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和b无论选择哪面,总有自己不想面对的坎,人生就是这样,虽然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无论哪条都会有难以跨越的鸿沟或者高山,重要的是心态,要学会调整,包括爱情也是如此,没有任何人是完美的,要想过好这一辈子,互相迁就是免不了的。
知道了ab选择的结局的我会选择离开台湾,因为这个男的就不是一个对的人,留在这里爱情事业都变得委屈,那我还不如离开。
还有第一次get到杨的颜值和演技,很赞👍
有一次聚餐,桌上的一个小妹妹介绍自己来到这座城市的原因,是因为追随男友。
她原本已考上国内最顶尖学府的法律系研究生,但为了不和男友分开,她放弃了研究生的录取,来了这座城市进了一家普通的民营企业,做了普通的研发岗位工作。
听完这段经历,在座的人无不啧啧惊叹这个妹子真的是学霸,当时只有我和另外一个女生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句“因为爱情放弃前程,将来你一定会后悔的。
”彼时,其实我还是一个幸福的已婚小妇人,而另外那个和我观点一致的女生,是个大龄未婚女青年,不知怎的,我们都想到一起去了。
现在公司里有个小妹妹和我走得近,经常问我,婚后的生活如何,到底应该早点结婚还是晚点结婚。
有一次我终究笑笑回答了她:“无论怎么选,反正你都会后悔。
”说出这个答案时的我,已经是一个想的有点多了的已婚小妇人。
昨晚躺在床上看台剧《荼蘼》的时候,我脑海中不断浮现这两幕画面。
人生真的就是不断的选择啊,我们都想先知道了答案再选,但事实上人生这张答卷,好像只允许我们在匆忙间写下非A即B的答案。
戏里杨丞琳饰演的郑如薇是一个孤儿,从小好强懂事,是一家大企业里的普通一员,表现平平但也讨人喜欢,梦想着成为总监那样会发光的女强人。
郑如薇有一个男朋友叫汤有彦,十个建筑设计狗,人生就是每天加班、陪郑如薇吃晚餐。
他说,像总监那样的女强人,哪有男人要娶啊。
他的人生就是一场完整的计划,35岁和郑如薇结婚,和爸妈住在一起,生育几个孩子,平淡安稳地过一生。
对了,他还有一个妹妹,不过已经嫁到了国外成为了别人的老婆。
汤有彦说,爸妈,是儿子的责任。
其实生活本来就该按照汤有彦的计划平静地过着,但毕竟是电视剧,转折点在于郑如薇有了一个去上海的升迁机会,眼看着,想要变成总监那样会发光的女强人的梦想,终于有了可能实现的开端。
很幸运,汤有彦也下定决心追随郑如薇,暂时改变他的人生计划,和心爱的如薇一起去上海打拼出一个不一样的将来。
汤有彦的妈妈是传统的台湾妇人,用台语一直念,抛下父母去到那么远,以后和孩子他爸大眼瞪小眼,万一有点什么事怎么办。
反而是汤爸爸,一边安慰汤妈妈一边同小两口说,年轻人,应该出去闯闯。
生活按照郑如薇的想象有条不紊地向前着,但前面说了,这毕竟是电视剧,编剧怎么会放过这一对恋人。
就在机票都已经出好时,汤爸爸遭遇车祸,下半辈子大概都要在轮椅上度过了。
汤有彦作为长子,无法放下父母,必须留下承担起照顾和支撑家庭的重任。
那如薇呢?
她到底应该留下,成为这个家的儿媳妇,生儿育女孝顺公婆和睦小姑;还是远赴上海,赌一把自己的未来?
其实无论什么样的选择,都是一场赌博吧。
戏里的如薇说,如果能知道了答案再选,那就好了。
导演真奸诈,拍了A和B两个结局。
方案A,如薇留下,成为了兢兢业业的汤家媳妇,从娇俏可人的少女变成了满头冒烟的家庭妇女,伺候公婆,相夫教子。
汤有彦也不容易,独立支撑家庭,已经变成了一个充满抱怨和压力的中年男人。
面对这个他费尽心思追来,说要好好宠一辈子的老婆,却因为她晚了去幼儿园接儿子放学,他便对她发了一通脾气。
某天夜里,他们在路上遇到一个穿紧身职业裙装的女子,汤有彦不自觉地看入了神,喃喃地说了一句“背景有点像以前的你耶”。
如薇一下子也慌了神,这个男人不是说过不喜欢女强人吗,这个男人不是说希望一辈子安稳平淡吗,这个男人不是说会宠自己一辈子……吗。
方案B,其实我还没看完,大概就是郑如薇去了上海,汤有彦留在台北。
他遇到了近在身边温柔体贴的女孩,他有了更适合的选择;她也有了更出色的工作表现,得到了更好的机会,遇到了更出色的男人,但,她始终惦念那个一心只想着陪自己吃晚餐的人。
独自踏着高跟鞋走的夜路,好安静好漫长。
如果你是郑如薇,你会怎么选?
其实生活远比电视剧精彩和多面。
留在台北的郑如薇也许同样可以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和薪水,汤有彦也不一定会变成弃糟糠的中年男子,也许,他们会有如想象中温暖美好的家庭;没有去上海的汤有彦也不一定会选择其他人,也许他会等更好的郑如薇回来,也许,他愿意要一个不只是会在家煲汤煎鱼的太太。
谁知道呢?
毕竟,我们都不能知道答案之后再选择呀。
回到文章开头,其实那两个小妹妹,无论她们后来作出什么选择,可能都会后悔,但也可能不会。
就像戏里的郑如薇,A方案和B方案里的她都有一句台词,“我一定要过得比另一个方案的自己好,一定要赢”。
既然选了,就扛着吧。
人呐,其实最怕午夜梦回的时候,心里的那个声音止不住地问自己:“是不是选错了,要不要再选一次?
”
01|不觉得男女主任何一方的决定是自私的。
本来他们就是两个不同性格的人注定了两个人做事逻辑是不一样。
汤为了郑可以远离家乡投递上海的简历也可以放弃扎哈事务所的offer继续留在郑身边,在他的世界里是可以为了爱人放弃很多外物的,因此他不可能继续去上海而不亲自照顾事故的家人,正因为汤觉得可以为爱放弃所以他才说郑不够爱。
郑对待便利店里遗落在脚边的钱包和陌人生的提醒,是不关注不捡起回答不是自己的,并扭头就准备回自己的世界,后面郑想要争取去上海的工作机会,没有犹豫过要不要为了避免异地而放弃,第一直觉的行为是积极争取,争取去上海的工作机会,也争取让男朋友和自己一起去上海发展,从等等这些点不难看出对待问题郑更理智冷静,郑的思考逻辑是两个人去上海有更好的发展可以雇专人照顾汤的爸爸,理性大于感性的两全之策罢了。
腾讯04|B线是什么家庭剧啊这是血压升高器,郑如薇是有什么自我奉献的圣母情结吗,汤的母亲妹妹自私自利到了极点,郑还在那儿委屈自己照顾别人,人家要回来住就打发你回自己老家,人家不回来住了你有吭哧吭哧回来陪她,还不说自己做的要说是没赶上车,服了。
腾讯05|16年也不算久远啊,A的感情线这么狗血。
汤自己劈腿居然还有脸大老远赶来上海当年觉得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指责郑,这俩人的人设都太奇怪了吧,按开头的性格铺垫来说,还以为汤是特地过来好好说分手的,奇葩,郑的人物也很奇怪。
(郑挽留汤失败后我就在心里默默祈祷总经理千万不要出现,虽然明白这个时候有一个人陪伴会好受一点,但是这个人如果不是非常亲密的朋友的话,一个人抗过来更好,也是一种成长和锻炼。
但是事与愿违,这个安排狗血又烂俗)总经理事业能力强是事实但是你自己也去他家看到过不同的半裸的女人,是什么样的男的还不清楚吗,一次喝完酒后找上门,被分手喝酒后又半夜打给他,Excuse me?
do也就算了,还不做安全措施,你俩没事儿吧?
郑估计已经最糊涂了,总经理约过那么多女人这点基本的道德和保护没有吗?
简直离谱。
(是看《不够善良的我们》等更新的过程看到推荐来看的这部。
之前也打开过好几次每次看了一两集就看不下去了,这次坚持了多几集,好失望)。
腾讯08|生产这里看的拳头👊🏻握紧了,好恶心的一家人,除了汤爸没一个不自私的。
腾讯12|所以这部剧想表达什么,表达女性在两性关系里在婚姻里在家庭里一定要妥协要退让要牺牲要委曲求全才能获的微不足道的一点幸福吗?
蛮好笑的,编剧对幸福的定义真无语。
方案A,郑想当汤的三没成功,总经理又来联系郑,郑屁颠的去找总经理两人Happy ending.方案B,郑和汤过着所谓的小吵小闹小拌嘴的寻常夫妻生活,以为的出轨开房是为结婚纪念日准备。
不会觉得这样的结局就是双HE了吧,如薇之前受的苦和委屈都当不存在是吧?
还有到底有多爱男主啊,最后要这么给他洗,A的出轨不存在是汤先撞见郑跟总经理才无缝接轨的,真好笑,就算在恋爱关系里在婚姻存续状态下汤没出轨,他们全家人做的那些自私自利的事也是铁板钉钉的事实,别想洗过去,爱男护男的剧本滚啊!
自从柴智屏的时代过后,就找不到好看的台湾偶像剧可追,我们只能在真人秀或各种线下活动看追忆“袁湘琴”和“江直树“的恶作剧之吻。
每年这深宅的时节就容易闹剧荒,枝姐强烈推荐女人们尤其是女孩们去看这部杨丞琳主演的《荼蘼》一共才8集,追起来也不用废寝忘食,耽误工作。
整部剧的主旨就是“女人的牺牲未必是一种成全”,年轻的连理枝小表妹给我好好记住咯,也许现在这个年龄阶段的你还理解不了。
女人不要过早盲目去追去自以为是的爱情,并且觉得爱情大过天,没有爱情不能活,为爱情做巨大牺牲;女人应该努力提升自己,找到自己的定位,然后与你相匹配的幸福会自然而来!
现在枝姐给你们通过剧情论证这个论点“牺牲未必是一种成全”;杨丞琳饰演的如薇每晚在便利店吃泡面,正好男主有彦公司茶水间正对着便利店,于是被加班虐的有彦每次到茶水间喝咖啡提神就看到如薇吃泡面,浪漫的爱情故事开始咯,连理枝的小表妹准备好纸巾喲!
男主就隔着玻璃窗陪女主吃晚餐当然也是泡面,还偷拍女主,放大后发现这个妹子还挺好看,于是心计的故意设计了相遇,当然最后全垒打拿下了女主。
女主遭遇事业上的瓶颈期,总之就是月薪三万块台币怎么买房结婚;如果自己能够晋升到总经理要熬走两个上司,差不多要十多年她们才会退休。
枝姐特意查了下汇率,三万块台币折合人民币6000多,也就是北上广深小文员的薪酬确实比较看不到未来。
女主看到公司总监穿着prada好有气势,所有男人都侧目看她。
于是女主想要争取到上海的工作机会,外面的世界那么大她想去看看,她想成为穿prada的成功女人。
男主开始各种不同意:我们离开台湾爸妈谁照顾?
我就喜欢平凡普通的你呀?
安稳一点不好吗?
但是最后男主还是答应跟女主一起去上海打拼,但是万万没想到,人生的意外才是常态。
男主的爸爸撞伤了,所以女主面临的选择就是:A 放弃事业的机会,辞职留在台湾帮男友照顾老人;B 继续去上海寻求更好发展,和男主远距离恋爱 亲爱的是你 你怎么选?
这是一部穿越奇幻色彩的剧目,就是为了给屏幕前的各位女生展示两个选择的不同结局,我们先看选了A方案的女主,因为男主说:“你如果需要做选择只能说明你不爱我,更爱自己;因为你如果爱我就不会纠结选择了啊!
” 所以女主放弃晋升机会、当然她的出尔反尔也没法在公司混了,辞职全心全意照顾没有结婚的未来公婆。
女主的公司张姐就是毒舌姐姐啊,她说:“我接下来的话你也许觉得很难听,但是贫贱夫妻百事哀,最后你们会觉得彼此拖累的自己;如果我没有早早结婚就能抓住很多机会,你知道最可恶的是什么吗?
就是受惠的人不会感激你,照样嫌弃你,赚那么一点钱,忙得跟狗一样,做什么都不称职!
”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连理枝(来自豆瓣)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593759332/选A方案的女主牺牲自己得到自以为是的幸福,全职在家伺候老人,还有个难搞的小姑。
记得特别清楚的2个细节就是公公坐轮椅回来,婆婆喊她下楼来接,正炖鱼的女主喊小姑来帮忙没人理,孩子发烧躺在沙发,整个人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
关键孩子发烧责任也是她,“谁让你给他吃冷饮,都是你,孩子也带不好!
”
还有一次婆婆喊她把轮椅搬上来要不然丢了,那时因为孩子来的不是时候准备拿掉怀孕在身的女主搬着轮椅上楼被老公看到:“我说你就算不想要这个孩子,也不至于这样糟践自己身体吧!
”#卧槽!
怎么都是错#
我们看看方案B女强人是如何练就的,小职员如薇因为努力和性格的朴实被总经理垂青。
当然很多职场的戏码出现了,如薇跟总经理搞在了一起,就算这个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男人告诉她:“千万不要爱上我”但是女人还是会走心入骨。
这段经历教会了如薇女人如何在职场修炼成精,男人告诉她除了工作之外要找对机会做生意,完成资本积累。
于是如薇最终穿上了prada成为了她想要成为的那种女强人,于此同时她也失去了爱情。
被照顾爸爸拖的疲惫不堪的男主被一个开朗的女孩乘虚而入了,“因为她为了我放弃了原本的生活,她可以去飞车,可以去旅行,但是她都放弃了安心的照顾我爸爸和陪伴我!
”男主去上海看望如薇两个人又吵翻天分了手。
最后男主吐露真言:“看着你成为想要成为的自己真好,我看到你就知道我们完了,这只能让我觉得自卑,不让你去上海就好了!
”
当然连理枝的你会说:“天啊!
不论A方案还是B方案都是一团乱麻 都不幸福啊!
“我要告诉你们其实不论是A还是B都是幸福的结局,A方案的如薇发现了平淡生活中的感动,她把房子卖掉赚了800万支持老公开自己的工作室,她没有后悔把平淡的日子经营的温馨美好;B方案的如薇接受了男主不适合自己的事实,成为男主孩子的干妈相处得当,当时高不可攀的总经理发了简讯,两个人离开职场安心在印度做公益。
女人是很神奇和伟大的存在,女人有一种莫名的第六感,女人之间可以是敌,可以是友;如薇和抢走自己老公的女人成了闺蜜。
很多时候不论A方案还是B方案都在于经营,都可以成为人生的赢家。
胜败之间也可以转换,可以是完胜,可以是完败。
希望连理枝的你能够从这部剧中得到启示,做好人生的每个决定,做了决定就不要后悔,把它走到底,走到完胜。
#看好你们喲#
杨丞琳杀青泪洒片场,枝姐写完泪洒键盘
如果对味劳烦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最近台剧《不够善良的我们》很火,想到之前看过杨丞琳主演的一部台剧《荼靡》,把两种选择路径都拍出来了,就是永远不要美化那条未选择的路,怎么样选都会有遗憾。
台湾金牌编剧徐誉庭继《我可能不会爱你之后》又一力作。
其实是只有6集,每集1.5小时的台湾迷你剧,可是拍的真心好,我就姑且把它归到我的电影清单了。
女主角郑如微是我爱的演唱俱佳的童颜女星杨丞琳,我爱极了她近几年短发俏皮又知性的形象。
人生就是一个又一个选择所组成的,面对爱情和事业不能两全时,你又会做何选择?
你想在知道答案以后再选择吗?
你能保证你不后悔当初的选择吗?
这部剧把两种选择的不同答案呈现出来,你知道人在什么时候才会后悔吗?
就是当TA不开心不快乐不幸福没有安全感的时候,其实不管怎么选都会有相应的得到与失去,都会有一地鸡毛的无能为力,但不管怎样都要无怨无悔地往前走下去,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两个人生版本的郑如微在最后达成和解,都找到了自己的定位,都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祝福!
很庆幸,总能在合适的时间看到一两部合适的作品。
好的作品遇到对的时间,就像在你的面前突然置下一面镜子,猝不及防地将生活铺陈在眼前,那些你习惯的,困惑的,恐惧的,刻意忽视的,好的,坏的,毫无甄别与筛滤,逼着自己看清和面对。
时间真是一个特别奇妙的东西,不同的阶段对于时间的感知可以是截然不同的。
小时候,时间好像特别漫长,长到可以心无旁骛地去做一件事、读一本书、等一个人或是憧憬一段小说式的未来,而从不去计较这件事有没有结果,这本书是不是有用,这个人会不会属于你,这个未来能否实现。
只要开心、快乐,甚至痛苦、纠结,都没有关系。
想做,便是值得。
等到日渐成长,生活好像突然打开了一道闸口,时间成倍速地轰然而下,推着你闯过一道道必经的关卡。
身边的人一个一个步入“正轨”,以笃定而幸福的姿态,但你甚至无法区分这是自由意志还是时代洪流。
你的生活被各种东西填满,裹挟着向人生的轨道前进,你事事自律步步为营,从不敢轻易放手拥有的一切,生怕不小心走错了一步便一无所有。
29+1,在这个被赋予了人生重大意义的数字面前,有多少人像林若君和郑如薇一样,有太多的事想做,却有更多的事应该要做,茫然四顾,踟蹰不前。
几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学生时,我曾告诉自己,人生是一道选择题。
有些人依据心意,有些人权衡利弊,有些人顺风顺水,有些人被命运拉扯偏离了轨迹。
但无论是自我意志还是无奈之举,人生的方向都由一次次选择所决定。
无法变更,无法回头,只能一直往前走。
如何选择,变得尤为重要。
仿佛人生都压在这一场场豪赌之中,选择对了从此顺心无忧,选择错了便万劫不复。
上海还是台北,郑如薇面对的就是这样的选择。
放手一搏成为想要的自己还是为了爱情放弃未知的前路。
好像怎么选都无法两全其美,怎么选都要付出代价。
所以她想,如果可以提前知道答案,知道选择过后的经历,是否就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呢。
《荼蘼》的特别之处就在于提供路口,提供选项,并将选择后的人生道路赤裸裸地展现给你看,让你判断,让你抉择。
拥有上帝视角是每个人都渴望拥有的超能力,只是当你真的看到了答案,看到了一步步走来的足迹,也许,你依旧不知道如何选择。
方案A,奔赴上海,拥有梦寐以求的“不平凡”人生,人前精致独立人后却充满寂寞,累了自我调节,病了自我依靠,于灯火酒绿间穿梭,遇到心动依赖的男子也要自我压抑,因为他说,这不过是两个孤独的人共同抵御孤独的游戏,所以,千万不要爱上我。
方案B,留在台湾,与相携多年的男友步入平凡的生活,牺牲自己不断退让,以“家”的姿态共同面对生活的一地鸡毛。
明理的公公,龟毛的婆婆,麻烦的妹妹,努力承担却时而懦弱的丈夫。
有时候它像一出温情剧,演绎一个屋檐下的恩深义重;有时候它像一出伦理剧,抗衡着摇摆不定的心意;有时候它又像一出闹剧,妹妹自杀与妻子分娩同时发生。
当汤有彦丢下临产的郑如薇留她独自走向医院的时候,我想每个观众的心里都充满了委屈和怨忿吧。
成长怎会没有代价,人生又怎会总是和风细雨。
当你不断地懊悔做下的这个选择,当你时刻憧憬另一条道路上的绮丽风景,也许另一个你也在后悔她的选择,那条你从未踏足的道路亦是荆棘满布,充满不为人知的艰辛。
如此,什么才是更好的选择。
又或许,人生根本不是一道选择题,非此即彼;也不是一道判断题,对错分明;甚至不是一道计算题,因为不会有标准答案。
它应是一篇随心的文章,一幅肆意的涂鸦,一段专属于自己的节奏。
人生有太多的事我们无法掌控,选择过,走下去,所谓道路与命途都是自己的脚印。
古语云,花开荼蘼花事了,但谁说人生的花期只得一期。
“聪明的人不容易快乐。
”这是《荼蘼》里planA中总经理对郑如薇说的一句话。
论《荼蘼》里的角色,我挺稀罕总经理的。
总经理这个人,“享受寂寞”,口中金句不断,理性远远超过感性,对待人生感悟哲学性超强。
这样一个黄金单身汉,应该是众多女性视为标准伴侣的人选,最后携巨款出境,原因是报复抛妻弃儿的董事长老爸。
并留给郑如薇50万元人民币,原因是郑如薇曾说攒够了五十万就回台湾,当时总经理不以为然的笑笑,大概觉得小姑娘就这点出息吧。
可是最后他的出息也不大,虽然动静很大。
PlanA的郑如薇因男友的劈腿“被失恋”,与总经理一夜情后意外怀孕又打掉,总经理问郑如薇什么是爱情?
郑如薇描述了她和男友汤有彦这段关系的所感,总经理一言以蔽之,说看着是两个互相不讨厌又孤单的人联手抵抗孤单的过程。
细思也不错。
“所以,只要解决孤单这件事,其实人们根本不需要爱情。
”瞬间膜拜。
所以,你看,理性超强的人,内里的感性也是超强的。
只不过总经理理性的显性大于其隐形,而感性的隐形又大于其显性。
那爱情到底是一种什么感情?
爱情在人生中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而人生有时一个怎样的过程?
PlanA的郑如薇,没有选择爱情,而是坚持自己的追求,只身来到上海,经历超负荷的工作,经历男友劈腿而分手,经历总经理,经历面馆小伙郑辉,经历升职,经历创业,成为女性强者典范。
PlanB的郑如薇,为了爱情放弃自己的工作机会,留在台湾,和男友一起照顾半瘫的老公公,未婚先孕被老婆婆嫌弃,被小姑子找茬,一个人来到医院分娩,每天的生活是烧饭洗衣照顾家人,快妥协到planC了,还遇到老公出轨。
当职场女性郑如薇和家庭主妇郑如薇同框时,会不会觉得上帝开了一个滑稽的玩笑。
PlanA里的总经理是适合滋养郑如薇的男人,让郑如薇看透想明白了男女之情本该了了,郑如薇应该是走向另一种更高格局的人,而纠结在爱情不对等的痛苦里,本身就是阻碍这个大格局的绊脚石。
在这个时候,郑如薇理性的自私,才是感情的红利。
PlanB里的汤有彦是和郑如薇同步的男人,还稍稍有些大男子主义。
他给了郑如薇一个婚姻,但事情都是两面性的,同时他也给郑如薇带来他的家人。
他俩的爱情有了结果,他俩也出现新的争执。
汤有彦对郑如薇是很好,可“好”也只是好而已,郑如薇得到的好,要是能一辈子还行,可是若不是一辈子,只一时,那所有的好就都是过去式了。
在会计里,这就是累计折旧,随期间作为成本抵减收益。
除非郑如薇活着一个满足感,不然都不如实打实自己得来的东西可靠。
可为什么B里的郑如薇还是会痛苦,会后悔当初没去上海?
她付出,她妥协,可她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在经济社会里,付出就要回报。
经济学里,厂商提供商品,消费者给需求,联系二者是供给平衡。
可感情里,付出是自己提供的,而回报是爱人给的,联系二者的恐怕就只有爱情。
爱情就是用来失去的,人既要有爱情又要像经济学那样,才会痛苦,才会累,才会后悔,毕竟人是一种理性动物,成人的得失心很明显。
当然,《荼蘼》毕竟是一部作品,最后两个plan的结局都很令人舒服,A的郑如薇与汤有彦和解,收到总经理的讯息,奔向他。
B的郑如薇发现汤有彦出轨其实是场误会,多年的感情仍旧坚固,与现实和解,重返职场。
两个plan里,两个“我”,一个荼蘼的季节过去了,还有新花期的季节来临,点题《荼蘼》(two me)。
“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
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
但那人,我知,我一直知,他永不会来。
”“爱情本来并不复杂,来来去去不过三个字,不是‘我爱你,我恨你’便是‘算了吧,你好吗,对不起。
’”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一千种爱情。
而人生的重点,从来都是从自己出发,回到自己的过程,爱情是风景,可以欣赏,可以驻留,不要以爱情的名义做绑架者,人生向来都是一道选择题,人最终都要与自己和解。
这部片让太多看过的人唏嘘和心酸,因为它如此真实,它的每一个逻辑都正确,每一个故事都熟悉AB面仿佛芸芸众生的你我切身经历。
——是啊,就是这么苦啊。
那些泪水,你也曾经流过吧。
可是为什么会如此艰难?
因为从一开始,就是错的人呀。
如果人生的目标是汤有彦,那人生怎么都不会好吧。
当你选择奋斗——他会无力面对人生,发现你不放弃梦想的之后放弃你。
当你选择放弃——他依然无力面对人生,然后让你日复一日地放弃。
电视剧里的汤有彦说:争吵也不过是夫妻的日常,这是另一种甜蜜。
OMG,都结婚5年还把吵架当甜蜜的人也是够了。
如果一段人生总是发苦,一定是因为病入膏肓。
这不是爱情,而汤有彦要的不过是一个优质保姆罢了。
===========================================================爱,明明是相互包容体谅,爱是相互付出,爱是感恩,爱是成全。
其实每一对情侣,最艰难的往往是要成婚的那几年——收入不够、稚子尚幼,如果又像故事里老人需要照顾,确实负担沉重。
可是相爱的人,总会找到解决方法——不不不,我不是说不牺牲,而是相爱的人,不会只让一方一味牺牲婚姻之所以能跑下去,是因为这是接力呀。
相互扶持共同前行才是佳话,只有一方牺牲付出,那故事必然最终成为一段八卦好吗。
如果是一对爱侣,也许会是方案A——郑如薇选择了梦想,同时也有钱给汤爸爸请看护乃至让汤有彦开事务所,在事业原始积累几年后回到台湾,共同起步。
如果是一对良伴,也许会是方案B——郑如薇暂时牺牲,等待汤有彦事业有所起色,再给郑如薇一个重拾梦想的机会。
可故事里呢?
汤有彦只想要那个囿于厨房的太太,他觉得放弃才伟大,他只强调牺牲,却悄悄隐藏了自己的坐享其成。
他甚至不帮太太打圆场,在自己妈妈刁难如薇的时候,甚至不能做到坚持护着她。
这样的人,千万不要嫁。
除非你本来的梦想,就是进入一个像汤有彦这样婆婆嘴碎小姑难搞的家。
=============================如果把故事的男女角色缓过来。
是女生的父母生病,需要男生放弃工作照顾,这简直能上感动中国不是吗?
我国男女平权,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啊!
愿每一个姑娘,2017年,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高中的时候学这一句,其实并没有太多感触,当时只是一门心思的感慨诸葛先生的才华,竟扶不起阿斗,感叹如果我有诸葛亮扶一把,那该多好呀!
人生要是有后悔药该多好,这是大部分人的想法,总是在承受自己的选择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之后,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如果世上真的有后悔药,但是它像是24便利商店一样,明码标价,根据你的后悔程度来选择,那么是否真的有人会去买?
如果你这辈子都买不起呢?
是否还是背着这个消极的想法过一辈子?
最近看了一部电视--《荼蘼》,看名字以为是个很文艺的电视剧,让我想起了王菲的那首歌,也让我想起了安妮宝贝的一些作品,可是看了第一集之后,才发现,这是一部多么现实打脸的电视剧啊。
很久没有看台湾的电视剧了,过去台湾偶像剧着实在我们很多人的生活里留下了记号,但总归是一些贫穷女和霸道总裁之间的爱情故事,看多了,反而觉得无趣。
近几年台剧产出很少,或者说像过去那样能够达到全民热议的台剧很少,除了几年前的那部《我可能不会爱你》,讲述的是30岁的男女的一些“焦虑“,爱情方面的坚持和选择等。
所以,数一数这些年的变化,真的是很久没有听到台湾腔的电视剧了。
如果说《我可嫩不会爱你》依旧给了很多程又青们美好的幻想,那么《荼蘼》则给了我们太多的遗憾。
谈恋爱只是初级阶段,当你关于对象的问题解决完了之后,生活中关于爱情和事业之间的选择,你又该如何去做呢?
人生的难题该怎么解?
当选择错误的时候,该怎么走出困局呢?
故事的女主角郑如薇(杨丞琳饰),在一家泡面公司工作,拥有一个爱她的男票,生活看起来很好,但是她始终有些不甘心,当看到公司里光鲜亮丽的总监的时候,她总是想着,自己的生活能不能稍微不平凡一点,事业上稍微有点成就,生活上稍微精彩一点,过得稍微让别人羡慕一点,她只要稍微好点就好了。
而一向努力的她,没有放弃公司选拔人才去上海的机会,薪水涨三倍,职位上升一个档次,对于现在只是专员的她是多么吸引人,于是,她选拔上了!
按道理来讲,这离她想要的稍微不平凡的人生很近了,男朋友也讲好将和她一起去上海,听起来是一个多么完美的计划,可是,现实总是很骨感,剧情急转直下,男朋友的爸爸因为一次意外摔倒而住院,而且非常严重,面临瘫痪的风险,男朋友不忍心抛下父亲去外面打拼,这导致他们都面临选择,是该选择爱情,还是事业呢?
是呀,如果是你,你该如何选择呢?
“如果可以,真的好想,在知道答案以后再做选择,然而这一切只是妄想,谁都只能在人生的考卷上慌张写下,那唯一的选择。
”此刻女主的内心独白,让我产生了很多共鸣。
到这里,真正的剧情就此展开,电视剧采用平行时空交错剪辑的方法,向我们展示了两种选择的后果。
plan A:如薇去了上海,但是和男朋友的感情逐渐变淡而分手,机缘巧合认识了上海的总经理,于是发展成了“床伴”的关系,但是在这段关系里,她始终还是没有找到自我,有了总经理的孩子躺在人流手术台的时候,她只能梦到plan B的幸福生活。
plan B:选择在男朋友身边照顾他爸爸,却变成了黄脸婆,要照顾他爸爸,还要忍受小姑和婆婆的各种嫌弃,以及老公的抱怨,甚至在有次开车,看到一个打扮靓丽的OL面前,她老公突然说:“多么像过去的你啊!
”而当她的小姑自杀,她正要生产,一个人蹒跚着去医院的时候,她的眼前却幻想出了plan A里她踩着精致的高跟鞋走过的情景。
A和B方案中的人各自羡慕着彼此,正如对应了主题,荼蘼,对应英文 two me,两个我。
不管你做了何种选择,人生中都有各种各样的意外出现,无法满足你的各种计划表,所谓花开到荼蘼,便无退路。
我想,应该就是这个意思吧。
更何况,电视只是给了两种选择,而生活中多的是CDEF... ...还不是硬着头皮往前选择?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
我曾经可以很笃定的告诉别人,我最后悔的事情,是从上海回到家乡。
在我的plan A里,有一个从初中开始谈恋爱,走过四年异国恋的初恋。
我读书很拼,凡事很努力,在台湾做交换生,给在英国的他写用中华民国信封寄出的信;很顺利的毕业,通过管培生的面试,在著名的互联网公司做市场营销方面的工作,从一个小城市出来,在上海也有自己能上班的地方,一开始的工资就不低。
男朋友从英国毕业,和我一起在上海开始新的生活,我们租了靠近浦东的一个青年公寓,他负责每个月的房租,三室一厅,晚上我们会在做饭一起吃,周末我们去就近的大超市,生活好像欣欣向荣,有我爱的人,有我感兴趣的事业。
但亦如《荼蘼》里欣欣向荣的如薇,我也遇到了我的人生危机。
可能一帆风顺,所以人生出现的挫折是,男朋友家里的产业遭到巨大的挫折,而当时的我一心想结束8年的恋爱,想走入婚姻的殿堂。
毫无生活经验的我,觉得在上海我们不可能结婚,于是和他说,回家乡,恰好当时家乡一个上市企业,招一个总裁助理,和他家里的产业属于一个行业,我觉得我可以回家,有爸爸妈妈的保护,然后事业也会开始,等他回家乡,我们就可以结婚。
殊不知,回家以后的我,面对的是更多的诱惑,在经过了6个月的自我膨胀后,民企的人力资源给了我一记重拳,告诉我的目标薪酬和实际薪酬差了三倍。
而我也在这6个月里,遇到家里条件甚好的男同事,而男友家里的经济危机和背负的债务,也让我觉得结婚遥遥无期。
我换了工作,进了银行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任务很大,压力很大,不懂得拒绝应酬,也常常因为工作压力和男友吵架,彼此水火不容。
我没有做好一个女朋友的本分,没有给予在上海发展不顺的他,该有的关心和理解,让他承受了很大的孤独,也许是恋爱的太顺,以至于我们好不珍惜的挥霍这么多年情感的积累。
突然有一天,在我们在一起刚刚过完8年庆祝的几个月后,发生了一次毫无征兆的争吵,我任性的说分手,而他突然就同意,于是越来越作,说了彼此都很伤害对方的言语。
他说,我就是,突然不喜欢你了。
那个整整喜欢了8年的人,突然说我不要你了。
然后,没有一点音讯的,消失在生活里。
就像有彦和如薇的5年,说没有就没有了。
爱的越久,痛的越深,也倔强的越厉害。
在分手后的三个月里,我每天还要坐在柜台,面对不同的客户,时常业务办着办着眼泪就流出来,我甚至在为客户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问一位看起来养尊处优的贵妇阿姨,请问你在你的25岁,有没有什么挫折让你过不下去。
阿姨说,小女孩,你们真的已经很幸福了,我们那个年代,要什么没有什么,我跑出国,吃过的苦,真的难以想象。
回到家,我不开灯,径直向沙发躺过去,蜷缩着抱着腿,在黑暗里从6点哭到10点,我爸爸妈妈会在10点以后回家,所以我一定要赶紧洗完澡马上关上门假装睡觉,然后继续哭到12点,第二天上班。
有一次我忍不住,打给他妈妈,那个我爱屋及乌已经甚是尊重的阿姨,但是母亲总是最爱自己的孩子,她没有安慰在电话里已经哭崩了的我,反而说了一些深深刺痛我的话,让我对整个人生都产生了怀疑,因为我曾经幼稚的想,努力工作,一起面对债务,一起打造我们的人生,我甚至觉得只要我们领证就好,像如薇说的,我们一定要在一起,我们一定要赢。
整整三个月,我觉得整个人生都崩坏了,我的世界没有任何初恋的回应,我发过去的信息,我想要的见面,都是冷冰冰的拒绝。
太痛了,因为之前的感情,是所有人都羡慕的感情,是我为之生存的梦想啊,我的梦想是,我要是他,最优秀的女朋友。
再后来,有朋友看不下去,给我介绍男朋友,他年长我许多,经历过的故事也奇奇怪怪,爱过人,伤过人,被人爱, 也被人抛弃过,他接送我上班,带我见不同的朋友,我在朋友圈发一本书的封面,上面写着,爱,就是在一起吃很多很多饭,他说,走吧,我们晚上去吃火锅。
那个深夜还会继续哭的我,白天和他在一起的时候能忍住不哭。
我觉得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还会好好生活,只是失去了挚爱。
在新年跨年的时候,他说,我们把我们的新生活交叉在一起好吗?
我在人声鼎沸的欢呼中,哭着说,好的。
他也许不知道,我在和所有的过去的道别,那个,我永远深爱的,但是就是丢掉了的梦想。
我喜欢新男友从不过问我的过去,也喜欢他的父母,儒雅有教养,生活好似一切井井有条的重新开始,我迫不及待的开始,甚至不让自己过多的思考这段感情自己投入的深浅,我不想再哭,只要不哭了就好。
直到有一天,在我订婚的前一个月,接到那个我魂牵梦绕,但有异常陌生的电话,那个初恋男朋友,说,我突然发现我放不下你,我后悔了,我们重新开始好不好。
当时的我多想说,好,就算你伤了一百次,一千次,你一向我招手,我还是会想要拥抱你。
可是,当时我说,下个月,我要订婚了。
婚礼的地点选在巴厘岛,一开始老公不答应,后来我说,结婚的对象可以换,但是结婚的地点不能改,他说,你愿意,我奉陪。
在碧海蓝天之下,生命中的挚友都集中在那个玻璃教堂中,我对着大海宣誓,只是,对象不是那个最初的,那个我做梦都想和他有一个海岛婚礼的人。
婚礼前,初恋给我发信息,一切都很好喽?
我说不是你,差了一点点。
现在的生活过得波澜不惊,婚后也容易有矛盾和吵架,因为我工作忙,也时常会爆发争执,前男友时常会联系,但是也像泡淡了的茶,会压抑自己的情感。
所以我常在想,如果我没有从上海回家乡,如果平凡的我们在上海相依为命,熬过最艰难的那起步的几个月,步入正轨,会不会我们还在一起,然后经过两年的工作,最后也能结婚。
在梦里我时常追逐最初的梦,抱着他,怎么也不肯放手。
如果我有plan B该多好,该多好,该多好。
直到荼蘼最后的结局里,不管AB都有了完美的结局,在看似苟延残喘的生活里,还是能怡然自得一些痛苦后的幸福,彼此相爱的人最终还是可以赢,赢得很艰难,但是结果是没有失去最初的梦想啊。
我们靠牺牲,成就了对方,成就了家庭,牺牲惨烈,但有家在就好。
又或者,在看似繁华过后,释然放手,那个深爱的人也不一定要拥有,失去就是最大的获得,去羡慕他所拥有的家庭生活,但这样的男人不一定是现在强大的自己还会喜欢的。
而现在喜欢的,也会在某个地方突然say hi。
唯一相同的,是不管哪种人生,都在追寻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一步步失去之后,获得怡然自得的结果,没有好坏,只有成熟的绽放。
所以突然想起,生活中一定没有了初恋的轰轰烈烈,但是也有平平淡淡的幸福,家人相亲相爱,彼此扶持,喝醉了的老公常常抱着我说个没完,公婆很尊重我,父母催着我生baby,为了换一个自己更喜欢的工作,努力的学习准备考试。
还是会收到初恋的短信,没有了太强烈的需要他回复,或者对他一往情深的幻想,就觉得像是认识了很多年的朋友,没有想象,无需占有,相互尊重,因为彼此年少无知,失去了最初的美好,但人生没有给我们ab面,只能这样继续走下去,我们都会在自己的生活里继续成长,带着失去过的懊悔,和珍惜所有的经验。
一直难以面对自己的过去,在看《荼蘼》的时候一点点对照自己的心境变化,才敢写下这些文字,算对自己一个交代,承认错误,承认失去,承认牺牲,承认获取,承认成熟。
无论是在上海的我,或者是在这个小城市的我,只要是努力变得更好的我,都会赢。
此时此刻的我坐在电脑前,老公的朋友们在外面继续吃火锅,喝红酒,他突然推门进来,和我说,老婆你想不想我啊,我很想你哦,然后傻傻的出去了,而我想和过去好好say goodbye,有个小baby,踹了踹我的肚皮,提醒我,可以休息,睡觉吧。
晚安。
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继续好下去。
评分虚高
从一开头到结尾,plan A 都真是太好了啊~
每条人生路都有得有失这个道理没错,但这个剧情就……看不出Plan B有什么好。人生有无限可能,不管追求什么,都未必会走到哪一步,更不会是绝对的顾此失彼。12集不如拍12种生活,说不定还更有说服力一些。
5分。所谓的方案A和B只是一个噱头而已,它压根没探讨一个人在做出人生选择时的内心历程,而是相当于拍了两种偶像剧——是的,无论是去上海还是留在台湾,故事情节都是偶像剧罢了。A方案的生活显得太过奇幻,复仇王子和小鲜肉的设置就是在满足观众白日梦罢了。B方案原本很写实,可是临近结尾处开始给男主一家洗白,并且让女主沉溺在偶尔的小幸福里,这不是在追求个人幸福,而是对生活的妥协。“我们都对了”,得了吧,你们都错了。
真心讨厌没有去做女强人的她 女人不应该活成这样 还是因为没有亲人 没人撑腰 这个家就成了全部 自己把自己活成了黄脸婆 对他好 他也不懂感激 永远觉得他自己委屈大了 丑的男人出轨只想证明他们不丑 还有这个婆婆这个逼操行 就知道这个家不能嫁 最基本辨识能力都没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不得不说台剧的模式我都看透了基本上都是高开低走的这部剧想到了《不够善良的我们》看似女性主角,有女性视角,拍女性觉醒然后有很多金句,对吧?拍出了很多现实问题,对吧?还有比较新颖的形式,对吧?结果呢?最后结局都是本质爱男分手那么多年不释怀然后各种原谅,释然最终回归家庭拍了计划a与b两种平行人生又让她们相交,说谁对谁错可有问题的不是男主吗?换个男的,或者不要男的不是会过得更好吗?
汤爸爸好人,教出来一双儿女自私 怯懦 ,真的很像汤妈妈
制作精良,诚意十足,虽然关于平行题材的非常多,科普题材和悬疑的偏多,生活化的却比较少见,比较贴近现实,男主的演技稍微逊色点,杨丞琳演的真心不错,生活的选择题就是无论你怎么选都会有遗憾,都会后悔,前人之鉴有尼采的轮回说,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所以还是活在当下吧纠结也没啥意义
杨丞琳演得很好,主题曲很好听,但是一看到男主角和他妈就生气,男主这种老是对伴侣说“你一天到晚在忙什么”这样混帐话的负能量男人根本不值得让人在去留之间犹豫,必须分啊!以及不认同结局,女人的价值才不需要用是否婚姻美满有儿有女来衡量。剧本想法还是不错的,但最终格局还是太小了。
烂到爆炸,坚持了三次没看完,一个接一个的MV硬拖到一集一个电影的片长,强行he给家庭主妇聊以自慰。
看到四十四分钟,一堆人在饭桌上说:那你是怎么把到如微得~~~便利超商啊~~~然后那样笑我就鸡皮疙瘩嗖~~~~过了看台言的年龄了....
人生怎么过都辛苦。 请给我一个总经理!
太拖沓了,男上司很帅。
为什么恋爱要是两个弱鸡的相互取暖? 有一点跟《万物理论》很像,就是相处的更久,更接近现在时光的两个人在一起了
真的再走人物集体低智狗血逻辑不通路线,台剧就没救了
剧本创意不错,杨丞琳演技越来越好了,男主一般。
切入点很好,但依然逃不出台剧的桎梏,编剧为了表达观点实在是太用力了。
真就是时代的产物 planB会被尊重祝福到死吧 为杨丞琳的美貌加一🌟
就女主這樣的性格給她一百二十個重來的機會也會過得很糟糕。無論方案a還是b男主角都不是一個值得託付終身的人。太追求戲劇衝突而讓人物失真註定了這部劇無法成為佳作。
中心思想蛮好,故事讲得很拖沓,杨丞琳演技不敢恭维。