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曼达
Amanda,我的巴黎舅舅(台)
导演:米夏埃尔·艾斯
主演:文森特·拉科斯特,伊苏尔·穆特里尔,斯塔西·马汀,欧菲莉亚·科尔布,玛丽安娜·巴斯莱,乔纳森·科恩,娜比哈·阿卡瑞,格列塔·斯卡奇,巴卡里·桑加雷,克莱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18
简介:二十岁的大卫是个活在当下的空想家,没有固定工作以打散工糊口。他邂逅了刚移居巴黎的莲娜,很快便堕入爱河。但没多久之后,他平静的生活却因姐姐在一次袭击中猝然身死而突然终断。在震惊和伤痛之余,大卫还发现自己要独自照顾七岁的侄女阿曼达。详细 >
终于看了
虽然温吞,但是故事写的太好。带来灾难的恐怖袭击只是一闪而过的背景,男女主表面上是舅舅和外甥女的关系,同时又都是失去母亲的孩子,在对姐姐的怀念中,正如男主所说,与其说是他在照顾阿曼达,有时候反而像是她在陪他度过难关,两人渐渐开始新的生活。最后一场戏的高光效果也非常棒,“猫王已经离场”,阿曼达泣不成声,男主意外,他不会知道,妈妈在阿曼达的心上留下了多少痕迹,就像自己的母亲虽然早年就离开,但是也永远挥之不去。
7.0
时间会流逝 伤痛不会消失 但人总会撑下去 一定会
7。片名是女孩的名字,但影片的核心角色是男主。主要矛盾有两个,其一是他自身要完成的蜕变:如何从一个男孩负起责任成长为真正的男人;另一个是他如何带侄女走出困境,引导孩子成长和开启人生新篇章,辅以一条爱情支线,这是一部主旨清晰,结构工整,虽无惊喜倒也稳当的用心之作。遗憾的是最后一场网球戏忽然转变为阿曼达的视角,虽然在剧情上完成了与母亲离世前关键段落的呼应,加上小演员的演绎也非常动人,可还是显得突兀,像是一种迟钝的亡羊补牢。导演真坏,最后还是让斯塔西妹子奉献了两点。
【C】恐怖袭击后,如何走出创伤,面对未来。些许平淡表达不够,表演也不喜欢。
挺喜欢的,胶片拍摄,法国电影那样细水流长的生活叙事,直到枪击案发生改变了一切。观众的目光焦灼在女孩的去留和年轻人是选择上,直到最后一段,我们才清楚前面铺垫的猫王已经离开是为了在最后重新诠释,同时焕发新的生命力!
失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小姑娘最后梨花带雨的,让人心疼
亲人的离世——尤其是因为恐怖袭击这样的永远也不会想到的方式——给人带来的创伤太真实,阿曼达与舅舅,小女孩与大男人,手足无措与突然崩溃,影片用一种极轻盈的方式来述说悲伤的家庭情感与尖锐的社会问题,其配乐中的钢琴在恐怖袭击前充满了生活的悠闲,在恐怖袭击后却多出了沉重的哀伤,实在令人心碎。
一段对失去和成长的讲述,不仅是关于丧母的阿曼达,也关于成年但还前途未卜的大卫。这其中大卫的成长不只是青春的伤怀、感情的受挫,还有正视自己和家庭责任的承担。在印象里法语片很少有像这样较为慢条斯理地去梳理家庭温情的题材。相较于中式家庭的那种直面家庭重量和承担责任的成长,我更喜欢片中所呈现的两个都不成熟的人,一起去寻找相互陪伴、携手同行的坦然和勇气。
東京電影節最佳影片,實至名歸。巴黎在恐怖襲擊後變成了一個無助的孤兒,電影幾乎沒有描述和呈現恐怖襲擊,而是那些看似無關的人身上看到那種默然而巨大的衝擊,誰能逃得掉呢,但生活還是要繼續。
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生活就是活着的人把破碎了的东西一片一片再黏回去。因为太真实所以太戳心。11/13巴黎恐怖袭击事件,过去三年了。
法式白兔糖
3.5
前面20分钟营造了主角的日常,些许平淡,些许欢乐。然后在24分钟处,原计划是一个惬意美好的傍晚,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击碎。在随后影片的一个小时里,观众跟着主角一同感受痛苦、空洞、孤独、酸楚,再慢慢恢复、振作,慢慢、小心翼翼地开始新的生活。谁也无法预料意料外地不幸何时到来,回头看来,往日里平淡的日常,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艾斯用一系列恰到好处、动人但不夸张的镜头来展示现实。最后一幕是震动灵魂的,因为阿曼达的压抑得到了表达,而大卫的心绪也得到了安宁。我们永远不会忘记“Elvis has left the building”这句俚语。所有的场景都是基于人物,而不是家庭角色的老套路。这是疗愈中的巴黎之夏的一个幸福时刻,影片中流动的光线和质感以及美国作曲家 Anton Sanko 柔和而忧郁的吉他使得这一时刻更加壮观。
进入主题真的也太慢了,我直接睡过去了,欧洲电影不适合我,哭
從頭到尾沒有投入,感覺矯情又造作
意外之后,学着照顾侄女,并和二十多年未见过的母亲建立关系,坚持去爱一个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