分的入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谢屈原,感谢端午,感谢小长假,我终于从每天六个小时的加班中逃出来了。
万岁!
万岁!
万岁!
太入戏了,要如何抽离角色?
是这一集出现的主要问题。
还是Angela最了解靳兆南,明白只要有对女儿的这份执着,靳兆南就还有可能做回自己。
那是只属于靳兆南的一个人的伤痛。
Angela与章世言的正面接触,像为故事找到了另一个出口。
这个女人,不好应付,靳兆南是太容易痴迷的艺术家性格,正需要这样绝对理智清醒的人来互补。
而靳兆南呢?
终于将视线投向了Ivan,在剧集的三分之二处,如果说头十集是章世言的成魔,中间十集是靳兆南的入戏,那么即将到来的三分之一,才将是魔术大师和戏剧大师的心战。
Jekyll的来历交代清楚了,也许许多年前,章世言就是Jekyll里畏畏缩缩的HENERY,而现在,他是无往不利的Eric.另外,电台老伯那段话,太警世了吧?
全文抄录如下:这个世界从来没变过,人心也没有变过,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本来就是大家一厢情愿的想法。
世上无绝对的圣人,亦无绝对的坏人。
这是世界好像越来越肮脏污秽,其实大家不需要惊讶,世界从来就是这样的,在每个人的心里总有挑战建制,打破传统价值观的倾向,所谓的邪恶只是潜藏在你心里的另一个你。
你和我,又或是这个连环杀手之间的差别就在于愿意释放这种心态出来的多与少。
————————————在我们的生命里,经常会遇到一些让你产生错觉的人和事,通常这些错觉,会令你感觉像做梦那么开心,但是称得上是错觉,很明显就是错的事,因为一些错觉,放弃眼前实际的事,那不是我的性格。
不是么?
那么Angela为什么会把那缕头发丢进垃圾箱?
她怕的是失望吧?
她愿意小小的保留自己的错觉,给自己一点虚幻的快乐。
当章世言做自己时,他和这世界上很多男人一样,对感情犹疑,不敢行动。
当看到章世言关心的注视着李楚荞的背影时,忽然感到一丝温暖。
——————————————靳兆楠入戏深刻,在一个个夜里,迷失在混乱的角色里。
故事发展到这里,不会遗留下任何人的幸福。
阴冷彻骨的真相。
那个甜美的女孩果真已经死去,这么多年的谎言、希冀与幻觉,都在那个血腥的夜晚,一起被戳破。
伤痛的生命。
有太多人为章世言牺牲。
每一重牺牲都给章世言增加一重仇恨,给靳兆南增加一重迷狂。
现在好了。
故事即将抵达终点,不管多么悲伤的结局,都终于可以令他们重返现实。
哪怕靳兆南再不愿意也好。
——————结局如此,令人无话。
章世言虽死犹生,靳兆南生不如死。
这世界上,永远没有赢家。
看到第25集,我才发现《心战》比我预计的有内涵。
对这部悬疑惊悚剧,我其实一直抱着支持TVB创新,走多元的路线来看。
尽管我承认没有太强的娱乐性,看得比较压抑,但是我仍然支持监制和编剧的魄力勇气。
这是一部很小众的剧,借鉴了《沉默的羔羊》《致命ID》《神探》等的模式,但是并非山寨剧。
如果说之前的《天与地》是揭露人性的自私,那这部更是以人性扭曲做主线。
我已经不想说什么“18岁以下不宜观看”,因为如果已满18岁,却仍没有成型的价值观、世界观,我还是劝你不要看。
一直觉得tvb剧和日剧不同于国内和台湾/韩国剧, 他们经常会在编剧的同时考虑到,如何传递给观众一些正面、健康的信息:日剧很多励志剧,tvb这方面多表现在每天20多分钟的情景剧,和定期推出的家庭剧。
这次如此灰暗的尝试之作,编剧看来也强调了变态杀手自身的痛苦。
我可以猜想这部剧很不对tvb的主要观众--师奶们的胃口,包括一些追tvb的年轻人也对我说,她们觉得太恐怖,可能不会看。
同情于收视率的如此牺牲,我就不挑剔它的硬伤和不足,只说说好的方面:整部剧(截至到25集)的基调维持得很统一,虽然主线开始不明显,但是仔细看的话,和暗线还是很协调,整个框架没有杂乱无章的感觉;整个剧的质感好过很多电影。
剧情有惊喜。
尽管我猜到了杀手,但是我没有想到编剧还在如此复杂的悬疑线上,加强了感情线。
不仅不狗血,还让杀人动机更有说服力;就算坊间已经有些剧透了,但是观众仍会发现编剧在细节上的出彩之处。
每集结尾的沙画和独白,据说这部剧一直遭受两极化的评价,而这处是唯一大家都称赞的地方。
沙画表达感情宣泄真的很恰如其分,而独白尖锐残酷得有时直戳到心头肉;25集戏剧张力的爆发,就是这集Ivan和Esther那段,让我觉得陈豪真的应该拿今年视帝了(不过这部剧的人气那么差,到时候评选他很吃亏)。
编剧伏笔已久的挣扎和欲言又止终于在这集来个大宣泄,我确实没想到这部剧还可以当爱情剧看。。。
我仍然承认这部剧并非能成为经典,只能作为一个阶段性创新的里程碑。
它因为如此曲高和寡,而遭受众多观众投诉,也确实情理之中。
但是我激赏戚其义等人的剑走偏锋,正如他们说的---很多观众已经习惯接受所谓的消遣剧,因为她们就是长期如此被“填鸭”的。
就演员阵容方面,除了郑少秋外,很多都是《天与地》的演员,我不知道他们是欣赏剧本愿意演,还是被指派来演的,但是我觉得郑少秋至少有句话说对了:“应该支持戏剧多元化”。
冲着771来看的/很失望
鄭少秋演完丁蟹沒有瘋,演完這部也沒癲。
开头没看懂,中间貌似有些看懂了,最后又没看懂。沙画不错,但是有点为了文艺而文艺的感觉。
没有几个正常的 乱七八糟的电视剧 真的很垃圾
原来从开始导演就把我们给忽悠了,最后全疯了
看天与地 是看一场罪恶如何被爱稀释 最后是感动。看心战 是看爱如何接二连三的铸成大错 最后是遗憾。人格分裂四人组的妆真的很棒。Esther真的感动到我
只不过是心魔难摆脱
剧情拖沓故弄玄虚已经让我漠视你题材多好多高深。精神分裂一定要拍成这样么?或者只是为了沙画才凑满30集的吧?
現在為止還是不錯,實在是喜歡771的風格,唯一唯一吐槽的就是邵美琪的髮型,多好的美女,求求她打點肉毒桿菌吧
且不论此剧的情节挺深奥,起初有些情节卡壳没弄明白,看了影评基本理清了思路,光是陈mo和秋官的阵容我就会打五星。771和周旭明果然劲。虽然如此,飞女正传还是没有看完。而且我觉得心战在25集到27集更像温情片
想表达的核心是很好的,但很明显除了秋官跟陈秀珠外,无论771们还是5鬼们都没能驾驭好表达的方式,导致不是一般的不伦不类。幸亏还有莎翁的台词救场,硬撑着那仅有的兴趣点拖到最后。
太拖沓了,又一直在故弄玄虚,女主太肥,妹子样貌太没特点,德斌哥的造型又太cult(每次都要联想到他在珠光宝气里的角色,呃...),实在看不下去,直接看剧情介绍了。怎么评分那么高,既难演又复杂不代表好看啊。……散了吧散了吧。
虽然说剧情挺不错的,但是不喜欢这种类型的,而且也不喜欢这些演员
太墨迹了
悬疑剧装逼装成这样也是醉了
血腥在哪里?暴力在哪里?台词不要那么多废话好么……
故弄玄虚,如果什么讲不通都拿精分说事,下次是不是可以说全剧只是一个路人甲做的一个梦?沙画很漂亮,只是看多了有点审美疲劳~
很有771的风格,秋官25年的坚持很让人感动
一半弃剧。
作为电视剧而言 剧本和镜头都很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