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骗
Tromperie,Deception
导演:阿诺·戴普勒尚
主演:蕾雅·赛杜,艾曼纽·德芙,米格伦·米切夫,德尼·波达利德斯,Madalina Constantin,阿诺克·格林布戈,Rebecca Marder,Gennadiy Fomin,Ian Turiak,Matej Hofmann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21
简介:An American novelist living for a time in London converses with his wife, his mistress, and other female characters he may have dreamed up.详细 >
一场文艺小说具像化的观影旅途,毋宁说是“法语”这门语言把影片的可看性润色到了极致——蕾雅·赛杜的发音简直有勾魂的魔力——原来一个人的语气顿挫都能散发性感的魅力;// 小说家的灵感记录簿,一边是仿若现实发生的忠实记录,一边是貌似虚构幻想的沾沾自喜;打着文学幌子却也不乏真诚态度的情欲,大概常常发生并且只能发生在那些伦理观淡薄(抑或超越伦理观)的人群之中,而这部分人群和所谓“艺术家(真伪暂且不辨)”往往高度重合——倒不是说性之对错,只是一种有趣的现象。
对话真的太多了,而且两个小时的电影,说实在的看得有点累人,不过如果能忍受着看下去的话,后半部分还是挺精彩的
我是否太偏爱戴普勒尚…
被打乱的时空就像散落的页码,叙述的是作家与情人们的点滴,然而结尾与妻子的交谈又让这一切扑朔迷离,好像电视剧字幕里显示的以上纯属虚构,说到底戴普勒尚并不想讲什么风流轶事,只是想探寻文学作品与现实的关系,作家书桌旁的卡夫卡肖像就是佐证。
爱情观很“法国”的片子。中年男人在每一段情缘里的狡辩与享受,却用了美好的修辞。蕾雅老师真的美啊。
碎片化的场景轮换,虚实结合的密集对白,还有老直男从头至尾的自得其乐。我得承认看的过程中暂停了不下五次,第一次暂停的时候发现才过了 27 分钟,当时顿感一阵痛苦,但还是坚持看完了,不为任何真相,我只是想阅读这些对话而已。他甘愿耽溺于这样的虚实里,并心安理得地取得功名,甚至把计划好的苦闷一一实施,这就是现实一种。蕾老师可能就是上班之前睡眼惺忪地起来然后在床头柜上拿起酒瓶随意喝两口就打车去片场了。
明白蕾老师为什么要年纪轻轻为艺术牺牲(和臃肿老男人亲吻)选择这部片子了,在她的抗议某恋童癖导演获奖且演艺生涯近乎被噤声之后。现实的符合自身的隐喻淋漓尽致: 她遭到非议,因她阿黛尔时期蓝色的头发,裸露的乳房;她在戛纳电影节上反对波兰斯基获奖的离席,而第十章节的审判则体现了呼应,当老态龙钟的男人站在被女人包围的审判庭时,他不置可否的自信也和他秃掉的头发一般,并没有那么坚不可摧——审判也在有意无意地表示,男性作家的文艺作品并非具有正当合理性。那些梨花海棠的孱弱描写,那些被苦月亮月色光晕下包裹着的情欲和残暴,都是被镜头美化下的女性痛苦,实则是男性为自己的犯罪行径寻找的托词。他们一如既往地欺骗,正如出轨的男人习惯拿语言欺骗他的妻子,即使被发现也以虚伪的理论和道学家的嘴脸撕破着自己最后的底线。
戴普勒尚所有作品中文字与影像的矛盾在这里变得不可调和得丑陋,和原著比太差了
难得戴普勒尚的电影拍得这么直观层面的“好看”。
还是无法忍受蕾雅赛杜和男人上床
肯定不是戴普勒尚最有趣或好看的电影:一方面,他在重复自己(虚实杂糅、碎片式叙事及套层结构类似于[伊斯梅尔的幽魂],又见另种形式圈入圈出);另一方面,本片文本委实绵密,如同漫无尽头的迷宫,节奏却缺乏起伏变换。不过,细细体会就能发现,导演仍有自己的想法,全片大部分时间构造出了一种复调小说的幻象,实现方式包括多线与不同人物对话的交替进行、各章节及对话/笔记间或隐或显的关联指涉,以及编织在自述中的闪回段落的人声处理——过去的体验自我与当下的叙述自我话语时而重叠、时而现出差距。最后一章又揭示出叙述者的不可靠,欺骗、出轨、表演与创作由此合一。对卡夫卡的引用与阐释直击要害:或许不要将现实移植入小说里,而应将作品投射到生活中。PS:流溢的法语&既坦诚又暧昧的法式气息与英国故事空间的裂隙是另一层欺骗。(8.0/10)
fine
男性作者的白日梦:柔情温和不要金钱的情人,尖刻的后辈仰慕者,无计可施不反抗的妻子,绝症患者的炮友。小说改得个别词汇突然闪耀一下,节奏怪
雷雅-塞杜一摸头发,就感觉这是她最自由发挥的角色。
给人以投机取巧的感觉
有生之年能get到戴普勒尚吗
我想要么是我读书太少,要么罗斯和昆德拉的确有共同之处,否则我不会有种看昆德拉自传电影(偏私生活向)的感觉。同时如果电影还原性够高,那么也证明我的确没看懂书,因为我一直以为情人只有一个。
就有点平
跳切得很刻意 喜欢蕾的穿搭
2.5 看似掏心掏肺,实际上有点反胃,肚子饿了觉得后半小时很难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