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洋次郎去看了這部電影。
看電影的時候覺得自己好像生了長大病,代入感太強了。
特別是好幾處完全無聲,沒有任何對話,彷彿停滯的畫面。
如果沒有死亡的話,我們大概不知道為什麼活著。
女孩一直在找死亡的方法,那種無所畏懼的狀態,卻恰恰擁抱了正在死去的田源先生,就好比懷抱著死去的孩子,卻仍然安詳的聖母一樣,有不能被打敗的力量。
很喜歡把魚放進泳池一起游泳的畫面,真的好美,好有生命力。
還有小時候抓住蝴蝶,畫了蝴蝶的畫。
會讓我想到OUTSIDER裏面「用立可白圈起螞蟻」那一段唸白。
電影的最後一段台詞,「我總感覺...我現在還活著。
嗯。
」,真的太戳人了,整個電影的點睛之筆。
時間不會死亡,也不會老去,世界也不會因為哪個人的缺席而停止運轉,那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或許就是因為某個人的愛,某個人的溫暖,某些不足以稱為奇蹟的微光,而感覺「我現在還活著」的瞬間。
電影畫面和Picnic這首歌,都和我們的生命一樣,美得易碎,也因為易碎而更加珍貴。
看了前面的影评说,是因为导演有洗窗户的经历所以才拍进电影里的。
我的理解可能有点多余,但还是想写一下。
前面一直不理解为什么反复出现男主擦玻璃的镜头,明明已经没人给钱了,到电影最后男主作画的时候,看他拿画笔的姿势才猛然想到男主之所以选择擦玻璃而不是别的可能是因为刷窗户就是在生活中画画。
刷窗户和画画姿势动作都很像,每天擦玻璃机械又毫无意义,但是画画也变得一样。
想要画画是什么感觉,画不出来还不如每天擦玻璃。
不管哪一种生活都是行尸走肉。
最后作画的时候,男主穿着的是擦玻璃的工装裤,头上也绑了白色毛巾,这一身装备跟高空擦玻璃一样,是否代表男主跟原来的生活和解了,不管是哪一种行尸走肉都得到了认同,完成画作之后就倒在妹子怀里安然死去。
妹子游泳的时候简直美得像画,和鱼群在一起孤独又温暖。
好羡慕该妹子,我也想吻洋次郎!!!
看完卫生间的圣母像想写一篇影评我接触的感情,有一些相似的体验。
美术是田园宏的梦想,是他最热爱的东西,当被前女友问起我跟美术你更爱哪个的时候(这就有点像我跟你妈掉水里你先救谁),田园宏犹豫了,拒绝了回答,他拿他最爱的画笔来描绘他最爱的女人,(影片中描写田园宏绘画的镜头总共三次,前两次是在画他的前女友,最后一次是在厕所绘壁画圣母像。
)而片中小病友拓人的去世,托人母亲请求田园宏为拓人画幅画像的要求却被他拒绝了。
绘画一定是田园宏的挚爱,只有他的挚爱才能被他的画笔描绘。
大学毕业后田园宏放弃了绘画,当前女友在向他夸耀现在的成就时,田园宏表情漠然,女友愤然离去, 路遇前女友与界先生时,界先生也被男主的漠然与无谓激怒,在前女友和界先生眼中,绘画是一种工具,是一种实现自身价值的工具,与自己的成功与名利有关,是一种入世生活的态度,而在田园宏眼中绘画是自己的挚爱,同样也要表现自己的爱与信仰,前女友的离去带走了他的挚爱,他不知道美术还能描绘什么,因为没有了意义,所以放下了画笔。
就像有些歌只能唱给一个人来听,人走了再唱那首歌就没什么意义了。
影片中田园宏打开柜子找出前女友的画像,那幅未完成的画放在了最上面,可以理解为那是他的停笔前 的最后一幅作品,同时未完成的画作也表明了这段感情的结局。
男主是个念旧情的人,因为热爱拿起画笔,因为情逝放下画笔,因为深情与渴望描绘了爱与救赎。
当被医生诊断为胃癌时,田园宏反应平淡,其实这是电影描绘下田园宏一贯的状态。
一个人梦想已逝,生活就变得没有了意义,没有意义的生活就像是半桶血的生命,生与死间浑浑噩噩,向死而生,向生而死。
住在医院的病人们,生命被赋予了盲目的乐观与虚假的意义,这也是世俗生活中唯一的救命稻草,而却又在积极的盲目的乐观与虚假意义中死去,在生命面前我们显得那么的无力。
电影中拓人母亲对田园宏解释医院里面不允许对孩子们讨论谁的病情,谁去世了只能说出院了。
这就如同小时候我们听童话故事,直到长大后才接触到真正的社会一样。
对生命的渴望表现出来的不一定是顺从。
小野强大的心理能量给田园宏带来的是一种生命力,对生命的渴望、与命运抗争的精神,要么去死要么好好活着,从无精打采拖地的工人中田园宏仿佛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自己以前与现在虚度的光阴,对工人的责问其实是对过去的悔恨。
小野的陪伴让田园宏燃起了对生命的渴望,是圣母的怀抱给予了他真正意义的生命,于是田园宏重新拿起画笔,来表现爱与生命,来表现抗争与生命的净化与升天。
片子前3/4真心要睡着了,大概下载3周后才考完了。
杉咲花真的是把我丑到了,真是姑娘演技真的好,小姑娘好配园田(天啊,男主,女主的名字是什么啊)整个片子大概是从圣母像出现后才开始高潮,变态大叔真的好有爱,好遗憾只画了最后一幅画手动比心洋次郎&手冢治虫
我很喜欢导演这样的拍摄手法,不做作的,真实的,直击心灵的,用简单的组合,成为了最美的画面。
“畅游在金鱼池里的少女” “在夏日蝉鸣中哭泣的男人” “卫生间就像活着的圣母像”没有一个是没有触动着我的。
生活中每一个小人物我们所不在意的,其实如此的鲜活,他们也是人,他们也在努力的活着,努力的甚至产生了天真的想法。
我们承受不了死神的眷顾,我们只能祈求神明。
但是这样的祈祷是有用的吗?
每一次孩子们天真快乐的笑容,就像一把把刀子戳进我的心里。
我相信洋次郎所扮演的角色也会想“为什么这样,还要去活下去,还要去努力的做无谓的挣扎”因为已经的无用的,什么都改变不了,而我们的挣扎更像极了表演。
既然是表演,为什么不再精彩一点?
去点燃自己完成心目中的圣母像。
去释放一切,做那些傻事,去和金鱼游泳,深夜去帮别人刷玻璃。
我们一直都在寻找着什么东西,洋次郎最后寻找到了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对于他是满足的。
而活着的人剩下的其实才是更加剧烈的痛苦。
死亡何尝不是他们的解脱呢?
当大叔把相机挂在门上的时候,就彷佛时间都定格了,定格在那个充满笑容,用笔挥洒出生命的人最后的表演了。
活着永远都是和痛苦作斗争,而这样的死去,才是我期待的吧。
想活下去的人不甘心死去,想死去的人却活的健健康康。
但又不能这么简单概括。
想活下去的人死前能坦然面对死亡,想死去的人最后虽然说要死去为什么这么难,但还是选择艰难活下去。
人活着,渐渐长大,哪里有一天是容易的。
都28岁了,却还是不知道未来路在何方。
典型的日本片,一看就好有日本导演的风格,头一次接触这个乐团的主唱。
因为长泽在ins上推荐,就跑来看。
一开始想,一个擦玻璃的跟圣母像能扯上什么关系,圣母像为什么要放在卫生间。
脑内脑补的画面是男主在刷牙,然后透过镜子看到了在卫生间摆放的圣母像=。
=突然被告知自己即将死去,什么也不做只剩3个月的生命。
不甘心不愿意妥协。
很奇怪诶,还遇到一个每天都愤世嫉俗的女中学生。
不愿意承认事实,从医院逃跑,再晕倒被送回来。
工作的时候,来不及跑厕所而拉在裤子上,掩饰过去,回家后,脱掉脏衣服,下一步却不知道该做什么,也不知道做这些的意义是什么,茫然站了一会才动起来。
后来由着小男孩还有看到女主奋力骑车的身影,顿时对这个世界又重新有了新的想法,想要好好活下去。
后面小男孩手术失败去世了,男主回到乡下疗养,看着生机勃勃的景色,一边哼歌一边再也忍不住哭了出来。
之后在夜晚的泳池也大吼了出来,第二次的情感发泄,虽然知道自己一定会死,但是心态不一样了。
虽然都是安安静静,但一个是无所谓,对自己的不自信消极的态度,到即使事实如此,但不妨碍我改变心情,温柔地对待这个世界的感觉。
特别喜欢男主坐在画好圣母像的卫生间里,被以女主为原型的圣母温柔拥抱的画面,眼泪哗地流了下来。
以下两点我记忆深刻:1、医院的小男孩去世了,小男孩的母亲恳求男主画一幅小孩子的画像做念想,男主虽然内心不忍但还是以“自己只会临摹”这个理由拒绝了。
前面男主不管是在画前女友的果体还是补偿给小男孩的图集,都是在有实例的情况下画的。
小男孩死去了,他一开始从小男孩那里获得的希望和勇气也没了。
但是最后卫生间女主的圣母像却是原原本本靠自己脑内的画来做的。
2、游泳池的金鱼随着女主一次次下水游泳,随着一次次镜头的出现,数量越来越少,直到最后男主去世,最后一只金鱼死掉了。
我现在,感觉我是活着的啊。
活着和死去哪一件都不是简单的事情。
另外,欣赏男主前女友画的男人,第一次出现是男主去前女友画展却没有看到人,他提醒男主说前女友不会来了,穿着短裤配黑长袜加皮鞋……女主说的也没错嘛。
再,男主回到老家疗养在林子里面,画面真的特别好看,截图当壁纸。
最后,ED picnic 好听> <
日本一贯所表现出的普通人的卑微与对生命生活的思考。
洋次郎是最开始看的原因,剧里他扮衰扮文艺,裸过还自我安慰过,从一个画家到擦窗子的工人,知道自己患病还坚持去上班,因为除了擦窗已经不知道自己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了,再加上前女友的对比,遇到女主,也不是说多么神奇的存在,只是另一个生活压迫下的普通人,在生前,为自己在这个世上留下了些东西,代表曾经来过,那副圣母像。
《卫生间的圣母像》。
后面很感动,男主的饰演者是《你的名字》配乐的主唱,电影片尾曲的嗓音挺喜欢的,干净有力。
后来知道ed和电影中间一段哼唱的bgm也是他唱的(原创的),很喜欢。
第一次参演电影就获得新人奖。
男主演并不是传统的帅哥,但他的炸毛头,纯净的眼神,还有气质很吸引人。
当然,声音很好听,个子高,手指细长,是不是唱歌好听的孩子都有一双漂亮的眼睛?
从后面的录影中有看到他笑得很开心(这段录影很喜欢)像温暖的大哥哥,一改之前的安静沉默与笨拙。
果然,最喜欢的是他在隔间里画画的样子。
自由地运用各种颜料,饱含热情地绘制圣母像,那圣母像是那个女高中生的样子,是他的救赎与治愈,是初恋,还是周围人的讽刺,是那个小男孩的笑容和离去,还是周围人的温暖,以及那个奇怪的少女,他开始重拾画笔与希望,但是人毕竟不能与死神斗争。
画完圣母像后,他安然沉睡,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有不想死的念头,但最后一刻,他肯定是很安然地离开的。
“大眼睛眺望这世界,哪里都是平静的蓝……”
最近接连看了好几部主角不久于人世的电影,加上这几天头疼的有点频繁,就凭空的生出对死亡的恐惧来。
作为看什么片子都常常会哭的人,我心里也把感动分成几个不同的类型。
韩剧的确是给我看了很多不知从何而起也不明为何坚守的爱情,每每不知羡慕还是憧憬的流眼泪。
日剧和日本电影有点不一样,往往是最深的绝望里生出希望来。
比如这个卫生间的圣母像。
被豆瓣的简介误导,以为圣母像是老早就摆在卫生间里给病人祭拜的,以至于连这个小姑娘就是女主都是到了最后才明白。
十几岁的少女最是不知生命分量几何,动辄就要去死。
既然你我生活的都这么辛苦,不如结伴去死好了。
于是尝试过拼命跑死,很痛苦很痛苦也没死成。
做什么都要做到尽的年纪,相信死才不是轻易的事情,人非得痛苦到极致,绝望到不行,比最难承受的还难承受的事情才能带来死亡。
就是这样的少女,能够想出来的劝人活下去的方法也就只有用灵动的鱼一般的游动和浮在水面的裙摆来勾引对方。
想看我的内裤吗?
活下来吧。
吃药也救不了你了,这是我的初吻,你要负责。
活下来吧。
这样跳动的,用所有颜色都没法表达的,青春的爱意,拯救了不得志的濒死画家的人生。
虽然他自始至终都没什么表情。
燃烧最后的生命一样的努力,画完坐在马桶上的画家,慢慢展开的整幅圣母像,睁着眼或眯着,伸出双手的少女。
现在好像真的可以死了,坐在照亮了人生末尾的,圣母一般的少女怀中,一生最出色的画作里,就这样死去吧。
非常难以忘记的是,少女哭着问同样是将死病人的大叔,到底怎样才能死呢。
大叔说,对不起,我不知道。
之前我从来没有写过影评,2017我的愿望之一就是看几十部好片,写影评。
正巧我在B站看到可以看这部《卫生间的圣母像》,决定要为它写一个影评。
野田洋次郎是我非常喜欢的歌手。
结识他是和许多新粉一样,在听了RADWIMPS乐队为《你的名字》做的曲和歌,叹服于乐队的才华。
其中的四首歌歌词和音色让我折服。
一看,都出自洋次郎。
“天呐,这个人怎么这么有才?
”我一边感叹着,一边移步音乐软件,找到他们所有的歌,听着洋次郎的世界观,听着乐队高超的演奏,喜欢上了他们的音乐。
我不是很懂音乐,也不是电影的权威。
但我喜爱,所以喜欢。
之后从哪个途径知道了他的电影作品《卫生间的圣母像》,便观看一下。
首先要给四星吧。
因为对于我来说,这电影的叙事不是很明了,我看了要捋一捋才明白,可能是我智商不如人吧。
(以下包含剧情,没看过的请撤离,但我想也没几个看) 洋次郎在里面扮演一位多生活失去了热情的画家园田宏。
他在一开头就对害怕上吊篮的工友说:“没事,掉下去最多一死。
” 我想他就如同一个被生活牢笼囚禁的蝴蝶。
热衷于画画,但放弃了,为什么?
我想因为生活。
他感受不到生的气息。
在岗位上,他晕倒了。
去医院检查,独自回家,面对空洞的房子。
取化验结果,医院要求家属一起去。
但他找到自己的前女友伪装成自己的姐姐。
但谈话时满满的尴尬,前女友不干了。
由此,女主登场。
一出现自带气场(话说她怎么就在医院了?
算啦,不管了)所有盯着她的眼睛都移开。
只有男主依然看 女主的校服1万日元,园田只赔了1千,让她当自己的妹妹。
取结果:胃癌。
生命只有三个月。
他依旧是颓废的脸,当说要叫父母时,他神情似乎十分慌张,直截了当的拒绝。
他不想让父母来,大概是怕自己的一切被他们担心吧 。
而女主,在得知他的病之后,劝他:一起死吧。
园田就载着她,通过了条隧道。
但好像他还没要去死,被女主骂成:没骨气!
之后,他去了酒店“尬舞”。
虽然这一段的舞蹈很是尴尬,但仔细琢磨里面有深深的无力感。
死期将至,一个对生活没有热情的人,尬舞是最好的发泄。
之后他与伴跳的酒店女亲吻。
园田宏的表白很特别:跟我回家,我给你画像。
他是热爱绘画的,他的擦玻璃工作好像也和绘画相似。
也是这一点,让他选择了擦玻璃吧。
他自己也对工友说:我们就像虫子一样。
可是,又有什么办法?
第二天,他在街边晕倒,父母去了医院,他们劝他:回家吧,在东京没实现绘画梦想,也没什么意义了。
但他拒绝,可见对于梦想,仍有期待。
在医院,他结识了旁边床上的病友:横田,一开始就抢园田的饭。
男主开始接受抗癌治疗,横田把他带到两个小孩子身边。
他们,同为癌症患者。
玩打针抽血时刚结束男主就要呕吐。
他们说是抗癌药的副作用。
然而他们知道,正是因为他们在吃,才懂得这些药的副作用。
这里出现了一个地方:医院里的学校。
再说男主,在厕所里痛苦的呕吐。
横田递给他一张艳照,让他转换心情。
男主先笑,后来渐渐变成要哭的感觉。
对于这种生活,他是不接受的吧。
于是,他在夜里逃离了医院。
回到自己家,依旧难受,在厕所里,他发现了一只在天花板上的蝴蝶。
这蝴蝶,会引出一幅壁画的。
第二天,他工作时,发现出现了第二个副作用:拉肚子。
因为这个,还把厕所弄堵了。
加班修理时,前辈让他回家了。
然而,回家后,他换了身衣服,在大街上挨家擦门店的玻璃。
甚至在擦窗户时,半夜要收工的店主拒绝他擦,夺走了他的器具,园田大吼,泼了那店主一头水,起冲突被打倒在地。
看出来了男主的无力。
这一闹,他又被送回了医院。
整天郁郁寡欢。
病痛能夺走一个人的生命,无论这个人对生活充满热情,还是失去了信心,也一并要么丧失生命,要么夺回来,有了新生。
而死期将至,希望渺茫,原本就颓废的画家变得有些冷漠。
横田带他去了医院学校。
园田对着医院学校的留言树 在那里,横田另有所图。
归途中,横田自顾自的展示他偷拍女老师的照片,引得园田愤然离开。
之后,一个小孩子闯进了他的生活:拓人。
来送蛋糕和涂色图片。
男主不领情,直接扔了。
但这时候孩子折回来,说送错了,想让他还回来。
园田方了。
说自己不能涂色,便扔了,被蛋糕弄脏了。
孩子就非常难过的离开了。
然而之后,孩子给园田一张愿望卡,主动承认了错误,给了园田个台阶下。
园田决定赔偿。
委托女主买了画纸和画册,开始补偿。
给他的时候,这里又出现了个人:拓人的妈妈。
园田去楼顶坐着,想横田公司的后辈要了跟烟,横田的生活也不如意,或许这些色色的东西能让他从病痛和孤独中脱身吧。
横田出院在即了,与园田在天台上谈心,这里的话,可以认真思考一下了。
可这就是世界,就是人类,我们貌似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但却依然要恐惧一些东西。
其实也没有绝对的食物链顶端,如同斗兽棋,唯有鼠可克象。
我们的使命也是自己或他人赋予的吧。
后来他们去了教堂,终于,看到了圣母像。
可是孩子去世,便不会同耶稣一般复活升天了。
拓人接受手术后,离开了人世,拓人的妈妈拜托园田画张拓人的画,园田大概是怕他伤心,拒绝了。
一出病房,拓人的妈妈就失声痛哭,园田去看情况。
那一刻,我想他也很伤心吧。
出了病房,他又遇到了女主,女主要他带她,园田拒绝了。
女主直接把自行车推到在地。
其实连一个失去了孩子的母亲的愿望都不能答应的人,又如何有心去与一个孩子玩乐了呢?
或许女主只是想让他开心起来吧。
他独自去了食堂,一张纸撕那本画册,看到了拖地的清洁工(这里客串的演员很重磅的样子,可惜我不熟悉日本的演员),开始进行“思想教育”
男主检查后被告知,情况不乐观。
他选择了回家修养。
就是这美不开眼的小村庄。
是他梦想开始的地方。
他的父亲的支持,在此刻表露出来。
有一段,园田在绿野里哼曲,哼着哼着哭了出来,这里是洋次郎整部剧的演技爆发。
下面这一段,是他回到乡下又回到东京还是他会乡下之前呢?
我搞不懂,但我偏向于他又回到了东京。
他和女主在游泳池游泳,那些女主买的鱼少了很多。
上岸,两人小戏了一会水。
但当园田要回家拿药时,女主拒绝,把他推下了水。
当女主问他是不是还没接受要死的现实时,园田终于吐露了心声。
这时,女主用自己的初吻鼓励男主活下去。
这甜蜜,如同救赎,又如同道别。
男主回到医院(或许是走之前回到医院),发现横田又回了医院,进行放疗,依旧以拍女照为乐。
两人一起回了园田的家,终于,剧情进入高潮阶段。
园田开始在家里的卫生间作画。
画画中,横田第一次拍了除女生外的其他东西。
但我想,不止。
画作完成后,园田坐在马桶上,身后,就是那如圣母一般把他拥在怀中的女主。
女主看见后,大叫:画了这些,人不在有什么用!
而这电影,留下了很多没有交代: 女主是否真的能直面生活,直面一个让十几岁的女生担负着压力的家庭。
帮痴呆的婆婆洗澡 而孤单的横田,将相机挂在了卫生间的门上,他是否通过放疗,能延长他的生命?
已经失去了孩子的拓人母亲,会怎样继续生活下去呢?
我们无从知道。
有一段男主陪女主买了鱼去学校的路上,他们偶遇园田前女友和她的朋友(男友?
),他们的冲突戏很是有趣。
我认为我们每个爱好最后都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而服务,早就失去爱好的本身意义。
最后,男主对横田说:“我感觉我还活着。
” 这很晚吗?
不,不能算晚。
我们呢?
是否也要在生命尽头发现自己还活着呢?
现在,发现咱们活着吗?
热爱的事,要靠生命完成。
生命尤在,不要将灵魂丢了。
将热爱的东西放在心底,面对苦难的生活,别忘了我们的热爱的东西。
拥有热爱的东西,拥有牵挂的东西,才能叫做活着吧。
以为是那种酷酷吊吊的片呢完全不。
日本是真的很擅于拍摄小人物的日常啊,一个有才华却空耗着的将死之人,一个生活繁重却健康的寻死之人,零零碎碎的故事,简简单单地低语着。
三星半,前半还是有点节奏问题,不过整体表达还算清晰。
令人窒息的狭小空间里,导演松永大司完成了一次惊人的美学颠覆——他将人类最肮脏的排泄行为与最崇高的宗教意象强行并置,这种看似亵渎的影像语言,实则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一个被刻意忽视的真相:生命的神圣性恰恰存在于我们极力掩饰的肉体脆弱性之中。
我们应该为我们还活着,而心存感激。
there will never be someone who saves me
我真的不喜欢这种慢节奏电影啊我的天,但是该死的,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好烦,虽然如此,游泳池里玩鱼那场戏真的要表扬一下。
这种短篇架构,拍一部长版mv不好吗,非要耗满两个小时折磨观众……
哎喲俺說那個清潔工咋那麼像佐藤健,wikipedia一看還真是!!(懵逼震驚臉好吧看到最後才知道為毛叫這名字..不過才一個吻,就是救贖了嗎?ps.女主游泳姿勢好美吖!在哪學的?是會潛水吧?
余命三个月的题材真是烂大街了,最后完成的圣母像还蛮震撼滴~~可惜小哥的脸实在让偶出戏~~
有的时候 活着也难 死掉也难。
郭敬明
用力的部分都在后半,前面着实磨人。选了洋洋来做男主也是蛮有意思的,总让人忍不住联想起《独白》的歌词。
可能女主想演出一个热爱生命敢做敢为的角色,但是,怎么看也就是个泼妇,只是泳池那段确实很美。
艺术造诣和深刻度,比《翻滚吧,肿瘤君》大概高两层左右。
为了认识野田中二郎来看这部电影 居然有佐藤健客串扫地23333 总体而言 电影是我非常喜欢的调调 夜里一边咳嗽(…)一边慢慢看 心有余悸 惶恐不安 又有光芒 有勇气 好几次想哭 眼泪又没掉 要负责哦 不要随便的死掉 喜欢泳池的段落 前一段金鱼和后一段吻戏都很冲击
看海报我一直顽固的以为这片女主是成海璃子
最 最喜欢那一段 他回到老家的山里 被树、阳光和风温柔地抚着 哼着曲子 一下就哭了出来 即使每天好像不存希望地干着和天赋、梦想大相径庭的工作 即使常常恨透了这个世界 却还是有所留恋 。 “我们是不足以称为奇迹的微光,那又怎样,今夜我只想注视着你,不知人生为何物的小小战士”🌟
活着就可以恣意妄为地折腾,而死亡只是为活着谱写的小夜曲!意义这东西,滚他妈的!
7.3节奏有点缓慢,女主爆发戏好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