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十分钟就开始睡觉了,惨不忍睹,尬到无底线,情节老套,表演生硬,全程无笑点,还说是搞笑剧,真令人失望。
从二十分钟就开始睡觉了,惨不忍睹,尬到无底线,情节老套,表演生硬,全程无笑点,还说是搞笑剧,真令人失望。
从二十分钟就开始睡觉了,惨不忍睹,尬到无底线,情节老套,表演生硬,全程无笑点,还说是搞笑剧,真令人失望。
这就是一烂片,非常不建议看,它甚至传达了不好的育儿观,以下有剧透。
它本身应该是想打造一个搞笑又温暖的影片,升华到母爱的无私与亲情的温暖的主题,可实际上它不搞笑,影片中的笑点不仅get不到还很尬,至于温暖。。。
主要讲了母亲难产时为了保住孩子主动要求牺牲自己,孩子被父亲养大后和父亲感情一直不好,弄清了母亲的死因几次拼命穿回去想救下母亲的命,仍不了了之,最终与父亲和解的故事。
这个电影着重渲染了母爱,在命运攸关之刻母亲为了儿子毫不犹豫放弃自己的性命,在我看来却有些可笑,在得知母亲死因后,孩子几次穿越回去,拼命阻止母亲舍命的决定,希望能阻止自己的降生来让母亲活命,也许里面有爱的成分,可我看到得更多是孩子内心背负的深刻的愧疚感,母亲这样献祭式的付出最直接导致的就是孩子内心的的负疚感,他这一生都要背负着母亲的死,他的内心难道不会沉重吗,还能自在地顺心而活吗?
母爱这样的畸形表达,效果也只会适得其反。
这个电影通过母亲的舍命牺牲宣扬了母爱,这一点就已经可以pass了,至于9月票房冠军…电影的反馈机制不如电视剧那样直接,我看到这阵容在十一档电影里干脆选择了它,看完后就算很不满意也计入了票房。
papi酱曾在节目中排序人生价值时,第一是自己,第二是老公,第三是孩子,最后是父母,我很赞同,人的一生一定是为自己而活的,那种为了孩子无头脑的牺牲还沾沾自喜觉得提体现了母爱父爱的伟大光辉的纯纯就是情感绑架吧,有的还要说为了你我付出了多少多少你还这么不争气诸如此类的话,真令人无语,这既损害了你的个人利益,还在无形之中给了孩子很大的压力,让孩子心里背负着包袱,孩子再在人生中很多个关口就会想着你,而忽略了他内心真正的想法与渴求。
小时候看到这种情节只会感动流泪,现在长大了才看懂父母很多错误行为对孩子消极的影响。
希望母职不是一种惩罚,即使成为了母亲也要更好地享受自己的人生。
哥,你好 (2022)4.82022 / 中国大陆 / 剧情 喜剧 奇幻 / 张栾 / 马丽 常远大年初二,带着孩子陪他妈回娘家,闲来无事,找一部喜剧片乐呵乐呵,最好是一部国产喜剧片,这样应景一些。
源自于对于开心麻花的信任,于是就看了这一部片子!
看完翻了一下评论,恶评如潮,除了对于电影,还有更多的是针对于开心麻花,这样属实不好!
不就是一部喜剧片嘛,还有那么多,爆米花娱乐片不也很垃圾嘛,咱主要图的是乐呵乐呵,别那么较真了吧!
不是我心态好,大过年的,我只图一个乐子,假如让我看一部有深度的电影,我还觉得没劲呢!
首先,开心麻花的这几张脸,马丽常远魏翔贾冰,即使没有沈腾,看着就让人乐呵!
就像我们年轻的时候,看到周星驰,吴君如,吴孟达,葛优等等这些喜剧影星一样嘛!
其次剧情,无非也就是一部穿越的喜剧小品嘛,总归还是有很多梗和桥段让人捧腹和感动的吧!
最后,其实中国缺的不是好的演员和导演,真正最缺乏的是好的编剧或者广D总局的尺度,像是韩国这几年放开了审查,涌现出很多精彩的影片,这方面我们就不行!
好吧,作为一部喜剧片,不吹不黑,别较真,图一乐子还是可行的!
推荐指数⭐️⭐️⭐️
金秋佳节能够和家人一起去看《哥你好》这部电影的话,肯定能够收获到更多温馨快乐的画面吧,魏翔马丽常远的这种喜剧一家三口的设定是让人非常喜欢的。
常远穿回到过去,为了自己妈妈,成为爱情保安,甚至还为了父母的爱情想尽了办法,替妈妈出谋划策追到爸爸,这种朴实无华,但却又很浪漫的爱情是很好磕的。
这次魏翔和马丽凑成的这对CP更是让人觉得很温馨的了,在这部电影当中,能够让人在欢声笑语中也能够收获到一份温暖的亲情,这就是为什么很适合和家人一起去观看的原因了。
电影的内容设定也是非常有趣的,穿越到过去成为了我爸我妈的哥,自己不仅能够见证他们这对恋人的爱情从萌芽到修成正果,甚至还能够弥补自己小时候所缺失的那些温情时光,所以相信大家在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能够在欢声笑语当中收获到更多更重要的情怀,能够理解父母的一些不容易,在中秋佳节与家人团聚的时刻,更能够理解与家人之间的温情,这也是这部电影想要给大家带来的更多情感体现吧 导演正是用这种细腻的人物刻画,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些温情的故事情感的流露,表达也非常的自然,不会让人觉得非常生硬,这些故事的情节也是自然而然的,对人的内心造成的影响,作为中秋上映的一部温情喜剧来说,是值得大家一起来观看体验的。
不得不说,《哥,你好》选在中秋档上线,多少是有点小心机的。
因为本质上,这是一部合家欢的电影,适合在阖家团圆的中秋假期带着父母一起去看,看完了情之所至,父母没准还能跟子女交交心,聊聊自己当年的爱情故事,拉近父母与子女的距离,促进彼此的了解与理解。
毕竟,这部电影是以小伍父母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的,很容易激发父母那辈人的青春记忆。
我看的那场里,也确实有年轻情侣带着父母一起来看。
作为一部喜剧,《哥,你好》确实轻松好笑,尤其是在小伍开始穿越之后,影院里时不时会传出一阵笑声。
父子差辈儿,夫妻“性转“,用”错位“的关系制造笑料喜剧片制造笑料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周星驰的喜剧片就用“无厘头“来制造笑料。
《西虹市首富》则采用的是特殊的情境设置,即让主角在一定期限内花光十个亿,这实际上是通过比较取巧的方法制造喜剧笑果。
而《哥,你好》制造喜剧笑果的方法也是比较取巧的,它主要是通过两组特殊的关系,来制造笑料。
一组关系是小伍和他的父母。
主角小伍穿越后,成为了父母的“哥“,从而造成了和父母关系上的”错位“, 由儿子变成“哥”后,很多不能做的事变得能做,很多不能说的话变得能说。
而从观众的角度看,其实小伍的身份就还是儿子,所以他做那些事儿,说那些话,就变得好笑了。
电影开头的部分,小伍穿越回了母亲陆春丽洗澡的澡堂子,被去澡堂子偷窥的流氓错认为了“同好”,在逃跑的过程中,一不小心砸到了年轻时的父亲伍红旗身上,破坏了父母的完美邂逅,于是,他不得不再次穿越回去撮合父母,当起了父母的红娘。
这一次穿越,小伍还不小心被母亲陆春丽认领当了临时男友,还帮父亲教训了夺走他挚爱还当众打他的暴发户强哥。
这些情节都是非常好笑的,尤其是贾冰利用穿越技能吓唬强哥那段,真的是又爽又好笑。
当然了,玩梗儿玩得最好笑的部分,其实还是小伍帮父亲伍红旗谈恋爱那段,在经历了KTV的事件后,伍红旗和陆春丽又来到一家商店门口喝汽水,两人坐在一起默默无言,而小伍则拿出一朵花来给伍红旗,还恨铁不成钢地逼着他主动跟陆春丽说话套近乎,简直操碎了心。
后来,眼看着两个人要散,小伍直接拿起吉他唱起了父亲最爱的歌,这才让父亲和母亲感情极速升温。
一个儿子为父母的恋爱操碎了心,又买花,又逼着父亲主动搭讪交流,这种种行为,都是“错位”的,也是在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
或者,现实中是恰恰相反的,可能是父母为了子女的恋爱操碎了心。
但这种“错位”,显得荒诞而好笑。
包括后来小伍导演了父母的婚礼,往母亲的水杯里放打胎药,被父亲喝掉,都令人捧腹。
而影片中的另一组“错位”的关系,其实就是伍红旗和陆春丽,陆春丽被塑造成了“女汉子”,在伍红旗痛失所爱悲伤至极还被暴发户殴打的时候,她挺身而出保护了伍红旗,有点霸总的味道;在两个人拍结婚照时,我们通常看到是女生会朝男生的肩膀上靠,但是陆春丽却把伍红旗往自己的肩膀上薅;陆春丽做了结婚戒指,也是她给伍红旗戴上的,而且说怼就怼了进去……这种性格上的反差,制造出了一种很特别的萌感。
当然,影片中也有一些其他的比较好玩的梗儿,我认为比较有趣的一个是,在电影的结尾,小伍的婚礼上,主持人请伍红旗的前女友也是小伍的证婚人秦阿姨上台讲两句,秦阿姨却不断引用泰戈尔的诗。
主持人听得有点不耐烦,笑着说:“都是泰戈尔在说,您自己就没有什么想说的吗?
”具体的台词记不得了,大概是这么个意思。
这算是对那些热衷于引用名人名言的人的一种辛辣讽刺吧。
不得不说,这个主持人简直就是我本人的嘴替,我其实对于总是喜欢引用别人的语言来表达观点的人也颇有点意见的。
满嘴说着别人的话,可是你自己对世界的思考在哪儿呢?
喜剧外衣下,是亲子关系的难题在好笑之外,其实《哥,你好》也探讨了一个困扰着很多人的话题,那就是如何和父母好好相处。
《哥,你好》中,小伍和父亲伍红旗之间的关系是比较糟糕的,也许是因为小伍的出生,让伍红旗失去自己心爱的人,所以他对自己的儿子比较严苛、漠视,应该是缺乏关爱的。
影片开头,伍红旗得了老年痴呆症,经常把小伍认成哥,他专门为自己的“哥”准备了生日蛋糕,当小伍提出自己的生日愿望是拿5000块钱和自己的女友求婚时,伍红旗果断拿出了5000块钱。
但是当小伍要接过去时,他却突然又恢复了正常,劈头盖脸把小伍骂了一顿,说:“你这么大年纪了,连5000块钱都拿不出来?
”伍红旗不满意儿子从事的职业,也不满意儿子的现状。
可以说,他和儿子小伍之间是无法互相理解的,小伍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被如此对待,也不理解为什么父亲总把自己关在书房里。
正是互相不理解,才让父子关系越来越糟。
伍红旗落水后,有意识,但是无法行动和说话,小伍问他“在你眼里,我算是个好儿子吗?
”伍红旗竖起了自己的中指。
毫无疑问,在他眼里,小伍不是个好儿子,但同时,他自己,在小伍眼中恐怕也不是好父亲。
小伍在穿越之后,才渐渐地了解了父亲和母亲过去,通过亲眼见证甚至参与了父亲母亲的恋爱和婚姻,他才终于知道,他们的感情是多么的深刻,而在母亲难产的过程中,母亲做出了牺牲自己,保留儿子的决定。
母亲陆春丽当然是伟大的,但是同时,也为父子关系埋下了雷。
因为伍红旗挚爱陆春丽,所以他会认为是儿子让自己失去了挚爱的老婆,才会对儿子比较冷漠。
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怀念亡妻,在一本又一本笔记本上写下了“想念你”,所以对儿子的关爱则少得可怜。
在知道了这一切后,小伍终于理解了父亲,于是他决定,用自己的生命,换回母亲的生命,毕竟,也许牺牲自己,父亲和母亲就会幸福地走下去了。
在小伍看来,自己是父亲和母亲的爱情悲剧的源头,所以他想把幸福还给父母。
但在他在母亲肚子里自我了结时,母亲却用生命保护了他的生命。
也许,就在那一刻,小伍终于明白,赋予他生命,其实是母亲的选择。
如果父亲的态度让小伍觉得自己存在是一个错误,那么母亲的选择,则会让他放下这种念头。
因为在那一刻,他一定是感受到了浓烈的爱的。
实际上,父亲伍红旗也一直是关爱儿子的,甚至于他还为儿子存下了五十万,以便他结婚用。
本质上,《哥,你好》在穿越这个设定之下,所要表达的,其实是父母和子女应该多一点了解和理解。
当彼此了解了对方的故事以及对方的想法,也许沟通就会变得顺畅,关系就会变得更加亲密。
就像小伍,他只有“穿越”回过去,了解了父亲对母亲有多么爱,了解了父母在生自己时做出了多大的牺牲,也才会理解父亲对自己别别扭扭的态度是怎么回事。
只有理解了父亲,父子才能解开心结,达成和解。
当然,现实生活中,我们是不可能“穿越”的,也不可能回到过去和父母成为兄弟,我们能做的就是和父母交流,去更深刻地了解他们,理解他们。
爱有时候并不是不存在,而是被刻意隐藏了起来。
很多糟糕的亲子关系,也许都是父母和子女间的彼此傲慢造成的,父母总是把自己主观的想法强加到孩子的身上,而孩子也无法理解父母的想法,所以双方的鸿沟只会越来越深。
俗话说“多年父子成兄弟“,事实上,现实中肯放下架子和儿子做兄弟的父亲,以及能和女儿做姐妹的母亲,终究是少数。
但是如果能做到,那一定是个非常幸福的家庭。
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哥,你好》是一部适合全家人一起看的电影,因为他带来的远不止欢笑,它还试图通过一个看似荒诞的故事,告诉父母和子女如何交流和沟通,如何理解和和解。
如果真的看懂了这部电影,是可以帮助改善和促进亲子关系的。
还是那句话,也许穿越是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彼此了解,是有可能的。
借一个友邻的评论,哥好不好我是不知道了,我看完是真的不好了。
四字总结:烂片,别看!
人生中第三部看了开场五分钟就蠢蠢欲动想要跑路的电影,前两部的男主现在可能还在看守所踩缝纫机。
纯粹是冲着开心麻花的卡司来的,但是笑点没有戳到,哭点完全不知道在哪。
硬要说笑中带泪,可能是被自己的愚蠢和浪费的两个小时气的。
一开始搅黄了父母的相遇,想要回去,拿着白板又画又算不知道算了个什么劲?
男主明面上是个五千块结婚钱都拿不出来卢瑟,但背地里是天才数学系教授吧!
然而算半天,完全没用上。
从这里,开始埋下了一些“不要细想剧情,这段并没有什么用的”伏笔。
马丽伤了眼睛开始盲焊的时候,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脑子或者眼睛,这是真实存在的世界吗?
这时我又联想到了,她的笔记在他出生前十天就断掉,是因为失明了吗?
她的去世是因为一生要强,接受不了自己失去光明所以自我了结了吗?
得,看下去又发现自己想多了。
保大的保小的?
保儿子!
妈妈爱你!
看到这里天雷滚滚近乎失语。
蝴蝶效应的导演编剧要是看到自己的经典片段被如此拙劣地模仿了,不知作何感想。
在看《哥你好》这部电影前半段的时候是能够让人收获到很多欢乐的场面,常远竟然成为了撮合自己爸妈爱情的那个人,为了帮妈妈追到爸爸,也是制造了很多搞笑场面,在这个和全家一起团聚的日子里,一起去观看这样一部温情影片,就是能够让大家收获到更多的温暖。
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能够引起一个深刻的共鸣吧,从一开始对于父母的各种误会,到最后努力的救父母,这就是一个对自己的自我治愈的过程,正是因为自己付出了爱,才更能够感受到收获的爱是多么的珍贵。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或许就像主人公一样不能够理解父母的爱,可是当自己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也逐渐变得成长起来,对于那些不能理解的事情,也都慢慢的释怀,这部电影的格局一下就变得更高了,在有笑点的同时,也有感人的泪点存在,就是一部能够给人带来颇多感慨的温情喜剧。
能够在观众轻松观看的同时,也引起这么多的共鸣,这就是这部电影让人觉得感动的地方,或许在每一个人的人生当中,都应该要经历这样一场来自我温暖成长的历程,这样才能够去更好地理解生活当中的那些值得去珍惜的爱,有的时候当我们失去了之,才能够懂得去珍惜,所以当我们还能够更好地陪伴在家人的身边,就要去学会爱人,学会珍惜自己的挚爱,或许我们活着的意义就是应该要在一场成长当中去学会自我救赎,懂得如何释然
魏翔和马丽饰演以前年代的情侣,某些瞬间,还真有父母那辈爱情的样子。
影片笑料是有的,但这样模式化“笑中有泪”的电影观众也麻木了,而且片中确实有一些逻辑不能自洽的地方。
最大的亮点和笑点是贾冰饰演的强哥,坏人模样拿捏得死死的。
魏翔演厂子里的技术员,懦弱成这样也算是奇葩了。
单亲的小伍穿越回过去,见到了早逝的妈妈,努力撮合妈妈和爸爸在一起。
小伍比那时候的爸妈年纪还大,所以被他俩叫“哥”。
最后妈妈怀孕难产,主张保小不保大,小伍觉得自己影响了爸妈的幸福,便试图在腹中自杀,使妈妈活下来,但妈妈的意志更加强大,生下了他。
“历史可以改变,但改变不了的,是一位妈妈对孩子的爱。
”救妈失败,却体会了一直缺失的妈妈的爱。
私信+++qun:
观影过程中就觉得,好些桥段和场景都跟《李焕英》出奇的相似,不知道这属于巧合还是喜剧编剧造梗能力的江郎才尽。
但看完之后我的评价是:远远比不上《李焕英》。
1.同样是穿越——《李焕英》的穿越情节可能占了整部影片90%以上的篇幅,总体来看整个故事的完成度是很高的,时间线和发展节奏也比较自然顺畅,逻辑线也是完全可以自圆其说的。
整个故事就像是贾晓玲做的一个长长的梦,在梦里完成了对母亲的理解和自我救赎,但梦境和现实之间的壁垒依然泾渭分明,完全没必要打破。
影片最后来了个出人意料的反转,这个设计即便说不上有多么高明,该夸一句“画龙点睛”“锦上添花”还是不为过的吧。
与《李焕英》的穿越部分直接构成整部影片的主体框架不同,《哥,你好》的穿越是过去和当下两个维度各参一半的。
主人公在不同的时空场景之间反复横跳——我不知道其他观众朋友们的感觉如何哈,反正就我个人的观感而言——可能就像贾冰饰演的罗阿强一样充满了迷惑。
显然,主人公对过去强行施加的外力很有可能会导致事情发展与当下现实产生冲突和矛盾,但编剧似乎没有能力去处理这么复杂的命题,所以整个故事的脉络就被搅得非常混乱,有很多细节和情节设定是没交代清楚的,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有些地方没有办法实现逻辑自洽——比如,到底有多少枚戒指?
老伍灯下挂着的那枚是马丽后来再做的吗,能量不够了为什么不用那一枚来穿越呢?
老伍都昏迷了怎么还握得住酒瓶?
小伍的穿越为什么会跑到老伍的脑海里?
老伍不是情况不容乐观吗,怎么最后突然好了?
以及最后马丽的出现是灵异事件吗...不光拼凑痕迹明显,就连几位主演最拿手的搞笑也因为故事的不合理显得特别生硬和尴尬。
主角活了三十多年,竟然一直不知道母亲的死因,而老伍也因为妻子难产死亡而在往后的三十年里和儿子形同陌路宛如仇敌,而这样的矛盾竟然只需要“穿越”就能解决所有问题,非常的悬浮且不足以说服观众。
2.同样是歌颂母爱——情节上的小问题也就算了,我认为最致命的硬伤其实在于情感。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当初《李焕英》在票房成绩上一路飘红,还惹来不少非议,毕竟就整部电影的拍摄手法和艺术质量来看,它还远远称不上完美。
可这一回看完《哥你好》,你不能不承认,《李焕英》还真不错。
你可以挑出它无数个在技术的缺陷和细节上的瑕疵,但唯一不可否认的是,它在情感浓度这方面绝对是无可挑剔的。
那可是贾玲掏心掏肺的真情实感啊!
《哥你好》就差得太远了,最后半小时一直在强行煽情,真的很尬,最不能忍的是,都2022了还在保大保小?
还要通过这么烂俗恶臭的选择题来表现母爱的伟大,我tui!
主创对母爱的理解和诠释就这水平吗?
真的low得不能再low了!
总的来说,这部《哥,你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像是一部东施效颦版的《你好,李焕英》,也确实有人称之为穷人破产版《李焕英》——只不过少了温情和感动,多了一些自以为是和烂俗剧情。
从出发点和立脚点的角度来说,贾玲之所以拍《李焕英》,是因为那是她一生难以释怀的伤痛,她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弥补遗憾、与自己和解。
但在《哥,你好》里面,显然看不到这样真挚热烈的情感倾注。
纵然母爱是歌不完颂不尽的,但关于这个命题的表达真的已经足够多了,如果确实没什么想说的就别拍了真的,别再像小学生挤牙膏写作文一样,用低质量剧情、喊口号式表达、尴尬而强行的煽情以及最过分的——迂腐低俗的价值观——来亵渎和消费母爱了!
不多剧透,宏观地评价一下这部作品。
这片子有一股子「真情」在,这股「真情」是会让人情不自已感动甚至落泪的——看《杀手》的时候,结合戏外魏翔的演艺生涯回看电影中魏成功的人设和经历,也会有许多感慨和感动,但是情感线不足以让我落泪。
但是看《哥,你好》,实实在在地哭了,潸然泪下,情难自己。
这份「真情」是演员成就的。
正如海报呈现,主演有三位,马丽,常远,魏翔。
看过片的也都知道,常远是那位“哥”。
常远在这部电影中表现得很自然,完全没有过往角色需要的“做作”。
如果说,以前他都是在演别人,这部里,他仿佛是在演自己,一位平凡的三十岁的青年。
如果说常远是正常发挥,那马丽和魏翔就是超常发挥,几场对手戏贡献了「1+1>2」的动人表现。
私以为,《哥,你好》中的大六,是马丽自《羞羞的铁拳》后这几年来遇到的最好、最适合、最贴她的角色。
(是的,《哥,你好》之前我心目中最好的马丽就是《铁拳》中的她。
)《哥,你好》中的她,超越《独行月球》《东北虎》《李茂换太子》等等。
大六有上世纪八十年代工人群体中最优秀的特质与风采——勇敢,正直,勤奋,认真,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够拼够硬。
大六也有女性永不过时的珍贵优点与品性——美丽,明媚,聪慧,主动,一身侠骨,不舍深情。
她面对流氓暴发户,据理力争、厉声喝骂;她面对爱人,温柔小意、羞涩小心但眸中有星辉般的窃喜。
她怀着孩子参与技术比武当仁不让、自信大方、受伤也不下场,比男儿还更刚强......但这一切拼搏的初衷,出人意料却也情理之中地,都是为了给自己和爱人寻得定情信物的原材料。
她有胆有识、当机立断在0.02秒内完成机器操作解救爱人的伤痛,又立即柔情似水安抚爱人拥抱他说“你真勇敢”......她是这样胆大心细,这样勇敢深情,这样侠骨柔肠......这样适合气质敞亮、大方接地气的马丽,一双水灵的大眼睛,有情有力。
演员遇上角色,角色遇上演员,若能一拍即合、丝丝入扣,那真是莫大的美妙缘分。
马丽演绎的大六,每场戏都仿佛没有表演痕迹的真情流露。
是马丽实现且加持了大六生动立体,也是大六这个角色的无限魅力融入了马丽。
评价魏翔,一个字就够了——「稳」,太稳了。
这次不需要他怎么滑稽搞笑抖包袱,需要他演出上世纪八十年代知识分子的老实木讷和斯文气,他做到了,需要他演出一个苦苦思念妻子三十年、喜怒无常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他也做到了。
电影尾声,他无声伫立凝视着「似她非她」的背影,惊喜和安慰凝在眼中,微张着嘴泪水潸然而下......这幕戏直击在我的心里,戏里的他不敢哭出声涕泗横流,戏外的我也压抑着不敢打扰别人的哭声泪流不止。
特别地,神来之笔般搭配这段戏的是陈百强的《一生何求》,伴随着悠扬柔和的旋律和陈百强细腻深情的歌声,丝丝入扣般贴切。
“一生何求迷惘里永远看不透没料到我所失的竟已是我的所有”这段戏就像这首歌一样,哀,而不伤。
纵然,三年的甜蜜相伴的结局是三十年的孤苦相思,但是,曾与如马丽演绎的大六相识相知相爱过,一生何求啊。
最后,简单总结两句。
因为演员,因为演员演绎出的「真情」,《哥,你好》难能可贵地表现了上世纪80年代劳动工人朝气蓬勃的精神,尤其劳动女性青春飞扬的风采,以及,上世纪父母爱情平实真纯的情意与浪漫。
如果结局是跟《蝴蝶效应》那样,儿子穿越回母亲肚子里用脐带把自己缠死,让自己彻底消失,换回母亲该有的人生,我会打个及格分。
开心麻花喜欢玩穿越。再次看魏翔荧幕男主,发现。怎么和我同事长得这么像,全程以为在看我同事演电影。马丽不说了,我一直都很喜欢她。
挺好看的,节奏轻松令人愉快,讲了这么一个煽情的故事,但是不尴尬。爸爸心里应该是恨儿子的,让他深爱的女人走了。儿子也为了救妈妈,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但最后命运是不可改变的。但曾经存在过得爱情亲情不会消失对吧。
说实话,一开始以为是烂片,这么一看,还好,中规中矩
《蝴蝶效应》属实让你们看明白了。
小品电影也就不多说了,女主角选择盲焊这里就是瞎扯,为了制造戏剧冲突而强行冲突,为了升华而升华,没有防护面具的情况下一个孕妇要盲焊,裁判们一点脑子都不长就同意吗?孕妇出事他们能付得起责任?在这煽情,一星也不值
真的要常远ptsd了,马丽少演点烂片吧。《李茂》那一部摔过的跟头还没记住吗。眼睛都快瞎了还在那“盲焊”全场尴尬症都犯了😅还没看到一半想来送一星却送不出去真的让人很捉急~
把身份置于女性主体之上,鼓吹一种只给男性、家庭私人领域带来特定性别红利的牺牲:特别阴险和kitsch。表面是赞美女性,实际就是无限循环的老一套打压,把母亲作为第二性的客体被众人凝视。为什么女性一直很难获得真正平等和公正的家庭和社会地位,就是因为有这种对标准秩序和美德地捆绑。因为恐惧女人的生殖能力,而来歌颂女人母亲的身份来捆绑她们,非常讨厌这种恶毒的用心。流一滴眼泪都是对母亲的亵渎。最好哭的是女主顶着压力用机器压开戒指的那一刻,多么勇敢又聪明、沉着又冷静的女角。。男导演自我感动+自以为是真让人尴尬,无比同情卖力的女主,事业再成功,人再有才华,还是得被安排“母爱伟大”的烂俗主题。如果要理解母亲及她和家庭的关系,推荐一部1978年伯格曼的《秋日奏鸣曲》,母亲是不容易的,不要脸谱化她们,显得没诚意
又一个见证父母爱情的影片。还有点蝴蝶效应想改变过去的想法。。。但有没有一种可能,当自己孩子不断长大,会不会怀疑当年自己老婆是和那个曾经的哥哥出轨了?不然怎么解释孩子长的和他一模一样?所以就更恨这个孩子了。
儿子穿越过去救妈妈,这本是个可预料的结局,但他明白了爸妈的爱,消除了对爸爸的隔阂,为自己的婚姻取了经
竟然给我整emo了😭
焊工比赛那里剧情突然弱智了起来。
南版李焕英的故事,但故事里完全看不到贾玲对妈妈那种深切的想念和分离的遗憾,只看到主创团队们急于圈热钱的浮躁。
脐带绕颈、盲焊、保大保小…编剧是怎么写出这些奇葩桥段的?!事实说明东西不可太杂交,《指环王》《李焕英》等N多东西杂交出来个这玩意儿…这一🌟给被反复折磨等待一个正常导演和本子的马丽女士!
大六让头上绿光发亮的伍红旗感受到了最纯粹、真挚、热情的爱,女强男弱,性格也互补,所以伍红旗才怪罪儿子的出世带走了妻子,一生都放不下。电影用一本日记、两枚戒指和n次穿越来完成一家人的和解,父子间的隔阂融化进了久违的亲情和爱情里。
感觉想模仿你好李焕英,但是差了太多意思了,人物关系不够可信,人物也没立住。魏翔这么多年为什么没红自己心里没数吗?没有魅力,没有特色,没有记忆点。贾冰倒是找到了最适合他的人设:传统喜剧里恶霸,甚至可以直接保送到周星驰剧组的水平。
苦大仇深永远是中国式家长情感表达的代名词,没想到2022年,居然还能在影院看到一部喜剧电影,在输出保大保小去母留子这种反人类的价值观。看到马丽在手术台上说我能感受到他的心跳和生命,真的想大喊一句,不要再荼毒观众了!!不要再PUA女性和母亲了!!
李焕英:你知道什么是东施效颦吗?泰戈尔:我没惹你们所有人?腾格尔:隐形的翅膀隐形的我?母爱:爱人先爱己,怎么又乱消费我?
复杂的喜剧,和李焕英相比,多了几分戏谑,玛丽还是稳定发挥,还是不像少女,完全不是喜剧类型的拍法,甚至有的时候像悬疑片,整体氛围是冷的,本身梗也不多,都不用标成喜剧片。
凑合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