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一部比较写实的美国电影,也能反映一些美国的制度和很多美国人的生活状态。
只是在总统大选的身后,那个团队的力量是我们无法想象到的。
可折射出了人的很多面,活得简单、真诚、颓废、虚伪,哪怕是为了达到目的的不择手段,都是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小孩的表演挺精彩,只是觉得担负了太多与她面庞不相符的压力和不该有的成熟。
不太明白为什么定义成喜剧。
不过,如果是对美语感兴趣的人,这倒是一部很好的听力和积累词汇的电影,发音十分的纯正,保存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代社会的很多机械和大规模生产,都让个体变得前无史例地渺小。
你的一举一动都极端地无足轻重。
因为你知道,在这个膨胀的世界里,你只是如此不值一提的五十亿分之一。
而全世界的关注焦点其实少得可怜。
没有什么惊世骇俗之品性的你,只能继续忍受卑微、平凡的自己。
而在《关键投票》里,却给我们搭建了一个如此逼真而诱人的场景:你可以决定美国的未来。
选举权的重要真正地凸显了出来,当你手上的一票会决定下一届总统的人选并会被写入历史的时候,你是否感觉到了手上沉甸甸的重量?
关于公平,关于人道关怀,关于未来,一些遥远的词汇似乎渐渐让你看到清晰的面孔,他们开始向你提出种种要求,你会如何表现?
这部电影最大的看点就在于,主角Bud是一个游手好闲,毫无责任感的家伙(当然,他对自己的女儿还是不错的)。
当这样的一个“白痴”拿到这张奇迹般的选票时,这张选票给他带来的改变也最为感人。
当“公民权利”这种天真的词语已经失去魅力,当我们天天被告知”美国的民主是虚假的”的时候,这部电影,让我们有一瞬间感到,这个选择,有时还是挺……重要的,有时候,关于责任,我们是否也要学会承担?
大选投票日,墨西哥州的一个投票站,打扫卫生的老太太不小心碰掉了插头,又马上插回去。
她绝对没有想到,她这一不小心,不但使投票站断了一下电,还让整个美国政治陷入短暂的黑暗之中,从而改变了许许多多人的生活,甚至命运。
巴德是蛋品包装工,真正的政治不粘锅,坚决不相信参加投票对于自己有任何意义。
此人毫无心志,混混沌沌,上班经常迟到,开小差,甚至经常旷工。
大选日,在这举国沸腾的日子,他被免职了。
无比愤怒啊,他认为都是该死的墨西哥人,才是他失业的真正原因。
这时候不喝酒是受不了了,而不喝醉更是说不过去。
只是他忘了女儿茉莉还在投票站等他。
之前她甚至发出威胁,如果他今天不去投票,她将离他而去。
巴德想起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他连滚带爬钻进卡车,却怎么也无法坐直身子。
茉莉是一个十二岁的女孩。
在老师的影响下,这年龄本该耍娇打闹,无忧无虑的小女孩竟迷上了社会契约,公民权利等大人才关心的东西。
投票日,左等右等都等不来父亲。
悲伤之余,她走进投票站。
这时已经天色已晚,投票的人们早已离去,现场只有两个在瞌睡的工作人员。
她偷偷地签了父亲的名字,取了一张选票,塞进电脑选票机。
正当她要替父亲投下神圣的一票时,意外发生了-打扫卫生的老太太碰掉了插头,投票站内所有的电脑被重启。
慌乱的茉莉来不及再次投票,便悄悄溜走,从而产生了一张经过有效登记,但由于机器的原因而未完成投票的选票。
谁将在未来四年成为这个地球上唯一超强帝国的主?
计票结果是史无前例的五五平。
这是令人生畏的超平衡,在这时,哪怕多一根头发丝的重量,也可以令一方打败另一方。
绝巧的是的确存在这么一根头发丝,这根头发丝就是巴德那张有效却没有完成的选票。
选举机构根据法律宣布,巴德有权在十日内重新投票,以选出下任美国总统。
美国震撼了,全球的目光又一次被聚焦。
而这次的焦点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巴德。
小人物巴德经历了最初的无知、恐惧,很快就回过神来,他终于明白命运女神正给他一个大大的笑容。
两党的选举机器再次被发动,只为了争取小人物巴德。
全球的媒体闻风而动,直升机,转播车从四面八方而来。
巴德!
从电视,到报纸,到网络,成为最最发烫的字眼。
巴德!
一个不学无术的大懒虫不经意的几句话,竟然能迅速地改变两党既定的国策。
巴德不高兴!
于是非法入境的墨西哥人就必须被更加有力地强制驱离。
巴德不开心!
于是原先确定要改道的河流被国家定位自然保护区。
巴德不支持!
于是两党都一致强烈反对堕胎。
此时也,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人绝不是美国总统,而是小人物巴德。
电影至此已不知不觉地褪去喜剧的色彩,越来越严肃,越来越冷峻。
在成王败寇的铁律驱使下,两党的选举人无所不用其极,政治黑暗的阴影也越来越浓重,甚至在位的总统权衡利弊之后,居然选择向巴德行贿。
而这时,总统依然代表美国吗?
小女孩茉莉一直都在冷眼旁观,终于她受不了了。
不,不是这样的。
她情有独钟的政治不是这样的。
她一开始就感到有点不对,可又无力去左右局势。
她只得逃离。
巴德找回了相依为命的茉莉。
这时他也觉得事情越来越不好玩了。
他没有想到的是,在这疯狂的日子里,受到伤害的不仅仅是他的女儿茉莉,还有整个国家。
是的,那些满嘴爱国的政客们正狠狠地揣美利坚合众国的裤裆,立国先贤们所订立的选举制度正受到严厉的质疑,而这些制度正是合众国立国的根本。
在这史无前例的事件中,政客们所作所为其实也是身不由己。
如果巴德将选票投给对手,他将梦碎白宫,失去描写历史的机会。
而他身后的幕僚们无数的心血将化为随风飘散的硝烟。
因此,在这非常时刻,谁还能不倾心倾力?
谁还能有所顾虑呢?
而那个大懒虫巴德,本来就不得志,老婆早跑了,工作也丢了,估计有生以来就没过几天好日子。
此时适逢艳阳高照,祖坟冒烟,撞上这么一个好机会,啊哈,当然要放开身心,当几天重要人物,享受享受生活了。
本片的制作者太有才了。
片子买了有一段时间,估计不咋样,就一直都没看。
前天闲着没事,随便放放,想不到却让我着实乐了一把。
最近看了一部特好看的电影- Swing Vote,主旨很喜欢,也很喜欢那种幽默,很特别,已经看了好几遍了,已经做为保存的电影,还要多看呢,每看都高兴...
一个人从玩世不恭到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这远比认识的东西都来的不易和重要,至于结果选谁已经不重要了。
由于机器故障,某一票不作数,需要重新投。
而恰好两个总统候选人得票非常接近,全国都已计算完毕,更巧的是该州计数打平,就差主角这一票了,于是这一票直接决定了谁能成为美国总统。
这种故事情节本身很有意思,加上是一出喜剧,招人喜欢;而且要命的是,我们看“一个人决定全世界的命运”这种意淫类型的故事,由于金庸古龙武侠小说看多了,更是会有种情不自禁的热情。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都懂的,我就不说了,给我们看就像加了强力催情剂,那个烈火焚心,那个欲罢不能……废话不多说了。
主角Bud是个毫无责任心的人,整天烂醉如泥,生活失意,最后连工作也丢了。
他本来没有去投票站登记,他女儿Molly帮他偷偷登记的。
姑且称之Bud为公民吧:他不关心政治,更不关心谁来当总统,他对自己的生活一点都不上心,也许他唯一在乎的、还关心的就是他女儿。
这出荒诞喜剧就是这样开始的,让一个既无责任心又不关心政治的人来决定谁能最终入住白宫。
与其说是喜剧片,不如说是政治宣传片;跟我们的政治宣传不一样,我们宣传的是忠于噹忠于领导人:电影宣传的是政治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命运,每一票都非常珍贵,要熟悉时政,要了解每一个候选人的政治理念,要做综合考量,最后下了决定再投票。
当新闻报道了Bud就是那个决定谁出任下一任总统的关键投票人后,事情发展既符合逻辑又实实在在地变得荒诞起来。
首先是全国媒体蜂拥而至这个默默无闻的小镇,电视上几乎每时每刻都贴出Bud的脸,他的任何行为都会上电视成为新闻头条;接着总统和另一位总统候选人开始展开各种拉拢他的行动:找Bud钟爱的明星,威胁恐吓他如果不选自己美国将会变成怎样,聊共同的爱好拉近关系,玩牌故意输钱给他,为了拉拢他哪怕违背了自己的原则良心等等。
岂止是Bud,我们每一个平凡普通的小人物在遇到这种不平凡的时刻,我觉得99%的人都会轻飘飘起来,把自己当成某个大人物,身边无时不刻不缺少金钱美女的气味,更不会缺少人群簇拥溜须拍马。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如果我被这么一阵吹捧,我也极有可能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
“我这辈子再也不会有这么荣光的时刻了!
我要好好享受,好好利用这次机会。
”我一定是这么想的。
一方面是荒诞,然而另一方面同时也在说明:每一票都很珍贵,每一票都很重视,以至于重视到如此荒诞的程度。
电影有意思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两个总统候选人看起来都像是好人。
事实上这部电影里找不出一个明显的坏人,都是看起来不错的人。
假如两个候选人,一个感觉比较好,另一个明显比较坏,投票的确是容易投了;然而没有经过严肃的、有些难分取舍的考虑,电影同时也就流于平庸了。
电影的结尾很好,辩论是其次的,投票也是其次(仅对电影而言;在现实生活中辩论和投谁极为重要),重要的是Bud从一个对政治不关心的人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认真对待的公民。
那么,是什么令Bud转变的?
有女记者的功劳,也有新闻媒体的捧上高空,有两个候选人的各种拉票举动,有小镇居民的态度变化,最重要的是他女儿Molly,因为Bud真的关心在乎她。
Molly虽然只有12岁,但她关心时事,关心不同人们的感受,她也许并不清楚“你不关心政治,政治就会关心你”,但她在电影中表达出“富强的国家也会走向衰落,而为了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这就是投票为何如此重要的原因。
”(我的简单概括,不是原话)电影结尾的剧情,Bud让两位候选人展开一次辩论,由Bud提问,而问题则是从全国各地如雪花般寄来的信件,里面向他描述了生活困境,以求他来试着改善。
这个结尾我觉得很不错,比起电影给出一个比较好和一个比较坏的两候选人,从中比较容易的选出一个来,显得更合理更真实更能使人信服。
“给我感觉他比较亲和……”“他看着更帅……”“我跟他的关系更好……”“如果不投他,会损害我们之间的友谊……”拜托,这不是微博微信朋友圈上面的投票,不是觉得可爱,帅,和气,爱国,打关系牌,或者谁许下的承诺更能感动你!
你得熟悉候选人的新闻,清楚他们做过的事,知晓他们的执政理念,对各种社会问题的看法和解决办法等等,最后通过现场辩论来了解候选人们最直接最真实的想法,不是我们那种选楼组长居委会业委成员或者人代之类的:记得这周末5点前到广场投票。
如果不知道投给谁,跟别人填的一样就可以了。
还有走的时候别忘了,投完票记得拿小礼物,每个人都有。
两条毛巾一盒香皂。
再说一句电影结尾,有人觉得应该展现辩论的过程,让观众知道Bud最终投了谁。
对于电影而言投谁并不重要,辩论也不重要,重要的是Bud在辩论之前的那一番自我审视自我剖析:全世界都在嘲笑我这个大蠢蛋,准备看我出糗,两个候选人也对我极尽殷勤甚至违背了自己的原则;我是个没用的loser,我曾经有梦想和雄心壮志,但那些早就消失了,只剩下失意的我坐在这里。
我应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我应该多点付出多点承担责任……这些冗长的、对剧情来说意义不大的话明明白白是说给观众听的。
而且其实,电影并没有严肃讨论投票过程为什么这么重要,也没说明投票实质性的意义,更没有造成全国性的冲突和混乱,电影主要展现了Bud因吹捧冲昏了头脑最后被离家出走的女儿点醒,把小小的父女情跟选举投票绑定在了一起,使观众产生了情绪上的共鸣;再加上荒诞的剧情很有可能引发全国性的灾难,的确会让人出现一些警觉,警觉我们的真实世界也随时可能发生,民主德国也会选出一个希勒特出来。
投票,是民主的一种体现;而民主,民主不是一个目标,民主是一个不断犯错不断改正的过程,是一种生活习惯。
结果当然很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过程。
故事和节奏很不错,电影起承转合很流畅,演员演技也很棒,情绪调动十分出色,越看到后面越隐隐觉得有股力量升腾上来……然而,然而说的再多,对我无非是一场戏而已。
PS:本来想用这个标题的,“最好的东西往往是自己不曾拥有过的”,或者“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想想还是算了。
当你一个人便可以左右国家,当两大总统候选人都来围着你转时,你将有何感想,你又会作何选择?
在《关键一票》中,巴德大叔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两位候选人为了那“关键一票”争相讨好他,小小的德古拉镇也闻名全国。
当我们都在关注他手中选票的走向时,是否想过,选票,或民主,真的是我们的终极目的吗?
其实我挺不喜欢片中小女孩的所作所为的。
为了“完成作业”,强迫甚至冒充自己的父亲投票,结果引发了一系列事件。
小女孩是一个对政治很感兴趣又有天赋的人,但难道她不知道每个人——包括父母——都有选择是否投票的权利吗?
强迫本身就是违反民主精神的,更何况是让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投票,他会理智投票吗?
另外当选举负责人第一次过来时,她主张隐瞒真相,但到后来,她却宁肯让父亲进监狱也想讲出事实。
我很怀疑,那个小女孩是有政治倾向的,最开始是想出名并借父亲达成支持某一侯选人目的,后来看到父亲疲于应付两位候选人而不关注自己,并且父亲使两位候选人表现她反对的政治观点才会这样做的。
(我怀疑小女孩是民主党人。
)女孩非要让自己的父亲投票,试问她的父亲该投给谁呢?
谁当选都不会使他的生活变得更好,即使有人承诺了,上台之后能否兑现还是两说。
我们是为了投票而投票,抑或是为了所谓的“公民责任”?
我认为一张不能使自己过得更好的选票没有任何意义。
片中的两位候选人丝毫没有立场与底线,我恐怕任何人上台最终的结果都是维持现状。
这种单方面强调选民义务,而忽略候选人义务的行为最终会害了美国。
我相信最后男主会把票投给副总统,只因为他曾承诺给自己一份工作。
我们中的很多人赞美……,向往XJ的权利,但这就是我们生活与奋斗的目的吗?
现实中又有多少真正在乎人民,而把选票放在第二位的政治家呢?
我当然不是否定MZ制度,它能给予我们说话,做事,思考的自由。
但记住,MZ只是手段,更重要的是能在这种氛围下出现真正将人民的权利放在首位,拥有“民本思想”的政治家,因为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制度的保障。
这部片是我进入2009年以来看到的最好的一部影片。
一个单亲家庭。
可爱懂事的女儿,做好早饭叫老爸起床,不高兴老爸“你怎么又穿着衣服就睡了”,教训老爸“要做公民义务”好逸恶劳的爸爸,睡懒觉,贪玩忘记接女儿,懒散被辞退,在女儿说”我想和妈妈一起“时居然说”我也想“一天晚上,高度政治觉悟的女儿偷偷走到投票箱前替爸爸画了个押,准备投票,选票机停电了。
结果居然全美国所有人投共和党民主党的数目都一样多!
只有一张选票因为机器错误没有结果,于是这张选票将决定美国总统是谁!
大家都在猜想,是谁呢?
当然,就是这个老爸小电视台记者偶尔找到这个家庭,他们一夜成名,共和党民主党两位总统候选人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所有新闻媒体同时到位,窗外就像足球场的看台。
根据法律,失效选票十天后需要再次投票,于是这十天,这位社会底层的邋遢老爸成了世界上关注度最高的人。
两位总统候选人在幕僚的指引下奇招迭出,了解到他的所有爱好后,攻势铺天盖地而来。
老爸享受到了难以想象的超高待遇,上空军一号和总统进餐,以自己为主题的巨大Party,他喜欢的各种各样娱乐,目的就是一个,讨他喜欢。
可随之而来也乱套的是,为了讨他喜欢,他随口的臭屁被两位候选人当成圣旨,在绝对目的前,政治见解成了玩笑。
甚至为了让他钓鱼方便,把不远的一条小河划做了自然保护区。
老爸逍遥,懂事女儿一直在清醒着,她忧心这场选举被变成了游戏或者个人好恶,担心老爸的随手一票会毁了美国民主,随手一句话会毁了大量的人。
她给数以千计的人回信,一直在点醒老爸,但有一天终于支持不住了,她压力实在太大。
女儿跑到了妈妈家,虽然糊涂但还是很爱女儿的爸爸一路追去,抱回女儿的同时也深深的反省。
与此同时,两位总统,整个美国也在反省,这一切有意义么,这样的民主有意义么。
最后爸爸在女儿和一位美女记者的帮助下举行了一场盛大现场辩论,两位总统站在他面前,一个接一个的回答他和来信的人提出的问题。
他一个人,终于公正的代表了全体人民的意志。
最后一天,爸爸投出了他的选票。
最近看夸张的肢体表情笑,看屎尿屁笑话笑,看恶搞其他正经片笑,差点还忘了看一点笑了,就是幽默。
幽默可不简单,给我个主题是民主,让我想个笑话,我憋一年只能憋出一些内需,可好莱坞的编剧们可一整就是一部电影。
喜剧一向是难点,要让观众笑出来难,让观众笑之余觉得玩笑有水平更难,让观众觉得有水平之余还觉得有点思考那就是难上加难。
这部片还真就有这种经典特质:幽默夸张,而又诱发思考。
这不,整个了大背景:如果你能决定国家命运,你会怎么办?
如果连国家领导人都要来求着你,你会干嘛?
于是引出一大堆荒谬的事情,中间还连带尖锐的讽刺了两个候选人的竞选团队和竞选方式,两个总统候选人简直是蠢蛋,对幕僚们的话言听计从。
新闻媒体也被连带,不择手段抢收视率还是唯一目的。
当然由于本片基调和谐而且又是喜剧,最后总统候选人们良心发现,女记者良心发现,男主角良心发现,整个美国良心发现,最后结局圆满,没玩什么阴谋和黑幕。
笑是笑了,那么思考是什么呢?
就是对美国民主的思考,对法制的思考与对人权的思考,片中早早就借爸爸的最说”你投票有什么用?
那只不过是骗人的把戏”,法制呢?
两位候选人即使权力巨大,也没有跨域法律的鸿沟,幕僚想利用职权之便给男主角一个工作,可想了又想,总统候选人还是拒绝了。
人权?
一位小民虽然成了关键人物,高官们也没有强迫他改变意志。
也许是美国民主的宣传片吧,因为说他夸美国,但又讽刺总统无能,说他不夸呢,又暗地强调这些美国的调调。
这片绝对不会引入中国了。
另外要说:本片50%以上要归功于凯文.科斯特纳的伟大表演,当之无愧的影帝水平。
这个电影的主旋律当然是说美国的总统选举制度多么民主,以至于一个选民的投票有着相当的决定权,再说一个颓废的中年男人怎么在女儿的感染之下开始慎重的对待投票这回事。
顺便,还说到了年轻貌美的女记者怎么在追求出名和保持理想之间做选择,还说到了政客怎么在追求选举的胜出和心中对社会的理想之间徘徊。
打动我的,却只是那个女孩。
人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摆到美国社会,也是一样的。
因为父母的离异,父亲的吊儿郎当,她过早的开始承担家庭的事情,帮父亲做早餐,拿衣服,甚至要开车把喝醉了的父亲扛回家。
看着她在课堂上,当父亲因为贪睡没来要求带父亲来课堂的课,她独自一人站在讲台上说,我父亲因为压力大,太忙,没有来,其实他也是很想帮助穷人,病人,很想对社会有贡献,的时候,我心里很痛。
人说子不教,父之过。
那父不教,又是谁之过呢?
早熟要强的Molly,愣是贪上了这样一个让我想一棒子打死的父亲,还有一个要追逐星梦,当着孩子的面告诉她我不能和你过的母亲。
这电影就像一个反面教材,让我知道做子女的对父母的期望,监督我以后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家长。
刚看片名和简单的剧情,觉得相当有趣,电影也拍得有点意思.在美国电影中属于主旋律色彩比较浓厚的,虽然调侃政客们不遗余力,但是仍然满怀着对美国政治/文化骨子里的优越感.很感慨于美国无孔不入的文化灌输,即使在好莱坞这样商业至上的环境中,根本还是在于他们的信仰和信心吧。
凯文科斯那演得不错,只是电影故事情节有些生硬。
天哪,我根本没人出来这是凯文柯斯纳!!!不过片子蛮好看的!
你曾经也在坚持一些东西......
B级喜剧中让人有印象的电影
在电影里没有任何关键因素,swing是很合适的形容,人物和剧情都在左右摇摆。好人没有好人的范,坏人没有坏人的派。不知所谓。尽管Costner在新角色上发挥了Oscar影帝级的水准,我还是不愿意看到他在电影里饰演同样落魄的Bud。
深夜看完这部片子,感慨挺多的,一言两语说不清。这不是一部出色的电影,但是这部电影背后更多的东西,是这个世界的swing vote。
大家彼此彼此,但要有框框圈着,而且要有从善之心……
这个老豆挺可爱,加一个星
真是给中国民主打了一记耳光。
大部分时间都不错,很讽刺,但是结尾突然变得很正面,败笔
即便是喜剧片的底子,《关键投票》却给出了插科打诨之外的思考空间,大体上算是被埋没的很不错的片子
白痴片
美式的主旋律片,片尾时Bud在竞选辩论上做的开篇演说就好像小学生作文最后点题一样。稚嫩。P.S. Kevin Costner 只有在片子结束时候去重新投票才回复英雄本色般卸下邋遢的T,换上整洁的短袖衬衫。毕竟不是盛年了。小姑娘的演出不错,两星片里的三星表演。
很温馨
很不错!
“永远不要这么认为只是一张选票没有任何意义。”
小女孩的演技很不错..
讽刺、成长、面对……
good story
那小女孩演的真好
凯文很明显不适合这种装傻充愣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