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蜜月期

The Honeymoon Phase,蜜月弑验(台)

主演:弗朗克西斯·周,塔拉·维斯特伍德,约恩·巴特勒,Mike Sutton,Michael Everett Johnson,Matthew Curtis,Chloe Carroll,Jim Schubin,Brenda Crawley,Ben Samuels,Michael Wetherbee,Becca Jackson,B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蜜月期》剧照

蜜月期 剧照 NO.1蜜月期 剧照 NO.2蜜月期 剧照 NO.3蜜月期 剧照 NO.4蜜月期 剧照 NO.5蜜月期 剧照 NO.6蜜月期 剧照 NO.13蜜月期 剧照 NO.14蜜月期 剧照 NO.15蜜月期 剧照 NO.16蜜月期 剧照 NO.17蜜月期 剧照 NO.18蜜月期 剧照 NO.19蜜月期 剧照 NO.20

《蜜月期》长篇影评

 1 ) 乱世桃花逐水流

原创首发于“澎湃新闻” 作为TVB古装悲剧的代表作,《洛神》的影响力远不及之后的《金枝欲孽》,其重要原因,大概是《洛神》没有《金枝欲孽》这么接地气,毕竟《金枝欲孽》透过对后宫女性的群像刻画,能映射出当下社会的女性困境,有职场上的,也有情场上的。

至于《洛神》,剧中对于当下观众关照最多的部分,或许是甄氏嫁给曹丕之后的忍辱负重、顾全大局,堪称一部古装版的《傲骨贤妻》。

剧名援引自曹植名篇《洛神赋》,剧中两位女主角甄宓(蔡少芬饰)和郭嬛(郭羡妮饰)其原型为魏文帝曹丕的两位妻子文昭甄皇后和文德郭皇后。

史书上并未记录甄皇后名讳,但《洛神赋》有云:“斯水之神,名为宓妃。

”遂将女主角取名“甄宓”。

全剧以才貌双全的奇女子甄宓为线索,串联起曹氏父子的家国情仇。

甄氏于剧中的功用,更像是曹家内斗以及以曹代汉的历史进程里推波助澜的催化剂,她虽有独立人格,却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这也是乱世桃花的身不由己之处。

《洛神》的叙事方法,很值得玩味,既是对历史的戏说,也是对神话的演绎。

故事的推动并未借助怪力乱神,但典故套典故,像传说也像寓言,隐喻无法抵抗的悲剧宿命。

全剧以甄宓常做的一个梦开始,梦的出处是《淮南子》。

在甄氏梦中,她化身洛神,嫁给河伯为妻,却对后羿生情,尽管洛神与后羿只有神交,并无苟且,但却让出轨河神的河伯心怀嫉妒,引发仙界纷争。

这个梦暗示了甄宓、郭嬛、曹丕、曹植的四角恋爱,并为人物的悲剧命运埋下伏笔。

甄宓原本是袁绍之子袁熙的未婚妻,大婚临门之际,曹军攻打邺城,袁军弃守潜逃,甄家被迫走上逃难的道路。

在途中,甄家被曹军将领夏侯渊堵截,甄宓谎称与曹操有亲戚关系,逃过一劫。

待夏侯渊将与甄宓周旋的事情上报曹操时,曹操发现甄宓与他曾有一面之缘,并且是他故交的女儿,遂将甄家接进曹府当成上宾礼待,从此揭开曹家纷争的篇章。

除了曹操(刘丹饰)之外,曹操的两个儿子曹丕(陈豪饰)和曹植(马浚伟饰)也对甄宓起心动念。

甄宓被牵扯于父子三人的情感纠纷中,她先是拒绝了曹操,最后在兄弟二人中选择了和她更加情投意合的才子曹植,却被安排嫁给曹丕,只因在曹操眼中,甄氏是母仪天下的不二人选,她必须嫁给太子。

甄宓在逃难路上收留乞女郭嬛,后与她结拜成姐妹。

郭嬛原本出身官宦世家,自幼知书达理,但因家道中落而虎落平阳。

郭嬛是剧中唯一和曹家三兄弟都有情感纠葛的女子,她对三兄弟的不同态度,将其性格的不同层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对于曹植,是情窦初开的她展露真情。

她主动为曹植献上一碗亲自烹制的酒酿丸子,表示自己愿意效仿娥皇、女英,与甄宓两女共侍一夫。

曹植的拒绝,是她黑化的开始。

她强颜欢笑称自己只是在和曹植开玩笑,保住颜面的同时,也充分体现其忍辱负重、识大体的性格。

曹彰原本倾心于郭嬛,但郭嬛嫌弃他粗枝大叶、不解风情,毕竟曹彰要的妻子,是战场上的花木兰、厅堂里的薛宝钗,稳重持家不说,还要培养她骑马、射箭,这样万一他曹彰将来战死沙场,妻子才有能力保护家里老小。

心思细腻的郭嬛自然不满意曹彰这一厢情愿的投射,因此尽管能吃苦,她却故意将自己装扮成娇生惯养、贪慕虚荣的样子躲避曹彰的追求。

待她被曹植拒绝后,想重新接受曹彰时,曹彰已经移情别恋甄宓的寡嫂。

郭嬛为了迎合曹彰,努力将自己塑造得不修边幅,曹彰依旧选择寡嫂为妻。

再度被拒绝的郭嬛,进一步加速黑化的进程。

郭嬛的城府越变越深,加上情感纠纷,使她和甄宓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两人有渐行渐远的趋势。

曹操的正室卞夫人和妾侍如夫人也在曹操眼皮底下上演宫心计。

卞夫人为了夺取曹操对如夫人的关注,花重金买来歌姬刘惜惜(顾纪筠饰)取悦曹操。

刘姬生性清高,不屑与人勾心斗角,所有心思都花在音乐创作上,久而久之,甄宓成了她在曹府唯一的知己。

因为甄宓对姐妹情的“出轨”,让郭嬛心生怨恨。

她拉拢如夫人,并怂恿如夫人的丫鬟杜鹃偷师刘姬的歌艺。

杜鹃取代了刘姬位置后,刘姬含恨自尽,痛失知己的甄宓得知刘姬之死为郭嬛从中作梗时,决定与郭嬛恩断义绝。

而郭嬛更在甄氏与曹丕完婚后,勾引曹丕并以妾侍身份嫁入曹家。

与此同时,曹氏兄弟因为政治理念不和,其内斗也逐渐白热化。

曹丕随父亲曹操,企图以曹代汉,曹植一派忠君爱国,力求保住汉室。

甄宓和郭嬛分别作为曹植和曹丕的拥护者,加上甄宓和曹丕婚后,郭嬛勾引曹丕并与之苟合,使得甄宓和郭嬛的矛盾到达剑拔弩张的地步,甄宓在郭嬛一次次的离间之下,逐渐走向灭亡的悲剧。

熟悉《甄嬛传》的观众,大抵都知道这么一件事——作者流潋紫就是《洛神》的拥趸,主人公甄嬛的名字,就是将《洛神》里的两位女主角的名字各取一个字。

除了心狠手辣得毫无羞耻心和慈悲心显得太没原则之外,郭嬛其实比甄宓更符合如今观众对“大女主”的期待——美貌与智慧并重,家庭和事业兼顾,情商与智商俱高,进得厨房且出得厅堂,既能辅佐丈夫的事业,又能拉拢人心、铲除异己。

看过《洛神》的观众想必发现《甄嬛传》的部分宫斗情节借鉴了《洛神》,而甄嬛也可以看成是“改良版”的郭嬛,即甄嬛身上的狠和恶都被合理化了,这是《甄嬛传》高明的地方——接纳人性的缺陷,并让人物的欲望和求生本能推动剧情的发展。

但甄宓就是如今网友热衷吐槽的“圣母白莲花”吗?

显然也不是。

甄宓不是刘三好,她更接近于古希腊悲剧里的俄狄浦斯王,或是金庸笔下的一代英雄乔峰。

甄宓有勇有谋、守家护国。

对于曹丕、郭嬛的狼子野心,她一直明察秋毫,哪怕与曹植结盟的杨修死后,曹植在荀彧的帮助下物色到丁仪作为谋士,她也洞察到单纯的曹植已经对曹丕起了逆反之心,她依旧不点破,当一个冷静的旁观者。

曹丕登基成为皇帝之后,甄宓贵为皇后,察觉到司马懿谋朝篡位之心,一向宽恕仁慈的她,此时为保住夫家王朝,竟对司马懿产生杀心。

而当郭嬛取代她当皇后的企图昭然若揭时,甄宓当机立断地拒绝,但依旧逃不过听信谗言的曹丕对她痛下杀心。

后来宫斗剧蔚然成风,《洛神》里的宫斗桥段出现在之后的《甄嬛传》《美人心计》《宫心计》以及大量记不住名字的宫斗剧里时,大多只是对《洛神》中那些勾心斗角的部分进行最表层的模仿,《宫心计》简直可以看成是对《洛神》的东施效颦。

只是刘三好无止境地透支自己却善始善终,不知道这样的反智设定,是不是为了弥补《洛神》的悲剧结局给观众带来的创伤后遗症?

所幸《洛神》之后,除了反智的刘三好,还有个智商在线的甄嬛。

 2 ) 洛神赋-曹植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 ,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

俯则未察,仰以殊观。

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

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

”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

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是乎?

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

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秾纤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右荫桂旗。

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

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

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

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

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

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

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

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

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

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尔乃众灵杂遝,命俦啸侣。

或戏清流,或翔神渚。

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

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

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

体迅飞凫,飘忽若神。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动无常则,若危若安。

进止难期,若往若还。

转眄流精,光润玉颜。

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

冯夷鸣鼓,女娲清歌。

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

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

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

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

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

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

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

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

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

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

遗情想像,顾望怀愁。

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

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

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

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

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一首洛神赋,写尽美丽,写尽风流,写尽憧憬。

 3 ) 爱情成了仰望

If I should stay,I would only be in the way.So I'll go, but I knowI'll think of you every step of the way.今天把下了很久的洛神看完了,看到最后很有泪点。

也才有些时刻真正懂了 上面的这一段歌词。

她不想淹没他一生的才华,所以不和他在一起。

即使深深的伤心欲绝,仍然选择了不在一起。

曹操说:你要择的是夫君,我要择的是良君。

而世上女子只有你能母仪天下,所以要她嫁给那个明君。

她不是因为曹操的话,而是因为深知不顾一切的出走对他的一生对他的才华所造成泯灭。

胸怀仁义却不能够普及苍生,所以她放手了,然后告诉他,这辈子我只能是你的大嫂。

他成婚,取了一个到最后都用命爱着他,虽然做着很多不经头脑的事但最后一心一意爱着他的人。

她成婚,嫁给了一个爱着她,但是在岁月里却没有实现诺言,被权利欲望,被甜言蜜语所左右,最后负了她一生,要了她命的人。

他永远都爱着她,她最爱的也是他。

只是她选择了不和他厮守的时候,爱情成了彼此的仰望。

每次繁华之后,她和他在花园偶遇,称呼着大嫂,三弟,说着当下的事情。

他失去了她的妻子,在他要开始真正地去爱这个妻子,爱这个家的时候。

然后他们就开始了长久的分离,每次相见,礼数之下,却是永远不能言说的爱恋和等待。

他看她成了皇后,却再没有当初那一份开心。

她嫁给了那个曾经信誓旦旦说不怕你容颜老去的人,不是因为多爱他。

因为她的心中早已经做出了抉择。

然而她是这样一个恪守的女子,他也是。

所以不再迈出一步。

她难产,只是每每相聚,难有这样的知己述说心愁。

每每分离,眼中无限的伤痛依恋无人可说。

他丧妻,带着孤子远赴他处,再回来,却是父亲亡忌,她做说客阻拦兄弟相残生灵涂炭。

于是再分离,在最后,他终于失去了她。

还有那个负了她一生的她的夫。

一误误终生。

她不知道有没有后悔后。

她只知道嫁了人,相夫,教子。

却一次次被夫所伤,当说出夫妻情分已尽的话时,就只剩了保全儿子这最后的心愿。

直到最后天人相隔。

他带着一生的眷恋,带着玉枕走了。

不知是否回想起当初爱慕而生而千里追寻,不知是否回想起她当初答应求婚的那一抹笑和羞涩。

她鼓励他关心儿子,重整信心那心痛。

只是到了最后,年华已逝,垂垂老矣,去见了她的儿子,然后再悄然落幕。

他走在河岸,看着她划船而至,说,你来接我了。

然后走去。

 4 ) 再看《洛神》(上) ————亂世桃花逐流水

前兩天沒忍住,又把TVB的《洛神》又複習了一遍,在以前,只把他當成歌詠才子佳人標準偶像劇來看,因而大罵無良編劇,爲什麽沒有讓才子佳人有狗血卻又讓大家歡喜的大團圓結局。

再看《洛神》,暮然發覺,甄宓這個女人的智慧和氣度風華,是她所謂的丈夫——曹丕所無法理解的,就連與她心意相通,她所深愛的曹植也無法企及,所以美人的薄命又成了必然,想想那小氣的老天,連紅顏都要妒忌,又何況是如此聰慧風華的紅顏。

或許,她最大的錯誤,就在于她太過於美好,那樣的烽煙亂世如此破敗,又怎么容得下這份耀目的美好?

作為愛美之人,實在為美人扼腕,沒忍住,提了筆……她,是當世的三大美人之一,才德兼備,艷絕京華。

他,是天下第一才子,才思敏捷,詩名冠絕天下。

是誰在唱:“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他不遠千里來到她的家鄉,假扮廟祝為她解籤,將題有詩詞的風箏放飛入她家,只為一賭美人芳容。

被他的心思與才情打動,她終於答應赴約,奈何他曹家的大軍就在那時攻入鄴城,城內大亂,二人終於無緣得見。

多年以後,他們是否會想,如果就這樣擦身而過,會不會,挺好,他還是他的才子,她仍做她的佳人。

只是,歷史沒有如果。

再見她時,她居然以他父親故友之女的身份成為府上的貴賓,那刻,他相信上天是眷顧他的。

他因她的到來而文思泉湧,靈感勃發,“美女妖且閑,採桑歧路間,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

”他欣賞她的美,他傾慕她的妖嬈風姿,但他對她的愛與欣賞沒有半絲的猥瑣與嬌柔,滿目的磊落光明;在府中的時光,他教她騎馬,他陪他撫琴下棋,他離府辦事時為防她無聊,給她留下二十一張花簽,囑她每天拆解一個;爲了讓飽受戰亂的災民過上安定的生活,他與她合力智懲奸商,幫助百姓重建家園。

他的才情,他的心思,他與她共同抱有的濟天下蒼生的抱負情懷終於讓她芳心付許。

一對才子佳人,一段金玉良緣,一切本該有個美滿的結束。

如果只有他們倆……可是,上天卻為這出戲安排了太多的配角,就像得知自己被賜婚曹操時,她對他說的:“可惜這世上不僅有你我,還有曹大人,還有你大哥,還有天下蒼生。

”是的,亂世不僅僅只有曹子建和甄宓,她甄宓早在進入曹府的那一刻,便註定是曹操到手的獵物,只是讓他沒想到的是,她耀眼奪目的美貌,她不讓鬚眉的胸襟與智慧,像太陽,灼燒著每個人的眼睛,他的是,大兒子曹丕也是,曹植更是。

不愧是亂世的梟雄,這位遲暮的英雄是自持而清醒的,他自知強佔甄宓只徒傷父子之情,對他以曹代漢的千秋大業百害而無一利,但他更知她的好,她的智慧與仁德風範必能助其子打理天下,捍衛他創下的萬事基業。

她,是他留給他繼承人一件最美的禮物。

他說:“子建仁厚賢良,若在太平盛世,必能成為一代賢君。

可是,現在是亂世,群雄并起,只有子桓這樣善於權謀機變,為大事不拘小節之人,才能成為開國聖主。

宓兒的夫君與這開國聖主,必只能為一人。

”她說:“我只不過是個普通女子,我想找的,只是一個與自己心意相通的人,與他比翼連枝,振翅高翔,這個人,只能時曹子建……”然而,這聲音就像那英花,在颯颯秋風中四處飄散,沒了聲影……終是“亂世桃花逐流水”,甄宓突然憶起初見曹丕時她對他說的話,誰曾想,一語成箴……

 5 ) 个人短见

然看到蔡少芬版的《洛神》,看了几集后没忍住连着追完了,感觉前中期的剧集反而让我感慨良多,最后几集感觉剧情走向部分还是略微让人失望,固然我也以为要因为时代和命运的局限性和必然性而产生这样的悲剧,但感觉即使是一模一样的悲剧的结局,其实在后期过程中编剧若是能更安排的巧妙一些或许是能更好的,当然我也暂时没有更好的想法,编剧已经很辛苦了,感谢编剧。

甄宓:几年前的剧,女主人设却比近些年部分电视剧的女主人设让人观感更好一些,女主是有智谋的,囿于时代的局限性能感受到甄宓虽拥有才华却依然无法自主命运的无奈,能感受到甄宓的胸怀的宽阔性,并非“圣母”,而是站在本剧甄宓的角度来看,确实是不值得同崔芣、郭嬛等人计较一些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甄宓是一个有大局观,难得的那个时代在思想方面算得上较为前流的女性,只可惜当被曹操赐婚曹丕后,终究还是没逃出一些“刻板”命运。

不过我想让甄宓勇敢的依仗自己的才智去独立生活在那样的乱世确实是困难的,退一步讲,她难以抛下她的母亲、大嫂、侄女、二哥等人没有后顾之忧的去施展才华,进一步讲,那样的乱世,一个四肢健全的男子尚且难求安稳度日,遑论她的家世、美貌、才华难免会让那个时代的一些男子都会想占有她,把她当作自己的所有物,而不是让甄宓真正拥有自己的生命,即使当她真的有家人的支持,不愿作为男子的依附勇于一人凭着才华去只为自己和家人求个安身立命,也没有多少人会愿意用正眼看她吧,甚至可能遭到种种掠夺和摧残,可哀、可叹。

郭嬛:刚开始的郭嬛私以为确实也是一个敢于和命运斗争的美好的姑娘,感觉TVB剧还是有点套路化,一开始和女主相伴的善良女配都会在中后期黑化变成女主的一大敌人,唉,有一点点失望,或许我想郭嬛这个人物还是可以再立体化的一些,她虽然不如甄宓,但或许又比那个时代的部分女子好一些了,她说她要记得靠自己。

在前中期,我愿意相信她确实是为女主尽心尽力的,也大胆的敢于追求自己喜欢的人(三公子),拒绝了以她的身份依然算高攀的二公子,有一点遗憾的是,或许她可以在意识到自己的喜欢的时候向甄宓坦白她也是喜欢三公子的(像大公子和三公子互相都坦白喜欢甄宓,即使大公子比三公子后一步意识到自己的心意,可由于这个时候甄宓亦未曾表露自己非常喜欢谁,于是大公子和三公子相约公平竞争,并约定一切决定后依然不损兄弟情,虽然最后还是不如人愿,但我想这时他们的做法无可指摘),自然我也认为曹植和甄宓却有神仙眷侣的意味,可是当郭嬛不清楚曹植真正心意的时候,她也能够去表露自己的心意是不会有错的,或许和甄宓袒露心迹后,她和甄宓都会拥有更多的主动权的,甄宓或许能更快明白自己心里对曹植的感情,但也同样愿意和郭嬛公平竞争(我并不想说甄宓就拱手相让),但我想可能甄宓会选择尽快让三人进行一场开诚布公的谈话?

那么或许命运会被改写。

不过还是清醒一点,这是剧情走向啊,哈哈哈,只是私自做个臆想罢了。

她追名逐利,在此夹带一句私货,是借用自大秦帝国某部剧里看到的“大争之世,多事之时;凡有血气,皆有争心”,具体原出处不敢确定,男子照样在乱世里追求功名利禄,所以她对名利的向往我认为不曾有错,只不过由于身处那样的社会结构,她似乎很难想到去和男子相争,而是依然把女子视为自己的强力竞争对手,甚至于在后期因为被名利蒙蔽了理智和良心,越过了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以至于落得如此下场。

刘惜惜:喜欢《惜花》一曲,感觉很有几分映照人一生的意味。

刘惜惜确实是一个令人惋惜的角色,我一直还想听到刘惜惜唱其他曲子,可惜居然就这么一首了。

崔芣:感觉也是有点tvb套路化的一个角色,前期和女主以及女主身边重要女配(郭嬛)为敌,然后和女主身边重要女配(郭嬛)当了一段时间朋友共同对付女主,突然又真的意识到的女主的善良和无私,然后和女主成为好朋友了。

郭嬛和崔芣这两个角色的套路化真的是让我想到了我的童年《宫心计》里的姚金玲和万宝贤,历史真是惊人的相似。

崔芣也是《洛神》一剧里时代的牺牲品无疑了。

看完感触比较深以及比较想吐槽的就是上面这些了,都是个人短见,容我在此手动狗头保命。

 6 ) 大时代下的小女子命运

(1)这部电视剧或许更多在于体现甄宓的为人,教化的意义似乎并不强。

例如在故事的结尾,虽然郭嬛被甄宓的儿子下令在死后要口塞糠糟,披发盖脸,但其仍然安度晚年,又如司马懿又如下一个曹操,最终篡魏。

当然,历史无法改写,编剧或许和我们一样也恨剧中的反派,但最终迫于历史,仍没有强行迎合观众的心理。

这是大历史剧无法避免的局限。

(2)曹植此人更像是个文人,而不是务实的治国者,其之感怀多于智慧,这样的人在乱世难有用武之地,倘非盛世,难有大成。

曹植在剧中的儿女情长太多,缺乏沉稳和冷静,无法在慌乱时绝地反击。

这注定了曹植必定一生不得志。

(3)曹丕争强好胜,但缺乏智慧。

在剧中,曹丕虽然总是能够绝地反击,随机应变,但其生性要强,因此内心狭隘,残酷冷血,缺乏仁爱之心。

这样的人正如曹操所言,适合做开国者,但不适合做长期治理国家之君。

但曹丕坚韧不拔,永不言败,值得学习。

(4)曹操虽有宏图大志,但过于注重大局,忽视其他布局,因此他虽然预见曹丕会篡汉,但由于一心想要曹丕实现其遗愿,以至急于求成,忽视其他对曹丕的制衡,最终导致失去制衡的曹丕羽翼丰满,反噬曹操。

再由于曹操鼓噪曹丕以不正当手段篡汉,实际上也为日后自己政权的倒台埋下祸根。

在曹丕篡汉后40年,司马炎也篡了曹魏政权。

可见,开启恶开始,就会有恶的循环。

(5)甄宓为人善良,宅心仁厚,足智多谋,但缺乏必要的锋利。

在剧中,甄宓是一个几乎完美的女性,她知书达理,足智多谋,胸怀天下,仁德善良,但她过于善良,以至好坏不分,对坏人过于仁慈,三番两次容忍坏人步步为营,终于自食恶果。

甄宓救郭嬛并非过错,但当郭本人逐渐异化为坏人时,甄宓三番五次容忍。

她以为世人都和她一样,但她把人性想得太美好。

一旦坏人一次两次怙恶不悛时,她就应该果断除之。

但遗憾的是,这些都没有做。

最终导致郭嬛此人日益强大,最终终于杀了甄宓。

足见,善良不能是无底线的,更不能是没有牙齿的。

当然,虽然正如我在一开始所言,虽然这部剧最大程度地尊重了历史,没有选择迎合观众强行更改结局,但我认为这部剧仍不失为一部好剧,当然其意义不是在于教化(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是从三国时期的一个女子为切入,让我等可以一窥三国那个时代的个人命运与整个大时代的关系。

剧中之人个个都是人杰,却仍无法摆脱时代之困,不能不令人唏嘘。

 7 ) 《洛神》:人如花飞 镜花水月

一直想抒文表情都打住,前人们的评论已经趋于完美,我已倍感词穷。

只今重读《淮南子》撩起花神翩若惊鸿,遗情想像,顾望怀愁。

不禁,情不禁浮想翩翩…… 一、初见:出水芙蓉 翩若惊鸿 “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

”曹家三公子曹植对媲美二乔的“俏甄宓”心仪已久,而大公子曹丕却嗤之以鼻,皆因红颜祸水。

窈窕淑女,君子好求。

曹植这位优游宴乐的贵公子,冒乱世之危,从许都特地来到邺城只为一睹芳容。

他透过风筝向她传达倾慕之情,聪明如她读到诗歌即猜出写诗之人乃曹植这位名满天下的才子。

爱情之美,即在于彼此心有灵犀一点通。

在风雨飘摇的邺城,甄宓惊鸿一瞥,翩然离去。

曹植在《洛神赋》中写道“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

”一个绝世美女在他笔下如一朵出水芙蓉从碧波中升起,随着波涛,轻悠悠、飘忽忽地来到岸边。

美人离去,怅然若失的曹植回到了许都,却未料从此魂索梦牵一生…… 二、再见:乱世水仙 绝世独立 别梦依依,再见时甄宓已凭卓越才华和过人胆识被接入曹府并被曹操尊为上宾。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曹植手执初见甄宓时赠给她的风筝怅惘,这是甄宓在绝境之中,她所救之待女郭儇冒险持此信物来求曹植搭救甄宓一家。

而他还未来得及施救,她却已被不忍对她下杀手的曹丕带入曹家。

这是不是命运一开始的铺排呢?

他在她命悬一线最关键的时刻没有赶到现场,没有机会上演英雄救美的绝佳剧情,所以在最后他也来迟一步,没有及时阻止她喝下那杯毒酒。

近水楼台先得月,曹植积极地为甄宓张罗一切。

而此时甄宓虽在曹家为客,却对自己的局势有着清晰的认识。

她小心翼翼地教导家人牢记“寄人蓠下”因有分寸,克已奉礼从不逾越半分。

尽管如此还是避免不了纷争,然这正是人生,人生在世,岂无是非?

一个拥有绝世容颜的女人如果只有华丽的外表那么只是花瓶,岂能赢得历史上著名“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的垂青与怜爱?

甄宓之所以是甄宓,就在于她不仅明眸若雪,而且知书达礼,更重要是内心豁达,品德高尚。

有才有貌已属难得,更何况有德乎?

她让“文韬武略,乱世英雄”的曹操与她惺惺相惜,让“自命清高,不近女色”的曹丕为她朝思暮想,更让“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曹植为她费尽心思。

三、初恋:彩蝶恋花 金风玉露 父子三人皆为卿狂,她为难而亦步亦趋。

思量再思量,她最终选定心中佳偶——那一位只关心她身体安康而多于关心她容貌的曹植。

触摸着曹植赠给她的玉镂金带枕,触手生温。

芳心暗许的她深信文武全才而心地仁厚的曹植是与她举案齐眉的“梁鸿”。

他们也确实心心相印,度过了一段琴瑟和谐的浪漫时光。

曹植在《洛神赋》深情地写道“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

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他从画卷之首翩然转身,手执折扇潇洒落于她面前,在众人注目之下向她求婚。

她持手巾羞涩地半掩面,却又对他嫣然一笑,那几乎是她一生中最美的一次笑容…… 倾城一笑倾倒了曹植,他才思如涌吟出了“和乐琴瑟,永赋衷情;愿为比翼,展翅高翔!

”当他执起甄宓的手深情地说,“宓儿,你这一生一世,就交给子建来照顾你,好吗?

”甄宓终于不再矜持含羞地点了点头。

那是《洛神》最美的一刻。

四、离合:如花美眷 似水流年美丽总是短暂的,青春爱情总不遂人意。

在世子之争中,性情中人的曹植终敌不过矫情造作的曹丕。

而他失去的不仅仅是世子之位,更失去了甄宓。

因为曹操认为甄宓的品行最适合许配给世子,强硬拆散了两情相悦的曹植和甄宓。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曹植与甄宓抛下所有私奔。

情义两难全,曹植与曹丕终兵刃相见。

甄宓为了保全曹植终下嫁曹丕,而曹植也不得不遵从父命娶了崔氏。

面对现实,曹植和甄宓都落泪了,我们说男人哭了,是因为他真的爱了;女人哭了,是因为她真的放弃了。

天意弄人,本已决心与妻子崔氏长相厮守的曹植却遭遇崔氏因“衣绣违制”而被曹操赐死。

多情不似无情苦,多情才子曹植哭自己愧为人夫,满腹经纶却写不出对妻子的悼词。

罗衣著破前香在,在这个时候,甄宓来到了他的身边,此时她已是他的大嫂。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她为他代笔抒写崔氏的悼文,他悲苦交集而泪流满面。

不多时他便要离开许都启程到封地,古时不似今日交通发达,别时容易见时难。

儿行千里母担忧,曹植辞行那一天,他的母亲卞夫人哭得肝肠寸断。

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甄宓心乱如麻,与曹植两相回望,禁不住泪眼哽咽。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曹植离开了从小成长的许都,带走了甄宓对他的深情和曹丕对他的怨恨。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五、决别:人如花飞 镜花水月转眼过了半生,岁月更换人间。

曹操逝世,曹丕继魏王位,不久称帝,甄宓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

旧恨常在,除之为快,曹丕借母之令迫甄宓写信骗得曹植来许都。

昔日出言为论,下笔成章的曹植,意志消沉而才思受阻,未见甄宓信中示警而欣然来朝,步入了曹丕的陷井。

曹丕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以“兄弟”为题作诗一首,并不准出现“兄弟”二字,否则处死。

眼见曹植苦思不得,甄宓忆起了青春年少曹植向她求婚时,曾因她嫣然一笑而即兴赋得好诗。

殿堂之上,已近中年的她颤抖地执起手中的水仙手巾,对着曹植含泪的嫣然一笑,这一笑是甄宓一生中最苦的一笑。

这一笑将她推上了绝路,但这一笑却唤回了曹植无穷的才思,他如诉如泣念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成诗,文采独步天下,情深意切,辛酸之情溢于言表。

闻者叹息,听者掩泪,曹丕忆起昔日“兄友弟恭”动了侧隐之心满脸泪痕…… 断烟离绪,多年未见千言万语未道尽却天人永隔。

甄宓殿堂上对曹植嫣然一笑,终成了她的催命符。

她平静地接受了曹丕赐的毒酒,沉思往事立残阳。

面对将失去的至爱,悲痛欲绝的曹植对曹丕叫道:“既然你这么不珍惜她,为什么当初还要娶她?

”爱一个人不一定要拥有,但拥有一个人就一定要好好的去爱她。

美人泪断人肠,甄宓最后深深地看了一眼曹植,带着无限的哀怨死在了曹丕怀中…… 六、追思: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最后,曹植抱着自他送甄宓那日起便没有离开过甄宓的玉镂金带枕告别许都。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当他泛舟洛水,忽见甄宓幻化成洛水神仙,白衣飘飘、笑靥如花、眼波柔情流动在水中央为他翩翩起舞……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他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感鄄赋》(即《洛神赋》)后随她投入了洛水……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后记:洛神转世,宓妃留枕,河伯强娶,后羿夺爱的神话流传于世,而甄宓与曹植的爱情故事众说纷纭,至今无结论。

淮南子、太平广记还在诉说着多情的陈思王曹植,李商隐也在《东阿王》感曹植“君王不得为天子,半为当时赋洛神。

” 千年以后,他和她已在历史的云烟中飘远。

留给我们的是无限的追思,可望而不可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8 ) 结束

戏就那样结束 涕泪看到剧终 我今天就只是做了这一件事剧中曹操说过一句 再深的伤痛 时间都能让它慢慢愈合很久很久没有接触电视剧 看完静卧很久 还是心痛不已 正如一网友的留言:真想改写历史!

古代的感情 仍然令我艳羡我已很久不看现代的东西 我已很久不对现代的东西动情心中永远存着一段感情 不管世事如何变迁 这种情怀 已很难拥有曹操死时 我想到死亡的命题两个人相处至老 总有一个要先行 那么剩下的那一个 如何面对这悲恸 如何面对之后漫长而寂静的余生 若我这一生 最终有幸得一人与我相伴相生 我可不可以自私地比他早死当子建开始想要与崔芣白头偕老 当甄宓定然地依偎在子桓身边 明白 也许两情相悦并不是生活必须的命题最后记得的一句:心慈则貌美其实生不在长 病痛有时 失意有时 悲哀有时 虽是短短20几年 已觉漫漫 时有感叹命运对我的戏弄人生有诸多无奈 愿有生之年做一个美好的女子

 9 ) 《洛神》:魏晋文学的简易读本

http://willowvision.ycool.com/post.1975280.html一句“乱世桃花逐水流”,加上千百年被人传说的“红颜薄命”,与江东大小乔并称三大美人的甄宓之命运,打自出生一刻起就有了定数。

果然,经过一场丈夫翻脸下手、二奶在旁帮凶的血淋淋的谋杀,甄后终于成为一缕长发覆面、米糠塞口的冤魂。

但文学史上,却为这位冤魂留下佳话——那就是她跟她的小叔子曹植的一段爱情。

真正的爱情是不识权贵的,而曹植的文学造诣以及气质的潇洒,都远在他流氓气的哥哥曹丕之上,再加之甄宓的倾城倾国貌,一出才子佳人的大戏就此上演。

TVB一早找到了这个“一女乱三曹”的买点所在,27集的中篇电视剧《洛神》虽是戏说,但也以一种现代人的独到方式让甄宓在世人心中留下印记。

往事一一化烟,甄后的花容月貌、心思慎密、大仁大义、德才兼备却通过一扇由电视剧打开的小窗,悄悄地传递。

做到如此的效果,自然不能忘记监制梅小青和众多编剧们的功劳。

电视剧最为我欣赏的,除了跌宕的情节,当中的古诗词以及各个事件的原型典故所流露出来的文化底蕴,也让人深感此剧幕后工作之用心。

电视以甄宓的梦境开篇,讲述了《山海经》中,河伯、后羿以及洛水之神宓妃三人的恩怨:宓妃嫁得的是年年娶新妻的河伯,因此就与其妻奔月的后羿有了同病相怜之感,二人生情,自然招来河伯的妒忌。

河伯后羿争斗不休,引得天帝插手,最后受罚被贬凡间的却是洛神。

甄宓的梦至此醒来,是为全剧的第一次点题。

而此处除了道出甄宓为洛神转世的传言外,更揭示了她今后命运的大体走向。

除此之外,编剧还安排了甄宓对《山海经》中的故事发表看法,控诉了洛神的委屈与无奈、天帝的不公以及河伯与后羿的软弱,终于算是突破了传统。

一个有独立之思想的女性形象呼之欲出。

水灯传情,是电视剧对于曹植的出众才华与浪漫情怀的第一次展现。

约会佳人来到廊桥水榭边,自己却“人未见,礼先行”, 让《美人篇》以水灯载着先行来到佳人面前。

美女妖且闲,采桑岐路间。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以上的《美人篇》虽为原诗的删节版,但删却删得有理。

首先,此诗是曹植后期的作品之一,与电视剧所想表达的事件的时间不合。

其次,按寻常理解,曹植作《美人篇》,意在用比兴、象征的手法,反映内心的怀才不遇的不平与哀怨。

而这一思想在删去的最后两句中显露得尤为明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

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相似的情况,在后续的故事中也有出现:曹植的表妹崔芣因嫉妒甄宓得表哥所作的《美人篇》,将他困在水榭里逼子建也为自己作一首能与之媲美的诗。

文思枯竭恍恍惚惚之时,忽见面前水上有一酷似甄宓的仙子翩然起舞,遂作出了《美女篇》: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加之删去的: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曹植把《九歌》中所谓“美人迟暮”的哀怨与汉乐府民歌的风格相结合,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和对有限生命的惋惜,浅显而雅丽。

较之曹丕比较单纯地模仿民歌的《燕歌行》一类,更富于个性,内涵也更为曲折丰富,耐人寻味。

类似的手法,描写这类似的情感,聪明的编剧避重就轻的剔去了其中的政治意味,却在不同时刻给剧情带来不小的推动。

因此对曹植的原诗做出删节,对剧情的发展仍是百利而少害的——至少,甄宓飘然若仙的风骨,曹子建的满腔爱慕万丈才情都通过一首有删减的古诗刻画得淋漓,岂非妙事。

而既然一早就说明了电视剧所讲的“故事纯属虚构”,并非真正的历史书文学史,那么又何必拘泥于细节呢?

在另一方面,《洛神》中的人物个个都是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因此除了加入了人物本身所作的诗词歌赋以追求故事的真实度之外,剧中的重大情节大多以《三国演义》、《三国志》、《世说新语》等名作的记载作为蓝本。

譬如曹植的七步诗,又如杨修的“鸡肋事件”,再如曹娥碑的“绝妙好辞”的字谜,一一都来源于各式的文学读本,编剧在此基础上更加以与剧情相关的润色,为故事再添一份真实感的同时更添了新意。

比较出彩的改动莫过于歌姬刘惜惜这个角色的加入。

与别的情节一样,她也是有原型的。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忿狷第三十一》中有如此一篇:魏武有一妓,声最清高,而情性酷恶。

欲杀则爱才,欲置则不堪。

于是选百人一时俱教。

少时,还有一人声及之,便杀恶性者。

此篇短文延续了《世说》一贯的风格,短小却精彩。

但歌姬的形象描绘却因为不够翔实而显得不太真实,她为何会对曹操情性酷恶?

她是怎样的情性酷恶?

文中均未交待,又框架却又有发展空间,这都为一个新人物的塑造提供了条件。

剧中歌姬刘惜惜作为卞夫人向王夫人挑战的筹码出现,未见其人,她天籁般的歌声就已令司空府上下的所有人——当然包括曹操为之折服。

她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管他人的看法,只将唱出最美妙的歌诗做自己的全部。

然而白璧也有微瑕,刘姬天生有哮喘顽疾,因此不能天天为曹操长时间歌唱,但为了保持自己歌喉在曹操心目中的完美形象,她并没有把这一秘密告诉这位司空大人。

刘惜惜的结果还是没有逃出《世说》上的命运,她的地位最终为王夫人的侍婢所替代,而编剧更是为曹操想了一个看似仁慈,实则更为残忍的处置刘姬的手段:赐哑药。

“人如花飞云如短歌”,一语成谶。

只可惜曹操不是惜花之人。

失去了引以为傲的歌喉,就是失去了赖以为生的天赋,刘惜惜就再不是刘惜惜。

依然是太透彻的女子,所以选择了死亡。

刘姬与甄宓,都是红尘俗世里高洁的女子,只是,刘姬是出世的,甄宓是入世的,换作是甄宓失去了众人称道的绝世美貌,是断然不会选择结束自己生命的。

甄宓说的好,“惜惜姐姐不能唱了,就让宓儿为你唱。

”但刘姬有刘姬的骄傲和尊严,失去这些,她生不如死。

哀痛于刘姬,却又不得不佩服编剧的独具匠心。

纵观整部《洛神》,它既涵盖了《山海经》、《诗经》等著作的精妙,又包括了魏晋才子们的建安风骨,看来,它实在是因为其中深厚的文化底蕴才做到不凡的光芒万丈,简直可以算是一本魏晋文学的简易读本。

而笔者在此限于篇幅与文笔的限制实在无法将其中的所有一一展现,唯有诚邀各位看官移步一品《洛神》这算不上视觉盛宴,却一定是精致的家常便饭。

 10 ) TVB洛神台词(转载)

南有大小乔,河北甄宓俏!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止。

甄宓:*善人者,人亦善之。

*民情放之四海,人皆有之。

*众星何历历,点点入长梦。

*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

*徒善不得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女箴》:人有纤微之过,戒之在省,恭敬执勤,勿羡勿妒,修身莫若敬。

*人忠而能仁,则国德彰。

*不妄求,则心安;不妄作,则身安。

*行仁则有爱,怀爱亦生仁。

*为夫妻者,义以和亲,恩以好合。

*为七步诗作劝:兄须爱其弟,弟必敬其兄;勿以纤毫事,伤此骨肉情。

*甄宓对郭女王:心慈则貌美,心恶则貌丑。

*甄宓对曹丕:为夫妻者,义以和亲,恩以好合。

你存心欺骗于我,是失义,为司马懿斥怒于我,是恩断,你我夫妻情已尽,今后,你好自为知。

子建对甄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自从心中至爱离开子建,就带走了我一点灵犀,也带走了我无穷的智慧。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

*琴已断,曲难终(惜惜临死时)*哀莫大于心死。

*此生虽有尽,恨似影随身。

*人如花飞,云如短歌,谁曾爱我,时而风光,时而坎坷,谁怜惜一个我,镜花岁月,没法断绝……*飘零逢似水,自有惜花人。

*新君痛恨,往昔全非,怀念手足,怜弟寂寞,归藩承命,当释解,难保平安。

*子建对子桓说:我和宓儿一见如故、再见倾心,早已是两情相愿、三生情定。

*时移势异,我们都身不由己。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甄宓是洛神的转世,因为天帝认为是洛嫔妄动情心而贬她下凡间饱受人间的苦楚。

这首诗一语道破了人生的无奈和轮回之苦。

寒来暑经春复冬,看得浮生总是空。

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

官也空,侯也空,尽是苦债恨无穷。

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

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蜜月期》短评

看了好几次,都没看进去....

9分钟前
  • 碧海蓝天
  • 较差

看到开始变成后宫戏就不想看了 前期的曹丕蛮招好的

13分钟前
  • 伤心糖居士
  • 还行

两星半吧

17分钟前
  • ,Escape
  • 较差

蔡少芬超级美

20分钟前
  • 常娥氏
  • 还行

很久以前电视播的时候就看过。除了林韦辰之外的男角都欣赏不来。港剧从陈豪开始真没什么吸引人的演员了。

25分钟前
  • Lana
  • 还行

这么多年,我终于认了阿moX马仔。

30分钟前
  • 萤火虫子
  • 推荐

鉴婊专家陈豪的登场 蔡少芬早期真的敲好看(18.6.15.19:05)二刷忽觉甄嬛名字是不是就是来自于这部甄宓郭嬛 难怪憎恶郭嬛 和安陵容一丘之貉(21.2.21)

32分钟前
  • 我是直的
  • 还行

编剧的学习材料之一。TVB写坏人总要留点“可恨又可怜”命运造化的因由,不过这一部处理比较粗糙,不及《创世纪》两部。子桓典型家暴男。

37分钟前
  • 〔药片〕
  • 还行

不但狗血而且没什么张力……核心重点不对头

38分钟前
  • 丑四酩酊
  • 还行

The scene of "7 steps poem" was very touching. Execellent performance.

43分钟前
  • Mr Electron
  • 推荐

结局里有了白发的曹植说宓儿来接引子建,再也无人可以分开我们,我当年哭得稀里哗啦。

44分钟前
  • 秋天的黛西
  • 推荐

现在看老剧似乎总是那些套路情节,然而七步诗一出,情感顿时喷薄而出,泪湿双眼啊。。。。。。蔡少芬艳光四射,眼波流转,演技非凡啊

46分钟前
  • 白白
  • 推荐

作为一个丕少控,本剧把劳资的雷点踩得一个不漏……洛神你妹!知己你妹!

50分钟前
  • 埃莉
  • 较差

蔡少芬其实还真是个美人

55分钟前
  • 林微凉
  • 还行

原来TVB的狗血偶像剧台词一点不比台剧收敛,同样令人呕个翻天覆地……

60分钟前
  • 氧气
  • 还行

故事大概是知道的。但是ada只看扮相,就很美很美了。

1小时前
  • 熙熙小可爱
  • 推荐

整部剧只说明了一个道理——勉强没幸福!!纵观全剧,最美好的时刻绝对是甄宓、曹植、刘姬、杨主簿和文若五个人在小酒馆里把酒谈天的晚上.......

1小时前
  • 晖甩鸡毛
  • 还行

甄宓实在是有情有义深明事理,当年看ada和马浚伟的七步戏还感动到快哭

1小时前
  • hilly
  • 推荐

就因为这部剧,彻底喜欢上Ada!

1小时前
  • 酸辣小星星
  • 力荐

太离谱了

1小时前
  • 樱花拉面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