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了解他们成长的不易,因为正是有了他们才有我们,要好好珍惜,一起陪伴成长。
照常在刷B站,找了很久,最终决定看一部名叫《未来的未来》的动漫。
这名字真奇怪,未来是指时间?
可是怎么会是未来的未来?
所以未来或许是个人名,它会讲未来这个人的未来吗?
看完后,我倒觉得小君才是主人公,小君是未来的哥哥,是爸爸妈妈的孩子。
小君似乎一直在跟妹妹未来生气,未来是这个家的新成员,自从未来出生,小君的爸爸妈妈注意力一直在未来身上,就连外祖父和外祖母也是,一直在给未来拍照,小君三番四次也要,可都是非常敷衍。
小君就这样讨厌上自己的妹妹未来,明明第一次见面他很喜欢她。
小君很生气,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奇幻的事情——王子出现。
就像是一个契机,小君的世界从此在现实与奇幻中转变。
小君很快发现王子是悠子——小君家里的狗狗,悠子跟他说,小君是出于嫉妒,但是小君连嫉妒这两个字都还不认得。
小君很“坏”,他去逗悠子,还把它的尾巴扯下来,放在自己的屁股上,小君也变成了小狗子,撒欢儿地跑,小君玩得很开心,笑声都传进了爸爸的耳朵里。
第二次是未来的未来出现,她这时已然是一个中学生模样,她来是因为要让爸爸把人偶收起来,人偶是一对夫妻,据说晚收一天,就会晚结婚一年,所以未来很着急,三人(包括暂时变成人的悠子)要瞒着爸爸开始作战,结果当然是好的。
小君还结识了小时候的妈妈,小时候的妈妈比小君还要闹心呢!
跟小君两个人一起在家里翻天覆地,拆家了一样。
还有曾外祖父,曾外祖父__bk:73cht带着小君骑马,骑摩托车,激励小君,让他最后学会骑自行车。
影片的每一个故事既搞笑,又温馨,但是每一个影片总有其特殊之处,猝不及然,才值得让人回味。
小君又一次闹脾气(小孩子总是很容易闹脾气),想要离家出走,好不容易未来的未来找到了他,要把他带回到他生活的时间里去。
小君跟着未来的未来来到了家族的“历史索引”,就是类似于图书的目录一样,在这里小君看到了倒在地上哭泣的爸爸,爸爸在练自行车,可是身体太弱了,直到小学还没有不会骑,他看到了自己的曾外祖父,船的残骸漂浮在水面上,曾外祖父在海中奋力游向海岸。
还有那个传闻,曾外祖父个曾外祖母赛跑赢了,所以曾外祖母就嫁给了曾外祖父,而事实是,曾外祖父当时腿脚不方便,刚开始曾外祖母很快就超过了他,后面她刻意停下来等他。
每一个人都付出了努力,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而我们成为了一家人,正是他们的存在才有了我们。
要好好珍惜彼此啊。
我突然想要去了解家族的人的故事了,他们经历过了什么?
我想他们了,但是现在晚了,明天再给他们打电话吧。
挺可爱的,大人小孩都挺适合的,很适合闲着无聊的我,我喜欢同时做两件事,所以会喜欢看中文版的,这个中文版的配音好棒呀。
会有很多小小的道理,适合小朋友,也适合大人,比如曾外祖父说:不管发生什么,都要抬起头注视远方。
嗯呢。
还说:无论什么交通工具,只要能驾驭一种,就都能驾驭了。
我也觉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想通的,事事都是相关的。
还有很多小道理,看的时候,感觉到自己被带入到哥哥的角色,感觉都很可爱,会用哥哥的角度听听道理,也会用大人的角度再听听相同的道理,都很有意思,很可爱,哥哥的形象很生动,感觉很多小孩都是那样的。
小道理都挺有意义的,很适合二刷,特别适合和小孩一起看,有二胎的带着老大一起看,真的很合适,现在记一记,我要是有小孩了,以后可以再带着小孩一起看奥,虽然现在连对象都没有😓。
画风也特别可爱,温馨,治愈,也很精致呢,大家一定要去看哦,看完了记得回来谢谢我啦。
我超爱这种的。
看到中间的时候还是太困了睡着了。
一是对于小君(小男孩)的穿越,感觉还是太突然,似乎影片最后也没有对“穿越”做出解释。
中间很多次穿越,看到第二三次的时候已经熟悉这部电影接下来的情节了,但还是会期待有什么变化。
不过影片的最后依然也是在预料之中。
二是对于片名《未来的未来》,是指妹妹(未来)的未来呢,还是我们未来的生活的未来呢?
但基于影片内容本身,这两种解释都似乎还是很难对应上。
或许是我还有些没发现的点吗?
但是也在之后看了大家的评论,依然没有找到太多答案,而且也遇到跟我有相同疑惑的伙伴。
不过尽管如此,我依然在影片中找到可以探讨和展开对话的点。
(对我来说,电影有时候除了可以放松大脑,也可以找到共鸣,又或者找到反思和批评的点。
)
影片从一开始就交代的很清楚的是,它讲述了一个家庭有了二胎之后发生的变化,尤其是从小君(大孩)的角度。
因为有了妹妹,爸爸妈妈的重心都放在了二胎身上,而小君还很需要得到父母的关注。
影片中出现了很多次小君在不断的大喊“妈妈”“爸爸”,可是爸爸妈妈却没有理会小君的表达,没有关注到小君的情感需求,甚至有时候得到的是否定。
影片中看到更多的是小君的自我成长(通过在“穿越”的经历中来表现他的成长),但是对于父母可以做些什么,这部影片说的还是比较少的。
而反观现实生活中,这么小的孩子真的能够完成这样的自我成长吗?
更多还是不会的,我们常常看到的是孩子充满了不安全感,孩子在内心受伤之后,一开始会通过外显的行为去表现,比如叛逆反抗,还有一些攻击行为等等。
又或者是孩子真的会慢慢去长大,只不过内心的不安全感、害怕失去父母的爱等这样的情感需求会被压抑封存起来。
影片中通过“穿越”,小君遇见了长大之后的妹妹,小时候的爸爸妈妈,曾祖父,以及未来的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小君完成了对整个家庭之树上的每个人的生命的理解与接纳,由此也更认同了自己的身份。
尤其是在最后一站迷失在东京的时候,小君认可了妹妹的存在,将妹妹纳入到自己的家人名单之中,新的家庭故事才正式展开。
以我们现在大人的身份去看这部影片,现在我们常常会提到“原生家庭”,其实也是同样也需要像小君一样,对于家庭之树上每个生命的理解与接纳,才能更好的展开新的家庭生活。
也就是所说的“和解”。
但这都是基于小君自我成长的角度去说这件事情。
如果是站在为人父母、教育的角度呢?
我们其实可以让孩子减少这样的伤害。
我更希望大人自己本身能够做出一些改变,少让孩子去承担一些本不该承担的生命之重,毕竟在长大的过程中,他们有的是坎坷和挫折要去面对。
但是在影片中其实也描绘了为人父母的不容易,包括作为第一次作为全职爸爸带孩子的不容易,要去平衡两个孩子之间的不容易,以及平衡工作与家庭之间的不容易。
期间也描述了爸爸妈妈的自我成长,包括妈妈对于自己和自己妈妈之间的关系也有了一些对话和思考,也不断去反思自己常常忍不住会发脾气但也已经在努力改变,爸爸也开始更能在照顾孩子生活和工作之间取得平衡,并且也有一个镜头描述到爸爸妈妈之间相互鼓励看到彼此的成长。
影片中对于父母的角度都是比较少的镜头,但也可以被发现。
不过我更期待的是在父母的自我成长与孩子的自我成长之间,可以更加具体的去描述父母为孩子做了些什么的行动。
毕竟内心成长之余要付诸的行动也是极为重要的部分。
电影名字虽然是《未来的未来》其实是男孩君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中,与家人建立的羁绊。
亲情和家人是艺术的永恒主题,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家庭新生二胎的日常百态:嫉妒妹妹的小君,不会带孩子的老爸,精疲力尽的老妈,无法提供帮助的老人……生活永远都是繁杂琐碎的日常,但是如何能够通过理解或者体谅来包容家人,完善自己使家庭和睦,相亲相爱……影片没有上升到一定高度去说教,而是通过“穿越”去感受那个一直不理解的“对方”,让小君知道了妈妈的不易,爷爷的坚韧,爸爸的努力,妹妹的懂事,以此来使自己成长。
适合家长带孩子观看的一部动画。
成长于二胎家庭的我可能是另一个小未来吧,还好当年没有受到如此的抵触。
希望这样的成长与和解不再奇幻,有更多一些的快乐小孩。
那个被摸摸头的我们,真好。
100分钟里的心情是我永远喜欢细田守→我不喜欢细田守了→我永远喜欢细田守QAQ看完有点懂为什么这部的评分在日本只有2.8/5.0了。
很多人是看了预告之后带着孩子进电影院的,结果看完发现其实不适合孩子,中间東京駅那段像恐怖片,坐我边上的小朋友强忍着没哭默默爬到了妈妈怀里…而后来的时间轴对孩子来说又太难懂了。
未来说,你看这些时间轴,一旦有一小步走错,现在的我们可能都不会存在。
其实之前看男孩因为耍小脾气反复穿越,也不知道到底想讲些什么,就算小孩子的一些小动作再可爱也渐渐觉得有些烦。
但听到这句之后瞬间坐直了。
很难形容这种感觉,因为细田守的故事除了《穿越时空的少女》是改编自同名小说之外,其余都是自己写的剧本。
简单来说就是我再一次看到了他的世界观。
未来的未来想说的除了一个男孩和他父母的成长之外,还有时间和缘分的奇妙吧。
不用怀疑打这个分是因为我戴了十倍粉丝滤镜…///////////我喜欢长大的くんちゃん!!!
哪里有跩得二五八万的高中生哪里就有我!!!
被机车皮衣的太爷爷帅瞎!
在片尾发现是福山雅治配的音之后再一次被帅瞎哦莫全剧终上字幕的时候我绝望地瘫在椅子上:最喜欢的导演都来劝我结婚生小孩了这日子没法过了…///////////
《未来的未来》这个动画电影真是太棒了。
他有两条线,一条是小男孩的成长,一条是爸爸妈妈的成长。
超细节,超真实,但又超具想象力。
先说老大这条线。
二胎未来出生后,爸爸妈妈全力照顾老二,老大的呼唤被忽略,老大的需求被压缩,老大没有办法处理这个不满足,情绪变得仇视妹妹未来。
这个也是最最常见的有了二胎之后老大的心里状态以及家里普遍出现的情况。
大人总会以小的更小更需要照顾更要小心为由要求和限制了之前老大的状态,因为小的更需要照顾更占用爸爸和妈妈多一点,老大也不是很大,自然需求会不被满足。
但是,神奇的就是老大的成长,每一次离经叛道的发泄都有新的感悟。
从超现实的情节中他获得了成长,分别遇见了未来的未来,曾经的曾祖父,小时候的妈妈。
经过这些,再回到显示,他长大了很多。
而这部分,在现实生活中却很难有相对应的结构对应。
现实中,想成长就难的很多了。
如果爸爸妈妈不成长,又没有超现实的情节帮助孩子,那孩子的心理失衡将一生存在。
再说爸爸妈妈成长这件事。
爸爸是建筑设计师,从老二出生后就是自由职业,担负起照顾未来的责任。
这个男人不是从刚开始就是这样的。
电影开头,妈妈不留情面的吐槽:我知道你和周边大妈说你在家带孩子,表现的好像很称职很伟大,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只是未来出生以后才做了一点点。
也就是说老大小君出生后并不是这样。
妈妈继续说:希望你不要再像以前一样什么都依赖我。
这是多少新手妈妈的现状呀,丧偶式育儿的家庭模式我们也很常见。
好在剧中的爸爸不再那样,尽管依然打翻了饭碗、喂奶孩子哭闹、家里收拾不停,但,他在成长。
结尾,一家人准备出游的时候,妈妈说:你现在温柔了很多,以前,工作的时候总是生气。
而爸爸也说妈妈也不像以前那样了但离好妈妈还是有点距离。
而妈妈很满意的说只要不是最差就好了。
婚姻仿佛就是这样,慢慢的,大家再长大一点,就变得更好一点。
能够给很多正在纠缠,又爱又恨的年轻夫妻一点能量:大家都会成长,也许未来是会和谐的。
如此这般,真好。
母亲生了妹妹,于是母父忙于照顾婴儿,减少了对小孩的关注。
小孩家的树有魔力,小孩在树边一哭闹就穿越。
小孩先变成狗。
然后遇到穿越来的妹妹,秘密收起雏人偶。
接着回到妈妈童年,和她玩耍。
然后回到外婆父亲的青年时期,和他骑马骑车。
最后来到妹妹长大后,在车站迷路,承认妹妹是亲人,平安回到自己的时空。
节奏很舒服。
自我成长线和接受亲人线并行。
可以看出,对幼儿来说,世界其实像一块白板,而每个新的人事物都是一小块拼图。
不断搜集拼图,形成图案,幼儿才得以认识这个世界,才学会接受世界中的人。
对二胎麻烦的刻画简直入木三分。
比如大孩对二孩的好奇与排斥。
又比如年轻母父兼顾照顾婴儿和安抚大孩的焦头烂额。
隔着屏幕都感到窒息。
一个熊屁孩已经很可怕了,再加一个只能用哭表达不满的婴儿。
啊!
头大!
两个孩子大哭,母父手忙脚乱,狗在旁边凑热闹的混乱场景,让我想到《口技》:大儿啼,小儿复啼,啥啥啥声交替。
而这个爹,一看就没受过带一胎的毒打。
别以为把缺乏经验刻画成蠢萌,就能忽视他逃避育儿责任。
丈夫的理由是妻子生一胎时,自己工作太忙。
笑死,工作和家庭不能兼顾的男人接什么婚?
上一秒被邻居妈妈夸好男人,结果下一秒被老婆揭露真相,而且锅都不懂关,大快人心哈哈哈哈。
一些让人回味的细节。
最后小孩舍不得和长大后的妹妹分开,妹妹则好笑地说:“之后可是会在一起呆得发腻呢。
”然后送他回自己的时空。
小孩睁开眼,看到的是婴儿状态的妹妹。
“亲人的意义是长久的相伴”之感呼之欲出。
也会嫌弃,但也会彼此喜爱。
会在一起度过很久的时光。
所谓亲人,就是这样一种存在吧。
一些吐槽。
男主在车站为啥死活想不起妹妹名字?
因为没把她当家人吧。
原以为男主全片最皮,我错了,你妈比你更皮啊!
家族之树画起来挺让人感动,但如果是父系族谱,只觉得恶臭反感。
根据细田守的套路,合理猜测他老婆生二胎了,接下来是不是要讲幼儿探索世界和青春期烦恼故事……《夏日大作战》2009对应:去妻子家探亲《狼的孩子雨和雪》2012对应:妻子生第一个孩子?
《怪物之子》2015对应:养第一个孩子《未来的未来》2018对应:妻子生第二个孩子?
“将焦点聚集于人的意识与情感关系、从庞大坚实的生活事件所组成的大块时光中,将它不需要的部分切除、抛弃,只留下成品的组成元素,从而完成时间的塑形。
”影像的本质便是穿越时光的一种现象的观察,在细致的生活片段中截取柔软而诗意的部分,在看似无意义的片段的组合中带来关乎情绪的、流动性的感知,从而所发掘出新的意义。
《未来的未来》是细田守的雕刻时光,在保留既定作者风格的同时,打破传统意义上的线性叙事所带来的流畅观感,用一种很细碎的日记体的模式错乱时间和空间,让观者的情绪随着影像有机演变,产生出日常生活的美好诗意间隙。
“直接将点滴散落在箱庭各方,在各式各样的‘冥冥之中’组成叶脉、枝干,脱离时间的叙事,乘着小小新干线观察稀释的记忆,演着小小箱庭里的公路片,期待小小的一举一动将你我的历史牵绊相交。
”《未来的未来》无疑是私人化的,富有十足电影感的创造呈现,普世价值的温情漫延,老酒酿新,十分惊喜。
在作画的风格上,《未来的未来》保持着细田守一如既往的“无阴影”的造型风格,人物勾线线条简略,五官点到为止,利用配色的频繁变化和光影的把握构建出立体感。
“观者在面对眼前飞的物象时,毫不费力就可以做出判断”,这种简洁性的造型勾勒,能够使观者能够更好的将注意力放置在人物的运动状态、场面调度和分镜处理中去。
细田守曾多次称自己为“fix主义”导演,偏爱固定镜头,遵循平衡主义的构图和长镜头呈现。
但是这种平衡主义的贯彻形式却极为丰富,极为有电影感。
在《未来的未来》中,现实场景的部分里,细田守继续贯彻着对固定镜头的喜爱,而在充满假定性的奇幻场景中,则集中展现出运动镜头的魅力。
比如小男孩初到庭院时,在一种梦幻的超现实的假定性场景里,呈现出的是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调度风格,这种丝毫不屑于隐藏摄影机、突出镜头在场、不拘泥于拟态运动的风格无疑是一种自由影像的突破。
而在长镜头的表现上,则大量利用人物的自身运动改变景别和拍摄角度,将长镜头视为一个调度体系,完成动作的流畅搬演,丰富多彩。
细田守对空间拓展的想法其实也是饶有趣味的,“让孩童的成长不断跃迁于不同的历史场景中,呈现出一种有机影像的互动。
”比如错开线性时间,利用摄像机的自在运动拓展房间的空间,在平行转换中呈现出照顾孩童的繁琐和苦闷。
这种平移的式长镜头在《夏日大作战》中也有所呈现,只不过在《未来的未来》里体现的更加新意一些。
影像一直都是可以脱离叙事的存在,早在新现实主义时期安东尼奥尼就有对“无情节电影”的提出,褪去传统蒙太奇剪辑和戏剧化故事后的惊喜构建,也预示着两极分化的严重。
观影是一种细腻情绪的观看,这种情绪既可以用叙事的精彩缜密所传递,同时也可以用影像本身来塑造。
《未来的未来》中大量的家庭琐碎片段的铺垫,尽管繁琐平淡,但是也充满着美好的可爱气息,主角的塑造比较丰满,不至于呱噪单一,在跨越时空间隙、参与家庭成员的历史的过程中实现人物弧光,完成自我价值的认同。
很细腻、温暖的作品,呈现的情绪也十分饱满,不愧是细田守的雕刻时光啊。
说起我喜欢的动漫类型,比起歌颂少男少女命运被红线绑定的大热作品君の名前,我更喜欢对通过动漫作为视觉化媒介,把某一个群体某一特殊的心理状态进行细致描写的作品。
比如未来のミライ就是真实展现了小孩子心理,探讨“二孩问题”的我心中的佳作。
首先作画让我很中意(经费很足!
),城市轮廓下每个房间街道的细节、人物简简单单线条就能勾勒出夸张而不失性格特点的表情、结尾穿越index的一股股线条的设计我都很喜欢。
最喜欢的设定可能是有点俗但是很有童话感的“庭院里种着一颗记录指引着家族历史的大树”,通过大树訓ちゃん回到了过去也穿梭了未来,有点悲伤的是,在这些和过去未来互动的过程中訓ちゃん得到了现实中没有得到的爱和鼓励,而是自己慢慢得到治愈、长大了起来。
本片最大的意义在于指引我的parenting。
虽然本人不是很喜欢小孩子,但是我总能和小孩子很好地相处,我知道小孩子所想所需,并且能很好照顾到大家的情绪(还是在清迈支教的时候发现的)。
虽然我没养过孩子,但是我也是从小孩子长起来,我父母对我的parenting我是看在眼里感受在心里,初中还是高中的时候我在西单图书大厦站了一下午读完了龙应台的散文集《孩子你慢慢来》。
虽然是记录母亲和孩子的日常,但是其中也或多或少渗透了龙应台作为一个母亲的育儿之道,对当时还小的我很新鲜也让我很受启发。
当时我就觉得有这样的妈妈真的是太棒了!
可能当时我就adopt了这种育儿理念,以至于我在观看未来のミライ过程中感受到极度不适,訓ちゃん多次放声大哭的时候我的心里都揪着疼,好想说这个孩子让我来养啊!
绝对会抱一抱他不让他再一个人哭得那么难过了。
昨天和妈妈说起二孩的问题,我问我妈如果没有生育政策,会不会生一个弟弟妹妹给我。
我妈答不会,因为如果生了第二个孩子对我的爱就分散了。
不仅使我陷入思考,如果我生了第二个孩子,是否会把原有的爱等分,还是会再重新generate一样的爱给第二个孩子呢?
我想是第二种。
但是可能不是很现实。
精力确实有限,照顾了这一点就照顾不到另一点。
想让第一个孩子不受冷落还真是需要竭尽全力才可以啊!
如果我做不到的话我一定不会生第二个孩子。
就我的观察和感受而言,孩子成长过程中受到的伤害很大部分都是来源于父母,长大后这种伤害发展成一种不可逆的甚至用一生去抵抗挣扎希望能消除减轻的“缺陷”。
我见到的也太多太多了。
程度有深浅,但是孩子受到的伤害来源于父母这一点会是我以后作为一个妈妈时刻要想着的问题,大事にすること不是说说而已啊。
作为独生子女,我虽然没有弟弟妹妹,但是有春节回姥姥家全家人围着刚出生的表弟、以及和父母的朋友一家一起出行时对方有一个特别特别小的孩子的经历,进而所谓“嫉妒”的心情我也不止一次地有过,还有关在屋里一人听mp3一边流泪一边用力写日记的经历(这本三年级写的日记居然还在,我回看的时候都觉得是黑历史)就这一点而言,还挺有共鸣的。
最后我想表达对建筑师爸爸的喜欢!
爸爸设计的有些古怪、但是对孩子来说绝对是值得探索能玩得不亦乐乎的“天堂般的房间”。
作为小孩子能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也太棒啦!
我作为小孩子时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在乡村长大,乡村真好玩啊!
有各种各样的动物,捉小鸡抱大鹅摸小牛,有田野和池塘,出门的时候小狗摇着尾巴跟着我走在田埂上,走到一间最近的小卖部也要20分钟,真怀念这样的日子。
然而现在的农村也不是那个农村了,人类的心灵故乡不会再是贴近大地每日围绕土地的乡村了,我们的心寄居在钢铁森林。
电影吸引我的地方还在于它的微玄幻,小男孩小君在二胎妹妹的降生后,似乎拥有了一个超能力,在自家富有设计感的花园小院里,它仿佛能穿越时空,同家里的宠物对话,同长大后的未来对话,甚至能回到过去,见到年轻时的外曾祖父。
面对妹妹的到来,全家人的目光被她吸引,小君一开始也是喜欢这个白白软软的小妹妹的,也好奇过这么小的小宝宝,但是在全家人的宠爱渐渐被妹妹“夺走”后,他开始记恨上小妹妹,开始觉得是妹妹,抢走了本属于他的东西。
于是他甚至开始羡慕,家里那只自由自在的狗狗,开始觉得,它都比他能够博得家人的宠爱。
世上往往无巧不成书,天神仿佛听见了他电话呼唤,在神奇的花园里,他惊奇地与变成人的狗先生对话,甚至将灵魂植入狗狗的身体里,借着狗狗的身体,尽情撒欢。
这是孩童最真挚的感情和充满童话色彩的想象,透过电影,其实屏幕前的我们都知道,互换身体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但是我们仍然愿意,随着电影的场景切换,寻求孩童时期最浪漫的想象。
在一次与家人的争执后,小君又一次来到花园解闷,一个人生着父母的闷气,责怪着无知的小妹妹,但一阵风吹过,他似乎来到了未来的小家,看见了长大后的妹妹,以及,长大后的他自己,在瞧见长大后的家人相处中,渐渐意识到似乎全家人的愉快约会,不应该被他一个人的小脾气破坏。
于是他收拾好心情,跟上爸妈和妹妹,一起度过愉快的周末。
电影除了亲情,还有爱情的温馨。
在穿梭时空的过程中,小君遇见了年轻时的外曾祖父和外曾祖母。
腿上有伤的他却勇敢无畏,大胆追逐自己的爱情,而年轻温柔的她也为了爱情,甘愿放慢脚步,等待所爱之人。
未来的未来这部电影终于谢幕,于它,我窥见了童真的幻想,对未来的期待,对亲情的赞颂,对爱情的期许,如此的精彩。
生两个真痛苦
小孩子的尖叫声真的吵。昨晚吃烤肉邻座有个小孩间歇性发出音调奇高的尖叫声,这应该算是真·物理伤害了…
等看了不是法语字幕的再来补一星?
画面没得说,但是这个故事太让人无力接受了,而且这个小男孩太让人讨厌了!!!!!福山雅治配音的曾祖父是真的帅。
男主的声优可以去看几集《蜡笔小新》学一下4岁左右的小朋友是怎么说话的吗?
无聊剧情和大哭的小朋友让人腻烦,一星给建筑设计,一星给怀旧or超现代背景。又一部二胎宣传片。
画风精致叙事稀碎,明白导演是想通过熊孩子的时间旅行来展现深沉浓厚的家族观念和顺带探讨时下流行的议题“二胎综合症”,可是这拍的也忒混乱了,除了结尾熊孩子在空中纵览家族史能够引起一丝的感动,其余的部分简直乏善可陈。算是切实感受到日本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了,就连动画电影都在宣传催生二胎呀!
主角小男孩的配音怎么听都是个中年大妈,实在没办法入戏。
男主配音问题很大……emm…不是说不可以生二胎,也不是说老大不该体谅父母,只不过大人决定生二胎的时候就该早早考虑好怎样安抚老大的情绪,作为父母完全不积极给老大做相关心理建设,只会让老大“懂事点”“妈妈也很辛苦,你要体谅”,真的是很垃圾的大人好吗。
熊孩子的奇幻穿越
以点带面的家庭情感,多层次的时间线,还是很感动呀。
守爷诚哥这批后吉卜力时代的日本动画导演们总让我联想到我朝第五代电影导演,对美学的追求淋漓尽致,对剧本的掌控一塌糊涂。。。
超萌的kun酱
最重要的是现在
比起我当时死活抗拒去电影院的「想象中」,其实还是好看的。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现在需要用动画片来教育年轻人如何为人父母了。
细腻
挺可爱的,对小孩子的心理表现也很现实,想分享给刚当父母的朋友看。最喜欢大叔汪,有孩子了也不要冷落宠物!
没有当下哪来未来
教大宝如何接受二胎……
#MIFF 这是我观看的第一步细田守的作品,所以不会像老粉丝一样有落差。觉得电影有两条线,一条是以孩子的角度解释自己的成长和生活的变化,一条是在每次穿越时空的时候和未来或过去的家人相遇。前者是个大型的幼儿心理教育科普片,把孩子的心态刻画得很真实,描写的很细腻,对传统家庭分工也有一定的批判。但真正让我感动的是对家人的追忆。他穿越时空,与曾祖父相遇,见证了曾祖父曾祖母的定情时刻,看到了少年父亲的沮丧,看到了幼年母亲的调皮……灿烂的海,未竣工的楼,老式的钟表…这些种种,皆是历史的尘埃,但是对于家人来讲是多么美丽的故事。几个鸟瞰镜头同一视角,不同年代,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