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二次看《故梦》,第一次看是在两年前,或者,三年前。
当时是冲陈坤看的,几集之后,果断弃剧。
原因很肤浅,看不得坤哥演这样脆弱的角色。
但是,今天,我想看看这部剧,看看这部陈坤和李小冉各自很喜欢并推荐过的,有那么多老戏骨好演员参演的,却不为人熟知的电视剧究竟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
四十二集,从陆天恩二十岁讲到他老去,死去,漫长而短暂的一生。
对于陆天恩的前半生,我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
他性格软弱,唯唯诺诺,在应该有一番作为的年龄却是终日的无所事事,游手好闲。
这当然不能却怪他,他生长在一个封建贵族家庭,却处于一个朝代更替的乱世之中。
总说“乱世出英雄”,可他尴尬的身份和处境似乎注定他永远成不了英雄。
而他的后半生,我又是心疼的,看着当年风光无限的堂堂陆家大少爷,本以为躲避战争,旅居台湾,可万没想到,这一短暂的旅居却是半生。
纵然有万贯家财,也被一湾海峡相隔万里,迫于生计,只能上船当苦力。
有一幕印象非常深刻,陆天恩差点掉进海里,被大伙儿救上来后,蹲在甲板上,因害怕无措而蜷缩着发抖,像个受惊的孩子。
坤哥啊,您演技怎么这么好啊!
陆天恩是多情的,多情而不滥情,对待每一段感情他比谁都真诚。
这让我想起徐志摩,徐志摩对待爱情是勇敢的,可陆天恩不是。
性格决定命运,陆天恩的性格也就使他造就了剧中一系列的悲剧。
陆天恩的一生有五个女人,水飘萍,金灵芝,秦燕笙,周素琴,汪莲君。
水飘萍是他的初恋,他们之间的情感像极宝黛恋,相爱不能相守,令人怜惜。
金灵芝是他的无奈,落花无意,流水无情,却因为陆老太太专制,一番“好意”酿悲剧,断送了金灵芝年轻的生命。
秦燕笙是他的人生导师,一个受新式教育的时代女性,一个在陆太太眼中离经叛道不懂规矩的儿媳,却是对陆天恩影响最大的人。
周素琴是他的尊严,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戏子,有谁对她好,那人便是她的全部,何况这个男人还风流倜傥,温柔俊美。
在她那里,陆天恩才觉得自己是有用的,是被需要的,这使得内心缺失的他感到一丝安慰。
汪莲君是他的人生伴侣,见证了他从一个男孩到一个男人的蜕变,与他携手走过风风雨雨,仍旧不离不弃,是真正陪他一起慢慢变老的女人。
这五个女人串联起他的一生,少了任何一个,他的人生都不完整。
接下来只是我的片段记忆,没有逻辑。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陆老爷在百日维新中曾经尝试兼济天下,但他失败了,历史的车轮迫使他无法成功。
于是,他选择独善其身,做一个隐士的儒者。
然而,作为前朝遗老,皇族后代,命运并没有让他安然死去,面对日本汉奸的威逼利诱,他毅然决然选择悲壮地结束自己的生命,以死明志,令人钦佩。
再说陆夫人,她是一个要强的女人,一个能干的女人,然而,她心气太高,而心气太高的人,一旦受到打击,最容易精神崩溃。
所以,她的后半生,是在清醒与恍惚中度过的。
汪莲君是有精神洁癖的,在她与陆天恩第一次见面时,它就跟自己打赌,赌他会不会将掉在地上的手帕捡起来并清理干净。
对于汪莲君而言,这块手帕就好比她理想中的爱情,容不得半点污渍。
是的,陆天恩这样做了,汪莲君以为自己赌赢了,她以为他就是她的理想爱情,可她终究错了。
当她发现周素琴的存在,她便开始与陆天恩长达十多年的冷战,她在惩罚他,惩罚他的欺骗,惩罚他破坏她对美好爱情的愿望。
秦燕笙是爱陆天恩的,但是,他们对人生的追求却是天壤之别,秦燕笙的精神境界是陆天恩永远都追不上的。
一开始,她还能领着他跑,可是,当他跑不动了,她为了追求前方那个目标,只能把他留在原地,自己继续向前。
对此,我保留自己的看法,我也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
想起余光中的一首诗 ———————《乡愁》小时候 ,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 我在这头 ,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 我在这头 , 新娘在那头 。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
而现在 ,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 大陆在那头。
这是这部剧的结尾给我最深的感受。
陆天恩为了让姐夫跳船回到大陆与妻儿团聚,坐了六年的牢狱,换来的却是首次见面的女儿的一句“别人的爸爸是爸爸,为什么我的爸爸是爷爷,他的头发都白了”,这是何等的心酸。
这是一部集个人史,家族史,民族史,国家史于一身的电视剧,是一部意义深远值得一看的电视剧。
历史的变迁,朝代的更替,环境的转换,人物的命运,都值得静下心来好好的寻味一番。
这个剧看完,我觉得天恩肯定是爱燕笙的,因为燕笙这个人物的塑造,完全满足了人类寻找伴侣的全部需求。
根据佛洛依德的理论,从心理层面上来讲,人选择伴侣有两类:一类是像自己的父/母亲的,这出自人类的俄狄浦斯情结;另一类是像自己的,这出自人的自恋心理;我再加一类,愿意找和自己性格互补的,这样吸引人。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燕笙都能满足陆天恩的需求——燕笙像极了陆老夫人,厉害能干;她和天恩也很像,两人都困于封建礼教,想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和这个死气沉沉的世界;燕笙又比天恩有勇气、有学识(而且还是新学),弥补了他的性格缺陷。
所以,他怎么可能不爱她呢?
而且其他女人完全不能替代燕笙,除非她能在这三方面都做得比燕笙好。
但事实上,水姑娘、小韵仙、莲君都做不到。
这里我再说一下,从我的角度看,我最不喜欢的角色就是汪莲君,因为她在剧中是最不“上进”的。
别的角色都有成长——燕笙自不必说,她出身很低,等于起手拿了一副电话号码,最后打出了王炸——甚至连小韵仙都知道学本事,后来还知道自尊、成长呢,可是汪莲君却一再蹉跎,每次都选择最安全的路。
她发现天恩有别的女人,想离婚却没有离婚;她回家住发现影响了嫂子,明明有钱可以去自己租房子,可是却搬回了陆家;她大哥还有其他人明明推举她当院长,可是她放弃了;她去了台湾,明明可以自己创业,或者去台北重振“安济堂”,可是她把这个愿望让别人替她实现了……她一次一次地把命运交给了别人,因为她不敢,她丧失了生活的主动性——甚至都不如后来的那个陈护士——或许她那样喜欢燕笙,也是因为她身上有着自己所没有的勇气吧。
其实,她手里的牌可比燕笙好多了:家里开明,支持她工作学习;丈夫懦弱,对她尊重且没有管束,还给钱;公婆因为喜欢她且愧疚,很好说话;情敌也很弱,根本不会雌竞;甚至上帝还为她准备了一个备胎……她明明拿着最好的牌,但她就是不敢打。
所以我觉得,她一点也不适合天恩,因为这两人的性格都懦弱。
一个家里两个懦夫,是过不好日子的,没人出头怎么行呢?
所以老太太一死,这个家就散了,没人撑了——莲君根本就没有从大局上撑这个家,她所谓的撑是在后院种菜、打扫卫生……这是任何妇女都能做到的,不是她这个有技术、受过教育、有头脑的人应该做的——后来倒逼了天恩站出来,不再懦弱,因为再懦弱全家就得饿死了,到底天恩身上还有点像燕笙的血性。
汪莲君这个毫无成长,从大女主活成了家庭主妇的角色,难道还要夸她么?
写在《故梦》还未结束时大概一星期前,我开始看《故梦》,这部华谊兄弟上市后斥巨资打造出品的第一部年代大戏。
刚开始还是因为演员表里有陈坤,胡可,李小冉,罗海琼等一大票名演员而决定看看,当看完第一集,我就知道,这部戏给我的绝不仅是娱乐。
一部大器晚成的剧总是汇集着无数人的心血,在《故梦》里,每一个场景都是一幅画。
陆府上下贵气逼人,走廊庭院到处是鲜花,雕栏玉砌的每一个细节在沉重的鼓点下我能感觉到这是一场兴衰的前兆。
如那场红楼梦,最后闹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就让我们感受一下这清朝皇室,八旗子弟家的繁华吧。
毕竟时间已到了民国,那遥远的紫禁宫里只剩下孤单的瑾妃和懵懂无知的溥仪。
红墙绿瓦,远看仍是那么的艳丽,走进了才发现斑驳的只剩下沧桑。
《故梦》里对于画面的要求无疑是苛刻的,演员的服饰非常考究,我想那应是历史的复原,那些深闺中的女子头戴着几斤重的发饰,腰板却挺得直直的,谁说中国人的骨气在清朝的女人中看不出来呢。
虽然我不是学导演的,但平时看电视电影也喜欢注意镜头的处理。
《故梦》的又一处雕琢是在人物的刻画上,镜头常常对着镜子,通过一面面古色古乡的镜子,照出剧中人的情感。
这与正面看是不同的,这让我们更有了探究人物的欲望,我们更清醒地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审视着一段感情,一段历史,回味无穷。
记得在戏子水漂萍的镜子里照出的悲,在格格林芝的镜子里照出的是怨,在太太镜子里照出来的是痛,在燕笙镜子里照出的是笃,在莲君镜子里照出的是淡••••••一个一个从情节里走出的女子,都带着不一样的情愫将生命的真实片刻映到了镜子里,女人的生命,青春,韶光就这样匆匆而过。
终于知道为什么女人离不开镜子,因为唯独它能让她审视自己。
视觉和听觉是永远分不开的,有声电影淘汰无声电影在影视的发展史上只不过是片刻而已。
声音可以转化成画面,画面却很难转化成具体的声音。
每看一部偶像剧常常会伴着一两首主题歌曲,剧情看完了,我们还可以凭着歌曲回味每一个印象深刻的情节。
但在《故梦》中是没有完整歌曲伴奏的,有的都是散的,断的,就好像有一个团队在跟着剧情伴奏。
开始几集我就注意到,在描写皇室遗老与晚清皇帝的微妙关系时,一直回荡耳边的是纪录片《故宫》的伴奏,沉重而充满神秘感。
心也跟着那声音变得低沉,被它吸引着走近一段特别的历史。
当陆府举家南迁到上海,夜上海歌舞升平的奢靡生活不时会传来周旋那调情般沉浸红尘又似乎看破红尘的声音。
但就像紧随而来的炮声,《故梦》绝不是要描写那夹缝中的安逸。
到三十集,上海已坚守三个月,国民党的军队已经退兵,偌大的上海滩就好像一个弃儿暴露在襁褓之外,沦陷,是一个惨不忍睹的事实。
紧张的节奏,激昂的鼓点随之而来,每一个人都在为祖国家园而担忧,一下子那些儿女私情,风花雪月都变成了对时间精力的挥霍。
剧中一个个深陷感情沼泽的男女也都有了共同的精神追求。
故事的高潮是随着日军的炮声来的,这是个人命运辖制在国家命运中的最好写照。
音乐带着故事而来,带着回忆而去。
最后说到人物,42集的电视剧,围绕着一个中心人物展开——陆天恩(陈坤饰)。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八旗子弟都向他那样,但我想,他一定是一个典型。
如果说命运可以塑造人,他也一定是一个典型。
一个相貌出众的贵族少爷,从小在世代单传的家里被当做宝养着,不喜欢读书,胸无大志,胆小怕事,优柔寡断,逃避是他的处事之道。
但他偏偏又温柔多情,对待心爱之物占有欲极强。
一个男人一生跟五个女人有过故事,多半会被人认为滥情,不专一。
但他又偏偏对每份感情都付出真心。
对这样一个人,评价是困难的。
首先他的家庭背景让他与生具有贵族气质,那份气质在朝代更替时只能让他格格不入,不上不下。
母亲想让他光复祖业,父亲早早的推出朝政,避世在家,要求他独善其身。
两大权利的制约下,他成了一个没有思想的泥娃娃,永远长不大,永远只知道对着父母说,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怕••••••其次在那个风云动乱的年代,本来人们就是迷茫的,社会既不稳定。
在当时的社会生长的八旗子弟要找的一个正确的方向太难了,一个皇亲贵族的子弟要走到时代的前列那就好比让一个家产万贯的资本家去建设共产主义社会,一个时代的受益者又怎么会想要去冲破时代给与自己的一切呢?
所以在这点上,陆天恩是八旗子弟的典型。
在次,就他自己而言,看的书太少,对社会的关注太少,全部精力都花费在了儿女私情上,一个闲人,一个十足的闲人,就像他自己说的。
他不愁吃不愁穿,又不想事,自然闲到靠情感打发时间。
没有生活目的的他,就连他身边的女人们都觉得他可怜。
他好像从来没有把握过自己的命运,一切都是随时间而过,要活成什么样子全都付诸在活成什么样子里了。
所以对于命运塑造人他也是一个典型。
坦白说,在情感上,他多情的让人可憎。
但他又痴情的让人可怜。
除了家里强加给他的王室婚姻,每一个他爱过的女人,他都用心去对待,做的很细致,很讨人喜欢。
可就是因为这样,才导致一场又一场失败的婚姻,就像单词“delicate”既是精美的又是易碎的。
看到30集决定止步,不是不再吸引我,而是看了简介不忍再看了。
接下来的情节太让人揪心了,是大幕将拉下时的跌宕起伏,我小小的心脏还接受不了。
就此止步吧,留一丝想象的空间,留一点温存。
为了秦燕笙失眠了两天,后劲好大,忘不了她水汪汪的大眼睛。
秦燕笙对天恩来说是特别的挚爱,哪怕是后期,每每莲君提到燕笙,天恩都要故意嘴上说不在意,而天恩对燕笙究竟是什么,不知道,不重要,理想大于天。
感谢这么好的影像把罗小姐的青春都记录了下来,罗小姐的独特,需要慢慢品。
燕笙骂天恩: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儿女情长,这个怒其不争哦我:我们观众就喜欢看儿女情长,都要搞清男主到底最爱谁😂燕笙爱的其实是莲君😁
陆府的女主人不好当,但是汪莲君当得不错,至少废物少爷有担当了,莲君的一生也是够委屈。
我一直以为陆天恩不离婚是想找个羽翼后来发觉并不是,就像莲君想离又没离一样,他们还有爱,最后的天恩很多行为就是吃醋而无理智造成对莲君的伤害。
我之前觉得天恩最爱的是秦后来发现并不是他只是向往,就是崇拜羡慕那种自由,而和莲君是交流是沟通是爱。
他在回门的时候天恩洞察到莲君对父亲续弦的抵触情绪后就想在船上坦白纳妾事宜这说明心里有她,而当初他明知秦想出国还一直躲避就想奶娘说的看到好看的花要摘但是最后又压坏了,他只是喜欢美好的东西向往美好的东西最好占为己有。
后面离婚让秦出国留学,他其实就是知道秦他是得不到他也不想争取而汪他却势在必得所以坚决不离婚还做出很多改变。
他一直积极主动地寻求莲君的原谅,之前他就逃避和灵芝在一起,和秦遇到问题的时候也是各种逃避。
秦想当一个救世主但是又没法包容陆府或者说她无法改变天恩所以她毅然离婚出国。
她爱天恩但是更爱自己而且对于他们家族她是了解的却没有提醒莲君也没有让天恩好好反省。
但是她是幸运的,远离了陆家的漩涡独善其身完成了自己的理想,事业批的典型代表。
莲君是悲哀的,一个传统的大家闺秀有能力有智慧有模样,却用大半辈子来等待天恩的成长,她是舍小我成陆家,有她在的陆家是安宁的,一派祥和。
分房20年守活寡的蜜汁操作太傻了,有时我都觉得她是陆府的管家,但也只有这样才能感化天恩,但凡莲君轻易原谅或者太过强势他们都不会最后和好。
陆太太第一次看到莲君就说是亲戚这就是缘分也是莲君的命,莲君说别人看不上的我却当成宝,恋爱脑典型代表。
陆天恩摸鱼躺赢代表,各类美女追随其后,有钱有势可惜不懂珍惜,一手好牌被他打烂。
但是他所经历的也是他需要承受的,索性本质不错最后还能工作养家。
剧很真实,把那个年代各式各样的人物都刻画的很饱满而且很忠于自我。
好剧本,好摄像,好配乐,好演技。
好吧,好看的剧往往不红。
节奏之慢堪比似水年华,而历史感如此厚重,注定看过的人寥寥。
剧情并不是那么的扣人心弦,因为里面有太多真实的影子,然而真实往往比杜撰更生动,更精彩。
那个海棠花落满地的场景,那些精致考究随处可以拿来做教材的光影取景,那些或中或西可谓豪华的配乐,竟然挥之不去。
(顺带求一下本剧配乐,实在是太喜欢)
因为坤哥和简介,也因为对题材的兴趣去看了这部剧,我以前对近代史了解是肤浅的不能再肤浅的,看了这部剧里面民国建立,陆家、皇朝却还在可笑的继续朝拜,整个大时代都在向前,却还有那么多人裹足不前,如果是以往的我肯定是会不理解会嘲笑,但考虑到最近正在看《乌合之众》,里面讲述了对历史的继承,所以也大概可以理解了一点陆家、皇上或者期望复辟的人群的心理,里面有太多和现在观念格格不入的思想,作为90后有太多不能直接理解的,但好在有旁白和演员惊赞的演技让我可以触及那深深的历史感和无奈感,这真的是一部佳作,真的要感谢坤哥,因为坤哥结识这部剧,因为这部剧更爱坤哥,好演员提供好的作品。
最后说一下那个演水姑娘的演员真的很让人出戏啊,不知道是因为长的太网红脸了还是怎么回事,我真的看到她出现就快进,看的我好难受,导演不知道怎么选的角色,看看人家红楼梦里的黛玉选的多好,你这根本对人物理解有问题啊,一点都不水姑娘,反而让人觉得更合适演妆容浓烈的坏妃子,不说演技从长相上就不适合演这个人物,还一人饰两角色,你是在恶心自己还是恶心观众,这演员是谁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后台蛮强大的。
看了一下简介,这个陆少爷好垃圾啊!
画面颜色鲜艳,但整部电视剧带着浓重的台湾腔,演员的儿化音发得十分别扭。
演员……陈坤长得还可以,水飘萍那个演员的鼻子好大,每次看见她做柔弱状时我都要忍不住盯着她的鼻子看,然后感到非常滑稽。
除了羅海瓊詭異的台詞,還有畫蛇添足的旁白,所有演員演技在線。
除了陸家兩位太太們突出的髮型以及臨時黏貼的繁體字以外,服裝道具都很精美。
陸府缸中魚、籠中鳥、不能放飛的風箏、層層疊疊的紗籠,予人壓抑的氛圍。
導演經常使用鏡子的折射、門戶窗牖的切割、顛倒的運鏡,使故國家園有如一場荒誕的夢境。
北京部分由於遜帝溥儀被刪了很多戲份,陸太太的表現就相對突出了,不然天恩與溥儀雙軌劇情應該更能相互對照呼應。
上海部分比較平板一些,但這段應該是陳坤表現得最放鬆的段落。
看到共和國時期的八旗弟子喊漢奸,真的感受到多重的矛盾。
最後到台灣的劇情,很可惜沒能表現國共內戰敗逃的荒亂、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的壓抑、得知文革動蕩的憤慨。
天恩在上海租界時已有感時憂國的覺醒,但在台灣的劇情中卻無法銜接人格發展的軌跡。
身為台灣的觀眾,由於相對熟悉,容易看到破綻。
比起北京上海,台灣的段落更像是一場架空的夢境。
陸天恩是陸家眾星拱月的棄兒,生長的過程往往被漠視人格,但是在他面前,每股勢力、每位愛人,更顯立體鮮明。
在某些議題上、某些企圖上,台灣不正巧也是類似的角色嗎?
断断续续看完故梦了 最喜欢还是女性角色 一个是秦燕笙 一个是莲君 清末的女人真的在新时代看来太憋屈了燕笙为了自己的自由毅然决然的出国深造,这部剧可以叫《论女性经济独立的重要性》了,回来面对自己过去的旧爱更多的是一种淡漠,因为他经历了新时代的洗礼,对天恩更多的一种对旧时代造就的人的怜悯吧,在面对天恩的关爱和同情,更多的是独立思考。
莲君因为自己的优柔寡断做的决定和燕笙正好背道而驰,同样经历了旧时代和新时代知识的冲击的女人,先是被天恩的对爱情的执着真诚所打动,但没想到的是天恩是个性格缺失的人,看到自己曾经似是故人来的初恋心生同情,把他娶进门当小妾,这对精神洁癖的莲君产生巨大冲击,但出于自己的善良没选择离婚(我就好奇以前的女人真的怎么憋屈吗?
)最后小妾欲望越来越大,差点心生把她赶出去的话语,我感觉到后期莲君对天恩的感情已经没有了爱情,只有亲情了,所以自让而然把小妾也以亲人对待。
只能说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一点没说错。
这部剧也更多的聚焦历史进程的故事,在这样纷乱复杂的历史环境下,生成的各色人的故事。
想去看看原小说然后结合历史再来补吧,也说不定懒人也不会补,先趁着我还想写赶紧写下我这只字片语。
陆天恩真是艳福不浅,但也是渣的可怕,性格也没有个男人样,所以感觉这部剧被高估了,虽然想通过男主来映射清末的衰亡,近代史的起伏,但是这样的男主看得真让人恼火。倒是剧中的每个女主都像白月光,尤其是李小冉饰演的汪莲君,演员方面倒是光彩夺目,这样的班底以后都很难有了,罗海琼差点意思,表情管理有点弱,但毕竟是华谊的作品,首先考虑的肯定是自己公司的演员。
大时代下的恩怨情仇。
我记得刚出的时候电视台在播,看了开头几集,后面上大学的时候翻出来看完了。很喜欢陈坤演这种落魄贵公子,太适合了哈哈哈。李小冉罗海琼就不说了演技很棒
陈坤演技巅峰
剧情太难受
我要重温一遍……
剧情不错,但是节奏过慢有点太闷了
考古李小冉还有这么一部,演员阵容梦回天气预报,就是色调非常艳丽,不太好
情感細膩的男子,陸天恩處處留情,卻也是處處有情。水飘萍真乃绮年玉貌,丽质天成。
陈坤演技巅峰~另外麻烦陆天恩孤独终老谢谢
略拖沓和狗血,那个战乱年代的人更为不易
太压抑了
貌似在电视上瞟过两眼,因为讨厌的罗紫琼和李小冉所以自然是看不下去思密达,陈坤怎么老跟她们搭戏 = =
喜欢陈坤,可是这部戏有点闷。。
陈坤的演技真的赞了
意外地发现吴立琪
他不是一生只愛一次的男人,但是每一次都付出真心。
导演的拍摄手法还不错。文艺点说 他的一生是时代的发型缩影 迷信点说 他的命硬到克所有人
剧情平淡,男主真的太太太烦人了,他所有的安生都是建立在女人的痛苦上。最后结局跟书里不一样,我呵呵了,是想说奉献就能得到回报嘛?清醒一点,他最爱的是他自己,不管最后陪着他的人是谁,他过得都挺好
对于那个不圆满的结局念念不忘,坤儿适合演这种落拓公子哥儿,一直喜欢小冉的民国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