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厨神》的开场,老戏骨张铮利落地操持厨艺,切菜,炖汤,蒸鱼,一系列的镜头,如行云流水,让我想起了李安导演父子三部曲的完结篇《饮食男女》里,郎雄老爷子的戏来。
画面里,菜色香味俱全,特别是那股浓浓的家常味道,令人食欲大开。
而这,大概也是一部有关美食的电影,最基本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同时也发现一个问题,华语美食电影,往往都跟竞赛有关,从《金玉满堂》、《食神》以来,都是如此,大概是为了加强电影的情节性和冲突感,否则,通篇下来都是做菜的电影,除了把观众看得越来越饿,就没别的作用了。
所以《花样厨神》也不能例外,但是用祖孙三代厨师,特别是十几年未曾谋面的父子对决做菜,以及在最后一场比试中,冰释前嫌的做法,并且用家常菜打败了一大桌美味佳肴的做法,倒是很有些意思,也更符合传统中国家庭伦理,以及美食之于中国人,先天的黏合作用。
此外,作为一部韩国导演创作,全国际班底制作的电影,《花样厨神》在审美情趣上也完全不同于国人。
比如影片中一晗首次来到上海参加比赛,镜头就跟随着他在街巷、市场中穿行,把小摊贩灶台上的锅气和生活况味都拍得栩栩如生,而这些镜头,大概是华语导演,特别是中国内地导演最不喜欢使用的,这无所谓好坏,只是心态不同而已。
毕竟《花样厨神》整部戏讲的其实就是家常、家的味道这些市井小民的故事。
所以更多烟火气,更多的家长里短,才是最适合这部戏的感觉。
不过稍微可惜一点的是,作为一部全程用英语表演的电影,貌似在国内上映时只能听到国配版,对于演员的表演,多少是有些损失的。
刘宪华最初被国内观众熟悉,是在东方卫视《花样姐姐》第二季里的插科打诨形象,《花样厨神》这个片名大概也是为了更贴近他给观众留下的印象。
不过这一点倒是没错,在电影里的刘宪华,娃娃脸,清瘦但是倔强的脸,干净清澈的眼神,整个状态都称得上“花样”。
特别是在面对着杨紫琼、黄经汉、张铮这些老戏骨时,依然一点不露怯,表现上佳。
所谓美食,对于中国人而言,绝对不仅仅只代表华丽的食材,令人眼花缭乱的烹饪技法,或是最终呈现的美轮美奂的装盘,口感等等。
真正的美食,往往只是一种熟悉的味道,来自家的味道,饱含着情感寄托的味道。
而所谓的成功,则往往与这一点相互背离,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我们背井离乡,甚至远渡重洋,渐渐的忽略了家庭,忽略了亲情,而当多年之后,还能让我们再回忆起那久违情感的,也只能是一道熟悉的家常菜,和悔不当初的决定。
幸好,在《花样厨神》里,这一切都得到了弥补,祖孙三代终于团聚,而成功也不再与团圆背道而驰。
似乎很久都没有看过“食神系”的电影了,想当年《食神》、《满汉全席》、《饮食男女》等等以美食为笔绘人间百态,各有风姿,当然,近年来的《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系列,则是将美食从传奇又落在了发掘和传承上,更多的是在讲述美食背后的故事,而今一部《花样厨神》电影,则是把美食进阶和人生成长分为了两条并行的线,对于小鲜肉主人公一晗而言,一边是去参加美食大赛希望有所斩获,一边是在亲情的流离失所中不断寻回,伴随着氤氲的各类食材香气,人间之爱也是会浓到化不开的情深意重。
《花样厨神》由杨紫琼、黄经汉和刘宪华共同主演,其中小鲜肉刘宪华扮演的一晗,是一个不顾爷爷反对,一心要为自己正名的厨艺天才少年,从冒名顶替进入厨艺比赛开始,他便开启了一场匪夷所思却又精彩连连的美食大冒险,相对于之前的“食神系”电影更多的是呈现传统中国味的色香味俱全,《花样厨神》则是拿着“花样”大做文章,给观众带来异彩纷呈的美食竞技,首场入围赛,便是看似简单实则非常考验厨师功底的煎蛋卷,而后的比赛无论是指定食材、规定时间,还是任意发挥,都给了厨师足够的自由度,这或许是现代更加崇尚个人意志与天性释放的表现。
其实类似一晗的少年奋起,都足够热血和燃,影片会让人想起当年的美食系动画片《中华小当家》,那也是一个执着于美食的少年,在人生和人间游历的故事,当然,类似的故事,我们还能联想到《七龙珠》、《圣斗士星矢》等等,这些热血的少年们,用自己超乎常人的悟性和毅力,一步步攀登上人生的一个又一个巅峰,对于观众而言,这是典型的正太养成系,当然,这个正太厨神,也确实足够花样,不仅在影片中花样迭出、奇招不断,而且现实中的刘宪华,也是天之骄子小鲜肉,出生于加拿大,就读于伯克利音乐学院,韩国男子组合Super Junior-M成员,也曾在东方卫视《花样姐姐》中刷爆关注度,是名副其实的花样小美男。
当然,《花样厨神》中又何止有花样美男,这里还有杨紫琼扮演的御姐怡珊,作为一名资深的电视制作人,她对美食有着天生的敏感,也对人生有着独特的感悟,因此为了寻找新厨神,才创办了“国际食神争霸赛”,而这项活动,又暗藏着让新旧两代食神争霸的玄机,由黄经汉饰演的,同样被怡珊所发掘的国际厨神翰伟,则是片中的固有权威所在,虽然厨艺精湛,但出现在公众面前的这位食界大佬,却是和蔼可亲、温文尔雅的绅士大叔,如此看来,美食的最高境界,不仅仅是色香味的修炼,更是品德与气质的相生相伴。
回望《花样厨神》,有美食,有真情,美食即便做到花团锦簇、万紫千红,却也难抵人间七情六欲的纷扰离合,影片故事的最终指向,还是落于一晗人生的圆满,这是一个天之骄子,天生的对食材的敏感程度,对食物的料理能力,已经让人艳羡,而 他在人生路上攀登的追求,更让人心酸、悸动,那是与美食的追求一脉相承的“色、香、味”之美,但因为其中是最为 复杂的恩怨情欲,所以呈现出比美食顶端的“满汉全席”更要复杂和多样的成长味道,这种味道,也只有这些情感的“始作俑者”人类,才可以感受得到。
一场厨师的选秀节目:有故事的选手,海选,晋级,组队PK,组内纠纷撕逼,组员和好再创佳绩,半决赛小煽情,临阵退赛,回归赛场,总决赛大煽情。
全是选秀节目的套路,估计超女和快男的导演看到这部电影,也该蠢蠢欲动了,毕竟有十年的选秀经历。
电影的很多宣传软文就是打的家的味道和亲情的力量,要么就是用心烹饪的食物味道是最美味的。
一点煽情是感动,煽的太多就变味了,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不喜欢选秀节目的原因,都是眼泪里泡出来的。
剧情:厨师选秀综艺节目,拍摄:美食记录节目
7.5分,豆瓣评分三颗星是从电影角度对这个本质上还是电影的作品的打分,而7.5分是我情感上被打动后的评价,就和整部电影一样割裂,我可以说这个题材非常的迪士尼合家欢,因此如果拍成一部动画片说不定会非常的合适,美食和二维动画真的很搭。
我是在CCTV6和家人一起看的,说实话一开始我是很反感和厌烦这样一部电影的,这里也先开始吐槽,首先剧情上的硬伤太多可以不用一一来说,其次这是一部大部分发生在中国上海的电影,我想问如果不说这是上海或者不是看到经典的出租车,有什么对于上海风貌的展现?
对于我这个生长在中国的观众看充满了刻板的中国元素。
第二原则上来说电影也展现了挺多的美食,但是可以说美食不诱人也没有我想看到得到一个真正的大厨是怎么吧一大堆食材变成一桌让人垂涎欲滴的盛宴,此外除了个别名词松露什么的,对于我这样的社会底层也就听过,到底大厨行业有什么不同,大厨和我妈我老婆做菜有什么不一样,就大把人民币就可以买来什么泰国还是哪里山洞里的什么食材了吗,还是表面的刻意的,所以说这部电影里面就没有什么美食,包括结尾的确特别煽情但是父亲到底做了十五道什么大餐,我一个也没看清,甚至儿子炒的青菜我也没看清,换句话说换成程序员,金融分析师,或者别的挖掘机驾驶员也能成立。
第三作为一个发生在中国的世界性厨艺,还是为了突出所谓的亚洲美食的一个节目,除了那个澳大利亚工具人说要入乡随俗,说说口号以外,有什么亚洲特色美食,从头到尾就是炒面刻板到极致的华人餐馆印象,包的饺子和包子也没有东方的情怀,都是工具而已,所以也证明了这是一个想好了内核再一层层包装的电影。
第四对于职业事业的热爱,其实很好的一个主题脉络是家庭和事业的矛盾,这是我们普通老百姓会遇到的,正如爷爷说的爸爸不是为了美食而离开的是为了钱,我看电影也没有提这事,到了最后杨紫琼一行在吃大餐,我看到的是爸爸还真的为了钱,只有提现真正对职业热爱才能真正展现出矛盾,没有热爱也没有冲突,这是这类拍给海外华人的电影的一贯的问题所在。
前面也说了我很喜欢这部电影,甚至我妈在没有看前面剧情,只看了最后一幕父子互相做菜就被感动到流泪,不管前面吐槽的职业的这些问题多大,电影内涵的情绪是很饱满的,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反派,所谓有点反派气质的大厨身上体现出了真正厨神该有的专业性,温柔的把一个还挺悲剧的家庭故事,有了一个不错的收尾,我不是厨神甚至不会做饭,但是我是一个儿子甚至不太称职的儿子,所以我能共情我很感动,我能感受到那种情绪。
另一层看这是一部华人无国界的电影,说实话这样的电影受众是海外的华人,他们不是中国人但是相同的留着中华名族的血脉,我能感受到一种说着不同语言有些不同文化的华人,有中国的有新加坡的有伦敦的甚至是法国的,占据着各个阶层,真正融入了西方社会,对我而言不是民族原教旨主义,这样的表现反而合我的口味,不同的国家留着相同的血,真正的开花散叶也挺好不是吗。
这样一部电影存在就有意义,哪怕是老生常谈的循循善诱的劝人向善,还是始终如一对家庭的不放弃,最终回归了家庭,至少在普世价值框架下完成大团圆,同样我不喜欢是那种精英气质的,通过努力实现美国梦的核心,洗脑感太强,毕竟我一颗韭菜有什么资格实现美国梦呢?
Final Recipe,花样厨神真的是一部很棒的电影。
由Henry刘宪华扮演的一晗,经过一步一步的不懈努力,披荆斩棘,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追梦的过程必然心酸,家人的不理解,内心偶尔响起的退堂鼓,父亲不在身边的小小阴影,但这些都没能影响坚持梦想的一晗,影片非常励志,杨紫琼老师更将一个伯乐形象诠释的淋漓尽致,还有Henry与黄经汉老师的父子情,简单的几句,流露出暖暖的温情,一切尽在不言中。
❤️❤️❤️我印象深刻的一段是王奶奶与医生面对面,和一晗打电话,王奶奶一直夸浩爷爷身体好,还能和自己吵架,但事实并非如此,浩爷爷的时日不多,王奶奶忍着悲痛,来告诉一晗放心应赛,不让一晗担心。
善意的谎言,透露出的是家人对子女的爱,落泪一次。
纵观这部电影,它的情节不拖沓,对白没有多余,几乎没有电影中常见的广告植入,一切都显得很和谐,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我很喜欢它的情感体现,很柔和,很温暖,也很感人,没有那种惊天动地,而是慢慢的流露出,最后给人强烈的印象,有突然想要给父母打电话的冲动,暖心。
影片中还吸引我的就是琳琅满目的美食和略显搞笑的情节,着实把我看饿了,看笑了。
最开始,我以为这就是一部讲述做饭的电影,觉得很常见的情节,但没想到它既有笑点也有泪点。
当听到一晗说“烹饪就像音乐,我想要创造出独一无二的美食”时,气氛就很轻松愉快,也透露出一晗的梦想,和为梦想奋斗的决心。
这也和片中插曲Good Life的曲调映和,非常积极向上,阳光。
看到最后,决赛的时候,被情节牵动的我已经完全不在乎输赢,亲情才是最重要,最美好的,也是到这会儿,父子相认的时候,我激动的二次落泪了,很感人,很受益。
我不太喜欢对比,个人认为每部电影都有它独特的魅力,这部电影的魅力在于励志的少年与家人间的亲情,所以真的很值得一看❤️❤️❤️
评电影《花样厨神》竹叶杯中万里溪山闲送缘,杏花村里一帘风月独飘香。
一场味蕾跳动的电影,《花样厨神》用一种韩式风情讲述一家小小饭馆诞生出两位厨神离别多年家人的,因一场比赛的团聚。
,用一场父子的厨艺打拼讲述家的味道,但同是是讲述家庭的《饮食男女》相差甚远,简单的剧情,简单的矛盾挫折,最后迎来一场完美的团员大结局。
只有家的味道是让我们最亲切,让我们最温暖最有回忆的味道,珍惜每一次家里的味道,有些味道可能只停留在童年中,如能用自己的厨艺再现当年的味道并加以创新这不得不说也是一种继承,祖孙三代的味道汇成一道爱的面,父亲的爱创出十五道与儿子分离十五年的不舍,也许正是与儿子的分离,翰伟才能走到今天的厨神。
可剧情的简单套路,韩国导演的对中国“家”的味道的假意理解让这部电影根本没有中国味儿,电影中的感觉貌似只是为“聚”而剧。
一个十八岁的少年来到上海只是为了上海参加节目就见到本以为是抛弃自己的商人爸爸,未免太过简单了,接下来的翰伟在节目中的过于关注一晗,翰伟和一晗在菜市场相遇讨论刀伤的偏方,无处不透露哦出他们的父子关系,在剧中三分之二处还插入一段翰伟与自己老爸的发生矛盾的原因,这是告诉完他们是父子之后的又一次强调吗?
并在这里再次重复李怡珊,翰伟,浩大厨,一晗之间的关系,未免过于拖沓。
那么在一晗参与这次节目太过于顺利,做菜中途断火,锅爆炸爆出一份爱情,简单的解决问题又很顺利已最佳资格进入下一句比赛,只特写嘴和眼神的来描写菜的味道,来告诉我们一晗确实是一个花一样年龄的厨神。
再加上并没有太大介绍权威的评委给予他无数的好评,再一次告诉大家这是一个完美的大家结局,欢快的开头,欢快的音乐,美满的结尾。
可这种比较重的家的味道的题材未免有些过轻浮,也看出韩国导演并没有理解中国饮食文化,而只是为了在中国捞金。
这到底是舌尖上的中国还是韩国上的舌尖,这就是中国情、韩国风的花样。
中国情不是花样,是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是中国对家人爱的一中表达,只有用心做出来的菜才是花一样温馨的味道。
朋友拉我去的电影院,老实讲剧情很容易猜到,但是这并不影响我观看这部电影。
特别是最后决赛的时候,那一幕有点感人,忽然让我想起我的奶奶,怀念她的味道,所以电影散场回家的路上买了一碗炒面吃。
亲情和家,无论再怎么换汤不换药,依然是最朴实得能打动人心的地方,特别是当那些我们曾不懂得珍惜的人有一天离我们远去后,再去看这样的电影,总是很容易被感动到。
里面的男主角,长得比较干净和青春阳光。
据说里面的歌就是他唱的,音色很好,特意搜了一些他的事迹,发现,他小小年纪,却并不像他外表展现的那样无忧无虑,反而经历了很多,很难相信,经历了那些事情,他依然能表现的这样乐观。
有一种预感,这个男孩会给人们带来一个不一样的东西!
当然,影片也不是特别完美,有很多细节其实还可以再细化一点,电影时长可以更长一点,把美食的部分再加强一下,里面的中国的元素布景还是挺漂亮的,这是一幕比较适合大过年的,全家集齐,一起去影院观看的电影。
虽然在眼下各类美食综艺遍地开花,还是希望能有一位优秀的导演能导出一部更深入展现中华美食的电影。
文/满囤儿一直以来我们认为美食的打造,一定要严格地选取食材,并用非常严谨的火候掌握、配料调制等技艺来烹调才可。
然而这部《花样厨神》却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小伙子。
他不仅在比赛中可以出奇制胜,更在很小的时候就凭借天生的嗅觉天赋,随意选取食材,“指挥”父亲做出了绝味。
这不免让人惊奇,难道随意而来的食材,也可以做出美味吗?
是不是有点儿太YY啦?
显然不是,正如片中所传递出的信念,尽管食材随意、所烹饪的食物也比较传统,但是用心其中,就会有创新、有情感。
一碗食材随意的面,在用心的烹饪下,就带上了跨越十五年的家的味道。
和片中的美食一样,《花样厨神》是一个国际电影人的大集合。
它的班底搭配看上去比片中的食材更加随意。
导演金镇娥生于首尔,留学美国加州艺术学院专攻电影。
他的处女作竟然是一部记录自己和厌食症作斗争的纪录片。
可见他和美食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独特纽带。
女一号杨紫琼是本片最为观众所熟悉的面孔。
她的一生足迹里,包括马来西亚、英国、澳大利亚、香港等等,标准的、真正的国际范儿华人女星。
男一号Henry刘宪华的背景更是令人咋舌。
年纪轻轻的他出生于加拿大,就读于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以韩国Super Junior-M成员的身份出道,并在内地出演真人秀圈粉无数。
他二十来年走过的地理面积,怕是许多人一辈子都完成不了吧。
男二号更是一名熟悉的陌生人。
这个叫黄经汉的新加坡人你可能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你绝对脸熟。
《蝙蝠侠:黑暗骑士》、《2012》、《传染病》、《美国队长2》、《独立日:卷土重来》这些好莱坞大片里,他都是作为华人面孔登场滴。
综合这些主创的背景,再加上本片的故事发生地里,比赛部分集中在上海,主角的家在新加坡,他们做的菜也大部分都是中餐,于是一道比“三五”更难的题目出现了。
谁能告诉我,《花样厨神》到底是哪国电影?
^_^ 其实这不过是娱乐一下罢了。
面对如此好看的电影,谁会较真这种问题;就像面对愉悦了味蕾的美食,片中无论来自哪个国家的评委,都会给出同样的高分一样。
不同背景的电影人,就是一部电影的不同食材,虽然看上去似乎有些杂乱,但是只要统领得当,就会发挥意想不到的效应。
《花样厨神》不仅片中的美食做的好,电影这道菜同样做得够用心。
诸位主创不是在理念上碰撞,而是在理念上融合。
韩国电影镜头的唯美、东南亚电影人对家的眷恋、欧美电影人对节奏和大众审美的把握,都在这部电影中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
当片中那块被故意“烤焦”的牛肉被切开,随意外表中被用心裹藏着的鲜嫩一下跃入了观众的眼帘。
相信你们会和我一样下意识地发出“哇哦”的慨叹。
“食、色,性也。
”人的生活离不开食和色,无论做什么事,吃饭是第一要务,没有力气怎么干活?
特别是中国人/华人,对吃的方面更为讲究,中国菜系在制作工艺上的考究,以及对于色香味俱全的认真态度,是世界上很多美食都难以抗衡的,我们对吃真的是太认真了。
现在,这部有关吃的电影《花样厨神》上映,再一次引发中国菜和亲情之间的故事。
做菜的是人,那么是人就会有故事。
在《花样厨神》中, 年轻人一晗(刘宪华饰)为了挽救爷爷的餐馆,自愿报名参加新一届的“国际食神争霸赛”,如果他能够过关斩将,除了获得百万元的奖金,还能让他们餐馆出名,真是一举两得,但很显然,很多厉害的厨师都参加到了这个比赛当中。
举办这场食神大赛的是电视制作人怡珊(杨紫琼饰),她作为美食界泰斗,曾在15年前成功挖掘陈翰伟(黄经汉饰)成为一代厨神,如今为了找寻新一代厨神,就以百万奖金来吸引各路厨师高手来参赛。
影片中最先吸引人的还是各类美食,红烧肉、炒大虾、拉面、清蒸鱼,这些平时能吃到的家常菜在片中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同样的食材,放到不一样厨艺人的手中,就是会出现精品和糟粕的区别。
看到这些一流的厨师烹饪的美食,真的不想在下厨了,因为我做的菜肴完全没有片中的美感。
美食其实就是有关人生百味,中国人在吃饭做菜上面投入了很深的感情,所以每道菜里面都会有自己的故事。
一晗是天才级别的厨师,他和爷爷,还有他爸爸之间也有感人的故事。
与其说这是一次食神争霸,倒不如说是一场寻亲之旅。
《花样厨神》并不是华语片中唯一的美食电影,但实际上华语片有关吃的电影拍的还是太少。
主要还是因为这样的故事难拍,美食和人生相关,厨师和食客的相遇,因为一道菜肴而有了接触,厨师用心做菜,食客用心品尝,这就是一种交流。
《花样厨神》说的是美食的故事,其实也是人生的故事。
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拍了不少美食电影,但美食电影有一道门槛,那就是观众至少吃过影片中大概涉及的美食。
就好像外国人看《花样厨神》,至少吃过中国菜,这样就更能体会片中人们对于美食的喜爱。
不可否认,华人遍布全世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菜肴也需要革新。
单单是在北京,就有各种对传统菜系的时尚包装,牛蛙、烤鱼、麻辣小龙虾都有十几种吃法,这也不得不佩服国人的创造力,《花样厨神》其实也展现了中国菜在全世界的不断发展,看这部电影,看到的不仅仅是美食,也是人生百味。
崔汀/文
如果你远在他乡 不妨让在家乡的父母亲人们去看吧 科学上讲味觉和嗅觉是会让人有最深刻的记忆,的确是这样,小时候妈妈给我做过很多好吃的菜 我自己也学着会做了 现在长大后 很少回家 每当想起妈妈,就自己做喜欢吃的菜 就像妈妈在身边,尝到了妈妈做的菜一样,影片主旨主要围绕的是亲情,传统,不要忘本,世界上对你最好的永远是父母,要尽可能的多陪他们,有时间可以多学学妈妈做的菜 以后想了 做给自己吃
意料之中 还有点温情
刘宪华很嫩,配音很烂,演技一般,剧情破烂不堪,就算有杨紫琼也没什么能力力缆狂澜,中韩合拍的又一失败案例
那个配音呀,真是烂到家了。
哎呦喂~韩国人拍的英语片讲中国人故事。
主要人物生气的时候突然就开始说中文了!
我看的这个版本居然是地道的翻译腔
虽然在上海拍的,但是还是披着韩国的壳子
都是华人面孔演绎的外国风格电影,还是90年代的外国风格
henry还是很可爱滴。。
刘宪华有过这样乖巧的美少年形象啊。
刘宪华年轻的时候怎么跟现在长得这么不一样,还有这父母抛弃儿子的亲情戏码真的是屡试不爽
配音听着超级难受啊
我看到了决战食神的影子
美食 励志电影
亲情和食物总是有联系的,温情,亲情,家的食物,影片最后的结尾也不错,
做的菜很好吃的样子。配音翻译腔,让人出戏。
2.26晚 cctv6,最后煽情有点老套,但最近正好学做菜,有点感触
糟糕的翻译腔配音让我完全看不下去剧情
套路深得不行 但是故事流畅完整 三观也没啥问题 所以就勉强过关 可惜配音太译制腔 好多句子听起来太搞笑 Henry本人真是会撩 合照不仅要自己掌镜还要自己选滤镜
这么难看到底为什么杨紫琼要演它?为什么我要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